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大侦探十二奇案 - 第五章 奥吉厄斯牛圈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译注:奥吉厄斯牛圈:希腊神话中厄利斯的国王奥吉厄斯养了三千头牛,牛圈有三十年未打扫。赫尔克里在牛圈两边挖了两条沟,让阿尔甫斯河和佩纽斯河从一边流进,从另一边流出,一日之内把牛圈冲洗干净了。这是赫尔克里的第五桩丰功伟绩。)
  1
  “这种情况真是非常微妙,波洛先生。”
  赫尔克里·波洛嘴角露出一丝微笑。他差点儿回答:“情况总是这样的。”
  可是他却镇静自若地让脸上现出那种类似对病人极其关心体贴的审慎表情。
  乔治·康威爵士吃力地说下去,话语从口中流畅地道出来——政府极其微妙的处境啦——公众利益啦——党内团结啦——有必要组成联合阵线啦——传媒力量啦——国家福利啦……
  听上去都很不错——却什么也没说明。赫尔克里·波洛真想打呵欠,可出于礼貌又不便打,从而感到下巴难受。有时他在阅读议会辩论文件时也有这种感觉。但是在那种场合,他倒没必要克制呵欠。
  他打起精神耐心忍受这种折磨。与此同时,他对乔治·康威爵士也深表同情。那人明明想告诉他一点事——却又明明不会简单明了地讲出来。就他来说,话语变成了遮掩事实的手段,而不是把它们暴露出来。他善于辞令——也就是说擅长讲些悦耳动听而毫无意义的大话。
  可怜的乔治爵士还在滔滔不绝地说下去,满脸涨得通红。他朝坐在桌子首席的一个人无可奈何地瞥一眼,那人立刻做出反应。
  爱德华·费里埃说:“好吧,乔治,让我来讲给他听。”
  赫尔克里把目光从那位内政大臣转移到那位首相身上。他对爱德华·费里埃颇有好感——那是由一位八十二岁老人嘴中偶然道出的一句话而引起的。弗格斯·麦克劳德教授曾经为了协助警方给一名杀人犯定罪而解决了一项化验难题,一时接触了政治。德高望重的爱德华·费里埃受命组阁。就政治家标准来说,他是个年轻人——还不到五十岁。麦克劳德教授曾经说过:“费里埃一度是我的学生。他是个老实可靠的人。”
  仅此而已,可是这对赫尔克里·波洛来说却意味深长。麦克劳德如果说一个人老实可靠,那就是对品格的褒奖;相比之下,大众或报刊却根本没有热情地把这当回事。
  不过这也确实跟大众的评价相符。大家认为爱德华·费里埃老实可靠——仅此而已——不怎么聪明,不伟大,不是个特别优秀的演说家,也不是个学识丰富的人——一个娶了约翰·汉麦特的女儿的人——他曾经是约翰·汉麦特的得力助手,可以受托把这个国家的政府按照约翰·汉麦特的传统继续管理下去。
  原因是约翰·汉麦特深受英国民众和媒体的爱戴。他代表英国人珍视的各种优良品质。民众谈到他时常说:“大家确实觉得汉麦特诚实可靠。”传闻他家庭生活简朴,喜爱种植花草。跟鲍德温(译注:英国政治家,曾任三届英国首相)的烟斗和张伯伦(译注:英国政治家,1937-1940年间任英国首相)的雨伞相提并论的是约翰·汉麦特的雨衣。他总是随身携带着它——一件穿得不能再旧的雨衣。这已成为一个标志——代表了英国气候,英国人谨慎的预感和他们珍惜旧物的感情。另外,约翰·汉麦特是一个以虚张声势的英国方式而成名的演说家。他从容不迫而真切地发表演讲,其中包容了那些深入英国人心的简单而感情用事的陈词滥调。外国人有时批评他那些讲话既虚伪而又带有叫人受不了的高贵因素。约翰·汉麦特本人倒一点也不在乎高贵不高贵——而是以英国公认的那种光明正大而不以为然的方式处世。再说,汉麦特的外表也招人喜欢,高个子,体面,脸色悦目,一双非常明亮的蓝眼睛。他的母亲是丹麦人,他本人曾任海军大臣多年,为此得到了一个“老海盗”的绰号。他的身体日渐虚弱,最后迫使他放弃执政,这倒引起了普遍的、深深的不安。谁来接替他呢?那位聪明智慧的查尔斯·德拉费尔德勋爵吗(太聪慧了——英国不需要聪慧)?埃温·惠特勒吗(聪明——可是也许有点不够审慎)?约翰·波特吗(那种会把自己幻想成为独裁者的人——而我们这个国家可不要什么独裁者,多谢您啦)?因此沉默寡言的爱德华·费里埃就职后,大家都松了一口气。费里埃还可以。他是那位老前辈亲手栽培起来的,还娶了老头子的女儿。按照英国的老话,费里埃会“应付下去的”。
  赫尔克里·波洛仔细察看这位面色黝黑、声音悦耳、文静的人:他瘦弱,一头深色头发,脸上一副倦怠的样儿。
  爱德华·费里埃正在说:“波洛先生,您也许看过一份名叫《透视新闻》的周报吧?”
  “我只随意浏览过。”波洛面色微红地承认道。
  那位首相说:“那您多少知道一点它的内容了。刊登的多半是些近乎诽谤的事件和暗示耸人听闻的秘闻快照。其中有些是真实的,有些是无害的,可都是用一种辛辣讽刺的手法端出来的。偶尔——”
  他停顿一下,改变一点声调接着说:
  “偶尔还变本加厉。”
  赫尔克里没吭声。费里埃继续说:
  “最近两个星期那个刊物一直在暗示就要揭露‘最高层政界的一桩特大丑闻’,‘对贪污腐败和营私舞弊的惊人揭露’。”
  赫尔克里·波洛耸耸肩说:
  “只是一种惯用的把戏罢了。等真揭发出来时,一般都叫渴望知情的读者大失所望。”
  费里埃冷冰冰地说:“这次可不会让他们失望。”
  赫尔克里·波洛问道:“这么说,您已经知道他们要揭露什么了?”
  “大部分都相当准确。”
  爱德华·费里埃停顿片刻,然后讲起来。他有条有理地仔细说出这事的大致情况。
  这不是一件给人以启迪的事。谴责恬不知耻的诈骗啦,投机股市啦,滥用党内大笔资金啦。这些指控是针对前任首相约翰·汉麦特的。他们要揭露他是一个不诚实的流氓,一个骗取信任的大骗子,他利用职权为自己聚敛了大量私人财富。
  首相轻声的话音最后止住了,内政大臣哼了一声,脱口而出:
  “太可怕了——可恶之极!佩瑞那个家伙老爱编辑这些劳什子,该毙了他!”
  赫尔克里·波洛说:“这些所谓的揭发材料是要在《透视新闻》周报上发表吗?”
  “是的。”
  “你们打算对这种做法采取什么步骤呢?”
  费里埃慢慢说道:“这构成一种对约翰·汉麦特的个人攻击。他有权控告这家周刊诽谤。”
  “他打算这样做吗?”
  “不打算。”
  “为什么不呢?”
  费里埃说:“这可能正是《透视新闻》周报求之不得的事。对他们来说,这种宣传效益将会是巨大的。他们的辩护会是些花言巧语,那些受到抱怨的言论会是真实的。这整个事件就会在引人注目之下暴露无遗。”
  “可是事情如果进展得对他们不利,那他们就会遭受惨重的损失啦。”
  费里埃慢慢说:“案情可能不会对他们不利。”
  “为什么?”
  乔治爵士一本正经地说:“我真的认为——”
  爱德华·费里埃却已经在说:“因为他们打算刊登的都是——事实。”
  乔治·康威爵士哼了一声,对这种违反议会惯例的坦率十分恼火。他喊道:
  “爱德华,亲爱的伙计。我们当然——不承认。”
  爱德华·费里埃倦怠的脸上掠过一丝苦笑。他说:“遗憾的是,有时候得道出真情实话。这就是一次。”
  乔治爵士大声说:“波洛先生,您明白这一切都得保密。一句话也不能——”
  费里埃打断他的话,说道:“波洛先生明白这一点。”他又慢慢往下说:“波洛先生可能不理解的倒是:人民党的前途危在旦夕。波洛先生,约翰·汉麦特代表人民党。他在英国人民面前象征着它的主张——象征着正派和诚实。从来也没人认为我们卓越非凡。我们把事情也弄糟过,也犯过错误,但是我们代表了那种尽力做好工作的传统——我们也代表基本的诚实。我们的灾难是——那个作为我们首脑的人,那个人民当中的诚实人,杰出人物——结果竟是个当代最坏的骗子。”
  乔治爵士又哼了一声。
  波洛说:“您过去对这一切什么都不知道吗?”
