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查太莱夫人的情人 - 《查太莱夫人的情人》作者·序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因为坊间出现了好几种《查太莱夫人的情人》的偷印版,所以我现在决意在法国印行这种六十法郎的廉价的大众版,我希望这一来定可满足欧洲大陆读者的要求了。但是,偷印家们——至少在美国——是猖厥的。真版的第一版书从佛罗伦斯寄到美国不到一月,在纽约业已有第一版的偷印版出卖了。这种偷印版与原版第一版,拿来卖给不存疑心的读者。价钱普通卖十五块金元,而原版的价钱是十元;买者对于这种欺骗是懵然无知的。
  这种大胆的企图,他人也照样做起来了。有人告诉我,纽约还出有另一种摹本,而我自己也得到一本样子肮脏的书,用的是暗晦的橙色*布面,绿色*的包皮条,是油秽地影印出来的,里面还有偷印家家里的小孩子替我签上的假的签字。这种偷印版,在一九八二年未从纽约出现,后来又传到伦敦,索偷三十先令。于是我决意在佛罗伦斯印行第二版——两百本。价钱是一金镑。我原想再等一年以上再出的,但是我不得不发了出去以反抗那搞肮脏的橙色*盗贼。不过发行的数目太少了,橙色*盗贼还是打不倒。
  以后我又得到了一本色*调凄凉的偷印本,黑的书皮,长方的式样,凄凉得象一本圣经或圣歌。这一次,盗贼不但是质朴的,而后庄严起来了,他的书名页不是一页,而是两页。每都印了一只美国鹰的小插画,头上绕着六颗星,电光在它的爪上飞闪,一个桂冠把整个图事环绕了起来,以庆祝他的最近的文学的劫掠行为。真的,这是一本狰狞的书,它今人想起脸孔涂黑的船长奇德。对那些正要跳海而死的人读着持文。为什么那偷印家要用题头去把书形放长,我不知道。结果是批发这书弄得特别令人泪丧,狰狞地令人生怕。当然,这本书也是影印出来的,可是签字却遗漏了。我听说这愁惨的书要卖十块、二十块、三十块甚至五十块金元,那要看书贾的喜欢和买者的易否受骗。
  这样看来,在美国有三种偷印版是无疑的了。我听说在还有第四种,也是原版的摹本。但是我既然没有见过,我情愿不去相信了。
  此外,还有一种欧洲的偷印版,印了一千五百册,是一个巴黎的书店印出来的,书上注明:“在德国印刷”。是否在德国印刷可以不用管,无疑的那是印刷的,而不是影印的,因为原版上有些错字都给改正了。这是很不错的一本书,虽然没有我签字,却复制得和原本差不多,分别的地方就在它的书脊上的绿色*的黄|色*丝边。这种版本卖给书贾是一百法郎,而卖给读者是三百、四百和五百法郎。据说有些狠无廉耻的书贾,假了我的签字在上面,把这书当作原版出卖。希望这不是真的。但是这一切都显得商业团体太黑暗了。虽然这儿倒有些足资慰藉的事。有一部分书贾,却坚决拒绝出卖偷印版,人情和商业道德不容他干这勾当。有些虽然卖,但是并不怎么热忱,显然他们都是情愿出卖著者许可的版本的。所以这种反对偷印家的纯正的感情是可贵的,即令还不足以将他们的路子打断。
  所有这些偷印版都没有得过我任何形式的许可,我也没有得过他们半个铜于。虽然纽约的一个良心未死的书贾,却也寄给了我了些钱,说那是该书在他店里经售后的十分之一的版税。他的信说:“我知道,这不过是沧海第一滴罢了。”自然,他是说这只是大海里漏出来的一滴罢了。就这么一滴,已经是怪可观的一笔小数目,足见偷印家们的那个大海是鼓钦盛哉了!

