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海伯利安 - 第十六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第十六章
  过了一会儿,索尔拥抱着啜泣的孩子,试图从她的角度去理解被描述得这么简单明了的事故。迄今为止,电磁车是人类发明的最安全的个人交通工具。它们的升降装置有可能会失灵,但是就算遇到了这种情况,它们电磁反应装置中的剩余电荷也足以支撑空中的车辆从任意高度安全降落。自几个世纪以来,电磁车防撞装置最基本的故障保险设计从没有改变过。但是世上从来没有万无一失。这个案子里,肇事者是一对在交通线外开着偷来的电磁车兜风的年轻情侣,速度加到了!”.5马赫,却关闭了所有的灯盏和异频雷达收发机,以防止被侦测。他们在朝着巴萨德市剧院着陆围地降落的过程中,碰上了万分之一的机率,撞上了特莎阿姨的古式桅轻。因这场空难丧生的还不仅仅是特莎、萨莱加上这对情侣,车辆碎片翻滚进剧院熙熙攘攘的中庭时,还杀死了另外三个人。
  萨莱。
  “我们以后还能不能再见到妈妈?”瑞秋啜泣着问道。每当这个时候她都会这么问。
  “我不知道,亲爱的。”索尔真心诚意地回答道。
  葬礼在巴纳之域凯孜县的家庭墓地举行。新闻机构没有入侵进墓地,但是记者们在树上盘旋,冲挤向黑色的铁门,像是一股愤怒的风暴潮。
  理查德想挽留索尔和瑞秋多呆几天,但是索尔知道如果新闻机构继续他们的攻击的话,将会对这个沉默寡言的农橱带来多大的伤害。他没有留下,只拥抱了理查德,向那些在栅栏外吵吵嚷嚷的记者简短说了几句,就一把拖着吓得说不出话的瑞秋逃回了希伯伦。
  新闻记者一路尾随,跟他来到了新耶路撒冷,并试图要跟向丹村,但是武警阻止了他们的特许电磁车,投了十多人入监以杀一儆百,又收回了余下的人的远距传输签证。
  傍晚,索尔让朱蒂照看熟睡的孩子,自己则走上村庄的山脊。他发现自己耳边仍充盈着与上帝的对话,他想要向天空挥舞拳头、骂下流话、扔石头。但他抑制住了种种冲动,相反问了许多问题,总是以这个词结束——为什么?
  没有回答。希伯伦的太阳在遥远的山脊之后落下,岩石释发出热量,泛着微光。索尔坐在一块圆石上,手掌摩挲着太阳穴。
  萨莱。
  他们度过了完整的一生,尽管瑞秋疾病的悲剧一直悬在头顶。真是讽刺,萨莱刚和妹妹在一起,刚放松第一个小时……索尔大声恸哭起来。
  这个圈套,当然,是在他们全神贯注于瑞秋的疾病的时候设下的。他们都无法直面未来,无法直面瑞秋的……死亡?消失?孩子在世的每一天,他们的世界都如铰链般咬得紧紧的,谁也没工夫去想发生事故的可能性,这真是一个尖利无情的宇宙中乖张的反逻辑。索尔确信萨莱跟他一样,一定考虑过自杀,但他们两人永远不会离弃对方。也不会抛弃瑞秋。他从来没有考虑过会有可能只剩下他一人抚养瑞秋,而……
  萨莱!
  正在那时,索尔意识到,几千年以来他的民族与上帝之间愤怒的对话并没有随着旧地的灭亡而消失……也没有随新的种族离散而不见……它们依然继续着。他和瑞秋还有萨莱都已经成为了它们的一部分,现在也还是其中之一。他不会拒绝痛苦的到来。这让他心里被决心充塞,尽管它带来尖锐的痛苦。
  夜幕降临,索尔站在山脊上,老泪纵横。
  早上,当阳光充满了屋子,他坐在瑞秋的床边。
  “早上好,爸爸。”
  “早上好,亲爱的。”
  “我们在哪儿,爸爸?”
  “我们在旅行呢。这是个美丽的地方。”
  “妈妈在哪里?”
  “她今天在特莎阿姨那里。”
  “我们明天能见到她么?”