  那张显得倦怠的脸上又闪出一丝苦笑,费里埃说:“您可能不相信我,波洛先生,我跟所有别的人一样完全受骗了。我从来不能理解我妻子对她父亲的那种古怪的态度:她对她父亲的所作所为一向持保留态度。我现在才明白过来了:她了解她父亲的本性。”
  他停顿一下,又说:
  “真情实况一开始泄漏出来,我真吓坏了,难以置信。我们坚持让我岳父马上以健康不佳为理由辞职,我们还开始着手——清理这团乌七八糟的事,该这么说吧。”
  乔治爵士又哼了一声。
  “清理这个奥吉厄斯牛圈!”
  波洛不免为之一惊。
  费里埃说:“我担心自己对这样一项像赫尔克里当年那样的任务力不从心。一旦事实真相给公开出来,全国上下就都会做出反应。政府也就会垮台。就会举行全国大选,埃弗哈特和他的政党就完全有可能重新掌权。您知道埃弗哈特的政策吧。”
  乔治爵士唾沫飞溅地说:“一个到处点火的家伙——一个彻头彻尾煽风点火的家伙。”
  费里埃沉痛地说:“埃弗哈特是很能干——可他鲁莽好斗,而且一点也不老练机智。他那些支持者愚蠢无能,心态不稳定——实际上,很可能形成一种独裁统治。”
  赫尔克里·波洛点点头。
  乔治爵士话音颤抖着说:“要是能把整个这件事捂住的话……”
  首相缓慢地摇摇头,那是一种表示挫折的动作。
  波洛问道:“您不相信这事可以给捂住吗?”
  费里埃说:“我请您来,波洛先生,是抱着最后一线希望啦。我认为这事太大啦,知道的人也太多了,根本不可能成功地给盖住。我们目前只有两个办法,直截了当地说,要么动用武力,要么采取行贿手段——可也不抱希望成功。内政大臣把我们的麻烦事比做奥吉厄斯牛圈的清扫工作。波洛先生,这就需要一条猛涨的河流冲刷,自然界强大力量的破坏——除非奇迹出现,否则不可能办到。”
  “这事确实需要一个赫尔克里大力神。”波洛说,十分满意地点点头。
  他又补充说:“请记住我的名字就是赫尔克里。”
  爱德华·费里埃说:“您能再现奇迹吗?波洛先生?”
  “您就是为此召见我的,对不?因为您认为我可能办到吧?”
  “对……我意识到,如果要得到拯救,只能通过那么一种完全非正统的奇特想法才办得到。”
  他停顿片刻,接着说:“不过,波洛先生,您也许会从道德角度来观察这个问题吧?约翰·汉麦特是个骗子,约翰·汉麦特的传奇必须给揭露。难道人能在不诚实的基础上建立一个诚实的家庭吗?我闹不清楚。可我确实明白我得尽力试一试。”他突然面带苦笑,说道:“政治家要保住职权——通常都别有用心。”
  赫尔克里·波洛站起来,说:“先生,我多年在警察局的体验也许使我一向对政治家评价不高。如果约翰·汉麦特还在任——我对这事绝不沾手——一个小指头也不会去碰一碰。可我对您有点了解。曾经有一个真正了不起的人,当代最伟大的科学家和最有头脑的人,告诉过我,您是一个老实可靠的人,我愿尽力而为。”
  他鞠了一个躬,便告退了。
  乔治爵士脱口道:“嗯,这家伙,真够放肆的——”
  爱德华·费里埃却还在微笑,说道:“我看这倒是一种夸奖……”
  2
  赫尔克里·波洛正下楼,却让一位金发高个子女人拦住了。
  她说:“请到我的客厅来坐一下,波洛先生。”
  他鞠一躬就跟随她走了进去。
  她关上门,指着一把椅子请他坐下,还敬上一支烟。她在他对面坐下,从容不迫地说:
  “您刚刚见过我的丈夫——他已经告诉您——关于我父亲的事了吧?”
  波洛仔细望着她,发现那高个子女人还很有风韵,脸上展现出性格和智慧。费里埃夫人是个受人欢迎的人物。作为首相夫人,她当然经常引人注目。作为她父亲的女儿,她的名气更大一些。黛格玛·费里埃是英国妇女理想的偶像。
  她是一位贤妻良母,随同夫君偏爱乡间生活。她参加一些社交活动,掌握分寸地只参加那些公认为妇女适宜参加的活动。她衣着考究,却从不显眼地赶时髦。她把时间和精力大量用在慈善事业上,她发起制定救济失业工人妻子的特殊计划。她受到全国人民一致的爱戴,也是党内最宝贵的财富。
  赫尔克里·波洛说:“您一定非常焦急吧,夫人?”
  “哦,是的——您不知道我多么着急。多少年来我一直担心——会出事儿。”
  波洛说:“您一直不知道什么具体情况吗?”
  她摇摇头。
  “一点也不知道,我只知道我父亲不是——不是大家所认为的那样好,我还是小孩子的时候,就意识到他是个——骗子。”
  她的声调低沉而痛苦,她说:“爱德华由于跟我结了婚——他早晚会失去一切。”
  波洛沉静地说:“您有没有敌人,夫人?”
  她抬头惊讶地望着他:“敌人?我想是没有的。”
  波洛若有所思地说:“我认为您有……”
  他接着往下说:“您有没有勇气,夫人?目前一场反对您丈夫和您本人的大规模运动正在进行。您必须做好准备保护自己。”
  她大声说:“这对我来说倒无关紧要。只是对爱德华来说,则事关重大。”
  波洛说:“两个人总是连在一起的,谁也逃脱不了。请记住,夫人,您是凯撒的妻子。”
  他看到她的脸色黯淡下来。她朝前欠身问道:“那您打算告诉我什么呢?”
  3
  《透视新闻》周报编辑珀西·佩瑞,坐在写字台后面抽烟。他是个小个子,脸盘长得像只黄鼠狼。
  他用一种柔和而油滑的声调说:“咱们就给他们泼点土。就这么办。太妙啦——妙呀!哦,老天!”
  他的副手,一个戴眼镜的瘦小伙子,不安地说:“你没感到不安吗?”
  “担心铁腕手段吗?他们不行,没有那分胆量。况且这对他们也没有什么好处。不会像咱们在这个国家和在欧洲、美洲那样大肆宣扬。”
  另外那个人说:“他们一定很着急,会不会采取什么措施?”
  “他们过不了多久就会派人来谈——”
  蜂鸣器响了一声,珀西·佩瑞拿起话筒,问道:“你说是谁?好吧,让他上来吧。”
  他放下听筒——咧嘴一笑。
  “他们找了那个自负的比利时侦探来对付咱们。他正上楼来干他的活儿,想要知道我们肯不肯合作。”
  赫尔克里走进来。他穿着一套整洁的服装——上衣领子纽孔那儿还别了一朵白茶花。
  珀西·佩瑞说:“很高兴见到您,波洛先生。您这是去阿斯考特的皇家跑马场途中路过我这里吧?不是?我错了?”
  赫尔克里·波洛说:“过奖,过奖。我只想给人一个好印象罢了。”他天真地扫一眼那位编辑的脸和有点邋遢的衣着,又说:“更重要的是一个人天然条件差尤其得打扮打扮。”
  佩瑞简慢地问:“你来见我有什么事?”
  波洛朝前倾斜着身子,轻轻拍一下膝盖,满面春风地说:“敲诈勒索吧。”

  “你这话究竟是什么意思,敲诈勒索?”
  “我听说——消息灵通的人告诉我——你们时常放风打算在你们那份非常高尚的刊物上登载某些很有破坏性的报道——其结果,就可以在你们的银行账户上增加点可观的进帐——而那些报道就不会刊登。”
  波洛朝后一靠,得意地点点头。
  “你有没有意识到你所提的事等于是诽谤吗?”
  波洛信心十足地微笑说:“我肯定您不会反感。”
  “我就是反感!至于敲诈勒索,没有任何证据说明我曾经敲诈勒索过任何人。”
  “没有,没有,这一点我敢肯定。您误解我了。我不是在威胁您。我只是想提出一个简单的问题,要多少钱?”
