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丰饶之海 - 第一卷 春雪 第六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一九一○年,暹罗国王拉玛五世传位六世。这次来日本留学的王子,其中一个是新王的弟弟,也是拉玛五世的儿子,其号为普拉恩·乔,名叫帕塔纳蒂特,英语习惯敬称为希思·海涅斯·帕塔纳蒂特王子。另一个王子也是十八岁,却是拉玛四世的孙子。两个人是十分要好的堂兄弟。他的号是蒙·乔,名叫克利萨达。帕塔纳蒂特殿下总是用“克利”的爱称称呼他。克利萨达殿下也始终对正统的王子心怀敬意,称其为“乔·披”。两人都是虔诚的佛教徒,但平时的装束打扮、生活习惯都是英国式,讲一口流利的英语。新王担心年轻的王子全盘西化,所以让他们到日本留学。两位王子对此没有异议,只是乔·披要与克利的妹妹分离一段时间,这是惟一的伤心事。这两位年轻人的恋爱是王室美好的佳话,已经相约待乔·披留学回国以后就举行婚礼,所以不会有任何担心。但是,帕塔纳蒂特殿下在轮船启航时表现出那种悲伤的情绪,从这个不爱过分流露感情的国民的天性来看,不禁产生异常的感觉。海上旅行和堂弟的安慰使年轻的王子的别离伤情有所缓解。清显在家里迎接两位王子,他们浅黑色的、充满朝气的脸膛给清显留下开朗快活的印象。他们在寒假之前只是随意参观学校,明年入学,但正式编班,得等到掌握日语、熟悉日本生活环境以后的春季新学期。洋房二楼的两套客房供两位王子起居。洋房已经安装有从美国芝加哥进口的暖气。在与松枝全家人共进晚餐之前,清显和两位客人都显得很拘束,但饭后只有年轻人在一起的时候,气氛顿时变得融洽起来。王子拿出许多曼谷金碧辉煌的寺院和美丽的风景照片给清显看。虽说年龄一样,在克利萨达殿下身上,任性的孩子气尚未脱尽,而帕塔纳蒂特殿下具有与自己相同的梦想型天性。这个发现使清显很高兴。他们拿出来的照片中,有一张是以供奉巨大卧佛著称的名叫瓦特·波的寺院全景照。照片系手绘色彩,十分精美,如近观实景。白云簇立的热带湛蓝天空下,点缀着青叶茂盛、绿影婆娑的椰树,金、白、红三色的寺院美仑美奂,一对金色神将守护大门,朱红门扉,金色镶边,洁白的墙壁和排列的白柱上端垂下精雕细刻的金色浮雕,屋顶和墙垣部分则是逐渐复杂重迭的金色和红色浮雕群,正中间的屋顶矗立着金光灿烂的三层宝塔,直刺明亮耀眼的蓝天。这种结构简直令人心荡神驰。清显对美的赞叹坦率地形诸颜色,两位王子十分高兴。帕塔纳蒂特殿下的与柔和浑圆的脸庞很不协调的眼角斜长的眼睛以凝视着远方的眼神说道:“我特别喜欢这座寺院,所以在来日本的航海途中,好几次梦见它。先是金色的屋顶从暗夜的大海下面浮上来,接着整座寺院逐渐浮在海面上,而轮船在其间航行。当我看见整座寺院的时候,轮船总是在远方。从海水里浮上来的寺院星光闪烁,仿佛从遥远的海平面升起的一轮新月。我在甲板上合掌拜谒,梦实在不可思议,虽然寺院离我那么远,又是在夜间,那金色和红色的一件件精雕细刻的浮雕却清清楚楚浮现在我的眼前。“我对克利说,好像寺院跟随我们来到日本。克利却笑着拿我开心;说跟随而来的大概是别的思绪吧。当时他每次这么说,我都不高兴。现在觉得克利说得有道理。“为什么呢?因为一切神圣的东西都是由与梦幻、回忆同样的因素构成的,由于时空的关系,就会产生与我们相隔的东西出现在眼前的奇迹。而且这三种东西的共同点是都无法用手触摸。从无法用手触摸的东西后退一步,它就变成神圣的东西,变成奇迹,变成仿佛不可存在的美的东西。一切事物都具有神圣性,只是因为我们手指的触摸,才变得污浊。人实在不可思议,只要用手一触摸,就会亵渎别的东西,而本身又具有可以成为神圣东西的基本素质。”克利萨达殿下打断帕塔纳蒂特的话,说:“乔·披的话听起来似乎很深奥,其实他谈的不过是自己的恋人。你把她的照片给清显看一看吧。”