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柜中美人 - 番外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番外
  曾经,博陵深泽有一座青石别墅,建在博陵王崔氏祖茔的旁边,那里原本是供家族祭祀扫墓时暂住。不过那代的博陵王显然对祭祀祖先不甚上心,只派了一两个奴仆来看守别墅。主人长年不下榻,奴仆就免不了为了吃酒赌钱,将有限的别墅修缮经费投入到无限的吃喝玩乐中去。于是久而久之,无人打理的庭院里长满了野草,到了夏天,难免就让野草引来了野兔,又让野兔引来了野狐。
  翠凰在偶尔路过这座别墅时,一眼就喜欢上了这里。她虽然向来对人工的建筑没什么兴趣,但是这座寂静荒芜的青石别墅,竟意外地对了她的胃口。
  于是每每当她厌倦骊山中俗不可耐的同类时,她便会腾云驾雾来这里小住几个月,尽情享受一番安静的时光。又因为翠凰掩饰得好,姥姥们竟从不知道她在博陵郡深泽县里,还有这么一个秘密清修之地。
  日子就这样平淡地过下去,直到有一天,这座别墅真正的主人来到这里,才打破了翠凰一直在享受的寂静。
  她相当不满地眯起眼,冷冷看着一辆銮铃和鸣的华丽马车停在别墅前,又有如云的仆从不停穿梭,忙里忙外地搬运行李。
  这时一个清秀标致的少年忽然跳下马车,皱着小脸打量起四周来:“怎么这么破?
  这真是我家的别墅吗?”
  他一径抱怨着,一身白绢衣衫簌簌扫过没膝的荒草,高齿木屐踩得庭中青石“嗒嗒”作响。

  那少年还不够年纪行冠礼,乌黑油亮的头发扎成一束垂髫悬在脑后,小小的脸上殊秀无匹,左眼下还点着一颗牡丹花子般的蓝色泪痣,令他看上去竟有些与年龄不相称的清冷,只有笑起来的时候才恢复成少年的烂漫。
  “唉……难得找到一个清静的地方,终究还是来了凡人,真讨厌。”翠凰暗暗埋怨着,全不念自己才是随意占用这里的不速之客,径自任性傲慢地转身离开,“罢了,这个地方既然被毁了,我也不会再来了。”
  这时却又昕那少年在庭院中抱怨道:“父王也真是的,竟好端端地撵我到这里来念书。这庭院荒芜成这样,到处是鸣虫和蟾蜍,吵都吵死了,怎么读书呢?”
  说罢他忽然拉开弹弓,瞄准了躲在矮树上的一只吐绶鸟,“咻”的一声射出一枚铜弹丸,嘻嘻笑道:“这倒有点意思……”
  “小郎君,博陵公罚您到这里来读书思过,您可不能再顽皮了,”这时跟在少年身后的老仆呵呵笑道,声音里满是溺爱,“这座别墅虽然荒芜杂乱,收拾一下,还是很适合您用功读书的……”
  “可恶,可恶!”少年顿时大觉扫兴,收起弹弓胡乱地四处指戳,“你们把院子里的荒草统统都给我拔了!还有这里,地面怎么坑坑洼洼的,想害我摔跤吗?”

  他的木屐“嗒嗒”踩在青石上,整个人到处乱转,目光也随着动作颠三倒四地到处乱投。
  片刻后他的动作猛然刹停,跟着疑惑地回过头,眨了眨眼睛。
  刚刚他似乎看到一道淡淡的青影飘然而去,似烟非烟又似云非云,到底是什么怪东西呢?少年纳闷地皱起眉,向一旁的老仆人求教。
  “哦,小郎君,那只是一团摇蚊,”老仆人虽然年迈却睿智博学,脸上的每一条沟壑部是生活的经验,“它们总是喜欢聚在一起飞,远远看去,就像一团烟雾似的。”
  “是吗?”那少年将信将疑地挑了下眉,似乎并不满意这个答案,“我看是这别墅会闹鬼才对吧?”
  “小郎君,这次您再怎么闹别扭,也是没有用的,”老仆人对少年的顽劣不为所动,径自笑呵呵地宣主人令,“博陵公说了,以后每年夏天都会安排您上这儿来读书,您还是乖乖地听话吧。”
  “我不要!”那少年听了老仆人的话,顿时发起脾气来,扔掉弹弓不停地跺脚,“我死都不要再上这儿来,不要不要……”
  然而当这个夏天过去,那少年离开了别墅之后就再也没有回来过。据说是因为这座别墅的主人博陵王闹出了什么祸事,以致满门抄斩、家产也被尽数籍没。若不是因为这座别墅是属于崔氏祖茔的祭祀产业,按律不用入官,这里同样也会被官府没收,经过登记典卖之后,另换一个主人。