  “我不懂你在说什么!”珀西·佩瑞说。
  “有关国家大事,佩瑞先生。”
  他俩彼此意味深长地交换一瞥。
  珀西·佩瑞说:“我是个改革者,波洛先生,我要清理一下政治污秽。我反对贪污腐化。你知道这个国家目前的政治局面吗?纯粹是奥吉厄斯牛圈嘛。”
  “啊!”赫尔克里·波洛说,“你也用这个典故。”
  “要清理这个肮脏的牛圈,”那位编辑接着说,“只有靠公众舆论那股强大的使之洁净的洪水。”
  赫尔克里·波洛站起来说:“我赞同您的情感。”
  他又补上一句:“很可惜您不觉得需要钱。”
  珀西·佩瑞连忙说:“慢着,等一下……我并没完全那么说……”
  可是赫尔克里·波洛已经走出房门。
  他对后来发生的事解释说,他不喜欢那些敲诈的家伙。
  4
  埃弗莱·达什伍德是《支流》报社一名职员,一个性格开朗的小伙子,他亲切地拍拍赫尔克里·波洛的后背。
  他说:“到处都是污秽的尘土,好家伙。可我的尘土倒是干净的——就是这样的。”
  “我并不是在说你跟珀西·佩瑞是一丘之貉。”
  “该死的小吸血鬼。他是我们这一行里的污点。如果办得到的话,我们都想把他打垮。”
  “刚巧,”赫尔克里·波洛说,“我此刻正在负责清理一起政治丑闻的小任务。”
  “清理奥吉厄斯牛圈吗?”达什伍德说,“伙计,那可太难啦。你干不了。惟一的希望是让泰晤士河改道,把整个议会冲走。”
  “你可真是玩世不恭。”赫尔克里·波洛一边摇着头,一边说。
  “我了解这个人世间,没别的。”
  波洛说:“我想你正是我要找的人,这事非你不可啦。你干起事来不顾一切,是把好手,你喜欢干些不同寻常的事。”
  “到底是什么事?”
  “我有个小计划要付诸行动。如果我的想法正确,那就是有一件耸人听闻的小阴谋得给揭露出来。我的朋友,这对你的报纸来说将是独家新闻。”
  “可以干。”达什伍德愉快地说。
  “那是一个破坏一位女子声誉的庸俗下流的阴谋。”
  “这更好啦。凡是有性的内容都会畅销。”
  “那就坐下来,听我说吧。”
  5
  人们在议论。
  在小温伯林顿区“鹅与羽毛”餐厅里。
  “反正,我不相信。约翰·汉麦特一向是个诚实的人。他一直是。他跟别的一些政客大不一样。”
  “所有那些骗子在没有给揭发出来之前,人们谈起他们时,都会这么说。”
  “人们说他从那笔巴勒斯坦石油生意里捞到好几万镑。那是一笔肮脏的交易。”
  “他们那帮人都是一路货色。一伙肮脏的骗子。每一个都是。”
  “埃弗哈特可不会那么干。他是个规矩的老派人。”
  “可我也不能相信约翰·汉麦特是个坏人。你不能完全相信报纸上登的东西。”
  “费里埃的妻子是他的女儿。你见到报上登出的有关她的事了吗?”
  他们阅读了一份已经给翻阅得一塌糊涂的《透视新闻》上的报导。
  凯撒的妻子吗?我们听说某位高官的夫人日前在一个奇特的场
  合被人发现。陪同她的是一名男妓。哦,黛格玛,黛格玛,你怎么
  能如此淘气?
  一个粗俗嗓音的人慢慢说:
  “费里埃夫人不是那种人。男妓?那是那些从外国来的下流坯。”
  另一个人说:
  “女人的事很难让人预料。要让我说的话,她们那帮女人没有一个是好的。”
  6
  人们在议论。
  “可是,亲爱的,我相信这完全是真的。娜奥美是从保罗那里听来的,保罗是从安迪那里听来的。那个女人简直完全堕落了。”
  “可她一向那么规规矩矩,长得也不漂亮,常主持义卖会啊。”
  “那只是一种伪装罢了,亲爱的,大家都说她是个色情狂。嗯,我的意思是说,《透视新闻》上全都登出来了!哦,当然不是明说,不过从字里行间可以让人看得出来。我纳闷他们是怎样得到这些消息的。”
  “你对这些政治丑闻的玩意儿怎样看?他们还说她父亲贪污党内资金呐。”
  7
  人们在议论。
  “我不愿意那样想,罗杰斯夫人,这是事实。我是说我一向认为费里埃夫人真是个很好的人。”
  “那你认为这些可怕的事是真的吗?”
  “我已经说过,我不愿意那样去想她。六月里她刚主持过派尔契斯特区义卖会的开幕式。我就站在她身旁,就跟我现在离那张沙发那样近。她的微笑是那么讨人喜欢。”
  “是啊,可是无风不起浪啊。”
  “嗯,当然那是真的。唉,老天,看来你对谁也不能轻易相信!”
  8
  爱德华·费里埃面色苍白,痛苦地对波洛说:“这样攻击我的妻子!他们太卑鄙下流了——彻头彻尾的卑鄙下流!我要对那个恶毒的无赖采取行动!”
  赫尔克里·波洛说:“我建议你不要这样做。”
  “可是必须制止这些该死的谎言啊。”
  “你肯定那些都是谎言吗?”
  “该死的,当然是!”
  波洛把脑袋歪向一边,说道:“尊夫人怎么说呢?”
  费里埃一时显得不知所措。
  “她说最好别理他们……可我不能那么做——人人都在议论呐。”
  赫尔克里·波洛说:“对,人人都在议论。”
  9
  随后,各报均登出一条简短的消息:
  费里埃夫人近日得了轻微的精神崩溃症。她已前往苏格兰休养
  以恢复健康。
  猜测啦,谣言啦——可靠消息说费里埃夫人没在苏格兰,从来也没去过苏格兰。
  有关费里埃夫人到底真的在哪里的传言,恶意中伤的传言,一下子传开了……
  人们又在议论。
  “我跟你说,安迪看到她了。就在那个可怕的地方!她要么喝醉了,要么就是吸了毒,跟一个让人恶心的阿根廷男妓——拉曼在一块儿。就是这样!”
  更多的谈论。
  费里埃夫人跟一个阿根廷男妓跑了,有人在巴黎见到了她吸了毒。她已经吸毒多年。她还酗酒无度。
  英国的正派思潮开始并不信那些传言,可慢慢也跟着坚决反对费里埃夫人了。看来这里面确实有文章!这样的女人不应当是首相夫人!
  “一个无耻放荡的女人,她就是那么一个女人,不知羞耻的荡妇!”
  接着传来摄影记录。
  费里埃夫人在巴黎让人拍摄下来的照片——是在一个夜总会里,身体向后躺着,胳臂亲热地搂在一个棕色皮肤、一脸坏相的黑发小伙子的肩膀上。
  还有一些别的快照——在海滩上的半裸体样儿——脑袋枕在那个懒洋洋的拆白党肩膀上。
  下面写着:
  费里埃夫人玩兴正浓……
  两天后,一项控告《透视新闻》周报诽谤的起诉开始了。
  10
  这桩案子首先由英国王室法律顾问莫蒂默·英格伍德爵士起诉。他的形象尊严高贵,表情义愤填膺。费里埃夫人是一项无耻阴谋的牺牲品——这项阴谋堪与读者熟悉的大仲马写的《王后的项链》里那个著名的案件相比。那项阴谋的目的是要在民众的心目中贬低玛丽·安特瓦奈特(译注:法王路易十六的王后,神圣罗马帝国及奥地利王国的弗兰西斯一世之女,勾结奥地利干涉法国革命,被捕后交付革命法庭审判,处死于断头台)的形象。眼下这项阴谋也在策划贬损一位高尚而有道德的夫人的声誉。她在这个国家是凯撒的妻子。莫蒂默爵士以极其轻蔑的口气谈到法西斯主义在运用众所周知的不正当的阴谋诡计暗中破坏民主。接着他传唤证人出庭作证。
  第一名证人是诺桑伯里亚郡主教。
  诺桑伯里亚郡主教韩德森博士是英国教会里一位最知名的人士,极尽圣职,而且人品正直。他开朗宽厚,是个了不起的传道士。所有了解他的人都深深爱戴他。
  他走进证人席发誓在所提到的那段日子里,爱德华·费里埃夫人跟他和他的妻子一直呆在他的邸宅。她由于从事慈善事业而过度疲劳,经医生嘱咐需要彻底休息一段时期。她的休养一直保密,以便排除媒体为此增添麻烦。
  一位著名医生在主教之后声明他曾经嘱咐费里埃夫人,彻底休养不再过问任何劳心费神的事。
  一位当地医生也出庭证明,大意是说他曾经到主教宅邸去护理过费里埃夫人。
  下一个证人叫塞尔玛·安德森。
  她走进证人席时引起整个法庭一阵轰动。大家立刻看出那个女人长得跟爱德华·费里埃夫人甭提多像了。
  “你的名字是塞尔玛·安德森吗?”
  “是的。”
  “你是一名丹麦公民吗?”
  “是的,老家在哥本哈根。”
  “你原先在那里一家咖啡馆工作吗?”
  “是的,先生。”
  “请用你自己的话,陈述一下三月十八日发生的事。”
  “是这样的,有一位先生在那儿来到我的柜台前——一位英国先生,他告诉我他在一家报社工作——《透视新闻》周报!”
  “你敢肯定是那份报纸的名称吗——《透视新闻》?”
