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沉船 - 第三十九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第二天早晨,汉娜丽妮很早就起身来去看她父亲。她在卧室里看到了安那达先生,他那时正坐在窗子后面的一把躺椅上,在那里静静地沉思。
  房间里家具很少,只有一张床和一个衣橱。一面墙上挂着一个不大的镜框,里面嵌着汉娜丽妮已死去的妈妈的一张已褪色的相片,对面墙上挂着她织的一件羊毛衣。衣橱里装着她的一些装饰品和她生前用的一些东西,那些东西自她死后就一直放在那里。
  汉娜丽妮站在她父亲的身后,好像是为要给他拔去灰色的头发,轻轻地抚摸着他的头。
  “爹,”她说,“要是今天早晨我们能早一点吃茶,我就到你的房间里来坐,你再给我讲讲我们家从前的那些老古话。你不知道我多么爱听那些故事。”
  安那达先生一向就很能理解女儿的心思,他立刻就明白说那话不过是希望赶快把早茶吃完了事。阿克谢一会儿就会在茶桌边露面,汉娜为了避开他,希望能够尽快躲到她父亲的卧房里去。
  女儿的这种精神状态真使他感到悲痛万分:她已经变得像一只惊弓之鸟了。
  走下楼来,他发现水还没有开,于是认为这是仆人的过失,就对那个倒霉的仆人大发脾气。仆人分辩说,他怎么知道今天他会这么早就要吃茶哩,也完全无用。安那达先生对佣人们本来早有成见,现在更借这个机会大声嚷嚷,说现在的佣人们都不肯安分了,说他的仆人还得要人侍候,每天得有人把他们从甜睡中叫醒才行。开水很快就送来了。安那达先生一向喝茶总是慢条斯理地细细品着,喝一口要咂咂嘴唇细尝一尝,还要和他的女儿闲谈几句。
  但今天他却显出十分匆忙的样子大口大口往喉咙里灌。
  “你有什么事急着要出去吗,爹?”汉娜丽妮奇怪地问。
  “哦,没有!天气这么冷,我愿意一气把这茶喝完,热茶能够发汗,这对身体是有好处的,”她父亲回答说,但汗还没有发出来,卓健德拉却早进来了,阿克谢紧跟在他的身后。
  阿克谢今天已经特别打扮了一番;手里挥动着一根银柄手杖,胸前挂着一条非常漂亮的表链;左手里还拿着一个棕色纸包。他不在他一向坐的地方坐下,却拖过一张椅子来坐在汉娜丽妮的身边,同时咧开嘴笑了一笑说,“你们的钟今天好像太快了一点儿。”
  汉娜丽妮既没有对他转过脸去,也没有意思预备回答他的话。
  “汉娜,亲爱的,我们上楼去吧,”安那达先生说,“我们得把我冬天的衣服拿出来,放在太阳里晒一晒了。”
  “你没有必要这么匆忙,爹,”卓健德拉生气地说,“太阳一下不会跑掉的。汉娜,你不给阿克谢倒一杯茶吗?我也要一杯,但你知道,我们总得先敬客人!”
  阿克谢大笑着转过脸来望着汉娜丽妮。“你曾经见到过如此伟大的自我牺牲精神吗?他真称得上是菲利浦·锡德尼爵士①了!”

  --------
  ①菲利浦·锡德尼爵士,英国十六世纪作家。据云他曾有一次在战场受伤,渴极思水,后有人送少量水来,锡德尼见身旁有一受伤士兵,当即以水相让,并对他说:“你对水的需要比我更大。”后世因以其名为慷慨之代称。
  对于阿克谢的这些玩笑话,汉娜丽妮连理也没有理,她倒出两杯茶来,递一杯给卓健德拉,把另一杯推到阿克谢的面前,然后就抬起头望着她父亲。
  “如果再等一会儿,屋顶上就会热得没法上去了,”安那达先生说。“走吧,汉娜,我们最好现在就上去吧。”
  “啊,先别管那些衣服吧!”卓健德拉大叫着说,“阿克谢是来——”
  安那达先生现在真是怒不可遏了。“你们两个人简直是有意在欺负我们!别人精神上正感到非常痛苦,你们没有权利这么威逼她,要她听从你们的意思。一连好几天我都忍耐着没有讲什么,现在可真叫我实在不能再忍耐了,汉娜,亲爱的,以后我们两人就在楼上吃茶。”
  他意思要把汉娜拉出去,但她却打断他的话安详地说,“先别忙,爹。你还没有喝完茶哩。阿克谢先生,我可以问问你那个神秘的小包里面包的是什么东西吗?”
