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攻心为上 - 结语 迈向成功之路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结语 迈向成功之路
  如何成功
  你已经与我共同走过一段漫长的路,三堂短期麦凯课程和一堆速成秘诀。现在是面对最大挑战的时候了——如何登上成功高峰。我要对此提供些意见。
  你可曾注意我们谈了那么多,却没有再三强调每一本这类的书籍都会出现的一个字?
  这个字就是“决心”。一本谈“如何成功”的书如果不谈决心,就像一部没有枪战的西部影片。
  我一直绞尽脑汁,思考如何谈“决心”,却又避免那些陈词滥调,我希望我有答案。我要告诉你一些故事,一些麦凯家的传奇,让你自己决定“决心”对成功有多重要。
  我在前面提过,我父亲杰克·麦凯是美联社驻圣保罗的通讯员。他做得十分出色。最了不起的专业贡献是他发掘好故事的新闻鼻,以及追新闻时不屈不挠的热诚。
  1932年时,明城及圣保罗是恶名昭彰的帮派聚集地。有一段时期,贝克帮(Barker
  gang)的狄林格,以及绰号“爬行者”(reepy)的卡皮斯,这两个著名的盗匪都住在双城,警方多多少少放他们一码。为了回报,人们希望这些帮派混混看在这点份上,做那些“事业”时离城远一点,同时也用更具体的行动表示他们对当地行政机关的感激。
  但是不出所料,这种默契被打破了。这些混混绑架了两名富有的圣保罗市居民——银行家布里莫和啤酒商汉姆。我父亲负责替美联社追踪报道这则新闻。
  1932年的12月16日,一名无辜的旁观者在明城一次11.8万美元的银行抢案中被杀,案子追到贝克一卡皮斯帮的身上。一名警察突袭一场扑克牌赌局时逮捕了几名罪犯,包括名叫汉金斯的窃贼——他被认定是帮派的一分子。最后汉金斯因谋杀罪名在1933年被判终生监禁。
  1935年,大部分贝克一卡皮斯帮的人,死的死、被抓的抓,幸存者公开互相指控为自己脱罪。我父亲尽职地报道了他们的故事,从中发现汉金斯并未涉入银行抢案及谋杀罪行,他甚至不是帮派的成员。
  根据这些消息,我父亲说服州长奥森展开调查,但奥森在调查报告完成之前去世,他的继位者只做了六个月便在选举中败给史泰森,史泰森又从头开始调查汉金斯案。
  1941年时——距银行抢案及谋杀案发生已达九年之久,史泰森的报告完成,命令无罪开释汉金斯。但正如我父亲所报道的“情况更复杂了。汉金斯因为多年前在肯塔基州犯下的抢夺13美元的案子而被通缉”。肯州的警官要求引渡汉金斯。
  明城当局拘禁一名无辜者达八年之久后,自然不愿意为了13美元的罪行,把他送进南方感化院接受不人道的待遇。当明城了解肯州不愿引渡精神病罪犯后,他们作了一个不得已的决定——把汉金斯转送到专为精神病罪犯设立的圣彼得州立医院。
  自始至终,父亲不停报道拘禁汉金斯的愚行——汉金斯神智完全清醒,却被关在精神病院里。
  汉金斯生活得十分艰苦,他只能用一次大战后每月60元的抚恤金买些小小的奢侈品,美国却很快又卷入二次大战。除了我父亲的报道继续为汉金斯伸冤外,他完全被世人遗忘了。但是,我父亲坚持到底,终于在1949年使官方采取了一些行动。那年汉金斯被证明神智正常而被送回州立监狱,我父亲又开始一连串的报道,而州长刚对此案发生兴趣时,却被任命为联邦法官。

  最后,继任的安德森州长首次召集了州赦免委员会的特别小组来审查汉金斯一案。在听证会开始的前两小时,赦免委员会得到官方通知,肯州对汉金斯“不再有兴趣了”。
