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好爸爸胜过好老师 - 做孩子的“哥们儿”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文学大家朱自清的《背影》,将中国式父子关系描写得淋漓尽致彼此感情很深,却都不善于表达。
  一位驻美记者写过这样一篇文章:
  在美国我采访过的一件案子令人深思,一个很有才华的华裔女孩在高中即将毕业前参加狂欢派对,凌晨时和同学一起坐车回家,快到家时,驾车的同学因在派对上吃过摇头丸而突然犯起晕来,结果车子撞向路边大树,导致三人全部死亡,美好的生命就这样消失了。在葬礼上,这位女孩的父亲跟我说,看了孩子以前的日记很后悔也很内疚,虽然朝夕相处,但作为父亲却不了解孩子真正的内心世界。
  上面的事例反映了家庭中亲子沟通的重要性,而在中国文化中,父母与子女的沟通往往出现一方成主体,另一方为附体的现象,对于子女而言,他们与父母间的沟通很多时候不会像与自己的朋友那样敞开心扉。
  在美国,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注重平等性,老的不会倚老卖老,小的不应以小耍小。子女从小追求的是独立,到了初中阶段就要对一些事情自己作决定。而做父母的对子女的这些诉求也大多是引导为主,很少以父母的尊严强迫子女做一些他们不愿做的事。家长与孩子的关系仿佛像朋友一样,父与子也会成为很好的哥们儿。
  最近一份《中日韩美四国中学生权益状况比较研究报告》显示,在四国中学生心中,爸爸的地位都不算高这显然与社会分工的不同有关,因为爸爸往往承担了赚钱养家的重任,在面对快节奏的生活与职场压力时,不知不觉中就忽视了与子女的沟通。中国学生心烦时宁可找网友也不找爸爸,表明父子隔阂在中国较其他三国更为严重。
  这与中国含蓄的文化传统有关。文学大家朱自清的《背影》,将中国式父子关系描写得淋漓尽致彼此感情很深,却都不善于表达。如几乎已成西方父子关系必修课的拥抱,却很少被中国父亲用于儿女。多年来,那父爱如山的角色定位下,是一种对父亲们的集体考问:为什么中国父子间缺乏感情交流?
  无疑,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进程中,父为子纲的家长制一度决定了父子间训诫与遵从的关系,阻碍了感情交流。

  其实,在同一份调查报告中也能找到答案:与父母聊天比例最小的中国中学生,能感受到父母关爱的比例却最高。这正表明,中国父母对子女不是缺乏关爱,而是关爱的方式和内容不对:重视子女的学习,轻视心理类问题。
  我在孩提时代,爸爸就是爸爸,是至高无上的家长,若称之为哥们儿,那就是大逆不道。这就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我一直认为,要批判地吸纳传统文化,祖先留下来的东西,在继承的同时还要发展,而后形成现代的东西,做爸爸也是如此。我做了爸爸后,和女儿的关系不仅仅是传统的家长与孩子的关系,还是师生、朋友,这个朋友里面很大程度是哥们儿,这样不仅没有使我这个爸爸威名扫地,而且更加赢得了孩子的尊重,融洽了亲子关系。
  东子给爸爸们的建议
  一、亲密无间
  与孩子亲密无间的爸爸很少,孩子与爸爸疏离的却很多。是孩子不愿亲近爸爸吗?显然不是。
  如果你也有这样的困扰,让我们来做一个小测试,应该就不难找出原因了。回答问题时先别找理由,是或不是,有或没有,只选一个答案。
  你每天都在孩子没睡着前回家吗?每天专心陪孩子玩的时间有没有1个小时?
  你有为他说晚安故事、陪他散步或玩球吗?你常常抱他并且跟他说话吗?孩子哭个不停时你会耐心地哄他吗?