帕塔纳蒂特殿下似乎红晕飞脸,但因为他脸色浅黑,看不出来。清显见他犹豫不决,也就不强人所难,说道:“您经常做梦吗?我自己也在记梦境日记哩。”“等我学会日语以后,一定让我看看。”乔·披两眼发亮。清显对做梦的执着情感对知心朋友都没有勇气公开,但通过英语可以与对方的心灵顺畅地沟通,他越发对乔·披产生亲密的感情。但是,此后的谈话时断时续,清显从克利萨达殿下滴溜转动的淘气的眼珠里,猜想到这是因为自己刚才没有强烈要求乔·披把恋人的照片拿出来看的缘故。大概乔·披期待着清显的这个强烈的要求。清显终于开口说道:“把追随您做梦的照片给我看看。”克利萨达又插嘴道:“是寺院的,还是恋人的?”乔·披责怪克利萨达不能这样胡乱比较,但当乔·披取出照片时,克利萨达又淘气地探出头,指着照片,故意解释说:“占特拉帕公主是我的妹妹。她的名字就是‘月光’的意思。我们平时叫她‘京香公主’。”清显看过照片,觉得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少女,不免有些失望。她身穿绣着白色花边的西服,头发上扎着白色绸带,胸前围着珍珠项链,一副装模作样的表情,要说这是女子学习院的一个学生的照片,谁也不会觉得奇怪。虽然波浪形的披肩发增添一些美感情趣,但略显好强的眉毛、仿佛受惊而睁大的眼睛、炎热的旱季里枯干的花朵一样微微翘起的嘴唇,一切都显示着她对自己的美尚未意识的幼稚。当然这也是一种美,但过多地充满着一只连飞上天空的梦想都没有的雏鸟的温情的自我满足。清显不知不觉地将她和聪子进行比较,认为聪子是比这位公主要强千百倍的女人。即使聪子动不动就把我的情感逼到憎恶的地步,但这不是正好说明她是一个女人中的女人吗?而且聪子比这位公主要漂亮得多,她知道自己的美。她什么都知道。最糟糕的是,她甚至连我的幼稚都知道得一清二楚。清显目不转睛地凝视着照片,乔·披害怕自己的恋人被他夺走似地,突然伸出纤细的琥珀色手指把照片取回去。这时,清显看见他的手指闪耀着碧绿的光芒,才发现原来戴着华艳夺目的戒指。这只大戒指大约有二三克拉,雕工极其精细的一对金守门神“雅”的半人半兽围绕镶嵌着方形祖母绿宝石。这么显眼的东西,清显竟然一直没有发现,这也充分说明他对别人漠不关心。帕塔纳蒂特殿下含带羞涩地解释说:“这是我的生日宝石。我是五月出生的,京香公主在饯行时送给我的。”清显吓唬他说:“您戴着这么名贵的戒指,说不定会受到学习院的批评,让您摘下来。”于是,王子用本国语言同克拉商量平时把这只戒指收藏在什么地方合适,但他立刻对自己使用本国语言交谈的失礼行为向清显表示歉意,并用英语将刚才商量的内容告诉清显。清显说可以让父亲介绍一家可靠的银行,存在银行的保险柜里。三个人的谈话越发融洽,克利萨达殿下也把自己恋人的小照片公开出来,接着他们也要看清显的恋人的照片。年轻人的虚荣心使清显在情急之下冒出这样一句话:“日本没有这种互相交换照片的习惯,不过,最近一定把她介绍给你们。”清显没有勇气把贴在自己童年时代开始的影集里的聪子的照片公开出来。他发现自己虽然一直被誉为美少年,被一片赞美声所包皮围,但在这座宅第里度过十八载无聊的时光,现在除了聪子之外,没有任何别的女朋友。聪子既是他的女友,也是他的敌人,并不是王子所说的那种以甜美的感情之蜜凝固出来的偶人。清显对自己、对自己周围的所有东西都感到愤怒。连酒醉的父亲在“散步”途中所说的那一番貌似充满慈爱的话,似乎也充满着对孤独而经常沉湎于梦幻的儿子的轻蔑嘲笑。现在,被他的自尊心拒绝的一切都反过来伤害他的自尊心。这两位来自南方国家的王子身心健康,他们浅黑的皮肤、情感如锐利尖刃闪烁光芒的眼睛、虽是少年却擅长爱抚的那琥珀色的细长手指,这一切仿佛都在嘲笑清显:“嘿,你都这个年龄了,连一个恋人都没有吗?”清显无法完全控制自己的情绪,但是他极力保持高雅的风度,这样回答他们:“我很快就会把她介绍给你们的。”