  “是的,我敢肯定——因为,您知道,一开始我还当那是一份医学周刊呐。但是看来不像是。接着他告诉我,有一位英国电影女演员要找一名替身演员,而我正合适。我不大看电影,他说的那个明星的名字我不熟悉,可他说那位明星非常有名,近来身体不大好,希望找个人代替她时常出现在公众场合,为此她愿意付出很大一笔钱。”
  “那位先生提出付给你多少钱?”
  “五百英镑。开始我不大相信——我觉得这可能是个花招。可他当场就付给我一半。所以我就辞去了原来的工作。”
  她接着往下说,她给带到巴黎,给她买了漂亮衣服,还给她配上一个“伴侣”。她说:“那是一位很可爱的阿根廷先生——很有教养,很有礼貌。”
  很明显,这个女人一直过得很开心。她还乘飞机到伦敦,由她那位棕色皮肤的“伴侣”带她到一些夜总会去玩过。她在巴黎跟他一起让人拍了照片。她承认,她去过的有些地方不太好……真格的,不是些正经地方!让人拍摄的一些照片也不太正经。不过,他们告诉她,这些玩意儿是广告宣传中所需要的——拉曼先生一直都很规矩。
  在回答讯问时,她声明人家从来没向她提起过费里埃夫人的名字。她一点也不知道自己是在冒充那位夫人。她没想伤害任何人。一些照片当场拿给她看,她证实那些都是她在巴黎和里维埃拉(译注:法国东南部和意大利西北部那一片濒海地区,是一个假日游憩胜地)让人拍的照片。
  塞尔玛·安德森明显的特点是绝对诚实。她显然是个脾气好而有点糊涂的女人。现在她明白了这事的真相,感到很难过,这点大家都看明白了。被告一方的辩护没有一点说服力,只是疯狂地否认跟安德森那个女人打过任何交道。那些照片给送到周刊的伦敦办事处来后被误认为是真品了。莫蒂默爵士最后总结的一段话激起了大家的热情。他形容这事是一起卑鄙的政治阴谋,目的在于毁损首相和他夫人的名誉。大家一致对受害人费里埃夫人深表同情。
  11
  爱德华·费里埃热情地握着波洛的手。他说:“谢谢您,波洛先生,一千次感谢。哼,《透视新闻》彻底完蛋了。下流坯。他们整个儿给打垮了。他们策划这起恶言诽谤的阴谋完全罪有应得。居然反对世界上最仁慈的人黛格玛。多亏您设法揭穿了整个这种恶毒敲诈勒索的事……您怎么会想到他们可能会利用一个替身呢?”
  “这不是一个新立意了,”波洛提醒他,“在简·德拉慕特一案里,她冒充玛丽·安特瓦奈特就很成功。”
  “我知道。我得再读一遍《王后的项链》。可您怎么找到他们雇佣的那个女人啊?”
  “我在丹麦四处寻找,是在那里找到她的。”
  “干吗要在丹麦呢?”
  “因为费里埃夫人的祖母是丹麦人,她本人也长得有丹麦人特征。此外还有别的原因。”
  “两个人真是长得太像
  第六桩斯廷法罗湖怪鸟
  (译注:斯廷法罗湖怪鸟:希腊神话中的怪鸟,生有铜翼、铜爪和铜嘴,铜羽毛落下后能伤人致死。这些怪鸟吃人肉,后被赫尔克里赶走——一说用毒箭把它们射死。这是赫尔克里做的第六桩大事。)
  1
  哈罗德·韦林第一次注意到那两个女人是她俩在湖边小道上遛弯儿的时候。他当时正坐在旅店外面的露台上。那天天气晴朗,湖水碧蓝,阳光明媚。哈罗德叼着一支雪茄烟,深感这个世界相当美好。
  他的政治生涯正飞黄腾达。三十岁就当上了次官,颇能引以自豪了。据说首相曾经向某人说过:“年轻的韦林前途不可限量。”哈罗德洋洋得意,并非矫揉造作。生活前景在他面前无限光明美好。他年轻,长相不错,身体健壮,而且没有什么桃色纠葛。
  他决定到黑塞斯洛伐克去度假,以便打破常规,避开一切人事关系,好好休息一下。斯特普卡湖边那家旅馆虽然小了点,倒也十分舒适而且旅客也少。那儿仅有的几位旅客都是外国人。到目前为止,别的英国人只有一位老妇人赖斯太太和她的女儿克莱顿太太。哈罗德喜欢这两位太太。爱尔西·克莱顿长得漂亮,颇像古典美人。她根本不大化妆,而且性格也温柔,甚至有点腼腆。赖斯太太可以称得上是有个性的女人。她高高的个儿,嗓音深沉,态度专横,却富有幽默感,是个旅行中很有趣的伙伴。她的生活显然以她女儿的生活为中心。
  哈罗德跟这对母女消磨了不少愉快的时光,不过她们并没想独占他,他们之间一直保持友好而不苛求的关系。
  旅馆里别的客人没有引起哈罗德的注意。他们大都是徒步旅行者或搭乘旅游车的游客,在这里住一两个晚上就走了。直到这天下午——他几乎没注意到什么人。
  那两个女人从湖边小径慢慢走过来,哈罗德的注意力正让她俩吸引住,那当儿,一朵浮云赶巧遮蔽了太阳。他浑身不禁微微一颤。
  他呆视着那两个女人,她们看上去肯定有点古怪。两人都长着长钩鼻子,像鸟一样,脸膛奇特地相像,不带什么表情。她俩都披着松松垮垮的斗篷,两边随风飘荡,活像两只大鸟的翅膀。
  哈罗德心想:“她俩可真像两只大鸟——”接着他又几乎脱口而出,“真是不祥之鸟。”
  那两个女人径直走上露台,从他身旁走过去。两人都不算年轻了——与其说接近四十岁,不如说快五十岁了。她俩彼此长得十分相像,一眼就让人看出是姐妹俩。脸上的表情令人生畏。她俩从他身旁走过时,盯视他一眼。那是对人作出评估的古怪一瞥——近乎残酷。

  哈罗德对那两个女人的坏印象越发加深了。他注意到姐妹俩有一人的手细长得像爪子……尽管太阳又露出来了,他还是打了个冷战。他心想:“真是可怕的怪物,活像食肉鸟……”
  这当儿,赖斯太太正从旅馆走出来,打断了他的思路。他站起来,给她拉过来一把椅子。她道声谢就坐下来,像往常那样开始织起毛线。哈罗德问道:“您看见刚才走进旅馆的那两个女人了吗?”
  “披斗篷的吗?是啊,我从她们身旁走过。”
  “非常古怪的人物,您不觉得吗?”
  “嗯,是啊,也许有点古怪。她们好像是昨天才来到这里的。两人长得非常像——一定是一对孪生姐妹。”
  哈罗德说:“我也许有点奇思怪想,可我明明觉得她们身上有股邪气。”
  “多奇怪,那我可要多瞅她们几眼,看看我是否同意您的意见。”
  她又说:“我们可以从服务台职员口中打听一下她们是什么人。我料想不会是英国人吧?”
  “哦,不会是。”
  赖斯太太看一下手表,说道:“到饮下午茶的时候啦,韦林先生,请您进去按一下铃叫人来,可以吗?”
  “当然可以,赖斯太太。”
  他办完这个差事又回到自己的座位上,问道:“今天下午您女儿到哪儿去了?”
  “爱尔西吗?我们刚才一起散了会儿步,围着湖边绕了半圈,就穿过松林回来了。那里美极了。”
  一名侍者来了,赖斯太太要了茶点,然后又一边飞快地织毛线,一边接着说:
  “爱尔西收到了她丈夫来的一封信。她可能不下楼来饮下午茶啦。”
  “她的丈夫?”哈罗德感到惊讶,“您知道,我一直还当她是个寡妇呢。”
  赖斯太太狠狠地瞪他一眼,冷冰冰地说:“哦,她不是。爱尔西不是寡妇。”她又加重语气添上一句,“可也真够倒霉的!”
  哈罗德大吃一惊。
  赖斯太太苦笑着点点头,说:“世上很多不幸的事都归罪于酗酒,韦林先生。”
  “她的丈夫饮酒过度吗?”
  “是的。还有不少别的毛病。他常常毫无理由地嫉妒,脾气暴躁得出奇。”她叹口气,“这种日子真难熬啊,韦林先生。我非常疼爱爱尔西,自己就生这么一个孩子——看着她不幸福真不好受。”
  哈罗德真的动情地说:“她是那样一个温温柔柔的人儿。”
  “也许过分温柔了些。”
  “您是说——”
  赖斯太太慢条斯理地说:“一个幸福的人会更高傲些。我想爱尔西的温柔出自一种挫折感。生活对她的压力太大了。”
  哈罗德犹犹豫豫地问道:“那她——怎么竟会嫁给这样一个丈夫呢?”
