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黑麦奇案 - 17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17.尼尔督察发现安瑟先生是那种容易受威吓而不善于威吓别人的律师。他的事务所规模小,生意不佳,他倒不急着维护自己的权利,反而尽可能协助警方。
  他说:是的,他曾为已故的阿黛儿?佛特斯库太太立过遗嘱。她大约五周前到他的事务所来;他觉得怪怪的,但是他当然没说什么。律师执业难免碰见怪事,督察必然了解他的顾虑……等等。督察点头表示了解。他已发现安瑟先生从前未替佛特斯库太太或佛特斯库家的任何人办法律事务。
  安瑟先生说:“她自然不愿为这件事去找她丈夫的特约法律事务所。”
  去除了累赘的字句,内容很简单。阿黛儿?佛特斯库立下遗嘱,把她去世时拥有的财物全部留给维维安?杜博斯。
  安瑟先生以询问的表情看看尼尔说:“不过我听说她没有多少东西可遗赠给人。”
  尼尔督察点点头。阿黛儿?佛特斯库立遗嘱的时候确实如此。可是后来雷克斯?佛特斯库死了,阿黛儿?佛特斯库继承到十万英镑,现在那十万英镑(减掉遗产税)大概属于维维安?爱德华?杜博斯吧。
  到了高尔夫旅社,尼尔督察发现维维安?杜博斯紧张兮兮地等他来。杜博斯本来想走,连行李都收拾好了。突然接到尼尔督察客客气气阻留的电话。尼尔督察的语气怡人,充满歉意;但客套之外实际上等于命令他。维维安?杜博斯稍作抗辩,却并不坚决。
  现在他说:
  “尼尔督察,希望你了解,我不便再留下来。我真的有紧急事务要去办。”
  尼尔督察和颜悦色地说:“我不知道你有事业,杜博斯先生。”
  “现代恐怕没有人能像外表看起来那么悠闲。”
  “杜博斯先生,佛特斯库太太的死讯对你必是一大打击。
  你们是好朋友,对不对?”
  杜博斯说:“是的,她是迷人的女性,我们常常在一起打高尔夫球。”
  “我料想你一定十分思念她。”
  杜博斯叹了一口气。“是的,不错,这件事真的很恐怖。”
  “我相信她去世的那天下午你曾打电话给她?”
  “有吗?我现在想不起来了。”
  “听说是四点左右。”
  “是的,我相信自己打了那通电话。”
  “杜博斯先生,你不记得谈话内容了吗?”
  “不太重要。我大概是问她心情如何,她丈夫的命案有没有进一步的消息——只是客套的询问罢了。”
  尼尔督察说:“我明白了。”又说:“接着你就出去散步?”
  “呃——是的——是的,我大概——去了。至少不是散步,我打了几杆高尔夫球。”
  尼尔督察轻声说:

  “我想不是吧,杜博斯先生……那天不是……这边的门房看见你沿着大路往紫杉小筑走。”
  杜博斯正视他的眼睛,然后紧张兮兮地移开视线。
  “督察,我恐怕记不得了。”
  “也许你曾去找佛特斯库太太?”
  杜博斯猛然说:
  “不,不,我没有。我根本没有走近房舍。”
  “那你去哪里?”
  “噢,我——沿着大路走到‘三鸽园’,然后回头,由高尔夫球场回来。”
  “你确实没到紫杉小筑?”
  “确实没有,督察。”
  督察摇摇头。
  他说:“得了,杜博斯先生,你不如跟我说实话。你去那边可能有几个清白的理由。”
  “告诉你,我那天没去看佛特斯库太太。”
  督察站起身。
  他用愉快的口吻说:“杜博斯先生,你知道,我们可能要你作口供,你供述时有权请律师到场,这样你能得到较佳的忠告。”
  杜博斯脸色发白,泛出病恹恹的青色。
  他说:“你在威胁我,你在威胁我。”
  尼尔督察忿然说:“不,不,没有这回事。我们不能这么做的。正相反,我是向你指出你有某种权利。”
  “告诉你,我和这些事没有牵连!没有牵连。”
  “得了吧,杜博斯先生,那天四点半左右你在紫杉小筑。
  有人从窗口往外看,碰巧看见你。”
  “我只到花园,没走进屋里。”
  尼尔督察说:“你没有?你敢保证?你没从侧门进去,上楼到佛特斯库太太的起居室?你是在书桌前找东西吧?”
