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隔墙有眼 - 东京站头等、二等候车室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1
  六点钟过了。一小时前去专务董事办公室的会计科科长还没有回来。专务董事兼营业部主任有单独的办公室,和会计科分开。
  天空分外清澄。从窗外射进来的光线已很薄弱,暮色苍茫。室内灯光幽暗。十来个科员没精打采,桌上虽然摊开着贴本,却无所事事。五点钟下班时间一过,其他科只剩下两三个人影,唯有这会计科像座孤岛似地亮着灯,人人满脸倦容。
  副科长秋崎龙雄想,科长一时回不来,于是开口对科员们说:
  “科长恐怕要迟一些回来,大家先走吧。”众人正等着这句话,一听立刻恢复了活力,开始收拾东西,一个一个关上灯,说声“我先走一步”,便告退了。他们三步并作两步,赶紧把自己的身影投到街上明亮的灯火下。
  “秋崎先生,你还不走吗?”有人问他。
  “不,我再等一会儿。”龙雄答道。
  屋里只亮着一盏灯。灯光下,香烟的烟雾袅袅上升。
  龙雄想着科长的事。巨额票据明天到期,又赶上发薪的日子。把银行存款和明天的进款一共计算在内,还差六千万元,票据要兑现,自不必说,薪水也拖欠不得。
  这昭和电器制造公司,连同下属工厂和分店,共有五千员工,近发一天工资,工会是不会答应的。
  会计科长关野德一郎从昨天起几乎席不暇暖。月底虽有进款,但还必须为筹划一部分应急现款而四处奔走。凡是涉及这类事宜的电话,科长一向不在自己办公桌上拨打,生怕走漏风声。对自己科员,即便是副科长,他也闭口不谈。需要交涉时,他去使用专务董事办公室的电话,和董事商量着办。
  这种事以前常有,可是这一次和银行的洽谈似乎进行得并不顺利。还拖欠着同其有往来的银行一亿元,银行此时不肯再通融。从昨天起,科长设法疏通其他金融渠道,忙得晕头转向。这情形,龙雄心里很明白。
  然而,今天这么晚,科长依然呆在专务董事办公室里,准是事情不好办。龙雄想,明天是个关口,董事和科长一定心急如焚。
  “科长真作难啊!”
  一想到善良的关野科长急得满头大汗、拼着命想方设法的样子,龙雄便不忍心先回家。
  外面天黑了。窗上映照着霓虹灯光。龙雄看了看墙上的电钟,七点过十分了。
  正想再点燃一支烟,忽听得“咯咯、咯咯”的脚步声,关野科长回办公室来了。
  “懊,秋崎君,你还没走吗?”科长一边说,一边匆忙地归餐桌上的东西。
  “办完了吗?”
  龙雄的话虽然简短,但彼此心照不宣。
  “哦。”
  关野科长简短地应了一声,但声音里透出兴冲冲的劲头。龙雄心想,看样子事情办得还顺手。
  科长转过瘦长的身子,从屏风后取下外套,穿在身上。忽然想起什么似地对龙雄说:
  “秋崎君,你今晚有事吗?”
  “没什么事。”
  “你住在阿左谷吧?”
  “是的。”
  “你乘中央线,正顺路。八点后,我要在东京站会见一个人,你能陪我一起去吗?”
  龙雄回答说,可以。反正已经晚了,干脆让科长散散心,便一口答应下来。两人肩并肩走出漆黑的办公室。只有夜间的警备员留在那儿。董事大概已回府了,大门口不见他的汽车。
  他们常去的酒馆在银座后街上桥旁,靠近公司的一条胡同里,十分方便。
  在狭窄的店堂里,客人熙熙攘攘,烟雾腾腾。老板娘笑容满面,殷勤地招呼来客,从屋角里拉出两把椅子。
  龙雄举起冰威士忌苏打酒杯,向科长表示祝贺,轻声问道:“事情办妥了吗?”