  赖斯太太答道:“菲利普·克莱顿长得很帅。他原来(现在依然)很讨人喜欢,而且也很富裕——当时又没人跟我们提起过他的真正品质。我自己守寡多年。两个女人孤单单地生活,对男人的品行也作不出什么很好的判断。”
  哈罗德若有所思地说:“是啊,确实如此。”
  他觉得一股怒火和怜悯涌上了心头。爱尔西·克莱顿至多不过二十五岁。他想起她那双蓝眼睛流露出明显友好的神情,微微沮丧的嘴角有点下垂。他忽然意识到自己对她的兴趣有点超出了一般的友谊。可她却跟一个畜生结成夫妇了……
  2
  那天晚餐后,哈罗德跟母女二人坐在一起。爱尔西·克莱顿穿着一件柔和的浅粉红色的衣服。他注意到她眼圈儿有点儿红肿。她明显哭过了。
  赖斯太太轻快地说:
  “韦林先生,我打听清楚您指的那两位鸟身女妖是什么人了。她们——是出身很好的波兰人,服务台人员这么告诉我的。”
  哈罗德朝另一端那两位波兰妇女坐的地方望了一眼。爱尔西颇有兴趣地说:
  “是那边坐着的两个女人吗?头发染成棕红色?她们看上去不知怎地总叫人觉得有点可怕——我也闹不清为什么。”
  哈罗德得意地说:“我也曾经这么觉得。”
  赖斯太太笑着说:“我认为你们俩都有点荒唐。不能单凭看人一眼就判断人家是什么样的人。”
  爱尔西笑道:“我想是不应当的。可我还是认为她们俩像一对座山雕。”
  “专门啄食死人的眼睛。”哈罗德说。
  “哦,别说啦!”爱尔西叫道。
  哈罗德连忙说了一声:“对不起。”
  赖斯太太微微一笑,说:“反正她们不会跟咱们打交道的。”
  爱尔西说:“咱们也没有什么亏心的秘密!”
  “韦林先生也许有哇。”赖斯太太眨了一下眼说。
  哈罗德朝后仰着脑袋哈哈大笑,说道:“从来也没有什么秘密。我一生清清白白,毫无隐瞒的事。”
  他脑子里突然闪现这样的想法:“人离开了正道,该是多么愚蠢啊。问心无愧——这才是人一生当中惟一需要的。这样你就可以面对世人,对任何打搅你的人都可以说,见你的鬼去吧!”
  他忽然觉得自己生气勃勃——十分坚强——完全能够主宰自己的命运!
  3
  哈罗德·韦林跟许多英国绅士一样,掌握语言的能力很差。他的法语说得不流利,而且带有很重的英语口音。他一点也不懂德语和意大利语。
  直到现在,这种语言上的无能并没让他感到担心。在欧洲大陆的大多数旅馆里,他到处遇到能讲英语的人,因此干什么要操那份心呢?
  但是在这个偏僻地区,本地人讲的是斯洛伐克语,连旅馆服务台职员也只会讲德语,有时他不得不请两位女性朋友之一给他做翻译,这使他深感屈辱。赖斯太太能说多种语言,甚至会讲几句斯洛伐克语呢。
  哈罗德决定开始学学德语。他打算买几本教科书,每天上午花几个小时来掌握这门外语。
  这天上午,天气晴朗,哈罗德写完几封信,看了一下手表,发现午餐前还有一个小时可以去散散步,便走出旅馆,朝湖泊那边走去,然后转进松林。
  他在林中溜达了五分钟左右,忽然清清楚楚地听到一阵哭声。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女人在伤心地呜咽啜泣。
  哈罗德踌躇片刻,接着就朝哭声走去。那个女人原来是爱尔西·克莱顿。她正坐在一棵伐倒的树干上,两手捂着脸,悲伤得肩膀直抖。
  哈罗德犹豫一下,然后走近她,轻声问道:“克莱顿太太——爱尔西,怎么了?”
  她大吃一惊,抬头望着他。哈罗德就在她身旁坐下。
  他真的很同情地问道:“我能帮你点什么忙吗?不用客气。”
  她摇摇头。
  “没什么——没什么——您太好啦。可谁也帮不了我。”
  哈罗德略带羞怯地问:“是跟你丈夫——有关系吗?”
  她点点头,接着擦擦眼睛,拿出她的粉盒化化妆,尽量使自己恢复常态,她声音发颤地说:“我不愿意让母亲着急。她一看到我不愉快就难过极了。所以我就跑到这里来大哭一场。我知道,这样做是很傻气,哭也没有用。可——有时——叫人感觉这种日子实在难过。”
  哈罗德说:“这叫我真感到非常遗憾。”
  她很感激地瞥他一眼,然后连忙说:“当然是我不对。是我自己愿意嫁给菲利普的。结果却大失所望,这只能怪我自己。”
  哈罗德说:“你这样认为倒是很有勇气的!”
  爱尔西摇摇头。
  “不,我一点也没有勇气,一点也没有胆量。我是个胆小鬼。这是我跟菲利普发生矛盾的部分原因。我怕他——怕极了——他发起脾气来简直吓人。”
  哈罗德深情地说:“你应当离开他!”
  “我不敢。他不会让我走的!”
  “瞎说!不能考虑离婚吗?”
  她慢慢摇摇头。
  “我没有什么理由,”她挺直肩膀,“不行,我只能忍受下去。您知道,我有不少时间常跟母亲呆在一起,这一点菲利普倒也不在乎,尤其是我们打破常规,一起到这样一个人烟稀少的地方来。”她脸上略现红晕,又说道,“您知道,部分原因是他特别爱嫉妒。如果我——只要跟另一个男人说上一句话,他就会大发雷霆!”
  哈罗德义愤填膺。他听到过不少女人抱怨自己丈夫嫉妒,可是在对那女人表示同情时,却又暗中觉得那位丈夫还是有充分道理的。爱尔西·克莱顿却不是那种女人。她压根儿也没向他轻佻地瞥过一眼。
  爱尔西微微颤抖地躲开他一点,抬头凝望着天空,说:
  “云层遮住了阳光,天有点冷了。咱们还是回旅馆去吧。一定快到午饭时间了。”
  他俩站起来朝旅馆方向走去。两人走了不一会儿就赶上一个也朝那个方向走去的人。他俩从她身上穿的那件飘动的斗篷认出了她,是那两个波兰女人之一。
  他们从她身旁走过,哈罗德微微鞠一躬。她没有回礼,只用眼睛盯视他们俩一会儿,流露出那么一种评估的眼神,不禁使哈罗德突然感到浑身发烧。他怀疑那个女人是不是见到了他坐在那根树干上紧挨在爱尔西身旁,如果是的,她也许会认为……
  反正,她显得好像是在琢磨似的……他心中不由得冒起一股怒火!有些女人的头脑多么邪恶啊!太阳那时又赶巧让云层遮住,他们俩想必都打了个冷战——也许就在那个女人盯视他们的那一时刻……
  不知怎的,哈罗德心中感到有点忐忑不安。
  4
  那天晚上刚过十点,哈罗德就返回自己的房间。那名英国侍女给他送进来好几封信,有的需要立刻复信。
  他换上睡衣,穿上睡袍,坐在写字台前开始处理信件。他写完了三封,正要写第四封,房门突然开了,爱尔西跌跌撞撞地走了进来。
  哈罗德吃惊地跳起来。爱尔西把身后的门关上,两手紧紧抓住五斗柜,大口喘着气,面色灰白。看上去她吓得要命。
  她气喘吁吁地说:“是我的丈夫!他突然来了。我——我想他要杀死我。他疯了——疯极了。我到您这里来躲一躲。别——别让他找到我。”
  她又往前走一两步,摇摇晃晃地差点儿跌倒。哈罗德连忙伸出一只胳臂扶住她。
  就在这时刻,房门打开了,一个男人站在门口,他中等身材,两道浓眉,一头光滑的黑发,手里拿着一把修车用的大铁钳,怒气冲冲地发出颤悠悠的尖嗓音,话语几乎是喊叫出来的:
  “这么说,那个波兰女人说对了!你在跟这个男人勾搭!”
  爱尔西喊道:“没有,没有,菲利普。没有这回事。你搞错了。”
  菲利普朝他俩冲了过来,哈罗德迅速把姑娘拉到自己身后。
  菲利普说:“我错了吗!是吗?我在他的房间里抓到了你!你这个女妖精,我宰了你!”
