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好爸爸胜过好老师 - 好爸爸要勇敢坚毅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据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做事不果断的性格形成,可以追溯到他的童年,很可能是受周围环境及周围人影响的结果。
  近些年,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很多这样的报道:孩子要考大学了,不知道报什么志愿;上了大学,生活却不能自理;大学毕业了,还要年迈的父母陪同去找工作;进单位工作了,不会处理人际关系,不能应付突发事件,遇事总是犹豫不决。
  据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做事不果断的性格形成,可以追溯到他的童年,很可能是受周围环境及周围人影响的结果。所以,要做一个好爸爸,就必须重视这个问题。
  父母(尤其是父亲)在孩子面前必须果断,用自己的果断来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孩子提出来的要求,该满足的满足,不该满足的,要态度坚决地拒绝,向孩子讲明原因。
  从小培养孩子的自我决定意识,有益于孩子的性格发展,爸爸要善于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和褒奖孩子的果断精神和行为,批评孩子的畏缩和疑虑行为。有些事情可以让孩子自己决定的就让他自己决定,以免孩子养成依赖心理。
  父母之间的矛盾不要暴露在孩子面前,否则孩子会无所适从,不知道谁对谁错,久而久之形成性格上的游移不定。父母不要对孩子采取吓唬手段,这样孩子往往胆小怕事,前怕狼后怕虎,这也是形成孩子犹豫状态的重要因素。
  有时,一个果断的决定可以拯救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命运。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三巨头之一的丘吉尔,是一位备受人民爱戴的伟人。在丘吉尔还是海军大臣时,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丘吉尔在首相迟迟不发出进攻指令的情况下,果断地对部下发出进攻的命令,结果把德国军队打得落花流水。
  即便是在小事上,果断的决策也能显示一个人的领导才能。丘吉尔就是凭借出色的领导才能,坐上了首相宝座,打败了法西斯德国。
  在生活中我们同样需要果断。如果不果断,工厂将会停产,生意将会破产,军人就会失去疆场,病人将会死在手术台上。
  我们身边可以举出很多这样的例子,相信我们每一位家长,都不希望看到自己的孩子拥有不果断的性格。
  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出具有独立意识、且果断能干的孩子呢?
  东子给爸爸们的建议
  一、不要对孩子包办代替
  这种教育方式所带来的社会效果,多半会造成孩子社会适应性差,独立生活能力弱。
  因此,爸爸要把眼光放远一些(母亲往往溺爱孩子),要意识到孩子要长大、要独立闯荡社会的现实,从小给予孩子有节制、有理性的爱,这种爱是以严格要求为前提,它不是单纯的物质满足,更多的是精神抚爱。

  爸爸要经常向孩子提供有益的信息,从完全保护到解除保护,让孩子走向自主。这样孩子就不会凡事都依赖或犹豫不决了。
  爸爸要学会放手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可以根据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培养他们自我劳动与学习的兴趣和习惯。让他们自己洗袜、铺床、洗衣服、理书桌、整理房间,会帮父母洗菜、烧饭、招待客人,不管从大人的眼光看多么的不顺眼,也要耐心地指导他们慢慢做完;鼓励他们,该做什么就做什么。
  二、给孩子自主选择的机会
  平时总能听到有些家长抱怨孩子依赖性强,其实这在很大程度上与家庭教育有关。家长(尤其是母亲)爱子心切,常常替孩子安排了一切,从早到晚不给孩子留一点支配时间。既然家长已为他设定了所有的程序,孩子又怎会有自主的选择呢?
