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海伯利安的陨落 - 第二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第二章
  三楼阳台仅仅容下了那张破裂的桌子,外加六把椅子。虽然主楼、楼梯和楼梯平台上挤得水泄不通,像个疯人院,但是,在列维斯基和拉米亚将满口抗议的敢死突击队员抛过栏杆,扔到九米之下的河中之后,没人再向他们下战书,争夺他们的地盘。列维斯基不知从哪里搞到一大杯啤酒,一篮子面包和冷牛肉,给他们送了上来。
  这群人默默吃着,显然,他们正承受着比平常更多的痛苦,那是神游后的饥饿、疲劳和抑郁。阳台一片漆黑,只有从西塞罗底下传来昏暗的反射光,或者偶然经过的游船上提灯的光芒,那黑暗才稍稍减轻。霍利河沿岸大多数房子都阴沉沉的,但是城市里其他的灯火反射在低矮的云层上。溯河向上游望去,领事可以看见半公里以外的伯劳神殿的废墟。
  “嗯,”霍伊特神父说道,他显然已经从服用过量超级吗啡的状态中恢复了过来,在那边摇摇晃晃,微妙地平衡于痛苦与镇静之间。“我们接下来干什么?”
  没有人应答,领事闭上眼睛。他拒绝带头领导任何事。坐在西塞罗的阳台上,很容易便能找回他原先的生活节奏。当时,他会在清晨前来上一杯酒,随着云消雾散,观赏着黎明前的流星雨;接下来,他会摇摇晃晃地走到市场边上他空空的宅坌,走进领事馆;之后的几小时,他会冲个淋浴,刮刮胡子,表面上像个人,其实,眼睛里充满了怒火,头脑里充满了疯狂的痛苦。一切都托付给西奥,安静、能干的西奥,让他度过早上。一切都托付给运气,让他度过一天。一切都托付给西塞罗酒吧的酒,让他度过晚上。一切都托付给他无足轻重的职位,让他度过一生。
  “你们都准备好出发,去光阴冢朝圣了吗?”
  领事的眼睛猛地张开。一个戴着兜帽的人影站在门口,领事还以为那是海特·马斯蒂恩,然后他意识到,这个人的个头明显比船长矮,他的声音中也没有圣徒那种故作玄虚的做作腔调。
  “如果你们准备好了,那我们得赶快走。”黑影说道。
  “你是谁?”布劳恩·拉米亚问。
  “赶快。”影子惟一的应答。
  费德曼·卡萨德站起身,弯下腰,以免脑袋撞到天花板,他一把拉住穿着袍子的身影,左手迅速一拉,拉开了此人的兜帽。
  “机器人!”雷纳·霍伊特叫道,他盯着此人的蓝皮肤,盯着那蓝皮肤上的一对蓝眼睛。
  领事没感到多少惊讶。虽然一个多世纪以来,在霸主世界内,拥有机器人是违法的,这么长时间以来,从来没有生物制造过一个机器人。但是,在遥远的穷乡僻壤,在非殖民世界中,他们仍然被当做手工劳动的劳动力。比如说,在海伯利安这个世界上。伯劳神殿大范围的使用机器人,遵从伯劳教会的教义,也就是说,机器人没有原罪,因此,他们在精神上比人类更为优越,而且,既然如此,他们也免除了伯劳鸟那可怕的、躲不了的惩罚。
  “你们赶快来。”机器人轻轻说道,重新戴好兜帽。
  “你是从神殿来的吗?”拉米亚问。
  “安静!”机器人厉声叫道。他朝大厅望去,转回身,点点头,“我们得快点。请跟我来。”