  他一扭身避开哈罗德的胳臂。爱尔西叫喊着跑到哈罗德身子的另一边,后者转身阻挡那个男人。
  可是菲利普·克莱顿只有一个念头,就是要抓住他的妻子。他又转过来,爱尔西吓得跑出房间。菲利普·克莱顿追了出去。哈罗德也毫不犹豫地跟在他身后。
  爱尔西跑回走廊尽头她自己那间卧室。哈罗德可以听到钥匙从里面在锁门的声音,可还没锁好,菲利普就用力扭开门冲了进去。哈罗德听到爱尔西惊吓的喊声。哈罗德不顾一切地推开房间,也进去了。
  爱尔西正站在窗帘前陷入绝境。哈罗德走进去那当儿,菲利普·克莱顿正挥舞着大铁钳子朝她冲过去。她惊吓地大叫一声,然后从写字台上抄起一个沉重的镇纸朝他扔过去。
  克莱顿像根木棍一样倒下。爱尔西尖叫一声。哈罗德站在门口吓得不知所措。那个姑娘跪倒在她丈夫身旁。他在摔倒的地方一动也不动了。
  外面走廊里传来正有人开一扇门的门锁声。爱尔西跳起来,跑到哈罗德面前。
  “请您——请您——”她气喘吁吁地低声说,“快回自己的屋去吧。会有人来——他们会发现您在这里。”
  哈罗德点点头,迅速理解了这种不利的处境。眼下菲利普·克莱顿已经没有战斗能力,爱尔西的喊叫声却想必让人听见了。如果有人进来,发现他在房内,那只会造成尴尬而让人误解的局面。为了爱尔西和他本人起见,都不该造成丑闻。
  他尽量从走廊悄悄奔回自己的房间。他刚到自己的房门前,就听到一扇房门打开的声音。
  他坐在屋里一直等了近半个小时光景。他不敢出屋,心里很有把握爱尔西迟早会来找他的。
  有人轻轻敲下门,哈罗德跳起来把门打开。
  不是爱尔西而是她母亲进来了。哈罗德被她那副样子吓呆了,她突然显得苍老多了,灰色头发凌乱不堪,两眼周围现出黑圈。
  他连忙搀扶她坐在一把椅子上。她坐下,痛苦地大口喘着气儿。哈罗德急忙说:
  “您显得很不舒服,赖斯太太。要不要喝点什么?”
  她摇摇头。
  “不要,别管我。我真的没事儿,只是吓了一大跳。韦林先生,发生了一件可怕的事。”
  哈罗德问道:“克莱顿伤得很厉害吗?”
  她喘口气,答道:“比那还要糟得多,他死了……”
  5
  整个房子都在旋转。
  哈罗德后脊梁冒出一股凉气,一下子目瞪口呆,说不出话来。
  他有气无力地重复道:“死了?”
  赖斯太太点点头。
  她精疲力尽地用平板的声调说:
  “那个大理石镇纸的棱角正击中他的太阳穴,他朝后摔倒,脑袋又撞在壁炉铁栏栅上。我也不知道到底是哪样东西杀死了他——可他确实是死了。我已经多次见过死人,足以辨清这一点。”
  灾难——哈罗德脑海里不断回响着这个词。灾难,灾难,灾难……
  他激动地说:“这是一起意外事故……我亲眼看见了这事的发生……”
  赖斯太太急忙说道:“这当然是一起意外事故。我也知道。可是——可是——别人会那么认为吗?我——说实话,我很害怕,哈罗德!这里不是英国。”
  “我可以证实爱尔西的陈述。”
  赖斯太太说:“对,她也可以证实你的陈述。也只能——如此啦!”
  哈罗德的头脑,当然既敏锐又谨慎,明白她的意思。他回想这件事的前前后后,意识到他们处于非常不利的境地。
  他跟爱尔西在一起度过不少时光,另一事实是那两个波兰女人之一见到过他俩在相当投合的情况下一块儿呆在松林里。那两位波兰女人尽管明显不会说英语,可是也可能懂得一点。那个女人如果赶巧偷听到他俩的对话,想必懂得“嫉妒”和“丈夫”这类字眼。不管怎么说,显然是她对克莱顿说了什么而引起他的嫉妒。眼下——克莱顿死了。克莱顿死的时候,他哈罗德本人又正巧在爱尔西·克莱顿的房间里。没有任何证据证明不是他故意用镇纸石袭击了菲利普·克莱顿。也没有证据说明那位嫉妒的丈夫事实上没有发现他们俩在一起。眼下只有他和爱尔西的证明,可他们会相信吗?
  一阵冰冷的恐惧紧紧攫住了他。
  他没有料想到——不,他真的没料想到——他或爱尔西为了一起他们并没有犯的谋杀罪而有给判处死刑的危险。无论如何,那一定只会指控他俩犯了非预谋的过失杀人罪(这些外国有过失杀人罪这项法律条文吗?)。即使他们被判无罪,也会经过漫长的审讯——所有的报刊都会报道这起案件。一对英国男女被指控啦——嫉妒的丈夫啦——很有前途的政客啦。得,这将会意味着他的政治生涯的终结。谁也不会再从这种丑闻中恢复过来。

  他一时冲动地说:“咱们能不能设法把那具尸体处理掉?把他埋在哪儿?”
  赖斯太太那种惊讶而轻蔑的目光使他脸红了。她尖锐地说:“亲爱的哈罗德,这可不是一个侦探故事!试图干那样的事,可是太愚蠢啦。”
  “这倒也是。”他嘟嚷道,“那咱们该怎么办呢?我的上帝,咱们该怎么办呢?”
  赖斯太太绝望地摇摇头。她皱起眉头,痛苦地思索。
  哈罗德问道:“咱们能不能想个办法?甭管什么办法,只要能排除这场可怕的灾难?”
  眼下已经出现——灾难!太可怕了——万没料到——真是彻底遭了殃。
  他俩彼此茫然对视。赖斯太太嗓音沙哑地说:“爱尔西——我的小宝贝,我什么都可以干——要是让她经历那样的事,她会死的。”她又补上一句:“您也一样,您的前途——一切就都完啦。”
  哈罗德勉强说出:“甭管我。”
  他心里并非真的这么想。
  赖斯太太痛苦地说:“这一切太不公平啦——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儿。我知道得很清楚。”
  哈罗德抓住一根稻草,暗示道:“您至少可以说明这一点——一切都很正常,没有什么暧昧的事儿。”
  赖斯太太辛酸地说:“是啊,如果他们相信我的话就好啦。可您知道,这儿的别人会怎么想!”
  哈罗德无精打采地同意这一点。按照欧洲大陆人的想法,他和爱尔西之间肯定有一种暧昧关系,赖斯太太的否认只会被认为是为了自己的女儿而撒谎。
  哈罗德也沮丧地说:“是啊,咱们不是在英国,真倒霉。”
  “哦!”赖斯太太抬起头来,“这倒是真的……这里不是英国。我现在倒纳闷能不能想个办法——”
  “什么办法?”哈罗德渴望地说。
  赖斯太太突然说道:“您身边带着多少钱?”
  “没带多少,”哈罗德说,“当然我可以打电报回去要。”
  赖斯太太严厉地说:“咱们恐怕得需要不少钱。不过,我认为倒是值得试一试。”
  哈罗德感到稍微有点希望,问道:“您说是什么办法呢?”
  赖斯太太坚决地说:“咱们自己没有办法捂住这项死亡,可我确信倒有一个可以让官方遮隐这件事的机会!”
  “您真认为这能行吗?”哈罗德抱有一线希望,却仍有点怀疑。
  “嗯,首先店老板会跟咱们站在一边的。他宁愿把这事捂住,秘而不宣。依我看,在这些偏僻古怪的中欧小国里,可以花钱贿赂任何人——而且警方可能比任何人都更加腐败!”
  哈罗德慢慢说:“我认为您说得对。”
  赖斯太太接着说:“我认为幸亏旅馆里没有人听到任何动静。”
  “在你的房间对面,谁住在爱尔西的隔壁?”
  “那两位波兰女士。她们什么也没听见。要不然她们会走出来进入走廊。菲利普很晚才来这里,除了夜班看门人之外,谁也没看见他。哈罗德,我认为这事可以给捂住——给菲利普弄一张自然死亡的证明书!付出高额贿赂金就可以办到——要找到那个合适的人——也许是警察局长吧!”
  哈罗德黯然一笑,说道:“这简直是出闹剧,对不?好,咱们就试试看吧。”
  6
  赖斯太太简直就是干劲十足的化身。店老板先给叫来了。哈罗德留在自己房内,不介入此事。他跟赖斯太太达成默契,对外最好就说那是一场夫妻间的争吵造成的。爱尔西年轻貌美会赢得更多的同情。
  次日上午来了几名警察,被引进赖斯太太房内。中午时分,他们便离开了。哈罗德发了请马上汇钱来的电报。他也没参加任何一次贿赂活动——说实话,他想必也没法参加,因为那些警察没有一个会说英语。
  中午十二点,赖斯太太来到他的房间。看上去她面色苍白,疲惫不堪,不过脸上那种轻松的表情倒表明情况顺利。她简单地说:“办妥啦!”
  “感谢上苍!你简直太了不起了!这简直叫人难以相信!”