  因此,孩子的独立自主能力是要家长有意培养的。有些事可以让他自己选择、安排,这样更有利于他学会运用自身的力量去接受新事物,面对新环境,从容地迎接飞速发展的未来。
  2007年的初夏,当时我和依依旅居在大连。每年这个季节,大连都要举办国际徒步大会。自从在报纸上看到这个消息后,依依就嚷着报名的事。
  这次徒步大会共分4个公里级:5公里、10公里、20公里、30公里。我建议她报个10公里的,她嫌太短不过瘾,坚持报20公里的,我勉强同意了。
  第二天上学,老师说可以集体报名,全班有10多个同学报名参加这次徒步大会,而且基本都是报30公里的,从小不服输的依依自然不甘示弱,于是也报了30公里级的。
  我刚开始知道这个消息时坚决反对,后来她说服了我,我给了她这个自己选择的机会。
  生活中,无论是学习还是购物什么的,凡是涉及到她,我都会给她自主选择的机会。
  三、鼓励孩子树立自信心
  做事犹豫的孩子往往自信心不足。孩子做事不够果断,就是因为他对自己的自信心不够强,导致做事犹豫不决!爸爸可以教会他,从做自己擅长的事开始,增强他的自信心,然后再逐渐过渡到其他事情上,这样也许对他会有所帮助!
  当孩子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独立完成某种事情后,我们应该及时地给予表扬和鼓励,赞赏的方式可以是微笑、点头、拍手、抚摸他的头等,也可以口头表扬或给予小小的物质奖励。
  但是,假如您的孩子不能圆满完成某件事情,您千万别表现出失望或生气的神情,更不能辱骂、讽刺孩子。孩子遇到困难难免退缩,这时我们应鼓励孩子,使他认识到人的一生会遇到很多挫折,只有鼓起勇气努力向前,才能最终克服困难,战胜挫折。另外,在孩子做出很大努力取得一定成绩时,要及时肯定,让孩子看到自己的能力,从而更有信心地去面对新的困难。

  有的孩子在逆境中易产生消极反应,往往会垂头丧气,采取退避的方式。要改变这种现象,就必须在孩子遇到困难时,教育孩子要采取正确的态度,勇敢面对,向困难发起挑战。
  四、鼓励孩子自己拿主意
  当孩子盲目模仿,追随别人时,家长应表示不满:我不喜欢没有主见的孩子。要鼓励孩子自己提出几种方案,父母帮助他从中选择最佳方案。
  我们要尊重孩子自己的决定。对孩子平等的尊重,体现在家长给予孩子发表意见的机会,并支持孩子合理的决定上。这种做法并不仅仅意味着支持孩子的一个决定,它同时还传达给孩子这样的信息:你有决定自己人生方向的权利,只要你的决定是经过深思熟虑并且是合理的。
  父亲应当给予孩子作决定的机会,以培养孩子的果断性,例如:让孩子决定今天买玩具的种类。是买变形金刚还是买小汽车?星期天活动的内容,是逛公园还是打电子游戏?暑假里学习的时间,是上午还是下午?兴趣班是报绘画还是舞蹈?
  切忌对孩子的生活做出全方位的强制规定,无论这种规定是合理的还是不合理的,都会使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失去自主决定自己事务的能力,在长大后面对人生的选择时,很可能不是冲动鲁莽,就是优柔寡断。
  五、引导孩子迅速作出合理的决定
  果断性品质所要求的是迅速地作出合理的决定,合理意味着深思熟虑的结果,迅速意味着当机立断的能力。未经深思熟虑就作出决定是鲁莽冲动,而深思熟虑后迟迟不能决断则是优柔寡断,这是与果断性相对立的两种品质。
  首先,爸爸应教会孩子仔细思考,审慎地选择。由于孩子易受外界情境的影响及自身认知水平的低下,会不假思索地作出决定,但很可能立即就会后悔。所以,在孩子作出任何一个决定之前,您都应明确地告知孩子,作出的决定是不能轻易改变的,最好在下决心前好好想一想。
  其次,父亲应引导不能决断的孩子尽早作出决定。儿童由于缺乏判断力与决断力,或由于自身天性与兴趣的影响,会有优柔寡断的现象出现。
  如果孩子作了在成人看来不合理的决定时,该如何办呢?这有两种情况,一是成人看来不合理的决定,孩子却自有他的道理,成人应尽量站在孩子的角度上去看待问题,接受孩子的决定,这种情况应是居大多数的。二是确实有悖常理,可以给他讲明道理。
