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怪诞心理学 - 第四卷:小氛围和找到上帝的简便方法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莎拉·安格利斯是我的一位老朋友,也是一位声学家,专门为博物馆和其他公共场所生产音频设备。有一天晚上,我们谈到了鬼魂和维克对低频声波的推测。莎拉也对次声波有强烈的兴趣,所以建议我们俩联合起来做个实验。我们需要一个能够吸引到很多人的活动,而且人们可以评估活动中有无次声波存在时的不同感受。莎拉的想法是把次声波加入到现场音乐会的某些旋律中,并观察秘密释放的声波是否会影响观众对音乐的感受。比如说,次声波会不会让观众产生撞鬼时的诡异感觉,让他们觉得有诡异的东西存在、突然浑身发冷、脖子后面突然发麻等?
  莎拉带领一群优秀的工程师和物理学家打造出一台高科技的次声波发射器,让我们能够随心所欲地释放次声波。事实上,这是一条7米长的下水管,在中间部位装了一个低频扬声器。该系统第一次启动时莎拉刚好在场,以下就是她对当时场景的描述:
  下水管开始和灯管、家具以及其他一些零碎的东西产生共振。由于下水管发出的噪音极低,所以这种现象看起来非常奇怪。看着物体莫名其妙地开始震动,人们很容易就会以为是撞鬼了,事实上却是次声波产生的能量在作祟。
  我们和我当时所带的博士生塞伦·奥凯弗以及英国国家物理实验室的声学专家理查德·罗德博士、丹·西蒙博士组成了一个研究团队。我们在伦敦南岸租用了一间大音乐厅,举办了两场非同寻常的音乐会。
  我们的计划很简单。每场音乐会都由著名的俄罗斯钢琴家捷妮娅演奏几首当代钢琴曲。在音乐会的四个节点上,我们都会请现场的观众填写一份调查问卷,评估他们对音乐的感受,并写下任何非同寻常的体验,比如麻酥酥的感觉或者突然感到浑身发冷。在其中的两个节点之前,我们会让整个音乐厅充满次声波。除了次声波释放的时间不同外,两场音乐会是完全一样的。为了将其他情感因素的影响降至最低,比如说人们对不同乐曲的偏好程度,我们采取了一种相对平衡的实验流程。如果次声波发射器在第一场音乐会的某一节处于开启状态,那么在第二场音乐会的同一节就会被关闭。我们还小心谨慎地把次声波控制在了人耳刚刚可以听到的强度上,再加上捷妮娅所演奏的乐曲起到的掩护作用,观众根本不可能意识到次声波的存在。

  举办音乐会其实没有想象的那么容易。南岸音乐厅距离伦敦动物园不是很远,开始的时候我们还担心次声波会不会对某些动物造成影响,比如说像高尔顿在一个世纪前进行的声波试验那样,让动物变得"异常躁动不安"。经过粗略的计算后,我们得出了结论:动物园里那些四条腿的朋友们没有什么可让我们担心的。不过,同样的估算也显示,如果我们不特别小心谨慎,我们就得担心音乐厅里的观众了。高强度的次声波会对人体产生不利的影响。很显然,我们只想让观众感受到安全的次声波。潜在的问题就在于次声波会在音乐厅内回荡,所以并不能排除次声波在音乐厅的某个位置会进行迭加,从而产生强度异常大的次声波并对观众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很有必要在音乐会正式开始前启动发射器,并让理查德和丹仔细评估音乐厅各个位置的次声波强度。
  研究团队在音乐会开演的当天早晨集合,装有低频扬声器的下水管安装在了音乐厅的后面。我们启动了次声波发射器并把音量调到了最大,随后就在音乐厅内展开了地毯式监测。结果令我们非常高兴,音乐厅内没有任何位置出现特别危险的高强度次声波。这下我们放心了,于是继续全身心地投入到实验的准备工作之中。
  我的任务是负责主持音乐会。欢迎大家光临现场,向大家解释实验的目的,并确保大家准确无误地填写调查问卷。塞伦负责决定在哪一首曲子中加入次声波,所以坐在了负责控制发射器的理查德和丹旁边。莎拉是整个团队的头儿,她还将在音乐会后主持一次讨论并解释这次活动背后的科学意义。捷妮娅负责在音乐会上演奏每一首乐曲。

