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大西洋底来的人 - 第三部 大水母 第五章 站在断头台的利斧下面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在海边的一家餐厅里,贾志伟和伊丽莎白坐在靠窗户的一张餐桌上吃着午餐。
  贾志伟不时眺望窗外的大海,急切地等待着麦贞的消息。他此刻心情很不平静,向伊丽莎白诉苦说:麦克在海里巡察,本来是应该放心的,但是,我很烦恼!
  为了那些外交官吗?
  是的。外交官、国务院,还有本地人。我感觉到好像正站在断头台的利斧之下。还有那封信说要进贡。
  说是敲诈比较合适。
  唉!贾志伟叹口气,深感后悔地说:我还是管理我们的研究中心好得多。海底的火山似乎没有人类这么难以理解。
  伊丽莎白微笑着,同情地望着他。
  这时,刚从海上回来的麦克,如约来到餐厅。由于他除了一条游泳裤外,亦身裸体地往里闯,迈到餐厅招待的阻拦。
  很对不起,您没有打领带,不可以进去。
  我有急事要找玛莉博士,她和贾志伟先生在里边,我要跟她谈谈。麦克争辩说。
  等一等,您没有穿衬衣,只有一条游泳裤衩,太难看了。除此之外,我们规定要穿鞋子,您连袜子也没合。招待为难地阻挡说。
  餐厅里的贾志伟和伊丽莎白听到了外面的吵闹。
  是麦克!伊丽莎白说。
  贾志伟立即站起身来和伊丽莎白一起匆匆赶到门外。贾志伟一手搂住麦克的肩膀,抱歉地对招待解释说:对不起,这位先生是我的朋友。
  伊丽莎白感到就这个样子带麦克进去也不合适,就建议说:我们到外面去谈谈。
  贾志伟搂着麦克一边朝外走,一边开玩笑地说:我现在一听见急事两个字,胃里就不舒服。
  它又肇事了吗?伊丽莎白见麦克急迫地赶来,知道有些情况不妙,问道。
  麦克说:我相信是的。
  相信是?!贾志伟不安地问。
  这次袭击发生在港湾外,尸体刚刚冲到沙滩上。
  尸体?贾志伟简直不敢相信,惊讶地停住脚步问:在哪个沙滩?
  麦克安慰他说:幸而不是在进行比赛的那个沙滩。你最好去看看。
  伊丽莎白带头朝麦克所指的沙滩走去,老远就看见一个用大块篷布蒙着的尸体。当他们来到跟前时,一个工作人员用手去揭篷布,贾志伟吓得闭上眼睛,并且无可奈何地说:我最担心地就是怕有人受害,结果
  麦克见贾志伟这个样子,抱歉刚才投讲清楚,使他发生了误会,赶紧说,你搞错了,它不是人。
  篷布下果然不是人的尸体,而是一条鲨鱼的骨架子。伊丽莎白碰了碰仍闭着眼脐的贾志伟说:是一条鱼。
  是条鲨鱼。麦克补充解释说。
  贾志伟睁眼看清果然是一个肉被啃得精光的鱼骨架,才如释重负地放下心来:呵,是条鱼,而不是人。是鲨鱼?