  “晤,差不离了。”
  科长眯起细长的眼睛,眼角上现出几条皱纹。手里捏着玻璃杯,眼睛凝视着橙黄的酒液。龙雄见状不由得一怔,他发现科长神情紧张。每逢遇到这种情况,他的眼神总是这副模样。这是他的一贯表现。
  科长心里并没有解脱,还牵挂什么事。对了,刚才他说要去东京站会见一个人。
  也许就是这件事吧。龙华寻思,这事不难猜测,一定与当前的金融有关。科长的眼神说明他还没有完全放下心来。
  然而,龙雄不便细问。这是科长和董事的事,作为一个副科长,不穿插嘴。当然,他也能猜个大概,但科长没有把详情告诉他,他不便直截了当地过问此事,其中亲疏有别。
  龙雄对此没有什么不平。去年他被提拔为副科长,年纪轻轻,才二十九岁,晋升算是快的,因而招人妒忌。背地里自然少不了闲言碎语。为了不让人反感,眼下他处处谨慎小心。再说,除了董事的赏识以外,他没有别的靠山。
  老板娘圆圆的脸,双下巴,笑容满面地向他俩走来。
  “每次都让二位挤在角落里实在过意不去。”
  龙雄伺机和老板娘搭讪,想逗引科长说话。科长偶而插上几句,跟着笑笑。其实他的心情并没有放松,一种无形的紧张束缚着他,无法自由自在。他不时地看看手表。
  “走吧!”过了不多时科长说。已经快八点了。
  春意盎然。银座后街行人熙熙攘攘。
  “天暖和多了。”
  为了让科长心情宽松些,龙雄随嘴说道。但科长不作回答,先坐进一辆出租汽车里。
  车窗外闪过五光十色的街灯,灯光映照在科长的侧脸上,一亮一灭,显出惶惶不安的样子。
  事情紧迫。明天必须筹措六千万现款。科长为此绞尽了脑汁。他双手插在外套的口袋里,眼睛盯住方向盘前面的车窗,一动不动。丸之内一带的黑洞洞的高楼大厦从车窗外掠过。
  “科长的工作真不轻松啊!”龙雄心里想道。
  他特意点燃一支烟。
  “您今晚回家会很晚吧!”
  “可能吧!”科长低声答道。话音里含着一种茫无头绪的意味。
  “很久没到府上拜访了。”龙雄又说了一句。
  科长答道:“过几天来玩吧,内人常说起你。”
  从银座到东京站约十分钟。一路上两人只交谈了这么几句。龙雄几次想提起话头,但提不起劲。
  汽车到了东京站的出站口。
  科长先下车,朝站内走去。站内旅客们人头攒动。一种令人不安的气氛像激流一般裹挟着人群,推来搡去。
  科长没有径直走,拐向左首。明亮的灯光透过玻璃门,照射到门外。那是头等、二等的候车室。
  科长推开门回头对龙雄说:
  “我在这儿等个人。”
  “那么我就失赔了。”
  “那好吧。”科长朝室内扫了一眼,又说:“好像还没有来。你进去坐一会儿吧。”
  候车室和外部隔开,室内明亮宽敞。蓝色的沙发围着桌子摆了好几圈。宽大的墙壁上,镶嵌着日本名胜古迹的浮雕,地名用的是罗马字。
  这儿与其说是候车室,倒更像座大客厅。实际上,这儿外国人居多,一群穿蓝色军服的军人凑在一块儿闲聊,还有带孩子的夫妇。正面窗口前,有两三个男人在打听什么,也有人仰坐在椅子上看报。那些外国人的身旁,横放着大皮箱。
  只有三个日本人小声地说着话。
  科长走到靠墙的椅子上坐下。龙雄隔着茶几坐在他身旁。
  龙雄想:科长在等什么人下火车,要不,就是会见从东京站上车的人。
  “多么豪华的候车室啊!”龙华说。
  人们会以为这儿是外国人专用的候车室哩。
  门开了,进来两三个日本人。科长没有站起来。看来不像是他要等的人。
  龙雄随手拿起桌上的美国画报,一页一页地款起来。

  刚翻了两三页,只见科长霍地站了起来。
  龙雄目送着科长瘦削的背影,只见他慢吞吞地在有图案的地板上走过去,走到对面有京都风景浮雕的墙下站住,微微一鞠躬。
  龙雄不由得一怔,那坐在椅子上的正是方才进来的两个男子。难道科长没有发现他们么?要不,科长压根儿不认识他们。
  其中一人背朝外坐,另一个人打横坐。离得相当远。龙雄看那人的脸,约摸四十来岁,短头发,胖胖的红脸,戴一副金丝边眼镜。
  两人从椅子上站起来,向科长回敬一礼。背朝这边的显得更恭敬些。他向科长挥手示意“请坐”。于是三人重新落座。
  龙雄看到这里便站了起来。他向脸朝这边的科长略施一礼,科长点头示意。这时,红脸膛的男子扭过头来,看了龙雄一眼,眼镜片反着光。那个背朝外坐的男子,一直背对着他,一次也没有”回过头来。
  龙雄慢吞吞地向门口走去。
  这时,他瞥见门外站着一个女人,穿着时髦的黑色西服,白皙的脸孔仿佛紧贴在玻璃门上。灯光的反射,把女人的脸和身影撕成两半,那样子分明是朝里边张望。
  龙雄刚定睛看,那女人突然闪开不见了。也许她见龙雄走过来,有意躲开了。
  龙雄大步紧走几步,推门出去。门外,人头攒动。穿深色西装的无计其数。他拿不准究竟谁是方才那个女人。龙雄想,这个女人仅仅出于好奇心才向头等、二等候车室张望呢,还是在寻找什么人?找人固然无妨,但好像盯着谁似的。
  “奇怪!”
