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丰饶之海 - 第一卷 春雪 第四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说起来,聪子早就有这种毛病,有时候故意说一些吓人的话。看上去好像不是故意演戏,脸上没有流露出丝毫可以让对方从一开始就意识到是恶作剧而放心的神色,似乎在对你袒露一件生命攸关的大事,那样一本正经、郑重其事,而且满含悲愁。清显对这一套本应习以为常,却不由自主地问道:“你说突然不在了,为什么?”佯装的漠不关心里孕含着不安的反问正是聪子求之不得的。“这个原因我不能告诉你。”于是,聪子在清显心灵的杯子的清水里滴入一滴墨汁。清显实在防不胜防。清显目光锐利地盯着聪子。她总是这样。这就是清显憎恨聪子的原因。因为她总是突如其来地给清显造成莫名其妙的担心受怕。那一滴墨汁在他的心里逐渐扩散开来,整杯水都将变成深灰色。聪子忧伤而紧张的眼睛为愉悦的快感而颤抖。两个人回来的时候,大家见清显的情绪极其低沉,都很吃惊。这件事又会成为松枝家那些女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了。清显任性的心灵同时也具有自我增加腐蚀自己的不安情绪的不可思议的倾向。如果这就是恋情,如此坚韧,如此持久,那才像一个年轻人的样子。清显却不是这样,与其说他喜欢美丽的鲜花,不如说他更喜欢带刺的黯淡的花种。聪子深知这一点,也许才播下这颗种子。现在的清显除了给这颗种子浇水,等待它发芽,最终在自己的心田里繁密生长之外,对其他任何事情都漠不关心。他一心一意地培植着不安。他得到“兴趣”,此后一直心甘情愿地成为苦闷的俘虏。他对给予他犹豫不决和不解之谜的聪子十分恼火,也对自己没有执意解开谜底的优柔寡断十分气恼。和本多在中之岛上休息的时候,清显说过希望得到一件“有决定性意义的东西”。他经常这样想,虽然不知道那是什么东西,但就在这件光辉灿烂的“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东西”眼看着就要到手的关键时刻,受到聪子那淡蓝色的和服的干扰,把他推回到犹豫不决的泥潭里。其实,这件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东西也许只是在可望不可及的远处闪烁光芒,而他以为在伸手可触的地方受到聪子的干扰。更使他气愤的是,解开谜底和消除不安的所有途径都被他自身的骄矜所堵死。例如,他即使想追问对方,也只能采取“你说自己突然不在了,这是什么意思?”这样的问话方式。因为这样只能造成自己对聪子关心的程度受到怀疑的结果。这该怎么办?怎么做才能使别人相信我的不安与聪子无关,完全是自己抽象的情绪的表现。清显翻来覆去地苦思冥想,但最后变成怪圈,绕不出来。每当这样的时候,平时讨厌的学校也成为散心解闷的去处。午休时间,他总是和本多在一起,不过本多的话题多少有点无聊。自从那一天本多和大家一起在正房的客厅里聆听月修寺住持尼宣讲佛法以后,他就痴迷上了佛法。当时清显也在场,但是心不在焉,左耳朵进右耳朵出,现在本多却把当时听到的教义按自己的理解逐一阐述,灌进清显的耳朵里。佛法在清显的经常耽湎于梦幻的心灵里没有留下丝毫痕迹,却在本多的十分理性的头脑里注入新鲜的力量,这实在很有意思。月修寺位于奈良近郊,作为尼姑庵,却属于法相宗,这本来就很少见。其偏重理论的佛学教义可能对本多具有吸引力。不过,住持尼为了引导人们进入惟识的大门,把佛理讲得深入浅出,还特地援引不少浅显易懂的例子。“住持尼说,她是从瀑布口上的死狗想到这次宣讲佛法的。对吧?”本多说:“毫无疑问,这也体现出住持尼对你们一家人的慈悲心怀。那掺杂着贵族语言的古典京都口音犹如微风轻摇的屏风帷幕一样,在不动声色之中隐现着无数淡淡的表情。那一口京都口音使佛法的宣讲更加感人。“住持尼讲述的是过去唐代一个名叫元晓的人的故事。他为求法,奔走于高山峻岭,夜宿荒冢之间。夜半醒来,口渴难耐,便伸手从旁边的洞穴里捧水喝。他从来没喝过这么清凉甘甜的水。喝完又睡去,早晨醒来,曙光映照在昨夜喝水的地方,原来他喝的是积存在骷髅里的水。元晓顿觉恶心,把喝的水都吐出来。