  “能,”索尔说,“现在咱们穿上衣服,我好去做早饭。”
  瑞秋三岁的时候,索尔开始向伯劳教会请愿。去海伯利安的旅行受到严格限制,而要接近光阴冢几乎已经成了不可能的事。只有偶尔的伯劳鸟朝圣会将人们送往那个地方。
  瑞秋生日的那一天无法和母亲在一起,这让她很悲伤,但是从吉布茨来的几个孩子让她的伤心缓和了一点。她得到的一份大礼是一本童话插图画册,那是萨莱几个月前在新耶路撒冷为她挑的。
  睡觉前,索尔给瑞秋读了几个故事。七个月前她就不能自己读书了。但是她喜欢这些故事——特别是《睡美人》——还让父亲为自己读了两遍。
  “等我们到家了,我会把它给妈妈看。”她边打呵欠边说,索尔关掉了头上的悬灯。
  “晚安,孩子,”他在门口停下,轻轻地说道。
  “嘿,爸爸?”
  “什么事?”

  “晚安,金丝燕。”
  “晚安,小雨燕。”瑞秋把头埋进枕头咯咯笑了起来。
  还剩下最后两年了,索尔常常想,这和看着一个心爱的人逐渐变老并没有什么不同。只是这更糟糕。要糟糕千万倍。
  瑞秋的恒牙从她八岁生日起逐渐脱落,到两岁生日时已经一颗不剩了。她的乳牙取代了它们,但是到她十八个月大的时候这些乳牙也有一半已经缩回了牙床。
  瑞秋的头发一向是她的骄傲,现在也变得越来越短,日渐稀薄。她的脸已经失去了熟悉的形状,婴儿的肥胖已经无法让人看清楚她的颧骨和坚定的下巴。她的协调性也逐渐变差,最开始出现的征兆是她拿叉子和铅笔时突然显示出的笨拙。有一天她再不能走路了,索尔早早地将她放进婴儿床,然后走进书房闷闷地喝了个酩酊大醉。
  语言对他来说是最困难的。她的词汇量迅速减少,就像父女俩之间的桥梁失了火,切断了希望最后的连线。她两岁生日过后的一天,索尔为她掖好被角,停在门口,说道:“晚安,金丝燕。”
  “啊?”
  “明天见,金丝燕。”
  瑞秋笑了。
  “你应该说——‘不见不散,小雨燕,’”索尔说道。他向她解释金丝燕和雨燕是什么东西。
  “不见不散,鱼燕。”瑞秋咯咯笑起来。
  第二天早晨,她又统统忘掉了。
  索尔在环网旅行的时候一直带着瑞秋——不再去理会那些新闻记者——为获得朝圣权利向伯劳教会请愿,为得到去海伯利安禁地的签证向议会游说,拜访任何一个可能提供疗法的研究机构或诊所。数月匆匆而过,更多的医疗机构承认他们束手无策。他最后逃回希伯伦,瑞秋仅有十五个标准月大;以希伯伦所使用的古老单位来算,她仅有二十五磅重,三十英寸高。她已经不能给自己穿衣服了。她的语言中只剩下二十五个词,其中她最喜欢的是“妈咪”和“爹地”。
  索尔喜欢抱着自己的女儿。每当她歪着头靠在他的脸颊上,他的胸膛感受到她的温度,她皮肤的味道——这一切都会让他忘记所有极度的不公正。在这些时候,索尔总会暂时地感到这个世界的安宁,要是萨莱也在身边,那就再好不过了。正是因为如此,他与自己并不信仰的上帝之间愤怒的对话也会有暂时的停火。
  ——这到底是个什么缘由呢?
  ——人类承受的各种形式的苦痛,到底有什么可见的理由?
  ——很明显,索尔想,自己是否第一次在某一点上辩论胜利了。但是他又感到怀疑。
  ——一件东西无法看见,并不代表它不存在。
  ——真是别扭。要进行一项陈述,并不需要作三重否定。特别是那种并不高深的陈述。
  ——完全正确,索尔。你已经开始明白这些的要旨了。
  ——什么要旨?
