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长相思3思无涯 - 第八章 多情却似总无情(3)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颛顼在心里说:姑姑,现在我是不是既有能力保护自己,又有能力保护小夭了?
  季秋之月,望日,轩辕黑帝颛顼迎娶高辛王姬高辛忆为王后。
  婚礼第二日,俊帝召集群臣,宣布了他决定:因为他的身体实在难以再负荷繁重的朝事,为了不愧对列祖列宗,不辜负黎民百姓,他决定定禅位给颛顼。
  满朝然然,可是常曦、白虎两部已经归顺颛顼,青龙、羲和两部坚定地支持俊帝的决定,俊帝的五神军自然也支持颛顼,等于高辛所有的军队都支持颛顼为帝,而赤水丰隆率领的三十万大军在高辛西北,离怨率领的三十万大军压逼到高辛东北,轩辕国内还有大军随时待发,反对的声音再激烈也没有用。
  在上百万铁骑的拥护下,颛顼以强硬的姿态,成为了高辛的帝王。
  轩辕和高辛的战争彻底结束,两国合并,共尊黑帝为君,
  自此,整个大荒几乎都在黑帝的统治下。
  但,成为高辛的帝王并不是一个胜利的结束,而只是一个艰难的开始。以前只中原氏族和轩辕老氏族就矛盾不断,如今再加上高辛氏族,三方势力相争,更是大小冲突频起;大臣不仅彼此针锋相对,还会颛顼针锋相对,政令的实施遭遇困难。
  不过,颛顼的帝王路一直都风雨不断,从小到大,所有的磨难锤炼出了他今日的性格——平和宽容、坚忍智慧。他以博大的胸襟去容纳所有的反对质疑,以坚忍智慧去化解一个又一个危机。对于打败过轩辕大军的蓐收,颛顼不但没有丝毫刁难,反而厚待尊重,私底下两人过从甚密;对于曾经反对他继位的臣子,颛顼也没有打压迫害,在处理政事时,颛顼依旧会聆听和采纳他们的建议;对于少数心怀恶意,四处煽风点火,企图以乱谋利的臣子,颛顼则是毫不留情地镇压

  在俊帝和黄帝的帮助下,颛顼扛过了继位后最艰难的日子,让臣子和百姓都意识到,他们的帝王真的是黑帝了。
  颛顼的婚礼后,小夭在五神山又住了一段日子,主要是确定俊帝的身体无碍。
  也许因为这一年来的忙碌让父王无暇去傲噩梦,俊帝的身体有所好转,但要想全好,则必须精心休养。眼前显然不可能,只能等颛顼的帝位稳固,俊帝将一切事都真正放下,迁到轩辕山后,才有可能疗伤。
  看俊帝身体已无大碍,小夭没有等颛顼,决定随璟先回中原。
  回到神农山,神农山依旧是老样子'五神山的欢喜并没有传到这里
  小夭悄悄问黄帝:“馨悦没有反对吗?”
  黄帝漫不经心地说:“肯定很不高兴,但她是个聪明人,知道无力阻止,也知道这事于她并无影响,总比颛顼把阿念娶回神农山好。”
  小夭想想也是,阿念居于遥远的五神山,也就这几年颛顼要多花时间在高辛,待一切稳定,绝大部分时间颛顼都在神农山,可以说阿念只拥有五神山和王后的名分,不行使任何王后的权力,不会抢走馨悦已经拥有的一切。
  小夭道:“父王真的很睿智,他知道放弃才能让阿念真正安稳—生”
  黄帝面容一肃:“能看清天下大势的人不多,看清了又能甘心舍弃,顺应的人寥寥无几,我以前小瞧了他的胸襟和气魄,可惜你娘先遇见了……”黄帝悠悠一叹,来再多言。

  小夭拿出一个玉蚕丝袋,递给黄帝:“这是颛顼让我带给你的。他说他没时间琢磨这东西,让爷爷看着办。”
  黄帝打开袋子,里面是半枚像鸭蛋的玉卵,黄帝拿出自己的半枚,合在一起,变成了一枚完整的玉卵。
  黄帝悠悠一叹,几百年后,河图洛书终于完整。传闻说得到它就能得到天下,可其实是得到了天下,才能得到它。难怪蚩尤、颛顼都不稀罕!
  小夭好奇地问:“这里面究竟藏着什么秘密?”