  我父亲自始至终与汉金斯站在同一阵线,他是汉金斯唯一的支持者,也是他圣诞节及感恩节唯一的访客。他在听证会里出庭作证。
  经过漫长的18年,其中包括10年的精神病院监禁,汉金斯冤情大白而无罪开释。
  汉金斯的奖赏是自由。杰克·麦凯的奖励是波摩杰出报道奖(Pall Mall Big Story
  Award),他还获赠终生免费用波摩香烟。但是如他所说,他既已在“8岁时戒烟”——通常小孩在这个年龄躲在车库里抽第一支烟,他的奖品可说是英雄无用武之地。
  这就是杰克·麦凯:决心加上热诚。
  这里还有另一个例子。
  30年代初,明城州长奥森是全国知名人物。有角逐总统的声望。他却在1935年夏天,因癌症而在明城的医院里濒临死亡记者们开始倒数计时,大家都想做第一个抢到新闻的人。我父亲站在医院窗外的街道上,他以几块钱打点奥森的护士,要她在奥森咽气时,压低隔壁房间的遮篷。
  由于医院不让记者使用医院电话来报道新闻,而投币电话在当时并不普遍,我父亲也给了一个男孩0.25元,要他在几条巷弄之后的街角杂货店里,先占一个电话。
  奥森一死,遮篷垂下来,我父亲开始冲向杂货店。当他通过最后一条街道时,由于一心只想着数分钟后要在全国新闻网上作报道,被一辆卡车撞倒了,站起身,拍掉身上的灰尘,跛行走向电话,报道了他的故事,然后才强迫自己跛着走到医院检查——就这样,杰克·麦凯得到了独家新闻。
  28年后,我正好28岁。那时,我已经拥有自己的事业3年,正在找寻贷款以筹建一座20万的新工厂。我跑了13家不同贷款机构——双城的每一家银行和抵押公司——吃了13次闭门羹。
  我用地图和圆规,以明城为中心画出一个半径3英寸的圆,拜访这个区域内的每家银行和抵押公司。遭到更多次回绝后,我继续画圆。最后我的圆大到足以涵盖米尔瓦基郡,我在那儿得到贷款。
  这就是决心?在我父亲的经验里,我确信他认为被卡车撞伤是他工作中的一次挫折。而我,则当这些是宝贵的商场经验。如果当时得不到贷款,我今天还会继续画圆。拥有自己的土地和工厂比租用别人的设备至少节省100万美元。
  为了筹那样一笔钱,你会惊讶地发现居然有这么多的生意人高举白旗,束手待毙。千万别成为其中之一。
  成功有一个奇妙的公式,说来容易,做起来却不简单。虽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色,使我们显得独一无二,但是我相信自己见过足够的成功者,可以辨别造就他们成功的共同特质。
  成功=决心+设定目标+专心
  裴雷耳是南非一位高尔夫球选手,曾赢得多项竞赛——包括美国公开赛、名人赛、英国公开赛和职业联盟赛。他是一名优秀的运动员,不过每位参赛者也都很出色,裴雷耳尚要克服一些不寻常的障碍:他身高5英尺6英寸,在人群中并不显眼,健康状况也欠佳,60年代,他必须在四名保镖的护卫下出赛。南非的种族政策使他成为威胁和恐怖事件的目标。

  我于1955年圣保罗公开赛前的练习与他相识,当时,这是一项相当重要的比赛。裴雷耳是名不见经传的职业选手,我则是默默无闻的业余选手,他初到美国;我则刚从明尼苏达大学毕业,赢得大学代表队的资格,但是不能参加职业球赛。
  我们立刻热络起来,由于比赛在我家乡举行,我们年龄又相仿,我便自告奋勇担任向导。我们和其他六名青年共度了一个美好夜晚。第二天,虽然我的开赛时间是下午,裴雷耳是上午,但基于对新朋友的热情,我决定陪他参赛。当我走向他时,他刚打完第一洞,向果岭间的草地走去,球道上空无一人——1955年的裴雷耳没有任何观众在旁围观。
  我问他:“裴雷耳,你好吗?昨天玩得开心吧?”
