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丰饶之海 - 第三卷 晓寺 第三十四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社会上充满了不安的征兆。“五一”节那天,皇宫前发生了骚乱。警察向群众开了枪,事态愈加严重。游行队伍中有六七个人,把美国人的轿车推翻,并点着了火。骑白色摩托车的警察遭到了游行队伍的袭击,警察弃车逃跑,摩托车被烧毁。掉进护城河里的美国水兵,一露头就被人们用石头打下去,这样浮起又沉下去有十几分钟之久,根本游不到对岸去。广场到处火光冲天。荷枪实弹的美军守卫着日比谷美军司令部、明治生命保险公司大厦等处。这场骚乱非同寻常。大家都不认为会就此罢手。人们都感到更大规模的暴动正在酝酿之中。“五一”那天,本多没去丸之内大厦事务所,他通过听广播看报纸,就知道这次决不是简单的事件。他事不关己地度过了战争岁月,如今,对社会上发生的事件再不能漠不关心了。他对财产的三分法感到不安,有关今后的方针,他必须和任财务顾问的朋友商量商量。第二天,他在家里焦躁不安,便出去散步。本乡三町目一带,古老的房子在初夏的太阳照耀下,还是老样子。他没有去卖法律书的书店,走进了一家门口陈列着各种杂志的书店。散步时去书店是他多年养成的习惯。书脊上的文字抚慰了他的心。一切都化作观念收藏在这里。人的情欲,政治动乱,一切都变成铅字静静地排列着。这里的书从编织入门到国际政治一应俱全,可谓包皮罗万象。为什么本多一到书店就平静下来了呢?只能说他从小就有这种怪癖。清显和勋就没有这样的怪癖。这是怎样的怪癖呢?不对世界时常加以概括就不得安宁,对未记录下来的现实,就固执地不予承认,他就是这样一种顽固的心理。虽然他不是马拉美①,但既然任何事情都迟早要表现出来,世界早晚会成为一本美丽的书,那么在一切完结后赶到也不迟。是的,昨天的事件已经过去。这里没有燃烧的火焰,没有怒吼,没有暴力,甚至没有留下血迹,老实的市民带着孩子购买畅销书,一位穿淡绿色毛衣的胖女人,提着布兜,粗声粗气地打听本月的妇女杂志出版了没有。书店老板很有雅兴,在店里面,在彩色匾额下面摆了一瓶菖蒲花,匾额上的文人蹩脚的题词是“读书乃精神食粮”。本多在狭小的书店里,和其他顾客挤来挤去的看了一圈,没发现想买的书。走到通俗杂志书架前时,看见一个学生模样的青年人,穿件运动衫,专注地看着杂志。他神情有些异样,老是盯着一页在看,很引人注目。本多凑近青年的右边,不经意地向杂志扫了一眼。他看见的是印刷粗糙,模糊不清的青瓷色克罗版画面,是一张被绳子捆绑的跪姿的裸体女人照片。刚才那位青年左手拿着杂志,目不转睛地盯的就是这一页。然而,来到青年身边时,发现他的姿势异常僵硬,他脖颈的角度、侧脸、眼睛仿佛是埃及的浮雕像,很不自然。这时,本多清楚地看到,青年把手插进右裤兜里,手在里面急剧地机械运动着。本多马上离开了书店,愉快的散步已兴致全无。“那家伙怎么在众目睽睽之下干那种事呢。没有钱买那本书吗?要是那样我会悄悄替他付钱的。是啊,我怎么没想到呢。真应该毫不犹豫的给他买下来!”①马拉美:19世纪法国象征派诗人。走了约莫两个电线杆的距离,本多的想法又变了。“不,决不是那样的。如果他真想要那杂志的话,即使用钢笔作抵押,也能买下来的。”无论如何那本书也应该买走的。本多肆意地想像起来。仿佛那个青年和自己密切相关似的。这样一路想着朝自己家走去,由于讨厌妻子的迎候,就绕道走,没有从卫理公会教堂拐过去。本多主观地断定,那青年没把杂志带回家,恐怕不是怕家里人唠叨,也不是因为没地方放。那个青年肯定是一个人住公寓的。他知道一回到公寓里,等待他的孤独,就会像宠物一样扑到他的身上,他肯定是惧怕打开那被捆绑的裸女照片,享受孤独的乐趣。那里有青年造就的牢狱中那样的绝对的自由,那自由在肆虐的小小四方空间,那充满精液味儿的阴暗巢穴里,面对这乳房被嵌入绳索的,痛苦挣扎的青瓷色的裸女的脸,面对这后仰的鸽子翅膀形的鼻孔,一定是极其恐惧的。在这完整的自由之中,与裸女面对面,和杀人是一回事。……因此他才选择了将自己暴露于众人目光中的行为。希望使自己被束缚于他人的目光里,在这危险和屈辱中,面对被捆绑的裸女。这样选择的可怕的条件,表现了潜藏在一切性爱中的丝绸般纤细的心灵。这是一种极其特殊、甘美之极的卑贱诱惑。如果那是艺术照中的漂亮模特儿,青年决不会如此欲火中烧的。在这座大都市里,有如昼夜刮个不停的暴风般的性欲,是黑暗的巨大的过剩。街上有燃烧瓶火焰肆虐,地下是情感的大阴沟。……当本多远远看见从他父亲那一代就矗立在那儿的威风凛凛的古门柱时,觉得自己与父亲的老年相距多么远啊。他推开小门走进去,一看见白色的洋玉兰花在枝头盛开,顿时感到散步的疲劳,不由得想到,如果自己会作俳句就好了。
或许您还会喜欢:
古都
作者:佚名
章节:48 人气:2
摘要:千重子发现老枫树干上的紫花地丁开了花。“啊,今年又开花了。”千重子感受到春光的明媚。在城里狭窄的院落里,这棵枫树可算是大树了。树干比千重子的腰围还粗。当然,它那粗老的树皮,长满青苔的树干,怎能比得上千重子娇嫩的身躯……枫树的树干在千重子腰间一般高的地方,稍向右倾;在比千重子的头部还高的地方,向右倾斜得更厉害了。枝桠从倾斜的地方伸展开去,占据了整个庭院。它那长长的枝梢,也许是负荷太重,有点下垂了。 [点击阅读]