  对于他的思索没有任何答案。索尔躺在房间里,聆听着沙漠风声的号哭。
  瑞秋说的最后一个词是“妈妈”,在她刚刚五个月大的时候,口齿含糊不清。
  她从摇篮中醒来,没有——也不可能——问自己在哪里。她的世界完全由吃饭、睡觉和玩具组成。有些时候她哭个不停,索尔想,是不是因为想要妈妈呢。
  索尔去丹村的小卖部买东西,选择尿布、奶嘴,偶尔买点新玩具的时候,都会带上自己的宝宝。
  索尔离家去鲸逖中心的前一周,以法莲和另外两位长老过来和他谈话。时值傍晚,渐褪的辉光在以法莲光秃秃的脑袋上反射着光芒。“索尔,我们都很担心你。剩下的几周会有些难过。女人们希望能帮帮你。我们大家都想帮你。”
  索尔伸手握住了这位长者的前臂。“我很感激,以法莲。衷心感谢过去的几年中你们所做的一切。这里已经是我们的第二个家了。萨莱应该会……应该也想让我对你们说声谢谢。但是我们周六就要走了。瑞秋会好起来的。”
  坐在长凳上的三人面面相觑。阿弗纳问:“他们找到疗法了?”
  “没有,”索尔说,“但是我找到了希望的理由。”
  “希望是个好东西,”罗伯特小心地说。
  索尔笑了,他灰色的胡须中间露出一口洁白的牙齿。“最好是这样,”他说,“有时候那就是我们惟一能拥有的东西。”
  《民星访谈》开镜时,瑞秋坐在索尔的臂弯里,摄影棚的全息摄影机调整焦距,为她拍了一张特写。“那么你是说,”节目主持人德文?白俊,这张环网数据网排名第三的明星脸说道,“伯劳教会拒绝让你回到光阴冢……霸主在授予签证过程中一直故意拖延……这些事情都令你的孩子最终注定要……灭亡?”

  “的确如此,”索尔说,“去海伯利安的旅程不可能在六周之内达成。现在瑞秋只有十二周大。伯劳教会或环网当局再稍稍拖延的话,都会杀死这个孩子。”
  摄影棚里的观众开始躁动不安。德文?白俊转向最近的遥控成像仪。他粗犷友善的脸填满了监视器的画面。“我们的嘉宾不知道他能否挽救自己的孩子,”白俊说道,他富有感染力的嗓音里充满了微妙的情感,“但是他所要求的仅仅是一个机会。你们认为他……和他的孩子……是否值得拥有这个机会?如果你认为值得,那么请联系你们当地的星球代表和最近的伯劳教会堂。距离你们最近的教堂的号码现在已经出现在屏幕上,”他又转身对着索尔,“我们祝你好运,温特伯先生。还有——”白俊的大手碰了碰瑞秋的脸颊,“——我们祝愿你诸事顺意,年轻的朋友。”
  监视器一直显示着瑞秋的影像,直至画面渐黑。
  霍金效应令人恶心、眩晕、头痛,并伴有幻觉。旅程的最初一段是乘坐霸主火炬舰船“无畏号霸舰”,经过十天时间,抵达帕瓦蒂换乘。
  索尔抱着瑞秋,忍受着这一切。他们是在这艘战舰上惟一保持完全清醒的人。起初瑞秋会哭泣,但是几个小时之后,她就静静地躺在索尔的臂弯里,睁着深色的大眼睛望着他。索尔记起了她出生的那一天——医师将这个婴孩从萨莱温暖的腹部上抱起,递交给索尔。那时,瑞秋的头发比现在短不了多少,眼神也和现在一样深邃。
  最终他们在精疲力拘睡着了。
  索尔梦见自己在一幢建筑物中游荡,它的柱子如同红杉树一般粗细,头上的天花板高得望不到顶。红色光芒带着冷酷的空虚包裹在他的四周。索尔奇怪地发现瑞秋还抱在自己怀里。在他的梦里,瑞秋从来没有以孩子的形象出现过。这个孩子抬眼看着他,索尔感到了和她意识层面的真切接触,就像她已经明明白白高声讲出了什么来。
  突然一个与众不同的声音,深沉而冰冷,在虚空中带着回音响起:
  “索尔!带上你的女儿,你惟一的女儿瑞秋,你钟爱的女儿,去到一个叫做海伯利安的星球,在我即将指引你之地,将她献为燔祭。”
  索尔犹豫地低头看看瑞秋。这个孩子的双眼深沉明亮,抬头看着自己的父亲。索尔感受到了她无言的肯定答复。他紧紧抱着她,向前踏入黑暗,提高声音向着寂静中喊道:“听着!再不会有任何献祭,不论孩子,还是父母。也不会有人为我们人类以外的其他人牺牲。以恭顺求救赎的时代早已过去。”
  索尔聆听着。他感受着自己心脏的跳动和臂弯中瑞秋的温暖。头顶上的某处,冷锐的风声穿过肉眼看不见的裂缝传来。索尔将双手在嘴边做成话筒状,大声喊道:
  “我说完了!要不然放过我们,要不然就以父亲的身份加入我们,不要再白白接受别人的牺牲了。这就是亚伯拉罕的选择!”
