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在线阅读【二、灵与肉】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1
  一个作者企图让读者相信他的主人公们都曾经实有其人;是毫无意义的。他们不是
  生于母亲的子宫,而是生于一种基本情境或一两个带激发性*的词语。托马斯就是
  “Einmalistkeinmal”这一说法的产物,特丽莎则产于胃里咕咕的低语声。
  她第一次去托马斯的寓所,体内就开始咕咕咕了。这不奇怪:早饭后她除了开车前
  在站台上啃了一块三明治,至今什么也没吃。她全神贯注于前面的斗胆旅行而忘了吃饭。
  人们忽视自己的身体,是极容易受其报复的。于是她站在托马斯面前时,便惊恐地听到
  自己肚子里的叫声。她几乎要哭了。幸好只有十秒钟,托马斯便一把抱住了她,使她忘
  记了腹部的声音。
  2
  于是,产生特丽莎的情境残酷地揭露出人类的一个基本经验,即心灵与肉体不可调
  和的两重性*。
  很久以前,一个人会惊异地听到自己胸内有节奏跳动,但从不去猜测那是什么。他
  还不能对人这样奇怪、陌生的东西给以辨识确定。那时的人体是一间囚室,囚室里的东
  西能看,能听,能恐惧,能思索,还能惊异。而人体消失之后所留存的东西,便算是灵
  魂。
  当然,今天的人体不再陌生了:我们知道在胸膛里跳动的是心脏;鼻子是伸出体外
  的排气管,为肺输送氧气;脸呢,什么也不是,只是一块标记着所有生理过程的仪表板,
  标记着吃,看,听,呼吸以及思维的情况。
  自从一个人学会了给人体的各个部位命名,人体就好对付多了。他还得知灵魂不过
  是大脑中一种活跃的灰色*物质。灵与肉两重性*的古老命题终于被众多科学术语淹没,我
  们仅仅将其作为一种过时的浅见陋识而加以嘲笑。
  但是,假使他的一位恋人来听他腹内的咕咕隆隆,灵肉一体这个科学时代的诗意错
  觉,便即刻消失。
  3
  特丽莎力图透过自己的身体来认识自己。正因为如此,从孩提时代起,她就常常站
  在镜子前。她害怕母亲发现,每次偷偷照镜子都带有一种秘密犯禁的色*彩。
  不是虚荣心使她走向镜子,而是那种看见了“我”时的惊奇。她以为透过那面部状
  貌看到了自己灵魂的闪光,忘记了自己不过是看见了身体机制的仪表扳。她以为鼻子是
  自己天性*的真实表露,忘记了那玩意儿不过是给肺输送氧气的通气管。
  久久地看着自己发呆,她不时也心烦意乱地看到自己脸上有母亲的影子。她更固执
  地盯着镜子,希望母亲的影子消逝而只留下她自己。每次的成功都令她陶醉:她的灵魂
  浮现于她的身体表面,如那些塞在底舱的水手终于冲了出来,散布在甲板上,向着长天
  挥臂欢呼。
  4
  她象她的母亲,不仅仅是模样象。有时候我有一种感觉,似乎她的整个生命只是她
  母亲的继续,象台球桌上一个球的运动只是球员手臂动作的延续罢了。
  这种延续是从哪儿从什么时候开始而后来变成了特丽莎的生命?
  也许开始于特丽莎的爷爷,开始于那位布拉格生意人逢人便夸她女儿——特丽莎母
  亲的美丽。她母亲才三、四岁,爷爷就告诉她,说她与拉裴尔的圣母像一模一样。四岁
  的她便再也忘不了这句话了。她青春妙龄,坐在学校读书时,总是不听老师的课,想着
  与自己相象的那幅画。
  该结婚的时候了,她有九个求婚者,围着她跪成一圈。她站在中间象个公主,不知
  挑选谁好:第一个最英俊,第二个最聪明,第三个最富裕,第四个最健壮,第五个门第
  显赫,等六个背诗如流,第七个见多识广,第八个工于小提琴,而第九个极富有男子气。
  他们都用同一种姿势跪着,膝盖上的功夫相差无几。
  她最后选中了第九个,倒不是因为他最有男子气,而是与他性*交时尽管她一再叮嘱:
  “小心”、“多多小心啊”,他却故意不小心,使她找不到人打胎而不得不嫁给他。于
  是特丽莎出世了。从全国各地赶来的众多亲戚都围在小童车旁,与孩子逗趣。特丽莎的
  母亲不愿逗趣,甚至根本不说话,只是牵挂着自已另外八个求婚者,看来他们都比第九
  个好。
  象女儿一样,特丽莎的母亲也常常照镜子。一天,她发现眼角边有了皱纹,断定她
  的婚事简直毫无意义。大约也是在此时,她遇到了一个男身女气的人,此人行骗有前科,
  又向她隐瞒了自己的两次离婚。现在,她恨那些膝头带茧的求婚者,也极想换个位置让
  自己下跪,于是便跪倒在她的骗子新朋友面前,抛下丈夫与特丽莎,出走它方。
  那个最有男子气的人变得最没有生气,他如此消沉,以至神经今今的,无事找事。
  心里怎么想,日里就公开说出来。当局的警察被他的胡言乱语吓坏了,把他抓了起来,
  审判后给了他长长的刑期。他们把他的住房封了,把特丽莎送交她母亲。
  那个最无生气的人在铁窗里没呆多久就死了。特丽莎与母亲随母亲的骗子来到靠近
  山区的——个小镇住下来。骗子在一个机关里供职,母亲则在—家商店干活。母亲又生
  了三个孩子,当她重新照镜子时,发现自己又老又丑。
  5
  她意识到自己已失落一切,开始找寻罪恶的原由。人人都会这么做的。她的第一个
  丈夫,有男子气但未被她爱过,未能留意她床上的轻声警告;而她的第二个丈夫,没有
  男子气却被她爱得太多,把她从布拉格拖来这个小镇,却跟一个又一个女人往来,使她
  永远陷入妒嫉。她无力反抗,唯一属于她、又无法避离的人质便是特丽莎,她能以苦行
  赎清这一切罪孽。
  的确,难道她不是决定了母亲命运的最主要的罪源吗?她,不就是那最有男子气的
  男人的精子和那最漂亮的女人的卵子的荒谬结合吗?是的,正是从那个要命的时刻起,
  拙劣的弥补引起了长途赛,开始了她母亲的命运。那个时刻,叫特丽莎。
  特丽莎的母亲无休止地提醒她,母亲就意味着牺牲一切。一个因孩子而失掉一切的
  女人说出这话,自然言出有据颇近真理。特丽莎总是听着,相信当母亲是生活的最高价
  值,而当母亲也是最大的牺牲。
  如果一个母亲是人格化了的牺牲,那一个女儿便是无法赎补改变的罪过。
  6
  当然,特丽莎并不知道那天夜地母亲向父亲耳语“小心”的情景。她的负罪感如同
  原罪一样解释不清。她尽了一切所能来摆脱她。十五岁时,她便被母亲领出了学校,当
  了女招待。她愿做一切事以讨得母亲的欢心,交出全部工资,做家务,照顾弟妹,用整
  个星期天打扫房屋和洗东西。这真可惜,因为她是班上最有前途的学生。她渴望上进,
  只是这个小镇子不能使她满足。于是无论她什么时候洗衣服,盆边总搁着一本书。她去
  翻书页,洗衣水滴在书上。
  家里似乎没有什么羞耻可言。母亲穿着内衣在房子里冲来冲去,有时候-乳-罩都不戴,
  夏天,有些时候则干脆完全光着身子。继父虽然不光着身子行走,可每次特丽莎洗澡,
  他都往浴室里钻。有一次,她把自己锁在浴室里,母亲就大发雷霆:“你以为你是谁?