  龙雄心里七上八下地走上中央线二号月台。
  2
  上午十一时二十分,会计科长关野德一郎接到一个电话。
  “是位姓崛口的先生打来的。”
  接线员的话音刚落,话筒里传来一位男子的声音。
  “关野先生吗?”
  “是的,是崛口先生吗?昨夜太失礼了。”
  关野一直在等待这个电话,语气中自然地流露出急切的心情。
  “不客气。我已经和对方谈通了。请你马上来一趟,我在T会馆的西餐厅恭候。”
  对方低沉地说。
  “是T会馆吗?”关野叶间了一句。对方回答:“是的。”然后挂断了电话。
  关野放下话筒,朝副科长秋崎龙雄看了一眼,正碰上龙雄从账本上抬起来的目光,龙雄的眼神表明他已明白电话的内容了。
  “秋崎君,请准备一下,去取现款。”听关野的话音,好像才松了一口气,显得颇有活力。
  “有三个大箱子足够了。”
  科长指的是硬铝做的大箱子,公司每次从银行提款,总是用这种箱子。霎时间,龙雄也在盘算,十万元一捆钞票,三百捆该有多大的体积。
  “是哪家银行?”龙雄问道。
  “是R相互银行总行。”关野清楚地答道,“一接到我的电话,立刻派两三个人坐汽车去相互银行。”
  “明白了。”
  听到龙雄的答话,关野立刻站起身来。
  他用手摸了摸上衣里面的口袋,口袋里装着一只信封,里面有一张票面三千万元的期票,是今天早晨刚准备好的。
  关野拿着外套,走到董事办公室。
  董事正在会客,见到关野,从椅子上站起身向他走来,小个儿的董事,身高只及关野的肩膀,一只手插在裤袋里。
  “办妥了吗?”
  董事小声地问道。脸上虽然若无其事,其实心里也是挺担心的。
  “刚才接到电话,我这就去一趟。”
  “那好,拜托你了。”董事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神色。
  关野斜眼看着董事回到客人身旁,才走出房间。
  从公司坐车到T会馆只需五分钟,和暖的阳光洒在大楼林立的马路上,前面行驶着一辆游览车。关野从车窗茫然地眺望着乘客的背影,心想:春天已来到了。
  到了T会馆,走过红地毯,进入地下室西餐厅时,那人坐在椅子上看报,一见关野进来,赶忙迭起报纸站起身来。
  长脸盘,细眼睛,笔直的鼻梁,厚厚的嘴唇往下耷拉,毫无表情。总的说来,相貌很不显眼。此人自称崛口次郎,昨晚在东京站头等、二等候车室里,关野刚跟他相识。
  “昨晚讨扰了。”崛口行礼道。
  刚一坐下,崛口便递给关野一支烟。跟他的长相不同,人倒很机灵。侍者端来咖啡。崛口慢吞吞地吐着烟,说道:
  “刚才跟银行通了电话,说董事外出还没有回来。先在这儿等一会儿吧。”
  关野不由得一怔,立刻想到时间紧迫。脑子里一盘算,拿到现款后,会计科全体出动,往工资袋里装现款需要多少时间。一看表,已经十二点钟了。如果赶上吃午饭,那更耽误工夫了。
  “不要紧,一会儿就会回来的。”崛口似乎看透了关野的心思,安慰道:“已经谈妥了的,二十分钟准能回来。别着急,稍等一下吧。”
  “让你费心了。”关野脸上露出苦笑,心里稍稍释然。
  “还有,…关野先生。”崛口从椅子上探出身子,凑近脸说:“我要的那一份错不了吧?”好像耳语一般,、声音很低,但很清楚。
  “您指的是二十万元的回扣吧?我们答应照付,一切按约定的办,请放心。”
  关野细声回答。
  “多谢了。”崛口道过谢后说:“要说服大山先生拨款,可费了大事了。因为金额太大.连大山先生也掂量好久哩!”