  伊丽莎白端详了一下鱼骨架说:不是普通鲨鱼,是大白鲨。
  一只水母杀死了一条大白鲨?!贾志伟惊奇地问。
  而且把它吃光了。麦克答道。
  这时候,从远处跑来一名女助理员,她一边递过一只玻璃瓶,一边说:贾志伟先生,这是给您的。
  是谁送来的?贾志伟看着瓶子莫名其妙地问。
  是一艘快艇,有一个男人把这个瓶子扔到沙摊上,跟着就跑了。

  贾志伟详细看了看瓶签上写的送贾志伟先生收几个宇后,打开瓶塞,从里边抽出了一张纸条。
  伊丽莎白很新奇地说:用玻璃瓶送信,这倒很特别。
  贾志伟打开纸条念了起来:请注意,一百万贡金,是我应得的。我一定要在比赛开始之前就收到,不可以再延迟。否则比赛就有麻烦,请勿冒险尝试。
  用报纸上的字拼成的!伊丽莎白不很明白这种作法的意思,向麦克说。
  麦克也在研究这张纸条。
  贾志伟看看鲨鱼的尸骨,看看纸条,似乎明白了些什么,他着急地说:这件事十分严重,我要打电话到华盛顿去。说完他就匆匆离开了沙滩。
  麦克望着大海想了想,对伊丽莎白说:现在可以肯定地说,水母、海王、鲨鱼骨、橡皮艇事件和信,是一回事了。
  为了制造混乱,水母一定仍在海湾附近,我会找到它的,也许能知道海工是谁。
  伊丽莎白赞同地点点头,她见麦克要继续到大海中去寻找,却有些担心地问:需要我做什么吗?
  麦克摇了两头。伊丽莎白陪着他朝海边走去。
  与此同时,白德正躲在沙滩附近的一间公用电话亭里。
  他送完信后就绕了一个圈来到这里,以便观察舒拔布置这些圈套造成的效果。他远远地目睹了刚才贾志伟他们的一切活动,急忙拿起电话向舒拔报告:他们已经收到字条了。那个光头的负责人哈哈,穿着全套西装在沙滩上来回跑。您可以想象到这里乱成了什么样了。真是一件很有刺激的事,我长这么大,从来没有干过这种勾当,这种惊险的勾当!白德绘声绘色地说着,真有点得众忘形。不过,他很快被心头上的一个不样予兆所提醒,也不管他主人在电话里说什么,急忙补充说;喂不过有一点您应该知道,您知道谁是他的助手啊?!
  坐在凉台上听电活的舒拔,完全沉醉在他胜利在望的兴奋之中。他不愿再听白德的唠叨,命令说:管他谁是他的助手。你回来的时候,到清华川菜酒家去一次,我相信那个酒家仍然愿意让我赊账的。你去买两只叫化鸡另外还要一盘白切内。
  白德见他主人光顾吃,根本不了解他报告的严重性,大胆地打断了他主人的话;舒拔博士,贾志伟的助手是麦克和玛莉博士呀!
  这一下打破了舒拔想庆祝一下自己成功的美梦,吃惊地问:你说麦克什么?
  贾志伟遇到您制造的府烦,大概到海洋研究小心请来了麦克哈里斯,帮助他。
  舒拔再也听不下去了,他恼怒地挂上了电话。公用电话间里的自德,还想说什么的,但电话已断,他更感到有些不妙,慌慌张张地溜出来,赶回实验室去看看舒拔如何对付这个新情况。
  麦克的出现,确实使舒拔感到十分头痛,他预感到即将到手的百万美元有可能成了泡彤。这对等着钱来摆脱困境的他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打击。舒拔象一只被激怒的狗熊,摇晃着肥胖的身躯,在冰台上来回地踱着,嘴里还不停地自言自语:他死缠着我干嘛?我得罪了他吗?为什么?!
  这是指麦克说的。几次交手,他都败在麦克手里。他既有些害怕麦克,又怨恨麦克成了他的事业的一个大障碍。舒拔越想越生气,最后,他下定决心,狠命地一挥手,愤愤地说:我一定要把他铲除。嗯骗他上这里来,对,用钓饵引诱他。

  舒拔为自己又有了好的计谋而高兴,仿佛身子也轻快了一些。他急急走进实验室,打开电子操纵器,放出了宝霸。
  匆匆赶回来的白德对舒拔的举动莫明奇妙,站在一旁紧盯着他。舒拔调节好操纵器,朝白德看了一眼说:我相信宝霸一定会把那个小子引来。好的,让我们看看。
  白德赶忙到监视器前,打开了开关旋钮。莹光屏上出现了宝霸的影子,它正满意地舒展开长长的触须,一晃一晃地在追逐着什么。不一会,荧光屏上出现了麦克的身影。显然,麦克已经发现了宝霸,迅速地朝它游去。
  舒拔见此情形,心见不禁一阵狂喜,他大声嚷着:是我认识和喜欢的麦克哈里斯。快叫宝霸回来,准备欢迎麦克。这次要叫他无法摆脱了。一切依照时间表,这孩子象闹钟一般准确!都准备好了吗?
