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朝内81号 - 22、教友你好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老玉米,您说那天咱进的是什么地?后来我返回去又实地看了看,哪有什么超过20多层的高楼啊?打听了好多人也没听谁说团结湖那有什么教会开的医院。”
  “不谈它了,我们最近,也就是这半年吧,什么也不要干!我说句话大家不要觉得我危言耸听:我觉得我们一定是破了什么局,也就是说我们误打误撞的闯进了一个游戏,有人非要带你玩,这个游戏从那晚上我从网上看见朝内81号出事了开始,一切都是安排好的,我们就是那个电脑里用3D技术建模搭起来的小人,关键是,关键是谁他妈的是玩这游戏的人,谁是那个在屏幕前面盯着你看的家伙。”说完老玉米抬头看了看这酒吧的棚顶,一大串啤酒的卡片晃来晃去。
  老玉米的QQ是294459330,他只要开手机就在上面挂着,也就是说,他24小时都在QQ上挂着,这天突然有人加他,老玉米在城市探险的圈里属于骨灰级的人物,好多团体去探险都以能请到老玉米为荣,也踏实,所以他的QQ知道的人比较多,时不时就有人加,老玉米没考虑什么就加了,那个叫透明海崖的主上来的第一句话就把老玉米吓一跳:
  “教友你好!”
  这,这这这不是那天那个人对我们的称呼吗?什么叫阴魂不散!它们怎么知道我的?怎么找到我的?
  “亲爱的教友!找你还是比较方便的,你们这些罪人就存在这尘世中!”

  老玉米从马桶上猛的站起身,它,它他妈的能听见不是能知道我想什么,我一个字也没回啊!
  “是的,这也比较简单,我们的天空是相通的,我们的爱是相同的,没别的意思。”
  “你还是处理完从厕所出来我亲爱的教友,我主要是通知你个事情,比较正式,我不希望你那有罪的灵魂失去这次绝好的机会。”
  老玉米双腿发麻的从厕所出来,茫然的好像木偶一样坐在沙发上。
  “这个月最后一个周末的礼拜日,邀请你参加新洗礼的弥撒,要求正装,不要戴眼镜,愿神与你一道!好了,你叫的快递到楼下了,88!”
  “是你这叫的快递吧,在这签个字!”
  老玉米木然的付钱,关门,绝望,有一种从心底往外的绝望,老玉米第一个想到的词是待宰的羔羊,电话哗哗的响:
  “老玉米你相信吗?那个教会竟然给我家打电话通知我去参加什么弥撒,让我给骂了!”
  “老玉米,我接到一大串短信,什么教会让我去参加弥撒,你说我去不去啊?”
  “哎哥们!你在听吗?刚我在停车场交停车费的时候接到一个单页,是什么教会的通知,喂?你丫~~~~~~~~~~~”
  老玉米看了看墙上的日历,距离那次的弥撒还有,还有18天,18天,18天以后会怎么样?我只剩18天了吗?

  “兄弟!哥哥求你个事。”
  “您说,借钱都行,让人公安堵酒店了吧,没问题,哪个区的,你再挺会我马上办了,让那女的什么都别说啊!。”
  “别贫了我就是让你帮把大伙都召集在一起,越全越好,将就大家的时间,我什么时候都行。”
  “你不说咱忍忍吗?怎么忍无可忍不能再忍了是吗?”
  “基本上吧,事关重大,见面再说!”
  老玉米
  吴宝
  鸡觅食
  鸡觅食的前妻
  天客来
  风雪月
  桑一
  谋杀糖小熙
  握雨心/mg
  斜阳岁月
  鸡觅食的老婆准备了10个青花瓷的大海碗,在桌子上摆的满满的,每一碗里倒半下牛栏山二锅头,又准备了一把瑞士军刀。
  老玉米问,干嘛?
  “不是要义结金兰歃血为盟吗?咱高级点,全歃这酒里!”