  黄帝说:“我研究了几百年,已经有些头绪,很快就能知道。”
  黄帝闭起双目,将灵力探入玉卵,半响后,他睁开了眼睛,笑着叹了口气。
  小夭问:“外爷,看到了吗?”
  黄帝说:“里面有大荒的地图,记载了很多阵法,可以变换出各种气候地势。还有一段盘古大帝的笔记。”
  “看来这东西真的是盘古大帝的遗物,他说什么?”
  “只是一些稼穑笔记,记录着什么气候适宜种植什么,有点像炎帝留下的医术笔记,是盘古大帝还未完成的东西。那些阵法,并不是用来行兵打仗,而是用来模拟各地气候,研究如何种植作物。”
  小夭想了想,明白了:“炎帝想去除天下万民的病痛,盘古大帝想让天下万民再无饥饿。”
  黄帝点了点头,叹道:“如何得到天下从来不是秘密,让天下方民免于饥饿,免于痛苦,自然就能得到天下!”
  黄帝看向窗外山坡上的一块块田地,若有所思。
  小夭偷笑,外爷又有事要忙了。外爷不但想完成炎帝的遗愿,还想完成盘古的遗愿,授民稼穑,丰衣足食。

  黄帝回过神来,收起了玉卵:“你笑什么?”
  小夭弯下身子行了一礼,说到:“黄帝陛下,您把天下人的疾苦都装在了心上,天下人也会把您真正放进心里。千秋万代后,您会像炎帝一样,被万民祭祀敬仰。”
  黄帝笑摇摇头:“我现在倒不在乎这些,只想尽力做些惠及黎明百姓的事。”
  一年多后,俊帝移居轩辕山,入住朝云峰的朝云殿,废俊帝之称,改称白帝。白帝这么做的原因连颛顼也猜不透,也许只是因为他想彻底摆脱过去的噩梦,也许是因为他想告诉天下从此再无高辛国君。
  青龙、羲和两部随白帝迁往轩辕山。颛顼将轩辕山附近原本属于轩辕王族的肥沃土地封赐给了青龙、羲和两部,除了土地,还有无数其他赏赐,十分丰厚,让原本因为背井离乡而心情低落的两部看到赏赐,都目瞪口呆,忘记了低落。
  全部落迁居新地,必须要有大的祭祀活动。在用伏羲龟甲卜算是,青龙部的祭司卜出不吉,青龙部得白帝准许后,请黑帝为他们改名,颛顼赐名青阳部。
  本来,众人也没多想,后来才得知这是黑帝大伯的名字,青阳曾是轩辕黄帝最钟爱的儿子,也是轩辕王族都敬爱的一位大英雄。听闻镇守轩辕城的大将军应龙就十分尊崇青阳,黑帝在赐名前不仅询问了白帝和黄帝的意思,还问过应龙,两部都明白,“青阳”这个部落名代表了轩辕王族对他们的尊重,也代表了大将军应龙的认可。有了应龙的照应,不管在这片陌生的土地上碰到什么麻烦,想来都不会成为真正的麻烦。
或许您还会喜欢:
格林童话
作者:佚名
章节:209 人气:2
摘要:雅科布·格林国籍:德国生平:雅科布·格林(1785年1月4日-1863年9月20日),德国著名语言学家,和弟弟威廉·格林(1786年2月24日-1859年12月16日)曾同浪漫主义者交往,思想却倾向于资产阶级自由派。他们注意民间文学,搜集民间童话,亲自记录,加以整理。 [点击阅读]
塔木德智慧全书
作者:佚名
章节:451 人气:2
摘要:钱没有高低贵贱之分(1)钱是货币,是一个人拥有物质财富多少的标志,就其自身而言,是不分贵贱的。在犹太人的赚钱观念中,他们从来就不把蹬三轮、扛麻袋看成是低贱的事,也不认为做老板、经理就高人一等,钱不管在谁身上都一样是钱,它们不会到了另一个人的口袋中就不是钱了。 [点击阅读]
全中国最穷的小伙子发财日记
作者:佚名
章节:52 人气:2
摘要:第1章我是全中国最穷的穷光蛋第1章我是全中国最穷的穷光蛋2005年7月30日星期六阴我30岁。我没房子,住在岳父母家。每天,我睡到上午十点钟起床,煮一大碗面条,狠狠地填饱肚子,然后出门“上班”。白天就不再吃东西了,到了晚上七点,我“下班”回家吃晚饭。一天吃两顿,从不例外。我“上班”就是找一个网吧上网。 [点击阅读]
富爸爸财务自由之路
作者:佚名
章节:34 人气:2
