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福地 - 第二部 第十八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在库罗夫斯基住的旅馆里,组成他们这个紧密小圈子的全部成员差不多都已经来了;他们坐在一张大圆桌周围,桌子上摆满了酒瓶和几个插着十几根蜡烛的银制烛台。
  特拉文斯基是拉着卡罗尔一起来的,因为他半路上抓住了他。
  他们正碰上凯斯勒在发表气势汹汹的攻击人的讲话;他用沙哑的、充满憎恨的声音说:
  “别说是一个,就是你们有十个工厂,也建立不了你们自己的工业。你们首先得学点文明,创造点工业文化,不然你们瞎费劲,就不能不让人笑话。我太了解你们了!你们都很有才华,因为欧洲的形形色色、名噪一时的赌棍和卖唱的有一半都是波兰人。你们既然有本事,手腕又灵,都是大名鼎鼎的老爷,那你们为什么不到摩纳哥去?为什么要错过尼斯、巴黎、意大利的赌博旺季?在那些地方你们会引起大轰动的,你们不是很喜欢别人佩服你们吗?你们不管干什么,都是为了让人佩服,在众人面前卖弄,让人用空洞的漂亮言词赞美!你们的工作、贵族派头、艺术、文学、生活,都不过是连篇的废话,说得多少动听一点而已,都是给展览厅用的;要是没有展览厅,就给自己欣赏。你们在开张以前,就已经破产了。你们都是拿一切东西调情的能手。我毫不抱成见,我可以说出我的观感、一系列纯粹解剖学的、基本的原则。你们是装成大人的黄口小儿。”
  他打住了,喝了点库罗夫斯基献殷勤般地给他斟的酒。
  “你说的话也有道理,也没有道理。猪要是了解鹰,姑且这么说吧,也会有同样的见识。猪要是把自己的脏臭、屎尿横流的圈、野蛮和粗暴、又蠢又残暴的力气、招人讨厌的哼哼声、光知道叭唧叭唧死吃的那点聪明,把这一切去比鹰的美丽、鹰对自由的渴求、飞向太阳的愿望、鹰的自豪感、对广阔天地的热爱,猪就会痛恨雄鹰,就会蔑视鹰的。因此,你所说的话,决不是什么综合,只不过是下等动物代表的恼羞成怒的哼哧而已。”库罗夫斯基回答,又给他添酒。
  “不管是什么,对我都一样,因为我恨你们,讨厌你们。”
  “把他赶出去。”梅什科夫斯基霍地站了起来,吼了一声。
  “算啦算啦!他恨咱们,证明咱们有力量。”
  凯斯勒已经什么也不说了,在座椅上伸伸懒腰,拿出一封又脏又皱的信来看了看,不怀好意地笑着。
  “这个话题说完了,倒快。”卡罗尔提醒说。
  “凯斯勒乱咬,咱们让他咬去;一咬就露出他那一嘴吃奶的牙。他那种见识,让他当大伙儿的笑柄吧!他以为他一臭骂咱们,一扇动种族蔑视和仇恨,咱们就绝望得都趴下,要不就给吓得把什么都拱手让给智慧、勤劳、有文化、又高贵的德国人了。愚蠢!他哪里知道,一个民族要想生存、发展和取得胜利,就必须承受仇恨的鞭笞,受到想要撕碎他们的豺狼的包围,而不是哼着太平和爱情的圣歌的天使的包围。”
  “毕达哥拉斯①说,世界是一个数;可是你呢,凯斯勒,你只是一个零,吓人的零,特殊的零。”梅什科夫斯基愤怒地嚷道。
  “大家请喝酒。”莫雷茨劝酒,不动声色地一直听着。
  他们一巡又一巡地喝着,抽着香烟,沉默了片刻。
  特拉文斯基喜欢谈一些与话题毫不相干的散乱的想法和见解;于是他打破沉寂,开始用清晰的、象唱小曲儿一样的声音说:

  “靠小心谨慎生活的人,作为一个大机器中运转良好的小齿轮的人,只能创造灰色的社会背景;对进步来说,这只是零,可是从保存‘现状’②来说,这是个大数量;因此,在最好的情况下,这也只是文明的保存者,而不是创造者。”——
  ①毕达哥拉斯(公元前570——公元前497),希腊唯心主义哲学家。
  ②原文是拉丁文。
  “你是什么意思,你想要干什么;要个人崇拜吗?”维索茨基机敏地插进来说。
  “我不过是要确认,优秀的个人能够引导世界前进,没有他们,世界恐怕只有黑夜,到处是一片混乱,人欲横流了。”
