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地狱 - 第84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门达西乌姆号"甲板上,兰登紧紧抓住光滑的柚木栏杆,努力站稳左右摇晃的双腿,试图喘上一口气。海风越来越凉,低飞的喷气式商务飞机发出的轰鸣告诉他,他们快到威尼斯机场了。
  我必须把布鲁克斯女士的一些事告诉你。
  教务长和辛斯基博士默默地站在他身旁,关注着他的反应,同时给他一点时间,让他回过神来。他们刚才在甲板下告诉兰登的那些话完全出乎他的意料,让他感到心烦意乱。于是,辛斯基带他到甲板上来透透气。
  海风凉爽,但兰登的脑子里仍然一片混乱。他只能失神地低头凝视"门达西乌姆号"掀起的尾浪,为刚才听到的那番话寻找一丝逻辑。
  教务长说,西恩娜·布鲁克斯和贝特朗·佐布里斯特一直是情人。他俩都是某个超人类主义地下运动的活跃分子。她的全名叫菲丽丝
  蒂·西恩娜·布鲁克斯,但她的代号确实是FS-2080 ……这个名字与她姓名的缩写和她年满一百岁的年份相关。
  这一切根本说不通!
  "我是通过另一个渠道认识西恩娜·布鲁克斯的,"教务长告诉兰登,"而且我信任她。因此,当她去年来找我,请我去见一位富有的潜在客户时,我同意了。这位客户其实就是贝特朗·佐布里斯特。他请我给他提供一个安全场所,让他在不被发现的情况下完成他的'杰作'。
  我以为他是在开发一种新技术,不希望被人剽窃……或者在进行某种最尖端的遗传研究,与世界卫生组织的伦理规定相冲突……我没有提出任何问题,但是相信我,我从来没有想过他是在制造……一种瘟疫。"
  兰登只是神情茫然地点点头……完全不知所措。
  "佐布里斯特是个但丁迷,"教务长继续说下去,"因此他选中佛罗
  伦萨为他的藏身地。于是,我的机构给他安排好了他所需要的一切--一套不引人注目的实验室,外加居住设施,各种假身份,安全的通讯渠道,以及一名私人随从。这个人不仅负责他的安全,而且负责为他购买食品和物资。佐布里斯特从不使用他本人的信用卡,也不在公共场合露面,因此别人根本无法跟踪他。我们甚至还给他提供了伪造身份、假名字以及其他文件,让他在神不知鬼不觉的情况下旅行。"他停顿了一下。"他在放置索鲁布隆塑料袋时显然出门旅行过。"
  辛斯基长舒了一口气,没怎么掩饰自己的挫败感。"世界卫生组织从去年开始,一直试图发现他的蛛丝马迹,可他就像是从地球上消失了一样。"
  "甚至都不让西恩娜知道他的行踪。"教务长说。
  "你说什么?"兰登猛地抬起头,清了清嗓子。"你刚才不是说他们是情人吗?"
  "他们曾经是,可他开始躲藏后就突然切断了与她的联系。尽管当初是西恩娜将他介绍给了我们,但我的协议是与佐布里斯特本人签订的,而协议的一部分就是当他消失时,他将从整个世界消失,包皮括在西恩娜的视野里遁形。他隐藏起来后显然给她写了一封告别信,说他已病

  入膏肓,大约一年后将离开人世,不希望她看到他病情恶化。"
  佐布里斯特抛弃了西恩娜?
  "西恩娜试图联系我,想从我这里得到信息,"教务长说,"但我没有接她的电话。我得尊重客户的要求。"
  "两星期前,"辛斯基接着说,"佐布里斯特走进了佛罗伦萨的一家银行,以匿名的方式租用了一个保险箱。他离开后,我们的检测名单系统便得到了消息,银行新安装的人脸识别软件辨认出化了妆的男子正是贝特朗·佐布里斯特。我的小组飞抵佛罗伦萨,用了一个星期才找到他的藏身之处。屋里没有人,但我们在里面发现了证据,证明他制造了某种具有高度传染性的病原,并且将它藏在了某个地方。"
  辛斯基停顿了一下。"我们急于找到他。第二天黎明,我们发现他正沿着阿尔诺河散步,于是我们立刻追了上去。他一路逃至巴迪亚塔,从塔顶跳下去自杀了。"
  "这可能是他蓄谋已久的结局。"教务长补充说。"他相信自己来日无多。"
  "我们后来才知道,"辛斯基说,"西恩娜也一直在寻找他。她不知怎么发现我们来到了佛罗伦萨,便尾随着我们的行动,认为我们有可能发现了他。不幸的是,她赶到那里时,正好目睹佐布里斯特从塔顶跳了下去。"辛斯基叹了口气。"我想亲眼目睹自己的情人和导师跳楼身亡,那对她一定是个极大的打击。"
  兰登感到很不舒服,勉强听懂了他们所说的一切。在整个事件发生发展的过程中,他惟一信任的就是西恩娜,而这些人却在告诉他,她根本不是她所说的那样?不管他们说什么,他都不相信西恩娜会原谅佐布里斯特制造一种瘟疫。
  她会吗?