  我得到了欧洲偷印家们的一个为时已晚的提议,他们因为觉得书贾们太倔强了,情愿让我抽出卖和未卖的书的版税,只要我肯承认他们的版本。我自己想,好罢,在这种包皮办里,你不利用他们,他们便要利用你的,——为什么不呢?——但是当我到了要实行的时候,我的自尊心却反叛起来了。明白的、负义的犹大 (Judas)总是准备着给你一个亲吻的。但是要我回他一个亲吻,咳!……
  因此我决意出了这种法国版,它是从原版影印的,价钱是六十法郎。英国的发行家们,力劝我出一个删改本,答应我丰富的报酬,或许是一桷——一个孩子在大海边刑事犯罪的小桷!——的黄金吧。而且他们坚决要我告诉读者,那么一来的删改本是一部优美的小说,所有“猥亵”;“婬*秽”都没有了。这样我有点给他们引诱着了,而开始删改。但那是不可能的!那等于用剪刀裁剪我自己的鼻子。书流血了。
  人们要反对只管反对,我却要表白这部小说是一本纯正的、健全的、我们今日历需要的书。有些字眼,起初是令人震惊的,过了一会便毫不可惊了。这是不是因为我们的心地给习惯所腐化了呢?绝不是。那些宇睛不过惊刺我们的睛眼,但从不惊刺我们的心地。没有心地的人只管震惊去吧,他们是不算数的。有心地的人自知他们是不震惊,而且事实上他们从没有震惊过,他们只觉得有一种解脱的感觉。
  重要的地方就在这儿。我们今日的人类,已经进化超于我们的文化所附带的种种野蛮禁忌以外了。这种事实的认识是很重要的。
  在十字军时代的人,大概最简单的宇眼对于他们都有一种姚引的权能,而非我们今日甩能想象的。所谓“猥亵的”字眼的挑引权能,对于中古时代人人愚昧的、混涵的、暴烈的天性*,一定是很危险的,即使对于今日的天性*卑下、迟钝而进化不全的人,也许还是太强的。但是,真正的教化,却使我们对于一个字眼只有内心的、想象的反映,而不是肉体的、暴列的、无理智的反映——那是要破坏社会风化的。从前,人心太愚或太野了,故一意想到他的肉体和肉体的官能的时候,便不免为主宰他的肉体的反应所苦。现在却不然了。教化和文明教我们把字眼与事实,思想与行为或与肉体反应脱离开来。我们现在知道,行为不一定是跟思想定的。事实上,思想和行动,字眼和事实,是意识的两种分离的形式。是我们所过的两种分离的生活。我们确实是需要把这两种东西联合起来。但是,当我们思想的时候,我们便不能行动;当我们行动的时候,我们便不能思想。最大的需要,是我们依照思想嘏行动和依照行动而思想。但是,当我们在思想中的时候,我们便不能真正行动;当我们在行动的时候,我们便不能真正思想,思想与行动这两种情境是互相排挤的。可是这两种情境是得要和谐地相生相承的。

