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村子 - 第12章___第5节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田广荣和田水祥一前一后走进了大队办公室,落座后,田广荣点上了一支烟,慢悠悠地吸着,半天不开口,他的目光透过从嘴里吐出来的烟,不时地在田水祥的脸上扫一扫。田水祥忍不住了,就说:“你不是说要说事吗?”
  田广荣说:“其实也没有多大的事情,不知道你最近听到啥风声没有?”
  田广荣没头没脑的问话使没头没脑的田水祥越发没头没脑,他向田广荣跟前凑了凑:“没有呀,没听见有谁说你的坏话。”
  田水祥没有揣摸到田广荣的心思,田广荣说:“我不是那个意思。”
  他究竟想知道什么呢?田水祥抓头发挖耳朵:“听人说,县上还要重用马子凯这个老地主哩。”
  “你咋老盯着马子凯不放?人家现在是县政协委员。”
  “你说有啥风声?”
  “我问你哩。”
  “对了,听说薛翠芳和公社里的那个半脱产黏得很紧。”
  “听谁说的?”
  “三队的几个女人。”
  “对那些败坏民风的事你要替我多操个心。”
  田水祥以为田广荣在敲边鼓,把要说的话没有说出来,他等田广荣再说得明白些,不料,田广荣却说:“你回去吧,我给你要说的就是这。”可田水祥思忖了几天也没想出田广荣到底要说啥。
  一天晚上,田水祥从六队磨面回来已是夜深人静。走在街道上,他老远看见,有人站在薛翠芳的院门前,就放慢了脚步。等院门打开了,那个人闪进去之后,他才扛着面,放开了步子。回到家,放下面口袋,田水祥用笤帚扫着身上的面尘,听见隔壁的房子门“吱扭”一声响。静夜里的响声把田水祥心中的一个暗角拨亮了:是不是公社里的半脱产干部又来了?田水祥想,薛翠芳也是太放荡了,咋能和这半脱产明铺暗盖呢?当时,好事的田水祥只是想探个虚实,证明他听到的传言是不是真的。他放下笤帚,从后院里很低矮的隔墙上翻过去了。他站到薛翠芳的房子门跟前一看,房间里灯也没关,有一个男人和薛翠芳说话,男人的说话声很陌生。田水祥看不清也摸不准那男人是不是半脱产干部,就在他打算贸然闯进房间的那一刻,转念一想,假如在薛翠芳的房间里撞见他不该撞见的人反而会把自己弄得不是人。他猫着腰,本来要溜回去,却用手轻轻地在门上一按,房子门竟然没有关。神差鬼使,他推开门进去了。
  薛翠芳已是好多天没见到牛晓军了。牛晓军一进门,他们迫不及待地上了炕,宽衣解带,房子门也忘了关。田水祥破门而入之时,两个人刚交欢在一起。薛翠芳一看是田水祥倒没有慌张,牛晓军吓得抖抖索索。薛翠芳说:“田水祥,你出去!半夜到人家家里来想干啥?”田水祥说:“你嘴还硬得很,你说我想干啥?我是来捉嫖客的。”
  薛翠芳说:“这是我自己的事,你管不着。”田水祥脏话满嘴:“×是你自己的,长在你身上。你人可是生产队里的,我是队长,就要管。走,跟我到大队里去说。”薛翠芳说:“去就去,谁害怕谁?”几乎全裸的薛翠芳当着田水祥的面穿上了衣服。牛晓军用被子捂住了头和身子,不敢露面。田水祥说:“把你那野男人叫上。”薛翠芳说:“这事和他没关系。”田水祥说:“咋能说没关系?不行!叫他走。”田水祥伸手要去拉被子,薛翠芳拦住了他。薛翠芳说:“晓军,你起来,天大的事,由我担着。”牛晓军这才从被窝里爬起来,穿上了衣服。薛翠芳强硬的态度把田水祥惹怒了,田水祥问牛晓军是哪个村里的?牛晓军一声不吭,脸也白了。薛翠芳说:“你管得着吗?”田水祥指着牛晓军说:“你胡日乱嫖,嫖到我们松陵村来了?不行,跟我走。”薛翠芳一看牛晓军那失魂落魄的样子,生气地说:“你怕啥?跟他走。”
或许您还会喜欢:
深宅活寡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7
摘要:许开祯的长篇小说《深宅活寡》讲述了在大西北荒原上一个叫菜子沟下河院中发生的家族兴衰的故事。菜子沟下河院是片具有百年历史的老院。现时的东家庄地的父亲庄仁礼为了独占财产,假土匪麻五之手“挑”了二弟、三弟,从此这个大院里奇事怪事屡见不鲜,血光之灾不断。小说的故事开始于庄地的独子命旺命悬一线,听了后山半仙刘瞎子神神乎乎的几句话,决定让十五岁的命旺娶后山舅舅、中医刘松柏的二十二岁妥儿灯芯进院“冲喜”。 [点击阅读]
暗算
作者:佚名
章节:21 人气:5
摘要:第1节:序曲序曲听风者看风者捕风者原谅我,不能在此津津乐道地向你们复述所有具体的细节。我们的时间不多。尽管如此,我还要说,"复述"本来就是我所有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或者,是它们的高xdx潮。没有复述的活动是无从着落的,复述就是复活。 [点击阅读]