  石质地板下传出一阵隆隆的声音,瑞秋在他的手臂间躁动不安起来。廊柱一阵震颤。红色的暗光变得愈加的深沉,然后忽地灭掉了,只剩下黑暗。从遥远的地方传来隆隆的沉重脚步声。一阵狂风呼啸而过,索尔抱紧了瑞秋。
  他和瑞秋在开往帕瓦蒂的“无畏号霸舰”上醒来,迎面射来闪烁的光芒,他们接下来要换乘巨树之舰“伊戈德拉希尔”向海伯利安星球进发。索尔对他七周大的女儿微笑着。她也回应他一个微笑。
  她最后和最初的微笑。
  老学者讲完故事,风力运输船的主舱一片寂静。索尔清了清嗓子,从水晶酒杯中喝了口水。在敞开的抽屉将就制成的摇篮中,瑞秋继续睡着。风力运输船一路上轻轻摇动,大轮子的隆隆声以及主回转仪的嗡嗡声一直响着,催人入眠。
  “我的天哪,”布劳恩?拉米亚轻轻说道。她正想再次开口说点什么,但是仅仅是摇摇头,便作罢了。
  马丁·塞利纳斯闭上双眼,念道:
  “想到此,一切仇恨被驱逐散尽,
  灵魂恢复了根本的天真,
  ≌于得知那是自娱自乐,
  自慰自安,自惊自吓,
  它自己的美好愿望就是天意;
  尽管每一张面孔都会恼怒,
  每一处风源都会咆哮,或每一组风箱
  都会胀破,但她依然会欢喜①。”
  索尔·温特伯问道:“威廉·巴特勒·叶芝?”
  塞利纳斯点点头:“《为我女儿的祈祷》。”
  “我想在上床前,去甲板上透透气,”领事说,“谁想跟我一起来?”
  大家都一起上去了。通道里微风阵阵,很是凉爽。这群人站在后甲板上,看着辘辘驶过的黑漆漆的草之海。头顶的天空就像一只大碗,泼溅出群星,还被流星尾迹划出道道裂痕。船帆和索具吱嘎作响,古老的仿佛人力工具。

  “我想我们今晚应该派人站岗,”卡萨德上校说,“一人值班放哨,其他人安心睡觉。两小时换一班。”
  “我同意,”领事说,“我来值第一班吧。”
  “明天早上……”卡萨德开口道。
  “快看!”霍伊特神父喊道。
  他们顺着他胳膊指着的方向看去。在星群的光辉中,五光十色的火球闪耀着,绿色、紫色、橙色,然后又是绿色——他们四周的大草原被照亮,仿佛无声的闪电划过一般。群星和流星尾迹在这突然的展现之下,逊色不已,显得毫不重要了。
  “爆炸?”牧师斗胆问道。
  “是空战,”卡萨德说,“在月地轨道间。是聚变武器。”他马上从甲板上走了下去。
  “巨树,”海特?马斯蒂恩说,他指着爆炸中移动着的一点亮光,那仿佛是漂浮在焰火中的一丝余烬。
  卡萨德回来了,拿着动力望远镜,递给众人。
  “是驱逐者吗?”拉米亚问,“他们开始入侵了吗?”