  这本书的真正意义便在这儿。我要世间的男子女于能够充分地、完备地、纯正地、无理地去思想性*的事情。纵令我们不能如心所欲地作性*的行动,但至少让我们有完备无理的性*的思想。所以那些逸话,什么纯洁的少女,洁白得象一张未染墨的白纸,都是纯粹的胡说,一个少女和一个青年男子,是性*的感情的性*的思想的一种苦恼的网,一种沸腾的混乱,只有时间才能清出头绪的。多年的纯正的性*思想,多年的性*的奋斗行为’将使我们终于达到我们所要达到的地方,达到真正的功德圆满的贞洁,达到完备的终点,那时我们的性*行为、性*思想是相谐的,不相左的。
  我毫无意思要所有的女子都去追求她们的守猎人做情人。我毫无意思要她们去追逐任何人。我们今日有许多男人和女人,都觉得过着与性*爱隔绝的纯洁的生活,而同时更充分地去明白和了解性*爱是最幸福的。在我们现在的时代,与其行动,不如了解。我们的过去,行动太多了——尤其是性*爱的行动,厌烦地做来做去都是那一套,没有相当的思想,没有相当的了解。现在、我们所在努力的是性*爱的了解。在今日,性*爱的充分的觉悟的了解,是比行动更重要的。在蒙昧了千百年以后的精神,现在要求认识,充分地认识了。肉体实在是太被人忽视了。
  现在的人在实行性*爱的时候,他们大半的时间只觉得那是照例的行为。他们所以做,是因为他们以为那是他们的任务。而实际上,却只有精神在兴奋,肉体是要等人去挑拔才行的。原来是因为我们的祖先们,一向在实行性*爱的时候就没有过思想和了解,到了现在,这行为便渐渐变为机械的、麻木的、令人泪丧的了,只有一种新鲜的内心的了解,才能使原来的鲜艳恢复。
  在性*爱中,精神是落后的,真实在所有肉体的行为中,精神都是落后的。我们的性*爱思想,葡伏地爬行在一种黑暗中,一种秘密的惊恐中,这惊恐是我们的粗野的、未开化的祖先们所遗传下来的。只有在这一点上,性*爱的肉体的这一点上,我们的精神是没有进化的。我们现在得要迎头赶上去,使肉体的感觉的意识,和这感觉本身和谐起来,使行为意识和行为本身和谐起来。这便要对于性*爱有适当的尊敬,对于肉体的奇异的经验有相当的敬畏;这便要能够自由运用所谓猥亵的字眼,因为这些字眼是精神对于肉体所有意识的自然的一部分。猥亵之所以来,是因为精神蔑视和惧怕肉体,而肉体憎恨和反抗精神。
  派克大佐的事件,便足以使人们醒悟了。派克大佐原是一个假扮男装的女子,这位“大佐”娶了一位女子,和她度了五年“炕责的幸福生活”。可怜的妻室在这五年中,自以为和普通人一样,快乐地嫁了一个真丈夫。等最终发觉的时候,这个可怜的妇人的残酷的惭愧是难于想象的。这种情境是怪异的。可是我们今日却有成千成万的女子,也许受着同样的欺骗而在五里雾中继续生活下去。为什么?因为她们毫无所知,因为她们完全不能有性*爱的思想。在这一点上,她们是傻驱儿。这本书最好是拿给所有十七岁的少女们看看。

  还有一位可敬的校长兼牧师的事件,也是一样可以令人醒悟的。他过了多年的无疆的神圣与道德的生涯后,在六十五岁的时候,缍因为强||奸幼女而现身法庭。这事正发生在内政部长——他自己也上了年纪了——大声疾呼地要求而且勒令对于所有性*爱事件皆应谨守缄默的时候。难道那另一位可敬的年高德盛的先生的经验,毫不使他考虑一下么?