  “你不仅可以问,而且可以自己去揭露这个秘密。”阿克谢递给她那个纸包。
  汉娜拆开封皮,看到里面包的是一本羊皮封面的田尼生诗集。她好像忽然一惊似地望着它,脸色立刻变白了。不久以前,她曾经收到过和这完全相同的一份礼物。现在在楼上一个屉子里她还珍藏着一本连装订都和这完全一样的田尼生诗集,这事是谁都不知道的。
  卓健德拉微微笑了一笑。“秘密还没有完全揭露出来哩,”他打开那本书,让他妹妹看到前面的内封页;那里写着:“赠给斯瑞玛蒂·汉娜丽妮,以略表阿克谢的一点敬意”几个字。汉娜丽妮把脸一沉立刻丢下书转过身去。“走吧,爹,”她说,父亲和女儿立刻就走出了那个房间。
  卓健德拉气得两眼里火星直冒。“在这屋子里我是一分钟也不能再呆下去了!”他大嚷大叫地说。“我马上离开这里,不论到什么地方找一个小学教员的位置去混我自己的生活!”
  “你用不着为这事这么生气,伙计,”阿克谢说。“我早跟你说过,我认为你一定弄错了。你一再坚持,我也只得顺从了你的意思,但现在我已完全相信汉娜丽妮是永远也不会对我有好感的。你最好从此断掉这个念头吧。如果我们想把这件事情办好,首先我们必须使她能够完全忘掉哈梅西。”
  “这话当然很对,但我们应该怎么进行呢?”
  “呐,我们不必假定世界上只有我这么一个年轻的男人可以和她结婚。当然如果你是你的妹妹,那事情也就很好办,我的祖先们也就不必日夜忧心地计算着,看我到底什么时候才能找到一个老婆了。在目前,情况既然是这样,我们真正需要的是一个能够适合她的胃口的求婚的人——一个决不能叫她一看到就要跑开去晾衣服的人!”

  卓健德拉:“我们不能跑到店铺里去定购一个新郎啊。”
  阿克谢:“你真是太容易泄气了。虽然我们主要的目的不过是为给汉娜丽妮找一个丈夫,如果你过于急躁,事情就决不会有好结果。在时机还没有成熟以前,你决不能提出婚姻问题,要不然,两方面都会被吓跑了。你必须让他们的友情慢慢成熟,然后等有适当的机会再提出结婚的事。”
  卓健德拉:“我承认你的主意很对,但你告诉我他的名字叫什么。”
  阿克谢:“你跟他很不熟,但你曾见到过他——纳里纳克夏大夫。”
  卓健德拉:“纳里纳克夏!”
  阿克谢:“你好像很吃惊似的!是的,梵社里有些人对他的闲话很多,但你用不着管那个。我相信,你也决不会因为那个缘故,就让这么合适的一个可以抓到手的人从你手里滑出去。”
  卓健德拉:“我只要能把一个合适的人抓到手,其他的事我就全不愁了!但你认为纳里纳克夏一定会同意吗?”
  阿克谢:“我没有说如果你今天忽然跑去向他提亲,他就会同意;但时间自然会创造奇迹!你完全听我的吧,卓健。纳里纳克夏明天要作一次演讲。你带汉娜丽妮去听。那家伙可真是一个了不得的演说家。没有什么比辩才更能引起女人的兴趣了。可怜的女人,她们完全不明白一个能听话的丈夫,比一个能说话的丈夫,不知要强多少倍!”
