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丁庄梦 - 第五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说说我家吧。
  说说我爹吧。
  说说我爷做下的关于我爹、我家的那个梦。长有十里二十里的梦。爹是决计要把我家搬离丁庄的。丁庄已经荒凉了。荒极了。人味衰落了。病的人,大都到了庄外的小学里。没去的,也都整日地守在自家里。庄街上冷清得难得见着一个人的动,难得听到人的说话声。不知从了哪天起,谁家死了人,也都不再贴着白色门联了。死个人,家常的事,懒得再贴了,也用不着惊天动地地去办那安葬的事。用不着亲戚朋友们来奔丧。人死就和灯灭一模样。和秋天到了树叶飘落一模样。庄子里,总是寂寞着静。寂默着坟地里的静。新街上,已经有了几家搬到了沩县县城里,有一家搬到东京市里去。
  呼哗哗地搬走了。
  留下那村落和那盖了新瓦屋的院落不要了。
  人走屋空了。
  丁庄荒冷了。人味寡淡了。
  自打我爹经了我爷要掐死他的事,他就决计要离开丁庄去。算了一笔账,真要搬到沩县或者东京去,家里的钱还差着一大笔。钱不够,爹就彻夜睡不着觉。这一夜,他在床上滚了一夜后,天刚亮就从屋里走出来,在院里站一站,又从家里到了庄子里。穿过庄子站在庄口上,看见早晨从平原东边卷过来,有一股起早熬着中药的苦味跟了来。爹就立在庄西的一块空地上,闻着那药味,知道是学校里的病人们一早起床熬药了。可在他把目光搁在那熬药升起的烟上时,爹的心里动了一下子。
  砰地动一下,如谁用手在他的心里拨了一下子。
  盯着学校上空那浓浓淡淡的烟,时金时银的烟,我爹冷丁儿想起来,庄里死了那么多的人,还又有那么多的热病病人都在等着死,上边是该给庄人说些啥儿的。是该给庄人们做些啥儿事情的。
  哪有不说不做、不管不看的上边啊。
  爹生来就是要做成大事的人。
  爹是为了做成大事才来到这个世上的,才到丁庄做了我爷的儿子和我的爹。起原先,爹在丁庄不光要主管丁庄和丁庄方圆几十里的人的血,人的命。到以后,爹还要管着这些人死后的棺材和坟墓。爹没有想到他活着要主管那么多的事,他只是想着试一试。到沩县政府里试一试,料不到这一试也就试成了,像顺手一开门,日光就照进了屋子样。爹到了沩县县城去。
  爹在已经繁华无比的县城找到了高县长。高县长正是当年教育局的高局长,现在是了高副县长了。是了县上热病委员会的负责人,他和我爹说了很多话,商量了很多事。
  高县长说――
  丁庄已经死了几十个人,你咋不早些来找我?你丁辉不知道我高副县长对丁庄有感情,你爹丁老师还不知道我对丁庄有感情?
  爹就扭头望着高副县长的脸。
  高县长说――
  凡是染上热病的,每死一个人,县上要照顾给一口棺材你们丁庄不知道?没人把这文件的精神传达到丁庄吗?

  高县长和我爹坐着说了很多很多的话。
  高县长说――
  以前死过的就算了,以后凡有热病快死的,只要手续全,报上来政府都会照顾给一口黑棺材。
  我爹望着高县长的脸。
  高县长说――
  回去吧,我想吃你们丁庄种的荆芥了,下次来你给我捎些嫩荆芥。
  我爷知道自己是做梦,看到的都是梦里的事,本不想往下去看的,可那梦境奇特了,少见了,就由不得他不朝那个大院里边走。
  大院里边是个棺材厂。
  棺材加工厂。不知道这是在哪里。爷在梦里知道这是在梦里,却不知道这梦到的地方在哪里。穿过一片平原的野荒后,在黄河古道上沙丘宽展的平地间,在沙丘堆出来的沟壑里,有了一片开阔阔的小盆地。说是小盆地,却也一眼望不到边。就在这漫无边际的平原上,平原上缓起缓落的沙丘间,我爷看见了那个棺材厂。周围都是用铁丝网围将起来着,而就在这围起来的一片缓平处,摆了一大片已经做好的黑棺材。棺材的大小厚薄全都不一样,棺材上因着不一样,用粉笔写了甲、乙、丙的字样儿。正是午时候,日头横在平原的正顶上,金色的光芒一束束地射下来,像无数被拉直的金条、金丝网在天空中。远处的黄河古道和平原上,透过那生了锈的铁丝网,能看见日光在沙地上泛着一波一浪的光,像有一股洪水正从遥远的地方漫过来。