  如果以上几个简单的问题,你的答案都是否定的,那么孩子不可能与你亲密无间。
  孩子从出生到进入青少年时期前,是爸爸唯一能给时间陪他、建立亲密亲子关系的时候,如果错过,当孩子慢慢长大,有了自己的世界,你再想陪他也许连机会都没有了,但是在孩子最需要的这个阶段,爸爸却常常为事业、为赚钱,用掉了所有的精神与时间,没有时间陪孩子是个事实,却也成了扼杀亲子关系的罪魁祸首。当爸爸发现自己在孩子的心中,似乎不被重视、与孩子不亲的状况出现,想要弥补时往往需要花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并费尽心思来引导,这对爸爸、对孩子都将会是一种可怕的煎熬。

  要成为受孩子欢迎的爸爸是需要用心去学习、去体验的。如果现在,爸爸还没遇到这种令人头痛的状况,也千万别忽略了用心的重要。
  看到过一篇名为《孩子为何记两本日记》的文章。文中孩子把家长当做敌人来防范了,以至于不惜绞尽脑汁。乍一看,好像是孩子太不听话,对家长耍花招,实际上这是家长严重失职的表现。因为孩子已把你从他的内心世界里排除出去了。所以我觉得家长在埋怨孩子之前,先作一下自我反省:是不是每天把工作、交际放在首位,而对孩子的情况不闻不问,或者只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对孩子心灵的成长却忽视了。因为孩子除去学习,对亲情也是非常渴望的!尤其是当他们在日常学习或交往中遇到阻碍时,他们更希望家长能够耐心听他们讲,并为他们出谋划策。
  本是亲密无间的却成了要防范的敌人,这真的是为人父母者的悲哀。要改善这种亲子关系,最好每天花些时间陪孩子一起玩、跟他聊天、讲故事给孩子听,了解孩子心思,也让孩子了解爸爸其实很爱他。
  二、平等尊重
  这是我多次谈到的问题,要想成为孩子的哥们儿,做爸爸的必须给予孩子足够的尊重。
  作为爸爸,关爱孩子不仅是为其提供优越的生活条件,更重要的是要真正了解自己的孩子,了解他们真正的生活目标是什么。在这里,平等很重要,尊重很重要,一个能和儿子成为好哥们儿的爸爸,将有机会走进孩子真正的内心世界之中去。
  既能跟孩子成为哥们,走进孩子的内心,又能保持自己父亲的权威与尊严,让自己的话有分量,得到孩子的采纳,这是很多年轻爸爸理想的父子关系。不管看上去还是做起来,这无疑都很有难度,有的更认为两者不可能兼顾。
  一位年轻爸爸无奈地说:
  在儿子还是婴孩的时候,我就时刻提醒自己说:他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着自己的思想与行为,双方的沟通应在互相尊重的基础上进行。一直以来,我也是这么做的。对孩子,我希望他怎么做时,会以商量的口吻问他好不好,并且鼓励他表达自己的想法,问:你自己想怎么样,有没有其他不同的想法。儿子现在五岁多了,在这样的灌输下,他也习惯了这样的表达,并且他想做什么想得到什么时,也会问这样好不好。

  不过,另一方面,他总有自己的想法,并以他的想法来反驳大人的。有时,我特别希望他对我言听计从,特别在没什么耐心和明显地就是我对的时候。可是,小东西并不如此。而且,现在他经常直呼我的名字让我过来,我不知道这样会不会过于放肆。
  首先,值得肯定的是,你这位爸爸做得很好。不过,你所困惑与苦恼的东西,不是因为太尊重孩子造成的,恰恰是做得还不够造成的。如果你是真正很尊重孩子,他就不会不尊重你,因为,对孩子来说,他的所有行为都是模仿而来的,而父亲是他最常模仿的对象。
  孩子对爸爸太随便,直呼其名,不是爸爸对孩子太好太尊重以致孩子变得放肆,而是别的原因,比如,可能是妈妈这样叫爸爸,或是爸爸这样叫妈妈,也可能是爷爷这样叫爸爸等造成的影响。所以,教育孩子绝不是一个人的事,也不是你单独尊重他跟他平等对话就可以,而是要周围的人都是这样对待别人。
  一个人尊重另一个人,不是因为他多有权威、高大或威猛,而是因为他关心他、爱他。对爸爸与儿子来说也是如此。孩子尊重爸爸,是因为爸爸是爱他的、很照顾家庭的,是因为爸爸的美德、能力。所以,不用担心用尊重的方式对孩子,他就不尊重你。
  生活中,我是很注重与女儿的平等沟通的,同时给予孩子必要的尊重,我们也彼此开些不过格的玩笑。从孩子对我的称呼中可见一斑:老爹、老爸、老哥、哥们、老范、东子。
  当然了,这些带有调侃式的称呼,都是在家里,且没有外人的情况下才使用的。
  所以,我认为,如果孩子真的把你当成了哥们儿,那在一定程度上你已经赢得了孩子,已经是一个好爸爸了。当然,这个哥们儿是有度的,千万别过了格,否则就适得其反了。
或许您还会喜欢:
汤姆叔叔的小屋
作者:佚名
章节:49 人气:2
摘要:林肯总统说过:“构成那次巨大战争--南北战争导火线的,想不到竟是这位身材矮小的、可爱的夫人。她写了一本书,酿成了伟大的胜利”。这本书就是《汤姆叔叔的小屋》,也是第一部译成中文的美国小说。是影响历史进程的经典著作,是美国历史上里程碑式的32本书之一。很久以前我就看过这本书,我被这本书深深得吸引住了。我为汤姆叔叔那悲惨的一生哭泣,同样的,汤姆叔叔的一生的写照就是全体黑人的缩影。 [点击阅读]