  “谁说咱今天要结拜来着,我就是剖腹也不跟你金兰啊。”
  “我老公说的,你丫怎么还变卦了,那今天干什么?嗑瓜子比赛啊?”
  “我!”老玉米难有的说话有点结巴。
  “我求大家一个事,自愿啊!自愿!我先说说我那天用手机上QQ的事,那天~~~~~~~”
  “那天你被人偷窥了是吗?”
  “不是!”老玉米活了这么大,头一次说一件事物这么腼腆:

  “我觉得我的头上有一把剑,达摩斯魔什么剑,不对,确切的说是有一个眼睛,它知道我的一切,我拉屎它都能看见。”
  “有人在你家按摄像头了吗?谁口味这么重啊!你一个傻老爷们谁稀得看啊!”
  “大家是不是都接到邀请了?”
  “嗯!”
  “只是方法不同,但都通知我们了!”
  “对!管我们叫教友!谁入丫教了!洗礼?要是洗脚我都考虑考虑下!”
  “甭理丫挺的!就他妈不去你丫有能耐放马归来,这可是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丫再骚扰我就给丫报警。”
  “你有没有文化,宗教自由知道吗?受保护的!人没说别的吧!你不信!不入教!你就等着下地狱呗!”
  “我四舅妈就信,见天的去,通县好像有个什么教堂,人多了去了!”
  “我老婆的妈就是我老丈母娘,那也是,见到我啊!那个说起来没完,好像我怎么罪大恶极了似的,我最大的罪就是娶她姑娘了!”
  老玉米一句话没说,等大家都不说了很纠结的问:
  “这我都懂,关键不是这个,关键是,关键是这到底是天主教还是基督教啊?”
  “这你还用问,当然是天主~~~~~~~~~~~”
  “再说!!!!!!!!!!!!!再说!”
或许您还会喜欢:
生死晶黄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0
摘要:我应该讲一个故事了。我很早就想讲这个故事了。故事原本细小,如一个微长的果核,在我内心的一个角落,置放在最偏僻的荒野,被冷落得月深年久,就要枯腐的时候,毛茸茸的霉白冷不凡泛起绿来,它的季风日渐转暖起来,风中冬眠的树木像伸过懒腰的孩子,挺拔起来,鼓胀起来。一切都像一条干涸的河流,忽然又有了涓涓细水。这一枚几近枯腐的核儿,在风中、水中及时地胀裂开来了。 [点击阅读]
白客
作者:佚名
章节:33 人气:0
摘要:不管是一摸二摸还是三摸,孔若君都出类拔萃名列前茅。但愿不要有人一看到“摸”字就发生龌龊的联想,特别是“摸”和数字连在一起更容易引起伪道学家的佯愤。如今上过学的人都知道一摸二摸三摸是重大考试前校方对学生应试水平进行摸底的简称,全称应为第一次摸底第二次摸底第三次摸底,简称一摸二摸三摸。 [点击阅读]
皮皮鲁传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终于有一天,在一座图书馆里,男孩子和女孩子都不满意啦!他们想,男孩子和女孩子的头发不一样,穿的衣服不一样,说话的声音也不一样,可为什么看的书一样呢?他们一不满意,可不得了啦!一个个嘴噘得老高,脸涨得通红,把半边天都烧鼹了。消防队发现北边的天烧红了,开着救火车赶来,可是到了现场一看,哪有什么火,原来是孩子们生气呢。后来,图书馆的阿姨把我叫去。 [点击阅读]
等一个人咖啡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0
摘要:现在的我,手里的汤匙正胡乱搅拌着浮在咖啡上的奶晕。金属与马克杯的瓷缘合奏出没有章法的敲击声。叮叮叮当,当叮当叮。就好像我现在的心情,没有节奏,却很想表达些什么。明明就像经年累月的拼图游戏,不管散落在地上的碎片有多少,持之以恒,总是能逐一捡拾回来,砌成原来完整的样貌。总会到那一刻的。然而我还是很激动。因为我发现,记忆的拼图不是死的。记忆是逐渐累加,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于是碎片一直拼凑不完。 [点击阅读]