  对孩子身心发展均不利的决定,确实应是不合理的决定了,若是不太重要的事情,可让孩子在尝试的基础上改变这个决定;若事情比较重要,爸爸应当在说明、劝导的基础上来引导孩子改变这个决定。如孩子在上完体育课后,还想玩一个需消耗体力的游戏,您可向孩子说明道理,并建议玩一个孩子感兴趣的安静游戏。

  六、让孩子坚持自己的决定
  果断性品质还包含着作出决定后,把决定贯彻到底的素质,即对毅力方面的要求。若有决断而无行动,只说不练,仍然不是果断性的完整含义。
  孩子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作出了一个决定:从今以后,回家做完作业后再看电视。坚持了两天,故态复萌了。这也是正常的,因为孩子的意志水平仍是低下的,易受自己情绪与外界情绪的影响,把决定付诸实践的能力较差,言行不一的情况常常出现。
  所以,爸爸应使孩子作出的决定,成为与孩子之间的口头与书面协议,有明确的奖赏与惩罚条款。若是书面协议,还可张贴在显眼的位置。在孩子能够坚持的情况下,过一段时间予以嘉奖。而当孩子不能够坚持执行决定时,则可提醒与警告,并可进一步采取强制性的惩罚。
  孩子是有差异的,他们的性别与年龄不同,气质与性格各异,在意志果断性上的表现也不同,这种差异性便要求教育者要因材施教、扬长补短。对于鲁莽冲动的孩子,应多培养其理智性坚持性,对于优柔寡断的孩子,则应着重于培养决断力与行动能力。
  几千年前的孔子面对性格特征不同的两个弟子,分别作出了想干就干与审慎多问的指示,这是果断性品质教育方面的良好典范。
  年龄的不同也影响着培养果断性品质的方式。毫无疑问,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成人所提出的要求应越来越高。在方法上,低龄儿童如幼儿(3~6岁)由于自身知识水平与能力的相对低下,要求成人更多采用引导的方法,而对于年龄较大一点的,处于小学阶段的儿童更应注意儿童的自主性与独立性。
  在内容与范围上,低龄儿童作决定的事务,应多是属于生活范围的小事,而年龄较大的儿童则可扩展到家庭、班级与学校事务。
  对于性别不同的儿童,按照传统习俗在果断性方面,所提出的要求也是不同的。对于女孩子,家长通常更多地要求服从与细致,相应地对其决定前的深思熟虑作出较高的要求;而对于男孩子,通常成人要求主动与独立,因而对其当机立断的能力更为注重。
  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男女两性都同样须具备自主性与果断性的品质。爸爸性格特质中固有的果敢坚强,将影响孩子一生。
或许您还会喜欢:
专业主义
作者:佚名
章节:39 人气:2
摘要:****************专家的定义***************专家要控制自己的情感,并靠理性而行动。他们不仅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较强的伦理观念,而且无一例外地以顾客为第一位、具有永不厌倦的好奇心和进取心,严格遵守纪律。以上条件全部具备的人才,我想把他们称之为专家。前言--预言将自我实现我想做出这样的预言:“专家阶层的势力迟早会增强,并动摇日本的产业界”。 [点击阅读]
云中歌
作者:佚名
章节:83 人气:2
摘要:内容介绍:桐华继《步步惊心》。《大漠谣》后,呕心沥血倾情历史言情推佳作《云中歌1》。云歌自幼生活在大漠,偶然的机会让她救了荒漠中的陵哥哥,并赠予珍珠绣鞋,许下诺言。另一只绣鞋也于无意间丢给饥饿的小孩。十年后,云歌到长安寻找陵哥哥,却遇上了难缠的绝世美男孟珏,云歌以为幸福的生活从此开始,谁知又卷入了一场宫廷王位之争……由两只幼时无意送出的珍珠绣鞋, [点击阅读]
云中歌3
作者:佚名
章节:112 人气:2
