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丰饶之海 - 第一卷 春雪 第五十二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这一天,小雪随风飘舞,洒落在大和平原枯黄色的狗尾巴草上。虽说是春雪,却像小虫飞舞一样轻淡粉细,在天空阴沉的时候,与天色浑然一体;在微弱的阳光里,反而看清是飘洒的粉雪。寒气却比真正大雪纷飞的日子凛冽刺骨。清显躺在枕头上,思考自己对聪子表示的无限真诚。昨天晚上终于要求本多相助一把,他今天肯定会赶来。本多的友情也许可以打动住持尼的心。然而,在本多到达之前,还有一件事必须做,应该去试一试。这就是不凭借任何人的帮助,向聪子表示自己最后的真诚。回想起来,自己一直没有机会向聪子表达如此的诚意。或者说由于自己的怯弱,一直回避这样的机会。现在自己能够做的只有一件事,就是病得越重,越要带病修行,这才既有意义,又有力量。如此的真心诚意,也许会感动聪子,也许依然感动不了她。但是,即使无法期待聪子的感动,对于自己来说,事到如今,不这样修行,也无法使自己的心情平静下来。起初,想见聪子一面的渴望占据他的整个灵魂,但后来灵魂本身开始活动,似乎超越了这种渴望和目的。然而,他的整个肉体抗拒着徘徊游离出去的灵魂。发烧和疼痛如沉重的金丝把全身缝得严严实实,自己的肉体仿佛成为编织的锦绣。虽然四肢无力,但如果举起胳膊,裸露的皮肤立刻起鸡皮疙瘩,胳膊就像盛满水的吊桶一样沉重。咳嗽往胸部深处渗透进去,如遥远的雷鸣在墨汁流淌的天空深处轰响。连手指头都没有力气,惟有真挚的病热贯穿整个倦怠的不情愿的肉体。他在心里不断呼唤聪子的名字。就这样浪费时间。直到今天,旅馆的人才发觉他生病,于是赶紧提高房间的温度,细心照顾,但清显坚决不要派人照顾,也不允许叫医生来。下午,清显让女仆叫人力车,仆人不敢贸然应承办理,便报告给旅馆老板。老板前来说服他,清显为了证明自己没病,不用别人搀扶,自己站起来,穿上学生制服和外套。人力车来了,他用旅馆侍者硬塞给他的毛毯裹着膝盖出发。尽管裹得这么严实,仍然觉得非常寒冷。一点雪花从黑色的车篷缝隙飘进来,清显想起去年和聪子一起乘坐人力车观赏早晨雪景那难以忘怀的景象。回忆使他伤感痛楚。其实是他的胸部在阵阵疼痛。他对忍受着头疼卷缩在摇晃的昏暗的人力车里的自己感到厌恶。于是掀开前面的车篷,用围巾包皮裹着嘴和鼻子,发烧得湿润的眼睛看着外面摇晃的景色。他觉得这样稍微好受一些。所有会引起内心痛苦回忆的东西都非常讨厌。人力车穿过带解町一条条狭窄的街道,可以望见远处雾霭朦胧的山腰里的月修寺。车子还要沿着田地中间的平坦道路一直往前走,粉雪无声地飘落在残留着稻架的刚刚收割过的田地上,飘落在桑田干枯的树枝上,飘落在绿油油的冬天菜地上,飘落在池沼里发红的干枯芦苇和香蒲穗上,但雪花很快就融化了。飘落在清显膝盖的毛毯上的雪花也立刻消融,也没有凝结成细小的水珠。天空如水,泛着白色,却又透下淡薄的阳光。雪花在阳光里越飘越轻,轻如白灰。到处都是枯萎的狗尾巴草在微风中摇曳,弯曲低垂的芒穗上的绒毛在微弱的阳光里泛着微光。原野尽头的山脉云蒸霞蔚,而天际露出一片蔚蓝,山顶的积雪闪光耀眼。清显忍受着脑袋的嗡嗡作响,看着风景,心想自己有好几个月没观赏外界的景色了。这个地方实在宁静,也许是车子的摇晃和自己沉重的眼皮扭曲、搅乱了景色,他每天都过着苦恼悲伤的没有生活规律的日子,觉得好久没有看见这样清晰明媚的风光。而且在这宁静的风景里没有一个人影。车子已经驶近竹丛环绕月修寺的山腰,大门那边坡路两侧的松树也格外显眼。当清显从田地中的路上望见这只有一对石柱的大门时,一股悲痛的情绪袭上心头。清显心想:车子进入大门以后,离门厅还有三百多米,如果继续坐车一直到门厅前,恐怕聪子今天仍然不会见我。也说不定现在寺院内部正在发生一些微妙的变化,或许一老说服住持尼,住持尼终于心软下来,见我冒雪前来,同意让我见聪子一面。但是如果我乘坐人力车一直进到门厅前面,也许会使本来已经改变态度的住持尼又恢复初衷,决定不让和聪子见面。我的最后的努力,正在她们的心中产生某种结晶。实际上,现在正收集许许多多无形的薄片,准备编织透明的扇子。只要稍不注意,扇轴脱落,也许整个扇子就会七零八落……退一步说,如果坐车直抵门厅前面,今天聪子也不见自己,结果肯定是自我责备。