筑草为城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0
摘要:《筑草为城》是一部学者化的艺术长卷,一部茶叶世家的兴衰史。王旭烽是十年心血一杯茶,果然是杯龙井极品。《筑草为城》为《茶之三部曲》第三部。故事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写至世纪末,描述杭家人在经历了抗日战争的血雨腥风之后又迎来了文化大革命这一动荡的历史时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杭家人经历各种考验,体现出前所未有的顽强生命力和追求自由的独立人格精神。小说飘散出浓郁的茶文化浸润的气息。 [点击阅读]
美的历程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0
摘要:中国还很少专门的艺术博物馆。你去过天安门前的中国历史博物馆吗?如果你对那些史实并不十分熟悉,那么,作一次美的巡礼又如何呢?那人面含鱼的彩陶盆,那古色斑斓的青铜器,那琳琅满目的汉代工艺品,那秀骨清像的北朝雕塑,那笔走龙蛇的晋唐书法,那道不尽说不完的宋元山水画,还有那些著名的诗人作家们屈原、陶潜、李白、杜甫、曹雪芹...... [点击阅读]
莫言《会唱歌的墙》
作者:莫言
章节:31 人气:0
摘要:第一次去青岛之前,实际上我已经对青岛很熟悉。距今三十年前,正是人民公社的鼎盛时期。全村人分成了几个小队,集中在一起劳动,虽然穷,但的确很欢乐。其中一个女的,名字叫做方兰花的,其夫在青岛当兵,开小吉普的,据说是海军的陆战队,穿灰色的军装,很是神气。青岛离我们家不远,这个当兵的经常开着小吉普回来,把方兰花拉去住。方兰花回来,与我们一起干活时,就把她在青岛见到的好光景、吃到的好东西说给我们听。 [点击阅读]
莫言《天堂蒜薹之歌》
作者:莫言
章节:24 人气:0
摘要:莫言十九年前,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一件极具爆炸性的事件——数千农民因为切身利益受到了严重的侵害,自发地聚集起来,包皮皮围了县政府,砸了办公设备,酿成了震惊全国的蒜薹事件——促使我放下正在创作着的家族小说,用了三十五天的时间,写出了这部义愤填膺的长篇小说。在初版的卷首,我曾经杜撰了一段斯大林语录:小说家总是想远离政治,小说却自己逼十近了政治。 [点击阅读]
莫言《红蝗》
作者:莫言
章节:10 人气:0
摘要:第二天凌晨太阳出土前约有十至十五分钟光景,我行走在一片尚未开垦的荒地上。初夏老春,残冬和初春的记忆淡漠。荒地上杂草丛生,草黑绿、结实、枯瘦。轻盈的薄雾迅速消逝着。尽管有雾,但空气还是异常干燥。当一只穿着牛皮凉鞋和另一只穿着羊皮凉鞋的脚无情地践踏着生命力极端顽强的野草时,我在心里思念着一个刚刚打过我两个耳光的女人。 [点击阅读]
莫言《红高粱家族》
作者:莫言
章节:60 人气:0
摘要:一九三九年古历八月初九,我父亲这个土匪种十四岁多一点。他跟着后来名满天下的传奇英雄余占鳌司令的队伍去胶平公路伏击日本人的汽车队。奶奶披着夹袄,送他们到村头。余司令说:“立住吧。”奶奶就立住了。奶奶对我父亲说:“豆官,听你干爹的话。”父亲没吱声,他看着奶奶高大的身躯,嗅着奶奶的夹袄里散出的热烘烘的香味,突然感到凉气逼十人,他打了一个战,肚子咕噜噜响一阵。余司令拍了一下父亲的头,说:“走,干儿。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