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从地球到月球 - 第十章二千五百万朋友和一个敌人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美国公众对大炮俱乐部的计划中最小的细节都感到浓厚的兴趣。他们天天注意执行委员会的讨论。有关这个伟大实验的最简单的准备工作,计划中所提出的数字问题,有待解决的机械学问题,一句话,这个工作的一切进行情况”都引起了他们的极大热情。
  从开始工作到实验完成,中间有一年多一点的时间,可是在这段时间里决不会缺少激动人心的事件。选地基,造砂模,铸哥轮比亚炮,那非常危险的装火药的工作,所有这一切,都激起了公众的好奇心。炮弹发射出去以后,只消十分之几秒的工夫就看不见了,以后它的情况如何,怎样在太空运行,怎样到达月球,这只有几个有特殊权利的人能够看到了。因此,使公众真正感到兴趣的,是实验的准备和执行的详细情况。
  但是,实验的纯科学的情趣,这时受到一件意外事件的:
  刺激,突然变得如火如茶。
  我们知道,“巴比康计划”替它的作者赢得了多少崇拜者和朋友。然而不管这些可敬的崇拜者多么多,究竟不能包括所有的人。合众国各州只有一个人反对大炮俱乐部的试验,一遇到机会,他就猛烈地攻击它,也许是人类的天住如此吧,巴比康对这个人的反对比对所有的人的赞成更敏种新式的铁甲。大炮俱乐部的主席靠钻洞过日子,船长靠阻止他钻洞过日子。因此,他们时时刻刻都在斗争着,这种斗争最后竟变成了私人的仇恨。尼却尔时常以刀枪不入的铁甲形式出现在巴比康的梦里,使他撞得粉碎,巴比康也象一颗炮弹一样闯进尼却尔的梦里,把他钻了两个透明的窟窿。
  然而,虽说两人沿着两条歧线前进,尽管所有的几何定律依然存在,这两位学者最后还是能够遇到一起的;到了那个时候,相遇的地点就要变成决斗场了。幸而五六十英里的距离把他伊〕隔开了,这对这两位对自己的国家有那么大的贡献的公民来说,实在是万幸,再说他们的朋友们在中间,设下了那么多的障碍,使得他们永远遇不到一起。
  现在这两位发明家,哪一个能够胜利呢?谁也无法知:

  道,双方已经获得的成绩使人很难下一个公平的判断,不过看样子,最后总是铁甲向炮弹让步。
  不过裁判人总是拿不定主意。最后的几次实验,匕比康的锥形圆往体的炮弹象大头针一样,插在尼却尔的钢板上;那一天,费拉德尔菲亚的锻造专家认为自己已经得到了胜利,对自己的敌手也就不怎么轻蔑了,但是这一位后来改用六百磅的普通圆锥形的榴弹,船长又失去优势。说实在的,这种炮弹虽然只有普通的速度,却把最好的铁甲击破、击穿、炸得钢片纷飞。
  事情当时已经发展到这个阶段,胜利仿佛是属于炮弹了,可是就在战争结束那天,尼却尔完成了一种新式的锻钢铁甲!这是一件杰作,它可以跟世界上所有的炮弹挑战。
  船长把它运到华盛顿的试炮场,请大炮俱乐部的主席来击碎它。既然已经和平了,巴比康不愿意再进行试验。
  这时候,尼却尔火了,他提议不管用什么炮弹射击他的钢板都可以,不论是实心的、空心的、圆的还是圆锥形的炮弹,他都可以接受。主席一概拒绝了,他无论如何也不愿意损害他最后的成就。
  尼却尔被对方这种无法形容的固执给激恼了,他打算引诱巴比康,让他在各方面都占些便宜。他提议把他的钢板放在离大炮二百码的地方。巴比康仍旧拒绝了。一百码呢?七十五码也不干。
  “那么,五十码,”船长通过报纸叫道,“再不然就是二十五码,我还要站在钢板后面!”
  巴比康转告他说,哪伯是尼却尔船长站在钢板前面,他也不再射击了。
  尼却尔收到了这个答复,再也克制不住自己;于是攻击巴比康的人格;他转弯抹角地说,这跟怯懦是分不开的,那个拒绝发射一发炮弹的人说不定是害怕了,总而言之,现在这批远在六英里外战斗的大炮发明家们,已经小心翼翼地拿数学公式代替了个人的胆量,此外,从作战技术所有的法则上说,安安静静地躲在钢板后面等一颗炮弹的人,总和开炮的人同样勇敢吧。

  “对这些冷嘲热讽,巴比康什么也没有回答:说不定他根本没有注意呢,因为,当时他的注意力完全枝他那伟大的计划的算式吸引住了。
  他在大炮俱乐部作了那次有名的报告以后,船长的怒火简直达到了一触即发的程度。愤怒之中交织着强烈的嫉妒和真正无能为力的感觉!怎样发明一样比九百英尺的哥轮比亚炮更好的东西!什么铁甲能抵得住二万磅重的炮弹!尼却尔“挨了这一炮”,起先仿佛被打在地上,化为荠粉,被消灭掉了,接着他又站起来,决心用他那有分量的论点打垮这个计划。
  他气势汹汹地攻击大炮俱乐部的工作;他公布了许多信件,报纸倒没有拒绝登载。他试着从科学上摧毁巴比康的事业。一开始战斗,他就找出了各式各样的理由来助威,不过说真的,他那些理由往往不是似是而非,就是不符合标准。
  起初,巴比康的那些数字受到了猛烈的攻击,尼却尔企图用a+b证明他的算式的错误,指责他不懂得弹道学的基本原理。别的错误且不去说它,按照尼却尔的计算,绝对不可能使任何物体具有每秒一万二千码的速度;他手里拿着几何学,振振有词他说,即使有这个速度,这样重的炮弹也绝对不能穿过地球大气层的边缘!连八法里也走不到!