  举办这种类型的现场活动总是让人非常紧张。通常来说只有一次成功的机会,如果出了任何状况,我们可就在公众面前丢大人了。事先的宣传让音乐会的门票销售一空,在第一场音乐会开始前,我和捷妮娅紧张地等在后台。当200名观众全部入座后,音乐厅的灯光逐渐暗了下来。我走上舞台,欢迎大家光临这场独特的音乐会。捷妮娅的演奏可谓完美,次声波发射器也按计划启动和关闭,观众们也都沉浸在了钢琴曲中,听得如醉如痴。每位观众在听完四个实验曲目后都完整地填写了调查问卷,并在离开大厅的时候把问卷交还给了我们。我其实没有必要那么紧张。整场音乐会都进行得非常顺利。大约一个小时后,我们上演了第二场音乐会,只不过这次换了另外200名观众。这一切结束后,我们就到附近的酒吧休息去了。
  在接下来的一周里,我的研究助理将调查问卷的数据输到了电脑里,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那么,莎拉的周密规划和精心准备都收到成效了吗?次声波真的让现场的观众产生了毛骨悚然的感觉吗?如果是这样,这将是验证维克设想的第一个实验,它将能够证明某些灵异现象的确可能是低频声波造成的。好消息是没有一名观众出现令人不寒而栗的"褐色音符"现象。更好的消息是,正如预期的那样,观众的确在演奏加入次声波的乐曲时有了更多诡异的感觉。效果很明显,平均而言,在有次声波存在时,表示有诡异感觉的人数竟然多出了22%。人们对诡异感觉的描述都非常有趣。在演奏一首乐曲时,次声波如潮水般涌进了音乐厅,一名观众表示,当时感觉"手腕开始发抖,胃也变得很不舒服",另一名观众则说感觉到"心跳加速,出现了耳鸣,很紧张"。在另一个释放次声波的节点上,一名男士说他"感觉坐在了即将起飞的喷气式飞机上",另一名女士则表示,"身体和胳膊都有高潮前那种绷紧的感觉,但双腿没有"。

  世界各地的媒体都对我们的实验结果进行了报导。结果很多主题公园都开始主动跟研究团队联系,询问是否可以利用次声波让他们的恐怖游戏变得更令人胆战心惊。然而,这还不是本项目最奇怪的产物。我们已经证实了,有些灵异现象可能是由次声波导致的。但有一些学者对这个观点做了进一步的发挥。他们表示,同样的低频声波或许也能够在创造所谓的神圣体验中扮演重要的角色。英国瑞丁大学的艾伦·华生和大卫·基廷为苏格兰新石器时代的古墓搭建了一个电脑模型。研究人员表示,利用这个模型可以产生次声波共振频率。鉴于此,一个人如果敲击一面30厘米的鼓也能产生强大的低频声波。其他一些研究人员则表示,某些教堂里的大型管风琴也可以产生类似的效果。
  在准备音乐会的时候,研究团队刚好拜访了几家教堂。结果发现教堂里的大型管风琴的确可以产生强度可观的次声波。这意味着那些在教堂里感觉到上帝显灵的人很可能是对大型管风琴发出的超低声波产生了反应。一位管风琴制造商私下向研究团队透露的信息进一步验证了这种观点。他告诉研究人员,由于人们听不到这些大型管风琴发出的声音,所以它们可以被看作营造小氛围的昂贵方法,或者帮助信徒找到上帝的一种简便方式。
或许您还会喜欢:
人生要耐得住寂寞
作者:佚名
章节:92 人气:2
摘要:我在等你,你已逝去(1)第一章寂寞让爱情如此美丽人们总是嫌爱情不够美丽,便用金钱、权势、地位去装扮它,终于,爱情变得光彩十足,却教人无法看到它的本质。真正美丽的爱情,并不需要过多的元素,平淡时的相亲相爱,苦难时的相濡以沫,寂寞与爱情,凄凉与美丽,其实靠得很近。1917年,27岁的胡适在母亲冯顺娣的安排下,与比他大一岁的同乡女子江冬秀拜堂成亲。 [点击阅读]
半暖时光
作者:佚名
章节:92 人气:2
摘要:命运之神喜欢热闹,有时还喜欢嘲弄人,它每每令人可恼地给伤心惨目的悲剧掺进一点滑稽的成分。——斯蒂芬?茨威格小时候,总觉得自己是世界上很特别的一个,即使眼下平凡无奇,也一定有什么地方与众不同,只是还没有被发现而已。想到未来,总觉得一切皆有可能。可随着长大,渐渐认清楚自己不过是芸芸众生中最普通的一员,身材不比别人好,脑子不比别人聪明,脸蛋不比别人漂亮,甚至连性格都不会比别人更有魅力。 [点击阅读]
