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草叶集 - 从被抑制的疼痛的河流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作者:瓦尔特·惠特曼从那些被抑制的疼痛的河流,从我自身那命脉所系的东西,从那个我即使完全孤立也要使之光大的事物,从找自己的洪亮的声音,那唱着生殖器的,唱着生殖之歌的,唱着超等儿童和其中的超等成人的必要性的,唱着肌肉的冲动和交合的,唱着同床者之歌的,(阿,不可抗拒的渴求!渴望着任何一个和每一个相互吸引的肉体啊!渴望你无论你是谁你那相互交关的肉体,你超过一切地使之喜悦的那个肉体啊!)从那日日夜夜消蚀着我的如饥似渴的折磨,从出生的时刻,从羞涩的痛苦,歌唱着它们,寻觅着我找了多年而没有找到的东西,随意唱着一阵阵激动的灵魂的真实的歌,它与最粗野的大自然一起或者在动物中间新我的诗报道着它和它们以及那些与之同行的东西,苹果和柠檬的香味,禽鸟的配合,树林的湿润,水波的拍打,波涛向陆地疯狂的冲刷,我唱着它们,那轻轻响着的序曲,先行的旋律,受欢迎的亲呢,体型完美的模样。在浴池中游泳或者静静地仰天漂浮的游泳者,那女性的形体在靠近,我陷入沉思,爱的肌肉颤抖着隐隐作痛,为我自己,或者为你或任何人,展开一张神圣的图表,脸部,四肢,从头到脚的各个项目,以及它所唤醒的一切感受,那神秘的昏迷,色情的狂热,彻底的放纵,(请仔细静听我此刻对你说的悄悄话吧。我爱你,啊,你全部占有我!啊!你和我干脆把所有其余的人摆脱,逍遥法外,彻底自由,比两只空中的鹰、两条海里的鱼还更加不受拘束;)猛烈的风暴在我的周身奔突,我激动得颤抖,两人永远一起不分离的盟誓,那个爱我的和被我爱得胜过生命的女人的誓言。(啊,我愿意为你冒一切的牺牲,啊,必要时就让我死掉,啊,你和我!至于别人干什么想什么,与我们何干呢?所有其余的一切与我们何干呢?只要我们彼此欣赏,必要时还互相消耗;)从那位船长,那个我向他交出了船的领港员,那位指挥我和指挥一切并掌握许可权的将军,从那为计划所迫的时间,(确实我已徘徊得太久,)从性,从经线和纬线,从私一处,从经常的独自怨尤,从近处的众多的人和偏偏不在身边的意中人,,从那双把我浑身抚摩的柔软的手和梳弄着我的头发胡子的指头,从那个长久地紧贴在我嘴上和胸上的吻,从那使我或任何男人为之陶醉和销魂的紧紧贴着的挤压,从一个神圣的大夫所懂得的任务,从父性的作业,从狂喜、胜利和解脱,从晚上同床者的拥抱,从眼神、手、臀部和胸脯的诗一般的动作,从颤抖的手臂的缠绕,从弯曲的弧形和紧搂,从并排地躺着将柔软的棉被掀掉,从那个多么不愿意让我离开的人,以及同样不愿意离开的我,(可是,多情的等候者哟!一会儿我就回来,)从星星闪烁和露珠轻洒的时刻,从夜里我迅速地浮现的一瞬间,歌颂你,神妙的行为,你们,已准备好孕育的儿女,还有你们,健壮的生殖器。
或许您还会喜欢:
24个比利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2
摘要:※※※※※序言本书叙述的是一则真实故事──威廉.密里根是美国史上第一位犯下重罪,结果却获判无罪的嫌犯,因为他是一位多重人格分裂者。他不像精神病或一般小说上所记载的其他多重人格病患一样使用杜撰的假名,从被逮捕到被控诉开始,他一直都是争论性的公众人物。他的面孔出现在各报章杂志的头版和封面上,心智检查的结果不仅出现在夜间电视新闻节目,更成了报纸的头条新闻,迅速传遍全世界。 [点击阅读]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作者:佚名
章节:34 人气:2
摘要: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著名作家、文艺评论家。1881年生于维也纳一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剧照(20张)个富裕的犹太工厂主家庭。青年时代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1904年后任《新自由报》编辑。后去西欧、北非、印度、美洲等地游历。在法国结识维尔哈伦、罗曼·罗兰、罗丹等人,受到他们的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后,发表反战剧本《耶雷米亚》。 [点击阅读]