  他会把你的漂亮吞了吗?”
  (这种对立情绪清楚地表明,她对女儿的怨恨超过了对丈夫的猜忌。女儿的罪孽是
  无穷无尽的,甚至包括了她男人的不忠。特丽莎对解放的渴求和对自己权利的坚持——
  诸如锁上浴室门的权利——对于特丽莎的母亲来说,简直比她丈夫可能调戏特丽莎更令
  人讨厌。)
  冬日的一天,母亲决意在灯下光着身子走走,特丽莎很快跑过去把窗帘拉上,唯恐
  街那边的行人看见她母亲。但她听到母亲在自己身后爆发出大笑。第二天,来了她母亲
  几个朋友:一位邻居,一位同事,一位女教师和其他两三个常来串门的女人。特丽莎与
  随同来的一位十六岁的男孩不约而同地问好,而母亲立即乘大家都在场,告诉她们特丽
  莎如何企图保护母亲贞洁的事。她笑了,所有的女人也都笑了。“特丽莎对人耍撤尿、
  要放屁的想法都不甘心承认呢,”她说。特丽莎脸红了,可她母亲还不罢休,“那有什
  么可怕的呢?”并以一个响屁回答了她自己提出的问题。所有的女人又笑起来。
  7
  特丽莎的母亲响亮地擤鼻子,跟人们公开谈她的性*生活,并且洋洋得意地展示她的
  假牙。她可以技艺纯熟地用舌头把那些假牙顶出来。如果嘴笑得太开,上排牙齿会落在
  下排牙齿上。诸如此类,给她的脸增添了一种凶狠的表情。
  她的行为仅具有唯一的标示:抛弃青春和美丽。在九个求婚者跪在她周围的日子里,
  她聪明地保护着自己的裸身,这样做似乎是想努力表明她的身体在贞操方面的价值。现
  在,她不仅是失去了贞操,而且已经猛烈击碎了它,并张张扬扬地用新的不贞给今昔生
  活划一条界线,宣称青春与美丽被人们过分高估,其实毫无价值。
  依我看来,特丽莎只是她母亲这种标示的继续,她母亲正是这样来抛弃了自己小美
  人的生活,抛在身后远远的。
  (如果说特丽莎有些神经质的动作,姿态缺乏某种自然的优雅,我们是不会惊讶的。
  她母亲傲慢、粗野、自毁自虐的举止给她打下了不可磨灭的烙印。)
  8
  特丽莎的母亲要求公正。她想看见罪行遭到惩处清算。这就是她坚持让女儿伴着她
  留在那无贞洁世界里的原因。在那里,青春与美丽一文不值,世界不过是肉体巨大的集
  中营,人人都差不多,灵魂是看不见的。
  现在我们比较能理解了,为什么特丽莎久久凝视和不时瞥视镜子,并有一种犯禁负
  疚的感觉。她是在与母亲作战,是在期待着找到一个与别人不同的躯体,期待自己脸上
  显示出从最底层释放出来的水手一样的灵魂。这不是件容易的事:她的灵魂——那悲伤、
  怯懦、自我封闭的心灵——隐藏在身体内的底层,羞于显露自己。
  于是,那一天她初识托马斯,在餐馆的醉鬼们当中曲折穿行,她的躯体被盘中的啤
  酒沉沉地垂压,她的灵魂在胃或胰腺的什么位置。后来,托马斯叫她,那声叫唤的意义
  太大了,因为呼唤者既不知道她母亲,也不知道那帮醉鬼,对他们日复一日单调的猥亵
  脏话也一无所知。他的上流身分使他超凡出众。
  另外,还有些事也使他显得与众不同:他的桌子上放着一本打开了的书。这个店子
  从未有人把书打开放在桌上。在特丽莎的眼里,那些书是友谊默契的象征。她也爱读书,
  她只有一件武器来与这个包围着她的恶浊世界相对抗:从市图书馆借来的书,首先又是
  小说。她读了大量小说,从菲尔丁到托马斯.曼。这些书不仅提供了一种能使她摆脱无
  聊生活的虚幻可能性*,作为一种物体,它们还有着另一种意义:她喜欢腋下夹一本书在
  街上走。这与一百年前花花公子们的华美手杖一样有意义,使她与其他人区别开来。
  (把书比作公子们的华美手杖还不很准确。手杖不但使主人区别于其他人,还使它
  的主人新派、时鬃。书使特丽莎与众不同,却是过时的时尚了。当然,她还太年轻,看
  不到她在别人眼里的老时鬃意昧。她居然认为年轻人走路时戴着个收音机耳机实在傻气,
  未曾想到那才是新派。)
  所以,那个唤她的人是陌生者同时又是个与她有友谊默契的人。他唤她的声音是和
  善的,于是,特丽莎感到她的灵魂从血管里和毛孔里冲出体外,向他展示开来。
  9
  托马期从苏黎世回到布拉格后,开始想到他与特丽莎的结识只不过是六个极其偶然
  机遇的结果,总觉得有些不安。
  事实上,难道不是一件必然的偶然所带来的事件,才更见意义重大和值得注意么?
  机遇,只有机遇才给我们启示。那些出自必然的事情,可以预期的事情,日日重复
  的事情,总是无言无语,只有机遇能劝我的说话。我们读出其中含义,就如吉普赛人从
  沉入杯底的吻啡渣里读出幻象。
  托马斯出现在餐馆里的特丽莎面前是绝对偶然的。他坐在那儿,展卷读书,突然接
  头看见了她,微笑着说:“请来一杯白兰地。”
  那一刻,收音机碰巧在放音乐。她去柜台后面倒白兰地,顺手将音量调大了一些。
  她听出是贝多芬。自从布拉格的某一个弦乐四重奏演出队到他的镇上演出以来,她便知
  道了贝多芬的音乐。特丽莎(如我们所知,她总是渴望“上进”)去明了音乐会。大厅

  里几乎是空的,除她以外,听众只有当地药技师和他老婆。但四重奏的演奏家们面对着
  台下一支“三重奏”的观众团,还是好心地没有取消演出。他们演奏了只多芬的最后三
  部四重奏乐曲。
  后来,药剂师邀请乐手们吃饭,也叫了观众席中这位女孩子同往。从那的起,贝多
  芬便成了她对世界另一个面的想象,这是她所渴望的世界。当她端着白兰地绕出柜台时,
  她努力想弄懂这个机遇的启示:她应召给一位吸引着她的陌生男人送白兰地的时刻,偏
  偏就是她听到贝多芬之瞬间,这是多么巧!