  但是事情就是这样,精神对于肉体和肉体的权能,有一种渊源古远的潜伏着的恐惧。在这一点上,我们得把精神解放出来,开化起来。精神对于肉体的恐怖,使无数的人癫狂。一个伟大如斯威夫特(Swift)的精神之所以昏乱,这种原因至少可以拿来解释一部分。在他写给他的情妇赛利亚,赛利亚,赛利亚拉屎了”,足见精神恐怖的时候,对于一个大智者能有怎样的影响了。大智如斯威夫特,竟不知其自陷于多么可笑的情境。当然,赛利亚是要拉屎的。谁又不呢?如果她不的话,那就糟了。多么荒唐。想想这可怜的赛利亚吧,她的“情人”竟把她的自然官能说得使她感觉屈辱!这是怪异的。这一节都是因为禁用的字眼。和精神对于肉体与性*有这的意识不够启发的缘敬。
  一边,卫道家的“哼!哼!”产生着性*爱的愚人;一边我们却有无因的聪明的摩登青年,“哼!哼!。哼不着他们。“笑骂由之”。一边大有人惧怕着肉体,而否认肉体的存在;一边,进步的青年们却走向另一个极端,把肉体当一种玩具看等待,这玩具虽有点儿讨厌,但是在它没有把你放弃以前,你却可以得到点乐趣。这些青年哪里管什么性*爱不性*爱,他们只当作一种酒喝,而且拿来做嘲笑老年人的话柄。这些青年是进步的,高傲的,一本象《查太莱夫人的情人》的书,他们是满不放在眼里的。他们觉得这书太简单、太平凡了。他们觉得些坏字眼是家常便饭,那种爱情的姿态是老式的。这什么大惊小怪?把爱情当一杯酒喝算了』他们说:“这书只是表示一个十四岁的男孩的心情罢了。”但是,也许一个对性*爱还有点自然的敬畏与适当的惧伯的十四岁的男孩的心情,比之拿爱情当酒喝的青年们的心情还要健全呢‘这些青年,只知目空一切,他们的精神无所事事,只知玩着生活的玩具,尤其是性*爱的玩具,而在这种游戏中,便失掉了他们的精神!
  因此,在这般卫道的老顽固们中间(他们上了年纪后。大概也要犯强||奸罪的),在这般摩登青年中间,他们说:“我们什么都可以干,如果我们能思想某事便可干某事。”所以,在这般心地肮脏,追逐肮脏东西的下流野蛮的人们中间,这本书是没有什么活动余地的,但是我要对所有这般人说:“困守着你们的fu败吧——如果你们喜欢这种fu败;固守着你们的卫道主义的fu败吧,固守你们时髦的放荡曲fu败吧,固守着你们的肮脏心地的fu败吧,至于我,我是忠于我的书和我的态度的:如果精神与肉体不能谐和,如果他们没有自然的平衡和自然的相互的尊敬,生命是难堪的。”
  一九二九年四月,劳伦斯序于巴黎
或许您还会喜欢:
挪威的森林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2
摘要:编者语我们为什么选择村上春树?不是因为他连获日本文艺界的奖项:也不是因为他的作品高居日本畅销书榜首:更不是因为他的作品掀起年轻一代的抢购热潮,突破四百万部的销量!那么,为什么?答案是:他和他的作品带给我们思想的特异空间,而轻描淡写的日常生活片断唤起的生活气氛令我们有所共鸣。更重要的是他以六十年代的背景道出九十年代,甚至世世代代的年轻心声。 [点击阅读]
教父
作者:佚名
章节:45 人气:2
摘要:亚美利哥·勃纳瑟拉在纽约第三刑事法庭坐着等待开庭,等待对曾经严重地伤害了他的女儿并企图侮辱他的女儿的罪犯实行法律制裁。法官面容阴森可怕,卷起黑法衣的袖子,像是要对在法官席前面站着的两个年轻人加以严惩似的。他的表情在威严傲睨中显出了冷酷,但是,在这一切表面现象的下面,亚美利哥·勃纳瑟拉却感觉到法庭是在故弄玄虚,然而他还不理解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你们的行为同那些最堕落腐化的分子相似,”法官厉声地说。 [点击阅读]
无人生还
作者:佚名
章节:71 人气:2
摘要:varcpro_id='u179742';varcpro_id='u179742';沃格雷夫法官先生新近离任退休,现在正在头等车厢的吸烟室里,倚角而坐,一边喷着雪茄烟,一边兴致勃勃地读着《泰晤士报》上的政治新闻。沃格雷夫放下报纸,眺望窗外。列车奔驰在西南沿海的萨默塞特原野上。他看了看表,还有两小时路程。 [点击阅读]
