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大西洋底来的人 - 第十三部 神气的孢子 第十章 返回家园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在海洋研究中心大楼,贾志伟象热锅上的蚂蚁,急得团团转。
  他一会儿坐下,一会儿走到窗前看伊丽莎白他们是不是回来了。其实他也知道,伊丽莎白每次乘海鲸号潜艇返航和到达基地,都事先向他报告。但由于他心里着急,总希望伊丽莎白他们会突然出现在眼的。
  心情烦躁的贾志伟,始终想不通,为什么倒霉的事儿都让他给碰上了!最叫他恼火的是,太空总署和太空委员会的两位将军,接二连三地打电话来催要太空探测仪。一开始,贾志伟对他们说,马上就送回太空探测仪。可是没想到伊丽莎白他们老也回不来,贾志伟只好向两位将军汇报说,太空探测仪从太空带来了一种神秘莫测的孢子,这种孢子使整个市区陷入了极大的混乱。因此,伊丽莎白和米勒认为,在没有弄清孢子的真相前,谁也不许动太空探侧仪。
  贾志伟还详细地汇报了那场骚乱的经过。可是两位将军对他的汇报,很不耐烦,而且根本就不相信会有这样的怪事。特别叫贾志伟憋气的是,太空委员会主席黑莱上将,一口咬定是他贾志伟在搞鬼,这位将军粗暴地威胁说,如果再过一个小时,还不把太空探测仪送回,就要把他送交军事法庭。
  贾志伟越想越窝火。他对隔着一道活动玻璃墙的秘书彭美拉说,除了伊丽莎白、米勒和麦克的电话以外,其它的电话他一概不接,就说他贾志伟不在,去找伊丽莎白博士他们了。
  提起伊丽莎白等人,他也很是光火。他心想:你们去市区寻找孢子,我没意见。可是总不该不回来和我商量商量,就直接出海;就算时间紧迫,来不及回来一趟,那到了太空船溅落的海域以后,总应该来个电话啊!贾志伟想到这里,感到不能坐等了,他决定打电话给伊丽莎白,让他们赶快回来。
  贾志伟来到秘书彭美拉的办公桌前,还没等他说话,直通海鲸号的电话指示灯突然亮了!贾志伟一看,急忙亲自打开了对讲开关。
  贾志伟主任在吗?我有非常要紧的事要找他!
  贾志伟一听是麦克的声音,立即答道:麦克,我是贾志伟,你们找到那奇特的孢子了吗?还没容麦克答话,他又问道:伊丽莎白博士和米勒博士现在在干什么?
  他们正在紧张地做试验,抽不开身。麦克没有把伊丽莎白和米勒刚才被孢子入侵、失去知觉的情况告诉贾志伟,因为那会引起贾志伟连珠炮似的问题。眼前,最紧急的是马上把孢子送上即将发射的宇宙飞船。麦克接着说,贾志伟先生,现在有一件非常紧急的事要办,那些从太空来的孢子要求马上离开地球。

  离开地球?贾志伟惊讶地问。
  是的,它们说在两小时内,太空总署将发射一艘宇宙飞船,它们命令我们必须把它们送上这艘宇宙飞船,否则,它们可能对人类要造成更大的灾难。
  简直是可怕的杀人魔鬼!贾志伟想起市区骚乱的情景,头发都竖起来了!