  “您说得是。”
  关野点点头,心想,大概如此吧。大山利雄是即将见面的对方的董事。关野事先查过人名录,知道此人现任R相互银行的常务董事。
  “说实话,总算帮了我们大忙。”
  “哪里的话,因为贵公司信誉可靠才谈妥的,否则拆息再高,人家也不愿意担这个风险。这下可以放心了。不过金额实在太大了。”
  “是的。正因为数目太大,别处都不肯通融。”关野“别处”二字说得特重,暗指别的往来银行。
  “下月十号到二十号之间,版公司除销售进款外,还可向大煤矿收回一笔资金。
  不满您说,本来尚缺六千万元头寸,已经从别处筹划到一半。实在是为了应急,决不会失信。务请对方放心。”
  “我明白。我再三向他们说明,对方也想私下弄笔拆息。反正是交易嘛,只要讲信用谁都欢迎。”崛口说完,脸孔又保持原来的距离。
  “听说目前煤矿很景气哩。”崛口恢复原来的声调闲聊起来。
  “是的。销路不错,支付也很及时。敞公司……”
  关野说到一半,侍者蹑手蹑脚地走过来。
  “哪一位是崛口先生?”
  “我是。”
  “您的电话。”
  侍者拉开椅子,崛口站起来俯视关野,说道:“可能是大山先生来的电话,大概已经回来了。”
  关野目送崛口朝电话机走去,按了按上衣的口袋。
  不一会儿,崛口堆着微笑走了回来。
  汽车在日本桥R相互银行总行门前停下。新增建的粗大的希腊式圆柱,在阳光照耀下闪闪发光。
  两人下了车,一位头发梳得整齐、戴眼镜的年轻人在门口等候。一见崛口,赶忙走近来,恭恭敬敬地一鞠躬,问道:
  “您是崛口先生吧?董事正在等您。”那青年穿着筹洒,完全是一副银行职员的派头。
  “我来给二位带路。”
  此人机灵干练,他先迈一步,闪进搂内。营业大厅内像广场一样宽敞,天花板很高。无数的桌子上职员们正襟危坐,秩序井然。经过精心设计的一排排的日光灯,照得大厅灯火通明。一派特有的气氛,使顾客一进门便产生一种威严感.穿过大理石地面的顾客休息厅,年轻的行员领着崛口和关野进了会客室。四把蒙着白椅套的椅子围着一张桌子。桌上的花瓶插着温室栽培的郁金香。

  “我马上去请常务董事。”行员微微一鞠躬,便从刚才来的广口出去了。
  两人在椅子上坐下。崛口从招待客人的烟具中抽出一支香烟,吸了起来。关野则心神不定,坐立不安,企盼大山董事早些到来。
  这时,与刚才进门的相反方向、通往内室玻璃门上,一个人影在晃动,轻轻地敲敲门,门开了。崛口赶忙把香烟扔进了烟灰缸。
  一位红光满面、身材魁梧的男子进来了。银灰色的白发梳理得十分光洁。双排扣的苏格兰呢的大衣非常合体,露出一口白牙,笑容满面。崛口和关野不约而同站了起来。
  大山董事对崛口说:
  “噢,日前诸多失敬,请原谅。”声音从容不迫,颇有含蓄。
  “木,实在对不起。”崛口双手扶在桌上,低头行礼。站在一旁的关野,从双方的寒暄中听出弦外之音。
  崛口瞅了关野一眼,向董事介绍道;“这位就是跟您提起过的昭和电器制造公司的关野会计科长。”
  崛口转向关野介绍:
  “这位是大山先生。”
  关野恭恭敬敬地递上名片,说道:
  “效姓关野,此次承蒙先生帮忙,实深感谢。今后请多关照。”说里深深地一鞠躬。
  “不必客气。”
  红脸膛的董事依然笑容可掬,收下关野的名片,又向崛口揪了一眼,说道;“我去安排一下,崛口君,回头请你来我办公室一趟、”
  崛口低头行礼,意思是“拜托了。”董事转达他那魁梧的身躯,推门出去了。
  前后不过五分钟光景,彼此心照不宣,这本按照黑市拆息的三千万元巨额期票,顷刻之间成交了。
  “真了不起,多有气派。”崛口望着董事的身影消失在门外,不禁赞叹道。
  “大山先生没有给你名片是有用意的。对行方来说,这是一笔不宜声张的交易,只让内部人知道。董事考虑问题面面俱到。”
  关野点了点头,暗自寻思,也许如此吧。说不定大山董事从这笔黑市拆息中捞到不少油水。不管怎样,此刻能弄到现款就行。
  “那么,关野先生,”峪口将烟蒂掐灭在烟灰缸里,说道:“您把支票交给我吧,我给大山先生送去。”
  关野把手伸进西装上衣的里口袋,一边解钮扣,一边心里感到陡然不安。转强又觉得这是纪人忧天、多余的担心,便按捺住了自己。有什么可担心的呢?这儿是行员引进来的银行会客室,大山董事也见过了。这一切全凭崛口从中斡旋。如果让崛口察觉自己心中的不安,惹起他不快,那是万万使不得的。此刻要紧的是把钱弄到手。万一因为这点小事,对方变了卦,后果不堪设想。从专务董事起,公司上上下下五千名员工都等着这笔钱。关野感到自己使命重大。
  他掏出白信封,颤抖着手指将支票抽出交给崛口。
  “这就是。”
  昭和电器制造公司的支票,票面三千万元。
  “噢,是这个。”
  崛口眉梢不动一动,无动于衷地接了过来,他眯缝着眼睛,不屑一顾地瞟了一下支票的金额。
  “没错。”说着就站起身来,“我去办一下兑现的手续,请在此稍等片刻。”
  他把支票拿在手中弹了弹,朝通往内室的门出去。关野见他不走来时的门口,而进了大山董事出入的侧门,终于松了一口气。
  关野想道,应该立刻作好提取现款的准备。他拿起会客室墙角茶几上的电话,打给公司。
  接电话的是秋崎。
  “是科长吗?”