  他没有反应,也没转过头来,眼睛直视地平线,反应冷漠。
  “麦凯,我不能和你谈话,我必须全神贯注,打完之后我会去看你。”
  我颓丧地回到俱乐部。
  1985年我与裴雷耳夫妇重逢,告诉他们这个故事。裴雷耳夫人笑道:“麦凯,别难过了。事实上,他对你还算客气。他在比赛时,根本无视于我的存在。”
  决心、设定目标、全神贯注,听来全是陈词滥调,不过全是真理。裴雷耳因此成为赢家,然而,这个真理不论在高尔夫球场上或是生活中,却有许多人充耳不闻。
  也许你读过这则故事后会说:“我也能办到,我也可以像裴雷耳一样地专一、投入。”我打赌十之八九你做不到,我可以告诉你原因。
  知易行难
  我曾负责为明尼亚波利斯市市中心建造一座圆顶体育馆的计划,在那段努力奋斗的七年中,我做过上百次演讲,每次结束之前,我总会要求听众举手,看看有多少人对我们球队是否能维持下去,会关心到愿意写信给州议员。每次总有90%的听众举手。我说:“很好。我还有一个要求:请你们复印一份请愿信给我。”我接到的信件总不会超过10%.决心?设定目标?全神贯注?我们都自认条件齐全。事实不然,我写这本书的目的就是要帮助你们成为那10%的人。这不是独家秘方,你要做的只是身体力行。
  我在60年代中期认识尤伯鲁斯,当时他被选为青年总裁协会的一员——这是全国性的商业社团,由公司员工超过75人,年纪在50岁以下,销售额500万美元以上的公司总裁组成——他年近40,我比他早一年入会。
  尤伯鲁斯的自律精神很强,因此几乎完全无法容忍没有同样美德的人。如果他看见职员用手遮着嘴说话,他会上前把对方的手甩开。他不仅坚持职员任何时间都要穿西装,打领带,一旦他觉得他们的衣着看来寒酸、便要他们添购新装,不过和一般洁癖暴君不同的是,他会在警告单内附上支票。
  决心?设定目标?全神贯注?尤伯鲁斯比裴雷耳更胜一筹,他是领袖、也是企业家,他树立自己的风格,别人也要遵守。
  由于他的努力,使1984年的第23届奥运会不仅有收入,井且高达2.15亿美元,不像前一届。并在开幕典礼上出现史无前例的画面——大家对尤伯鲁斯起立喝彩。我一生中参加过多次运动竞赛,却是第一次看见8.4万名观众起立向卖票给他的人高声欢呼。

  卡尔森是明州最富有的人。他白手起家,在经济人恐慌时批发奖券给杂货店、由此建立了一个年销售额40亿的世界性集团。
  向自己挑战
  就像裴雷耳和尤伯鲁斯一样,卡尔森也不是一个叶以轻松共事者。他大骂部属时毫不留情是众所皆知的,他从不守成不变。如果把这三人放进同一个房间,分给每个人一把斧头,把灯熄了。我毫不怀疑,走出房间的将是卡尔森,同时手上握有四把斧头。
  卡尔森的独到之处是他有自己的观点,他对自己的判断毫不怀疑,是个独行侠。他不要股东、伙伴或合伙人。他要的不是全部就是零。虽然他偶尔会转手一小部分事业,但绝不会是卡尔森公司。如果这代表着他必须自筹资金,他也宁愿如此。
  为什么?因为他认为自己的判断高于其他人,他不希望他们变成绊脚石,在卡特政府时代,当我们深受绎济衰退之苦时,卡尔森令我吃惊地表示,他对那年或次年的经济状况毫无怨言,无论是经济大恐慌或经济衰退,他关心的不是短期的情形如何,通常,强者愈强,弱者愈弱。他在1987年的销售额已经从10亿多增为40亿美金。
  他说:“在赛马途中你不会喊停。”他的一生就是一场赛马。由于竞争者远远落后,大部分时间里,他的对手是自己,他甚至在12个月内超越自己订的目标,1987年的销售额达到40亿,现在他的目标是50亿。
  我想发生在明城50年来最大一次暴风雪里的故事,最能传神地描绘他的个性:即使天气再恶劣也不关闭的明城圣保罗国际机场,却在这次大风雪中首度关闭。几周前,我已排定了纽约的一次会议,正好卡尔森与我同路,所以让我搭乘他的喷气机。那时,离城的希望似乎十分渺茫,最后在大风雪的吹袭下,机场出人意料地宣布开放一段时间给小型飞机使用。老实说,当时我可没有向明城天气挑战的勇气,卡尔森却毫不在乎。当我们准时起飞时,他高兴地转身对我说:“瞧!麦凯,雪地里没有跑道的踪迹了!”