  贾志伟先生,你先不要发牢骚。现在时间非常紧迫,你必须尽快了解到,两小时内有那个火箭基地发射宇宙飞船。我要亲自将它们送上宇宙飞船。
  好吧,你不要关掉对讲开关,我马上用电话和太空总署联系。贾志伟伸手去拿电话,突然,又把手缩了回来。他想,太空总署主席谢利上将虽然没有象太空委员会主席黑莱上将那样,威胁要还把他送交军事法庭,但是也把他臭骂了一通。他一想起这两位脾气暴燥的将军,心里就有点发毛。可是要了解宇宙飞船的发射情况必须和太空总署通话。贾志伟咬了咬牙,硬这头皮拿起了电话,要求和太空总署的负责人通话。
  这一回,贾志伟总算走运,接电话的不是谢利上将,而是太空总署副主席怀特中将。贾志伟松了一口气,立即把麦克汇报的情况讲了一遍,希望告知哪个火箭基地将在两小时以内发射宇宙飞船。怀特中将很快就回答说,再过一小时四十七分,空军T13火箭基地将要发射一艘宇宙飞船。
  将军,我的朋友麦克要亲自护送那些神奇而又可怕的孢子登上宇宙飞船。还要直接向总统请示吗?贾志伟进一步问道。
  不用啦。不过,事情办好以后,必须马上把太空探测仪送回来,否则
  将军您放心,宇宙飞船发射以后,一定立即派人将太空探测仪送回。贾志伟立即答道。贾志伟没有想到这位将军说话温和,一点架子也没有。他心情愉快地把发射火箭的时间和地点告诉了麦克。
  在海鲸号潜艇的指挥舱里,麦克放下电话,侧身对船长亚祖说:请全速前进!目的地:蓝5海滩。
  是!全速前进!目的地:蓝5海滩。
  麦克回到实验室,立即按照抱子提出的要求,将桌上的一个蓝色圆盒的盖子打开。
  请进吧,麦克对那些来自太空的神奇的孢子,发出了邀请。麦克看了看表说:再过一小时四十二分,你们将乘一艘宇宙飞船返回家园。
  麦克的话刚说完,只听见一阵阵哗哗地声音,一个个外空来客孢子,象欢呼似的涌进了圆盒。当哗哗
  的声音消失之后,麦克盖上了圆盒的盖子,并把圆盒放进内衣口袋。
  一小时零十分以后,海鲸号潜艇驶入蓝5海滩,并停留在距离海滩七百米的地方。麦克对已经醒过来的伊丽莎白和米勒说:伊丽莎臼,米勒,你们还需要好好休息。你们放心,我将会安全地把它们送上火箭顶端的宇宙飞船。好啦,时间很紧了,再见!

  麦克,你真勇敢!祝你一路顺风!伊丽莎白温柔地说。
  我们等着你的好消息!米勒向麦克摆了摆手说。
  三分钟以后,麦克登上了海滩。
  麦克!快上飞机,现在只剩下二十九分钟了!贾志伟在海滩上的一架军用直升飞机上喊道。
  麦克向直升飞机跑去,驾驶员已启动了发动机,等贾志伟将麦克拉上飞机后,飞机突的一声,很快就垂直上升到一千五百米的高空。然后向西北方向飞去。
  经过二十三分钟的高速飞行,直升飞机在空军T18火箭基地外的一个岗楼附近降落。
  由于太空总署怀特将军已事先进知了火箭基地指挥部,并发给了贾志伟和麦克特殊通行证,所以贾志伟和麦克很顺利地进入基地,并登上一辆早已等待着他们的军用吉普车。
  在吉普车上。基地工作人员帮助麦克穿上一套已经消过毒的宇航服。
  吉普车很快来到高耸入云的发射塔下。麦克跳下车,对一位持枪的士兵说;我是麦克,我要在火箭发射前赶到火箭上边!
  请!事先己得到通知的土兵向麦克行了个军礼。
  离火箭发射时间,只有五分二十秒了!
  麦克飞步登上一百一十米高的发射塔的旋梯。尽管宇航服连同防护头盔增加了重量,但这对麦克丝毫没有影响,只见他矫健的身提,象一条龙似的直奔发射塔的顶端。
  各位注意!各位注意!扩音器传出了地下控制中心的口令:距离火箭发射时间还有三分十五秒!电脑检查完毕,一切正常!导向系统,一切正常!所有工作人员立即离开发射区!
  这时,麦克到达位于火箭顶端的宇宙飞船舱门前,他动作十分迅速,一面轻轻地将舱门打开一个小缝,一面从内衣口袋里取出那个蓝色圆盒,并将盒盖打开。麦克又一次,也是最后次听到了哗、哗地叫声。
  再见吧,外太空的客人!麦克轻轻地说。
  麦克!谢谢你,希望你能有机会到我们的世界来作客!孢子一边欢呼着进入宇宙飞船,一边第一次呼唤着麦克的名字。
  再见,祝你们一路平安!麦克一边说,一边将舱门关闭。接着,便飞速跑下旋梯。
  当麦克下到地面时,立即跳上一辆已经发动着的喷气气垫车。只听得呼的一声,气垫车飞离地面直奔地下控制中心的入口处。这时扩音器报告:倒计时一分二十秒!
  这就是说,离火箭发射只有一分二十秒了!
