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丰饶之海 - 第四卷 天人五衰 第十九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第二天吃早饭时阿透说:“昨晚跟古泽去游乐园来着,坐了空中转车,晚饭一起吃了中国荞面条。”“那就好。”本多露出一排整齐的满口假牙道。但愿那是更适于假牙的老来恬淡的无机的笑。事实上本多的笑也真像是发自内心的喜悦。这刺痛了阿透。来到这家以后,阿透已懂得了每天早上用薄薄的曲柄刀一块块挖食进口葡萄柚的奢侈生活的乐趣。这实在是香到了极点的水果,略带苦味的白嫩嫩光润润的果肉挟裹着充沛得近乎傲慢的果汁。果汁冲刷着清晨热乎乎懒洋洋的牙龈。“古泽有口臭。做功课时有点受不了。”阿透尽量轻描淡写地说道。“莫名其妙,怕是胃有问题吧。这么说也是因为你爱洁成癖。不过这点小事要忍耐些才行。找那样的高材生当家庭教师可是不容易的哟。”“倒也是。”阿透退让一步,把葡萄柚一扫而光。用料考究的烤面片在十一月晨光的辉映下发出鞣皮样的光泽。阿透把奶油抹在上面,确认自然渗入之后,按本多教的方式咬了一口,接着又这样说道:“嗯——古泽人固然是好人,可思想方面调查过么?”本多脸上现出世俗的惊愕。阿透一喜。“可向你说过什么了?”“没有,倒没有明确说过什么。不过凭印象总觉得这个人搞过或正在搞什么政治活动。”本多自己信赖古泽,并相信阿透也同样如此。因此对这突如其来的话有些惶恐。从本多方面看来,是信赖父亲的儿子的提醒;从古泽角度来说,则无疑等于密告。阿透幸灾乐祸地悄然窥视,看本多如何处理这个微妙的道德问题。本多迄今一直在卜占事物的善恶,意识到此时不可轻率裁断。阿透的心理活动,若以本多梦中人物相对照堪称丑陋;而若以本多一向期盼之人相比照则完全理所当然。一句话,本多处于再进一步就要表白他求之于阿透的乃是那种丑陋的境地。为了让本多透过一口气,为了提供略加申斥自己的理由,阿透故意像顽童似地狠狠从旁边咬了一大口面包皮片,弄得面包皮渣纷纷落满膝部。但居然未能引起本多的注意。本多不能斥责阿透第一次发出的显然信任自己的信号,尽管信号中掺杂不良动机。另一方面,传统的道义心又诱惑本多很想指出基于任何理由的密告都是不地道的。这种诱惑使得自己与阿透似乎其乐融融的早餐遽然变得猥琐起来。本多对此很感困窘。他向糖罐伸出手,准备拿糖匙取红茶砂糖,不巧同阿透的手指碰在了一起。在朝晖下闪烁着小小不然的背叛与密告之光的糖罐。同时向那里伸出手的共震的情感……本来认为这才是阿透上门当养子以来最初萌发的父子感情嫩芽的话语,意外地刺伤了本多。父亲的焦躁是那样地显而易见,这使得阿透深感惬意。他注意到父亲的踌躇。父亲未能得以向他展开说教,令他“进一步信赖毕竟一度称之为师的家庭教师并对其怀有敬意”。父亲内心的矛盾同其教育动机深处潜伏的恶意第一次暴露出来。他品尝到类似小孩子把含在嘴里的西瓜籽一口吐出的那种如释重负的快慰。“……噢,这个问题交给父亲好了。你还要像过去一样乖乖听从古泽的指导。学习以外的事不用分心,反正一切由父亲处理就是。当务之急是考上高中。”本多终于开口了。“嗯,就按您说的做。”阿透浮起动人的微笑。本多整整思索了一天。翌日,找到警视厅一位负责治安方面的老相识,求其调查一下古泽。几天后有了答复:古泽参加了一个过激派左翼组织。本多于是很快找一个无谓的借口把古泽打发走了。
或许您还会喜欢:
芥川龙之介
作者:佚名
章节:32 人气:0
摘要:某日傍晚,有一家将,在罗生门下避雨。宽广的门下,除他以外,没有别人,只在朱漆斑驳的大圆柱上,蹲着一只蟋蟀。罗生门正当朱雀大路,本该有不少戴女笠和乌软帽的男女行人,到这儿来避雨,可是现在却只有他一个。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这数年来,接连遭了地震、台风、大火、饥懂等几次灾难,京城已格外荒凉了。照那时留下来的记载,还有把佛像、供具打碎,将带有朱漆和飞金的木头堆在路边当柴卖的。 [点击阅读]
花儿无价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0
摘要:一过晚上八点,商业街上营业时间最长的中华荞麦店也打烊了,小城顿时漆黑一片,复归寂静。夏季里,商家的经营对象是从东京、大阪等地回来省亲的人们,因此,常常会有许多店铺营业到很晚。可是,自秋风初起,东北小城的夜幕就开始早早降临了。晚上十点,城边的卡拉OK快餐店也关了门。几个手握麦克风、狂唱到最后的男女客人走出来,各个怕冷似地缩着身子,一面商量着接下来去何处,一面钻进停在路边的汽车。 [点击阅读]