  西恩娜曾经问过他,你会为了不让我们物种灭绝而杀死今天一半的人口吗?
  兰登感到不寒而栗。
  "佐布里斯特死了之后,"辛斯基解释说,"我运用我的影响力,强迫银行打开了佐布里斯特租用的保险箱,却意外地发现里面只有一封写给我的信……以及一个奇怪的小玩意儿。"
  "就是那个投影仪,"兰登插嘴道。
  "正是。他在信中说,他希望我第一个到达'零地带',并且说如果不按照他的《地狱图》上的提示,谁也找不到那地方。"兰登脑海中闪现出从微型投影仪中投射出来的那幅被修改过的波切提利的名画。
  教务长补充道:"佐布里斯特曾委托我将保险箱里的东西交给辛斯基博士,但时间为明天上午。当辛斯基博士提前拿到它时,我们很惊慌,并采取了行动,试图按照我们客户的愿望先将它找回。"

  辛斯基望着兰登。"我对及时弄明白《地狱图》的含义不抱太大希望,于是便请你来帮助我。你现在想起来了吗?"兰登摇摇头。"我们悄悄飞抵佛罗伦萨,你约好了要见一个人,并且认为这个人可以提供帮助。"
  伊格纳奇奥·布索尼。
  "你昨晚见到了他,"辛斯基说,"但他随后便失踪了。我们以为你出了事。"
  "事实上,"教务长说,"你的确出了事。为了拿回那个投影仪,我们安排一名特工从机场一路尾随你。她叫瓦任莎,但她在领主广场附近把你跟丢了。"他皱起了眉头。"把你跟丢是个致命错误。瓦任莎居然还推卸责任,怪到了一只小鸟的头上。"
  "你说什么?"
  "一只咕咕乱叫的鸽子。瓦任莎说,她躲在暗处,位置极佳,完全可以观察你。一群游客从那里经过,一只鸽子突然在她头顶上方的窗台花盆箱中大声咕咕乱叫,引得那些游客停下脚步,挡住了她。等她溜进小巷时,你已经不见了踪影。"他厌恶地摇摇头。"总之,她把你跟丢了几个小时,等她终于再次发现你的行踪时,你的身旁已经多了一个人。"
  是伊格纳奇奥,兰登心想。我和他一定正带着但丁的死亡面具离开维奇奥宫。
  "她成功地尾随你们朝领主广场方向走去,但你们两个显然看到了她,决定分头逃跑。"
  这就对了,兰登想。伊格纳奇奥带着但丁的死亡面具逃跑,在心脏病发作之前将它藏在了洗礼堂中。
  "瓦任莎这时犯了一个可怕的错误,"教务长说。
  "她冲我头部开了一枪?"
  "不,她过早暴露了自己。她抓住了你,并且开始审问你,而你此时其实还什么都不知道。我们需要知道你是否已经破解了那幅《地狱图》,或者已经把辛斯基博士需要知道的信息告诉了她。你拒不开口,说你宁死也不会透露。"
  我当时正在寻找一种致命的瘟疫!我大概认为你们是雇佣军,想获得一种生物武器!
  游艇的巨大引擎突然开始倒转,减速靠近机场的装货码头。兰登看到远处出现了那架C-130 运输机毫无特征的机身,有人正在给它加油。机身上印有世界卫生组织的字样。
  就在这时,布吕德走了过来,脸色严峻。"我刚刚得知,离目的地五小时范围内惟一合格的反应小组就是我们,也就是说我们没有援兵。"
  辛斯基双腿一软。"与当地政府的联系呢?"