  必然性*不是神奇的公式——它们都寓含在机遇之中。如果爱情是不能忘怀的,机缘
  一定会立即展翅向它飞落,象鸟儿飞向方济各翅膀。
  10
  他把她唤转来付酒钱,合上书(友谊默契的象征)。她想问问他读的什么书。、
  “你能把酒钱记在我帐上吗?”他问。
  “可以的。”她问,“你住几号房间?”
  他把钥匙给她看,钥匙系在一个木牌子上,上面画了个红色*的六宇。“怪了,”她
  说,“六。”
  “有什么奇怪的?”他问。
  她突然记取父母离婚前任在布拉格的房子也是六号,可她回答说:“你住在六号房,
  而我的班六点钟完。”(我们据此可以称赞她的狡黠。)
  “行,我的火车七点开。”陌生人说。
  她不知道怎么回答才好,给了一张账单请他签字,又将其交至服务台。等她干完活,
  陌生人已不在桌旁了。他明白了她小心的暗示么?她兴奋地离开旅馆。
  旅馆对面是一个荒芜的小公园,破败得只能在这肮脏小镇上找到。但对特丽莎来说,
  它一直是一个美丽的小岛:那里有草地,有四棵白杨树,有几条长凳,有一树垂柳,还
  有一点儿叫连翘的灌木丛。
  他坐在一张黄|色*的长凳上,能清楚地看到旅馆大门。天,正是她以前读书时常坐的
  那张凳子!于是她知道(机缘的鸟儿开始在她的肩头闪闪发光),那陌生人便是她的命
  运。他叫住她,邀请她坐在自己身边。(她灵魂的水手们已经冲上她身体的甲板了。)
  然后,她送他走列车站,他把名片给了她以示告别:“如果你偶然有机会来布拉格的
  话……”
  11
  他在最后一刻塞给她的远不止一张名片,而是
  对所有机缘的召唤(那本书,贝多芬,数字六,黄|色*的公园长凳)。这一切给了她
  离开家庭去改变命运的勇气。也许正是这些机缘(相当平常简单,顺便说,
  甚至无多兴味,却是人们在这毫无生气的小镇里所期望的),使她爱情萌动,并给
  了她力量的源泉,使她一生永无怠倦。
  我们日复一日的生活都在与机缘的碰撞中度过。更准确地说,是在与人和事的偶然
  相遇中度过,我们称之为巧合。“巧合”是指两件事出入意料地同时发生了,相遇了:
  托马斯出现在旅馆餐厅的同时,收音机里播放贝多芬。我们甚至没有注意到大量的这样
  的巧合。如果托马斯坐的席位被当地屠夫占了,特丽莎就不会注意到收音机在播放贝多
  芬(尽管贝多芬与屠夫的相遇也是一种有趣的巧合)。但是她初生的爱情加强了她对美
  的敏感,也就忘不了那音乐;无论什么时候听到它,都会被深深打动。那一刻发生在她
  周围的一切皆因为音乐而生辉,而显得美好起来。
  在特丽莎去见托马斯时腋下夹的那本小说中,安娜与沃伦斯基是在一种奇怪的情境
  中相遇的:他们俩在火车站相见,其时有一个人被火车轧死。在这部小说的结尾,安娜
  自己也躺在火车下。这是文章的对应——如音乐中开头与结尾有着同一动机也许显得太
  小说味了一些,我也同意这么说。但是得有个条件,就是别把那些“虚假的”、“杜撰
  的”、“违背生活真实”的概念,也用在“小说味”这个词语上。因为人类的生活确切
  地说,就是用这种方式构成的,
  人的生活就象作曲。各人为美感所导引,把一件件偶发事件(贝多芬的音乐,火车
  下的死亡)转换为音乐动机,然后,这个动机在各人生活的乐曲中取得一个永恒的位置。
  安娜可以选择另一种方式自杀,但死和火车站的动机,与爱的诞生有着不可忘怀的联系,
  并且在她绝望的时刻,以黑色*的美诱惑着她。人们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即使在最痛苦的
  时候,各人总是根据美的法则来编织生活。
  指责小说中用神秘的巧合来迷惑人,是错误的(象安娜与沃伦斯基相遇,火车站,
  死,或者贝多芬,托马斯,特丽莎以及那白兰地)。指责人们对日常生活中的巧合视而
  不见,倒是正确的。他们这样做,把美在生活中应占的地位给剥夺得干干净净。
  12
  机缘之鸟落在肩头,驱使她请了一个星期的假,也没跟母亲说,便登上火车夫布拉
  格。途中,她多次去盥洗间照镜子,乞求自己的灵魂不要离弃她身体的甲板,这是她一
  生中最关键的时刻呀。她仔细瞧着自己,突然惊慌地感到喉头有些痒,在性*命攸关的日
  子里她会碰上什么恶运吗?