摘要:树上的叶儿快落尽时,刘弗陵离开了长安未央宫,移居骊山温泉宫。大部分的事情已经不再亲理,每日里只在温泉宫内接见几个大臣,政事都交托给霍光、杨敞、张安世、隽不疑四位议政大臣处理。在议政大臣的选任上,朝堂内起了不少风波。忠于皇权、或者对霍氏有怨的人拼尽全力想维护皇族的利益,力争刚调回京城的赵充国将军能被皇上委任,而霍氏集团则全力排斥赵充国将军。 [点击阅读]
再穷也要去旅行
作者:佚名
章节:74 人气:2
摘要:在别人眼中,我的生活方式是很多人所向往和羡慕的。很多人曾告诉过我:我也很想像你那样背着背包到处去体验生活,看看这个世界;只可惜,我没有你的胆量和毅力,再说现实的生活中有着很多放不下的包袱,所以,这个世界上真的没有多少人可以像你那样,过着自己想要的生活。 [点击阅读]
安徒生童话故事全集
作者:佚名
章节:183 人气:2
摘要:长篇小说(6):《即兴诗人》,《奥?特》,《不过是个提琴手》,《两位男爵夫人》,《生乎?死乎》,《幸运儿》。剧本(25):诗剧《阿夫索尔》,《圣尼古拉教堂钟楼的爱情》,歌剧《拉默穆尔的新娘》,歌剧《乌鸦》,诗剧《埃格纳特的人鱼》,轻歌舞剧《离别与相逢》,歌剧《司普洛峨的神》,《黑白混血儿》,《摩尔人的女儿》,《幸福之花》,独幕诗剧《国王的梦想》,《梨树上的鸟儿》,《小基尔斯滕》, [点击阅读]
怎样提高智商
作者:佚名
章节:48 人气:2
摘要:记忆力自主训练全案一、什么是记忆力1.记忆力的基本理论记忆是什么“记忆是智慧之母”--古希腊大悲剧诗人阿斯基洛斯的这句名言一直流传至今。记忆是一种人们能实实在在感受到的生理和心理现象,它究竟是什么呢?记忆是过去的经验在大脑中的反映,亦可视作是经验的保持,有时在保持中还经历了一个积极的创造性的心理过程,包括识记--保持--认知(再认)或回忆这三个依序发展同时又密不可分的环节, [点击阅读]
思考致富
作者:佚名
章节:19 人气:2
摘要:《思考与财富》你的意志力量,是决定你成败的力量。要想成功,先要有正确的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你思想所要的,都可以实现。■"思想"使一个人走上与爱迪生的合作之路"思想决定一切",这话一点不假。当思想与目标、毅力以及获取物质财富的炽烈欲望结合在一起时,思想更具有强有力的力量。几年前,艾德温·巴尼斯发现,人们只要去思想就可致富,这是千真万确的事。 [点击阅读]
无往而不胜的童话3
作者:佚名
章节:53 人气:2
摘要:1“啪!”一本新出炉的光榆学院校报狠狠摔在明晓溪的课桌上!正在整理期末考试卷子的明晓溪双手险险被砸到,她诧异地抬头,看到的只是一个狂怒而去的女生背影。是她们班的吗?好像从来没见过呀,难道她专门跑来向自己投掷暗器?小泉凉凉叹息,抓过校报,“姐妹啊,你现在是全民的公敌。”“……”明晓溪觉得她语气不善,似有后话。“知道那个女生来做什么吗?”小泉的声音从校报后面飘出。 [点击阅读]
每天学点经济学
作者:佚名
章节:84 人气:2
摘要:前言简单设问一下,一个人从呱呱坠地,直到垂垂老矣,这一生当中,始终都在面对一个什么样的最基本的问题?这个问题,其实也是有史以来,人类一直所面对的,那就是——怎样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而为解决这个问题一直在不懈努力的,便正是“经济学”。这也许是对经济学最平民化的解释。然而,作为一门真正的现代科学,真正了解经济学,并能为己所用者,却为数不多。 [点击阅读]
潜意识的力量
作者:佚名
章节:42 人气:2
摘要:1《潜意识的力量》第一部分《潜意识的力量》第一部分(1)[美]约瑟夫·墨菲著吴忌寒译唤起潜意识的力量吧!你将拥有的是完善的人格平静的心灵持久的幸福无尽的喜悦……引言奇迹随时发生,你准备好迎接它了吗我曾周游世界。在此期间,我多次目睹令人叹为观止的奇迹,发生在形形色色的人身上。我相信,这样的奇迹同样会在你的身上发生,因为它往往就在你触手可及的地方。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