星球大战4:新希望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另外一个星系,另外一个时间。“古老的共和国”是传奇的共和国,它的广袤无垠和悠久永恒远非时间和距离所能衡量。不必追溯它的起源,也不必寻求它的方位……它就是宇宙这一方的独一无二的共和国。在参议院的英明治理和杰迪骑土们的保卫下,共和国一度十分兴旺发达。然而,事物的发展往往就是这样:当财富和权力从受人倾慕而膨胀到令人畏惧时,奸邪之徒就会应运而生。他们贪得无厌,渐荫觊觎之心。 [点击阅读]
暮光之城1:暮色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2
摘要:序幕我从未多想我将如何死去,虽然在过去的几个月我有足够的理由去思考这个问题,但是即使我有想过,也从未想到死亡将如此地降临。我屏息静气地望着房间的另一头,远远地凝视着猎人那深邃的眼眸,而他则以愉快的目光回应我。这无疑是一个不错的死法,死在别人——我钟爱的人的家里。甚至可以说轰轰烈烈。这应该算是死得其所。我知道如果我没有来福克斯的话,此刻也就不必面对死亡。但是,尽管我害怕,也不会后悔当初的决定。 [点击阅读]
暮光之城4:破晓
作者:佚名
章节:41 人气:2
摘要:童年不是从出生到某一个年龄为止;也不是某一个特定的年纪孩子长大了,抛开幼稚童年的国度里,没有人会死去EdnaSt.VincentMillay前言我拥有比一般人多得多的濒临死亡的经历;这并不是一件你真正会习惯的事。这似乎有些奇怪,我又一次不可避免地面对着死亡。好像注定逃不开这一宿命,每一次我都成功逃开了,但是它又一次次地回到我身边。然而,这一次的似乎与众不同。 [点击阅读]
沉船
作者:佚名
章节:62 人气:2
摘要:谁都不怀疑哈梅西是准能够通过法科考试的。执掌各大学的学术女神,一向都不断从她金色的莲座上,对他撒下无数的花瓣,赐给他各种奖章,并使他屡次获得奖学金。大家以为,考试完毕后,哈梅西一定要马上回家了,但他却似乎并不十分急于收拾他的行囊。他父亲曾写信给他,吩咐他立刻回去。他回信说,等到考试的结果一公布,他马上就动身。安那达先生的儿子卓健拉是哈梅西的同学,和他住在紧隔壁。 [点击阅读]
火车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2
摘要:冒着火的车子,用来载生前做过恶事的亡灵前往地狱。电车离开绫濑车站时才开始下的雨,半是冰冻的寒雨。怪不得一早起来左膝盖就疼得难受。本间俊介走到第一节车厢中间,右手抓着扶手,左手撑着收起来的雨伞,站在靠门的位置上。尖锐的伞头抵着地板,权充拐杖。他眺望着车窗外。平常日子的下午三点,常磐线的车厢内很空,若想坐下,空位倒是很多。 [点击阅读]
燕尾蝶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2
摘要:韦迪·卫斯特韦特之墓韦迪·卫斯特韦特是位出生于新泽西州的海军军官。他从越南战场上生还后,深深地为佛教的精神所折服,因此在退役后移居日本。虽然不能舍弃带血的牛排和打猎的爱好,但他尽可能对佛教教义加以部分独特的解释,努力使两者并存。当韦迪正在享受他最喜爱的打猎时,死神来临了。当看到爱犬得林伽已经把受伤的野鸭追得无路可逃时,他扣动扳机准备打死野鸭。 [点击阅读]
爱丽丝漫游奇境记英文版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2
摘要:刘易斯·卡罗尔(LewisCarroll)的真名叫查尔斯·勒特威奇·道奇森(1832~1898),是一位数学家,长期在享有盛名的牛津大学任基督堂学院数学讲师,发表了好几本数学著作。他因有严重的口吃,故而不善与人交往,但他兴趣广泛,对小说、诗歌、逻辑都颇有造诣,还是一个优秀的儿童像摄影师。作品《爱丽丝漫游仙境》是卡罗尔兴之所致,给友人的女儿爱丽丝所讲的故事,写下后加上自己的插图送给了她。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