  “可是这些人从何而来?从月亮上掉下来吗?还带着预备好的法律、进步、发明、创造的一览表,怎么?要不然,他们就是这一大群灰色的‘保存者’、这个社会背景的产物?是这样吗?如果是这样,我的话完了。”他急不可耐地叫嚷,翘起胡子,拉开翻领,卷起袖子,准备进行更激烈的争论。
  “你快说出最后的结论吧。”特拉文斯基随随便便地说。
  “优秀的个人,照你所说的,引导世界,而艺术、科学、行动、感情等等的天才,只不过是无意识的工具而已,他们的种族、民族或者国家把他们生出来,就是让他们成为它们的代言人。可是他们的伟大程度,是和环境的伟大程度成正比的。他们是凹透镜,在这么一块透镜里反射、聚集了自己民族的全部幻想、欲望和需要。因此,很难设想,在巴布亚人中间能够产生哥白尼,或者海纳—弗龙斯基①。”
  “我要用同样的事实说服你,情况并非那样,天才不是自己民族的产物,而完全是别的东西。不过我首先要给你说一个关于天才的产生的古老神话故事:从前,很久很久以前,人类中间很糟糕,动物中间很糟糕,整个自然界很糟糕,山洞里很糟糕,荒地上很糟糕,水底下很糟糕,一切的一切都很糟糕。统治天地的是混沌之神和他的孩子们:嫉妒、仇恨、暴力、饥饿和谋杀。当时所有的人同所有的人为敌,所以天下长时间回荡着呻吟声和痛苦声。有一天终于把在宇宙深处静养的印德拉神②从睡眠中惊醒了。他倾听了很久,看世界看得一清二楚,因而起了同情心,他的眼泪象滴滴雨水一样地在天空中流淌,有几滴泪珠溅落在大地上;从这些泪珠就产生了、而且还在不断产生天才,他们引导着徘徊歧路的可怜的人类走向了光明,然后他们又回到印德拉神的怀抱中去。天才生于神的怜悯,他们是怜悯、光明、爱和对人类的拯救。”——
  ①海纳—弗龙斯基·尤泽夫(1778——1853),波兰数学家和哲学家。
  ②古代印度一神名。
  “这个神话就象所有的神话一样,如果不美妙,就没有意义了。”维索茨基叫道。于是他们互相竭力说服对方,直到摆上晚饭时也没停止;只不过现在声音低了点儿。因为库罗夫斯基十分活跃,加入了谈话,谈话也慢慢变成一般性的闲聊了。
  博罗维耶茨基无论怎么都活跃不起来,他的话很少,也不听别人的高谈阔论,但是酒喝得很多,同时不耐烦地瞥着这一伙人,因为他迫不及待地想跟库罗夫斯基单独谈谈。可是谁也没有要退席的意思,特别是现在,大家又开始喝黑咖啡了。库罗夫斯基的兴致也来了一点,他捋着已经发白、钩钩弯弯的胡须,眨着榛子色的眼睛;那双眼睛由于他说话越来越有劲,变得象老虎眼睛一样。在谈话中,他加进了一道一道虽然自相矛盾,却也不无道理的格言。

  这里随便举几个例子:
  “诚实常常乏味,那就要力戒。”
  “不时干点缺德事,才能显得有德行。”
  “谁渴望正义,只要花钱买,就能买到。”
  “有神论者和无神论者区别何在?这只不过是愚蠢的两极而已。”
  “恶棍有时候也要摸摸两肋,看看能不能长出天使的翅膀。”
  “罗兹承认所有的告诫,除了一条:勿盗窃。”
  “用真理检验文明社会代价最高,因此不必担心,真理永远不会成为现实。”
  “我们听从法律并且尊重法律,因为法律靠刺刀支持。”
  “我们的文明对于我们还处于野蛮状态的灵魂、对于我们还是原始的本能来说,过于伟大。我们穿上文明的外衣,有如侏儒穿上巨人的衣服。”
  “我们所知的一切,可以比拟为在永恒黑暗中闪光的火柴。”
  “谁要是献身于一种思想,那大可不必以此夸耀自己,因为他贡献给这种思想的东西必定不多。”
  “人无所谓好坏,只有愚蠢与聪明之分。”
  凯斯勒再也不能老老实实听下去了,于是他不以为然地耸耸肩膀,嚷道:
  “你们跟小孩一样,就会玩空话的汽球解闷。我回家了。”
  “我也是这么看。”库罗夫斯基一语双关地说。
  凯斯勒留了下来。
  话题转到了文学,是梅什科夫斯基谈起来的;因为博罗维耶茨基嘲笑文学迷,梅什科夫斯基便告诉他说:
  “起头是歌曲,结尾还是歌曲,文学不是精梳棉纱纺织教课书。到此为止吧!”