  正在按着舒拔的叫喊而手忙脚乱地操纵仪器的白德,听到舒拔问话,忙回过头来答道:是的,只要他经过栅栏,外面的那一道闸门便会关闭。
  舒拔高兴地用手抚摸着络腮胡须,更瞪大了他那双鼓鼓的眼睛,在屋里来回地走着,心里又在盘算对付麦克的主意。当听到水池的水哗哗响动的声音时,他快步走到了水池边上。果然,紧跟在宝霸后边,麦克从水中钻了出来,他用手抹去脸上的水珠,四下观察来到了什么地方。
  哈哈,麦克,很高兴见到你。舒拔似乎很亲热地招呼着。
  舒拔博士,我早就想到是你了。麦克说。
  不一定的,这只是小事,我如果是作家会用假名的。你看舒拔指着宝霸说:这小东西很可怕,我假如是你,就会从水里上来,因为它是蛮不讲理的东西。
  麦克轻蔑地看了看水母,一点没有畏惧的样子。现在没有什么不妥。说着他便沿着水池的梯子往上爬。
  哦,那当然啦,它知道你是我的朋友。舒拔看到麦克爬出水池后并不停留,径直向实验室门口走去,忙跟上去问道:你到那儿去?
  我是来查看一种东西的,现在要回去报告了。
  不要走,舒拔见麦克毫不理来他。心里有些着谎,急忙向白德作了个暗示,同时想去阻拦麦克,不要走,你要留下来做我的客人。
  我希望你不要阻拦我,麦克警告说,继续向门外走去。
  突然,白德出现在门口,手里拿着一支象手电筒似的东西,对准麦克的脸放出一闭烟雾,麦克痛苦地晃了晃,终于倒下了。
  舒拔和白德赶紧把麦克抬到洗澡间,用很粗的绳子把他手脚牢牢地缚在椅子上。
  舒服?走来看动静的舒拔,见麦克醒过来,正在挣扎被绑住的手脚,得意地问。哦,你现在太干涸了,放松一下吧。朋友,你闭上眼睛,抛开一切的紧张,让你的血压平静下来,过两三天你离开这里就会精神焕发了。
  我希望你还是放我走的好,舒拔博士。麦克已经明白了他的用意,平特地回答说,我一定放,下星期四、五吧!舒拔诡秘地笑着说。他转身喊着:阿白,时间到了,快把最后那瓶一八五九年的佳酿拿出来庆祝一下,对吗?

  麦克看到舒拔决心要干到底,指望他放弃阴谋是不可能了,就施展他特殊的本领,从肺腑深处发出声音不大的啊的叫唤来。
  你干什么?舒拔诧异地问。
  啊麦立毫不中断地继续叫唤着。
  麦克,你坐在这自怨自艾是很幼稚的,你要面对现实。舒拔感到有点恐慌地说着,接着又吩咐白德:哎,你问他干什么?告诉他,这样大发脾气是没有用的。
  白德望着麦克也手足无措。
  麦克继续叫唤着。
  舒拔见形势不妙,想往外溜,他一边后退,一边说:阿白,你留在这儿,好好劝告他,我在外面等你。
  可是,还没等舒拔走出门,突然,整个实验室剧烈地晃动起来。舒拔赶快抓住门框才没有摔倒。
  白德吓得混身发抖,战战兢兢地说:我们是给大货车撞着啦?
