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大象的证词 - 第十五章 一个女理发师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奥利弗夫人看着“恰登哈姆”这几个字点点头,这可是她第一回到恰登哈姆来。这儿多好啊,奥利弗夫人对自己说道,看看这些房屋,这才叫作房屋,名符其实的房屋。
  她的思绪回到了青年时代,她想起了她认识的人,至少想起了亲戚们,他们都住在这儿,恰登哈姆。在正常情况下,许多人都已经从陆军或海军退休了。她觉得这是那种人们在国外住了许多年后愿意重新回来定居的地方,这是英国老家,只有在这儿才有安全感,才有心旷神怡的体验以及令人愉快的聊天或是别的什么谈话。
  她的目光从两家令人眼花缭乱的古玩店前掠过,终于找着了她要去的地方——或者说是波洛希望她去的地方——“玫瑰发屋”。她走进去,四处打量一番,这里有四五个正在理发的顾客,他们坐在各自的位置上。一个胖乎乎的年轻姑娘停下手中的活儿,带着询问的表情向她走来。“罗森特拉夫人在吗?”奥利弗夫人问道,又瞥了一眼手里拿着的名片,“她说过如果我今天上午来的话,她可以见我。我不是来做头发的,”她又补充道,“我是要和她谈点儿事,我跟她电话有约,她说我可以在十一点半来,那样她就可以为我腾出点儿时间。”99cswcom
  “哦,是的,”这姑娘说,“我想夫人是在等人。”
  她带路穿过了一条走廊,又下了几级陡直的阶梯,然后她推开一扇转门,这里完全不同于上面的营业厅,显然是罗森特拉的住处。胖姑娘在一扇门上轻轻敲了敲,“有位夫人想见您,”她恭敬地等待着里面的答复,然后又转过头紧张地问道:“您说您叫什么?”
  “奥利弗夫人。”
  奥利弗夫人走了进去,模模糊糊地觉得这儿似乎是又一间陈列室,在贴着墙纸的墙壁上挂着玫瑰色的网状壁毯。她粗看之下觉得罗森特拉比自己年轻许多,这会儿她刚喝完早咖啡。

  “是罗森特拉夫人吗?”奥利弗夫人说。
  “你是……”
  “你是在等我吗?”
  “哦,是的。我还没搞清楚究竟为了什么事,电话的线路极其糟糕,所以我没听清。我现在有一个半小时的空余时间,你要来点儿咖啡吗?”
  “不,谢谢,”奥利弗夫人说,“我不想耽搁你太多时间,就只想向你打听一些也许你还记得的事,我知道你从事这一行有好些年头了。”
  “啊,不错,我非常高兴现在有几个姑娘来接我的班,这些日子我自己已经不做什么事了。”
  “也许你仍在指导他们?”
  “是的,”罗森特拉夫人笑着说。
  她有一张漂亮、聪明的脸,棕色的头发着意梳理过,中间还夹杂着几处灰白的头发。
  “好啦,你说吧。”“是这样,我想问你一个问题,是关于假发方面的。”
  “现在我们不怎么做假发了。”
  “你过去在伦敦也有一家这样的商店,对吗?”
  “是的。刚开始是在邦德街上,后来迁到思娄恩大街不过在乡村住是最好的,哦,真的,我丈夫和我都对这儿很满意。我们只做一些小买卖,但现在假发做得很少了,”
  她说,“虽然我丈夫还是觉得应该做,他还为那些秃头的男人设计假发,这确实能使一些人改变外表,他们在工作中需要形象,如果太老了,有时连找份工作都很困难。”
  “我能理解那种情形,”奥利弗夫人表示赞同。
  话说到目前为止,奥利弗夫人一直都很紧张,交谈的还都只是一些不着边际的闲言碎语,她不知道如何开始把话题引入正事。这时,罗森特拉夫人突然向她问道,“你是阿里丁·奥利弗,一个小说家?”她感到有些吃惊。
  “是的,”奥和弗夫人说,“事实上——”那过去常有的尴尬表情又来到了她的脸上,“啊是的,我的确在写小说。”99csw.com

  “我非常喜欢你的作品,而且我读过很多部,真是这样的。现在告诉我,我能在什么方面帮助你?”
  “好吧,我想谈谈假发和在许多年前发生的事情,也许你不记得了。”
  “嗯,我不明白——你是说多年以前流行的服装?”“不,是一个女人,我的一个朋友——实际上她是我的同学——结婚以后她去了印度,后来又回到英国,之后,就发生了一起悲剧。我想人们对一件事感到很奇怪,那就是她有那么多的假发,而就我所知,那些假发都是你为她提供的,我是说是由你的商店提供的。”
  “哦,一起悲剧!她叫什么?”