  卓健德拉:“可你听我说,你必须把纳里纳克夏的历史先给我讲一讲;我得把他的情况弄得更清楚一些。”
  阿克谢:“好吧,卓健,我可以把他的历史告诉你,但如果你听到他有什么缺点,千万别过分在意。在我看来,有一点小缺点倒并不是什么坏事;一件没有缺点的货物价钱可能很贵,但有一点缺点,我们不要花很多的钱就可以把它买下来了。”
  纳里纳克夏的历史,根据阿克谢所讲的,可以简单地归纳成下面的几段话:
  他父亲拉依巴拉布是法瑞德波的一个小地主。三十岁的时候,拉依巴拉布就参加了梵社。但他的妻子却拒绝接受她丈夫的新的宗教信仰,坚决独自去搞她自己的一套,并随时要维持她自己的宗教信仰方面的纯洁性。拉依巴拉布自然对他太太的这种态度甚有反感。他们的儿子纳里纳克夏,因为具有很高的宗教热忱和出色的辩才,年纪很轻的时候就混进了梵社的圈子。他参加了本省的医疗工作队,经常过着孟加拉省政府职员的那种四处巡行的生活。他每到一个地方总能博得许多人的赞扬,大家都认为他行为正当,工作能力强,宗教热忱也很高。
  但后,却忽然来了个晴天霹雳。拉依巴拉布这时年纪很老了,但他忽然决心要和一个他早就认识的寡妇结婚,别人无论怎么说也不能改变他的主意。有人反对时,他总回答说:“我的这个太太,因为和我宗教信仰不同,根本就不能算我的真正的配偶;现在有一个女人,在素日言行和宗教信仰方面,在思想和情感方面,都和我完全一致,我要是不和她结婚,那根本就是一个错误。”

  不顾许多人联合起来一致反对,拉依巴拉布仍坚决按照印度教的仪式和那个寡妇结了婚。
  纳里纳克夏的母亲于是决定离开她的丈夫,自己搬迁到贝拿勒斯去。那时纳里纳克夏自己虽已在润波耳开业做医生,他立即放下了自己的行业,对他妈妈说,他要陪她一道到那圣城去住。
  “我的孩子,”老太太满眼含着泪说,“我们两人的宗教思想不同。你为什么要去寻找这不必要的苦恼呢?”
  “完全没有什么不同的地方,”纳里纳克夏回答说。父亲的不义在他妈妈心上留下的创痛使他始终感到不安,他决心要竭尽一切努力以求得她的幸福。因此他就随同她一道搬到贝拿勒斯去了。搬来后不久,她曾经问过他是否准备结婚。
  纳里纳克夏当时显出了很为难的样子。“我为什么要结婚呢,妈妈?”他问。“我现在这样就很好。”
  妈妈凭自己的直觉想到了他所以犹豫的原因。抛弃掉他原来所属的那个宗教团体对他已是一个很大的损失了,他现在决不准备更进一步去和一个在梵社圈子以外的女人去结婚。
  唯恐他的婚姻会因为她的缘故受到梗阻,她因此就回答说,“我的亲爱的孩子,你决不能因为我的缘故抱独身主义。
  你愿意和什么人结婚都可以;决不要担心我会反对。”
  纳里纳克夏在对这事想了一两天之后,就明白地表示了他的意见。
  “妈妈,”他说,“我一定要替你找一个能合你心意的儿媳妇,她必须是一个很孝顺的小姑娘,和你相处在一起决不能有什么不和协的地方,她的一切行为、态度也决不能给你招来苦恼”;他于是就跑到孟加拉去寻找机缘。
  至于以后的情形,大家的说法不尽一致。有人说他曾跑到某一处乡村去和一个无父无母的女孩子结过婚,但那女孩子结婚不久就死去了;另外一些人又对这种说法表示怀疑。阿克谢自己则相信他曾经准备结婚,但在事到临头的时候又改变了主意。
  不管情形怎样吧,阿克谢认为他们如果提出这件婚事,纳里纳克夏的母亲一定不会反对,事实上如果他真能和一个他自己感到称心如意的女孩子结婚,她就一定只会感到高兴。像汉娜丽妮这样美丽动人的一个姑娘,自然也不是很容易找到的;另一方面,以汉娜丽妮的温柔的天性,她一定会对她的婆婆怀着适当的尊敬并尽可能避免对她有任何冒犯。只要和汉娜相处短短一个时间,纳里纳克夏就一定会认为她具有他所要求的一切条件。
  因此阿克谢的建议是尽快地让这两个年轻人认识。
或许您还会喜欢:
被偷换的孩子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2
摘要:田龟规则1古义人躺在书房的简易床上,戴着耳机专注地听着录音机。“好了,我该到那边去了。”接着“咚”地响了一声,隔了一会儿,吾良又接着说:“不过我和你之间的通信并不会中断,因为我特意准备了田龟程序。现在你那边的时间已经很晚了,你休息吧。”古义人听不明白吾良什么意思,只感觉一阵撕心裂肺的痛楚。默然良久,他才把田龟放回书架,打算睡觉。 [点击阅读]
迷茫的女郎
作者:佚名
章节:7 人气:2
摘要:1去年春天,三泽顺子刚从东京的一所女子大学毕业,就立刻进了R报社工作了。当时,在入社考试时,有关人员问她希望到哪个部去,她回答说,想到社会部。有关人员看了她的履历表说:“你的英语不错嘛!”是的,三泽顺子毕业的那所女子大学,英语教学是相当有名气的。然而,后来顺子没有能到社会部去,却被分配在R报社的资料调查部。和顺子同时考入报社的女性还有事业部的一个,校阅部的一个。 [点击阅读]
