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丰饶之海 - 第一卷 春雪 第二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清显十八岁的时候,发现自己逐渐从周围的环境中孤立出来,这种想法大概是很自然的。他不仅在家庭中感到孤立,他在读的学校学习院一直把院长乃木将军的殉死作为最崇高的典范灌输给学生,如果乃木将军是病死,恐怕就不会成为如今这样夸耀美化地宣扬的榜样,而学校越来越强迫学生接受这种传统教育。清显本来就对强加于人的做法很反感,由于学校日益弥漫着这种朴素而刚毅的气氛,使得他很厌恶这所学校。说到朋友,也只有同班同学本多繁邦交往密切。当然,不少人想和清显交朋友,但是他不喜欢同龄人粗俗的幼稚。惟有在高唱校歌时不陶醉于粗鲁的感伤,具有与年龄很不相称的沉静、稳重、理智性格的本多对清显才有吸引力。其实,清显和本多无论是外表还是气质都不太相似。本多的外貌显得比实际年龄老,五官平常,甚至给人有点架子的感觉,他对法律很感兴趣,深藏着敏锐的观察力,但不在人前显示自我。平时绝不会流露任何冲动的情绪,但有时会给人仿佛能听见他内心深处烈火燃烧薪柴爆裂的声音的感觉。这个时候,他的轻度近视的眼睛就会可怕地眯缝起来,双眉紧锁,平时紧闭的嘴唇微微张开。也许清显和本多本是同根生的植物,只是在地面上长成完全不同的花和叶。清显是把自己的性格暴露无遗,毫无防备,容易受到伤害,心里有什么冲动的情绪,哪怕还没有成为行动的动机,就已经像被春雨淋得湿漉漉的小狗那样,眼睛鼻子都挂满了水珠。而本多往往从一开始就觉察出事情的危险性,也许会避开引人注目的雨水,悄悄卷缩在屋檐底下。但是,这两个人的确是亲密无间的挚友,每天在学校见面还不够,星期日肯定到其中一人的家里共度一天。当然,清显的家更加宽敞,也有散步的好去处,本多到清显家的次数就更多。大正元年(1912)十月,红叶初染的一个星期天,本多来到清显家游玩,说想划船。往年这个时候,正是众多客人前来观赏红叶的季节,但由于这一年夏天的国丧,松枝家也不便举行大型娱乐活动,所以庭院比以往显得冷清。“好吧,一条船可以坐三个人,让饭沼给我们划船。”清显说。“干吗要让别人划呀?我来划。”本多想起刚才把他从大门带到清显房间的那个目光黯淡、板着面孔、默不作声的年轻人。本多常来此处,熟人熟路,但是对方固执地坚持带路。清显微笑着说:“你讨厌那个人吧?”“说不上讨厌,但总是捉摸不住他的脾气。”“他在这里已经六年,对于我来说,他就像空气一样不可缺少。我和他合不来,但是他对我任劳任怨,忠心耿耿,而且勤奋好学,性情耿直。”清显的房间在正房不远的小楼二层上,本来是日本式房间,却铺着地毯,摆设西式家具,布置成洋房的模样。本多坐在外窗上,扭身看着红叶山和湖水以及中之岛的全景。湖水在午后的阳光里泛着柔和的波光。系着小船的小湾就在眼下。本多回头又瞧着朋友一副懒洋洋的模样。清显对什么事都没有主动性,提不起精神,但有时也正是这样才勾起兴趣来。所以无论做什么事都是本多提议,再拖着清显干。“能看见小船吧?”清显说。“噢,看见了。”本多惊讶地回头看他。这时清显想说什么呢?如果硬要说明的话,他想说自己对什么事情都不感兴趣。他感觉到自己已经变成扎进松枝家族的粗壮手指里的一根小小的毒刺。这也是因为他学会了文雅的缘故。五十年前的一户朴实刚健的地方武士家庭转眼之间暴发起来,伴随着清显的出生成长,这一片文雅也开始悄然潜入这个家族。