  “嗯,一会儿要提取现款,你赶紧准备一下,坐车来。”
  “明白了。”
  放下电话,关野回到椅子上坐下。抽出一支烟点燃,慢悠悠地抽起来。他似乎有些放心,但在没见到一捆捆的钞票前,仍然沉不住气。总之他心慌意乱地拍完了一支烟。
  足足过了十分钟。
  (这手续恐怕很费事吧!)他心中忐忑不安,又抽了一支烟。随着时间的推移,他渐渐地失去了平静,焦躁不安之情从脚后跟往上冒。他坐不住了。在打错的地板上踱了两三圈。他没有心思抽烟了,把视线停留在桌上的郁金香上,花的鲜红色燃起了他更加不安的情绪。
  半小时过去了。
  关野终于窜出了会客室。
  他又来到宽敞而明亮的银行营业大厅。行员们个个正襟危坐在桌前,有的面对电脑。女职员坐在出纳窗口,数着摊开成扇形的钞票。顾客们静悄悄地等待着。
  关野两打支在像镜面一样现出倒影的大理石柜台上,探出半截身子,急切地问一个行员。
  “我要见见董事大山先生。”
  行员手指上夹着钢笔,扭过头,彬彬有礼地答道:
  “大山董事五天前出差去北海道了,一星期后才回来。”
  他觉得周围的景物地动山摇,“啊”地一声怪叫。坐在附近的四五个行员闻声倏地站了起来。
  3
  “这准是倒票爷干的好事。拿着到手的贴现支票逃之夭夭。用他们的黑话叫“倒票”。外国叫“吃票”。这种诈骗案多得是。”一位小个子的男子坐在椅子上快嘴快舌地说道。
  当晚,昭和电器制造公司的头头们在办公室开会。职员们已下班回家。只有这个房间灯火通明。
  所谓头头,包皮括经理、专务董事和常务董事等三人,是最高首脑会议。此外,在场的有公司的法律顾问濑沼律师和会计科长关野德一郎。
  关野科长脸色苍白,垂头丧气,他仿佛已失去了思考能力。刚才化好像在讲一场恶梦似地哆哆嘻嘻地讲述了白天发生的事情经过。三千万的一张支票,转瞬间从他手中夺走。他怎么也不能相信这是现实。如此轻而易举同事态之重大,简直不成比例。
  他脑海里一片空白,耳朵不住地嗡嗡作响,忽然想起年轻时读过的外国小说有这样一句话:“假如这是昨夜的梦境的延续该有多好啊!”于是茫然地遇想起来。
  “濑沼先生。”专务董事向律师发话道。关野听来似乎是从遥远地方传来的声音。
  “去银行查了一下,贴现支票还没有兑现。”
  “那当然晖。马上拿支票去兑现,那太危险了。看来支票已转到第三者手里,然后由第三者签上背书堂而皇之拿着支票去兑现。”
  律师的话没有触动关野的听觉。
  “在这场合,不能采取法律手段扣押支票吗?”专务董事接着问道。他的脸色也十分苍白。
  “扣押?你指的什么意思?”
  “宣布无效。因为这显然是上当受骗,支票是被盗走的。”
  “那木行。”律师当即否定道,“票据,是个法律名词,它是一种无形证券,不受诈骗、偷盗等原因的制约。一旦票据转到第三者手里,就有效了。没有别的办法可想。开票人到期必须支付。明知支票被骗走,你不支付,即构成拒付。”
  律师的话听起来似乎不怀好意。专务和常务保持沉默。说得确切些,已无话可说了。
  “濑沼先生。”专务额角上冒着油汗,继续说道:“那么在报上登个公告如何?
