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村子 - 第11章___第2节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祝永达来到了七队。
  七队的社员正在街道上开挖管道。管道伸展到祝万良的家门前。祝万良的爹,留着一撮山羊胡子的倔老汉不让管道从他家院门前经过。因为管道要经过,就必须挖掉院门前的一棵中国槐,老汉死活不让挖树。
  祝永达来到现场时,只见老汉蹲在槐树跟前,脊背靠住树身,若无其事地吃烟。祝永达没有理老汉,他故意给七队的几个青年说:“挖!把这棵树给我放倒。”那几个青年巴不得有人开这个口。他们一听,一齐抡起了镢头。老汉一看,拄着二尺多长的烟锅站起来了,他抡起烟锅在一个青年的头上猛磕了一下,那个青年大概被磕疼了,用手捂住了头,吆喝着:“死老汉!”其他几个青年依旧在挖。老汉腰一弯,用头去碰那几个青年。那几个青年嘻嘻哈哈地躲闪着。祝永达仰起头来笑了。“我把你们这几个龟孙子!”老汉骂了一句,又蹲在树跟前去了。长烟锅在烟袋中挖了几挖,也没装上一锅烟。祝永达掏出了一支烟,给老汉递上。老汉眼皮一张:“不要。”
  祝永达说:“三伯,你看你,臊子面闻着了(埋人时吃臊子面),还不让人?”
  “不让。死到墓堂里都不让。”
  “你家不吃自来水?”
  “不吃。松陵村吃的井里绞的水,没见把谁渴死去?”
  “你不吃也行,管道不过不行。”
  “不是我的事,我不管。”
  “给你赔树钱,还不行吗?”
  “不行。”
  祝永达知道,给这老汉说多少好话讲多少道理他也不会听。他就是这样的犟祝!
  祝永达知道老汉是个硬倔倔,就吩咐田得安先开挖前边的那一段,把这一段停下来。
  祝万良的父亲挡道的事传到祝义和耳朵去了,他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去开导老汉。去的时候,祝义和给老汉拿了一包皮新买的旱烟。老汉装了一锅烟,吃了几口,说烟不错,味道厚。老汉回过头来瞅了瞅祝义和,他用发黑的手指头在烟锅里按了按说:“得是永达叫你来的?”祝义和赶紧否认:“不是,不是。”老汉说:“谁来也没事,树我不挖。”祝义和说:“三哥,你看,永达干这事也挺不容易的……”老汉说:“你不要说了,我不听。那时候,咱是一个老先人,你爹咋成了财东,我爹咋成了穷汉?这是为啥?你说。”祝义和不知道老汉为啥扯那么远。老汉吃了两口烟说:“面情软。”谁的面情软?面情软和挖树有啥关系。等老汉吃毕烟,才说:“面情软就当不了财东。”祝义和这才明白了,老汉记取了先人的教训,做事要面情硬,手腕硬。还没等他再张口,老汉勾上鞋,不言不传地走了,把祝义和一个人晾在了房间。
  回到家里,祝义和给儿子说:“永达,你三伯是倔脾气,话说不通就算了,石头大,你绕着走。”祝永达说:“我绕着走了十几年,绕够了,这一次,我偏不绕。”祝义和说:“你千万不要胡来。”祝永达说:“爹,这事儿你不要操心,我不会胡来的。”
  祝永达和马志敬商量怎么解决这个问题,马志敬叫祝永达去找田广荣。马志敬的意思祝永达明白,他是想叫田广荣去压服老汉。这老汉未必就买田广荣的账不说,田广荣也未必去和老汉较量。他明白,田广荣也在看着他,看他怎么样处理这件棘手的事情。
  祝永达再一次去找老汉。老汉说话总是绕圈子,不向明处挑。祝永达说槐树,他却说,祝永达的爷爷犁的地端直得跟线打的一样。祝永达说自来水,他却说,拖拉机那大脚印,厉害。祝永达说,一个村里人都看着你。他却说,我不是蔫串儿,那时候,钢巴硬气的,粮食打下,先交租子,再纳税,没欠过一升粮食,财东家的,老蒋那儿的我都割杀得零零干干。祝永达说,我知道三伯不是稀里糊涂的人,你看这事咋办呀?老汉虽然绕来绕去,祝永达还是听出了老汉的意思,他要一棵树,一棵每年能长一个年轮的活着的中国槐。只要他张口要,怕的是他啥也不要。协议终于达成了:老汉门前头的那棵中国槐挖倒以后归老汉,再赔老汉一棵正在成长的中国槐。
或许您还会喜欢:
中国在梁庄
作者:佚名
章节:41 人气:2
摘要:内容简介作者多年深入农村,用自己的脚步丈量家乡的每一寸土地,用自己的眼睛记录下那些惊人的故事:王家少年强姦了八十二岁的老太、昆生把自己的家安在了墓地里、即使火化了,也要把骨灰在棺材里撒成人形……通过这些真实的“个人史”,展现了中国农村在城市化的进程中的现实危机。《中国在梁庄》再现了一个真实的乡村。 [点击阅读]
五个苹果折腾地球
作者:佚名
章节:5 人气:4