但是,与文雅原本就是免疫力的公卿家族不同,清显犹如预感到洪水即将来临的蚂蚁一样,立刻觉察出家族迅速崩溃没落的征兆。他是一根高雅的荆棘。清显十分清楚,自己厌恶粗糙、喜欢雅致的心灵终归是徒劳的,如同无根的浮萍。这个外貌英俊的少年思考着:想腐蚀却并非腐蚀,想冒犯却并非冒犯。对家族来说,他无疑就是毒素,但只是毫无用处的毒素。这种无用正是自己生到这个世界的意义。清显把自己的生存理由视为一种精妙的毒素,这个感觉是与十八岁的倨傲心理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他决心一辈子都不能玷污自己白皙而美丽的双手,甚至不能磨出一个血泡。他要像旗帜那样,只为风而存在。他只为自我认为惟一真实的东西——“感情”——而活着。这种“感情”,没有尽头,没有意义,如死若生,如衰犹盛,没有方向,没有终结……而现在,对一切都没有兴趣。就说船吧,这是父亲从国外购买的船只,造型新颖美观,涂着蓝白两色。对于父亲来说,这是文化,是以物质形式表现的文化。对自己来说,这又是什么呢?是小船吗……?本多凭借天生的直觉非常理解清显突然沉默的心态,他和清显虽然同岁,却已是青年,而且决心将来做一个“有用的”人,已经选择好自己的道路。而且他明白,对清显不能过于认真计较,要粗心一些,这种故意的粗心才能够为朋友所接受。清显的心胸如同巨大的胃口,只要是人造诱饵,他能吞下的数量令人吃惊,甚至包皮括友情。“我劝你最好做什么活动锻炼一下身体,虽然不是因为读书过头,可是瞧你这一副疲惫不堪的样子,就像读破万卷书给累坏了似的。”本多直言不讳地说。清显没有吱声,只是微微一笑。是啊,自己不读书,可是梦没少做,每天晚上做的梦不计其数,甚至超过了万卷书,自己的的确确是读累了。就拿昨天晚上来说吧,他梦见了为自己的白木棺材。这口棺材摆放在窗户宽敞的、空荡荡的房间的正中间。窗外是蓝紫色的拂晓的天空,小鸟的呜叫充斥整个黑暗的空间。一个黑发长垂的年轻女人俯身趴在棺木上,抽动着纤细柔弱的肩膀悲咽哭泣。他想看看女人的相貌,却只露出些许含带忧愁的雪白美丽的前额。而且一张周边镶嵌许多珍珠的、巨大豹纹毛皮半是覆盖在棺木上面。拂晓的第一道黯淡的光泽罩在一列珍珠上。房间里没有焚香,却飘溢着西方香水那熟透的水果般的香味。清显从空中俯视这口棺木,他坚信躺在棺木里的是自己的遗骸。但是,坚信归坚信,他无论如何想要亲眼确认。然而,他的存在如同早晨的蚊子只能在空中停下翅膀,根本无法窥见已经钉死的棺木内部。……就在心情越发焦躁烦恼的时候,梦醒了。清显把梦见的事情记录在那本秘密的梦境日记里。最后,两人还是下到船边,解开缆绳。放眼望去,湖面被层林半染的红叶山映照得通红。上船时船身的摇晃使清显对这个动荡不安的世界产生最亲近的感觉。在这个瞬间,他的内心世界仿佛荡漾着鲜明地映照在涂着白漆的船边上。他的心情快活起来。本多用木桨在岸边的岩石上一顶,小船滑进宽阔的湖面。小船冲破绯红的湖水,轻柔的涟漪使清显的心情逐渐陶醉。那深沉的水声犹如从他的喉咙深处发出的粗憨的声音。他切实感受到自己在十八岁的秋天里某日午后某时的时光就这样一去不复返地滑走了。“咱们去中之岛吧。”本多说。“那儿什么也没有,去了也没意思。”“嘿,还是去看看吧。”本多声音开朗地说。他划着船,少年人的兴奋情绪自然而然地由衷生起。清显一边听着中之岛遥远的瀑布声,一边凝视着由于湖水的深黑以及红叶的反射而看不清晰的湖面。