然而,就在这时,他悟到一个真理: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骷髅无异。“不过,我感兴趣的是,这个元晓在悟道之后,是否能够又喝了骷髅里的水而发自内心地觉得甘甜清凉呢?纯洁也是如此。你不这么认为吗?不论女人多么堕落,纯洁的小伙子从她身上照样可以体会到纯洁的爱情。但是,当知道这是一个极其厚颜无耻的女人时,当知道自己纯洁的心灵所描绘的只是一个一厢情愿的美好世界时,他还能从这个女人那里体会到同样纯洁的爱情吗?如果可能的话,你不认为这是非常了不起的吗?自己的心灵本质和世界的本质如果能够如此牢固地结合在一起,你不觉得非常好吗?难道这不就是掌握了解开世界之谜的钥匙吗?”本多明白自己还没有接触过女人,清显也不懂女人,所以他无法反驳本多的奇谈怪论,但是这个任性的少年似乎觉得,正因为自己与本多的本质不同,他生来就已经掌握揭示世界秘密的钥匙。他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自信。他觉得自己经常做梦的体质、自命不凡却又容易惶恐不安的性格、天生的美貌等等,都是深深嵌入自己柔软肉体里的一颗宝石,不痛不肿,但为了时而从肉体深处放射出来的明亮的光芒,也许他具有类似病人的矜持。清显对月修寺的来历一无所知,也不感兴趣,反而是与月修寺毫无关系的本多去图书馆查找资料,调查清楚。月修寺建于十八世纪初,作为寺院,不算太老。第一百一十三代东山天皇的女儿为缅怀年轻驾崩的父皇的遗德,笃信清水寺的观音菩萨,对常住院的老僧讲述的惟识论感兴趣,逐渐皈依法相的教义,剃发为尼。后离开原先的皇家寺院,另创学问寺,即为现今之月修寺的开山。法相尼姑庵的特色保持至今,但皇家寺院的传统已在前一代消绝。聪子的大伯母虽有皇家血统,但成为第一代的臣下住持尼……本多突然单刀直入地质问道:“松枝!你最近是怎么回事?我说什么话,你都心不在焉。”“没的事。”清显猝不及防,只好含糊其词地回答。他的那一双清澈明亮的眼睛看着本多。朋友知道自己的傲慢,这没什么羞耻的,可怕的是知道自己的苦恼。他明白,如果现在对本多推心置腹地道出真情,本多就会毫不客气地闯进他的心里。而清显绝不允许任何人这样做,他恐怕会立刻失去这惟一的朋友。然而,本多立刻看穿清显的心事。为了继续保持他们的朋友关系,必须舍弃粗俗的友情,不应该在刚刚涂好油漆的墙壁上不慎留下自己的手印。必要的时候,甚至对朋友经受临终的痛苦般的折磨也要视而不见,尤其这是一种隐藏才能变成高雅的特殊的痛苦的时候。这种时候,清显的眼睛充满一种真切的恳求。本多甚至喜欢他的这种目光。这是希望把一切都停泊在暧昧的美丽岸边的目光……。在这种濒临破裂的冷酷状态里,当友谊处在一种交易的无情对峙中,清显才变成恳求者,而本多成为审美的欣赏者。这才是两个人心照不宣地期望的状态,是别人称呼他们两人的友谊的真正本质。
或许您还会喜欢:
马普尔小姐探案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2
摘要:马普尔小姐的故事——我亲爱的,我想我没告诉过你们——你,雷蒙德,还有你,琼——有关几年前发生的一桩奇特的小案子。不管怎样,我不想让人们觉得我很自负——当然了,我也知道和你们年轻人比起来我根本算不上聪明——雷蒙德会写那些关于令人讨厌的男男女女们的非常现代的书——琼会画那些出众的图画,上面全是一些四四方方的人,身上有的地方非常奇怪地凸了出来——你们都很聪明,我亲爱的, [点击阅读]
4号解剖室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2
摘要:外面一片漆黑,我恍恍忽忽地不知自己昏迷了多长时间。慢慢地我听到一阵微弱而富有节奏的声音,这是只有轮子才能发出的嘎吱嘎吱声。丧失意识的人在黑暗中是听不到这么细微的声响的。因此我判断自己已经恢复了知觉,而且我从头到脚都能感受到外界的存在。我还闻到了一种气味——不是橡胶就是塑料薄膜。 [点击阅读]