  可是没有转回的余地了,于是她从车站向他挂了电话。在他开门的那一瞬间,她的
  肚子却开始可怕地咕咕隆隆起来。她努力克制着,感到自己似乎把母亲藏在胃里带来了,
  是母亲的狂笑企图毁了她与托马斯的相见。
  几秒钟了,她害怕对方会因为自己肚子里粗鲁的声音把她撵出去,可是,他把她揽
  在怀里。她感激对方不计较可恨的咕咕声,泪眼模糊,热烈地吻他。还不到一分钟,他
  们便做起爱来。她在做*爱时发出尖叫,以后就发烧。她被流感击倒,那根往肺里送氧气
  的排气管给堵住了,红了。
  她第二次来布拉格,带上了一口沉重的箱子。所有的东西都放在里面了,她决意不
  再回那个小镇。他邀请她第二天晚上去他家。当夜,她便住进一间便宜的旅店,次日把
  箱子寄存在车站后,腋下夹着那本《安娜.卡列尼娜》,在布拉格的街上游荡了一整天。
  即使在她按门铃以及他打开门之后,她都不愿丢开这本书。这本书就象是进入托马斯世
  界的通行证。她明白,除了这可怜的通行证以外,她一无所有。一想到这儿她就想哭。
  为了不使自己哭出来,她大声
  说了那么多话,还笑了。他立刻又一次拥抱了她,然后做*爱。她象进入一片茫茫云
  雾,除了能听见自己的尖叫声外,什么也看不见。
  13
  这不是叹息,不是呻吟,是一种真正的尖叫。叫得那么厉害,托马斯不得不把头偏
  离她的脸,惟恐声音太近会震破耳膜。这叫声不是一种肉欲的发泄。
  肉欲是各种感觉的总动员:当一个人激动亢奋地观察对象时,会极力捕捉每一种声
  响。而她的尖叫旨在削弱各种感觉,消除听力和视力。事实上,她所叫唤的是她那纯真
  理想主义的爱情,并试图以此来消除一切矛盾,消除灵与肉的双重性*,甚至消灭时间。
  她的眼睛闭上了吗?没有。但它们没有看任何地方,久久停留在房顶的一片空白之
  中。不时疯狂地把自己的头从一边扭到另一边。
  她叫完了,便握着他的手在他身旁睡着了,整夜地握着,
  还在八岁时,她便一只手握着另一只手睡觉,并使自己相信,她握的这只手属于她
  爱的一位男人,她的终身伴侣。所以,我们可以理解了,她梦中如此顽强地握着托马斯
  的手,是因为从孩提时代起就训练出了这一习惯。
  14
  一个被迫终日给人上酒、给弟妹洗衣的少女,不能去追求“上进”——势必积存着
  极大的生命潜在力。这种力是那些一读书就昏昏欲睡的大学生们做梦都想象不到的。特
  丽莎读得比他们多,也从生活中学到了许多,只是自己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大学生与自
  学者的差别与其说在于知识面,还不如说在于他们的生命力以及自信心。特丽莎投入布
  拉格新的生活中,其热情是狂乱而不稳定的。她似乎在等待着某一天,什么人过来说:
  “你在这儿干嘛?回你的老地方去吧!”她对生活的全部渴望都系在一根绳子上:托马
  斯的声音。因为正是这个声音曾经把她那怯懦的灵魂从她体内深处召唤了出来。
  特丽莎在一间暗室里有了一份活,但这不够,她还想拍照,而不光是冲冲洗洗。托
  马斯的朋友萨宾娜借给她三、四本著名摄影家的专著,又邀她去一个咖啡馆,给她解释
  书上的照片,使她对每幅作品都增添了不少兴趣。她静静地凝神倾听,那模样,教授们
  从他们学生的脸上是不常看到的。.
  多亏萨宾娜,她渐渐明白了照片与绘画之间的关系。她还常常让托马斯带她参观布
  拉格举办的每一个展览。不久,她的摄影作品便刊登在她所服务的那份图片周刊上,最
  后,她离开暗室定进了专业摄影师的行列。
  那天晚上,她和托马斯与几个朋友一起去酒吧,庆贺她的升迁。人人都跳了舞,托
  马斯却开始生闷气。回家后经她再三刺激,他才道出是因为看到她与他的同事跳舞而嫉
  妒。
  “你说你真的是嫉妒吗?”她不相信地问了十多次,好象什么人刚听到自己荣获了
  诺贝尔奖的消息。
  然后,她把一只手放在他肩上,一只手搂着他的腰,开始在房子里跳起舞来。她不
  是采用她在酒吧里的那种舞步,更象村民的波尔卡舞或一种瞎闹时的欢蹦乱跳。拖着托
  马斯,腿在空中飞扬,躯身满屋子乱转。
  不幸的是,没过多久,她自己也开始妒嫉起来。而托马斯没有把她的妒嫉看成诺贝
  尔奖,却看成了负担,一个直到他死都压着他的负担。
  15
  她赤身裸体与一大群裸身女人绕着游泳池行定,悬挂在圆形屋顶上篮子里的托马斯,
  冲着她们吼叫,要她们唱歌、下跪。只要一个人跪得不好,他便朝她开枪。
  让我回到这个梦里。梦的恐惧并不是始于托马斯的第一声枪响,而是从一开始就有
  的。与一群女人一起裸身列队行进,这在特丽莎那里是恐怖的典型意象。在家里的时候,
  母亲就不让她锁浴室门,这种规定的意思是说:你的身体与别人的没什么两样,你没有
  权利羞怯,没有理由把那雷同千万人的东西藏起来。在她母亲眼中,所有的躯体并无二
  致,一个双一个地排队行进在这个世界上面已。因此从孩提时代起,特丽莎就把裸身看
  成集中营规范化的象征,耻辱的象征。
  梦的开头还有另一种恐怖:所有的女人都得唱!她们不仅仅身体一致,一致得卑微
  下贱;不仅仅身体象没有灵魂的机械装置,彼此呼应共鸣——而且她们在为此狂欢!这
  是失去灵魂者兴高采烈的大团结。她们欣然于抛弃了灵魂的重压,抛弃了可笑的妄自尊
  大和绝无仅有的幻想——终于变得一个个彼此相似。特丽莎与她们一起唱,但并不高兴,
  她唱着,只是因为害怕,不这样女人们就会杀死她。
  可托马斯把她们一个个射翻在水池中死去,又是什么意思呢?
  那些女人为她们的共同划一而兴高果烈,事实上,她们又在庆贺面临的死亡,行将
  在死亡中实现更、绝对的同一。托马斯的枪杀,只是她们病态操演中的极乐高|潮而己。
  每一声枪晌之后,她们爆发出高兴的狂笑,每一具尸体沉入水中,她们的歌声会更加响
  亮。
  但为什么执行枪杀的是托马斯呢?又为什么托马斯一心要把特丽莎与那些人一起杀
  掉呢?