但是他知道,湖里有鲤鱼在游动,湖底的岩石下面放养着甲鱼。幼时的恐惧瞬间轻轻掠过心头,但立刻消失。明媚的阳光照射在他们刚刚剃过头的细嫩脖颈上。这是一个宁静的、安宁的、富贵的星期天。尽管如此,清显依然觉得,自己仿佛是在一个灌满水的皮袋般的世界底层的小岩洞里,听着“时间”的水滴一滴一滴落下去的声音。两个人登上中之岛,松树林中杂着一棵红叶的枫树,沿石阶来到放置着三只铁鹤的山顶的圆圆草地上。他们坐在仰天嘶叫的两只铁鹤的脚下,接着又躺下来,仰望晚秋的晴朗天空。野草透过衣服,扎着他们的后背。清显觉得疼痛难忍,本多则觉得似乎把必须忍受的最甘美爽快的痛苦铺垫在自己的后背上。而他们眼角瞟见的两只长年风吹雨淋、被白色的鸟粪污脏的铁鹤随着云彩的飘浮,那优美地伸向天空的曲颈也在缓缓地动弹。“多么美好的时光啊!这样安宁无事,这样美好的日子,也许在一生中遇不上几次哩。”本多仿佛预感到什么,不由得脱口而出。“你是说很幸福吗?”清显问。“我没有这么说。”“那就好。我说不出你那么大胆的话,我感到害怕。”“你一定贪得无厌。贪得无厌的人往往表现出悲伤的样子。你还想得到什么?”“有决定性意义的东西。但是我不知道是什么东西。”这个万事未定的美貌年轻人显得疲倦懒散。他虽然和本多亲密无间,但是恣意任性的性格使他对本多一针见血的分析力、充满自信的口气、一副“大有作为的青年”的态度时而感到厌烦。清显翻过身,趴在草坪上,抬头远望小湖对岸的正房大客厅的前院。院子里铺着白色的砂子,恰到好处地点缀着一些踏石,一直排到湖边。弯弯曲曲的湖岔上架着几座石桥。一群妇女正在院子里。
或许您还会喜欢:
天路历程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2
摘要:约翰.本仁写过一部自传,书名为《丰盛的恩典》,讲述神对罪人的恩典。约翰.本仁1628年生于英国,他的家乡靠近裴德福郡。他的父亲是一个补锅匠(这种职业早已被淘汰),专营焊接和修补锅碗瓢盆以及其他金属制品。在17世纪中叶,补锅匠奔走于各个乡村之间,挨家挨户地兜揽生意。如果有人要修理东西,他们就在顾主家中作活,完工以后顾主当场付钱。按当时的社会标准,这是一份相当卑贱的职业。 [点击阅读]
失落的秘符
作者:佚名
章节:135 人气:2
摘要:圣殿堂晚上8:33秘密就是怎样死。自鸿蒙之初,怎样死一直是个秘密。三十四岁的宣誓者低头凝视着掌中的人头骷髅。这骷髅是空的,像一只碗,里面盛满了血红色的酒。环绕四周的兄弟们都披挂着他们团体标志性的全套礼服:小羊皮围裙、饰带、白手套。他们的颈项上,礼仪场合佩戴的宝石闪烁发光,像阒无声息的幽灵之眼。他们共守一个秘密,宣誓互为兄弟。“时间已到。”一个声音低语道。 [点击阅读]
安德的游戏
作者:佚名
章节:84 人气:2
摘要:“我用他的眼睛来观察,用他的耳朵来聆听,我告诉你他是独特的,至少他非常接近于我们要找的人。”“这话你已经对他的哥哥说过。”“由于某些原因,他哥哥已经被测试过不符合需要,但这和他的能力无关。”“他的姐姐也是这样,我很怀疑他会不会也是这样,他的性格太过柔弱,很容易屈服于别人的意愿。”“但不会是对他的敌人。”“那么我们怎么做?将他无时不刻的置于敌人之中?”“我们没有选择。”“我想你喜欢这孩子。 [点击阅读]
寂静的春天
作者:佚名
章节:18 人气:2