  所有人都站了起来,在那犹豫不决。领事望着卡萨德,后者不经意间解开了身上穿着的长皮夹克。领事一眼瞥到,上校的腰带上别着一根死亡之杖。一般情况下,如果死亡之杖出现在周围,领事会感到惊异万分,甚至出现这个念头他都会觉得可怖,如果不小心轻轻一碰,阳台上所有的神经突触都会灰飞烟灭,但是此时此刻,奇怪的是,看到了它,他却感到非常安心。

  “我们的行李……”温特伯说。
  “会有人照看的,”戴着兜帽的人轻声说道,“快。”
  这群人跟在机器人后面,走下楼梯,走进了黑夜,他们的动作仿佛一声叹息,疲惫,被动。
  领事睡过了头。日出后一个半小时,光线透过舷窗的百叶栅格钻了进来,一条条长方形的日光散落在枕头上。领事翻了个身,却没醒过来。一小时后,传来一声高昂的咔哒声,那是劳累的蝠鲼脱扣,新蝠鲼接力的声音,正是这些蝠鲼整晚在推动游船。而领事继续睡着。接下来的一个小时,他那特等舱外的甲板上,传来船员的脚步声,喊叫声,那声音越来越响,持续的时间也越来越长,但是,最终催醒领事的,是卡拉船闸下发出的警告汽笛声。
  领事仍旧徘徊在沉眠的后遗症中,像嗑了药般,身子绵软无力,他慢慢爬起身,费尽力气,在脸盆和抽水机旁擦了擦身,穿上松松垮垮的棉裤,陈旧的帆布衬衫,泡沫塑料底的鞋子,最后走到了中央甲板。
  早餐已经摆在了长长的餐柜上,旁边是一张风化的桌子,可以收缩进甲板的地板中。有顶遮阳篷,替吃饭的地方遮挡着阳光。微风扫过,红色金色的帆布噼啪作响。天气非常棒,万里无云,阳光明媚,海伯利安的烈日当头照来,虽小,但那热量盖过了一切。
  温特伯,拉米亚,卡萨德,塞利纳斯,四人已经起来好一阵子了。领事加入后,过了几分钟,雷纳·霍伊特和海特·马斯蒂恩也来了。
  领事随意取用着自助餐,烤鱼,水果,橘子汁。他走到栏杆前。这里的河面很宽,河岸之间至少相距一千米,水与天共享碧绿一色。领事第一眼并没有认出河两边的陆地。往东望去,潜望镜一般的豆型稻谷延伸进远处的阴霾中,在那,旭日反射在一千个溢流的表面上。稻谷沟渠的连接处,坐落着几栋土着的茅屋,它们有棱有角的墙壁是用晒白的堰木或者金色的半截橡木制成的。往西望去,河边的低洼地中,长满了乱七八糟的低矮植物,比如茂盛的蓟森、雌木根,炫目的红色蕨草,领事不知道最后那种草具体是什么东西。所有这些植物都长在泥沼及小型泻湖①中,泥沼和泻湖从这一直延伸到一千米外的河岸悬崖上,在那,矮小的常蓝植物紧紧扎根于花岗岩石板的裸露孔洞之中。
  领事对方位感到有些迷糊了,虽然他对这世界已经非常了解。然后,他记起了卡拉船闸的汽笛声。他忽然明白,他们已经来到了杜霍波尔林北部的霍利河,这是一段很少有船通行的流域。领事从没有见过霍利河的这段流域,他以前总是在皇家运河中旅行。或者在其上飞行,运河就在悬崖的西方。他只能揣测,通向草之海的主干线路是不是有什么危险,或者发生了什么骚乱,使得他们不得不绕道走霍利河的这段偏道。他猜他们现在是在济慈西北方大约一百八十公里的地方。

  “在日光下看上去不一样,是不是?”霍伊特神父说道。
  领事再一次望上岸边,他不知道霍伊特讲的是什么;然后,片刻之后他明白了,牧师说的是游船。
  他们跟着机器人信使,行走在滂沱大雨中,登上这艘陈旧的游船,穿行在棋盘状的房间里,走在通道的迷宫中,在神殿的废墟让海特·马斯蒂恩搭上船,然后,看着济慈的光线落向船尾,这一切真是奇怪啊。