  因为他是送特丽莎加入她们一伙的人。这就是这个梦所告诉托马斯的,而特丽莎自
  己所不能告诉他的。她来到他这里,是为了逃离母亲的世界,那个所有躯体毫无差别的
  世界。她来到他这里,是为了使自己有一个独一无二的不可取代的躯体。但是,他还是
  把她与其他人等量齐观:吻她们一个样,抚摸她们一个样,对待特丽莎以及她们的身体
  绝对无所区分。他把她又送回到她企图逃离的世界,送回那些女人中间,与她们赤身裸
  体地走在一起。
  16
  她老是梦见三个连续的场景:首先是猫儿的狂暴,预示着她生活中的苦难;接着是
  幻想中多样无穷的死;最后便是她死后的生存,其时,耻辱已变成了一种永恒状态。
  这些梦无法译解,然而给托马斯带来了如此明白无误的谴责,他的反应只能是低着
  头,一言不发地抚摸着她的手。
  梦是意味深长的,同时又是美的。这一点看来被弗洛伊德的释梦理论给漏掉了。梦

  不仅仅是一种交流行为(如果你愿意,也可视之为密码交流);也是一种审美活动,一
  种幻想游戏,一种本身有价值的游演算我们的梦证明,想象——梦见那些不曾发生的事。
  是人类的最深层需要。这里存在着危险。如果这些梦境不美,它们就会很快被忘记。特
  丽莎老是返回她的梦境,脑海里老是旧梦重温,最后把它们变成了铭刻。而托马斯就在
  特丽莎的梦呓下生活,这梦呓是她梦的残忍之美所放射出来的催眠迷咒。
  “亲爱的特丽莎,甜美的特丽莎,我正在失去你吗?”有一次,他们面对面地坐在
  一家酒店里,他说,“每一夜你都梦见死,好象你真的愿意告别这个世界……”
  那是在白天,理智与意志又回来了。一滴红色*的葡萄酒馒慢流入她的杯子:“我毫
  无办法,托马斯,呵,我明白,我知道你爱我,我知道你对我的不忠不是什么大不了的
  事……”
  她望着他,眼里充满了爱,但是她害怕即将到来的黑夜,害怕那些梦。她的生活是
  分裂的,她的白天与黑夜在抗争。
  17
  不论谁,如果目标是“上进”,那么某一天他一定会晕眩。怎么晕法?是害怕掉下
  去吗?当了望台有了防晕的扶栏之后,我们为什么害怕掉下去呢?不,这种晕眩是另一
  种东西,它是来自我们身下空洞世界的声音,引诱着我们,逗弄着我们;它是一种要倒
  下去的欲|望。抗拒这种可怕的欲|望,我们保护着自己,
  那些裸体女人围着游泳池行进,那些棺材里的尸体为她也是死人面欣喜——这就是
  她害怕的“底下世界”。她曾经逃离,但这个世界神秘地召唤她回来。这些就是她的晕
  眩:她听了一种甜美的(几乎是欢快的)呼唤,重新宣读了她的命运和灵魂,听到了没
  有灵魂者的大聚集在召唤她。虚弱的时候,她打算响应这一召唤,回到母亲那里去;打
  算驱散她身体甲板上灵魂的水手们;打算趋就到母亲的朋友们中间去,当有人放响屁时
  跟着笑;还打算和她们一起围着游泳池裸身行走,一起唱歌。
  18
  的确,直到特丽莎离家那天,她一直在反抗母亲。可我们也不要忘记,她同时没有
  一天不是爱她的。只要母亲用一种爱的声音说话,她愿意为母亲做任何事情。她有勇气
  离开母亲的唯一原因就是,她从未听到那种声音。
  特丽莎的母亲意识到自己的专横对女儿不再起作用时,便开始给她写一些发牢骚的
  信,抱怨自己的丈夫、自己的老板、自己的身体以及孩子,并让特丽莎相信她是她一生
  中唯一的亲人。特丽莎想到,二十中后她终于听到了母亲爱她的声音,她想回到母亲身
  边去。所有这一切都是因为她眼下感到如此虚弱,被托马斯的不忠弄得如此衰竭不堪。
  这暴露了她的无能,这种无能总是导向晕眩,导向不可战胜的倒下去的渴望。
  一天,母亲打来电话说她身患癌症,只能活几个月了。消息变成了她对托马斯不忠
  的绝望反叛。她自责地对自己说,她为了一个男人背叛了母亲,可那个男人并不爱她。
  她愿意忘记母亲对她施及的一切磨难。她现在已能设身处地对母亲有所理解;她们置身
  于同样的处境:母亲爱她的继父,正如她爱托马斯,而继父用不忠的行为来折磨母亲,
  正如托马斯用同样的方式来伤害她。造成母亲怨恨的原由也是她受罪的根源。特丽莎告
  诉托马斯她母亲病了,她要花一个星期去看她。她的声音里充满恶意。
  托马斯反对她去,感觉到她回到母亲那儿去的真正动因不过是晕眩。他给那个小镇
  的医院挂了个电话,查找全镇关于癌症的详细记载,不难发现特丽莎的母亲根本没有癌
  症的怀疑,甚至一年多来从未看过病,
  特丽莎顺从托马斯没有去探视母亲。可几个小时之后,她摔倒在大街上,伤了膝盖。
  她走路开始步履不稳了,几乎每天都摔交,或者碰到什么东西,至少也得给什么东西绊
  一下。
  一种无法克制的要倒下去的欲念支配着她。她生活在不断晕眩的状态之中。
  常常摔倒的人总是说:“扶我起来吧。”托马斯不断地耐心把她扶起来,
  19
  “我想与你在我的画室里做*爱。那儿象一个围满了人群的舞台,观众不许靠近我们,
  但他们不得不注视着我们……”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景观对特丽莎来说已失去了初始的残酷,甚至开始使她有些
  兴奋。她与托马斯做*爱,总是小声地向他叨念那些细节。
  随后,她突然想到一个办法,可以使她看到托马斯的不忠而不去责怪:他只须带着
  她,带着她去与情妇幽会!她的身体也许又会成为她们中间最佳的和唯一的。她的身体
  将成为他的影子,他的助手,他的
  另一个自我。“我会为你去给她们脱衣服的,给她们洗澡,然后把她们带给你……”
  他们紧紧楼抱在了起时,她总是如此低语。她期望着他们两人融合成一个两性*人,其他
  女人的身体将成为他们的玩物。
  20
  呵,成为他一夫多妻生活中的另一个自我!托马斯根本不愿理解这一点,特丽莎却
  无法摆脱它。她试图培养自己与萨宾娜的友谊,开始主动为萨宾娜照相什么的。特丽莎
  应邀去萨宾娜的画室,终于看到了这间宽敞的房子和它的中心部分:那又大,又宽,讲
  台一样的床。萨宾娜把斜靠着墙的画展示给她看:“真是太奇怪了,你以前竟没到这里
  来过。”她甚至搬出她在学校时画的一张旧画:正在建设中的炼钢厂。那时是最严格的
  现实主义教育时期(据说非现实主义的艺术是在挖社会主义的墙脚)。以当时争强好胜
  的精神,她努力使自己比教师还“严格”,作画时隐藏了一一切笔触,画得几乎象彩色*
  照片。
  “这张画,我偶然滴了一点红色*颜料在上面。开始我叫苦不迭,后来倒欣赏起它来
  了。它一直流下去,看起来象一道裂缝。它把这个建筑工地变成了一个关合的陈旧景幕,
  景幕上画了些建筑工地而已。我开始来玩味这士道裂缝,把它涂满,老想着在那后面该
  看见什么。这就开始了我第一个时期的画,我称它为‘在景物之后’。当然,我不能把
  这些画给任何人看,我会被美术学院踢出来的。那些画,表面上总是一个无懈可击的现
  实主义世界,可是在下面,在有裂缝的景幕后面,隐藏着不同的东西,神秘而又抽象的
  东西。”
  停了一下,她又说:“表面的东西是明白无误的谎言,下面却是神秘莫测的真理。”
  特丽莎以高度的注意力凝神倾听,那模样,教授们在他们学生的脸上是不常看到的。
  她开始领悟萨宾娜的作品,过去的和现在的,的确在处理着同一观念,融会着两种主题,
  两个世界。它们正如常言所说,都有双重暴光。一张风景画同时又显现出一盏老式台灯
  的灯光。一种由苹果、坚果以及一小梯缀满烛光的圣诞树所组合的田园宁静生活,却透
  现出一只撕破画布的手。
  她突然感到一股对萨宾娜的倾慕之情,因为萨宾娜把她当一个朋友。她的倾慕使畏
  怯和猜疑缓解了,变成了友谊。
  她几乎忘记了自已是来拍照的。萨宾娜不得不
  提醒她。特丽莎终于把视线从那些画上移开,投向那张摆在房子中央的、讲台一样
  的床。
  21
  床的旁边是一张小桌,桌上放着一个人头模型,那种理发师们用来放假发的头型。
  萨宾娜的假发架上没有假发,倒套着一顶圆顶礼帽。“这原是我祖父的。”她笑笑说。
  这是一种黑黑的、硬硬的圆顶礼帽——特丽莎只在电影里见过,就是卓别林戴的那
  种。她也笑笑,把帽子拿起来打量了一阵,说:“愿意让我拍一张你戴着它的照片吗?”