  “几乎可以肯定,是驱逐者,”卡萨德说,“但我也几乎可以肯定,这只是一次侦察奇袭。你们看见那一团亮光了吗?那是霸主的导弹,被驱逐者的冲击侦察机反爆了。”
  望远镜传到了领事手中。现在,闪光看得清清楚楚,火焰的一片扩展云。他可以看见那一个小点,以及至少两架侦察机长长的蓝色尾迹,它们正逃离霸主的追捕。
  “我觉得不是……”卡萨德开口道,然后,他顿了一下,船只,风帆,草之海,在反射的光芒下,发着明亮的橙光。
  “哦,上帝啊,”霍伊特神父低声说道,“他们击中了巨树之舰。”
  领事拿着望远镜扫到左边。火焰渐增渐长的光晕肉眼便能望见,但是在望远镜中,“伊戈德拉希尔”千米长的树干和树枝可以看得一清二楚,但稍纵即逝,因为它熊熊燃烧了起来,长长的火舌舔向空中,密蔽场失效了,氧气剧烈燃烧着。橙云舞动,消退了,撤军退守了,树干再一次清晰可见了,那是它最后的时刻,它发着光,就像垂死的火炉中最后一块长长的余烬,四分五裂了。没有什么东西可以生还。巨树之舰“伊戈德拉希尔”连带它的船员,以及全数克隆人,半有灵性的尔格驱动器,都死绝了。
  领事朝海特?马斯蒂恩转过身来,姗姗来迟地把望远镜递给他。“很……很抱歉。”他小声说道。
  高大的圣徒没有接望远镜。他本来也在仰头望着天空,现在慢慢低下头,拉上兜帽,一声不吭地走了下去。
  巨树之舰的死亡,以最终的爆炸画上了句号。十分钟过去了,不再有闪光惊扰这黑夜,布劳恩?拉米亚开口说道:“你觉得抓住他们了吗?”
  “驱逐者吗?”卡萨德说,“很可能没有。侦察机生来就是以速度和防御见长的。现在,他们应该已经在几光分远的地方了。”
  “他们是故意向巨树之舰射击的吗?”塞利纳斯问。诗人的语气听上去非常冷静。
  “我觉得不是,”卡萨德说,“只是碰巧研的目标。”
  “研的目标。”索尔·温特伯重复道。学者摇摇头。“我想在日出前好好睡上几个小时。”
  其他人一个接一个下去了。现在甲板上只剩下卡萨德和领事两人了,领事说道:“我应该在哪站岗?”
  “你可以巡视,”上校说,“从梯子底部的主通道那,你能看见所有的客舱门,以及通到炊事厨房的入口。到上面检查侧舷舱门和甲板。让灯点着。你有什么武器吗?”
  领事摇摇头。
  卡萨德把死亡之杖递了过来。“密光束状态——大约宽半米,射程十米。慎用,除非你确信有入侵者。那块厚板滑在前面,就是安全状态。现在开着。”
  领事点点头,确信自己的手指头远离开火按钮。
  “两小时后我回来跟你换班。”卡萨德说。他查了查自己的通信志。“等我站岗结束,就是黎明了。”卡萨德看着天空,似乎期盼“伊戈德拉希尔”再次现身,继续它萤火虫一般的飞越长空。然而,那儿只有群星闪耀。东北的地平线上,一团黑暗正在移动,风暴即将来临。
  卡萨德摇摇头。“真是糟蹋。”说完便走了下去。
  领事站在那里等了片刻,聆听着风儿穿越船帆,索具的吱嘎声,轮子的隆隆声。过了一会儿,他走到栏杆前,盯着黑暗,思索着。
或许您还会喜欢:
生的定义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我现在正准备在世田谷市民大学讲演的讲演稿。主办单位指定的讲演内容是这样的:希望我把三年前在小樽召开的全北海道残疾儿童福利大会上讲的话继续讲下去。上次大会的讲演记录,业已以“为了和不可能‘亲切’相待的人斗争下去”为题出版发行了。于是我就把该文章重新读了一遍,考虑如何接着往下讲。(该文载《核之大火与“人的”呼声》一书,岩波书店出版。 [点击阅读]
看不见的城市
作者:佚名
章节:18 人气:2
摘要:第一章马可·波罗描述他旅途上经过的城市的时候,忽必烈汗不一定完全相信他的每一句话,但是鞑靼皇帝听取这个威尼斯青年的报告,的确比听别些使者或考察员的报告更专心而且更有兴趣。在帝王的生活中,征服别人的土地而使版图不断扩大,除了带来骄傲之外,跟着又会感觉寂寞而又松弛,因为觉悟到不久便会放弃认识和了解新领土的念头。 [点击阅读]
科学怪人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2
摘要:你那时还觉得我的探险之旅会凶多吉少,但是现在看来开端良好、一帆风顺,你对此一定会深感宽慰吧。我是昨天抵达这里的,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写信给你,让我亲爱的姐姐放心,而且请你对我的探险事业增加成功的信心。我现在位于距离伦敦千里之遥的北方,当我漫步在圣彼得堡的街头,微风带着一丝寒气迎面而来,不觉令我精神一振,一种快意不禁涌上心头。 [点击阅读]