那么,怎么才能把她的美貌向这两位刚刚结交的异国朋友夸耀一番呢?清显经过长时间的犹豫不决之后,终于在昨天给聪子写了一封尖刻的充满侮辱性语言的信。那经过反复斟酌、自以为入木三分的字句都深深烙在脑子里。“……你的威胁迫使我不得不给你写这样一封信,实感遗憾。”这样开头以后,接下去写道:“你把一道无聊透顶的谜语伪装成可怕的谜语,又不附带任何解密的钥匙就交给了我,使我双手麻木变黑。我对你这种行径的感情动机不能不产生怀疑。这种行为毫无温情可言,连一丝一毫的友情都没有,更谈不上爱情。在我看来,你采取这种恶魔般的行为,你也未必知道其中深刻的动机。然而我已经基本明白一个比较确切的原因,不过出于礼貌,决定暂不说出。“现在大概可以说,你的一切努力和企图都已经化为泡影。我怀着极不愉快的心情(间接地是因为你)终于跨过了人生的一道门槛。在父亲的劝诱下,冶游于花街柳巷,走过了男人的必经之路。直率地说,就是和父亲介绍的艺妓共度一夜。就是说,这是属于社会公德所容许的男人公然的享乐。“这一夜良宵使我完全变成另外一个人。改变了我对女人的看法,我成为一个肉体婬乱的小动物,学会骨子里轻蔑女人却又调情逗乐的态度。我认为,这是那个世界给予我的极好的教训。过去我不赞同父亲的女性观,现在我明确认识到,不管我愿意不愿意,我的身体里无疑存在着有其父必要其子这个事实。“看到这里,如果以已经一去不复返的明治时代的旧思想进行判断,也许你会为我的进步感到高兴。也许你会暗自窃笑,我对内行女人的肉体侮辱大概会进一步提高我对外行女性精神尊重吧。“否!绝对不会如此。从那个晚上开始(要说进步,的确也可以说是进步),我冲破一切障碍,闯进了无人到达的荒凉的旷野。在那里,没有艺妓与贵妇人、外行与内行、目不识丁的女人与青社成员的区别。所有的女人都只是善骗的“肉体婬乱的小动物”。剩下的就是化妆,就是衣裳。虽然难以启齿,但我还是要告诉你,我现在已经明确认为你只是Oneofthem而已。你从小就熟悉的那个温顺的、清纯的、听话的、玩具般的、可爱的“清”已经永远死去……”在清显看来还不算晚,两个王子就匆忙道声“晚安”,告辞回到自己的房间里。这虽然使清显觉得奇怪,但他还是保持绅土风度,面带微笑,仔细了解两位客人的卧具以及其他用品,并且询问还有什么要求以后,才很有礼貌地出来。他一边沿着长廊从洋房跑回正房一边想:为什么在这个时候,我竟然一个朋友也没有呢?他也几次想到本多,但是他对友谊的那种令人厌烦的观念使得清显把他的名字抹去。夜晚的寒风在长廊的窗户上呜叫,一列昏暗的灯光仿佛没有尽头。清显害怕自己这样在寒风里气喘吁吁的奔跑被人发现而受到责备,于是停在走廊的角落里喘气。手臂倚在万字形雕花窗框上,装作眺望庭院的样子,脑子里却拼命整理思绪。与梦境不同,现实是一种多么没有可塑性的素材啊。不是那种朦胧轻飘的感觉,而是必须把凝缩成一粒具有立竿见影的效果的小药丸般的思考变为自己的东西。他深切感觉到自己的无能为力,从暖气热乎的房间里出来,站在寒冷的走廊上,不禁浑身颤抖。他把额头贴在寒风呼叫的窗玻璃上看着院子。今晚没有月亮,红叶山和中之岛黑乎乎融成一体,在走廊昏灯的微光里,风中皱起波纹的湖水隐约可见。他觉得甲鱼正从水里探出脑袋瞧着这边,不由得毛骨悚然。清显回到正房,在楼梯口正要上去到自己的房间,却碰见学仆饭沼,表情顿时不快。“客人已经安歇了吗?”饭沼问。“嗯。”“少爷这也休息吗?”“我还要看书。”饭沼今年二十三岁,是夜大毕业班的学生,看样子刚从学校回来,一只手抱着几本书。他的脸上既有风华正茂时期的年轻朝气,也有越发浓郁的忧愁郁闷的神色,那如深色衣柜般的巨大身躯令清显望而生畏。清显回到自己的房间,没有打开取暖器,在冷飕飕的屋子里,心神不定,坐立不安,各种各样的思绪在脑子翻来覆去,时隐时现。不管怎么说,必须要快!恐怕来不及了吧?