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大西洋底来的人 - 第一部 麦克·哈里斯 第六章 签字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太阳照耀着海水,万顷波涛闪烁着无数的光点。伊丽莎白伫立在舰栏旁边,凝视着浩瀚的大海。她面色阴郁,心情极不平静,宛如大海的波涛正在冲击着她的心头。她耳边仿佛仍然响着将军的话音:我知道,这次损失对你十分严重。
  但是。你的麦克哈里斯不是贵重的设备,他是人,他享有他的权利。而且这是你告诉状的。伊丽莎白,我告诉你,麦克从海底救出来许多难得的科学家不管怎样,世界决不会把他忘记。
  悲痛啮咬着玛莉博士善良的心灵,眼泪顺着她的脸颊淌下,然而,她并没有被压倒,她坚定地说:我们必须继续搜索,说不定他还会活着
  伊丽莎白和厄尼在甲板上走来走去,眼睛紧紧地盯着大海。突然,潜水员下水口的地方传来一阵声响,按着探出一只手来,但刹那间又不见了。是因盼望麦克哈里斯返回而产生的幻觉鸣?伊而莎白望望厄尼,心中疑惑不定。
  过了一会儿,下水口处又传来呻吟的声音。厄尼赶紧走了过去,他发现一只手死死地抓住下水口的边缘不放,于是一把抓住,使劲往上拽。他万万没有想到拉上来的这个人正是麦克哈里斯。
  疲惫不堪的麦克被拽上甲板,厄尼惊喜交加,扯着嗓子向伊丽莎白喊道:麦克!麦克回来了!
  麦克!伊丽莎白冲过来,双手紧紧抓住麦克的胳膊,晶莹的泪珠从眼角流了下来,麦克望着伊丽莎白,看见她眼睛里的泪水,关切地问:你的眼睛怎么啦?
  没什么,麦克,见到你太高兴了。伊丽莎白微笑起来。

  海风吹拂着她秀丽的长发,健康而富于魅力。麦克哈里斯紧紧地依傍在她的身边。
  埃尔克河号返回码头,稍事休息之后,麦克去会见将军。将军请他坐下,望着窗外的大海.对他说:麦克,我想告诉你,这个星球上所有善良的人们都应该团结起来,你认为对吗?
  当然对。
  那么,你接受了我的聘请?
  将军,你是一个好人,但是我并不了解你们的世界,你也不可能十分了解我们的世界。所以,还是让我们各自呆在自己的世界里为好。
  对不起,麦克,那已经不可能了。我们实际上已经进入了你们的世界。你可以帮助我们,像朋友一样地帮助我们。
  你并不需要我,你有你们的机器。
  机器不可能象你那样来帮助我们,实践已经证实了这点,眼下有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医学的、科学的、国防的,等等。再说还有些不友好的人存在,例如舒拔,或者其处什么人。
  当他说到舒拔的时候,看见麦克的眼里露出不安的神色。于是他问麦克:他是不是死了?
  我没有看见他死去。
  海底山洞爆炸的时候,他没有被压死吗?
  不知道。不过没打在正面。
  你是说他还沿着?
  麦克点了点头:我觉得舒拔先生不是那种轻易放弃目标的人。说完,他站起身向将军告别。
  将军急忙站起身,耐心地说:你知道,麦克,我们是不愿意让你走的。但我们不能勉强,衷心感谢你为我们所做的一切。
  麦克和将车握了握,离开办公定向外走去,在楼梯口,他碰到早已在等他的厄尼。厄尼告诉他,伊丽莎白正在游边找他,于是麦克只跟厄尼说了声谢谢,便急急忙忙向海边奔去。

  白净的细沙海滩隐隐约约地沐浴在月光之下,飞溅的浪花舔着细沙,象是留恋的亲吻一般。伊丽莎白穿一套合体的素装,苗条的身影十分可爱。她站在沙滩上,眼望着从黑夜深处奔向海边的波涛,激起一层层飞沫,跟她的心情样,上下翻腾,忐忑不安。
  麦克向海边走来,在伊丽莎白背后犹豫地停下了脚步。
  伊丽莎白听到背后有声音,便转过身来。她一看是麦克,立刻激动地叫道:麦克她知道麦克是来告别的,忍不住眼睛里又噙满了泪水。
  你的眼睛又痛了?