  麦克在一位基地工作人员带领下,来到地下一百五十米的地下控制中心。这座展现代化的直径三十米的巨大圆形建筑,四周是一面面和电影院宽银幕屏幕一般大的彩色立体电视屏幕。

  麦克刚被请到记者席上坐下。只听见指挥官发布最后的命令:燃点推进!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
  忽然,在震耳欲聋的轰鸣声中,运载火箭由一团巨大的火球烘托着,以每秒钟七点九公里的第一宇宙速度拔地而起!在欣赏着这无比绚丽壮观的情景的同时,麦克想到:被强迫离开自己家园的孢子,终于愉快地返回;人类可能遭遇的更大灾难终于得以避免。心里真有说不出的高兴。
  一小时以后,麦克和贾志伟乘坐太空总署的直升飞机,徐徐降落在海洋研究中心大楼前的草坪上。刚从海底归来不久的伊丽莎白和米勒,急忙迎上前去,紧紧地握着刚走下飞机的麦克和贾志伟的手。麦克,祝贺你又立了大功!伊丽莎白始终没有放开紧紧握着的手,激动地说。
  麦克,你的自我牺牲精神和勇往直前、百折不挠的精神,值得我好好学习。米勒真心诚意地说。
  不,不,不!麦克连忙摆了摆手说:这是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我只不过做了点我应该做的事。我还要学习,学习很多东西。
  麦克,你真贾志伟的话刚开了个头,就给麦克打断了,他不愿意听夸奖的话。麦克问道:刚才你们听见孢子的声音了吗?
  听见啦。伊丽莎白和米勒虽然没有到火箭发射现场,但通过麦克身上那枚象纽扣大的超微型传声器,听到了那些孢子在进入宇宙飞船时发出的声音。
  难道地球真是那样丑恶吗?使它们宁愿受折磨和痛苦,非要离开地球不可?伊丽莎白问道。
  它们一点也不痛苦。麦克说。
  那它们为什么要痛苦地喊叫呢?米勒问。
  那不是痛苦的喊叫,相反,那是它们快乐的欢呼声。
  麦克解释说。
  快乐?伊朗莎白感到迷惑不解。
  是的。你想,当一个人马上就要回到自己失去的家园,该是多么快乐啊?麦克一边说,一边走进了海洋研究中心的客厅。
  对啦,咱们快把那太空探测仪送回太空总署吧!麦克的话一下子使贾志伟想起了使他吃尽了苦头的太空探测仪。
  他对伊丽莎白说;来,咱们说干就干吧,快把它送走。要不然,我可有要大难临头了!
  贾志伟一个箭步走到秘书彭美拉面前。
  彭美拉,快把实验室打开,把太空探测仪拿到小轿车上去,我亲自给将军送去。
  伊丽莎白、米勒和麦克,你看我,我看你,禁不住都笑了。
或许您还会喜欢:
王子与贫儿
作者:佚名
章节:5 人气:2
摘要:爱德华:爱德华和汤姆这两个少年,是这篇故事的主角。他们两个人,由于偶然的巧合,不仅是同年同月同日生,而且两个人的面貌也很相似,但两个人的命运却有天壤之别。爱德华是英国的王子,汤姆则是个小乞丐。有一天,爱德华王子在宫苑里散步,看到一个卫兵正在怒责一个衣衫褴褛的少年,由于同情心,他就带这少年进入王宫,想不到却因此发生一连串意想不到的事情,差一点几就丧失了英国王位的继承权。 [点击阅读]
生活在别处
作者:佚名
章节:18 人气:2
摘要:——读米兰·昆德拉《生活在别处》吕新雨生存于人类的文化传统之中,我们对于"诗"、"抒情"、"美"这样的字眼,总是保持着崇高的故意。人类不仅具有抒情的能力,而且具有这种需要,基于生存的需要。这样抒情诗就不仅仅是一个美学问题,而且是一个具有存在论性质的问题,抒情态度成为人类的一种生存范畴。 [点击阅读]
田园交响曲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2
摘要:纪德是个不可替代的榜样在二十世纪法国作家中,若论哪一位最活跃,最独特,最重要,最喜欢颠覆,最爱惹是生非,最复杂,最多变,从而也最难捉摸,那么几乎可以肯定,非安德烈·纪德莫属。纪德的一生及其作品所构成的世界,就是一座现代的迷宫。这座迷宫迷惑了多少评论家,甚至迷惑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们长达三十余年。这里顺便翻一翻诺贝尔文学奖这本老账,只为从一个侧面说明纪德为人和为文的复杂性,在他的迷宫里迷途不足为奇。 [点击阅读]
盛夏的方程式
作者:佚名
章节:64 人气:2