七钟面之谜
作者:佚名
章节:34 人气:2
摘要:第一章早起那平易近人的年轻人,杰米·狄西加,每次两级阶梯地跑下“烟囱屋”的宽大楼梯,他下楼的速度如此急速,因而撞上了正端着二壶热咖啡穿过大厅的堂堂主仆崔威尔。由于崔威尔的镇定和敏捷,幸而没有造成任何灾难。 [点击阅读]
人间失格
作者:佚名
章节:21 人气:2
摘要:《人间失格》(又名《丧失为人的资格》)日本著名小说家太宰治最具影响力的小说作品,发表于1948年,是一部自传体的小说。纤细的自传体中透露出极致的颓废,毁灭式的绝笔之作。太宰治巧妙地将自己的人生与思想,隐藏于主角叶藏的人生遭遇,藉由叶藏的独白,窥探太宰治的内心世界,一个“充满了可耻的一生”。在发表这部作品的同年,太宰治就自杀身亡。 [点击阅读]
你在天堂里遇见的五个人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2
摘要:结局(1)这个故事讲的是一个名字叫爱迪的人,故事从结尾处爱迪死在阳光下开始。从结尾开始讲一个故事,似乎颇为奇怪。但是,所有的结尾亦是开端。我们只是当时不知道而已。爱迪生命中的最后一个小时,像大部分其它时间一样,是在“红宝石码头”——壮观的灰色大海边上的一个游乐场里度过的。 [点击阅读]
假戏成真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2
摘要:接听电话的是波洛的能干秘书李蒙小姐。她把速记簿摆到一边去,拎起话筒,平淡的说,“屈拉法加8137。”赫邱里-波洛躺回直立的椅背上,闭起双眼。他的手指在桌缘上轻敲着,脑子里继续构思着原先正在口述的信文的优美段落。李蒙小姐手掩话筒,低声问说:“你要不要接听德文郡纳瑟坎伯打来的叫人电话?”波洛皱起眉头。这个地名对他毫无意义。“打电话的人叫什么名字?”他谨慎地问。李蒙小姐对着话筒讲话。 [点击阅读]
冰与火之歌5
作者:佚名
章节:73 人气:2
摘要:人味在夜空中飘荡。狼灵停在一棵树下,嗅了嗅,灰棕色毛皮上洒满了斑驳阴影。松林的风为他送来人味,里面混合着更淡的狐狸、兔子、海豹、鹿,甚至狼的气味。其实这些东西的气味也是人味:旧皮的臭气,死亡和酸败的气息,且被更浓烈的烟、血和腐物的味道所覆盖。只有人类才会剥取其他动物的毛皮毛发,穿戴起来。狼灵不怕人,就和狼一样。他腹中充满饥饿与仇恨,于是他发出一声低吼,呼唤他的独眼兄弟,呼唤他的狡猾小妹。 [点击阅读]
南回归线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2
摘要:《南回归线》作为亨利·米勒自传式罗曼史的重要作品,主要叙述和描写了亨利·米勒早年在纽约的生活经历,以及与此有关的种种感想、联想、遐想和幻想。亨利·米勒在书中描写的一次次性*冲动构成了一部性*狂想曲,而他的性*狂想曲又是他批判西方文化、重建自我的非道德化倾向的一部分。 [点击阅读]
南非洲历险记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2
摘要:南非洲历险记--第一章在奥兰治河边第一章在奥兰治河边1854年2月27日,有两个人躺在奥兰治河边一棵高大的垂柳下,一边闲谈一边全神贯注地观察着河面。这条被荷兰殖民者称作格鲁特河,被土著霍顿督人称作加列普的奥兰治河,可以与非洲大陆的三大动脉:尼罗河、尼日尔河和赞比西河相提并论。像这三大河流一样,它也有自己的高水位、急流和瀑布。 [点击阅读]
印第安酋长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2
摘要:亲爱的读者,你知道,“青角”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吗?无论用在谁身上,这个词都损人、气人到极点,它指的是触角。“青”就是青,“角”就是触角。因此“青角”是个刚到这个国家(指美国),缺乏经验,尚显稚嫩的人,如果他不想惹人嫌,就得小心翼翼地探出他的触角。我当初也是这么一个“青角”。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