  杜博斯绷着脸说:“我猜你拿去了。阿黛儿那个笨爪把信留着,后来——她发誓说烧掉了——可是她说话表里不一。”
  “杜博斯先生,你不否认你是佛特斯库太太的密友?”
  “不,我当然不否认。你都拿到那些信了,我怎能否认呢?我只想说,你们用不着从中寻找邪恶的意义。别以为我们——她——曾起意要除掉雷克斯?佛特斯库。老天,我不是那种男人!”
  “说不定她是那种女人呢?”
  维维安?杜博斯嚷道:“胡扯,她不是也被杀了吗?”
  “噢,是的,是的。”
  “我们若相信杀她丈夫的人也杀了她,不是合情合理吗?”
  “可能是,可能是。不过还有别种答案。例如——这纯粹是假设,杜博斯先生。佛特斯库太太可能杀了她丈夫,而他死后,另外一个人觉得她会带来危险。这个人也许没帮助犯案,却至少鼓励过她,或者提供了她犯案的动机。你知道,她对那人可能有危险性。”
  杜博斯结结巴巴地说:
  “你不——不——不能罗织罪名来指控我。你不能。”

  尼尔督察说:“她立过遗嘱,你知道。她把所有的钱都留给你,一切财物都由你继承。”
  “我不要钱。我一文都不要。”
  尼尔督察说:“当然啦,数目其实不多。有珠宝,有皮毛衣物,但是我想现金不多。”
  杜博斯瞪着他,下巴往下垂。
  “不过我以为她丈夫——”
  他突然住口。
  尼尔督察说:“你以为,杜博斯先生?”如今他的声音硬如钢铁。“很有趣,我怀疑你知不知道雷克斯?佛特斯库遗嘱的内容——”
  尼尔督察在高尔夫旅社约谈的第二个人是吉拉德?莱特先生。吉拉德?莱特先生瘦瘦的,知识程度高,是颇为优秀的青年。尼尔督察发现他的体型跟维维安?杜博斯有点相像。
  “有什么事要我效劳,尼尔督察?”他问道。
  “莱特先生,我想你大概能提供我们一点小资料。”
  “资料?真的?似乎不太可能。”
  “和紫杉小筑最近的事变有关。你当然听说了吧?”
  尼尔督察问话含有一点讽刺的意味。莱特先生神气十足地笑一笑。
  他说:“‘听说’一辞用得不恰当。报上尽是这个消息,几乎不登别的。我们的报界简直残忍得不可思议!现在是什么时代嘛!一方面猛制造原子弹,一方面报纸又喜欢报导残酷的命案!不过你说你有话要问我。真的,我想不出是什么话。我对紫杉小筑的命案一无所知。雷克斯?佛特斯库被杀的时候,我正在男人岛。”
  “事发后不久你就来这儿了吧,莱特先生?我想你收到爱兰?佛特斯库的电报。”
  “我们的警察无所不知,对不对?是的,爱兰拍电报叫我来,我当然立刻赶来。”
  “听说你们马上要结婚了?”
  “对的,尼尔督察,但愿你不反对。”
  “这完全是佛特斯库小姐的私事。听说你们交往了一段时间?大概六七个月吧?”
  “不错。”
  “你和佛特斯库小姐订了婚,佛特斯库先生不同意,通知你说他女儿若违背父命结婚,他不打算给她钱财。就我所知,你立即解除婚约离去。”
  吉拉德?莱特露出怜悯的笑容。
  “尼尔督察,这种说法太露骨了。事实上,我为政治观点而牺牲。雷克斯?佛特斯库是最差劲的资本主义者。我自然不能为钱舍弃政治信念。”
  “可是你不反对娶个刚继承五万英镑的太太?”
  吉拉德?莱特露出满意的笑容。
  “才不呢,尼尔督察。这笔钱要用来为社会谋福利。不过你绝不是来这儿跟我讨论财物状况——或者政治信念的吧?”

  “不,莱特先生,我要跟你谈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你知道,阿黛儿?佛特斯库太太在十一月五日下午死于氰化物中毒。”
  “既然那天下午你在紫杉小筑附近,我想你可能看到或听到和案情有关的事实。”
  “你凭什么相信我当时在紫杉小筑附近?”
