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 第三章 一生受用的品格教育 3.可不可以批评老师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我们一直特别鼓励孩子有独立见解,在任何事情上都不要人云亦云,这与我们一直培养她实事求是的做人态度是一致的,即在任何时候任何场合下,都要真诚地、尽量有高度地看待一个问题,而不是仅仅顺从于他人的思想或某种习俗。这实际上就是在培养她的批判意识。
  圆圆小学五年级时,思想品德课讲到为什么要尊重老年人,老师只给出一个答案:因为老年人在年青时为国家做出了贡献。圆圆回家对我提到这件事情,有些不认同地说:“有的老年人年轻时还是小偷呢!”
  我能理解圆圆的想法,她想到的是除了那些给社会做出贡献的人应该得到尊重,有的老年人虽然年青时行为不端,但到他们老了,作为一个普通人和一个弱势者,我们也应该给他应有的尊重。但以圆圆当时的年龄,她分析不了太多,只是从直觉上认为老师讲得有些偏颇了。
  我非常欣赏孩子的看法,她小小的心,已超越了多年来人们常有的功利性的思维方式,开始以人类关怀精神和悲悯情怀来思考问题,这确实是值得赞赏。于是我和圆圆聊了一会儿这个问题。我肯定了她的想法,帮她理了一下思路,让她更清楚地认识到尊重他人是一种最基本的做人的态度,而不是一个交换行为;并且尊重也是有不同层次的——对那些为社会和国家做出贡献的人,要给予崇敬和爱戴式的尊重;对一个囚犯,也应给予他作为人的最基本的尊重,甚至对动物也要尊重。
  我们一直特别鼓励孩子有独立见解,在任何事情上都不要人云亦云,这与我们一直培养她实事求是的做人态度是一致的,即在任何时候任何场合下,都要真诚地、尽量有高度地看待一个问题,而不是仅仅顺从于他人的思想或某种习俗。这实际上就是在培养她的批判意识。
  有人说,批判精神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认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一个宏大的批判过程0从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中可以看到,生物的发展正是源于不断的对自身的批判。西方教育界越来越重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认为批判性思维是学习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把它与“解决问题”并列为思维的两发展儿童的批判意识应该是教育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对于中小学生,尤其是小学生,批判意识的培养并不一定要求孩子提出什么新观点来,而在于首先让他敢于讲出自己的想法。最典型的就是让孩子敢于对教师的一些言行提出质疑。因为教师是儿童遇到的第一个“权威”,孩子对老师的崇拜和惧怕是天然的。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通过对一些事情的态度来告诉孩子,在和老师相处中既要尊重老师,又要有平等意识,不要惧怕或盲目崇拜,当老师有错误的时候,要有勇气说老师错了。①
  我的一个老同学对我讲了这样一件事。
  她的儿子上小学二年级时,新换了一位语文老师。一年级时的语文老师是个男的,这次换来的是个女的。女老师给孩子们上第一节课时,说要“启发学生的观察力”,就让孩子们说出自己和前任男老师的不同。孩子们七嘴八舌地找出了好多不同,新老师是长头发,以前老师是短头发;新老师是双眼皮,以前的老师是单眼皮;新老师戴着眼镜,以前的男老师不戴眼镜;甚至有的孩子注意到新老师嘴角有一颗痣,以前的老师没有等等。我这位朋友的儿子从一开始就举手,他本来发现了两位老师间的很多不同,手一直举得高高的,但老师一直没叫他。眼看着自己发现的东西都让别的同学说完了,这孩子急得要命。到最后同学们都已没什么可说的时,这个小男孩子突然又想起一样不同来,于是又高高举起手。老师叫他起来说,男孩子说:“您是女的,没长小鸡鸡,以前的老师长了小鸡鸡。”
  全班哄堂大笑,老师非常不高兴。下课后老师把孩子叫到办公室严厉地批评,说他意识不好,思想不健康。
  孩子觉得非常委屈,回家问妈妈什么叫“意识不好”。妈妈一听,心里倒没觉得孩子有什么错,嘴上却说:你这个臭小子,脑袋里怎么尽是这些歪歪念头,你这样说,老师能不生气吗,活该老师批评你,以后不能对老师这么没礼貌!