  卡尔森,70岁,不贪恋财富,仍然兴致勃勃、精力充沛地要争第―……不顾危险。
  像他们三位一样努力,你绝不可能失败。不过,我也见过许多企业垮台,因为拥有者把成功太视为理所当然。
  成功不是理所当然
  没有任何公司永远能独占鳌头。在西方,永不休止的循环是先破坏再改变,为那些有决心、目标和全神贯注的人不断创造机会。
  只要世界上能产生裴雷耳、尤伯鲁斯和卡尔森一样的人,你就和他们有同样的机会攀上高峰。
  要和鲨鱼游泳,单靠一次经验你还学不会,高风险的挑战需要练习以及坚忍不拔的毅力。这本书的目的是帮助你在人生的惊涛骇浪中,能更安全、更顺利地掌握自己的航向。在未来的岁月里,毫无疑问地有人会以新的出色人物做为模范,为本书添入最新的资料和观念。我打赌在这本书的读者群中,就会有几位名列未来的传奇故事里——如果你兼具了意志和精神,你就会是其中之一。
或许您还会喜欢:
汤姆叔叔的小屋
作者:佚名
章节:49 人气:2
摘要:林肯总统说过:“构成那次巨大战争--南北战争导火线的,想不到竟是这位身材矮小的、可爱的夫人。她写了一本书,酿成了伟大的胜利”。这本书就是《汤姆叔叔的小屋》,也是第一部译成中文的美国小说。是影响历史进程的经典著作,是美国历史上里程碑式的32本书之一。很久以前我就看过这本书,我被这本书深深得吸引住了。我为汤姆叔叔那悲惨的一生哭泣,同样的,汤姆叔叔的一生的写照就是全体黑人的缩影。 [点击阅读]
沉香豌
作者:佚名
章节:79 人气:2
摘要:第1章陈婉早晨是被隔壁院子打孩子的声音吵醒的。她家住的这爿地块是整个济城人口最密集的区域,一色的晚清民国宅子,却早已没有了百多年前的古雅风貌,除了原有的居民,还有部分老房子划给了附近的印染厂作家属区。旧时官绅富户家的宅第现在居住的是济城最下层的民众,一个院子通常有好几家人并居在一起,谁家说话大声些隔壁便能听见,所以此时刘家婶婶巴掌拍在孩子屁股上引来一阵哭嚎的同时,四邻八里的劝解声, [点击阅读]
货币战争4
作者:佚名
章节:92 人气:2
摘要:2008年9月,席卷世界的金融危机惊醒了人们对永久繁荣的幻梦,全球化浪潮遭遇了近30年来最为严重的逆流。2009年,世界各国政府纷纷采取了史无前例的财政刺激和宽松的货币政策,试图挽狂澜于既倒,继续维持原有的经济增长模式,世界经济似乎在最近三年里出现了显著复苏的迹象。于是,一片“后危机时代”的乐观情绪开始弥漫开来。 [点击阅读]
这本书能让你戒烟
作者:佚名
章节:47 人气:2
摘要:序文本书介绍的戒烟法具有如下特征:?即时见效;?无论烟瘾轻重,同样有效;?无痛苦,无戒断症状;?不需要意志力;?不使用冲击疗法;?无需辅助手段或替代品;?不会增加体重;?效果持久稳定。或许你感觉有些紧张,不知道是不是该翻开书页。或许像绝大多数吸烟者一样,只要一想到戒烟,你就会惊惶失措;尽管有一千个戒烟的理由,你却总是迟迟不肯开始。 [点击阅读]
重生发小
作者:佚名
章节:131 人气:2
摘要:1、楔子展子舒冷冷的看着阴霾的天空,灵魂已经完全超越了全身传来的剧痛。他的妻子宋晓苒脸色苍白的站在他身边,大声地尖叫着,周围的人也一片慌乱,像是在恐惧着什么。如果在平时,展子舒一定会搂住这个绝美的娇傲女子,轻声安慰她,毕竟他曾以为他是爱这个女人的。可现在,展子舒除了没法再动弹分毫外,更不能忘记的是那双本该纤细而柔软的手推在他身后的那个瞬间。 [点击阅读]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作者:佚名