  他站了起来,神色奇异地瞧瞧在座的人,好象有点惋惜似的,说:
  “跟我喝一杯送别酒吧,明天我到澳大利亚去。”
  大家哈哈大笑,喝了一杯,可是他严肃地重复道:
  “你们别笑,我说的是实话,明天晚上我就永远离开罗兹了。”
  “到哪儿去?为什么?”问题接二连三地来了。
  “见见世面去,到哪儿算哪儿。为什么?为了远远地离开欧洲,离开工厂文明。这个臭水坑,我已经腻了,我在这儿憋死了,沉到底了,要死了。再过两年,我非得烂死不可,可是我还想活下去,所以要走。我要重新开始生活,象人一样地活下去。”
  “可是为什么呀?究竟为什么?”他们都大惑不解,为他这个异乎寻常的决定激动起来。
  “究竟为什么?因为我腻了,我讨厌法律、风俗、各种关系、各种机构的无恶不作,讨厌老流氓一样的欧洲,各种虚情假意、五花八门的什么原则。这些东西控制了我,使我永远不自在——我讨厌一切,一切都太使我痛苦,我再也忍不下去了。”
  “可是在别的什么地方你就能轻快点吗?”
  “那就得再看了。诸位保重,再见!”
  大家跟他话别,可是又都挽留他,因为大家都喜欢他,虽然他有点阴阳怪气,还是十分器重他。

  库罗夫斯基什么也没说,只是用眼睛打量了他一阵,后来和他吻别时低声说:
  “你作得对。我要不是公务缠身,得干到底,干到最后一口气,我就跟你去。你什么时候用钱,就来信。”
  “嘿,见鬼,我会搞到大笔资本的,因为我的双手和大脑都很好。我走,不是为了去玩女人,去寻欢作乐;我走,是为了自由自在地生活。你们如果愿意,以后就偶尔想想我;请你们记住,不要为了发财不要命,别把自己变成拉车的牲口,不要变成机器,别因为工作过度把身体搞垮。”
  他吻了大家,吻库罗夫斯基用的劲儿最大,为了掩饰内心的激动,他开着玩笑走了。
  “哼,疯子!”凯斯勒轻蔑地哼了一声,也立即跟莫雷茨和维索茨基一起走了。
  只剩下了库罗夫斯基和博罗维耶茨基。
  库罗夫斯基双目迷离地望着远方什么地方,压抑不住因为伙伴上路的满怀惜别之情。
  “我只占用你一小会儿的时间。”博罗维耶茨基说。
  “请坐吧,到天亮还有不少时间呢。”他指着窗户,指着透过沾满水汽的窗口闪现的熹微晨光,说。
  卡罗尔长时间述说着他的工厂、公司现状,摆脱过多合伙的人的重要性,又谈到了别人对他施展的阴谋诡计,最后建议库罗夫斯基入股。
  库罗夫斯基沉思了半晌,又盘问了细节,这才说:
  “好吧,可是有一个条件。我是有言在先,这是个重要的条件,而且……也许有点奇怪。”
  “你说吧。”
  “也许你不喜欢,可是……请你顺顺当当地接受,象买卖人这样。”
  “我等着呐,说嘛!”