  布吕德显得很谨慎。"还没有。这是我的建议。我们目前还不知道具体位置,因此他们也爱莫能助。再说,疾病控制行动远远超出了他们的专业范围,我们可能会冒他们弄巧成拙的风险。"
  "Primum non nocere,"辛斯基点点头,低声说出了医学伦理学的重要规诫:首先,不造成伤害。

  "还有,"布吕德说,"我们仍然没有西恩娜·布鲁克斯的消息。"他看了一眼教务长。"你知道西恩娜在威尼斯有联系人吗,可以给她提供帮助的?"
  "我不会感到惊讶,"他说,"佐布里斯特的信徒遍布各地,以我对西恩娜的了解,我认为她会动用一切资源来执行她的指令。"
  "你不能让她离开威尼斯,"辛斯基说,"我们不知道那只索鲁布隆塑料袋目前处于什么状况。如果有人发现它,只需稍微触碰一下,就会让它破裂,将传染病释放到水中。"
  大家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后,都默不作声。
  "恐怕我还有坏消息给你们。"兰登说。"那座金碧辉煌的神圣智慧博学园,"他停顿了一下,"西恩娜知道它在哪里,而且知道我们要去哪里。"
  "什么?!"辛斯基警觉地提高了嗓门。"我想你说过还没有机会把你得出的结论告诉她!你说你只告诉她你们来错了国家!"
  "是的,"兰登说,"可她知道我们在寻找恩里科·丹多洛的坟墓。
  她只需在网上一查就能知道那在哪里。一旦她找到了丹多洛的坟墓……离那只正在溶解的塑料袋就不会太远了。那首诗中说,跟着流水的响声,去到水下宫殿。"
  "混蛋!"布吕德大吼一声,愤然离去。
  "她绝对不会比我们先到那里,"教务长说,"我们先行了一步。"
  辛斯基重重地叹了口气。"我可没有这么大的把握。我们的交通工具速度不快,而西恩娜·布鲁克斯好像有的是资源。"
  "门达西乌姆号"在码头停靠之后,兰登不安地凝视着跑道上笨重的C-130 运输机。从外观上看它好像根本飞不上天,而且没有窗户。我已经坐过这玩意儿了?兰登一点都想不起来。
  究竟是由于游艇靠岸时的晃动,还是对这架容易引起幽闭恐惧症的飞机的担心,兰登也不知道,但他突然感到一阵恶心。
  他转身对辛斯基说:"我不知道我的身体是否适合坐飞机。"
  "你的身体没问题,"她说,"只是你今天经历了一场磨难,当然你的体内还有一些毒素。"
  "毒素?"兰登摇晃着后退一步。"你在说什么?"
  辛斯基将目光转向了别处,显然在无意中说出了她原本不打算说的话。
  "教授,我很抱歉,遗憾的是我刚刚得知,你的病情不像头部受伤那么简单。"
  兰登感到极度恐惧,眼前浮现出了费里斯在大教堂里倒下时胸口肌肤的黑颜色。
  "我究竟怎么啦?"兰登追问道。
  辛斯基迟疑了一下,似乎拿不定主意如何说下去。"我们先上飞机吧。"
或许您还会喜欢:
相约星期二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2
摘要:最后的课程——《相约星期二》中文版序余秋雨一我们人类的很多行为方式是不可思议的,有时偶然想起,总会暗暗吃惊。譬如,其中一件怪事,就是人人都在苦恼人生,但谁也不愿意多谈人生。稍稍多谈几句的,一是高中毕业生,动笔会写“生活的风帆啊”之类的句子;二是街头老大娘,开口会发“人这一辈子啊”之类的感叹。 [点击阅读]
紧急传染
作者:佚名
章节:38 人气:2
摘要:1991年6月12日,这是暮春的一个近似完美的日子。天已破晓,阳光触摸着北美大陆的东海岸。美国大部、加拿大和墨西哥都在期待着阳光明媚的蓝天、只是气象雷达显示雷暴云团即将来临,估计会从平原伸向田纳西河谷。已经有预报,从白令海峡移动过来的阵雨云可能覆盖阿拉斯加的西沃德半岛。这个6月12日几乎在各个方面都与以往的6月12日没什么两样,只有一个奇怪的迹象除外。 [点击阅读]
静静的顿河
作者:佚名
章节:66 人气:2