  再退一步说,假定已经获得这个速度,而这个速度又是足够的,即使这样,炮弹也抵抗不住一百六十万磅火药燃烧时放出来的气体的压力,再说,即使能够抵抗这个压力,也经受不住这样高的温度,它一离开哥轮比亚炮炮口就熔化成沸腾的铁汁,象大雨一样,落在那些没有脑子的看热闹的人头上。
  巴比康看了这些攻击,连眉头也没有皱一下,就继续干自己的活儿去了。
  于是尼却尔从其它方面下手。这个试验,无论从什么观点上来说,都是毫无益处的,这个且不去说它,他说,无论对于那些到场参观这样该死的工作的公民,还是对于这尊不祥的大炮周围的城市来说,这个实验都是非常危险的:他同时提醒大家,假如炮弹不能到达目的地,显而易见,它绝对不可能到达,它一定要落在大地上,它本身就很笨重,而相当于它的速度平方的加速度更增加了它的重量,这样笨重的东西落下来,地球上准有一个地方要遭到奇祸,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使没有损害自由公民的权利,政府也应该干涉,总不能因为一个人一意孤行,而让公众的安全受到威胁呀。

  我们看得出来,尼却尔船长己经夸张到什么地步了。
  只有他一个人有这样的看法。所以谁也不去注意他那不祥的预言。既然他乐意,大家就让他尽情地喊叫,一直叫到声嘶力竭为止。他是一件注定要失败的案子的辩护人:大家听着他;可是谁也没有听进去,至于大炮俱乐部主席的那些崇拜者,他连一个也没有拉走。可是巴比康呢,他甚至不肯浪费力气去驳斥对手的论点。
  尼却尔蹲在他最后的隐蔽壕里,既然花了全部的力气没能打赢这场官司,于是就决心花钱了。他接连在里希蒙的《调查人报》上公开提议和巴比康打赌,所下的赌注一次比一次多,下面就是他的邀赌启事。
  他赌的是:
  一、大炮俱乐部的实验所需要的资金不可能筹足,否则愿输………1,000美元。
  二、铸一尊长达九百英尺的大炮的计划是不可能实现的,不会成功的,否则愿输…2,000美元。
  三、哥轮比亚炮无法装火药,同时低氮硝化纤维素单单在炮弹的压力下就会自动起火,否则愿输
  ………………3000美元。
  四、哥轮比亚炮第一次开炮就要爆炸,否则愿输
  ………………4,000美元。
  五、炮弹不会飞到六英里以外的地方,它将在,射出后几秒钟落下来,否则愿输……5,000美元。
  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一笔不小的数目,船长所冒的危险,都是他;;无法克服的固执引起来的。共计不下一万五千美元虽然赌注很大,他在十月十九日还是收到了一封盖了火漆印的非常简单的信,信里写着:
  接受。
  巴比康
  巴尔的摩,十月十八日
或许您还会喜欢:
乞力马扎罗的雪
作者:佚名
章节:7 人气:3
摘要:乞力马扎罗是一座海拔一万九千七百一十英尺的长年积雪的高山,据说它是非洲最高的一座山。西高峰叫马塞人①的“鄂阿奇—鄂阿伊”,即上帝的庙殿。在西高峰的近旁,有一具已经风干冻僵的豹子的尸体。豹子到这样高寒的地方来寻找什么,没有人作过解释。“奇怪的是它一点也不痛,”他说。“你知道,开始的时候它就是这样。”“真是这样吗?”“千真万确。可我感到非常抱歉,这股气味准叫你受不了啦。”“别这么说!请你别这么说。 [点击阅读]
别相信任何人
作者:佚名
章节:66 人气:2
摘要:如果你怀疑,身边最亲近的人为你虚构了一个人生,你还能相信谁?你看到的世界,不是真实的,更何况是别人要你看的。20年来,克丽丝的记忆只能保持一天。每天早上醒来,她都会完全忘了昨天的事——包皮括她的身份、她的过往,甚至她爱的人。克丽丝的丈夫叫本,是她在这个世界里唯一的支柱,关于她生命中的一切,都只能由本告知。但是有一天,克丽丝找到了自己的日记,发现第一页赫然写着:不要相信本。 [点击阅读]
地精传奇
作者:佚名
章节:33 人气:2