空幻之屋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星期五的早晨,六点十三分,露西.安格卡特尔睁开了她那蓝色的大眼睛,新的一天开始了。同往常一样,她立刻就完全清醒了,并且开始思考从她那活跃得令人难以置信的头脑中冒出来的问题。她感到迫切需要同别人商量,于是想到了自己年轻的表妹米奇.哈德卡斯尔,昨天晚上才来到空幻庄园的年轻人。安格卡特尔夫人迅速地溜下床,往她那依然优雅的肩头披上一件便服后,就来到了米奇的房间。 [点击阅读]
茨威格短篇小说集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2
摘要:战争爆发前十年,我有一回在里维耶拉度假期,住在一所小公寓里。一天,饭桌上发生了一场激烈的辩论,渐渐转变成忿怒的争吵,几乎闹到结怨动武的地步,这真是万没料到的。世上的人大多数幻想能力十分迟钝,不论什么事情,若不直接牵涉到自己,若不象尖刺般狼狠地扎迸头脑里,他们决不会昂奋激动的,可是,一旦有点什么,哪怕十分微不足道,只要是明摆在眼前,直截了当地触动感觉,便立刻会使他们大动感情,往往超出应有的限度。 [点击阅读]
蝴蝶梦
作者:佚名
章节:39 人气:2
摘要:影片从梦中的女主人公---第一人称的'我'回忆往事开始。夜里,我又梦回曼陀丽。面对这堆被焚的中世纪建筑废墟,我又想起很多过去……那是从法国开始的。做为'陪伴'的我随范霍夫太太来到蒙特卡洛。一天,在海边我看到一个在陡崖边徘徊的男子。我以为他要投海,就叫出了声。他向我投来愤怒的一瞥。我知道我想错了,他可真是一个怪人。很巧,他竟同我们住在同一个饭店里。 [点击阅读]
质数的孤独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爱丽丝·德拉·罗卡讨厌滑雪学校。她讨厌在圣诞假期也要一大早七点半就起床,她讨厌在吃早餐时父亲目不转睛地盯着她,同时一条腿在餐桌下面焦躁地抖个不停,仿佛在催促她说:“快吃!”她讨厌那条会扎她大腿的羊毛连裤袜,讨厌那双让她手指不能动弹的滑雪手套,讨厌那顶勒住她的面颊、同时又用铁带扣卡住她下巴的头盔,也讨厌那双特别挤脚、让她走起路来像只大猩猩的滑雪靴。“你到底喝不喝这杯奶?”父亲再一次逼问她。 [点击阅读]
追忆似水年华
作者:佚名
章节:129 人气:2
摘要:《追忆逝水年华》是一部与传统小说不同的长篇小说。全书以叙述者“我”为主体,将其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融合一体,既有对社会生活,人情世态的真实描写,又是一份作者自我追求,自我认识的内心经历的记录。除叙事以外,还包含有大量的感想和议论。整部作品没有中心人物,没有完整的故事,没有波澜起伏,贯穿始终的情节线索。 [点击阅读]
邦斯舅舅
作者:佚名
章节:32 人气:2
摘要:一谈及巴尔扎克,人们首先会想到他的《高老头》、《欧叶妮·格朗台》、《幻灭》,而《邦斯舅舅》恐怕就要稍逊一筹了。然而,我们却读到了也许会令中国读者意外的评论。安德烈·纪德曾这样写道:“这也许是巴尔扎克众多杰作中我最喜欢的一部;不管怎么说,它是我阅读最勤的一部……我欣喜、迷醉……”他还写道:“不同凡响的《邦斯舅舅》,我先后读了三、四遍,现在我可以离开巴尔扎克了,因为再也没有比这本书更精彩的作品了。 [点击阅读]
阿加莎·克里斯蒂自传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1我以为,人生最大的幸福莫过于有一个幸福的童年。我的童年幸福快乐。我有一个可爱的家庭和宅院,一位聪颖耐心的保姆;父母情意甚笃,是一对恩爱夫妻和称职的家长。回首往事,我感到家庭里充满了欢乐。这要归功于父亲,他为人随和。如今,人们不大看重随和的品性,注重的大多是某个男人是否机敏、勤奋,是否有益于社会,并且说话算数。至于父亲,公正地说,他是一位非常随和的人。这种随和给与他相处的人带来无尽的欢愉。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