  不,不,这是因为感情,伊丽莎白赶忙解释。
  什么叫感情7麦克抬着头,竭力想理解这个词的意义。
  我不知道我是否能解释清楚。
  你的眼睛两次流出水来,请你向我解释一下是什么原因。
  你和个人有了感情时,跟他亲近你会觉得幸福:而一旦你把他失去,你就会感到悲伤。甚至有时候你会悲伤得哭起来你不哭吗,麦克?
  麦克拥摇头,他们默默地互相对视着。麦克伸于摸了摸她脸上的眼泪,放在嘴里尝了尝,一股咸味使他想起了身边的大海。他猛然扭转身向大海奔去,在跳进大海的同时,他回头对伊丽莎白喊道:伊丽莎白博士,我永远不会把你忘记!
  麦克伊丽莎白流着泪喊道。
  麦克钻进了黑茫茫的海水。在朦胧的月光下,伊丽莎白孤零零地凝视着大海,海风吹起,掀起了万里波滔。她呆呆地站着,泪珠扑簌扑簌地滴下,嘴里喃喃自语:麦克

  麦克
  在波涛下游着的麦克好象听到了伊丽莎白的呼喊,绿色的眼里露出非常不安的神色、突然,他浮上浪尖,顺势一翻身,又向海边游来。伊丽莎白看到海面上海现出一个魁梧的身影。不由得睁大了眼睛。当她看清是麦克的肘候,悲喜交集,眼里含着泪水,嘴边却泛起了笑容。
  麦克!你回来了!
  我觉得我应该了解更多的东西。
  他们俩紧紧地握着双手,大海的波浪好象也平静下来。
  第二天,伊丽莎白陪着麦克又来到将军的办公室里。麦克穿着膘亮的海军军官制服,有些脑腆地站在将军的面前。
  将军送给他一张表,意味深长地说道:年轻深亮的军官,请在这张表上签个字。
  这是聘请书,麦克,伊丽莎白补充说。
  麦克拿着表格,不知如何是好,站在旁边的厄尼看着他的窘态,赶忙上前逐字解释。当厄尼念到兹任命麦克哈里斯为美利坚合众国海军少尉时,禁不住失声笑了,但他一想,觉得这笑有碍礼仪,于是赶紧说:对不赵,嗯哈里斯先生。
  你为什么叫我先生呢?
  因为,厄尼有些羞涩地说:我现在听从你和博士的差遣。
  他听我们的?麦克问伊丽莎白。
  他为你工作。将军替伊丽沙白答道:但是我们在海里遇到困难时,你要和我们合作。
  当然,将军。麦克看着衣袖上的纹章,开心地笑了。
或许您还会喜欢:
隔墙有眼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2
摘要:1六点钟过了。一小时前去专务董事办公室的会计科科长还没有回来。专务董事兼营业部主任有单独的办公室,和会计科分开。天空分外清澄。从窗外射进来的光线已很薄弱,暮色苍茫。室内灯光幽暗。十来个科员没精打采,桌上虽然摊开着贴本,却无所事事。五点钟下班时间一过,其他科只剩下两三个人影,唯有这会计科像座孤岛似地亮着灯,人人满脸倦容。 [点击阅读]
青年近卫军
作者:佚名
章节:69 人气:2
摘要:亚·法捷耶夫(1901年12月24日——1956年5月13日)全名亚历山德罗维奇·法捷耶夫。他是俄罗斯古典文学传亚·法捷耶夫统的继承者,是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之一。他的作品是在社会主义革命精神鼓舞下写成的;他笔下的主人公们是为建设新生活而斗争的英勇战士。 [点击阅读]
青春咖啡馆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2
摘要:那家咖啡馆有两道门,她总是从最窄的那扇门进出,那扇门人称黑暗之门。咖啡厅很小,她总是在小厅最里端的同一张桌子旁落座。初来乍到的那段时光,她从不跟任何人搭讪,日子一长,她认识了孔岱咖啡馆里的那些常客,他们中的大多数人跟我们年纪相仿,我的意思是说,我们都在十九到二十五岁之间。有时候,她会坐到他们中间去,但大部分时间里,她还是喜欢坐她自己的那个专座,也就是说坐最里端的那个位子。她来咖啡馆的时间也不固定。 [点击阅读]
静静的顿河
作者:佚名
章节:66 人气:2