摘要:寂静的春天前言副总统阿尔·戈尔作为一位被选出来的政府官员,给《寂静的春天》作序有一种自卑的感觉,因为它是一座丰碑,它为思想的力量比政治家的力量更强大提供了无可辩驳的证据。1962年,当《寂静的春天)第一次出版时,公众政策中还没有“环境”这一款项。在一些城市,尤其是洛杉矶,烟雾已经成为一些事件的起因,虽然表面上看起来还没有对公众的健康构成太大的威胁。 [点击阅读]
尼罗河谋杀案
作者:佚名
章节:42 人气:2
摘要:01“林娜·黎吉薇”“这就是她!”三冠地主波纳比先生说道。他以肘轻轻触了同伴一下。两人同时睁大圆眼,微张嘴唇,看着眼前的景象。一辆巨型的猩红色罗斯·罗伊司恰恰停在当地邮局的正门口。车里跳出一位少女,她没有戴帽,身着一件式样简单大方的罩袍;发色金黄,个性坦率而专断;是美而敦—下渥德地区罕见的俏丽女郎。迈着快捷而令人生畏的步伐,她走进邮局。“这就是她!”波纳比先生又说了一遍。 [点击阅读]
廊桥遗梦
作者:佚名
章节:47 人气:2
摘要:《廊桥遗梦》向我们描述了一段柏拉图式的经典爱情,再现了一段真挚的情感纠葛,是一部社会化和本地化思维很强的力作,《廊桥遗梦》之所以让人震惊,大概是它提出了爱情的本质问题之一——人们对于性爱的态度。 [点击阅读]
彗星来临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我决定亲自写《彗星来临》这个故事,充其量只是反映我自己的生活,以及与我关系密切的一两个人的生活。其主要目的不过是为了自娱。很久以前,当我还是一个贫苦的青年时,我就想写一本书。默默无闻地写点什么及梦想有一天成为一名作家常常是我从不幸中解放出来的一种方法。我怀着羡慕和交流情感的心情阅读于幸福之中,这样做仍可以使人得到休闲,获得机会,并且部分地实现那些本来没有希望实现的梦想。 [点击阅读]
彼得·卡门青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2
摘要:生命之初有神话。一如伟大的神曾经在印度人、希腊人和日耳曼人的心灵中进行创作并寻求表现那样,他如今又日复一日地在每个儿童的心灵中进行创作。那时候,我家乡的高山、湖泊、溪流都叫些什么名字,我还一无所知。但是,我看到了红日之下平湖似镜,碧绿的湖面交织着丝丝银光,环抱着湖泊的崇山峻岭层层迭迭,高远处的山缝间是白雪皑皑的凹口和细小的瀑布,山脚下是倾斜的、稀疏的草场, [点击阅读]
德伯家的苔丝
作者:佚名
章节:66 人气:2
摘要:五月下旬的一个傍晚,一位为编写新郡志而正在考察这一带居民谱系的牧师告诉约翰·德伯:他是该地古老的武士世家德伯氏的后裔。这一突如其来的消息,使这个贫穷的乡村小贩乐得手舞足蹈,他异想天开地要17岁的大女儿苔丝到附近一个有钱的德伯老太那里去认“本家”,幻想借此摆脱经济上的困境。 [点击阅读]
悲剧的诞生
作者:佚名
章节:66 人气:2
摘要:2004年3月尼采美学文选//尼采美学文选初版译序:尼采美学概要初版译序:尼采美学概要尼采(1844-1900)是德国著名哲学家、诗人。他在美学上的成就主要不在学理的探讨,而在以美学解决人生的根本问题,提倡一种审美的人生态度。他的美学是一种广义美学,实际上是一种人生哲学。他自己曾谈到,传统的美学只是接受者的美学,而他要建立给予者即艺术家的美学。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