沉香豌
作者:佚名
章节:79 人气:2
摘要:第1章陈婉早晨是被隔壁院子打孩子的声音吵醒的。她家住的这爿地块是整个济城人口最密集的区域,一色的晚清民国宅子,却早已没有了百多年前的古雅风貌,除了原有的居民,还有部分老房子划给了附近的印染厂作家属区。旧时官绅富户家的宅第现在居住的是济城最下层的民众,一个院子通常有好几家人并居在一起,谁家说话大声些隔壁便能听见,所以此时刘家婶婶巴掌拍在孩子屁股上引来一阵哭嚎的同时,四邻八里的劝解声, [点击阅读]
货币战争4
作者:佚名
章节:92 人气:2
摘要:2008年9月,席卷世界的金融危机惊醒了人们对永久繁荣的幻梦,全球化浪潮遭遇了近30年来最为严重的逆流。2009年,世界各国政府纷纷采取了史无前例的财政刺激和宽松的货币政策,试图挽狂澜于既倒,继续维持原有的经济增长模式,世界经济似乎在最近三年里出现了显著复苏的迹象。于是,一片“后危机时代”的乐观情绪开始弥漫开来。 [点击阅读]
这本书能让你戒烟
作者:佚名
章节:47 人气:2
摘要:序文本书介绍的戒烟法具有如下特征:?即时见效;?无论烟瘾轻重,同样有效;?无痛苦,无戒断症状;?不需要意志力;?不使用冲击疗法;?无需辅助手段或替代品;?不会增加体重;?效果持久稳定。或许你感觉有些紧张,不知道是不是该翻开书页。或许像绝大多数吸烟者一样,只要一想到戒烟,你就会惊惶失措;尽管有一千个戒烟的理由,你却总是迟迟不肯开始。 [点击阅读]
重生发小
作者:佚名
章节:131 人气:2
摘要:1、楔子展子舒冷冷的看着阴霾的天空,灵魂已经完全超越了全身传来的剧痛。他的妻子宋晓苒脸色苍白的站在他身边,大声地尖叫着,周围的人也一片慌乱,像是在恐惧着什么。如果在平时,展子舒一定会搂住这个绝美的娇傲女子,轻声安慰她,毕竟他曾以为他是爱这个女人的。可现在,展子舒除了没法再动弹分毫外,更不能忘记的是那双本该纤细而柔软的手推在他身后的那个瞬间。 [点击阅读]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作者:佚名
章节:38 人气:2
摘要:保尔,出生于贫困的铁路工人家庭,早年丧父,全凭母亲替人洗衣做饭维持生计。他因痛恨神父平时瞧不起他,因为他是穷人的孩子,时常不公平的对待他,就往神父家的复活节蛋糕上撒烟灰而被学校开除。12岁时,母亲把他送到车站食堂当杂役,在那儿他受尽了凌辱。他憎恨那些欺压穷人的店老板,厌恶那些花天酒地的有钱人。“十月革命”爆发后,帝国主义和反动派妄图扼杀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点击阅读]
镜·辟天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2
摘要:六合之间,什么能比伽蓝白塔更高?唯有苍天。六合之间,何处可以俯视白塔顶上的神殿?唯有云浮。云浮城位于最高的仞俐天,飞鸟难上,万籁俱寂。九天之上白云离合,长风浩荡着穿过林立的、闪烁着金属光泽的尖碑,发出风铃一样的美丽声响。从云荒大地上飞来的比翼鸟收敛了双翅,落到了高高的尖碑上,瞬间恢复了浮雕石像的原型。无数的尖碑矗立在云浮城里,一眼望去如寂寞的森林。每一座尖碑底下,都静默地沉睡着一个翼族。 [点击阅读]
一人食
作者:佚名
章节:21 人气:2
摘要:第1章自序许多人都会问我,为什么会想到拍摄《一人食》?如果你还有一份工作,即便在一个人生活的第七年,也还是会有同事跟你一起吃饭,但是辞职后赋闲在家时,就真的要面对完全一个人吃饭的生活了。这是孤独的开始。起初,我天天都宅在家里,以烤土司和便利店里的便当为食。时间一长,我觉得以后不能再这样了。于是打算一个人去餐厅吃,但是感觉怪怪的。想自己做饭,却又无从下手,只好上网求助。 [点击阅读]
不打不骂教孩子60招
作者:佚名
章节:47 人气:2
摘要:引言不打不骂也能教出好孩子打和骂是一种畸形的家庭教育方式教育专家认为:打骂教育是中国传统专制家庭制度的残余,会对青少年身心造成严重摧残。打骂教育,也是一种畸形的家庭教育方式,不仅不会使孩子成才,而且还有可能酿成家庭悲剧。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思想家约翰?洛克早在300年前就提出:要尊重孩子,要精心爱护和培养孩子的荣誉感和自尊心,反对打骂孩子。 [点击阅读]
人生是一场修行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2
摘要:第1章前言人生就是一个修行的过程,成功的人生离不开修行。正如圣人孟子所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也就是说,无论是谁,要想实现梦想,改变命运,拥有幸福美满的人生,都必须脚踏实地地进行自我修行。我们在成长与学习的过程当中,必定会遭遇到种种风霜雨露的淬炼。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