  我这位同学只是把这当一件趣事讲给我,我也被小男孩的话逗笑了,但心里很遗憾老师和母亲的做法,觉得她们错失了一个发展孩子创造性思维和敢于表达的机会,把孩子拉得离平庸思维和虚假思维又近了一步。
  我们的学校教育或家庭教育长期以来一直在培养“乖孩子”。在家里,家长代表“正确”,要求孩子“听话”;到了学校,教师代表“权威”,不容许学生有任何“与众不同”。很多孩子长大后被指责为没有思想、缺少创造力,可在他们的思想成长中,不是一直被当作鹦鹉调教着吗,不是一直被当作木偶操纵着吗?他思想上的独立性从哪里去获得呢?
  在这个例子中,老师不应该生气,即使孩子的话让她略有尴尬,也应该愉快地予以肯定。小孩子的思想非常单纯,他想的肯定没老师想的多。既然现在是老师做得不妥当,孩子来向家长求助,家长至少应该表示出理解,告诉孩子他的想法没错,他能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东西这很值得表扬;同时告诉孩子,老师不应该不高兴;不过既然老师不习惯别人这样说,那么以后我们在课堂上就不说这样的话。可惜的是当妈妈的随口贬损孩子两句,她自己没在意那些话会对孩子产生怎样的影响,但这个影响肯定是有的,并且是消极的。
  另一位母亲对我讲了这样一件事。
  她正在上小学四年级的儿子有一天忘记把老师发的一张数学卷子带回家,做卷子是当天的家庭作业。为了能按时完成作业,孩子去他家楼下一个同班同学那里借来卷子,把题目都按卷子上的格式抄下来,然后把它们做完。孩子这样实际上就增加了自己的作业量,因为对于一个小孩子来说,抄一张卷子也不是件轻松事。作业写完后,孩子很高兴,他认为自己没因为忘了带回卷子而耽误写作业,他甚至感觉老师会因此表扬他。
  第二天放学时,孩子一见妈妈的面就哭了。原来,老师说他自己抄的卷子不算,要孩子在原卷子上重做一遍。孩子不想做,老师就把他叫到办公室,要求他必须重做,否则不让他放学回家。孩子只好边哭边写,情绪很不好。老师看孩子这样,就说看来你对老师很不服气,放学时让你妈妈来见我。
  妈妈带着孩子到办公室找数学老师。数学老师对这位妈妈说,忘了带卷子不对,罚他是为了让他以后不要丢三落四的,再说卷子多写一遍学得更扎实,这不是为他好吗。
  尽管这位母亲觉得老师的话很牵强,可她不敢和老师辩论,就一再地谢过老师后,领着孩子回家了。回家后孩子情绪还不好,她就开导孩子说,老师说得有道理,罚你一次以后你就不会把卷子丢教室了,再说多写一次还能多学一次呢,你应该听老师的话,老师这是为你好。
  这位家长虽然用这样和老师统一口径的话来教育孩子,但说完后,她看孩子很不愉快,自己心里也不舒服,就有些怀疑自己这样说对不对。事后她很迷惑地问我,遇到这种情况,你说我该怎么办?
  这位家长的困惑很有代表性,在她内心实际上有两套价值观,一套是与世俗观念相吻合的,即老师懂教育,老师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好,不可似被怀疑和批评;另一套是她心底向往的,即孩子应该受到尊重,不可以用这样一种作业方式惩罚孩子。当这两套价值观发生冲突时,她选择了前者,这可能和个人平时缺少批判精神有关,在关键时刻判断力不足,下意识地以观念中固有的套路来行事。但一个人的口是心非哄不了自己的心也哄不了别人的心,所以她和孩子都难过。
  我对这位家长说,你在老师面前约束自己是对的。如果我们没有把握能改变老师的某个想法,就没必要急于和老师探讨谁是谁非,绝不要得罪孩子的老师。但回家后那样和孩子说就没必要。你应该说你的真实想法,站在一个很客观的立场上和孩子谈这件事。你想想,孩子在这个时候,多么希望得到家长的理解啊。这位家长的眼睛里流露出一丝诧异,似乎想从我这里得到一个证实,她问,你也认为老师这样做不对吗?

  我说,这件事上显然老师的处理方式不当。孩子忘了拿卷子是不对,但孩子却积极地想办法,向同学借来卷子,把卷子重抄了一次,按时完成了作业。老师如果能在这件事中看到孩子积极的一面,以赏识的心态看待孩子,他就应该像孩子期待的那样给予表扬。至少什么也不说。可他只盯着孩子的过失,并且非常愚蠢地以写作业作为惩罚,还找个冠冕堂皇的理由说是为了孩子好,这让孩子觉得老师既苛刻,又强词夺理。
  这位家长可能觉得我说得有道理,点点头,但她还是表现出很没底气的样子,间我,难道我就对儿子说老师做错了?能这样对孩子说吗?