  爷就站在棺材厂摆放棺材那块阔大的平地上,看见一片儿几百上千口的黑棺材,齐码码地摆在比一个村庄还要大的水泥地面上,黑亮亮的一大片,被正午的日光照晒着,每一口棺材档头都有盆大的祭字或奠字,字体粗得和胳膊、刷子样。金色的祭字、奠字,在那白光下闪着刺眼的光。爷知道这是政府专门为热病病人建的棺材厂。刚才进门时见那棺材厂上写有一副大对联,上联是心系病人爱你在人间,下联是一路走好送你到天堂。就在那对联边儿上,我爷问那守大门的人,说这是啥厂啊?那人说棺材厂。问是哪办的?说是县上啊。问能进去看看吗?说有人愿意参观棺材厂,哪能不让啊。我爷也就进来了,就望见这几百上千口的棺材了,黑亮亮地摆着、铺着,像那地上生出的一片黑油油的湖,而那些发光的奠字和祭字,在那湖水中,跃跃动动,像黑油湖面游动的一片蟒蛇、金鱼的头。
  就又接着往前走,听见了隆隆隆的机器声,像惊蛰雷样传过来,抬起头,沿着一条水泥路绕过一座沙丘后,老远就看见了两排大机房,机房里有来来往往的忙着的木匠、漆匠、雕刻匠。木匠们忙着把从机器上抬下的木板合成白棺材,雕刻匠忙着在那白棺的档头刻着祭字或奠字。漆匠忙着把那刻完字的白棺抬到机房外的架子上,然后就往那棺材上涂漆和喷漆。待黑漆干过了,就有人在棺材档头的字上描着金粉水。做完了这一切,又有人把在成品棺材上依着质量写上甲级、乙级和丙级。

  在这棺材厂的车间里,流水作业的木匠、漆匠们,一个个忙得大汗淋漓,谁也顾不上和我爷说上一句话,都只看他一眼就忙着自己的事情了。爷就从那车间走过去,到另一个棺材车间去,路上见了专门在那棺材上写着甲乙丙的中年人,问说棺材还分等级呀?
  答说吃粮食还有粗细哩。
  人家说着就走了,爷在那木然地站一会,进了另一个用松木和钢架搭起的车间房,这才看清原来这个车间虽然也是做棺材,这棺材却和外边的完全不一样。在摆开做成的十几口黑棺前,我爷看见有三口棺材都是四寸厚的桐木板,有两口竟是四寸半厚的红松木。红松木埋在地下虫不蛀,耐潮耐腐烂,是中原一带棺材的上品木。而且在那做工精细的棺材上,档头上不光雕了奠字或祭字,字的周围还雕了龙卧凤起的花边儿,棺材的两面立板上,刻了地面上的灵魂升天图和天上的天堂迎亲图。花花绿绿,金色飘荡,使那棺材和宫殿的花园样。再往前边走,有一副更大的棺材架在两个条凳上,竟有四个雕刻工分别在那棺材的两档、两侧雕刻着灵魂升天图,神仙迎接图,还有百鸟朝凤园和极乐世界园。在那图园里,漆匠们使金涂银,显出了极尽的富贵和豪华。另有一个雕刻工,他把棺盖靠在墙上雕刻着子孙满堂宴和荣归故里舞,一个一个的老人、孩娃、女人都雕的和活的一模样。那些为荣归故里的主人跳舞的侍女们,个个都阿娜漂亮得没法说,如那前朝早代的唐朝宫女样。看那刻工们仔细虔诚的样,像那棺材不是要往地下埋,而是要摆到哪儿去展出。我爷诧异着,就朝那刻工们跟前走过去,看清了那五人共雕的棺材竟然全部是柏木,而且每块棺板都是独块儿,没有一面是由两块柏板拼接的。我爷在那柏木棺前站住了,在那棺前屏住呼吸不说话,看人家在一块棺板上雕着这图那图里的金龙和银凤,刻着这园那园里的流水和高山,这村那庄里的田野和山脉。而在另一块棺板上,在天堂大宴图上还刻了大中华牌的烟,茅台牌的酒,烧好的桶子鸡和放在盘子里的黄河鱼。还有麻将牌,扑克牌和唐朝皇帝身边专门给皇帝扇风捶背的宫女和仆人。最为怪妙的,是那刻着极乐世界园的人,他在那园里刻了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和我爷压根没见过的家电和机器,还在那机器边上刻了一座古色古香的房,房门的上房是古时的半圆瓦,瓦下的门框正脑上,刻了中国人民银行六个字。他们每个人都雕刻得专注而精细,像是塑工在塑着佛像样,个个的额门上都挂着细密的汗,眼珠子因为每天雕刻都鼓胀在眼外。各自手里的雕刻刀,有的是扁平,有的是月牙,有的斜利得和削脚的刀子样。从他们刀下飞起落下的雪白金黄的柏木花,在地上厚厚一层如铺了一地的花草和米粒。有一股喷香的柏木油的味,从棺板和柏花上飞起来,在那屋里团团旋一会,从大门那儿朝外飘去了。我爷不知道这棺材到底给谁用,哪个热病的病人有这皇葬的福,就趁着一个雕工去磨刀的时候说,这棺木真好啊。

  人家看看他,说是龙棺嘛。
  原来这就是龙棺呀。我爷回过头,说那松木棺材上画了迎送图的棺材是啥棺?