  这个主意让萨宾娜笑了好久。特丽莎把礼帽放下,拿起照相机开始拍。
  约摸拍了一个小时,她突然问:“照点裸体的怎么样?”“裸体照?”萨宾娜笑了。
  “是的,”特丽莎更大胆地重复她的建议,“裸体的。”
  “那得喝酒。”萨宾娜把酒瓶打开了。
  特丽莎感到自己的身体虚弱起来,也突然结结巴巴起来。萨宾娜端着酒走来定去,
  谈起了她爷爷,一个小城市的市长。萨宾娜从未见过他,他所留下的东西就是这顶礼帽
  以及一张与那小城里的显贵们站在高台上的照片。照片已看不清楚,不知他们站在台上
  干什么,也许他们在主持某个仪式,为某个重要人物的纪念碑揭幕,那个人或许也曾戴
  过一顶圆顶扎帽出席过某个公众仪式。
  萨宾娜不断地讲礼帽,讲她爷爷,直到喝完第三杯酒,才说:“我马上就转来。”
  说完闪进了浴室。
  她穿着浴衣走了出来,待特丽莎举起相机选择镜头,她把浴衣打开来。
  22
  这部照相机既是特丽莎观察托马斯的情人的机器眼,又是遮掩自己的面孔的一块面
  纱。
  萨宾娜花了点时间才把自已的浴衣完全脱掉,这时才发现她所她的境地比自己预计
  的要尴尬得多。又花了几分钟摆弄姿态,她向特丽莎走去,说:“现在该我给你拍了。
  脱!”
  萨宾娜多次从托马斯那里听到命令:“脱!”这已深深刻记在她的记忆里。现在,
  托马斯的情人对托乌斯的妻子发出了托马斯的命令,两个女人被这同一个有魔力的宇连
  在一起了。这就是托马斯的方式,不是去抚摸对方,向对方献媚,或是恳求对方,他是
  发出命令,使他与一位女人的纯真谈话突然转向性*爱,突如其来,出入意外,温和而又
  坚定,甚至带有权威的口气。而且他还保持着一定距离:那时候他从不碰一下被他命令
  的女人。他也常常用这种方式对待特丽莎,尽管说得柔和,甚至近乎耳语,可那是命令,
  她从未拒绝服从过。现在听到这个命令,她燃起了更为强烈的服从欲|望。顺从一个陌生
  人的指令而行动,本身就是一种特有的疯野;而从一个来自女人而非男人的这种命令,
  疯野中就包含了更多的狂热。待萨宾娜接过照相机,特丽莎脱了衣服,光着身子站在萨
  宾娜面前,一副缴了械的样子。的确也是缴了械:她用来遮脸和对准萨宾娜的武器是给
  缴了。她完全是在接受托马斯情人的怜悯。这个美丽的征服使她陶醉,她希望自己光着
  身子站在萨宾娜对面的时刻永远不要完结。
  我想,萨宾娜也被这奇特的场景迷住了:她情人的妻子竟奇异地依顺而胆怯,站在
  她面前。不过按了两三次快门以后,她几乎被自已的迷醉吓住,为了驱散它,便高声大
  笑起来。
  特丽莎也笑了,两人穿上衣服。
  23
  以往沙俄帝国的一切罪行都被他们谨慎地掩盖着:一百万立陶宛人的流放,成千上
  万波兰人的被杀害,以及对克里米亚半岛上的鞑靼人的镇压……这些留在我们的记忆之
  中,却没有留下任何照片资料。迟早这一切将被宣布为捏造的事实。可1968年的入侵捷
  克可不一样,全世界的档案库中都留下了关于这一事件的照片和电影片。
  捷克的摄影专家与摄影记者们都真正认识到,只有他们是最好完成这一工作的人了:
  为久远的未来保存暴力的嘴脸。连续几天了,特丽莎在形势有所缓解的大街上转,摄下
  侵略军的士兵和军官。侵略者们不知道怎么办。他们用心地听取过上司的指示,怎么对
  付向他们开火和扔石头的情况,却没有接到过怎样对待这些摄影镜头的命令。
  她拍了一卷又一卷,把大约一半还没冲洗的胶卷送给那些外国新闻记者。她的很多
  照片都登上了西方报纸:坦克;示威的拳头;毁坏的房屋;血染的红白蓝三色*捷克国旗
  高速包围着入侵坦克;少女们穿着短得难以置信的裙子,任意与马路上的行人接吻,来
  挑逗面前那些可怜的性*饥渴的入侵士兵。正如我所说的,入侵并不仅仅是一场悲剧,还
  是一种仇恨的狂欢,充满着奇怪的欢欣痛快。
  24
  她带了五十张自己全力精心处理的照片去了瑞士,送给了一家发行量极大的新闻图
  片杂志。编辑和蔼地接待了她,请她坐,看了看照片又夸奖了一通,然后解释,事件的
  特定时间已经过去了,它们已不可能有发表的机会。
  “可这一切在布拉格并没有过去!”她反驳道,用自己糟糕的德语努力向对方解释,
  就是在此刻,尽管国家被攻占了,一切都在与他们作对,工厂里建立工人委员会,学生

  们罢课走出学校要求俄国撤军,整个国家都在把心里话吼出来。“那是你们不能相信的!