  我理解她的不安,对她说,告诉孩子老师某件事情做得不对,这和背后说老师坏话完全不是一回事,这方面应该有坦然的心态。教师也是普通人,是普通人都会犯一些错误。所以你当然可以坦率地告诉孩子,老师这样做不对。
  我看这位家长面有难色,就又对她说,多年来我们已经习惯了不去批评老师,仿佛老师对孩子说什么、做什么都是对的。事实上我国中小学教师这个职业的进入门槛并不高,成为教师的人并非经过了高于其它职业的道德筛选和素质考证,他们甚至在学历上和其它一些行业人员相比,也并无明显优势。如果认为老师是没有错误的,这很不客观,而且这样一种认识实际上也是一种虚幻的期待,给了老师压力,却对他们的职业成长没有好处。未来的教师队伍素质应该是较高的,他们的应有素质和已有素质可能会比较吻合;但我们仍然不能说一个人因为他当了教师,他就变成了一个没有缺点的人。
  我的话可能让家长有些吃惊,但她看起来也释然了许多,她想了想还是有些顾虑地说,我一直教育孩子要尊重老师,这样做会不会降低老师的威信,以后老师就不好管他了?
  我说,这其实也是你不敢对孩子说老师错了的一个重要原因。不过这种担心是多余的。我们应该尊重老师,但不应该把老师当权威供奉起来。现在全社会一个普遍的错误就是把教师树立成了学生面前的权威,这个现象在小学尤其严重。师生间的关系处处流露着强势与弱势,君主与臣民,有知与无知,正确与错误这样一种极端的意识。这是不对的,这才会造成孩子不尊重老师,有谁会发自内心地尊重一个让自己不太舒服的权威呢?告诉孩子老师做得不对,这不是教他不尊重老师,而是教给他敢于质疑权威。不要小看孩子,只要管得对,没有一个孩子是不好管的,没有一个孩子是不懂得尊重别人的。其实孩子都很有善意,他们天然地对老师就有崇拜和尊重,我们只要不把他往歧路上引,凭感觉他就会找到那条正道。面对一个值得尊重的老师,他的崇拜想挡都挡不住。
  看来我的话对这位母亲产生了影响,她问我:具体地,我到底该怎么做,怎么和孩子说这件事?
  我说,这件事如果让我来做,我可能会这样处理。首先,如果感觉能和老师沟通,沟通一下最好,让老师认识到这样的“好心”对孩子来说并不是件好事。多做一次作业就可以让孩子学得更扎实的逻辑不是处处成立,当孩子心里有反感情绪时,多做就比少做要坏得多。不少心地善良的老师其实他们是很愿意接受家长的意见的,他们作为教师,自身也有一个学习成长的过程。如果你感觉不能和老师沟通,那就什么也不说,千万不要和老师搞得不愉快。但回家后,无论如何要和孩子正面谈一下。
  接下来的话这可能是家长当下最想知道的,她的眼神充满期待。我说,当你引导孩子去认识一件事或理清一个思想时,最好采用一问一答的方式。让孩子在家长的引导下,把想法讲出来,把思路理清楚,这比单方面由家长讲道理效果要好。
  比如这件事,你可以先问孩子是不是觉得不愉快,觉得委屈;要对孩子的情绪首先进行安抚,表示出你的理解。然后问孩子是不是觉得老师做得不对,哪里做得不对,写作业的意义是什么,老师的行为是否实现了这个意义,老师把一张无关紧要的卷子看得那么重反映了他怎样的一种认识,这种认识和孩子的认识主要区别是什么,谁的认识对学习更好,老师怎样做就对了,如果你是老师你将会怎样处理。在问答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个人思想的客观公正,不要带着情绪说话,目标要指向问题本身,而不要指向老师。通过一连串问答,让孩子明白这件事情的根本错误在于老师观念上的错误,所以自己可以拒绝重写一遍卷子,以后遇到类似的事情也要有勇气说不。

  这位家长不住地点头,看来她的思路渐渐清楚了,但她还是有一个很大的顾虑。她说,现在学校管理得比较严,老师虽不打骂孩子,可万一这样做惹得老师生气,给孩子小鞋穿怎么办?
