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丰饶之海 - 第三卷 晓寺 第二十二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从这一天开始,本多难以抑制想见聪子的欲望。从蓼科嘴里得知聪子依然美丽如初,使他的这一念头更加强烈。因为他最怕看到像焚烧过的遗迹般的“美丽的废墟”。但是,战况日益严峻起来,要是没有过得硬的军方门路,很难弄到火车票,随心所欲的外出旅行简直是天方夜谭。在这段日子里,本多读起了蓼科送给他的《孔雀明王经》。本多迄今为止从未接触过密教的经典。书的开头,是用密密麻麻的铅字印的解说和仪规。孔雀明王是“胎藏界曼荼罗苏悉地院”南端的第六位,具“诸佛能生”之德,故又称“孔雀佛母”。了解了这些,本多立即对这本偶然得到的经典发生了兴趣。印度教的古代诸神改头换面之后,与密教的密仪使用是“咒文”(陀罗尼)和“真言”一起,不断向佛教世界内部大量涌入。《孔雀明王经》原本是佛陀为预防蛇毒或治愈蛇毒所念的咒文。经文云:“比丘吉祥出家未久,为僧之洗浴备薪时,异木下盘踞一黑蛇,蜇比丘右足趾,比丘闷绝bi地,目翻吐沫。阿难诣佛所问:‘如何能治?’佛告阿难:‘汝持如来大孔雀王咒经,拥吉祥比丘,结戒结咒,则毒不能害,刀杖众患不能加,悉除。’”这部能治蛇毒,并能祛除一切热病、外伤、痛苦的经典,不仅诵读有效,只要心中浮现孔雀明王,即可消除恐怖、仇敌及一切灾难。它就是这样一部不可多得的经典。所以在平安朝时代,只允许由东寺长者和仁和宫主持孔雀明王经法的秘密仪式,专门祈祷消除从天灾人祸至疫病分娩的所有灾难。孔雀明王与其原型迦梨女神耷拉着舌头、颈挂人头的血淋淋形象不同,它像是神化的孔雀,美丽而华贵。无论是模仿孔雀啼声“诃诃诃诃诃诃诃诃诃诃诃诃”的陀罗尼,还是意味着“孔雀成就”的真言“摩谕吉罗帝沙诃”,以及仪规中被尊崇为“佛母大孔雀明王印”的反绑双手,重合大拇指和小指的特殊印相,皆为孔雀的庄严直叙和摹写。这印相即是孔雀的形状,小指是尾,大指是头,其余指头模仿翅膀。吟咏真言并扇动其六指的姿势,即是表现孔雀的舞蹈的姿态。骑着金色孔雀的明王背后,正是那印度的苍穹。为了使人们心中怀有幻象,这些热带的天空,魁伟的云彩,午后的倦怠,傍晚的微风是不可缺少的。金色孔雀面朝正面,双腿有力地站在地上。张开翅膀,驮着明王,绚丽多彩的开屏代替了圆形背光,护在明王身后。明王在孔雀背上的白莲花座上结跏趺坐。明王的四只胳膊,右边第一只手执开敷莲花,第二只手持具缘果;左边第一只手贴胸拿着吉祥果,第二只手拿着三五根孔雀羽毛。明王面呈慈悲相,朝向正面的脸和肌肤异常白皙,头戴宝冠,颈坠璎珞,耳垂吊环,腕绕手镯,这些灿烂夺目的装饰品使它那披着薄沙的肌肤愈加庄严神圣。那半睁的眼睛,低垂的眼睑,好似午睡后的倦懒神情。看来大慈大悲,拯救众生,会产生出本多在印度明亮的原野里发现的那样无为的假寐般的感情。与这洁白的佛像相比,相当于光环的孔雀屏则是五彩缤纷,灿烂耀眼。在鸟类的色彩中,它最接近晚霞,仿佛把混沌的世界严格排列成密教的曼佗罗一样,它把毫无秩序的晚霞的丰富色彩、放纵不羁的形态、纷繁缭乱的光线整理成井然有序的几何学图样。只是,金色、绿色、深蓝色、紫色、茶色等黯淡的光彩,显示出的是几乎与落日同归于尽的晚霞的最后时刻。孔雀屏上缺少火红的颜色。如果世上真有火红色的孔雀,火红色的明王骑在这展翅开屏的孔雀背上,人们一定会认为她就是迦梨女神。本多想,在与蓼科相遇的废墟上空的那片火烧云里,一定有这样的孔雀在显灵。
或许您还会喜欢:
夜城5·错过的旅途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2
摘要:夜城老是给人一种时间不够的感觉。你可以在这里买到所有东西,但就是买不到时间。由于我有许多事情要办,又有许多敌人在身后追赶,所以只好急急忙忙地穿梭在夜城的街道之间。我很惊讶地发现来来往往的人潮都跟我保持一种比平常还要遥远的距离,看来若非我母亲的身分已经流传开来,就是大家都听说了当权者公开悬赏我的项上人头。为了避免卷入无妄之灾,于是众人纷纷及早走避。 [点击阅读]
夜城外传·影子瀑布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2
摘要:世界上存在着一座梦想前去等待死亡的城镇。一个恶梦得以结束,希望终得安歇的所在。所有故事找到结局,所有冒险迎向终点,所有迷失的灵魂都能迈入最后归宿的地方。从古至今,世界上一直存在着许多这样的地方,散落在世界各地的黑暗角落。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科学的发展、魔法的消逝,大部分的奇景都已不复见,而这类隐藏的角落也随之凋零。 [点击阅读]