  声明支票被盗,宣布无效,就同报纸广告栏常登的遗失支票启事一样。”
  “那也不行。”濑沼律师把话顶了回去。“背书人若说没看报,不知道,照样要兑付,一切无济于事。再说,这样做,等于不打自招,宣布本公司被骗走三千万元支票。根本的关键在于不能公开报警。为了公司的信誉,还是秘而不宣为好。”

  “份首脑仿佛在一堵墙跟前僵住了,露出茫然与困惑的神底“关野君!”
  经理这才开始喊他。听到喊声,关野德一郎不由得一惊,清醒过来。他应了一声,双腿并在一起,欠起身子,转向经理。
  事情发生后,公司赶紧把经理从箱根请了回来。平时是位敦厚温和的长者,此刻额上暴起了青筋。
  “事情的经过,你刚才谈了,大体已经清楚。我认为R相互银行也有疏忽的地方。”经理的声调竭力控制着感情,“你再谈一下到达银行后的情形。”
  “是。”关野德一郎应着,他感到口干舌燥,嗓口火辣辣地痛。他咽了一口唾沫说:
  “我和那个自称崛口次郎的人,一起到了R相互银行,一位二十四五岁身穿西装的小伙子在行门口等候。他将我们领进银行。”
  关野的声音嘶哑,一边想着当时的情景。银行门前阳光灿烂,那小伙子的蓝色西装显得格外耀眼。
  “你记得那人的相貌,可是一问别的职员,都说不认识他。是不是?”
  “是的。”
  “看来是同党。”一直保持沉默的常务董事插了一句。
  “晤,后来呢?”经理不去理会常务董事,眼睁睁地盯住关野,催促他说下去。
  “刚进会客室,那小伙子便告退了。接着自称大山董事的人进来了。此人头发花白,胖乎乎的,约摸五十四五岁。他同崛口寒暄,说日前诸多失敬,请原谅等等。
  崛口把我介绍给大山董事后,大山推说去办理兑现手续便走了。崛口从我手中拿走支票,说是去送给大山董事,我信以为真,便交给他了。”
  其实他并不全信。递支票给崛口时并不放心,掏信封时,手指在发抖。他想到公司正殷切期望这三千万元现款才打消了犹豫。压力和焦灼才使他把支票脱了手。
  ——然而,这话关野说不出口。
  “崛口拿着支票走上会客室,只剩下我自己在那儿等候。大约等了二十五六分钟。”
  关野眼前浮现出那郁金香火红的花朵。
  “我放心不下,一口气跑出会客室,向银行职员打听,要求见大山董事。他们回税,董事出差去了北海道。我惊了手脚,再问大山董事的长相。回答说,董事五十二三岁,瘦个子,黑头发,有些秃顶。我才知道受了骗。我窜进银行营业部内,要求警卫在银行内搜查。可是,哪儿也没有找到崛厂和冒充大山董事那个人的影子。
  我急得团团转,立刻去找票据科长,他对此事一无所知。我讲了一下那冒充大山董事的人的长相,又问那个骗子如何能借用会客室。科长也危了一惊,查了一查,结果在营业部长那里弄清了事情的原委。”
  经理紧皱眉头,听着关野的叙述。
  关野会计部长继续往下说。他已失去了思考能力,只是照本宣科地讲述事实。
  “营业科长从桌上拿起一张名片给我看,名片上印的是岩尾辉输,头衔是XX党国会议员。”
  “是长野县选出的议员。在党内是个普通的角色。”
  法律顾问如同加注脚似地插了一句。
  关野接着说;“营业部长说,这张议员名片是骗子本人拿来的,他说要在银行里和议员碰头,可是议员还没有到,他们希望在会客室见面,向银行借用一下。部长寻思,这位议员和行长是熟人,以后通过《相互银行法》时,他可以在议会里出些力,所以就同意借了,再说来人仪表堂堂,也使部长相信了他。他还坐在部长旁边的椅子上闲聊了一会儿。看来像是在等候议员。不多时,一位二十五六岁的年轻人,向胖子禀报说来了。”
  “那年轻人就是在银行门口给你们带路的那个人吧?”专务董事问。
  “我想是的,部长以为年轻人是胖子的秘书。后来那两人就走开了。部长以为他们去了会客室,此后再也没有看见胖子回来。部长说,他一直以为在会客室里谈话哩。”
  “这是三人同谋。”律师接过去说,“冒充大山董事的胖子,自称崛口的人,还有带路的年轻人,一共三人,借银行会客室行金蝉脱壳之计,是他地道道的支票诈骗犯。”
  “关于岩尾议员的情况,已经调查过了吧?”经理问濑沼律师。
  “打电话问过,据说一星期以前回长野县选区去了。但这案子恐怕与岩尾议员无关。骗子只不过利用一下他的名片而已。刚才已发出快信去问了。”