  我说,一般情况下,老师当时可能生气,事情过去后应该不会和孩子计较。如果不幸遇到一个心胸狭窄的人,给孩子冷暴力,家长应该赶快协调孩子和老师的关系。这样的人虽然可恶,但也很简单,家长可以在事后想各种方法去和老师沟通,和老师搞好关系,并注意这种关系的保持,直到他不再教孩子。千万不要让孩子独自去承受这种冷暴力。
  我想了一下,又补充说,不严重的情况下,我不赞成向校领导反映。弄不好,老师会认为你打他的小报告,他会在情绪上很抵触。毕竟他也是普通人,不愿意被人背后说什么,尤其不愿意有人到领导那里告他的状。
  家长不住地点头。我内心也很希望这些话对她有用。
  教师是受人尊敬的职业。我们应该始终教导孩子尊敬老师,但在这件事情上不要做得刻板和过分了。要允许孩子对老师的某些行为提出质疑,允许孩子批评老师,允许孩子在老师面前有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如果家长因为这些事训斥或嘲讽孩子,不但压抑了孩子的批判思想,同时也在教他说些言不由衷的话,让孩子以后变得矫揉造作和思想上奴性十足。孩子在发展自己的独立思想时,可能会出现偏激。哪怕是偏激,我们也要首先用肯定的态度来看待,分析孩子的想法,然后客观地引导他去形成一个正确认识,这就是教育的任务。
  另外,一个具有批判精神的人,就是一个有个性的人;而凡是个性的东西一定是独特的,独特了就总会和平庸发生冲突。家长在鼓励孩子发展个性的同时,要引导他理解和接纳各种各样的人和事,健康的批判精神应该是视角开阔的,是有高度的,所以应该是具有宽容气质的。
  美国教育家杜威说“理智的自由才是唯一的、永远具有重要性的自由”。这句话提醒我们,思想上的独立和自由如移重要,人的理智不可以有枷锁。这句话读起来有些空,似乎也比较平淡;其实它说得很实,是儿童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理念,值得家长和老师们时刻关注,深入反思,处处实践。
  特别提示
  ●对于中小学生,尤其是小学的孩子来说,批判意识的培养并不一定要求孩子提出什么新观点来,而在于首先让他敢于讲出自己的想法。最典型的就是让孩子敢于对教师的一些言行提出质疑。
  ●告诉孩子老师某件事情做得不对,这和背后说老师坏话完全不是一回事,这方面应该有坦然的心态。
  ●当你引导孩子去认识一件事或理清一个思想时,最好采用一问一答的方式。教育孩子在家长的引导下,把想法讲出来,把思路理清建,这比单方面由家长讲道理效果要好。
  ●我们应该始终教导孩子尊敬老师,但在这件事情上不要做得刻板和过分了。要允许孩子对老师的某些行为提出质疑,允许孩子批评老师,允许孩子在老师面前有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如果家长因为这些事训斥或嘲讽孩子,不但压抑了孩子的批判思想,同时也在教他说些言不由衷的话,让孩子以后变得矫揉造作和思想上奴性十足。
  ●家长在鼓励孩子发展个性的同时,也要引导他理解和接纳各种各样的人和事,健康的批判精神应该是视角开阔的,是有高度的,所以应该是具有宽容气质的。
或许您还会喜欢:
恋奴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0
摘要:代序惊叹号元湘认识楼姑娘对我来说只有一句话可以形容,那就是——一连串的惊叹号。第一个惊叹号是:讲话速度。相信她的忠实读友宝宝们都知道,咱们楼姑娘所写的作品都是属于那种深情款款;柔情似水又缠绵排恻型的,有时候哭湿一张面纸不够还要抱一整盒面纸哭才过瘾……想像中,这位作者姑娘应该长得是弱质娉婷, [点击阅读]
恶魔之魂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0
摘要:黑龙耐萨里奥开始了一个全新而有大胆的尝试:他要收集所有龙族的精华,在他那黑暗密室了做出了一个毫不起眼却有拥有强大法力的金色圆环——龙之灵魂。与此同时,被年轻的德鲁伊玛法里奥用古老的法术击毙的暗夜精灵参事哈维斯在他的主子萨格拉斯强大法术下再生了,只是他改变了容颜,变得像一头四蹄兽,他已经变成了拥有更强邪恶法术的萨特。 [点击阅读]
悠情似雨浓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第一章大清年间傲风堡偏厅。内首席端坐着一名老者,由外观看来,约已年届七旬,虽两鬓斑白,威严肃穆的神情却在无形中给人一种强大的压迫感,犀利睿智的眼眸不但并无垂老之色,精锐中反而带着一股天生的权威气势,令人不由得心生敬畏。一旁卓然而立的男子抿紧了薄唇,英挺卓众的容颜散发着与老者相同的慑魄气势,轻拢的眉宇间有着凝然与苦恼。 [点击阅读]