我给她寄给那么一封信,过几天还要把她作为自己要好的恋人介绍给王子,而且要做得自然而然,不露痕迹。椅子上散乱着晚报,清显没时间看,他顺手拿起一张翻开,无意间看到刊登的帝国剧场演出歌舞伎的广告,脑子闪过一个念头。对,把王子带到帝国剧场去看戏。昨天发出的信应该还没到,也许还有希望。父母亲大概不会同意自己和聪子一起看戏,但装作偶尔遇见,这总可以吧。清显急忙跑出房间,下楼梯,来到大门旁边的电话室。进去之前,偷偷瞧了一眼大门旁边的漏出一线灯光的学仆的房间,好像饭沼还在用功。清显取下话筒,把电话号码告诉总机的接线员。他心情激动,刚才的厌倦愁闷烟消云散。听筒里传来一个熟悉的老太婆的声音。清显问道:“是绫仓家吗?请问聪子在吗?”“您是松枝家的少爷吗?对不起,已经这么晚了……”从麻布遥远的夜空传来对方极其恭敬却显然不高兴的声音。“已经休息了吗?”“不……哦,虽然还没有休息,不过……”在清显固执的请求下,聪子终于出来接电话。她清脆明亮的声音使清显感到幸福。“清,这么晚来电话,有什么事吗?”“噢,是这样的,我昨天给你发了一封信。我就是为这件事才这么晚打电话的。请求你接到这封信以后,绝对不要打开,立即烧掉。请你答应这个要求。”“这是怎么回事呀?我还不知道……”聪子的手段是把什么事情都弄得模棱两可,别看她说话口气平静,其实已经采取这种手法,所以让清显心急如火。尽管如此,聪子的声音在这寒夜里犹如六月的杏子一样,轻重、温馨、成熟都恰到好处。“你什么也别问,请你答应我的要求。一收到我的信,绝对不要拆开,立即烧掉。”“行。”“能保证吧?”“能。”“好,另外还有一个请求……”“清,今天晚上你的要求好多呀。”“请你买两张后天的帝国剧场的戏票,带着蓼科老太婆一起去。”“什么……?”聪子没有说下去。清显起先害怕她拒绝,但立刻意识到不是这么回事。他明白,就绫仓家目前的经济状况而论,花二元五十钱买一张戏票恐怕不是那么容易。“对不起,戏票我给你寄去。不过,要是座位挨在一起,恐怕人多眼杂,所以稍微离开一点。我是陪同泰国王子一起去看戏。”“是嘛,感谢您的好意。我想,蓼科也一定很高兴的。我将愉快地前去观看。”聪子毫不掩饰内心的喜悦。
或许您还会喜欢:
海市蜃楼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2
摘要:“大江山高生野远山险路遥不堪行,未尝踏入天桥立,不见家书载歌来。”这是平安时期的女歌人小式部内侍作的一首和歌,被收录在百人一首中,高宫明美特别喜欢它。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歌中描绘了她居住的大江町的名胜,但真正吸引她的是围绕这首和歌发生的一个痛快淋漓的小故事,它讲述了作者如何才华横溢。小式部内侍的父亲是和泉国的国守橘道贞,母亲是集美貌与艳闻于一身,同时尤以和歌闻名于世的女歌人和泉式部。 [点击阅读]
海边的卡夫卡
作者:佚名
章节:51 人气:2
摘要:这部作品于二零零一年春动笔,二零零二年秋在日本刊行。《海边的卡夫卡》这部长篇小说的基本构思浮现出来的时候,我脑袋里的念头最先是写一个以十五岁少年为主人公的故事。至于故事如何发展则完全心中无数(我总是在不预想故事发展的情况下动笔写小说),总之就是要把一个少年设定为主人公。这是之于我这部小说的最根本性的主题。 [点击阅读]
牙医谋杀案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2
摘要:吃早饭的时候,莫利先生的心情绝称不上极佳。他抱怨熏肉的味道不好,不明白咖啡为什么非要给弄得象泥浆似的,而他对面包的评价是每一片都比上一片更难以下咽。莫利先生个头不高,却有一副给人决断感的颚和好斗感的下巴。他姐姐身材高大,颇有女手榴弹兵的气度,她料理着他的生活。她若有所思地看着弟弟,问他洗澡水是不是又该冷了。莫利先生勉强回答了一声没冷。 [点击阅读]
