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 第一章 由内而外全面造就自己(二)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史蒂芬·柯维
  品德与个人魅力孰重?
  正巧在当时,我潜心研究自1776年以来,美国所有讨论成功因素的文献。我阅读或浏览过的论著不下数百,主题遍及自我完善、大众心理学以及自我帮助等等。对于爱好自由民主的美国人民所公认的种种成功之论,已算得上了如指掌。
  从这200年来的作品中,我注意到一个令人诧异的趋势。那就是过去50年来讨论成功的著作都很肤浅,谈的都是如何运用社会形象的技巧与如何成功的捷径。但往往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特效药,治标而不治本。
  比较而言,前150年的作品则有很大不同。这些早期论著强调“品德”(character ethic)为成功之本,诸如像正直、谦虚、诚信、勤勉、朴实、耐心、勇气、公正和一些称得上是金科玉律的品德。富兰克林(Benjamin Franklin)的自传就是这个时期的代表作,内容主要描述一个人如何努力进行品德修养。
  品德成功论强调,圆满的生活与基本品德是不可分的。惟有修养自己具备品德,才能享受真正的成功与恒久的快乐。
  然而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不久,人们对成功的基本观念改变了。由重视“品德”转而强调“个人魅力”(personality ethic),即成功与否取决于个性、社会形象,以及维持良好人际关系的圆熟技巧。这种思潮朝两大方向发展:一是着重人际关系与公关技巧;一是鼓吹积极进取心态。由此衍生出的行为习惯,有些的确是金科玉律,例如:“态度决定成败”、“微笑比皱眉更能赢得朋友”及“有志者事竟成”等等,但却也毫不避讳地鼓励玩弄手段、欺骗他人。例如运用技巧以赢得好感,伪装自己以套取情报,或虚张声势,甚至以威胁手段达到目标。

  这类论著中,有些固然承认品德是成功的要素之一,但多半不十分重视,只是草草带过。对作者而言,品德只不过是用来妆点门面,要紧的还是速成的技巧与捷径。
  两相比较下,我终于了解,过去我与桑德拉潜意识里都受到这种速成观念的影响,才会对儿子采取上述作法。其实,我们那么做是为了自己的社会形象。在我们心目中,这个孩子有失颜面,我们重视如何扮演模范父母及维持形象,更甚于对孩子的关切。这种心态或许也影响到孩子对自己的看法。的确,在面对与处理这个问题时,我们被许多因素所蒙蔽,反而忽略了儿子自身的幸福。
  桑德拉和我愈深入地探讨,愈惭愧地发现,我们自身的动机与观点是如何强烈影响着孩子。因为好面子,使我们对孩子的爱有了条件,造成他的自我评价低落。所以我们决定从自身下功夫,不讲究技巧,而着重调整内心真正的动机与对孩子的看法。我们不设法改变他,转从客观的角度去了解,找出他独特的个性与特质。
  经过一番努力,我们终于发现这孩子也有不同凡响之处与无尽的潜能,只要顺其自然,必可发挥无疑。于是我们决定不再插手,让他自由发展,只是从旁肯定、重视,并且分享他的一切经验。另一方面,我们也做了一番心理建设——不凭借孩子良好的表现来肯定自我。

  一旦摆脱了过去的心态,顿时感受到一股新气象。不必再拿儿子与旁人比较,把固定的社会模式强加在他身上,反而能够平心静气地与孩子相处。我们相信他有能力应付人生的种种挑战,也就不急于保护,以使他不受嘲笑。
  可是孩子已习惯于接受保护,因此一开始表现得相当退缩。他向我们求援,我们虽然倾听,但不一定如他预期的反应。这无形中传达了一个信息:“父母不必保护你,你不会有问题的。”
  几个月过去,他渐渐有了信心,也肯定自己的价值,终于以自己的速度与步调发挥潜能。不论在学业、运动场与社交场合上,他的表现以一般社会标准来衡量,都是相当杰出的。这一切都在一念之间,一旦思维改变,便豁然开朗。后来他还当选学生社团代表、州代表队选手,拿回家的成绩单则科科甲等。另外,还培养出诚恳热心的个性,走到哪儿都能与人相处融洽。
  桑德拉与我相信,这个孩子“足以傲人”的成就,出于自动自发的因素要多于外在的影响。这是前所未有的经验,对我们教养子女以及扮演其他角色很有启发作用。也使我们体验到,凭借品德和依靠个人魅力而成功,两者之间的差距有多么大。