  “我也这么想。”经理点点头说,“可是单凭一张名片就把会客定借给陌生人,也太不像话了。正因为如此,光天化日之下才会发生这样的诈骗案。银行也太疏忽大意了。”
  经理终于生气了,眼睛死死地盯在关野的身上。
  “你把同崛口见面的经过从头至尾再说一遍。”
  “好。我是在麻布山杉喜太郎那儿听说崛口次郎这个人的。如您所知,以前我们有急用,曾向山杉通融过三四次现款。”
  关野这么说着,经理用眼神表示他还记得有这回事。
  山杉喜太郎是山杉商事公司经理,事务所设在麻布,经营范围是金融业,实际上是高利贷。他能通融大笔现款。在东京是屈指可数的。正如关野所说,公司以前曾去通融过三次资金,经理当然是晓得的。
  “这次为了筹措资金,考虑再三,还是去找山杉。我是同专务商量之后,才决定这么做的。”
  专务董事望着关野,脸上很尴尬。
  “于是我打电话给山杉喜太郎。可是山村一听金额,认为数目太大,说他眼下也周转不灵,一度拒绝了。”
  “一度?这是什么意思?”经理问道。
  “后来,山杉在电话里说,既然是急需,他可以再找别人商量商量。同意的话,叫我去一趟。过了四十分钟,我亲自去了一趟。可是山杉外出,不在事务所,由一位女秘书接待了我。”
  “女秘书?”
  “名义上是否叫秘书不太清楚,总之是负责接待的年轻女子,姓上崎。因为以前三次通融现款时,也是上崎经手,她好像是山杉喜太郎的秘书,所以认识地。上崎一见我就说,经理,即山杉,跟她提起过我的事。”
  “那么,那个姓崛口的男子是她介绍给你的吗?”
  “不能说是介绍。崛口经常到山杉事务所去玩。他在金融界当据客,以前给别人介绍过两三笔生意,都谈成了。女秘书上崎转达山杉的话,如果急需,不妨同崛日谈谈。我问她,慢回这个人可靠不可靠。女秘书说她不清楚。不过以前几次交易,金额也很大,都谈成了。我立刻赶回来向专务董事汇报。专务的意见是,明天就等钱用,不妨先谈谈看。我也这样想,事态紧迫,就是稻草也要去抓。我第二次给山杉商事公司打电话,是女秘书接的,说既然急需,她先同对方联系一下。五点过后。
  来了通知,说崛口约定当晚八点十分左右,在东京站头等、二等候车室面谈。对方的标志是在桌上放一本经济杂志。”
  “这话也是女秘书说的吗?”
  “是的。我把情况转告专务,商量了一下。专务认为先见一百。我也想,非弄到钱不可。于是就去了东京站。”
  关野德一郎一边说,一边想起了当时自己心慌意乱,为了排遣心中的不安,也把到科长秋崎龙雄拽到东京姑。因为这是公司的机密,所以中途就把秋崎打发回家了。他漠然地觉得,如果让牧峡一直踏着自己,也许能防患于未然。不管怎么说,当时自己一个人未免太浮躁了。
  “后来呢?”经理目光炯炯地催他说下去。
或许您还会喜欢:
零的焦点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0
摘要:秋天,经人做媒,板根祯子和鹈原宪一订了婚。祯子二十六岁,鹈原三十六岁。年龄倒很相配,但社会上看来,结婚似乎晚了点。“三十六岁还打光棍,不知过去有过什么事?”提亲时,祯子的母亲最为介意。也许有过什么事,三十六岁还没有碰过女人,似乎说不过去。但媒人说绝对没有。好像是在撒谎。作为一男人,也太懦弱了。工作已经多年,置身于男人世界里的份子是这样想的。事实上,和女人完全没交往的男人,会叫人瞧不起。 [点击阅读]
霍乱时期的爱情
作者:佚名
章节:42 人气:0
摘要:第一章(一)这些地方的变化日新月异,它们已有了戴王冠的仙女。——莱昂德罗·迪亚斯这是确定无疑的:苦扁桃的气息总勾起他对情场失意的结局的回忆。胡维纳尔?乌尔比诺医生刚走进那个半明半暗的房间就悟到了这一点。他匆匆忙忙地赶到那里本是为了进行急救,但那件多年以来使他是心的事已经不可挽回了。 [点击阅读]
霍桑短篇作品选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0