责备自己诚意不够,不管身体多么疲乏难受,也应该下车走上来,如果以别人并不知晓的真诚打动对方的心,也许聪子会同意与自己见面……对,不应该留下诚意不够这个遗憾悔恨。不舍命就无法与她相见的思想大概可以把聪子推到美的颠峰。我来到这里就是为了这个目的。他分不清这是理智的思考,还是高烧的谵妄。他下了车,告诉车夫在门厅前面等候,自己沿着坡路走上去。天空稍许放情,雪花在淡薄的阳光里飘舞,路旁的灌木丛中传来像是云雀的呜叫声。道路两旁的松林中夹杂着的樱树上长出青苔,一株白梅在树丛中绽放着花朵。清显已是第五天第六次来到这里,眼前的一切景色按说都已经司空见惯,没有什么令人感兴趣的,但是他今天拖着发烧的病体,脚步像踩棉花似地忽悠摇晃着登上坡路,眼中所见的一切都显得异常虚幻的明亮,熟悉的风景似乎今天格外新鲜,新鲜得令人惧怕心悸。身体一阵阵发冷,寒颤如锐利的银箭射穿脊梁。路边的羊齿草、紫金牛的红果、随风摇晃的松针、干青叶黄的竹林、茫茫的狗尾巴草、草地上冰冻的残留着车辙的白色道路,这一切都融化在前面杉树林的黑暗里。在这一片岑寂的后面,存在着一个充满光明的、含带着难以言状的悲愁的世界,毫无疑义,在那个世界的中心的最深最深最深的地方,聪子犹如一尊纯洁晶莹的小金像悄无声息地居住在那里。但是,如此明亮耀眼的陌生世界果真是久居熟悉的“现世”吗?清显走得上气不接下气,便坐在路边的石头上休息。石头的冷气穿透身上的几层衣服侵袭肌肤,他猛烈咳嗽,看见吐在手绢上的痰呈现铁锈色。好不容易止住咳嗽,然后转过头,眺望着矗立在稀疏的树林远方的山顶积雪。由于刚才咳嗽咳出的泪水湿润了眼睛,看上去远山的积雪显得晶亮润泽,更加耀眼。这时,十三岁那一年的记忆突然掠过脑际,眼前仿佛出现他在给春日宫妃牵裙裾时仰望过的她乌发下那冰清玉洁的粉颈。在他的人生中,那才是第一次感受到令人痴醉的女性的美。天又阴下来,雪花渐密。他把皮手套脱下来,伸开手掌接雪。雪花落在灼热的手掌上,即刻融化。这美丽的手掌白白净净,连一个水泡也没有。他心想自己这一生一直保护着这双优美的手掌,绝不受泥土、鲜血、汗水的污脏。这是一双只用来表达感情的手。他勉强站起来。他担心自己是否能够冒雪走到寺院门口。一走进杉树林中,更觉得寒风凛冽,风声在耳边呼啸,冬天的天空如寒水般灰暗,荡漾着冰冷涟漪的池沼已近在眼前。走过池沼,便是郁郁苍苍的老杉树,落在身上的雪花也逐渐稀疏。清显什么也不想,只是一步一步往前迈。他的所有的回忆都已经崩溃,只想着把逐渐靠拢而来的未来的薄薄外皮一点一点剥去。不知不觉走过黑门,覆盖着薄薄一层雪花的菊花形瓦檐的平唐门已近在眼前。他走到门厅前面,一下子倒在地上,一阵剧烈的咳嗽,也无法叫门。这时,一老走出来,抚摸他的后背。恍惚迷离的清显还以为是聪子在抚摸自己的背部,感到一种难以言喻的幸福。一老不像以前那样,当场断然拒绝,而是把清显留在外面,自己进去。清显觉得等待的时间长得有如永恒。在他等待的时候,一种雾状的东西笼罩在眼前,痛苦和幸福的感觉朦胧地融合在一起。似乎听见女人急促的对话声。接着,声音停止了。又过了片刻,就一老一个人出来。“还是无法见面。您来多少遍也无济于事。我让寺院的人送您,请您回去吧。”于是,清显由一个身体粗壮的寺院男仆搀扶着,冒着纷飞的雪花,回到人力车上。
或许您还会喜欢:
理想国
作者:佚名
章节:18 人气:0
摘要:柏拉图(公元前427年-347年)是古希腊的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年-399年)①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年-322年)的老师。他一生大部分时间居住在古希腊民族文化中心的雅典。他热爱祖国,热爱哲学。他的最高理想,哲学家应为政治家,政治家应为哲学家。哲学家不是躲在象牙塔里的书呆,应该学以致用,求诸实践。有哲学头脑的人,要有政权,有政权的人,要有哲学头脑。 [点击阅读]
理智与情感
作者:佚名
章节:59 人气:0
摘要:【作者简介】简·奥斯汀(1775~1817)英国女小说家。生于乡村小镇斯蒂文顿,父亲是当地教区牧师。奥斯丁没有上过正规学校,在父母指导下阅读了大量文学作品。她20岁左右开始写作,共发表了6部长篇小说。1811年出版的《理智和情感》是她的处女作,随后又接连发表了《傲慢与偏见》(1813)、《曼斯菲尔德花园》(1814)和《爱玛》(1815)。 [点击阅读]
琥珀望远镜
作者:佚名
章节:38 人气:0