意随君欢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0
摘要:第一章灶房内,炊烟袅袅。一声直可比拟老母鸡的尖嗓拔地而起──“我说妳们这几个死丫头,动作还不快点,少爷正等着呢!要怠慢了客人,妳们一个个皮就给老娘绷紧一点!”角落里,一名年轻俏美的女子悄悄吐了下舌,在心底咕哝:妳要是少用那种活似母鸡杀没断喉的恐怖噪音来荼毒我们可怜的耳朵,相信所有人的动作都会快上许多。“那个谁,妳给我过来!”一片寂静,所有人的视线全落在她身上。 [点击阅读]
愿者请上钩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0
摘要:楼雨晴《愿者请上钩》童话的最初“呜……鼓咕、鼓咕……”自从小小爬虫类进化为灵长类,逐渐懂廉耻后,这样的画面三天两头就得上演一回。“你给我站住,臭小鬼!”下一秒,大脚丫踏入门槛,小毛球也同时扑进敞开的柔软胸怀——安全达阵,精准零误差。“呀。 [点击阅读]
憨夫
作者:佚名
章节:21 人气:0
摘要:第1章(1)盛夏里,燠热暑气逼人,忙了一整日,金乌仍迟迟不肯西坠。陆想云一进了村子,便放慢步调走在田间小路上,与擦身而过的邻里亲友打招呼,这自幼生长的一草一木、每一张脸孔,都让她熟悉、并且喜爱。回到家,心也就踏实了。过了这道木桥,再拐个弯,那放眼望去的一片果园,养大了她家三姊妹,不远处高挂的“陆”府门匾,就是她的家。眼看木桥在望,前方蹲了个人,既不过桥也不离开,就蹲在那儿,一动也不动。 [点击阅读]
成长比成功更重要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0
摘要:序:成长比成功更重要●凌志军“成长”是一个关乎教育、人才乃至整个社会的话题。每个学生都渴望知道自己该如何走向成功,每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尽快成材,每个老师都期盼自己教出的学生早日取得喜人的成绩。但是,成长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有的人没能坚持到终点,有的人在挫折面前选择了软弱和妥协,也有的人用正确的方法和坚定的信念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功。 [点击阅读]
我不是教你诈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0
摘要:打听人机的人,易招人怨。泄漏天机的人,易遭天遣。好个知心朋友"可是我菜都买好了……好吧!谢谢……再……"小英的"再见"还没说完,对方挂了电话。许久,许久,她呆坐着,电话还在手里,发出呜、呜的声响,在这个已经空了的办公室里,显得有点刺耳。"有什么不开心的事?"一双手伸过来,帮她挂上了电话,抬头,是新来的唐小姐。"没什么事。"她扯了扯嘴角:"你怎么还没走?""急什么?有什么事等我回家办?家又不像个家。 [点击阅读]
我不要你死于一事无成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0
摘要:作者简介:法齐娅·库菲是阿富汗第一位女议长,也是著名的妇女儿童权利激进主义分子。目前,她是2014年阿富汗大选的主要候选人之一,曾接受过英国广播公司、《时代》杂志、《华盛顿邮报》、《洛杉矶时报》、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加拿大《环球邮报》等多家世界知名媒体的采访。2009年,库菲在世界经济论坛上被授予“全球青年领袖”殊荣。 [点击阅读]
我用一生去寻找
作者:佚名
章节:84 人气:0
摘要:有一句话叫做“真理不是说出来的,而是干出来的”。一个年轻人大学毕业,走入社会,就进入了复杂的人际关系中。社会是很多人际关系的总和,你必须了解他人,与人谋事,而不是无目的地拉人闲谈,这样才能不虚度光阴,完成“社会实践”。你一定会与某些人达成关系,人类是社会性的动物,与他人必有关系是你无法回避的命运。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