  “莱特先生,那天下午你四点一刻离开旅社。走出旅馆后,你沿着大路往紫杉小筑的方向走。我自然猜想你要去那边。”
  吉拉德?莱特说:“我想去,可是我觉得这样没什么意义。我已经约好六点钟要在旅社和佛特斯库小姐爱兰见面。
  我沿着大路叉出来的一条巷子漫步,六点以前回到高尔夫旅社。爱兰并未如约前来。在那种情况下是很自然的。”
  “莱特先生,你散步有没有人看见你?”
  “我想大路上有几辆车由我身边超过去。我没看见熟人,你大概指这个意思吧。巷子比板车小径好不了多少,泥泥泞泞,不适宜行车。”
  “那么,从四点一刻你走出旅馆到六点你回来的这段时间,你的行踪只有你自己的话可作为凭证吗?”
  吉拉德?莱特继续露出优越十足的笑容。
  “督察,对我们双方来说都很恼人,不过事实就是如此。”
  尼尔督察柔声说:
  “假如有人说他们由梯台窗口往外看,望见你四点三十五分左右在紫杉小筑的花园里——”他停下来,不把话说完。
  吉拉德?莱特扬起眉毛摇摇头。
  他说:“那时候能见度很差。我想谁都不可能看清楚。”
  “你认不认识维维安?杜博斯先生?他也住在这儿。”
  “杜博斯,杜博斯?不,我想不认识。是不是那位高高瘦瘦、喜欢穿小山羊皮鞋的男子?”
  “是的,他那天下午也出去散步,也走出旅馆,经过紫杉小筑。你没在路上瞥见他?”
  “不,没有,我想没有。”
  吉拉德?莱德第一次显得有点担心。尼尔督察思虑道:
  “那天下午不宜散步,何况是天黑后的泥泞小巷。奇怪,大家的活力怎么如此充沛。”
  尼尔督察回到小筑,海依巡佐志得意满地问候他。
  他说:“长官,我替你查到黑画眉的事了。”
  “真的?”
  “是的,长官,是在馅饼里发现的——留来星期天晚餐吃的冷馅饼。有人在食品室或别的地方找到那个馅饼,把面包皮拿掉,取出里面的小牛肉,你猜他们放什么进去?几只由园丁席棚拿来的死画眉鸟。真是下流的把戏,对不对?”
  尼尔督察说:“这可不是国王的一道豪华大菜吗?”
  他任由海依巡佐在身后瞪大了眼睛。
或许您还会喜欢:
天涯过客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0
摘要:“请各位旅客系上安全带!”机上的乘客个个睡眼惺忪地在身旁摸索着,有人伸着懒腰,他们凭经验知道不可能已经抵达日内瓦。当机舱长威严的声音再度宣布:“请系上安全带!”时,细碎的瞌睡声漫成一片呻吟。那干涩的声音透过扩音机,分别以德、法、英文解释着:由于恶劣天气的影响,机上乘客将有短时间会感到不适。史德福-纳宇爵士张口打了个大呵欠,伸着双手把身子挺得高高的,再轻轻扭动两下,才依依不舍地从好梦中醒来。 [点击阅读]
天路历程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0
摘要:约翰.本仁写过一部自传,书名为《丰盛的恩典》,讲述神对罪人的恩典。约翰.本仁1628年生于英国,他的家乡靠近裴德福郡。他的父亲是一个补锅匠(这种职业早已被淘汰),专营焊接和修补锅碗瓢盆以及其他金属制品。在17世纪中叶,补锅匠奔走于各个乡村之间,挨家挨户地兜揽生意。如果有人要修理东西,他们就在顾主家中作活,完工以后顾主当场付钱。按当时的社会标准,这是一份相当卑贱的职业。 [点击阅读]
天黑前的夏天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0
摘要:一个女子双臂交叉,站在自家后屋台阶上,等待着什么。在想事儿吗?她可不这么认为。她是在试图抓住某个东西,让它赤条条地躺在跟前,好让她细细端详,看个真切明白。最近一段日子里,她脑海里的种种想法多如衣架上的衣服,她一件件取下“试穿”。任凭自己嘴里冒出童谣般老掉牙的话语,因为遇到重要事件,人们总是习惯套用老话表明态度,而老话却多为陈词滥调。 [点击阅读]
太阳照常升起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0