  光有技巧还不够
  教养儿子的经验,以及研究人们的认知能力、阅读讨论成功因素的著作,三者心得相互激励之下,我突然间认清了个人魅力论无与伦比的影响力。也体会到从小所学并且深植于心灵深处的价值观,其实与现在四处弥漫的速成哲学相去不远,而这种细微的差异经常被人忽略。多年来我传授他人的若干习惯,自信十分有效,却与流行的思潮不尽相同,现在我终于对个中原因有了深一层的领会。
  我并非暗示,个人魅力论所强调的重点,如追求个人成长、训练沟通技巧、培养积极思考及发挥影响力,不具效用。它们有时确实是成功的要素,但是这些只是次要却非最根本的优点。或许我们沿着前人的轨迹开创前程时,太过重视造就自己,忽略了前人所打下的基础;也或许我们习惯于坐享其成,已经遗忘了自己必须耕耘。
  即使我可以运用手段使他人投我所好,为我赴汤蹈火,或对我产生好感,彼此同仇敌忾;然而只要品德有缺陷,尤其是言不由衷、虚情假意,终究成不了大器,因为言不由衷会招致怀疑,到时一切的所作所为都会被视为别有用心。任凭再冠冕堂皇,甚至于出发点再良善,如果不能获得信任,就算成功了也经不起考验。因此,惟有基本的品德能够为人际关系技巧赋予生命。
或许您还会喜欢:
我的成功可以复制
作者:佚名
章节:59 人气:0
摘要:2008年4月15日,北京饭店。我加盟新华都集团的新闻发布会。两百多家媒体齐聚一堂,新华都集团董事长陈发树手捧聘书,我此前任职的盛大也派代表出席祝贺。熟悉的红地毯,熟悉的闪光灯,熟悉的媒体朋友的面孔。在此前的职业生涯中,我代表所服务的公司经历了无数次大小发布会。 [点击阅读]
把时间当作朋友
作者:佚名
章节:42 人气:0
摘要:终究有一天,我意识到了时间的珍贵。瞬间就已经像绝大多数人那样平添了无数的烦恼。书店里总是堆满了各种各样的“时间管理”书籍,多半于事无补--至少这是我自己的经验。读过许多这方面的书,尝试过许多办法,然而我依然每天疲于奔命。面对时间无情的流逝,我还是束手无策--跟绝大多数人一样。 [点击阅读]
拖延心理学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0
摘要:编辑手记拿起武器,向拖延宣战在阅读本书之前,也许你会认为,拖延是每个人身上都会有的小毛病,有些人会对这总也改不掉的习惯抱有些许懊恼,有些人会为在最后一秒钟的灵感迸发沾沾自喜,而这似乎都是生活的常态。但是,当你愿意去深入了解这一行为的时候,你会在网上发现很多因拖延而痛苦不堪的网友们。 [点击阅读]
握在手里的星星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0
摘要:01她什么时候变成一个胆小鬼了?明晓溪托着下巴坐在咖啡厅里,望着倒影在玻璃上的自己静静发怔,轻不可闻地叹了一口气。她……可能是第一个敢光明正大翘课的高中生吧。不过那有什么?明晓溪骄傲地笔直坐起,挺起胸部,昂起头,她可是天下第一的明晓溪!才怪!一个小小的声音说道。明晓溪整个人缩进椅子里。原来什么无往不胜,天下第一都是她自己在骗自己,她应该是没心没肝没肺没良心无情无义的胆小鬼明晓溪才对。 [点击阅读]
攻心为上
作者:佚名
章节:7 人气:0
摘要:前言如果你刚翻开这本书,还不晓得会学到什么,你就等着丰收吧。《攻心为上》叮不是一本尽讲些没用、说教的学院派书籍,而是一些你马上可以用在生意上、生活上、人际关系上和任何其他目标上的信息。我写序的感觉很复杂,一方面希望你们马上可以学到麦凯的见解、天分和创造力,另一方面我自己也开始大量吸收这些信息。在创造我自己事业巅峰的过程中,我会为找到这本书而窃喜。我知道你也不会愿意你的竞争对手看到这本书。 [点击阅读]
攻心话术
作者:佚名
章节:19 人气:0
摘要:第1章化弱为强:换来主动性a:“你是80后吧?”b:“是。”a:“老家是山东的?”b:“是。”a:“是本科毕业吧?”b:“是。”a:“你工作挺顺利吧?”b:“是。 [点击阅读]
无往而不胜的童话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啪!”一本新出炉的仁德学院校报狠狠摔在明晓溪的课桌上!正在整理期末考试卷子的明晓溪双手险险被砸到,她诧异地抬头,看到的只是一个狂怒而去的女生背影。是她们班的吗?好象从来没见过呀,难道她专门跑来向自己投掷暗器?小泉凉凉叹息,抓过校报:“姐妹啊,你现在是全民的公敌。”“咦?……”明晓溪觉得她语气不善,似有后话。“知道那个女生来做什么吗?”小泉的声音从校报里飘出。 [点击阅读]
无往而不胜的童话3
作者:佚名
章节:53 人气:0
摘要:1“啪!”一本新出炉的光榆学院校报狠狠摔在明晓溪的课桌上!正在整理期末考试卷子的明晓溪双手险险被砸到,她诧异地抬头,看到的只是一个狂怒而去的女生背影。是她们班的吗?好像从来没见过呀,难道她专门跑来向自己投掷暗器?小泉凉凉叹息,抓过校报,“姐妹啊,你现在是全民的公敌。”“……”明晓溪觉得她语气不善,似有后话。“知道那个女生来做什么吗?”小泉的声音从校报后面飘出。 [点击阅读]
明若晓溪番外篇
作者:佚名
章节:7 人气:0
摘要:二年丙班的教室,已经是上午的第四节课。明晓溪边听课做笔记,边感觉身上阵阵寒意,两道愤怒的目光瞪得她胳膊上的寒毛都竖起来了。“再瞪我,就变金鱼眼了啊。”小泉也真奇怪,瞪了一上午,眼睛都不会酸吗。“你这个无情无义的女人!”恶狠狠的声音从小泉的牙齿间磨出来。“我哪里无情无义了。”恶狠狠瞪回去。 [点击阅读]
星云禅话
作者:佚名
章节:396 人气:0
摘要:有一学僧请示盘珪禅师道:“我有一个天生的毛病-气短心急,曾受师父指责,我也知错要改,但因心急已成为习气,始终没有办法纠正,请问禅师,您有什么办法帮我改正习气呢?”盘珪禅师非常认真的答道:“你心急的习气,如果能拿出来,我帮你改正。”学僧道:“现在不会心急,有时会忽然跑出来。”盘珪微微一笑道:“那么,你的心急,时有时无,不是习性,更不是天性;是你触境而生的,本来没有,因境而生。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