  人家说是麒麟棺。问前边的桐木棺材上只在档上雕刻呢?
  说是兽王棺。
  我爷哦一下问,这龙棺谁用啊?
  那个雕刻工不再耐烦了,抬头望着他,像他问了一句不该问的话。爷就在那儿闷闷站一会。从那做制龙棺、麒麟棺和兽王棺的车间走出来,看见日头从沙丘的正顶已移至沙丘的偏西去。冬日的温暖中,有了冷凉的风。前面那一大片甲、乙、丙级的黑棺材,不再像是一面棺材湖,而像了一个棺材阵。这时候,正有人在那棺材阵中来回走动着,指指这口棺,说说那口棺,像是在挑选棺材样。
  在那棺材阵的边儿上,停了一辆装满了棺材的大卡车,那卡车不像是在拉棺材,而像拉了一座黑色的山。就在那山上,还有人把最后选好的棺材小心地朝着山顶上抬。为了不让棺材磨磨和碰碰,有一个人在车下指挥着,让车上装棺材的人在每一口棺材的四边和档头都隔上草垫和席子。那个指挥着的人,穿了蓝色小大衣,红毛领竖在脖子上,说话声音粗粗大大,指手划脚,听起来耳熟得像是我爷一出门就碰上了自家人。
  我爷朝那人扭头望过去。
  果真就看见了一个自家人。
  看见了在那指挥装车的竟然是我爹。爷惊奇地在那站一会,朝着他的儿子走过去。可待他急脚快步从棺材阵间穿将过去时,快到那装满了棺材的卡车前,人家不仅装好了车,而且也都用粗大的麻绳把车上的棺材捆好了。汽车一发动,冒了一股浓烟便朝大门那儿开过去。那些装车的人,一转眼也都随着我爹上了卡车消失了。
  我爷就地立在刚才卡车停过的空地上,望着远去的汽车唤,辉——辉——
  唤醒了。
  从梦里醒过来,爷看见爹竟果真就立在他床前,脸上挂着笑,亲亲地叫着爹,说他进了一趟城,在城里见了高县长。说高县长就是原先教育局的高局长,现在是了副县长,是了热病委员会的负责人。说高副县长让他回来问爹好,还答应要给丁庄有病的人家,过年时每家照顾五斤油,一挂鞭,让丁庄人好好过个年。
  爷便愕愕木木地坐在床边上,看着爹,想着棺材厂的梦,像还沉在梦里样。
或许您还会喜欢:
凉州往事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1风儿一阵紧过一阵,猎猎风声卷起的,不只是峡谷的惊叫,还有一颗少女的心。水英英幸福得要死了,她还从没跟家远哥这么亲近过这么幸福过呢。五糊爷带上拾粮上路的时候,还是一脑子的雾水。两天前他被青石岭牧场主水二爷召去,原以为是说丫头拾草的事,没想,水二爷只字未提拾草,倒是怪惊惊说,我想让拾粮到院里来。让拾粮去院里?这个老东西,总是做些莫名其妙的事。 [点击阅读]
千年一叹
作者:佚名
章节:99 人气:2
摘要:这是一本日记,记录了我亲身越野数万公里考察人类各大文明遗迹的经历。目的是去寻找人类古代文明的路基,却发现竟然有那么多路段荒草迷离、战壕密布、盗匪出没。吉普车的车轮紧贴着地面一公里、一公里地碾过去,完全不知道下一公里会遇到什么,所知道的只是一串串真实的恐刁饰故事:这里,宗教极端主义分子在几分钟内射杀了数十名外国旅行者;那里,近两个月就有三批外国人质被反政府武装绑架;再往前, [点击阅读]
喊山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2
摘要:太行大峡谷走到这里开始瘦了,瘦得只剩下一道细细的梁,从远处望去拖拽着大半个天,绕着几丝儿云,像一头抽干了力气的骡子,肋骨一条条挂出来,挂了几户人家。这梁上的几户人家,平常说话面对不上面要喊,喊比走要快。一个在对面喊,一个在这边答。隔着一条几十米直陡上下的沟声音到传得很远。 [点击阅读]
太阳黑子
作者:佚名
章节:56 人气:2