  赖斯太太若有所思地说:“事情进展得那么顺利。您几乎会认为这事很正常似的。他们差不多立刻伸手要钱。真格的——还真是有点恶心!”
  哈罗德干巴巴地说:“现在不是争论公职人员腐败的时候,他们要多少钱!”
  “要价相当高。”
  她列出下列人名单:
  警察局长
  警察署长
  代理人
  医生
  旅店老板
  夜班看门人
  哈罗德只评论道:“我看不用付很多给夜班看门人,对不?我想那只是因为他制服上有条金饰带的关系吧。”
  赖斯太太解释道:“店老板提出这项死亡根本没发生在他的旅店里。官方的说法是菲利普在火车上患了心脏病,沿着走廊走出去想透透空气——要知道他们总是把车门开着——他就栽了出去,倒在铁轨上了。那批警察要是愿意干的话,他们可机灵能干啦!”
  “嗯,”哈罗德说,“幸亏我们的警方可不像这样腐败。”
  他怀着英国人那种优越感到楼下去吃午饭。
  7
  午餐后,哈罗德通常都跟赖斯太太和她的女儿一块儿喝咖啡。他决定照例不变。
  自从昨天晚上以来,这还是他再次见到爱尔西。她面色苍白,显然还没从那场惊吓中缓过来,不过倒尽力表现得跟往常一样,谈些天气和景致的平常话。
  他们谈到一位新来到的游客,试着猜出他的国籍。哈罗德认为留着那样的唇髭必定是法国人——爱尔西说是德国人——赖斯太太则认为是西班牙人。
  露台上只有他们三个人,除此之外,远远的另一端坐着那两位波兰妇女,她俩正在钩编织品。
  像往常那样,哈罗德一看到她俩就觉得浑身战栗。那种毫无表情的面孔,那鹰钩鼻子,那两只长爪子一般的手……
  一名侍者走过来告诉赖斯太太有人找她。她便起身跟他前去。他们看见她在旅店进口那儿跟一位身穿制服的警官碰头。
  爱尔西惊恐万分地说:“不会——出了什么事吧?”
  哈罗德立刻劝她放心:“哦,不会,不会,绝对不会!”
  可他本人也忽然感到一阵恐惧。
  他说:“你母亲真了不起!”
  “我知道。妈妈是个非常了不起的人。她永远不会坐下来认输。”爱尔西颤抖一下,“可这一切多么可怕啊,是不?”
  “现在别再想啦。一切都过去了,都妥善处理了。”
  爱尔西低声说:“可我没法儿忘掉——是我杀了他。”
  哈罗德连忙说:“别那样想。那只是一起意外事故。这你也明白。”
  她脸上显得高兴些了。哈罗德又说道:“反正事情已经过去。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吧。永远也别再想啦。”
  赖斯太太回来了,他们从她脸上的表情看出一切进行得顺利。
  “真吓了我一大跳,”她近乎兴高采烈地说,“原来是要办理一些文件手续。我的孩子们,一切都顺利。我们现在摆脱了麻烦。我想咱们可以要一瓶酒来助助兴吧。”
  要的酒给端来了。他们举杯庆祝。
  赖斯太太说:“祝未来美好!”
  哈罗德向爱尔西微笑着说:“祝你幸福!”
  她也朝他微笑着,举起酒杯说:“为你——为你的成功干杯!我敢肯定你会成为一位伟大人物。”
  他们从恐惧中缓了过来,感到欢乐,近乎晕眩。阴影已经消除!一切平安无事了。
  露台尽端那边,那两位鸟相的妇人站了起来。她们把活计仔细卷好,从石板地走过来。
  她们轻轻鞠个躬就在赖斯太太身旁坐下。其中一个开口说话。另一个盯视着爱尔西和哈罗德,嘴角挂着一丝微笑。哈罗德认为那不是一种善意的微笑……
  他瞧瞧赖斯太太。她呢,正在倾听那个波兰女人讲话,尽管他一句也听不懂,可是赖斯太太脸上的表情表明情况不太妙。那种焦虑和绝望的神情又重现在她脸上。她听着,偶尔简短地插句话。
  两姐妹起身告辞,生硬地点了点头,走进旅馆。
  哈罗德探身向前,声音沙哑地问道:“怎么回事?”
  赖斯太太绝望而无可奈何地轻声答道:
  “那两个女人要敲诈咱们。昨天晚上她们全都听到了。现在咱们打算把这事捂住,事态就会严重一千倍……”
  8
  哈罗德·韦林在湖边溜达。他已经忧心忡忡地走了一个小时光景,试想靠体力活动来使内心失望的心情平静下来。
  他最后来到他第一次注意到那两个可怕的女人的地方,她俩正在用邪恶的爪子牢牢掌握他和爱尔西的命运呐。他大声喊道:“该死的女人!叫这对吸血的妖精见鬼去吧!”
  一声轻微的咳嗽使他转过身来。他发现自己正面对那位蓄着厚厚唇髭的陌生人,后者刚从树荫里走出来。
  哈罗德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这个矮个子男人一定听见了他刚才说的话。
  哈罗德一时不知所措,有点荒唐可笑地说:
  “哦——呃——下午好。”
  那个人用标准的英语答道:“可对你来说,恐怕不是个好下午吧?”
  “嗯——呃——我——”哈罗德难以启齿。
  那个矮个子说道:“我想你遇到了麻烦吧,先生?我能帮你点什么忙吗?”
  “哦,不用,不用,谢谢!只是出出火气,您知道。”
  另一位轻声说:“可我知道,我能帮你点忙。我说你遇到了麻烦,是跟刚刚坐在露台上的两位女士有关吧,对不对?”
  哈罗德睁大眼睛望着他。
  “你知道她们的底细吗?”哈罗德问道,“顺便问一声,你是谁啊?”
  那个矮个子好像在向王室成员交待自己的简历那样,谦虚地说:“在下是赫尔克里·波洛。咱们到树林里走走,你把你的情况全都讲给我听,怎么样?我在说,我大概可以帮助你。”
  直到今天,哈罗德也说不清自己为什么竟会向一个才交谈几分钟的人倾诉了自己的全部心事。也许是因为过度紧张的关系吧。反正,事情就是这么发生了。他把事情经过全都告诉了赫尔克里·波洛。
  后者一语不发地听着。有一两次他严肃地点点头。哈罗德刚一说完,波洛就出神似地说:“这些斯廷法罗怪鸟,长着钢铁般的尖喙,食人肉,生长在斯廷法罗湖畔……对,完全符合!”
  “你在说什么?”哈罗德瞪着大眼,问道。
  他也许在想,这个怪样子的矮个子是个疯子吧!
  赫尔克里·波洛微笑着。
  “我只是在沉思,没什么。要知道,我有自己对事态的看法。关于你这件事嘛,看来你的处境很不妙咧。”
  哈罗德不耐烦地说:“这并不需要你告诉我!”
  赫尔克里·波洛接着说:“这件事很严重,是在敲诈。这些鸟身女妖强迫你付钱——付钱——一再付钱!你如果拒绝她们,那就会发生什么事呢?”
  哈罗德辛酸地说:“事情就会暴露出来。我的前途就给毁了,一个从没伤害过人的姑娘也就要倒霉了,天晓得,结局会是什么样子啊!”
  “因此,”赫尔克里·波洛说,“一定得马上采取一些措施!”
  哈罗德不加掩饰地问道:“什么?”
  赫尔克里·波洛仰着身子,半眯着眼睛,说道(哈罗德脑海里又在怀疑这人是否神志正常):
  “现在是使用铜响板(译注:用硬木或金属制成,套在拇指上,跳舞时合击发音的板。此处暗喻轰走怪鸟)的时候啦。”
  哈罗德说:“你是不是疯了?”
  波洛摇摇头,说道:“没有啊!我只是想尽力效仿我的了不起的前辈赫尔克里。你再耐心等待几个小时,我的朋友,明天,我就可以把你从那些迫害你的人手中解救出来!”
  9
  哈罗德·韦林次日早晨看到赫尔克里·波洛独自一人坐在露台上。他对赫尔克里·波洛许下的诺言不由自主地深信不疑。
  他走上前去,关切地问道:“怎么样了?”
  赫尔克里·波洛满面春风地对他说:“没问题了!”
  “你这是什么意思?”
  “全都圆满解决了。”
  “可是到底出了什么事啊?”
  赫尔克里·波洛嗓音柔和悦耳地说:
  “我使用了铜响板。或者照现代的说法,我促使钢丝嗡嗡响了起来——简单说吧,我利用了电报!你遇到的那些斯廷法罗怪鸟,先生,已经给转移到某处。她们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里不会再耍她们那种阴谋诡计啦。”
  “她们是通辑犯吗?已经给逮捕了?”