沙僧日记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11
摘要:3月3日其实我和大师兄,二师兄早已破了荤戒。我们经常背着师傅一起去化斋。在路上,我们捉到个兔子、野鸡什么的就马上烤来吃,可解馋了!然后再化点儿斋饭带回去给师傅吃。想想师傅没得荤腥吃着实怪可怜的。于是,我们三个决定今天把兔子肉打碎拌在饭里,让师傅也吃点儿好的。我们端着混着肉的饭回来后却遍寻不到师傅,这可把大家急坏了!最后在一个小山洞里终于发现了师傅。 [点击阅读]
蒲柳人家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7
摘要:七月天,中伏大晌午,爇得像天上下火。何满子被爷爷拴在葡萄架的立柱上,系的是挂贼扣儿。那一年是一九三六年。何满子六岁,剃个光葫芦头,天灵盖上留着个木梳背儿;一交立夏就光屁股,晒得两道眉毛只剩下淡淡的痕影,鼻梁子裂了皮,全身上下就像刚从烟囱里爬出来,连眼珠都比立夏之前乌黑。奶奶叫东隔壁的望日莲姑姑给何满子做了一条大红兜肚,兜肚上还用五彩细线绣了一大堆花草。 [点击阅读]
1980年代的爱情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7
摘要:编者按:经出版方授权,本网刊载野夫先生新著《1980年代的爱情》部分精彩章节,以飨读者。0.在一个类似京城的城市,午后的茶艺馆萧条而寂寥。我坐在窗前懒洋洋的阳光下,对座的阴影中坐着一个女人--她像是我的情人或者女友,抑或其他接近暧昧的关系。她的面庞隐居在日光背后,只有性感的声音翻越了那些窗棂构成的光柱,散漫地抚摸着我的耳朵。 [点击阅读]
于丹重温最美古诗词
作者:佚名
章节:61 人气:2
摘要:内容概要:2012年,和于丹一起,重温最美古诗词,回归自在大人生。从解读儒家经典《论语》到赏析中国传统文化最源远流长、普及率最高的古诗词,于丹回归古典文学专业,17年大学授课精髓,厚积薄发,让传统文化的精髓进一步走近大众、走近当下中国人的精神世界。 [点击阅读]
王跃文短篇小说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5
摘要:刘茁松身居湖南的王跃文在文坛一跃而起,使我想起鲁迅“文坛无须悲观”的预言。多年前我也曾在刊物做当代文学编辑,编着编着,就有点像鲁迅看当年的“城头变换大王旗”似的,渐渐地有点“颓唐起来”了。近年来有缘埋头一项等身的古籍整理,与当代文学可说是分道扬镳啦。因此,当我在书店发现与我工作地仅一湘之隔的王跃文在长江黄河两河之隔的北京出了长篇小说《国画》,并且已在全国各地形成洛阳纸贵之势,我是惊讶惊叹又惊喜的。 [点击阅读]
万物生长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3
摘要:我在洗车酒吧遇见秋水,第一印象是他的眼睛亮得不寻常。洗车是我常去的酒吧之一。洗车在工人体育场东门靠南一点,原来真的是一个洗车的地方。等着洗车的人想坐坐,喝点什么,聊聊,后来就有了洗车酒吧。如果从工体东路过去,要上座桥,过一条水渠,穿一片柏树林子,挺深的。酒吧用红砖和原木搭在原来洗车房的旁边,洗车房现在还接洗车的活。 [点击阅读]
余华《许三观卖血记》
作者:余华
章节:33 人气:2
摘要:一、中文版自序这本书表达了作者对长度的迷恋,一条道路、一条河流、一条雨后的彩虹、一个绵延不绝的回忆、一首有始无终的民歌、一个人的一生。这一切尤如盘起来的一捆绳子,被叙述慢慢拉出去,拉到了路的尽头。在这里,作者有时候会无所事事。因为他从一开始就发现虚构的人物同样有自己的声音,他认为应该尊重这些声音,让它们自己去风中寻找答案。 [点击阅读]
夏日落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4
摘要:羊年十一月初,步兵三连孕生一样大案:先是枪丢了一枝,其后,兵又死了一个。枪是新枪,铁柄全自动;兵是新兵,下士军衔,籍系郑州二七区,父为小学教师,母是环卫工人。事情乒然发生,震炸兵营。一时间,满地沸扬,草木皆惊,营连空气稀薄,整座营房都相随着案情颤动。事发时候,连长赵林和指导员高保新正在操场交心,其时正值夏末,黄昏网着世界。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