摘要:猛兽们从深邃的山谷走来看着熟睡中的少女——威廉?布莱克紧挨着雪线有一个杜鹃花遮蔽的山谷,山谷里哗啦啦地流淌着一条乳白色的雪水融化而成的小溪,鸽子和红雀在巨大的松树间飞翔,在岩石和其下簇拥着的又直又硬的树叶间半遮半掩着一个洞。 [点击阅读]
瓦尔登湖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0
摘要:这本书的思想是崇尚简朴生活,热爱大自然的风光,内容丰厚,意义深远,语言生动,意境深邃,就像是个智慧的老人,闪现哲理灵光,又有高山流水那样的境界。书中记录了作者隐居瓦尔登湖畔,与大自然水-乳-交融、在田园生活中感知自然重塑自我的奇异历程。读本书,能引领人进入一个澄明、恬美、素雅的世界。亨利·戴维·梭罗(1817-1862),美国超验主义作家。 [点击阅读]
生活在别处
作者:佚名
章节:18 人气:0
摘要:——读米兰·昆德拉《生活在别处》吕新雨生存于人类的文化传统之中,我们对于"诗"、"抒情"、"美"这样的字眼,总是保持着崇高的故意。人类不仅具有抒情的能力,而且具有这种需要,基于生存的需要。这样抒情诗就不仅仅是一个美学问题,而且是一个具有存在论性质的问题,抒情态度成为人类的一种生存范畴。 [点击阅读]
田园交响曲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0
摘要:纪德是个不可替代的榜样在二十世纪法国作家中,若论哪一位最活跃,最独特,最重要,最喜欢颠覆,最爱惹是生非,最复杂,最多变,从而也最难捉摸,那么几乎可以肯定,非安德烈·纪德莫属。纪德的一生及其作品所构成的世界,就是一座现代的迷宫。这座迷宫迷惑了多少评论家,甚至迷惑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们长达三十余年。这里顺便翻一翻诺贝尔文学奖这本老账,只为从一个侧面说明纪德为人和为文的复杂性,在他的迷宫里迷途不足为奇。 [点击阅读]
男人这东西
作者:佚名
章节:19 人气:0
摘要:对于性,少男们由于难以抑制自己而感到不安;与此同时,他们又抱有尝试性爱的愿望。因此,他们的实情是:置身于这两种互相矛盾的情感的夹缝中苦苦思索,闷闷不乐。无论男性还是女性,成长为响当当的人是极其不易的。在此,我们所说的“响当当的人”指的是无论在肉体还是在精神方面都健康且成熟的男人和女人。在成人之前,人,无一例外要逾越形形色色的障碍、壁垒。 [点击阅读]
畸形屋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0
摘要:大战末期,我在埃及认识了苏菲亚-里奥奈兹。她在当地领事馆某部门担任一个相当高的管理职位。第一次见到她是在一个正式场会里,不久我便了解到她那令她登上那个职位的办事效率,尽管她还很年轻(当时她才二十二岁)。除了外貌让人看来极为顺眼之外,她还拥有清晰的头脑和令我觉得非常愉快的一本正经的幽默感。她是一个令人觉得特别容易交谈的对象,我们在一起吃过几次饭,偶尔跳跳舞,过得非常愉快。 [点击阅读]
癌症楼
作者:佚名
章节:69 人气:0
摘要:肖韦宏瑞典皇家学院将1970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授予苏联作家索尔仁尼琴,从而使前苏联与西方之间继“帕斯捷尔纳克事件”之后又一次出现了冷战的局面。从那时以来,索尔仁尼琴也由一个“持不同政见者”变为“流亡作家”,其创作活动变得更为复杂,更为引人注目。索尔仁尼琴于1918年12月11日生于北高加索的基斯洛沃茨克市。父亲曾在沙俄军队中供职,战死在德国;母亲系中学教员。 [点击阅读]
白发鬼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诡怪的开场白此刻,在我面前,这所监狱里的心地善良的囚犯教诲师,正笑容可掬地等待着我开始讲述我的冗长的故事;在我旁边,教诲师委托的熟练的速记员已削好铅笔,正期待我开口。我要从现在起,按照善良的教诲师的劝告,一天讲一点,连日讲述我的不可思议的经历。教诲师说他想让人把我的口述速记下来,以后编成一部书出版。我也希望能那样。因为我的经历怪诞离奇,简直是世人做梦都想不到的。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