牛虻
作者:佚名
章节:38 人气:2
摘要:六月里一个炎热的傍晚,所有的窗户都敞开着,大学生亚瑟·勃尔顿正在比萨神学院的图书馆里翻查一大迭讲道稿。院长蒙太尼里神甫慈爱地注视着他。亚瑟出生在意大利的一个英国富商勃尔顿家中,名义上他是勃尔顿与后妻所生,但实则是后妻与蒙太尼里的私生子。亚瑟从小在家里受异母兄嫂的歧视,又看到母亲受他们的折磨和侮辱,精神上很不愉快,却始终不知道事情的真相。 [点击阅读]
狗年月
作者:佚名
章节:48 人气:2
摘要:你讲。不,您讲!要不,就由你讲吧。也许该由演员开始?难道该由稻草人,由所有这些稀里糊涂的稻草人开始?要不,就是我们想等着,等到这八颗行星在宝瓶座中聚集在一块儿?请您开始吧!当时,到底还是您的狗叫了。可是在我的狗叫之前,您的狗已经叫了,而且是狗咬狗。 [点击阅读]
王子与贫儿
作者:佚名
章节:5 人气:2
摘要:爱德华:爱德华和汤姆这两个少年,是这篇故事的主角。他们两个人,由于偶然的巧合,不仅是同年同月同日生,而且两个人的面貌也很相似,但两个人的命运却有天壤之别。爱德华是英国的王子,汤姆则是个小乞丐。有一天,爱德华王子在宫苑里散步,看到一个卫兵正在怒责一个衣衫褴褛的少年,由于同情心,他就带这少年进入王宫,想不到却因此发生一连串意想不到的事情,差一点几就丧失了英国王位的继承权。 [点击阅读]
理想国
作者:佚名
章节:18 人气:2
摘要:柏拉图(公元前427年-347年)是古希腊的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年-399年)①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年-322年)的老师。他一生大部分时间居住在古希腊民族文化中心的雅典。他热爱祖国,热爱哲学。他的最高理想,哲学家应为政治家,政治家应为哲学家。哲学家不是躲在象牙塔里的书呆,应该学以致用,求诸实践。有哲学头脑的人,要有政权,有政权的人,要有哲学头脑。 [点击阅读]
理智与情感
作者:佚名
章节:59 人气:2
摘要:【作者简介】简·奥斯汀(1775~1817)英国女小说家。生于乡村小镇斯蒂文顿,父亲是当地教区牧师。奥斯丁没有上过正规学校,在父母指导下阅读了大量文学作品。她20岁左右开始写作,共发表了6部长篇小说。1811年出版的《理智和情感》是她的处女作,随后又接连发表了《傲慢与偏见》(1813)、《曼斯菲尔德花园》(1814)和《爱玛》(1815)。 [点击阅读]
生的定义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我现在正准备在世田谷市民大学讲演的讲演稿。主办单位指定的讲演内容是这样的:希望我把三年前在小樽召开的全北海道残疾儿童福利大会上讲的话继续讲下去。上次大会的讲演记录,业已以“为了和不可能‘亲切’相待的人斗争下去”为题出版发行了。于是我就把该文章重新读了一遍,考虑如何接着往下讲。(该文载《核之大火与“人的”呼声》一书,岩波书店出版。 [点击阅读]
畸形屋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2
摘要:大战末期,我在埃及认识了苏菲亚-里奥奈兹。她在当地领事馆某部门担任一个相当高的管理职位。第一次见到她是在一个正式场会里,不久我便了解到她那令她登上那个职位的办事效率,尽管她还很年轻(当时她才二十二岁)。除了外貌让人看来极为顺眼之外,她还拥有清晰的头脑和令我觉得非常愉快的一本正经的幽默感。她是一个令人觉得特别容易交谈的对象,我们在一起吃过几次饭,偶尔跳跳舞,过得非常愉快。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