  这儿没有人关心这一切。”
  编辑很乐意一位劲冲冲的妇女走进办公室,打断谈话。那女人递给他一个夹子,说:
  “这是裸体主义者的海滩杰作。”
  编辑相当敏感,怕这些海滩裸体照片会使一个拍摄坦克的捷克人感到无聊。他把夹
  子放到桌子远远的另一头,很快对那女人说:“认识一下你的捷克同事吧,她带来了一
  些精彩的照片。”
  那女人握了握特丽莎的手,拿起她的照片。“也看看我的吧。”她说。
  特丽莎朝那夹子倾过身子,取出了照片。
  编辑差不多在对特丽莎道歉:“当然,这些照片与你的完全不一样。”
  “不,它们都一样。”特丽莎说。
  编辑与那摄影师都不理解她的话,甚至我也很难解释她比较这些裸泳海滩和俄国入
  侵时心里在想些什么。看完照片,她的目光停留于其中一张。上面是一个四口之家,站
  成一圈:一个裸体的母亲靠着她的孩子们,巨大的奶头垂下来象牛,或者羊的奶子。她
  丈夫以同样的姿势依靠在另一边,-阴-茎和-阴-囊看上去也象牛或羊的小-乳-房。
  “你不喜欢它们,是吗?”编辑问。
  “都是些好照片。”
  “她给这样的题材震住了。”那女人说,“我一看你,就敢说你一定没有去过裸泳
  海滩。”
  “没有。”特丽莎说。
  编辑笑道:“你看,多容易猜出你是从哪里来的。共产主义国家都是极端清教徒
  的。”
  “裸体可没有错,”这位女人带着母性*的柔情说。“这是正常的。一切正常的东西
  都是美的。”
  特丽莎的脑子里突然闪现出母亲光着身子在屋里走来走去的情景,还有她自己跑过
  去拉窗帘以免邻居看到她裸身的母亲。她仍然能听到身后的哈哈大笑。
  25
  女摄影师邀特丽莎去杂志社的自助餐厅喝咖啡:“你那些照片,真有趣,我不得不
  注意到你拍女人身体时了不起的感觉,你知道我说的是什么,那些女孩子的挑逗姿态!”
  “在俄国坦克前吻着行人的姑娘?”“是的。你应该是第一流的时髦摄影家,知道吗?
  你最好首先得当当模特儿,象你这样的人就该碰碰运气。接下去,你可以拍一夹子照片,
  给新闻部门看看。当然,要出名还得一段时间。但现在我可以为你做点事:把你推荐给
  花卉栏目的主编,他也许需要一些仙人球、玫瑰什么的照片。”
  “非常谢谢你。”特丽莎真心地说。很明显,坐在对面的女人一片好心。但她随后
  又问自已,为什么要去拍那些那些仙人球?她无意象在布拉格那样来闯遍苏黎世,为职
  业和事业奋斗,为每一幅作品的发表面努力。她也从无出自虚荣的野心。她所希望的一
  切,只是逃离母亲的世界。是的,她看得绝对清楚;无论她是多么热衷于拍照,把这种
  热情转向别的行当也是同样容易的。摄影只是她追求“上进”以及能留在托马斯身边的
  一种手段。
  她说:“我丈夫是位大夫,能够养活我。我并不需要摄影。”
  女摄影师回答:“我看不出你拍下这么美的照片之后,能放弃这个行当。”
  是的,关于入侵的照片又是另一回事了。她不是为托马斯而拍的,而是出于激*情。
  不是对于摄影本身的激*情,而是一种激越的憎恨。时过境迁了,她出于激*情拍下的这些
  照片任何人也不会再要它们了,因为它们不入时。只有仙人球的照片才是永远有吸引力
  的。可仙人球对她来说,不能引起丝毫兴趣。
  她说:“你太好了,真的。可我宁愿呆在家里,我不需要工作。”
  那女人说;“你坐在家里,会感到充实吗?”
  特丽莎说:“比拍仙人球更充实。”那女人说:“即便是拍仙人球,你也支配着你
  自已的生活。如果你只是为了丈夫生活,你就没有你自己的生活。”
  特丽莎突然生气了:“我丈夫是我的生活,仙人球不是。”
  女摄影师好心地说:“你的意思是你觉得自己快
  乐?”特丽莎还在生气,说:“当然,我快乐!”那女人说:“只有一种女人能这
  么说,这种人过于……”她停了停。特丽莎替她说完:“被束缚。这就是你的意思,是
  不是?”那女人一再控制着自己,说:“不是被束缚,是生错了时代。”“你说得对,”
  特丽莎若有所思地说,“我丈夫正是这样说我的。”
  26
  托马斯整天都呆在医院,把她孤单单地留在家里。不过,她至少还有卡列宁,可以
  带着他一起去久久地散步!又回到家里了,她想埋头啃啃德文和法文语法,但她感到沮
  丧,注意力也集中不了,老是回想起杜布切克从莫斯科回来后的广播演说。她完全忘记
  了他的话,却仍然记得他那战战兢兢的声音。她想着那些俄国士兵怎样在他自己的国家
  里逮捕了他,一个独立国家的领袖,把他扣押在乌克兰的山里达四天之久,扬言要处死
  他——正如十年前他们也要处死匈牙利的纳吉——然后把他赶到莫斯科,命令他洗澡,
  修脸,换衬衫戴领带,告诉他作出决定方免一死,训示他再三考虑自己国家首脑的地位,
  逼他坐在勃列日涅夫的桌子对面,难命是从。
  他回来了,带着耻辱,对他羞耻的民族讲话。如此羞辱不堪以至说不出话来。特丽
  莎总是忘不了他讲话中那些可怕的停顿。他是太累了?是病了?是他们麻醉了他?还是
  仅仅没有了信心?如果说杜布切克没有给人们留下什么,至少那些上气不接下气的可怕
  的停顿,那些面对着全国听众的喘息,留在人们心中了。这些停顿记下了降临这个国家
  的全部恐惧。
  入侵后的第七天,她在某报编辑部里听到了逐个讲话。编辑部一夜之间便变成了一
  个抵抗组织。在场的每个人都恨杜布切克,谴责他的妥协,为他的耻辱感到耻辱,被他
  的软弱所激怒。
  但这几天在苏黎世的思索,使特丽莎不再对他反感了,“软弱”这个词听起来也不
  再成其为结论。任何人面对强手都是软弱的,即便象杜布切克那样体魄强壮的人。那种
  看来无法忍受、令人反感的一时极端软弱,那种格特丽莎与托马斯赶到这个国家来的软
  弱,现在突然吸引着她。她知道自己是软弱的,她的营垒是软弱的,她的祖国是软弱的,
  她不得不忠于它们,准确地说就因为它们软弱,软弱得讲话时上气不接下气地呼呼喘息。
  她发现自己象被晕眩征服一样,又被这种软弱征服了。而她被征服是因为感到自己
  软弱。她又开始嫉妒,手又开始颤抖。托马斯注意到了,象往常一样握住她的手,用力
  抚摸着使它们平静。她却把手抽出来。
  “怎么啦?”他问。
  “没什么。”
  “你要我怎么办?”
  “我要你变老一些。老十岁。老二十岁!”