摘要:梦每个人都会有,在这个网络时代,我们敲击键盘将梦化为一个个字符。做梦的人多了,写梦的人也多了,看梦的人更多了。当一个个梦想列于书站之中,我们不禁会发现许多的梦是那么相似。在金戈铁马中争霸大陆是我曾经的梦,但此时却不是我想要的。当“我意王”如天上的云朵随处可见后,英雄们早已失去光泽,那些豪言壮语怎么看都像是落日的余辉,虽然美,但已是黄昏时。对于什么题材流行我并不感兴趣,我最喜欢的还是西式奇幻。 [点击阅读]
基督山伯爵
作者:佚名
章节:130 人气:2
摘要:大仲马(1802-1870),法国十九世纪积极浪漫主义作家,杰出的通俗小说家。其祖父是侯爵德·拉·巴那特里,与黑奴结合生下其父,名亚历山大,受洗时用母姓仲马。大仲马三岁时父亲病故,二十岁只身闯荡巴黎,曾当过公爵的书记员、国民自卫军指挥官。拿破仑三世发动政变,他因为拥护共和而流亡。大仲马终生信守共和政见,一贯反对君主专政,憎恨复辟王朝,不满七月王朝,反对第二帝国。 [点击阅读]
大西洋底来的人
作者:佚名
章节:100 人气:2
摘要:阴云密布,狂风怒号,滔天的大浪冲击着海岸。海草、杂鱼、各种水生物被涌上海滩,在狂风中飘滚、颤动。一道嶙峋的峭壁在海边耸起,俯视着无边无际的滔滔大洋。一条破木船搁浅在岸边,孤零零地忍受着风浪的抽打。船上写着几行日文。孤船的旁边,一条被海浪选到沙滩上的小鲨鱼,发出刺耳的哀叫。在任暴的风浪里,野生的海带漂忽不走,有些在海浪里起伏深沉,有些被刮到海滩上,任凭酷热的蒸腾。 [点击阅读]
孤独与深思
作者:佚名
章节:53 人气:2
摘要:一、生平1839年3月16日,普吕多姆出生于法国巴黎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两岁时父亲去世,这位未来的诗人便与寡居的母亲和一个姐姐一起住在巴黎和巴黎南部的夏特内。据《泰晤士文学副刊》说,他很小时名字前就加上了家人用于他父亲的昵称“苏利”。普吕多姆以全班数学第一名的成绩毕业后,准备进入一所理工学院,可是一场结膜炎打碎了他成为机械师的一切希望。 [点击阅读]
巴黎圣母院英文版
作者:佚名
章节:78 人气:2
摘要:维克多·雨果(VictorHugo),1802年2月26日-1885年5月22日)是法国浪漫主义作家的代表人物,是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雨果几乎经历了19世纪法国的一切重大事变。一生写过多部诗歌、小说、剧本、各种散文和文艺评论及政论文章,是法国有影响的人物。 [点击阅读]
拉贝日记
作者:佚名
章节:32 人气:2
摘要:胡绳60年前,侵华日军制造的南京大屠杀惨案,是日本法西斯在中国所犯严重罪行之一,是中国现代史上极其惨痛的一页。虽然日本当时当权者和以后当权者中的许多人竭力否认有这样的惨案,企图隐瞒事实真相,但事实就是事实,不断有身经这个惨案的人(包括当时的日本军人)提供了揭露惨案真相的材料。最近,江苏人民出版社和江苏教育出版社共同翻译出版了《拉贝日记》。 [点击阅读]
沉默的羔羊
作者:佚名
章节:62 人气:2
摘要:《沉默的羔羊》还不能算是经典,可“名著”的殊荣它还是当之无愧的。一部书,印到四百万册以上,无论如何其影响力不能低估。《纽约时报》一九九二年的畅销书排行榜上,《沉默的羔羊》稳稳地坐着第一把交椅,而根据它改编的同名电影又在本年度一下获得了五项奥斯卡大奖,这一来更是推波助澜,使这部以悬念及恐怖著称的小说在全球范围内达到了家喻户晓的地步。我大约三年前在一个朋友的家中看到了《沉默的羔羊》。那是原版录像。 [点击阅读]
狼的诱惑
作者:佚名
章节:74 人气:2
摘要:“彩麻,你能去安阳真的好棒,既可以见到芷希和戴寒,又可以和妈妈生活在一起,真的是好羡慕你啊!”“勾构,我以后会经常回来的,你也可以到安阳来看我呀。记得常给我写信,还有打电话。”“喂,各位!车子马上就要出发了。”长途客运站的管理员冲我们叫道。“你快去吧,否则可要被车子落下了。”“嗯,我要走了,勾构。我一到妈妈家就会给你打电话的。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