摘要:01牧师的黑面纱①①新英格兰缅因州约克县有位约瑟夫·穆迪牧师,约摸八十年前去世。他与这里所讲的胡珀牧师有相同的怪癖,引人注目。不过,他的面纱含义不同。年轻时,他因失手杀死一位好友,于是从那天直到死,都戴着面纱,不让人看到他面孔。——作者注一个寓言米尔福礼拜堂的门廊上,司事正忙着扯开钟绳。 [点击阅读]
霍比特人
作者:佚名
章节:50 人气:0
摘要:在地底洞穴中住着一名哈比人。这可不是那种又脏又臭又湿,长满了小虫,满是腐败气味的洞穴;但是,它也并非是那种空旷多沙、了无生气、没有家具的无聊洞穴。这是个哈比人居住的洞穴,也是舒舒服服的同义词。这座洞穴有个像是舷窗般浑圆、漆成绿色的大门,在正中央有个黄色的闪亮门把。 [点击阅读]
青年近卫军
作者:佚名
章节:69 人气:0
摘要:亚·法捷耶夫(1901年12月24日——1956年5月13日)全名亚历山德罗维奇·法捷耶夫。他是俄罗斯古典文学传亚·法捷耶夫统的继承者,是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之一。他的作品是在社会主义革命精神鼓舞下写成的;他笔下的主人公们是为建设新生活而斗争的英勇战士。 [点击阅读]
青春咖啡馆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0
摘要:那家咖啡馆有两道门,她总是从最窄的那扇门进出,那扇门人称黑暗之门。咖啡厅很小,她总是在小厅最里端的同一张桌子旁落座。初来乍到的那段时光,她从不跟任何人搭讪,日子一长,她认识了孔岱咖啡馆里的那些常客,他们中的大多数人跟我们年纪相仿,我的意思是说,我们都在十九到二十五岁之间。有时候,她会坐到他们中间去,但大部分时间里,她还是喜欢坐她自己的那个专座,也就是说坐最里端的那个位子。她来咖啡馆的时间也不固定。 [点击阅读]
静静的顿河
作者:佚名
章节:66 人气:0
摘要:评论重读《静静的顿河》,那些久违了的又陌生又熟悉的人物,以及他们痛苦的思想和命运,又一次激起了我内心的热情。顿河这条伟大的河流所哺育的哥萨克民族通过战争,在痛苦和流血之后最终走向了社会主义。肖洛霍夫把拥护苏维埃、迈向社会主义称为伟大的人类真理,并把它作为作品的主题之一。肖洛霍夫对顿河无比热爱,书中经常出现作者对顿河发自内心的充满激*情的赞颂。顿河草原上散发出的青草和泥土的浓烈味道,让读者过目不忘。 [点击阅读]
面纱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0
摘要:1她惊叫了一声。“怎么啦?”他问道。房间里的百叶窗关着,光线很暗,但还是能看清她脸上恐惧的表情。“刚才有人动了一下门。”“呃,八成是女佣人,要不就是哪个童仆。”“这个时候他们决不会来。他们都知道吃完午饭我要睡觉。”“那还会是谁?”“是瓦尔特。”她嘴唇颤抖着小声说道。她用手指了指他的鞋。他便去穿鞋,但他的神经多少也有点紧张,因而显得笨手笨脚,而鞋带偏偏又是系着的。 [点击阅读]
风流狂女的复仇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0
摘要:1矮男子闯进来了。矮男子头上蒙着面纱。“不许动!动就杀死你们!”矮男子手中握着尖头菜刀,声调带有奇怪的咬舌音。房间里有六个男人。桌子上堆放着成捆的钱。六个人正在清点。一共有一亿多日元。其中大半已经清点完毕。六个人一起站起来。房间的门本来是上了锁的,而且门前布置了警备员。矮男子一定是一声不响地把警备员打倒或杀死了,不然的话,是不会进房间里来的。六个人不能不对此感到恐惧。 [点击阅读]
风葬之城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0
摘要:雪江从早上开始心情就不好。要是平常的话,肯定会训斥浅见睡懒觉的,可是今天她看见小儿子,露出一副无奈的神情,转身就回自己的房里去了。听佣人须美子说,雪江连早饭也没吃。“我妈她怎么了?”“牙疼。”“是嘛?……”浅见似乎有点幸灾乐祸似地反问道。“是的,听夫人说,装的假牙不好,像针扎似地痛。”“哦,是那样啊,牙不好。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