摘要:1只需一眼,就能看到从新干线转乘在来线的换乘口。沿着楼梯上到月台,只见电车已经进站,车门也已经打开。车里传出了嘈杂声。柄崎恭平不由得皱起眉头,从最近的车门上了车。盂兰盆节已经结束,父母也说过应该不会太挤,可电车里却几乎是座无虚席。车里那一排排四人合坐的包厢座位上,几乎全都坐了三个以上的人。恭平在车厢过道里走过,想要找一处只有一两个人坐的座位。合坐在座位上的,大部分都是一家人。 [点击阅读]
真假亨特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2
摘要:我决定侦察悬崖上的城堡,救出被囚禁的德国同胞。我们要带的东西分量不轻,至少要带足三到四天的用品,包括干粮、马饲料、灯泡和长火炬。我们还给三个大油箱加足了燃油。所有这些用品,都是梅尔顿在同庄园主的买卖成交之前,向乌里斯商人订购的。事先,他还与尤马部落进行过谈判,把所有急需的东西交给他们运输。海格立斯对我说过,城堡周围的尤马部落有三百来人,四百多匹马。 [点击阅读]
砂之器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2
摘要:剧本作者:松本清张改编:桥本忍、山田洋次翻译:叶渭渠人物表今西荣太郎新闻记者松崎吉村弘俱乐部女招待和贺英良三森警察局局长本浦秀夫三木的旧同事本浦千代吉桐原小十郎高水理惠子检验处技师田所佐知子伊势扇屋老板田所重喜伊势扇屋女佣三木谦一光座经理三木彰吉山下妙侦察处长世田谷的外科医生侦察科长世田谷的巡警西浦田警察局便衣冷饮店老板警察若叶庄女管理员岩城警察局局长警察朝日屋老板农妇酒吧女招待其他 [点击阅读]
神秘的西塔福特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布尔纳比少校穿上皮靴,扣好围颈的大衣领,在门旁的架子上拿下一盏避风灯_轻轻地打开小平房的正门,从缝隙向外探视。映入眼帘的是一派典型的英国乡村的景色,就象圣诞卡片和旧式情节剧的节目单上所描绘的一样——白雪茫茫,堆银砌玉。四天来整个英格兰一直大雪飞舞。在达尔特莫尔边缘的高地上,积雪深达数英所。全英格兰的户主都在为水管破裂而哀叹。只需个铝管工友(哪怕是个副手)也是人们求之不得的救星了。寒冬是严峻的。 [点击阅读]
空幻之屋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星期五的早晨,六点十三分,露西.安格卡特尔睁开了她那蓝色的大眼睛,新的一天开始了。同往常一样,她立刻就完全清醒了,并且开始思考从她那活跃得令人难以置信的头脑中冒出来的问题。她感到迫切需要同别人商量,于是想到了自己年轻的表妹米奇.哈德卡斯尔,昨天晚上才来到空幻庄园的年轻人。安格卡特尔夫人迅速地溜下床,往她那依然优雅的肩头披上一件便服后,就来到了米奇的房间。 [点击阅读]
第二十二条军规
作者:佚名
章节:51 人气:2
摘要:约瑟夫·海勒(1923—1999)美国黑色*幽默派及荒诞派代表作家,出生于纽约市布鲁克林一个俄裔犹太人家庭。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曾任空军中尉。战后进大学学习,1948年毕业于纽约大学,获文学学士学位。1949年在哥伦比亚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后,得到富布赖特研究基金赴英国牛津大学深造一年。1950到1952年在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等校任教。 [点击阅读]
等待野蛮人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2
摘要:第一章(1)我从未见过这样的东西:两个圆圆的小玻璃片架在他眼睛前的环形金属丝上。他是瞎子吗?如果他是个盲人想要掩饰这一点,我倒可以理解。但他并不瞎。那小圆玻璃片是暗色的,从里面看出来并不透明,但他就是能透过这样的玻璃片看过来。他告诉我,这是一种新发明的玩意儿:“它能保护眼睛,不受阳光的炫照,戴上它就不必成天眯缝着眼。也可减少头痛。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