夜行歌
作者:佚名
章节:126 人气:2
摘要:【天山篇】战奴一口带血的唾液吐在沙尘上。抬起头环顾四周。高墙之上,可以望见远处银亮的雪峰。空气清净,可从受重击的鼻腔中吸入,总有挥之不去的腥气。眼前是凶暴的训奴官,挥着皮鞭斥打每一个不能及时爬起来的奴隶。在持续数日的残酷训练后,体力已经很难支撑简单的站立。从中原捉来的人,在这里是最低等的存在。伤口刚刚愈合,便被驱赶到训场,不知用什么手法禁制了内力,除了凭经验躲闪,只剩毅力和体力硬撑。 [点击阅读]
大漠遥
作者:佚名
章节:123 人气:2
摘要:日子轻快一如沙漠中的夜风,瞬间已是千里,不过是一次受伤后的休息,草原上的草儿已经枯萎了三次,胡杨林的叶子黄了三次。三年多时间,一千多个日日夜夜,随着狼群,从漠北流浪到漠南,又从漠南回到漠北。打闹嬉戏中,我似乎从未离开过狼群,与阿爹在一起的六年似乎已湮没在黄沙下,可惜……只是似乎。沉沉黑夜,万籁俱静。篝火旁,我和狼兄一坐一卧,他已酣睡,我却无半丝睡意。 [点击阅读]
怪诞心理学
作者:佚名
章节:62 人气:2
摘要:有人曾经问我:你从事的这项研究到底能有什么用呢?但我从没有因诸如此类的怀疑或非议而动摇过。我始终坚守着这样一个信念:只要能够满足人们的好奇心、能够给人以些许的启迪、能够让我们从一个新的角度去解读我们置身其中的这个社会, [点击阅读]
色眼识人
作者:佚名
章节:73 人气:2
摘要:乐嘉自白许多人既不了解我本人,也不熟悉我所投入工作的使命和意义,他们或者把我捧上天,或者把我批得一文不值。关于我的讲台生涯,我走过一条什么样的路,有一天我会告诉大家。我的这段故事可能会激起人们的好奇,也可能会引起评论者的品头论足。 [点击阅读]
菊与刀
作者:佚名
章节:63 人气:2
摘要:关于作者本尼迪克特,我们知道的不多。据已查到的资料,她是美国当代著名的人类学家,1887年6月5日生于纽约。其父弗里德里克•S.弗尔顿是位医生,在她两岁时去世。其母伯特里斯•J.(夏特克)弗尔顿靠教书养家。1909年,本尼迪克特从瓦萨尔学院毕业,获文学士学位。次年赴欧洲,游历了瑞士、德国、意大利和英国,回国后曾执教于加利福尼亚的某女子中学。 [点击阅读]
长相思3思无涯
作者:佚名
章节:132 人气:2
摘要:请将我的眼剜去,让我血溅你衣,似枝头桃花,只要能令你眼中有我颛顼来小月顶看小夭时,小夭正坐在廊下绣香囊,黑色的锦缎,用金线绣出—朵朵小小的木樨花,一针一线十分精致,已经快要绣完。颛顼等她绣完最后一针,稀罕地问:“你怎么有性子做这些东西了?”小夭说:“一举两得。针法也是医技,可以用来缝合伤口,多练练,能让手指更灵活些,病人少受点苦。”“还有一得呢?”小夭笑说:“我打算绣好后,送给璟。 [点击阅读]
香蜜沉沉烬如霜
作者:佚名
章节:77 人气:2
摘要:霜降,寒月,更深露重。百花宫中,二十四芳主次第跪伏在剔透琉璃铺就的大殿上,屏息凝神。一阵夜风过,殿外树影婆娑,将月色筛成一地零落的碎玉。殿中央,水色的纱帘轻轻摇摆,似帘内人起伏微弱的气息。那人侧卧在云衾锦榻中,发簪墨梅,眼尾迤逦,半阖半张,脸容清艳绝伦,虽是惨白羸弱却难掩眉宇间风流仪态,堪堪让人难以逼视。白雾般的月光洒落在她微微蹙起的眉尖。 [点击阅读]
习惯决定一切
作者:佚名
章节:32 人气:2
摘要:第1章积极处世的习惯决定成功(1)成功源于自信没有自信心,好比没有气的皮球,怎么拍也拍不起来,谁还会拿去比赛。一个经理,他把全部财产投资在一种小型制造业上。由于世界大战爆发,他无法取得他的工厂所需要的原料,因此只好宣告破产。金钱的丧失,使他大为沮丧。于是,他离开妻子儿女,成为一名流浪汉。他对于这些损失无法忘怀,而且越来越难过。到最近,甚至想要跳湖自杀。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