  “嗯,我认识她那会儿,她姓普勒斯通一格雷,但是后来她姓雷温斯克罗特。”
  “噢,你是说她?是的,我记得雷温斯克罗特夫人,我记得很清楚,她人是那么好,而且非常、非常漂亮。她的丈夫是上校或是将军吧,他们退休了;住在——我忘了叫——”“有人猜测是双双自杀,”奥利弗夫人说。
  “是的,是的,我记得在报上读过,我还说呢,‘噢,那就是我们的雷温斯克罗特夫人。’报上还登出了他们俩的照片,我一看果然是。当然了,我从未见过他,但是她却错不了。这事让人觉得悲伤,让人痛心。我听说她得了癌症,但他们俩该不会自杀的。不过,我好多细节都没有听说过。”
  “噢,那当然,”奥利弗夫人说。
  “那么你想知道什么呢?”
  “你为她做了假发,我知道人们调查过这事,我猜警方认为四顶假发是显得太多了。不过,人们也许会有同时备上四顶假发的?”“嗯,绝大多数人至少备有两顶,”罗森特拉说,“当一顶被送回去重新梳理的时候,就可以戴另一顶。”
  “你记得雷温斯克罗特夫人订过那另外两顶吗?”
  “她本人没来,我想她已经——病倒了,或者是别的什么原因,是一个法国姑娘来订的,好像是她的女伴吧,她心地善良,讲一口纯正的英语,她为要订的两顶假发作了详细的指示,包括颜色、尺寸以及风格等等,唉,要是我能记得再清楚些多好。大约在——哦,应该是一个月以后——也许是一个月,也许是三个星期——我就在报纸上看到了他们俩自杀的报道。恐怕是她从医院或是别的什么地方得到了关于自己病情恶化的消息,所以她没有勇气继续生活下去,而她丈夫则不能忍受没有她——”

  奥利弗夫人悲伤地摇摇头,接着问道:
  “我猜想那些假发都是不一样的,是吗?”
  “是的,其中一顶掺进了一些白发,一顶是参加聚会戴的,一顶是晚上戴的,还有一顶是剪得很短的卷发,非常漂亮,你可以戴上它再戴一顶帽子,而不致弄乱卷发。在她生病期间,我只探望过她一次,对此我觉得愧疚,那时她正为刚死去的姐姐感到很悲伤,可不是吗,一个孪生姐姐。”
  “是啊,双胞胎总是亲密无间,”奥利弗夫人说。
  “她以前看上去总是那么一个快乐的女人,”罗森特拉夫人说。
  两个女人都叹了口气。奥利弗夫人改变了话题。
  “你觉得我应该做一顶假发吗?”她问道。
  这做假发的行家伸出一只手放在她的头上,审度着摸摸这儿,又看看那儿,最后说:
  “我不想做这样的建议——你自己的头发就相当好,很柔软又很厚实,我猜——”她脸上泛起了一丝模糊的笑容——“体会体会戴上假发的感觉吧?”
  “你真是太聪明了,确实是——我想体验一下,这很有意思。”
  “什么样的生活你都想体验一下,对吗?”