摘要:欧内斯特.海明威,ErnestHemingway,1899-1961,美国小说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海明威1899年7月21日生于芝加哥市郊橡胶园小镇。父亲是医生和体育爱好者,母亲从事音乐教育。6个兄弟姐妹中,他排行第二,从小酷爱体育、捕鱼和狩猎。中学毕业后曾去法国等地旅行,回国后当过见习记者。第一次大战爆发后,他志愿赴意大利当战地救护车司机。1918年夏在前线被炮弹炸成重伤,回国休养。 [点击阅读]
失去的世界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0
摘要:她的父亲亨格顿先生是世界上最不通人情世故的人,心肠好,但绝对是以愚蠢的白我为中心。我毫不怀疑他心里深信,我每周来三次是因为陪着他是一种快乐。想到将有这样一个岳父真叫人扫兴,但是没有什么东西能使我与格拉迪斯分开。那天晚上有一个小时或者还多一点,我听着他那单调的谈话。最后他跳了起来,说了些关于我平时不动脑筋的话,就进他的房间换衣服,出席会议去了。终于我单独和格拉迪斯一起了。 [点击阅读]
失落的秘符
作者:佚名
章节:135 人气:0
摘要:圣殿堂晚上8:33秘密就是怎样死。自鸿蒙之初,怎样死一直是个秘密。三十四岁的宣誓者低头凝视着掌中的人头骷髅。这骷髅是空的,像一只碗,里面盛满了血红色的酒。环绕四周的兄弟们都披挂着他们团体标志性的全套礼服:小羊皮围裙、饰带、白手套。他们的颈项上,礼仪场合佩戴的宝石闪烁发光,像阒无声息的幽灵之眼。他们共守一个秘密,宣誓互为兄弟。“时间已到。”一个声音低语道。 [点击阅读]
女妖
作者:佚名
章节:18 人气:0
摘要:庄司武彦是个二十五岁的未婚青年,他父亲是银座有限公司的京丸股份公司的董事长。京丸是战后发迹的美术古董商,他为了扩大经营,组建了京丸股份公司。武彦的父亲是这家公司的股东。武彦去年毕业于大学的文科,至今也没有找工作。他也不愿在父亲的公司做事,但又不是游手好闲之辈,所以整天闷在家里看书。他可以说是个文学青年,但只爱好一般的文学作品,尤其对推理文学有着特殊的兴趣,是文学青年中为数不多的侦探小说迷。 [点击阅读]
如此之爱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风野的妻子并不知道衿子的住处,但是清楚他与她来往。可是妻子从不问衿子的地址和电话。话说回来,即使真被妻子询问,风野也是绝对不会说的。因为妻子的不闻不问,风野才得以安心。但是恰恰如此又给风野带来些许担忧。风野作为职业作家出道不久,上门约稿者还不多。万一他不在家,就很可能失去难得的机遇。风野以前曾打算把衿子的电话告诉一两个有交情的编辑,可又觉得这么做有些唐突也就作罢了。 [点击阅读]
妖怪博士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0
摘要:时值春天的一个星期日的傍晚,天空被一片厚厚的乌云覆盖着,显得格外闷热。一个小学生吹着口哨,漫不经心地走在麻布六本木附近的一条高级住宅街上。他叫相川泰二,是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刚才去小朋友家玩了以后,正赶着回家。他家就住在麻布这一带叫笄町的地方。马路两边全是些豪宅大院,高高的围墙连成一片。走过几家大院,在一家神社的门前,可以看见里面的一片小树林。这条马路平时就是行人稀少,今天更显得格外地空寂。 [点击阅读]
威尼斯之死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二十世纪某年的一个春日午后,古斯塔夫-阿申巴赫——在他五十岁生日以后,他在正式场合就以冯-阿申巴赫闻名——从慕尼黑摄政王街的邸宅里独个儿出来漫步。当时,欧洲大陆形势险恶,好儿个月来阴云密布。整整一个上午,作家繁重的、绞脑汁的工作累得精疲力竭,这些工作一直需要他以慎密周到、深入细致和一丝不苟的精神从事。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