  领事回想着午夜前后的几个小时的时间,但那仅仅是一个迷迷糊糊的疲惫之梦,他想,其他人肯定和他一样疲惫不堪,一样晕头转向。他隐约回忆起,他曾感到非常惊讶,因为游船的船员全是机器人。但是他记得最清楚的是,他最终关上了他那特等舱的门,舒舒服服地爬进了被窝中。
  “今天早上我跟贝提克谈了会话,”温特伯说道,他指的是他们的机器人向导,“这艘破旧的平底船历史相当久远呢。”
  马丁·塞利纳斯来到餐柜前,给自己倒了点番茄汁,从手边拿出一个长颈瓶,往其中加了少许东西,然后说道:“这东西肯定见过很多世面。瞧,这该死的栏杆是通过手工上漆的,楼梯也被踩磨得厉害,天花板被灯灰熏得漆黑,床也被一代代游客搞松弛了。我看这船应该有好几个世纪的岁数了。雕刻和洛可可的润饰真他妈不同凡响啊。你们注意到没有,虽然这里弥漫着各种各样的味道,但是这些镶嵌的木头仍旧带着檀香味,是不是?如果这船旧地,那我就要惊讶死了。”
  “正是如此。”索尔·温特伯说。小瑞秋正睡在婴儿筐里,平静的吹着口水泡泡。“我们是在威严的‘贝纳勒斯号’游船上,这名字旧地的一个城市,船也是在同样的城市中建造的。”
  “我不记得旧地有这样名字的城市。”领事说。
  布劳恩·拉米亚就快吃好早餐了,她抬起头。“贝纳勒斯,也叫瓦腊纳西,或者甘地堡,北印度自由邦。它在印苏穆斯林共和国有限交换时期被毁。”
  “对,”温特伯说,“‘贝纳勒斯号’建于天大之误前。我猜,那是在22世纪中期。贝提克告诉我说,这艘船原先是艘悬浮游船……”
  “电磁发生器还在下面吗?”卡萨德上校打岔道。
  “我想还在,”温特伯说,“就在最下面的甲板的主厅边上。大厅的地板是由明亮的月水晶铺制的。要是我们是以时速两千米的速度巡航,那就太棒了……可现在它没啥用处了。”
  “贝纳勒斯。”马丁·塞利纳斯沉思着。他钟情地抚摸着被岁月弄污的栏杆。“我曾经在那被抢劫过。”
  布劳恩·拉米亚放下咖啡杯。“老家伙,你是不是想说,你老得连旧地也能记起来?嘿,我们可不是傻蛋。”
  “我亲爱的孩儿啊,”马丁·塞利纳斯容光焕发,“我没有想要告诉你任何事情。我只是觉得,如果我们可以交流一下,各自说说我们抢劫别人或者别人抢劫我们的所有地点,列张单子出来,那会有趣得很,很有启发意义,很有教导意义。由于你是议员的女儿,在这一点上你有着优势,真是不公平,我想,你的单子会更突出……也更长。”

  拉米亚张嘴想要反驳,但最终只是皱了皱眉头,便闭上了嘴。
  “我想知道,这船是怎么被带到海伯利安上来的?”霍伊特神父喃喃道,“为什么要把一艘悬浮游船带到这个世界上来呢?你们知道,电磁设备在这世界上不起作用啊。”
  “能起作用,”卡萨德上校说道,“海伯利安有磁场。只是不强,无法支撑起任何空运设备。”
  霍伊特神父眉毛一挑,很明显,他感到非常困惑,看不到这有什么分别。
  “嘿,”诗人站在栏杆边上喊道,“大家伙儿都到齐啦!”
  “那么?”布劳恩·拉米亚问。她的嘴唇几乎消失成了一条细线。
  “既然我们都到齐了,”他说,“我们继续讲故事吧。”
  海特·马斯蒂恩说道:“我想我们已经约定好了,我们在午餐时间讲述我们各自的故事。”
  马丁·塞利纳斯耸耸肩:“早餐,午餐,谁他妈的在意这个?大家都在一起了。抵达光阴冢,不是要花上六七天时间吗,是不是?”