摘要:这是一棵普通的苹果树。狗年的一天,使它的命运发生了变化,它不再是一棵普通的苹果树。它的果实把地球折腾得喘不过气来。现在是春天的午夜。一个飞碟在夜色的掩护下接近地球,飞碟上的外星人是路过地球,想休息一会儿。“下边是一座苹果园,着陆比较合适。”担任观察的宇宙人对机长说。“同意在苹果园着陆。”机长发令。飞碟缓慢地在那闷果树旁着陆。飞碟舱门打开了,几个宇宙人走出飞碟,在果园里活动筋骨,呼吸空气。 [点击阅读]
经典小小说
作者:佚名
章节:1409 人气:2
摘要:目录页■蒋廷松《文艺生活(精选小小说)》2006年第6期通俗文学-超短小说一天,我陪乡长到县城找西郭局长办事。到西郭局长家时,他儿子小西郭也在,这小西郭是前不久被西郭局长安排到咱芳塘乡工作的。西郭局长见我们上门,递烟、敬茶、让坐,挺热情。小西郭呢,望着我们便是傻乎乎地笑。我们与西郭局长谈话时,小西郭便小心翼翼地往乡长的脸上“呼呼”地吹气。我想,他大约是在替乡长吹灰尘吧。 [点击阅读]
从你的全世界路过
作者:佚名
章节:40 人气:2
摘要:我从一些人的世界路过,一些人从我的世界路过。陆陆续续写了许多睡前故事,都是深夜完成的。它们像寄存在站台的行李,有的是自己的,有的是朋友的,不需要领取,于是融化成路途的足迹。但我觉得它们很漂亮。一旦融化,便和无限的蓝天白云不分彼此,如同书签,值得夹在时间的罅隙里,偶尔回头看看就好。其实这本书中,一部分连短篇都算不上,充其量是随笔,甚至是涂鸦。 [点击阅读]
厚黑学
作者:佚名
章节:41 人气:2
摘要:最初的厚黑学并不像后来流传的各种版本,也没有所谓的厚黑经和厚黑传习录,而是一篇文言文体的文章,其中不少句式都是套用的儒家经典的句式,由此也可看出李宗吾在接受新文化的同时,传统文化的基因没有完全消除贻尽。这篇文言文体在李宗吾所有文章为唯一一篇,以后的各种厚黑学著作以及1949年之后坊间各种粗制滥造的厚黑学,均以此为蓝本,兹抄录如下:“吾自读书识字以来,见古之享大名膺厚实者,心窃异之。 [点击阅读]
黄雀记
作者:佚名
章节:52 人气:2
摘要:简介为了保持遗照的“新鲜”,祖父年年都要拍遗照。某天,少年保润替祖父取遗照,从相馆拿错了照片,他看到了一张愤怒的少女的脸。他不知道是谁,却记住了这样一张脸。有个年年拍遗照、活腻透了的老头儿,是谁家有个嫌贫贱的儿媳都不愿意看到的。祖父的魂丢了,据说是最后一次拍照时化作青烟飞走了。丢魂而疯癫的祖父没事儿就去挖别家的树根,要找藏有祖先遗骨的手电筒。 [点击阅读]
南方有嘉木
作者:佚名
章节:34 人气:2
摘要:此书为第5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是茶人三部曲之第一。这是中国第一部反映茶文化的长篇小说。故事发生在绿茶之都的杭州,主角是忘忧茶庄的三代传人杭九斋、杭天醉以及杭天醉所生的三子二女,他们以各种身份和不同方式参与了华茶的兴衷起落的全过程。其间,民族,家庭及其个人命运,错综复杂,跌宕起伏,茶庄兴衷又和百年来华茶的兴衷紧密相联,小说因此勾画出一部近、现代史上的中国茶人的命运长卷。 [点击阅读]
鬼车
作者:佚名
章节:4 人气:4
摘要:这已经是苗我白近几天第4次在深夜3点钟被楼下的汽车报警器的鸣叫声吵醒了。他怒不可遏。从30岁起,苗我白的夜间睡眠改为一次性的:醒了当夜就再也睡不着,不管几点醒。这个毛病已经困扰苗我白6年。为了能睡一个完整的觉,苗我白每天下午从5点起就停止饮水,以防夜间膀胱骚扰大脑。和苗我白睡在一张床上的,是他的妻子鲍蕊。鲍蕊不是苗我白的原配妻子。苗我白的第一任妻子是崔文然,那是苗我白的至爱。 [点击阅读]
国画
作者:佚名
章节:41 人气:2
摘要:画家李明溪看球赛的时候突然大笑起来,怎么也止不住。朱怀镜说他是不是疯了。平时李明溪在朱怀镜眼里跟疯子也没什么两样。当时朱怀镜并没有想到李明溪这狂放的笑声会无意间改变他的命运。那是国家女子篮球队来荆都市举行的一次表演赛,并不怎么隆重,门票却难得到手。李明溪也不是球迷,总是成天躲在美术学院那间小小画室里涂涂抹抹。所谓画室也就是他自己的蜗居。那天他突然想起很久没有见到朱怀镜了,就挂了电话去。 [点击阅读]
骚动之秋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2
摘要:鹰在头顶威严郑重地巡视了两圈,忽然一紧翅尖,以极其轻盈优雅的样子滑上峰顶,飘过黝森森的山林梢头,沉没到湖泊似的深邃清澈的天空中了。谷地上,那只天真灵秀的小布鸽,还在扑楞着翅膀,发出惊惧凄婉的呼救。“真他妈倒霉!”一丛枝叶张扬的山桃树后,跳起一个三十五六岁的男子,不胜遗憾的目光朝着鹰去的方向望了几望,侧转身子,向旁边的一方草地,做了一个无可奈何的手势。草地极小,处在乱石棘棵之中。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