苦行记
作者:佚名
章节:62 人气:0
摘要:译序《苦行记》是美国著名现实主义作家、幽默大师马克·吐温的一部半自传体著作,作者以夸张的手法记录了他1861—一1865年间在美国西部地区的冒险生活。书中的情节大多是作者自己当年的所见所闻和亲身经历,我们可以在他的自传里发现那一系列真实的素材,也可以在他的其他作品中看到这些情节的艺术再现及作者审美趣旨的发展。《苦行记》也是十九世纪淘金热时期美国西部奇迹般繁荣的写照。 [点击阅读]
英国病人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0
摘要:内容简介1996年囊获9项奥斯卡大奖的电影《英国病人》,早已蜚声影坛,成为世界经典名片,而它正是改编于加拿大作家迈克尔·翁达尔的同名小说...一部《英国病人》让他一举摘得了英国小说的最高奖项———布克奖(1992)。翁达杰的作品,国内鲜有译介(当年无论是电影《英国病人》还是图书《英国病人》,都没能引发一场翁达杰热)。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点击阅读]
苹果树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0
摘要:“那苹果树、那歌声和那金子。”墨雷译《攸里披底斯的〈希波勒特斯〉》在他们的银婚日,艾舍斯特和妻子坐着汽车,行驶在荒原的外边,要到托尔基去过夜,圆满地结束这个节日,因为那里是他们初次相遇的地方。这是斯苔拉·艾舍斯特的主意,在她的性格里是有点儿多情色彩的。 [点击阅读]
茶花女
作者:佚名
章节:34 人气:0
摘要:玛格丽特原来是个贫苦的乡下姑娘,来到巴黎后,开始了卖笑生涯。由于生得花容月貌,巴黎的贵族公子争相追逐,成了红极一时的“社交明星”。她随身的装扮总是少不了一束茶花,人称“茶花女”。茶花女得了肺病,在接受矿泉治疗时,疗养院里有位贵族小姐,身材、长相和玛格丽特差不多,只是肺病已到了第三期,不久便死了。 [点击阅读]
草叶集
作者:佚名
章节:364 人气:0
摘要:作者:瓦尔特·惠特曼来吧,我的灵魂说,让我们为我的肉体写下这样的诗,(因为我们是一体,)以便我,要是死后无形地回来,或者离此很远很远,在别的天地里,在那里向某些同伙们再继续歌唱时,(合着大地的土壤,树木,天风,和激荡的海水,)我可以永远欣慰地唱下去,永远永远地承认这些是我的诗因为我首先在此时此地,代表肉体和灵魂,给它们签下我的名字。 [点击阅读]
荒原狼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0
摘要:本书内容是一个我们称之为“荒原粮”的人留下的自述。他之所以有此雅号是因为他多次自称“荒原狼”。他的文稿是否需要加序,我们可以姑且不论;不过,我觉得需要在荒原狼的自述前稍加几笔,记下我对他的回忆。他的事儿我知道得很少;他过去的经历和出身我一概不知。可是,他的性格给我留下了强烈的印象,不管怎么说,我对他十分同情。荒原狼年近五十。 [点击阅读]
荒原追踪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0
摘要:由于形势所迫,我同温内图分手了,他得去追捕杀人犯桑特。那时我并没料到,我得过几个月才能再见到我这位红种人朋友和结拜兄弟。因为事件以后的进展同我当时想象的完全不一样。我们——塞姆-霍金斯、迪克-斯通、威尔-帕克和我,一路真正的急行军后骑马到了南阿姆斯河流入雷德河的入口处,温内图曾把这条河称为纳基托什的鲍克索河。我们希望在这里碰上温内阁的一个阿帕奇人。遗憾的是这个愿望没有实现。 [点击阅读]
荒岛夺命案
作者:佚名
章节:39 人气:0
摘要:一部优秀的通俗小说不仅应明白晓畅,紧密联系社会现实和群众生活,而且应该成为社会文化的窗口,使读者可以从中管窥一个社会的政治、经济、历史、法律等方方面面的情况。美国小说家内尔森-德米勒于一九九七年写出的《荒岛夺命案》正是这样一部不可多得的佳作。作者以其超凡的叙事才能,将金钱、法律、谋杀、爱情、正义与邪恶的斗争等融为一炉,演释出一部情节曲折、扣人心弦而又发人深思的侦探小说。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