追忆似水年华
作者:佚名
章节:129 人气:2
摘要:《追忆逝水年华》是一部与传统小说不同的长篇小说。全书以叙述者“我”为主体,将其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融合一体,既有对社会生活,人情世态的真实描写,又是一份作者自我追求,自我认识的内心经历的记录。除叙事以外,还包含有大量的感想和议论。整部作品没有中心人物,没有完整的故事,没有波澜起伏,贯穿始终的情节线索。 [点击阅读]
透明的遗书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2
摘要:好像睡着了,尽管只是短暂的时间,感到“咯噔”一下小小的震动,醒了过来,西村裕一条件反射般站了起来,急忙朝车门方向走去。“咯噔”一声响过以后,不到二十秒钟将抵达Y车站。但站起身来,立即发觉窗外的景色与往常不同。只见一片广阔的河滩,电车临近铁桥,从脚下传来“轰隆、轰隆”重重的金属声。西村苦笑了一下,心想习惯这东西实在太可怕了。 [点击阅读]
银河系漫游指南
作者:佚名
章节:37 人气:2
摘要:书评无法抗拒——《波士顿环球报》科幻小说,却又滑稽风趣到极点……古怪、疯狂,彻底跳出此前所有科幻小说的固有套路。——《华盛顿邮报》主角阿瑟·邓特与库尔特·冯尼格笔下的人物颇为神似,全书充满对人类社会现实的嘲讽和批判。——《芝加哥论坛报》一句话,这是有史以来最滑稽、最古怪的科幻小说,封面和封底之间,奇思妙想随处可见。 [点击阅读]
雪国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2
摘要:【一】你好,川端康成自杀的原因是因为:他是个没有牵挂的人了,为了美的事业,他穷尽了一生的心血,直到七十三岁高龄,还每周三次伏案写作。但他身体不好,创作与《雪国》齐名的《古都》后,住进了医院内科,多年持续不断用安眠药,从写作《古都》之前,就到了滥用的地步。 [点击阅读]
饥饿游戏2燃烧的女孩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2
摘要:壶中茶水的热气早已散发到冰冷的空气中,可我双手仍紧紧地握着茶壶。我的肌肉因为冷而绷得紧紧的。此时如果有一群野狗来袭击,我肯定来不及爬到树上,就会遭到野狗的撕咬。我应该站起来,活动一下僵硬的四肢,可我却坐着,像顽石一样一动不动。此时天已经蒙蒙亮了,周围的树丛已隐隐显露出轮廓。我不能和太阳搏斗,只能看着它一点点地把我拖入白昼,而即将到来的这一天是几个月来我一直所惧怕的。 [点击阅读]
麦田里的守望者
作者:佚名
章节:32 人气:2
摘要:《麦田的守望者》简介霍尔顿是出身于富裕中产阶级的十六岁少年,在第四次被开除出学校之后,不敢贸然回家,只身在美国最繁华的纽约城游荡了一天两夜,住小客店,逛夜总会,滥交女友,酗酒……他看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丑恶,接触了各式各样的人物,其中大部分是“假模假式的”伪君子。 [点击阅读]
黄金假面人
作者:佚名
章节:44 人气:2
摘要:人世间,每隔五十年,或者一百年,要发生一次异常怪的事情。这如同天地异变、大规模战争和瘟疫大流行一样,比人们的恶梦和小说家变的凭空臆想要怪诞得多。人间社会不啻不头庞然巨兽,不知什么时候患上莫名其妙的怪病,脾气会因此变得乖戾反常,不可捉摸。因而,世上往往会突如其来地发生一些不可思议的事情。其中,关于“黄金面具”的荒唐无稽的风情,兴许可算作这每五十年或者每一百年发生一次的社会疯狂和变态吧。 [点击阅读]
黑暗的另一半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2
摘要:“砍他,”马辛说,“砍他,我要站在这儿看。我要看血流出来。快点,别让我说第二遍。”——乔治·斯达克:《马辛的方式》人们真正的生活开始于不同的时期,这一点和他们原始的肉体相反。泰德·波蒙特是个小男孩,他出生在新泽西州伯根菲尔德市的里杰威,他真正的生活开始于1960年。那年,有两件事在他身上发生。第一件事决定了他的一生,而第二件事却几乎结束了他的一生。那年,泰德·波蒙特十一岁。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