  领事琢磨了一下。河水带着他们远走高飞,用不了两天。穿过草之海可能得花两天多时间,风向正确的话两天都不用。越过山脉,当然用不了一天时间。“不,”他说,“用不了六天多时间。”
  “好吧,”塞利纳斯说,“那大家继续讲故事吧。此外,在我们跑到伯劳鸟家敲门前,我们也无法保证他不会主动来这点我们的名。如果这些临睡前的故事在某些方面能够帮助我们活下来,那么,我说,我们大家都赶快来听听吧,不然我们还没听,就被我们要访问的流动食品加工机给剁了,切成肉丁了。”
  “你真是恶心。”布劳恩·拉米亚说。
  “啊,小心肝,”塞利纳斯说道,“这句话你昨晚第二次高潮后也说过。”
  拉米亚别过头去。霍伊特神父清清嗓子,说道:“轮到谁了?我是说,轮到谁讲故事了?”沉默蔓延。
  “我。”费德曼·卡萨德说。这个高挑的男人伸手摸进白色短上衣的口袋,举起一片纸,上面描着一个大大的“2”字。
  “现在开始讲,可以吗?”索尔·温特伯问。
  卡萨德仿佛是要笑。“我完全不赞同讲故事,”他说,“不过,要是干了以后就完了,那么还是快一点干。①”
  “嘿!”马丁·塞利纳斯喊道,“这家伙知道大流亡前的剧作家。”
  “是莎士比亚吗?”霍伊特神父问。
  “放屁,”塞利纳斯说,“勒纳与他妈的洛威①。该死的尼尔·西蒙②。他妈的哈默·博斯滕。”
  “上校,”索尔·温特伯郑重说道,“你瞧,天气很好。看样子,接下来几个小时里,我们大家都没什么要紧的事要做,如果你能在这餐桌上分享你的故事,告诉我们,是什么东西带你来到海伯利安,进行这最后一次伯劳鸟朝圣,我们将感激不尽。”
  卡萨德点点头。天气变得很暖和了,帆布雨篷噼啪作响,甲板也嘎吱作响,悬浮游船“贝纳勒斯号”稳稳地溯流而上,朝着山脉,朝着沼泽,朝着伯劳鸟驶去。
或许您还会喜欢:
暗店街
作者:佚名
章节:33 人气:0
摘要:一我的过去,一片朦胧……那天晚上,在一家咖啡馆的露天座位上,我只不过是一个模糊的影子而已。当时,我正在等着雨停,——那场雨很大它从我同于特分手的那个时候起,就倾泻下来了。几个小时前,我和于特在事务所①里见了最后一次面,那时,他虽象以往一样在笨重的写字台后面坐着,不过穿着大衣。因此,一眼就可以看出,他将要离去了。我坐在他的对面,坐在通常给顾客预备的皮扶手椅里。 [点击阅读]
暗藏杀机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0
摘要:一九一五年五月七日下午两点,卢西塔尼亚号客轮接连被两枚鱼雷击中,正迅速下沉。船员以最快的速度放下救生艇。妇女和儿童排队等着上救生艇。有的妇女绝望地紧紧抱住丈夫,有的孩子拼命地抓住他们的父亲,另外一些妇女把孩子紧紧搂在怀里。一位女孩独自站在一旁,她很年轻,还不到十八岁。看上去她并不害怕,她看着前方,眼神既严肃又坚定。“请原谅。”旁边一位男人的声音吓了她一跳并使她转过身来。 [点击阅读]
暮光之城1:暮色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0
摘要:序幕我从未多想我将如何死去,虽然在过去的几个月我有足够的理由去思考这个问题,但是即使我有想过,也从未想到死亡将如此地降临。我屏息静气地望着房间的另一头,远远地凝视着猎人那深邃的眼眸,而他则以愉快的目光回应我。这无疑是一个不错的死法,死在别人——我钟爱的人的家里。甚至可以说轰轰烈烈。这应该算是死得其所。我知道如果我没有来福克斯的话,此刻也就不必面对死亡。但是,尽管我害怕,也不会后悔当初的决定。 [点击阅读]
暮光之城3:月食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0