  你快去看看。舒拔叫喊道。
  是的,舒拔博士。白德跌跌撞撞地向实验室外跑去。
  不会,他脸色苍白地跑回来,吓得话都说不清楚,结结巴巴地向舒拔说;舒拔先生,实在太恐怖了,我没见过这种情形,从没有人见过这一类事情!
  什么事情?舒拔问。
  我不知道是什么,只看到足很大的,而且是有敌意的。
  白德语无伦次地说。
  又是一阵剧烈的晃动。舒拔爬到窗口向外张望,他也大吃一惊地说:是他召唤了一些海洋生物来,大慨正在撞动水道的闸哩?!麦克,你快点停止叫唤,你要听我的命令。
  快点
  这时,洗澡间里的淋浴喷头,在剧烈的晃动下,自动打开了,一股湍急的水流喷向四而八方。水流打断了舒拔的叫喊,喷得他和白德睁不开眼。
  可是,水是麦克的生命和力量。水喷到麦克身上,他顿时感到精神大振,身上充满无比的力量。他稍稍一使劲,绳子就一个接一个地断裂了。麦克站起身来,把绳头扔向门外。
  舒拔以为麦克要揍他,一手挡住水流,一手想止住麦克,身子紧靠着墙壁,嘴里直说:报复?哦报复是愚蠢的。
  其实,麦克根本没有打他的意思,看了看舒拔狼狈地样子,不屑理他,就径直向外走去。
  舒拔见麦克没有报复的行动,又壮了壮胆子,想拦住他。麦克一伸出粗壮的胳膊,就吓得他畏缩地退到一边。
  麦克不愿和舒拔纠缠,快步走上了凉台,他爬上凉台的栏杆,纵身一跳,进入了大海。等舒拔和白德追出来时,只能看见海面上溅起的一片浪花。舒拔半响说不出话来。
  还是白德打破了沉默,忧心仲仲地说:我相传这次已经完了,舒拔先生。
  回过身来的舒拔,听了这话立即暴跳起来:胡说,我舒拔不会完蛋的,甚至对我有利也未可知!
  白德愣愣地望着来回转圈的舒拔,等待他拿出挽救败局的主意。
  舒拔终于平静下来,吩咐白德说:麦克回去报告去了,看来我们得准备准备,欢迎他们。
  白德虽然没有弄明白舒拔的意思,但他仍习惯地顺从地点了点头,表示照办。
或许您还会喜欢:
海市蜃楼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2
摘要:“大江山高生野远山险路遥不堪行,未尝踏入天桥立,不见家书载歌来。”这是平安时期的女歌人小式部内侍作的一首和歌,被收录在百人一首中,高宫明美特别喜欢它。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歌中描绘了她居住的大江町的名胜,但真正吸引她的是围绕这首和歌发生的一个痛快淋漓的小故事,它讲述了作者如何才华横溢。小式部内侍的父亲是和泉国的国守橘道贞,母亲是集美貌与艳闻于一身,同时尤以和歌闻名于世的女歌人和泉式部。 [点击阅读]
海边的卡夫卡
作者:佚名
章节:51 人气:2
摘要:这部作品于二零零一年春动笔,二零零二年秋在日本刊行。《海边的卡夫卡》这部长篇小说的基本构思浮现出来的时候,我脑袋里的念头最先是写一个以十五岁少年为主人公的故事。至于故事如何发展则完全心中无数(我总是在不预想故事发展的情况下动笔写小说),总之就是要把一个少年设定为主人公。这是之于我这部小说的最根本性的主题。 [点击阅读]
牙医谋杀案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2
摘要:吃早饭的时候,莫利先生的心情绝称不上极佳。他抱怨熏肉的味道不好,不明白咖啡为什么非要给弄得象泥浆似的,而他对面包的评价是每一片都比上一片更难以下咽。莫利先生个头不高,却有一副给人决断感的颚和好斗感的下巴。他姐姐身材高大,颇有女手榴弹兵的气度,她料理着他的生活。她若有所思地看着弟弟,问他洗澡水是不是又该冷了。莫利先生勉强回答了一声没冷。 [点击阅读]
牛虻
作者:佚名
章节:38 人气:2