摘要:第一章一月光灰蒙蒙地照在黑色海滩上,最明亮的那一阵子,还不如一些夜泳的女孩的身体皎白闪耀。今天的潮水是二十一点,所以,环岛路沿路海滩夜泳的人很多。因为夜色掩护了天空的变脸,等游泳的人们感到海水、天水忽然密集交混,才恓惶地扑爬上岸。海滩上响起一片被雨打烂似的、此起彼伏的呼应声。高高的海岸线上,环岛路蜿蜒。三个男人闯过红胶质的人行道,拉开刚停在黑色车道上一辆的士车门。 [点击阅读]
张承志散文集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离开沙沟和西吉滩,离开了头戴六角帽的哲合忍耶回民的黄土山庄,在大雪纷扬中,我们穿过了一片片斑驳错落的村寨,来到了单家集。但那弹洞累累的清真寺和闻之已久的红军遗迹并没有留住我们,一罐茶只喝了一口,我们便又穿过杨茂、姚杜,在暮色中的好水川旁冻硬的土道上,急急地前进了。 [点击阅读]
无字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2
摘要:作品:以女作家吴为的人生经历为主线,讲述了她及其家族几代女性的婚姻故事,描摹了社会大动荡、大变革中各色人等的坎坷人生遭际,展现了中国近百年间的时代风云,对二十世纪的中国进行了独特的记录与审视,描写了一个说不尽的时代。作家:张洁,女,1960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计划统计系。北京市作协专业作家,国家一级作家。 [点击阅读]
无爱承欢
作者:佚名
章节:66 人气:2
摘要:近日来,论轰动全港的新闻,莫过于厉氏掌权人厉仲谋争夺一名六岁男童监护权的官司。案子还未开庭就已闹得满城风雨。事件一头是商业帝国的王,另一头却是……吴桐?何许人?城中各大八卦周刊、商业期刊连篇累牍报道,媒体要挖吴桐背景,结果此人身家白如纸,七年前未毕业时曾在厉氏实习,除此之外,她与金融大鳄厉仲谋无半点交集。狗仔转而想从孩子那儿下手淘八卦,厉氏公关部公文扼令媒介朋友自制,不要去打扰孩子的生活。 [点击阅读]
最后一名女知青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2
摘要:也许这是天命。写完这部小说我就病了,不能说是因为写这部长篇病的,更不能说就积劳而成疾。但这短短的二十几万字是我这一生身体好坏的一个分水岭。此之前,我写小说一天数千字乃至上万字可以坚持很长时间,曾经让同行们咂舌。此之后,因为腰椎病我再也不能坐在桌前写一篇小说,甚至连稍长的一封信也不能坐下写了。 [点击阅读]
有种你爱我
作者:佚名
章节:47 人气:2
摘要:有种你爱我作者:暗夜行路内容简介:此文献给大洋彼岸的ANGI同学:D1今天是小满,要吃扁豆焖面。越小满去了几个就近的饭馆,都没有卖那个东西的,只有一家有打卤面,用豆角做的卤。越小满记得陈奶奶还活着的时候,他吃过的,过程他都记得,先把豆角放进去,炒啊炒,然后放佐料,加水,要漠过豆角,然后把切面放进去,盖上盖,中间翻一次面,最后,抄底儿,盛在碗里,放点醋,就着蒜瓣,吃的要多香有多香!这个过程, [点击阅读]
林海雪原
作者:佚名
章节:38 人气:2
摘要:晚秋的拂晓,白霜蒙地,寒气砭骨,干冷干冷。军号悠扬,划过长空,冲破黎明的寂静。练兵场上,哨声、口令声、步伐声、劈刺的杀声,响成一片,雄壮嘹亮,杂而不乱,十分庄严威武。团参谋长少剑波,军容整洁,腰间的橙色皮带上,佩一支玲珑的枪,更显锝这位二十二岁的青年军官精悍俏爽,健美英俊。彵快步向一营练兵场走去。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