摘要:评论重读《静静的顿河》,那些久违了的又陌生又熟悉的人物,以及他们痛苦的思想和命运,又一次激起了我内心的热情。顿河这条伟大的河流所哺育的哥萨克民族通过战争,在痛苦和流血之后最终走向了社会主义。肖洛霍夫把拥护苏维埃、迈向社会主义称为伟大的人类真理,并把它作为作品的主题之一。肖洛霍夫对顿河无比热爱,书中经常出现作者对顿河发自内心的充满激*情的赞颂。顿河草原上散发出的青草和泥土的浓烈味道,让读者过目不忘。 [点击阅读]
飘(乱世佳人)
作者:佚名
章节:81 人气:2
摘要:生平简介1900年11月8日,玛格丽特-米切尔出生于美国佐治亚州亚特兰大市的一个律师家庭。她的父亲曾经是亚特兰大市的历史学会主席。在南北战争期间,亚特兰大曾于1864年落入北方军将领舒尔曼之手。后来,这便成了亚特兰大居民热衷的话题。自孩提时起,玛格丽特就时时听到她父亲与朋友们,甚至居民之间谈论南北战争。当26岁的玛格丽特决定创作一部有关南北战争的小说时,亚特兰大自然就成了小说的背景。 [点击阅读]
马丁伊登
作者:佚名
章节:46 人气:2
摘要:那人用弹簧锁钥匙开门走了进去,后面跟着一个年轻人。年轻人笨拙地脱下了便帽。他穿一身粗布衣服,带着海洋的咸味。来到这宽阔的大汀他显然感到拘束,连帽子也不知道怎么处置。正想塞进外衣口袋,那人却接了过去。接得自然,一声不响,那笨拙的青年心里不禁感激,“他明白我,”他心想,“他会帮我到底的。 [点击阅读]
马克吐温作品集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2
摘要:本文是作者根据自己1868年在纽约采访州长竞选的素材写成的一篇政治讽刺小说。作者以夸张的漫画式的笔触,艺术地再现了美国社会中竞选的种种秽事丑闻,揭露了竞选的虚伪性和欺骗性。这篇小说以独立党候选人“我”的自白与大量的新闻、匿名信等引文的对照构成完整的故事,用犀利、夸张、含蓄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腐败政治的愤怒谴责。 [点击阅读]
马普尔小姐探案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2
摘要:马普尔小姐的故事——我亲爱的,我想我没告诉过你们——你,雷蒙德,还有你,琼——有关几年前发生的一桩奇特的小案子。不管怎样,我不想让人们觉得我很自负——当然了,我也知道和你们年轻人比起来我根本算不上聪明——雷蒙德会写那些关于令人讨厌的男男女女们的非常现代的书——琼会画那些出众的图画,上面全是一些四四方方的人,身上有的地方非常奇怪地凸了出来——你们都很聪明,我亲爱的, [点击阅读]
魔山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2
摘要:一《魔山》是德国大文豪托马斯·曼震撼世界文坛的力作,是德国现代小说的里程碑。美国著名作家辛克莱·刘易斯对《魔山》的评价很高,他于一九三○年看了这部书后曾说:“我觉得《魔山》是整个欧洲生活的精髓。”确实,它不愧为反映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欧洲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一九二九年托马斯·曼获诺贝尔文学奖,《魔山》起了决定性作用,这是评论界公认的事实。二关于托马斯·曼,我国读者并不陌生。 [点击阅读]
魔戒第三部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2
摘要:在首部曲《魔戒远征队》中,记述了灰袍甘道夫发现哈比人佛罗多所拥有的戒指,其实正是至尊魔戒,统御所有权能之戒的魔戒之王。因此,佛罗多和伙伴们从夏尔一路被魔多的黑骑士追杀,最后,在伊利雅德的游侠亚拉冈的帮助下,他们终于克服万难,逃到了瑞文戴尔的爱隆居所。爱隆在该处慎重地举行了一场会议,决定将魔戒摧毁,佛罗多也被指派为魔戒持有者。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