人性的记录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公众的记忆力是短暂的。曾几何时。埃奇韦尔男爵四世-乔治-艾尔弗雷德-圣文森特-马什被害一案引起巨大轰动和好奇,而今一切已成旧事,皆被遗忘,取而代之的是更新的轰动一时的消息。人们谈起这案子时从未公开说及我的朋友-赫尔克里-波洛。我得说,这全都是由于他本人的意愿。他自己不想出现在案子里。也正如他本人所希望的,功劳就算到别人头上。更何况。按照波洛自己独特的观点,这案子是他的一个失败。 [点击阅读]
人类群星闪耀时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2
摘要:作品简介StefanZweig斯蒂芬·茨威格茨威格于1881年出生在奥地利维也纳一个富裕的犹太工厂主家庭,青年时代曾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获得博士学位。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起,茨威格便“以德语创作赢得了不让于英、法语作品的广泛声誉”。 [点击阅读]
今天我不愿面对自己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第一章我被传讯了。周四上午十点整。我总是经常被传讯:周二上午十点整,周六上午十点整,周三或者周一。几年就像一周似的,我感到惊讶的是,夏末一过,冬天又即将来临了。在去有轨电车的路上,结着白色浆果的灌木丛又从篱笆上垂挂下来了。像下面被缝上的珠光纽扣,也许一直长到地里,或者就像小馒头。对转动鸟嘴的白色鸟头来说,这些浆果太小了,但我还是忍不住想到白色鸟头。想得人直犯晕。 [点击阅读]
他杀的疑惑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2
摘要:最早发现山桥启太郎死去的,是山桥的夫人佐代子。那天,山桥从早晨起就失去了踪影。其实,说“从早晨起”还不正确。山桥离开自己家的时候,是前一天晚上9点以后。他从公司下班回家,吃了晚饭以后,说有一些东西要写,便去了附近当作工作室的公寓里。山桥在学生时代起就喜欢写诗歌和小说,还亲自主恃着一份《同人》杂志,屡次在文艺类杂志的有奖征稿中人眩对他来说,写作几乎已经超越了纯兴趣的阶段。 [点击阅读]
伊豆的舞女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2
摘要:道路变得曲曲折折的,眼看着就要到天城山的山顶了,正在这么想的时候,阵雨已经把从密的杉树林笼罩成白花花的一片,以惊人的速度从山脚下向我追来.那年我二十岁,头戴高等学校的学生帽,身穿藏青色碎白花纹的上衣,围着裙子,肩上挂着书包.我独自旅行到伊豆来,已经是第四天了.在修善寺温泉住了一夜,在汤岛温泉住了两夜,然后穿着高齿的木屐登上了天城山. [点击阅读]
关于莉莉周的一切
作者:佚名
章节:19 人气:2
摘要:自从那次涉谷四叶大厦现场演唱会结束之后,已经过了三个月。在这几个月中,事件的余波依旧冲击着莉莉周。 [点击阅读]
其他诗集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2
摘要:[印]戈斯这一时期②,诗人一开始便尝试一种新的样式——散文诗。虽然泰戈尔的大部分翻译作品都采用了散文诗这种形式,然而这些作品的孟加拉文原著,显然都是些出色的韵文。那么,诗人到底为什么动手写起了散文诗呢?人们自然会以为,采用散文诗写作与“散文”③《吉檀迦利》的成功(指英译本)有关,诗人自己也赞同这种观点(《再次集》导言)。 [点击阅读]
再次集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2
摘要:昆虫的天地卡弥尼树的枝丫,悬曳着露水打湿的坚韧的蛛丝。花园曲径的两旁,星散着小小的棕色蚁垤。上午,下午,我穿行其间,忽然发现素馨花枝绽开了花苞,达迦尔树缀满了洁白的花朵。地球上,人的家庭看起来很小,其实不然。昆虫的巢穴何尝不是如此哩。它们不易看清,却处于一切创造的中心。世世代代,它们有许多的忧虑,许多的难处,许多的需求——构成了漫长的历史。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