  “正是。”
  哈罗德深深地透了口气。
  “太棒啦!这我可从来也没料到。”他站起来,“我得赶快去把这事告诉赖斯太太和爱尔西。”
  “她们已经知道了。”
  “那太好了,”哈罗德又坐下,“告诉我这是怎——”
  他突然顿住。
  从湖旁小径那边走过来那两个长得像鸟、披着飘荡的斗篷的女人。
  他惊叫道:“我还当你说她俩已经给逮捕了呢!”
  赫尔克里朝他的目光望去。
  “哦,那两位女士吗?她们俩完全无害;就像看门人对你说过的那样,她俩是出身很好的波兰女士。两人的长相也许不大招人爱,仅此而已。”
  “可我弄不明白!”
  “是啊,你是弄不明白!警方要捉拿的是另外两位女士——诡计多端的赖斯太太和那位爱哭的克莱顿太太!出名的食肉鸟是她俩!这两个女人是专靠敲诈为生的,我亲爱的先生。”
  哈罗德觉得天旋地转。他有气无力地说:
  “可那个男人——那个被杀的男人呢?”
  “谁也没有被杀死。根本就没有一个男人!”
  “可我亲眼见到了他啊!”
  “哦,没有。是那位嗓音低沉的赖斯太太成功地扮演了那个男人。她扮演了那个丈夫的角色——不戴她那头灰色假发,再适当地化点妆就行了。”
  他朝前探着身子,拍一下哈罗德的膝盖。
  “你在生活当中不该过分轻信人,我的朋友。一个国家的警方是不那么容易贿赂的——他们也许根本不可能贿赂——尤其是杀人的案子!这种女人利用大多数英国人不懂外语而耍花招。因为她能讲法语和德语,总是那位赖斯太太跟店老板交涉,负责处理事务。警察总是出入她的房间,对吧!可真正说了些什么?你一点也不知道。也许她只说丢了一枚饰针什么的。尽量想办法让警察来几次,叫你看见他们。至于其他方面,真正发生了什么事呢?那就是你打电报把钱汇来,一笔数目不小的钱,你都交给了赖斯太太,由她出面负责一切商谈!就是这么一回事嘛!可她们非常贪婪,这些食肉鸟,她们发现你对那两位倒霉的波兰女士厌恶至极。那两位无辜的女士走过来跟赖斯太太交谈了几句完全无关重要的话,这就使她克制不住,又故伎重演,再讹诈一下。她知道你一句波兰话也听不懂。
  “那你就不得不再叫人汇来更多的钱,赖斯太太便假装把钱分配给另外一批人。”
  哈罗德深深吸一口气,说道:“那爱尔西呢——爱尔西呢?”
  赫尔克里·波洛把目光移开。
  “她扮演的角色也很成功。一贯如此。一位很有表演才能的小演员。一切都很纯正——天真单纯。她不是靠性来勾引人,而是借助那些向女人所献的殷勤。”
  赫尔克里·波洛又出神地添了一句:
  “这种办法对英国男人非常有效!”
  哈罗德·韦林又深吸一口气,轻快地说:
  “我是得下功夫学会欧洲各种语言啦!谁也甭想再欺骗我第二次!”
或许您还会喜欢:
嫌疑人x的献身
作者:佚名
章节:56 人气:0
摘要:上午七点三十五分,石神像平常一样离开公寓。虽已进入三月,风还是相当冷,他把下巴埋在围巾里迈步走出。走上马路前,他先瞥了一眼脚踏车停车场。那里放着几辆车,但是没有他在意的绿色脚踏车。往南大约走个二十公尺,就来到大马路,是新大桥路。往左,也就是往东走的话就是朝江户川区的线路,往西走则会到日本桥。日本桥前是隅田川,架在河上的桥就是新大桥。要去石神的上班地点,这样一直往南走就是最短的路线。 [点击阅读]
孤独与深思
作者:佚名
章节:53 人气:0
摘要:一、生平1839年3月16日,普吕多姆出生于法国巴黎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两岁时父亲去世,这位未来的诗人便与寡居的母亲和一个姐姐一起住在巴黎和巴黎南部的夏特内。据《泰晤士文学副刊》说,他很小时名字前就加上了家人用于他父亲的昵称“苏利”。普吕多姆以全班数学第一名的成绩毕业后,准备进入一所理工学院,可是一场结膜炎打碎了他成为机械师的一切希望。 [点击阅读]
学生街杀人
作者:佚名
章节:48 人气:0
摘要:从收音机里缓缓流淌出的路唐纳森的演奏,作为此时在场两人心情的BGM明显有些不合适。光平盘腿坐在原地,伸手关掉了收音机。六榻榻米大小的房间立刻被沉默所支配。广美的表情比平时更严肃,她把日本茶倒进两个茶碗里,然后把较大的一个茶碗放到了光平面前。这个茶碗是附近一个寿司店开张的时,抽奖获得的奖品。 [点击阅读]
宇宙尽头餐馆
作者:佚名
章节:34 人气:0
摘要:有一种理论宣称,如果任何一个人真正发现了宇宙存在的原因、宇宙存在的目的,宇宙就会立刻消失,被某种更为怪异、更难以理解的玩意儿取代。还有另外一种理论宣称,上述事件已经发生了。迄今为止,故事的发展如下:起初,创造出了宇宙。这激怒了许多人,被普遍视为一种恶劣行径。许多种族相信宇宙是由某种神所创造的。 [点击阅读]
安德的影子
作者:佚名
章节:25 人气:0
摘要:严格地说,这本书不是一个续集,因为这本书开始的时候也是《安德的游戏》开始的时候,结束也一样,两者从时间上非常接近,而且几乎发生在完全相同的地方。实际上,它应该说是同一个故事的另一种讲法,有很多相同的角色和设定,不过是采用另一个人的视角。很难说究竟该怎么给这本书做个论断。一本孪生小说?一本平行小说?如果我能够把那个科学术语移植到文学内,也许称为“视差”小说更贴切一点。 [点击阅读]
安德的游戏
作者:佚名
章节:84 人气:0
摘要:“我用他的眼睛来观察,用他的耳朵来聆听,我告诉你他是独特的,至少他非常接近于我们要找的人。”“这话你已经对他的哥哥说过。”“由于某些原因,他哥哥已经被测试过不符合需要,但这和他的能力无关。”“他的姐姐也是这样,我很怀疑他会不会也是这样,他的性格太过柔弱,很容易屈服于别人的意愿。”“但不会是对他的敌人。”“那么我们怎么做?将他无时不刻的置于敌人之中?”“我们没有选择。”“我想你喜欢这孩子。 [点击阅读]
安迪密恩
作者:佚名
章节:60 人气:0
摘要:01你不应读此。如果你读这本书,只是想知道和弥赛亚[1](我们的弥赛亚)做爱是什么感觉,那你就不该继续读下去,因为你只是个窥婬狂而已。如果你读这本书,只因你是诗人那部《诗篇》的忠实爱好者,对海伯利安朝圣者的余生之事十分着迷且好奇,那你将会大失所望。我不知道他们大多数人发生了什么事。他们生活并死去,那是在我出生前三个世纪的事情了。 [点击阅读]
宠物公墓
作者:佚名
章节:62 人气:0
摘要:耶稣对他的门徒说:“我们的朋友拉撒路睡了,我去叫醒他。”门徒互相看看,有些人不知道耶稣的话是带有比喻含义的,他们笑着说:“主啊,他若睡了,就必好了。”耶稣就明明白白地告诉他们说:“拉撒路死了……如今我们去他那儿吧。”——摘自《约翰福音》第01章路易斯·克利德3岁就失去了父亲,也从不知道祖父是谁,他从没料想到在自己步入中年时,却遇到了一个像父亲一样的人。 [点击阅读]
寂静的春天
作者:佚名
章节:18 人气:0
摘要:寂静的春天前言副总统阿尔·戈尔作为一位被选出来的政府官员,给《寂静的春天》作序有一种自卑的感觉,因为它是一座丰碑,它为思想的力量比政治家的力量更强大提供了无可辩驳的证据。1962年,当《寂静的春天)第一次出版时,公众政策中还没有“环境”这一款项。在一些城市,尤其是洛杉矶,烟雾已经成为一些事件的起因,虽然表面上看起来还没有对公众的健康构成太大的威胁。 [点击阅读]
寓所谜案
作者:佚名
章节:32 人气:0
摘要:我不知道到底从哪儿开始这个故事,但是我还是选择了某个星期三在牧师寓所的午餐时分开始。席间的交谈大部分与将要叙述的故事无关,但还是包含得有一两件有启发的事件,这些事件会影响到故事的发展。我刚切完了一些煮熟的牛肉(顺带一句,牛肉非常硬),在回到我的座位上时,我说,任何人如果谋杀了普罗瑟罗上校,将会是对整个世界做了一件大好事。我讲的这番话,倒是与我的这身衣服不太相称。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