  “是这样,我猜这就是那种一个人总惦着下一刻将怎么样的心情。”
  “而且还是,”罗森特拉夫人说,“绝对无法让人停止忐忑不安的心情。”
或许您还会喜欢:
万延元年的足球队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0
摘要:死者引导我们我在黎明前的黑暗中醒来,寻求着一种热切的“期待”的感觉,摸索着噩梦残破的意识。一如咽下一口要以烧着你五脏六腑的威士忌,这种“期待”的感觉热辣辣的。我心中忐忑,摸索着,企望它能切实重返体内。然而这种摸索却永远都是徒劳枉然。手指已没了气力,我只好将它们并拢起来。分明觉出自己全身的骨肉都已分离。迎着光亮,我的意识畏葸不前,这种感觉也正转化成一种钝痛。 [点击阅读]
万灵节之死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0
摘要:一艾瑞丝-玛尔正在想着她的姐姐罗斯玛丽。在过去将近一年里,她极尽可能地试着把罗斯玛丽自脑海中抹去。她不想去记起。那太痛苦——太恐怖了!那氰化钾中毒发蓝的脸孔,那痉挛紧缩的手指……那与前一天欢乐可爱的罗斯玛丽形成的强烈对比……呵,也许并不真的是欢乐。 [点击阅读]
万物有灵且美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0
摘要:作者简介JamesHerriot吉米•哈利(1916—1995)(原名JamesAlfredWight)苏格兰人。一个多才多艺的兽医,也是个善于说故事的高手,被英国媒体誉为“其写作天赋足以让很多职业作家羞愧”。平实而不失风趣的文风和朴素的博爱主义打动了千千万万英美读者,并启发了后世的兽医文学。 [点击阅读]
三个火枪手
作者:佚名
章节:77 人气:0
摘要:内容简介小说主要描述了法国红衣大主教黎塞留,从1624年出任首相到1628年攻打并占领胡格诺言教派的主要根据地拉罗谢尔城期间所发生的事。黎塞留为了要帮助国王路易十三,千方百计要抓住王后与英国首相白金汉公爵暧昧关系的把柄。而作品主人公达达尼昂出于正义,与他的好友三个火枪手为解救王后冲破大主教所设下的重重罗网,最终保全了王后的名誉。 [点击阅读]
三幕悲剧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0
摘要:萨特思韦特先生坐在鸦巢屋的露台上,看着屋主查尔斯-卡特赖特爵士从海边爬上小路。鸦巢屋是一座漂亮的现代平房,木质结构不到一半,没有三角墙,没有三流建筑师爱不释手的多佘累赘的设计。这是一幢简洁而坚固的白色建筑物。它看起来比实际的体积小得多.真是不可貌相。这房子的名声要归功于它的位置-居高临下,俯瞰整个鲁茅斯海港。 [点击阅读]
不分手的理由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0
摘要:在喧闹的大街拐弯之后,刹那间四周变得寂静无声,黑暗中一排路灯伫立在街头。放眼望去,只有一盏红绿灯在寒空中绽放着鲜红色的光芒。速见修平往前欠身,嘱咐计程车司机行驶至红绿灯时左转。这一带是世田谷的新兴社区,近年来开始兴建,大量的超级市场和公寓,修平目前住的房子也是三年前才盖好的。住宅用地有高度的限制,修平住的公寓只有三层楼,他本身住在二楼。 [点击阅读]
且听风吟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0
摘要:1“不存在十全十美的文章,如同不存在彻头彻尾的绝望。”这是大学时代偶然结识的一位作家对我说的活。但对其含义的真正理解——至少能用以自慰——则是在很久很久以后。的确,所谓十全十美的文章是不存在的。尽管如此,每当我提笔写东西的时候,还是经常陷入绝望的情绪之中。因为我所能够写的范围实在过于狭小。譬如,我或许可以就大象本身写一点什么,但对象的驯化却不知何从写起。 [点击阅读]
世界之战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0
摘要:在19世纪末,没有人相信我们这个世界正在被一种比人类更先进,并且同样也不免会死亡的智慧生命聚精会神地注视着,又有谁会相信,当人类正在为自己的事情忙忙碌碌的时候,他们被专心致志地研究着,像人们用显微镜研究一滴水里蠕动繁殖的生物一般仔细。自高自大的人类来往于世界各地,忙着干自己的事,自以为控制了物质世界的一切。显微镜下的纤毛虫恐怕也不乏这样的幻觉。 [点击阅读]
东方快车谋杀案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0
摘要:第一章一位重要的旅客叙利亚。一个冬天的早晨,五点钟。阿勒颇城的月台旁,停着一列火车,这列车在铁路指南上,堂而皇之地称为陶鲁斯快车。它由一节炊事车、一节义餐车、一节卧铺车厢和两节普通客车组成。在卧铺车厢门口的踏脚板旁,站着一个年轻的法国陆军中尉,他身着耀眼的军装,正和一个小个子谈话。这小个子连头带耳都用围巾里着,除了一个鼻尖通红的鼻子和两个往上翘的胡子尖外,什么也看不见。 [点击阅读]
两百年的孩子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0
摘要:1我是一个已经步入老境的日本小说家,我从内心里感到欣慰,能够有机会面对北大附中的同学们发表讲话。现在,我在北京对年轻的中国人——也就是你们——发表讲话,可在内心里,却好像同时面对东京那些年轻的日本人发表讲话。今天这个讲话的稿子,预计在日本也将很快出版。像这样用同样的话语对中国和日本的年轻人进行呼吁,并请中国的年轻人和日本的年轻人倾听我的讲话,是我多年以来的夙愿。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