摘要:六月里一个炎热的傍晚,所有的窗户都敞开着,大学生亚瑟·勃尔顿正在比萨神学院的图书馆里翻查一大迭讲道稿。院长蒙太尼里神甫慈爱地注视着他。亚瑟出生在意大利的一个英国富商勃尔顿家中,名义上他是勃尔顿与后妻所生,但实则是后妻与蒙太尼里的私生子。亚瑟从小在家里受异母兄嫂的歧视,又看到母亲受他们的折磨和侮辱,精神上很不愉快,却始终不知道事情的真相。 [点击阅读]
狗年月
作者:佚名
章节:48 人气:2
摘要:你讲。不,您讲!要不,就由你讲吧。也许该由演员开始?难道该由稻草人,由所有这些稀里糊涂的稻草人开始?要不,就是我们想等着,等到这八颗行星在宝瓶座中聚集在一块儿?请您开始吧!当时,到底还是您的狗叫了。可是在我的狗叫之前,您的狗已经叫了,而且是狗咬狗。 [点击阅读]
王子与贫儿
作者:佚名
章节:5 人气:2
摘要:爱德华:爱德华和汤姆这两个少年,是这篇故事的主角。他们两个人,由于偶然的巧合,不仅是同年同月同日生,而且两个人的面貌也很相似,但两个人的命运却有天壤之别。爱德华是英国的王子,汤姆则是个小乞丐。有一天,爱德华王子在宫苑里散步,看到一个卫兵正在怒责一个衣衫褴褛的少年,由于同情心,他就带这少年进入王宫,想不到却因此发生一连串意想不到的事情,差一点几就丧失了英国王位的继承权。 [点击阅读]
理想国
作者:佚名
章节:18 人气:2
摘要:柏拉图(公元前427年-347年)是古希腊的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年-399年)①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年-322年)的老师。他一生大部分时间居住在古希腊民族文化中心的雅典。他热爱祖国,热爱哲学。他的最高理想,哲学家应为政治家,政治家应为哲学家。哲学家不是躲在象牙塔里的书呆,应该学以致用,求诸实践。有哲学头脑的人,要有政权,有政权的人,要有哲学头脑。 [点击阅读]
理智与情感
作者:佚名
章节:59 人气:2
摘要:【作者简介】简·奥斯汀(1775~1817)英国女小说家。生于乡村小镇斯蒂文顿,父亲是当地教区牧师。奥斯丁没有上过正规学校,在父母指导下阅读了大量文学作品。她20岁左右开始写作,共发表了6部长篇小说。1811年出版的《理智和情感》是她的处女作,随后又接连发表了《傲慢与偏见》(1813)、《曼斯菲尔德花园》(1814)和《爱玛》(1815)。 [点击阅读]
生的定义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我现在正准备在世田谷市民大学讲演的讲演稿。主办单位指定的讲演内容是这样的:希望我把三年前在小樽召开的全北海道残疾儿童福利大会上讲的话继续讲下去。上次大会的讲演记录,业已以“为了和不可能‘亲切’相待的人斗争下去”为题出版发行了。于是我就把该文章重新读了一遍,考虑如何接着往下讲。(该文载《核之大火与“人的”呼声》一书,岩波书店出版。 [点击阅读]
畸形屋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2
摘要:大战末期,我在埃及认识了苏菲亚-里奥奈兹。她在当地领事馆某部门担任一个相当高的管理职位。第一次见到她是在一个正式场会里,不久我便了解到她那令她登上那个职位的办事效率,尽管她还很年轻(当时她才二十二岁)。除了外貌让人看来极为顺眼之外,她还拥有清晰的头脑和令我觉得非常愉快的一本正经的幽默感。她是一个令人觉得特别容易交谈的对象,我们在一起吃过几次饭,偶尔跳跳舞,过得非常愉快。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