大师与玛格丽特
作者:佚名
章节:33 人气:2
摘要:暮春的莫斯科。这一天,太阳已经平西,却还热得出奇。此时,牧首①湖畔出现了两个男人。身材矮小的那个穿一身浅灰色夏季西装,膘肥体壮,光着秃头,手里郑重其事地托着顶相当昂贵的礼帽,脸刮得精光,鼻梁上架着一副大得出奇的角质黑框眼镜。另一个很年轻,宽肩膀,棕黄头发乱蓬蓬的,脑后歪戴一顶方格鸭舌帽,上身着方格布料翻领牛仔衫,下身是条皱巴巴的自西眼裤,脚上穿一双黑色平底鞋。 [点击阅读]
大江健三郎口述自传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2
摘要:铁凝喜爱一个作家的作品,是不能不读他的自传的。每当我读过那些大家的自传后,就如同跟随着他们的人生重新跋涉了一遍,接着很可能再去重读他们的小说或诗。于是一种崭新的享受开始了,在这崭新阅读的途中,总会有新的美景突现,遥远而又亲近,陌生而又熟稔——是因为你了解并理解着他们作品之外的奇异人生所致吧。读许金龙先生最新译作《大江健三郎口述自传》,即是这样的心情。 [点击阅读]
天路历程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2
摘要:约翰.本仁写过一部自传,书名为《丰盛的恩典》,讲述神对罪人的恩典。约翰.本仁1628年生于英国,他的家乡靠近裴德福郡。他的父亲是一个补锅匠(这种职业早已被淘汰),专营焊接和修补锅碗瓢盆以及其他金属制品。在17世纪中叶,补锅匠奔走于各个乡村之间,挨家挨户地兜揽生意。如果有人要修理东西,他们就在顾主家中作活,完工以后顾主当场付钱。按当时的社会标准,这是一份相当卑贱的职业。 [点击阅读]
天黑前的夏天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2
摘要:一个女子双臂交叉,站在自家后屋台阶上,等待着什么。在想事儿吗?她可不这么认为。她是在试图抓住某个东西,让它赤条条地躺在跟前,好让她细细端详,看个真切明白。最近一段日子里,她脑海里的种种想法多如衣架上的衣服,她一件件取下“试穿”。任凭自己嘴里冒出童谣般老掉牙的话语,因为遇到重要事件,人们总是习惯套用老话表明态度,而老话却多为陈词滥调。 [点击阅读]
失去的世界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2
摘要:她的父亲亨格顿先生是世界上最不通人情世故的人,心肠好,但绝对是以愚蠢的白我为中心。我毫不怀疑他心里深信,我每周来三次是因为陪着他是一种快乐。想到将有这样一个岳父真叫人扫兴,但是没有什么东西能使我与格拉迪斯分开。那天晚上有一个小时或者还多一点,我听着他那单调的谈话。最后他跳了起来,说了些关于我平时不动脑筋的话,就进他的房间换衣服,出席会议去了。终于我单独和格拉迪斯一起了。 [点击阅读]
寓所谜案
作者:佚名
章节:32 人气:2
摘要:我不知道到底从哪儿开始这个故事,但是我还是选择了某个星期三在牧师寓所的午餐时分开始。席间的交谈大部分与将要叙述的故事无关,但还是包含得有一两件有启发的事件,这些事件会影响到故事的发展。我刚切完了一些煮熟的牛肉(顺带一句,牛肉非常硬),在回到我的座位上时,我说,任何人如果谋杀了普罗瑟罗上校,将会是对整个世界做了一件大好事。我讲的这番话,倒是与我的这身衣服不太相称。 [点击阅读]
寻羊冒险记
作者:佚名
章节:44 人气:2
摘要:星期三下午的郊游从报纸上偶然得知她的死讯的一个朋友打电话把这个消息告诉了我。他在听筒旁缓缓读了一家晨报的这则报道。报道文字很一般,大约是刚出大学校门的记者写的见习性文字。某月某日某街角某司机压死了某人。该司机因业务过失致死之嫌正接受审查。听起来竟如杂志扉页登载的一首短诗。“葬礼在哪里举行?”我问。“这——不知道。”他说,“问题首先是:那孩子有家什么的吗?”她当然也有家。 [点击阅读]
小老鼠斯图亚特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向北,再向北,直到永远——译者序“我希望从现在起一直向北走,直到生命的结束。”“一个人在路上也可能遇到比死亡更可怕的事情。”修理工说。“是的,我知道,”斯图亚特回答。——《小老鼠斯图亚特》不管朝什么方向走行路,只要是你自己想要的方向,就该一直走下去,直到生命的结束。斯图亚特是这样想的,怀特是这样想的。我也是。不过,行路可能是枯燥的,艰难的,甚至是危险的。但行路也是有趣的,有意义的。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