  只是如此一来,这座偏僻的别墅便更加没人照料,以至于渐渐破败不堪,被人忘记。
  这之后也不知过了多少年,直到某一个春末夏初的日子,两道身影又重新出现在这里。
  “虽然破败,但是收拾一下,还是可以住人的。其实在我小的时候,这里的样子也和现在差不多。”那声音乍听上去一片冰寒,再细细留心,却会发现那冷冽的音色中又含着一丝柔情,仿佛冰凌正在春阳下悄悄地消融。
  “我知道,”这时另一道清丽的女声响起,那声音中隐隐含着笑意,似乎藏着一个不愿道破、又令人愉悦的秘密,“这里很安静,收拾一下,很适合读书,对不对?”
  “哎,谁说的?这里草间多有虫蛙,到了夜里就会很吵……”
  “不会,我觉得很安静。”
  “你怎么知道?你又没在这里住过。”
  我当然知道,只是你不知道……原来兜兜转转,却仍是——经不住似水流年,逃不过此间少年。
  本书下载于派派论坛,如需更多好书,请访问www.paipaitxt.com
或许您还会喜欢:
柜中美人
作者:佚名
章节:65 人气:2
摘要:第一章窃丹从现如今往上推算,距今天一千一百八十三年前,天下正是大唐宝历二年,当朝的皇帝自然姓李,单名一个湛字,是为唐敬宗。这一年,这位皇帝恰满十六岁,正值青春年少,人也生得精神漂亮。据大明宫的老宫女说,当她们的陛下在大明宫别殿里呱呱坠地时,六月的火烧云正一望无际,太液池的白鹤竟一起飞上云霄,翩翩展翅环绕住整座宫殿,悠扬的鹤唳声就连太极宫都能听见。 [点击阅读]
虎妈战歌
作者:佚名
章节:36 人气:2
摘要:耶鲁教授育儿经第一部分第1节:译者序(1)本书讲述了一个故事—故事的主角是一位母亲、两个女儿和两条狗。伴随着钢琴激越的音符和小提琴悠扬的旋律,她们又是怎样荣登卡内基音乐圣殿,演绎莫扎特和门德尔松的经典之作。你或许以为,这个故事想告诉读者—在教育和培养孩子方面,中国父母比西方父母更优秀。 [点击阅读]
簪中录
作者:佚名
章节:265 人气:2
摘要:【第一簪春灯暗】☆、一恶名昭彰(一)暗夜中,忽然有暴雨倾泻而下,远远近近的山峦峰林,长长短短的江河峡谷,全都在突然而至的暴雨中失去了轮廓,消渐为无形。前方的路愈见模糊。长安城外沿着山道满栽的丁香花,也被倾泻的暴雨打得零落不堪,一团团锦绣般的花朵折损在急雨中,堕落污泥道,夜深无人见。 [点击阅读]
5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致谢在此特别感谢:感谢我妻子艾琳·考威尔,感谢她的爱和支持,感谢她在编辑方面给我许多出色的建议,感谢她在这25年中与我深入、有益的沟通。感谢西蒙与舒斯特出版公司的编辑米歇尔·霍瑞和亚历山德拉·奥西,感谢他们热情而富有建设性的想法,以及他们对这本书的信任。 [点击阅读]
九重紫
作者:佚名
章节:344 人气:2
摘要:第一章争执窦昭觉得自己可能活不长了。老一辈的人常说,梦死得生,梦生得死。她这些日子总梦见自己回到了小时候,坐在开满了紫藤花的花架子下摆动着两条肥肥的小腿,白白胖胖像馒头似的乳娘正喂她吃饭。有风吹过,垂落的紫藤花蔓挤在一起,累累迭迭的紫藤花籁籁作响,像群围在一起窃窃私语的小姑娘。她觉得有趣,笑嘻嘻地跑了过去,抓住一根藤蔓,顺手就揪下了一朵盛放的紫藤花来。 [点击阅读]
婚姻潜规则
作者:佚名
章节:75 人气:2
摘要:序爱情是人类永恒的追求,婚姻是人们最终的归宿。爱情与婚姻共同构成了人生两大主题。没有爱情的婚姻是危险的,没有婚姻的爱情是无望的,爱情与婚姻注定将捆绑在一起。都说爱情是生命的一场意外,这场意外却每天都在上演。你爱他,他不爱你;他爱你,你不爱他;两个人彼此相爱,却不能在一起。爱情就在煎熬和考验中演绎着一段段悲欢离合的故事。忽然某一天,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遇到了合适的人,婚姻就在这个时候出现了。 [点击阅读]
水煮三国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2
摘要:第一章创业时代的七堂必修课第一课命运是一只沦落在鸡窝里的鹰话说人生大势,成败与否,在乎一心。通俗地说来,无论富家儿郎或寒门子弟,无论市井小民或工商巨贾,每个人都在用他自己的理念决定、进入他的生存状态,并且把他的生存状态解释为成功、失败或者命运。在教育心理学领域有一句经典名言:“播下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为;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点击阅读]
遇险自救全攻略
作者:佚名
章节:134 人气:2
摘要:第1章前言人生在世,几十年的时光一晃而过,谁都希望在有限的生命中活得平平安安、幸福快乐。相信这也是每个人的美好愿望。但是,人生之路多坎坷,在现实生活当中,随时都会有意外事情的发生,各种各样的天灾人祸时时刻刻都在威胁着人类的安全。上至达官显贵,下至黎民百姓,随时都在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同时也承受着各种各样的痛苦与险境。关于人生,尼采曾这样说道:人生就是一场苦难。 [点击阅读]
20几岁决定女人的一生
作者:佚名
章节:79 人气:2
摘要:第一章靠姿色靠青春不如靠能力前言如果说“女人十八一枝花”能够成立的话,那么二十几岁的女人则是盛开的花,相较于“十八”这只花骨朵来说,更加成熟、有魅力。二十几岁的女人有着年轻的容颜、**的活力、对生活的渴望;有着新时代女性的追求;也有着不太成熟的性格、初为**的羞涩,对生活的迷茫……总之,二十几岁的女人拥有着太多的与众不同,同时,这些与众不同时刻决定着自己一生的命运。 [点击阅读]
帝凰神医弃妃
作者:佚名
章节:270 人气:2
摘要:【简介】试问女子的贞洁有多值钱?大婚当天,她在郊外醒来,一件薄纱、一身吻痕,在众人的鄙夷下,一步一个血印踏入皇城……她是无父无母任人欺凌的孤女,他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铁血王爷。她满身是伤,狼狈不堪。他遗世独立,风华无双。她卑微伏跪,他傲视天下。如此天差地别的两人,却阴差阳错地相遇……一件锦衣,遮她一身污秽,换她一世情深。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