摘要:评论重读《静静的顿河》,那些久违了的又陌生又熟悉的人物,以及他们痛苦的思想和命运,又一次激起了我内心的热情。顿河这条伟大的河流所哺育的哥萨克民族通过战争,在痛苦和流血之后最终走向了社会主义。肖洛霍夫把拥护苏维埃、迈向社会主义称为伟大的人类真理,并把它作为作品的主题之一。肖洛霍夫对顿河无比热爱,书中经常出现作者对顿河发自内心的充满激*情的赞颂。顿河草原上散发出的青草和泥土的浓烈味道,让读者过目不忘。 [点击阅读]
魔山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2
摘要:一《魔山》是德国大文豪托马斯·曼震撼世界文坛的力作,是德国现代小说的里程碑。美国著名作家辛克莱·刘易斯对《魔山》的评价很高,他于一九三○年看了这部书后曾说:“我觉得《魔山》是整个欧洲生活的精髓。”确实,它不愧为反映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欧洲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一九二九年托马斯·曼获诺贝尔文学奖,《魔山》起了决定性作用,这是评论界公认的事实。二关于托马斯·曼,我国读者并不陌生。 [点击阅读]
三个火枪手
作者:佚名
章节:77 人气:2
摘要:内容简介小说主要描述了法国红衣大主教黎塞留,从1624年出任首相到1628年攻打并占领胡格诺言教派的主要根据地拉罗谢尔城期间所发生的事。黎塞留为了要帮助国王路易十三,千方百计要抓住王后与英国首相白金汉公爵暧昧关系的把柄。而作品主人公达达尼昂出于正义,与他的好友三个火枪手为解救王后冲破大主教所设下的重重罗网,最终保全了王后的名誉。 [点击阅读]
冰与火之歌3
作者:佚名
章节:81 人气:2
摘要:天灰灰的,冷得怕人,狗闻不到气味。黑色的大母狗嗅嗅熊的踪迹,缩了回去,夹着尾巴躲进狗群里。这群狗凄惨地蜷缩在河岸边,任凭寒风抽打。风钻过层层羊毛和皮衣,齐特也觉得冷,该死的寒气对人对狗都一样,可他却不得不待在原地。想到这里,他的嘴扭成一团,满脸疖子因恼怒而发红。我本该安安全全留在长城,照料那群臭乌鸦,为伊蒙老师傅生火才对。 [点击阅读]
古拉格群岛
作者:佚名
章节:64 人气:2
摘要:“在专政时代,在处于敌人四面八方包皮围的情况下,我们有时表现出了不应有的温和、不应有的心软”克雷连科:在审理“工业党”案件时的发言第一章逮捕这个神秘的群岛人们是怎样进去的呢?到那里,时时刻刻有飞机飞去,船舶开去,火车隆隆驶去——可是它们上面却没有标明目的地的字样。售票员也好,苏联旅行社和国际旅行社的经理人员也好,如果你向他们询问到那里去的票子,他们会感到惊异。 [点击阅读]
地狱
作者:佚名
章节:110 人气:2
摘要:致中国的合作者、读者和书迷们:对于今年不能亲至中国一事,我深感遗憾,因此想借这封短信向你们所有人表达我的感激之情,有了你们,才有我所谓的成功。谢谢你们为我的作品中文版所付出的时间与努力,你们的厚爱尤其让我感动。我希望能在不久的将来拜访你们美丽的国家,亲口表达我的谢意。谨致最诚挚的祝愿。 [点击阅读]
大卫·科波菲尔
作者:佚名
章节:75 人气:2
摘要:大卫·科波菲尔尚未来到人间,父亲就已去世,他在母亲及女仆辟果提的照管下长大。不久,母亲改嫁,后父摩德斯通凶狠贪婪,他把大卫看作累赘,婚前就把大卫送到辟果提的哥哥家里。辟果提是个正直善良的渔民,住在雅茅斯海边一座用破船改成的小屋里,与收养的一对孤儿(他妹妹的女儿爱弥丽和他弟弟的儿子海穆)相依为命,大卫和他们一起过着清苦和睦的生活。 [点击阅读]
海伯利安
作者:佚名
章节:76 人气:2
摘要:序章乌黑发亮的太空飞船的了望台上,霸主领事端坐在施坦威钢琴前,弹奏着拉赫马尼诺夫的《升C小调前奏曲》,虽然钢琴已是一件古董,却保存得完好如初。此时,舱下沼泽中,巨大的绿色蜥蜴状生物蠕动着,咆哮着。北方正酝酿着一场雷暴。长满巨大裸子植物的森林在乌青的黑云下现出黑色影像,而层积云就像万米高塔直插入狂暴天穹。闪电在地平线上肆虐。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