摘要:谨以此书献给我的丈夫,潘乔感谢你的耐心、关爱、友谊和幽默感以及心甘情愿在外就餐也感谢我的孩子们,加布、塞斯及艾利感谢你们使我体验了那种人们甘愿随时为之付出生命的爱火与冰①有人说世界将终结于火,有人说是冰。从我尝过的欲望之果我赞同倾向于火之说。但若它非得两度沉沦,我想我对仇恨了解也够多可以说要是去毁灭,冰也不错,应该也行。 [点击阅读]
暮光之城5:午夜阳光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0
摘要:每天的这个时候,我总是祈祷自己可以入睡。高中——或者称为炼狱更为恰当!如果有什么方式能够弥补我的罪过,那恐怕就是我读高中的记录了。这种厌烦感不是我曾经体会过的,每一天看上去都要比前一天更加极度无聊。也许这就是我睡眠的方式——如果说,睡眠的含义就是在变幻的时期内处于呆滞状态的话。我凝视着食堂角落水泥墙上的裂纹,想象着它们所呈现的花纹其实并不存在。 [点击阅读]
最优美的散文
作者:佚名
章节:93 人气:0
摘要:冬日漫步(1)[美国]亨利·大卫·梭罗亨利·大卫·梭罗(1817—1862),博物学家、散文家、超验现实主义作家。生于美国康科德,毕业于剑桥大学。他是一名虔诚的超验主义信徒,并用毕生的实践来体验这一思想,曾隐居家乡的瓦尔登湖长达两年之久,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其代表作《瓦尔登悍又名《乎散记》,是他隐居生活的真实记录。 [点击阅读]
最先登上月球的人
作者:佚名
章节:7 人气:0
摘要:最先登上月球的人--一、结识卡沃尔先生一、结识卡沃尔先生最近,我在商业投机上遭到了丢人的失败,我把它归咎于我的运气,而不是我的能力。但一个债权人拼命逼我还债,最后,我认为除了写剧本出售外,没别的出路了。于是我来到利姆,租了间小平房,置备了几件家具,便开始舞文弄墨。毫无疑问,如果谁需要清静,那么利姆正是这样一个地方。这地方在海边,附近还有一大片沼泽。从我工作时挨着的窗户望去,可以看见一片山峰。 [点击阅读]
最后的明星晚宴
作者:佚名
章节:7 人气:0
摘要:浅见光彦十二月中旬打电话约野泽光子出来,照例把见面地点定在平冢亭。平冢亭位于浅见和野泽两家之间,是平冢神社的茶馆。据说神社供举的神是源义家,至于为什么叫平冢神社,个中缘由浅见也不清楚。浅见的母亲雪江寡妇很喜欢吃平冢亭的饭团,所以母亲觉得不舒服的时候,浅见必定会买一些饭团作为礼物带同家。浅见和光子在平冢亭会面,并非出于什么特别的考虑,而且饭团店门前的氛围也不适合表白爱意。对此,光子也心领神会。 [点击阅读]
最后的莫希干人
作者:佚名
章节:34 人气:0
摘要:十九世纪二十年代初,美国才开始摆脱对英国文学的依附,真正诞生了美国的民族文学。而书写这个文学《独立宣言》的代表人物,是欧文和库柏,他们同为美国民族文学的先驱者和奠基人,欧文被称为“美国文学之父”,而库柏则是“美国小说的鼻祖”。库柏的长篇小说《间谍》(一八二一),是美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蜚声世界文坛的小说。他的代表作边疆五部曲《皮裹腿故事集》,影响更为广远;而《最后的莫希干人》则为其中最出色的一部。 [点击阅读]
最后致意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0
摘要:我从笔记本的记载里发现,那是一八九二年三月底之前的一个寒风凛冽的日子。我们正坐着吃午饭,福尔摩斯接到了一份电报,并随手给了回电。他一语未发,但是看来心中有事,因为他随后站在炉火前面,脸上现出沉思的神色,抽着烟斗,不时瞧着那份电报。突然他转过身来对着我,眼里显出诡秘的神色。“华生,我想,我们必须把你看作是一位文学家,"他说。“怪诞这个词你怎么解释的?”“奇怪——异常,"我回答。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