章节:38 人气:2
摘要:保尔,出生于贫困的铁路工人家庭,早年丧父,全凭母亲替人洗衣做饭维持生计。他因痛恨神父平时瞧不起他,因为他是穷人的孩子,时常不公平的对待他,就往神父家的复活节蛋糕上撒烟灰而被学校开除。12岁时,母亲把他送到车站食堂当杂役,在那儿他受尽了凌辱。他憎恨那些欺压穷人的店老板,厌恶那些花天酒地的有钱人。“十月革命”爆发后,帝国主义和反动派妄图扼杀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点击阅读]
镜·辟天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2
摘要:六合之间,什么能比伽蓝白塔更高?唯有苍天。六合之间,何处可以俯视白塔顶上的神殿?唯有云浮。云浮城位于最高的仞俐天,飞鸟难上,万籁俱寂。九天之上白云离合,长风浩荡着穿过林立的、闪烁着金属光泽的尖碑,发出风铃一样的美丽声响。从云荒大地上飞来的比翼鸟收敛了双翅,落到了高高的尖碑上,瞬间恢复了浮雕石像的原型。无数的尖碑矗立在云浮城里,一眼望去如寂寞的森林。每一座尖碑底下,都静默地沉睡着一个翼族。 [点击阅读]
一人食
作者:佚名
章节:21 人气:2
摘要:第1章自序许多人都会问我,为什么会想到拍摄《一人食》?如果你还有一份工作,即便在一个人生活的第七年,也还是会有同事跟你一起吃饭,但是辞职后赋闲在家时,就真的要面对完全一个人吃饭的生活了。这是孤独的开始。起初,我天天都宅在家里,以烤土司和便利店里的便当为食。时间一长,我觉得以后不能再这样了。于是打算一个人去餐厅吃,但是感觉怪怪的。想自己做饭,却又无从下手,只好上网求助。 [点击阅读]
不打不骂教孩子60招
作者:佚名
章节:47 人气:2
摘要:引言不打不骂也能教出好孩子打和骂是一种畸形的家庭教育方式教育专家认为:打骂教育是中国传统专制家庭制度的残余,会对青少年身心造成严重摧残。打骂教育,也是一种畸形的家庭教育方式,不仅不会使孩子成才,而且还有可能酿成家庭悲剧。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思想家约翰?洛克早在300年前就提出:要尊重孩子,要精心爱护和培养孩子的荣誉感和自尊心,反对打骂孩子。 [点击阅读]
人生是一场修行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2
摘要:第1章前言人生就是一个修行的过程,成功的人生离不开修行。正如圣人孟子所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也就是说,无论是谁,要想实现梦想,改变命运,拥有幸福美满的人生,都必须脚踏实地地进行自我修行。我们在成长与学习的过程当中,必定会遭遇到种种风霜雨露的淬炼。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