啤酒谋杀案
作者:佚名
章节:21 人气:2
摘要:赫邱里-波罗用欣赏的眼光有趣地打量着刚被引进办公室的这位小姐。她写给他的信,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只要求见他一面,没提任何别的事。信很简短,语气也很认真,唯有坚毅有力的字迹,可以看出这位卡拉-李马倩是个年轻活泼的女性。现在,他终于见到她本人了──高挑,苗条,二十出头。她是那种任何人都会忍不住多看一眼的女人,身上穿的衣服很昂贵,裁剪也很合宜。她的眉生得相当方正,鼻梁挺直而有个性,下巴坚毅果决。 [点击阅读]
宠物公墓
作者:佚名
章节:62 人气:2
摘要:耶稣对他的门徒说:“我们的朋友拉撒路睡了,我去叫醒他。”门徒互相看看,有些人不知道耶稣的话是带有比喻含义的,他们笑着说:“主啊,他若睡了,就必好了。”耶稣就明明白白地告诉他们说:“拉撒路死了……如今我们去他那儿吧。”——摘自《约翰福音》第01章路易斯·克利德3岁就失去了父亲,也从不知道祖父是谁,他从没料想到在自己步入中年时,却遇到了一个像父亲一样的人。 [点击阅读]
小逻辑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2
摘要:为了适应我的哲学讲演的听众对一种教本的需要起见,我愿意让这个对于哲学全部轮廓的提纲,比我原来所预计的更早一些出版问世。本书因限于纲要的性质,不仅未能依照理念的内容予以详尽发挥,而且又特别紧缩了关于理念的系统推演的发挥。而系统的推演必定包皮含有我们在别的科学里所了解的证明,而且这种证明是一个够得上称为科学的哲学所必不可缺少的。 [点击阅读]
恐怖的隧道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2
摘要:1金秋10月,天气分外晴朗。一辆公共汽车正在沿着关门公路向南行驶。秋田直治坐在车中最后一排的座位上,他知道车马上就要驶到关门隧道了,透过宽大明亮的车窗玻璃,他看到深秋时的天空湛蓝而高远,没有一丝浮云。往日,北九州市因为是一座工业城市,所以上空总是被浓烟笼罩着,空气污染的十分厉害。就连与它相邻的部分地区也被污染了,香川县的坂付市,远远望去,它上空墨色的污浊气体象一片拖着长尾的薄云。 [点击阅读]
悖论13
作者:佚名
章节:50 人气:2
摘要:听完首席秘书官田上的报告,大月蹙起眉头。此刻他在官邸内的办公室,正忙着写完讲稿,内容和非洲政策有关。下周,他将在阿迪斯阿贝巴①公开发表演说。坐在黑檀木桌前的大月,猛然将椅子反转过来。魁梧的田上站在他面前,有点驼背。“堀越到底有甚么事?是核能发电又出了甚么问题吗?”堀越忠夫是科学技术政策大臣。大月想起前几天,他出席了国际核能机构的总会。“不,好像不是那种问题。与他一同前来的,是JAXA的人。 [点击阅读]
新月集
作者:佚名
章节:38 人气:2
摘要:我独自在横跨过田地的路上走着,夕阳像一个守财奴似的,正藏起它的最后的金子。白昼更加深沉地投入黑暗之中,那已经收割了的孤寂的田地,默默地躺在那里。天空里突然升起了一个男孩子的尖锐的歌声。他穿过看不见的黑暗,留下他的歌声的辙痕跨过黄昏的静谧。他的乡村的家坐落在荒凉的边上,在甘蔗田的后面,躲藏在香蕉树,瘦长的槟榔树,椰子树和深绿色的贾克果树的阴影里。 [点击阅读]
无影灯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2
摘要:第一章01“今晚值班不是小桥医师吗?”做完晚上7点的测体温、查房,返回护士值班室的宇野薰一边看着墙上贴着的医师值班表一边问。“那上面写着的倒是小桥医师,可是,听说今晚换人了。”正在桌上装订住院患者病历卡片的志村伦子对阿薰的问话头也没抬地回答说。“换人了,换的是谁?”“好像是直江医师。 [点击阅读]
暮光之城3:月食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谨以此书献给我的丈夫,潘乔感谢你的耐心、关爱、友谊和幽默感以及心甘情愿在外就餐也感谢我的孩子们,加布、塞斯及艾利感谢你们使我体验了那种人们甘愿随时为之付出生命的爱火与冰①有人说世界将终结于火,有人说是冰。从我尝过的欲望之果我赞同倾向于火之说。但若它非得两度沉沦,我想我对仇恨了解也够多可以说要是去毁灭,冰也不错,应该也行。 [点击阅读]
查太莱夫人的情人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2
摘要:因为坊间出现了好几种《查太莱夫人的情人》的偷印版,所以我现在决意在法国印行这种六十法郎的廉价的大众版,我希望这一来定可满足欧洲大陆读者的要求了。但是,偷印家们——至少在美国——是猖厥的。真版的第一版书从佛罗伦斯寄到美国不到一月,在纽约业已有第一版的偷印版出卖了。这种偷印版与原版第一版,拿来卖给不存疑心的读者。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