摘要:非常感谢你们的帮助和支持,使“富爸爸”系列丛书在中国获得如此成功。我们美国富爸爸公司为能与伟大的中国人民合作而感到骄傲。我们从未想到,这些最初仅仅为《现金流》游戏而撰写的小册子会使我们在世界各地取得如此惊人的成功。“富爸爸”系列丛书被译成35种语言,在67个国家发行了1300万册。中国是我们最成功的市场之一。同时,还要感谢你们在我们访问中国期间对我们的热烈欢迎。希望今后能得到你们更多的支持。 [点击阅读]
伊索寓言
作者:佚名
章节:454 人气:2
摘要:农夫替牛解下犁套,牵着它去喝水。这时,有只穷凶极恶的饿狼正出来觅食,看见那犁,开始仅仅只舔舔那牛的犁套,觉得有牛肉味,便不知不觉地将脖子慢慢地伸了进去,结果再无法拔出来,只好拉着犁在田里耕起田来。那农夫回来后,看见了它,便说:“啊,可恶的东西!但愿你从今弃恶从善,回来种田吧。”这故事是说,尽管有些恶人做了一点善事,但这并非他的本意,而是出于无奈。 [点击阅读]
哈佛家训
作者:佚名
章节:197 人气:2
摘要:《哈佛家训》是我送给儿子和女儿的一份特殊的人生礼物。我深切地感到.父母不仅要用牛奶和面包将子女养大.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我们还要及时用完美的思想熏陶他们的灵魂。子女是父母爱情的结晶。生下他们.并不只是让我们得到做父母的愉悦.更重要的是让我们去教导他们.用正确的人生观念启迪他们.使他们真正成为人类智慧的精英.成为大地上生命的强者。我们要担负起这个责任.应该好好去履行做父母的职责。 [点击阅读]
痴将军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3
摘要:第一章长安城外,炮竹、锣鼓喧闹之声绵延数里,不绝于耳。人人放下手边的工作,扶老携幼,大街上形成长长的人墙,站前方的个个欢欣期待,后方的便伸长了脖子,就怕晚那么一眨眼,就要错过亲眼目睹大英雄伟岸英姿的好时机。“爹爹,恬儿也要看大英雄。”五、六岁的女孩儿拉拉父亲裤管,细声细气地说。“好、好、好。”那当父亲的庄稼汉一把抱高了女儿,放上肩头。 [点击阅读]
步步惊心
作者:佚名
章节:79 人气:2
摘要:2005年,深圳华灯初上的街道,比白天多了几分妩媚温柔,张小文身着浅蓝套装,在昏黄的灯光下显得有些疲惫。刚进楼门却想起浴室的灯泡坏了,忙转身向楼旁的便利店走去。开门,打灯,踢鞋,扔包,一气呵成。张小文从阳台上把沉重的梯子一点点挪到浴室,试了试平衡,小心翼翼上了梯子,突然脚一滑,“啊”的一声惊叫,身子后仰重重摔倒在瓷砖地上,一动不动。清、康熙43年,北京湖边景亭的走道,面对面站着两位十三四岁的姑娘。 [点击阅读]
河自漫漫景自端
作者:佚名
章节:375 人气:2
摘要:第一章鸟与鱼的距离(一)楼下落地钟发出清脆的声音,自端下意识的合上书,数着,钟敲了十二下。她揉了揉额角,从沙发上站起来。原本拥着的靠垫和毛毯拖在地上,她没管。光着一双脚,走到窗边。从窗帘的缝隙中看着静静的庭院,屋前的水杉默默的立着。夜色深沉。静的让人心里有些发慌。不知道站了有多久,听到外面有车子的响动。自端撩开窗帘一角,看到警卫开了大门。车子进门以后便熄了火。车上下来两个人。 [点击阅读]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作者:佚名
章节:50 人气:2
摘要:文/朱旭东认识尹建莉缘于她来北京师范大学攻读教育硕士学位,那时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刚为他们这一批教育硕士确定了导师。她当时很明确地选择了教育作为其研究方向,而我的研究方向之一刚好是教师教育这个领域,这样我们自然就有缘认识了。第一次读到尹建莉的作品是她的诗歌。她初次和我见面时,送了一本自己的诗集给我。她的诗写得很好,我读了后觉得她很细腻,文字功夫很好,但也让我有微微的担心。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