  “别娶安卡!”
  博罗维耶茨基跳了起来,脸上顿时绯红;这是一种突如其来,令人昏眩的欢乐造成的红晕。他心里痒痒得想搂住他的脖子,可是他火速控制住了自己,迅速作出了严肃的表情,拿起了帽子。
  “我不是说了吗,请你顺顺当当地接受,象买卖人那样。不过,我们谈谈心里话,用不着互相欺骗,咱俩都互相很了解。”
  “好,说说心里话。”
  “我悄悄地跟你合伙,你可以摆脱债务,甩开现在的股东们;可是作为报答,你得对安卡小姐说句干脆的话;你爱跟谁结婚都由你,比方说跟玛达·米勒吧。”
  “你呢,跟安卡?”
  “这是我的事,以后的事,只要你给她一句话,你也别再折磨她了。这种处境会要她的命的,她自己不说罢了。”
  “这句话我早就想说了,可是我考虑来考虑去,因为我担心,她那么敏感,而且,而且……”
  “而且,我觉得她不爱你,所以你宽待她。”
  “有点这样。”他说;库罗夫斯基的话最痛苦地触动了他。
  “哎,你不是也不爱她吗!”
  “这里,我也得说,这是我的事。我只能告诉你,只要不跟她断,我就是她的未婚夫,并且很快就娶她。真奇怪,你怎么能够提出这样的建议。”说着他竟然恼怒起来,真是出人意料。
  “你的话很对,也许我的脑筋不清楚了,没说清楚。”
  “再见。”
  库罗夫斯基和他握了手,望着他的背影,感到惋惜。他旋即按了铃,吩咐马上备车回家。
  “可怜的安卡!”他喃喃说了一声。
或许您还会喜欢:
乞力马扎罗的雪
作者:佚名
章节:7 人气:3
摘要:乞力马扎罗是一座海拔一万九千七百一十英尺的长年积雪的高山,据说它是非洲最高的一座山。西高峰叫马塞人①的“鄂阿奇—鄂阿伊”,即上帝的庙殿。在西高峰的近旁,有一具已经风干冻僵的豹子的尸体。豹子到这样高寒的地方来寻找什么,没有人作过解释。“奇怪的是它一点也不痛,”他说。“你知道,开始的时候它就是这样。”“真是这样吗?”“千真万确。可我感到非常抱歉,这股气味准叫你受不了啦。”“别这么说!请你别这么说。 [点击阅读]
别相信任何人
作者:佚名
章节:66 人气:2
摘要:如果你怀疑,身边最亲近的人为你虚构了一个人生,你还能相信谁?你看到的世界,不是真实的,更何况是别人要你看的。20年来,克丽丝的记忆只能保持一天。每天早上醒来,她都会完全忘了昨天的事——包皮括她的身份、她的过往,甚至她爱的人。克丽丝的丈夫叫本,是她在这个世界里唯一的支柱,关于她生命中的一切,都只能由本告知。但是有一天,克丽丝找到了自己的日记,发现第一页赫然写着:不要相信本。 [点击阅读]
地精传奇
作者:佚名
章节:33 人气:2
摘要:梦每个人都会有,在这个网络时代,我们敲击键盘将梦化为一个个字符。做梦的人多了,写梦的人也多了,看梦的人更多了。当一个个梦想列于书站之中,我们不禁会发现许多的梦是那么相似。在金戈铁马中争霸大陆是我曾经的梦,但此时却不是我想要的。当“我意王”如天上的云朵随处可见后,英雄们早已失去光泽,那些豪言壮语怎么看都像是落日的余辉,虽然美,但已是黄昏时。对于什么题材流行我并不感兴趣,我最喜欢的还是西式奇幻。 [点击阅读]
基督山伯爵
作者:佚名
章节:130 人气:2
摘要:大仲马(1802-1870),法国十九世纪积极浪漫主义作家,杰出的通俗小说家。其祖父是侯爵德·拉·巴那特里,与黑奴结合生下其父,名亚历山大,受洗时用母姓仲马。大仲马三岁时父亲病故,二十岁只身闯荡巴黎,曾当过公爵的书记员、国民自卫军指挥官。拿破仑三世发动政变,他因为拥护共和而流亡。大仲马终生信守共和政见,一贯反对君主专政,憎恨复辟王朝,不满七月王朝,反对第二帝国。 [点击阅读]
大西洋底来的人
作者:佚名
章节:100 人气:2
摘要:阴云密布,狂风怒号,滔天的大浪冲击着海岸。海草、杂鱼、各种水生物被涌上海滩,在狂风中飘滚、颤动。一道嶙峋的峭壁在海边耸起,俯视着无边无际的滔滔大洋。一条破木船搁浅在岸边,孤零零地忍受着风浪的抽打。船上写着几行日文。孤船的旁边,一条被海浪选到沙滩上的小鲨鱼,发出刺耳的哀叫。在任暴的风浪里,野生的海带漂忽不走,有些在海浪里起伏深沉,有些被刮到海滩上,任凭酷热的蒸腾。 [点击阅读]
孤独与深思
作者:佚名
章节:53 人气:2
摘要:一、生平1839年3月16日,普吕多姆出生于法国巴黎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两岁时父亲去世,这位未来的诗人便与寡居的母亲和一个姐姐一起住在巴黎和巴黎南部的夏特内。据《泰晤士文学副刊》说,他很小时名字前就加上了家人用于他父亲的昵称“苏利”。普吕多姆以全班数学第一名的成绩毕业后,准备进入一所理工学院,可是一场结膜炎打碎了他成为机械师的一切希望。 [点击阅读]
巴黎圣母院英文版
作者:佚名
章节:78 人气:2
摘要:维克多·雨果(VictorHugo),1802年2月26日-1885年5月22日)是法国浪漫主义作家的代表人物,是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雨果几乎经历了19世纪法国的一切重大事变。一生写过多部诗歌、小说、剧本、各种散文和文艺评论及政论文章,是法国有影响的人物。 [点击阅读]
拉贝日记
作者:佚名
章节:32 人气:2
摘要:胡绳60年前,侵华日军制造的南京大屠杀惨案,是日本法西斯在中国所犯严重罪行之一,是中国现代史上极其惨痛的一页。虽然日本当时当权者和以后当权者中的许多人竭力否认有这样的惨案,企图隐瞒事实真相,但事实就是事实,不断有身经这个惨案的人(包括当时的日本军人)提供了揭露惨案真相的材料。最近,江苏人民出版社和江苏教育出版社共同翻译出版了《拉贝日记》。 [点击阅读]
沉默的羔羊
作者:佚名
章节:62 人气:2
摘要:《沉默的羔羊》还不能算是经典,可“名著”的殊荣它还是当之无愧的。一部书,印到四百万册以上,无论如何其影响力不能低估。《纽约时报》一九九二年的畅销书排行榜上,《沉默的羔羊》稳稳地坐着第一把交椅,而根据它改编的同名电影又在本年度一下获得了五项奥斯卡大奖,这一来更是推波助澜,使这部以悬念及恐怖著称的小说在全球范围内达到了家喻户晓的地步。我大约三年前在一个朋友的家中看到了《沉默的羔羊》。那是原版录像。 [点击阅读]
狼的诱惑
作者:佚名
章节:74 人气:2
摘要:“彩麻,你能去安阳真的好棒,既可以见到芷希和戴寒,又可以和妈妈生活在一起,真的是好羡慕你啊!”“勾构,我以后会经常回来的,你也可以到安阳来看我呀。记得常给我写信,还有打电话。”“喂,各位!车子马上就要出发了。”长途客运站的管理员冲我们叫道。“你快去吧,否则可要被车子落下了。”“嗯,我要走了,勾构。我一到妈妈家就会给你打电话的。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