  她的意思是:我希望你变得虚弱一些,与我一样虚弱。
  27
  卡列宁不喜欢变动,对搬往瑞士并不欢天喜地。狗的时间不能标绘成直线,不是连
  续运动依次前推,倒象钟表时针那样绕圆圈推移——它们也都不愿意圈狂地向前跳跃—
  —只是一圈又一圈,一天接一天,依循着同一轨迹运行。在布拉格,托马斯与特丽莎,
  每添置一把新椅子或搬动一下花瓶,卡列宁都显得不高兴,因为这打乱了他的时间感觉,
  正如随意改变钟面刻度来愚弄指针一样。
  不过,他还是在苏黎世的住宅里很快重新建立了他的老秩序和旧程式。如同在布拉
  格;他跳到床上向他们问候早安,上午陪特丽莎逛商店,还要露一手显出它走另外的路
  也同样胜任。
  他是他们生活的计时器。绝望的时候,她总是提醒自己,为了他也必须挺下去。因
  为他比她更软弱,甚至比杜布切克以及他们离弃了的家园更软弱。
  有一天他们散步回家。电话铃响了,她拿起话筒问是谁,
  是一个女人的声音,用德语找托马斯,语气不耐烦,特丽莎感到有一种嘲弄的味道。
  她说托马斯不在家而且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回来,电话那一头的女人笑了,连再见也没说
  就接上了话筒。
  特丽莎知道这说明不了什么。这也许是医院的一个护士,一个病人,一个秘书或别
  的什么人。但她仍然心烦意乱,不能集中精力做任何事情。随后,她明白自己已失去了
  呆在家里的最后一点气力:绝对不能忍受这绝对无所谓的枝节。
  在一个陌生国家里生活就意味着在离地面很高的空中踩钢丝,没有他自己国土之网
  来支撑他:家庭,朋友,同事。还有从小就熟悉的语言可帮助他轻
  易地说他想说的话。在布拉格,只有在某种心灵需
  要时,她才依靠托马斯;可现在事事都得依靠他。如果在这里他抛弃了她,她怎么
  办?她一辈子都要在失去他的恐惧中生活吗?
  她对自己说:他们的结识一开始就是一种错误。腋下的那本《安娜.卡列尼娜》不
  过是一个假证件,它使托马斯想入非非。他们相爱,但他们都使对方的生活如地狱一般。
  相爱的事实,仅仅能证明这不是他们的错,不是他们的行为,以及变化无常的感情的错,
  而是他们不相配:他是强壮的,她是虚弱的。她就象杜布切克说一个句子停三十秒。她
  就象自己的祖国,结结巴巴,气喘吁吁,说不出话。可是,当这位强者都弱得不能伤害
  这位弱者时,弱者也就不得不强起来以离去。她对自己说着这些,把脸贴在卡列宁毛茸
  茸的头上说:“对不起,卡列宁,看来你不得不又要搬家了。”
  28
  她挤进火车厢的一个角落里,把大箱子放在头顶的行李架上,然后坐下来,卡列宁
  就靠着她的腿蹲着。这时,她老想着她和母亲住在一起时,她供职的那个餐厅里的厨师。
  那人总是抓住每一个机会在背后侮辱她,不厌其烦地当着每一个人的面问她打算什么时
  候跟他去睡觉。想起这样一个人真是奇怪。他一直是她最厌恶的典型。可现在,她能想
  象的,就是仰视着他,对他说:“你总是说想和我睡觉,行,我在这里呢。”
  她希望做点什么事以防自己回到托马斯那儿去,希望残酷地毁掉这七年的生活。这
  是晕眩,一种猛烈的、不可抑制的倒下去的欲|望。
  我们也许可以称这种晕眩为一种虚弱的自我迷醉。一个人自觉软弱质,决定宁可屈
  从而不再坚挺,就是被这种软弱醉倒了,甚至会希望变得更加软弱,希望在大庭广众中
  倒下,希望倒下去,再倒下去。
  她试图劝说自己搬出布拉格,放弃摄影师的工作,回到托马斯的声音曾经引诱过她
  的小镇去。
  可一到布拉格,她发现自己不得不花些时间处置各种现实问题,只得推迟离去的日
  子。
  第五天,托马斯突然回来了,卡列宁向他猛扑过去。这一刻,他们还来不及互相作
  出必要的表示。
  他们都感到象站在冰雪覆盖的草原上,冷得直哆嗦。
  然后,他们就象两个从未吻过的恋人那样相互靠近。
  “一切都好吗?”他问。
  “是的。”她回答。
  “你去过杂志社啦?”
  “打了一个电话。”
  “是吗?”
  “没有什么事干,我在等着。”
  “为什么?”
  她没有回答。她不能告诉他,她一直在等着他.
  29
  现在,我们回到了我们已经知道的时刻了。托马斯烦闷得要命而且胃痛得厉害,直
  到深夜都未能入睡。
  特丽莎很快也醒了(俄国飞机在布拉格盘旋,噪音使人无法安眠)。她首先想到他
  是因为她而回来的,因为她,他改变了自己的命运。现在,他再也不要对她负责了,而
  她要对他负责。她感到,她似乎还不能把握更多的力量,来胜任地肩负这种责任。
  但她立即回想起前一天他出现在房门口之前,教堂的钟正敲六点。而他们第一次见
  面那天,她下班也是六点。她看到他坐在前面一条黄|色*的凳子上,也听到钟楼里的钟正
  敲六点。
  不,这不是什么迷信,是一种美感,治疗着她的沉郁,给了她继续生活的新的意志。
  机缘之鸟再一次飞落肩头闪闪发光。她眼含泪花,倾听着身边的呼吸声,感到说不出的
  抉乐。
或许您还会喜欢:
朗热公爵夫人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0
摘要:泰蕾丝修女地中海一岛屿上,有一座西班牙城市。城中有一所“赤脚穿云鞋”的加尔默罗会修道院。泰蕾丝女圣徒,这位名见经传的女子,一手进行了宗教改革,创立了一个新教派。这修道院中一切规章,从宗教改革时期严格保持至今,一成不变。这件事本身可能已使人感到非同寻常,但却是千真万确的。经过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时期的荡涤,伊比里亚半岛和欧洲大陆的修道院几乎全部被毁或遭到激烈冲击。 [点击阅读]
末日逼近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0
摘要:“萨莉!”哼了一声。“醒醒,萨莉!”“别……闹!”她含糊地应道,这次加大了嗓门。他更用力地推。“醒醒,快醒醒!”查理?是查理的声音,是在叫她。有多久了呢?她慢慢清醒过来。第一眼瞥到的是床头柜上的闹钟。两点一刻。这会儿查理不可能在家,他应该在值班的。等看清了他的面孔,萨莉心中生出一种不祥的预感:出事了。丈夫脸色惨白,鼓着眼睛,一手拿着汽车钥匙,一手还在用力地推她,似乎根本没有发现她已经睁开了眼睛。 [点击阅读]
机器岛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0
摘要:如果旅行开始就不顺,恐怕到末了都会磕磕碰碰的了。至少下面的这四位演奏家理直气壮地支持这种说法。现在他们的乐器就横七竖八地躺在地上呢。原来,他们在附近的一个火车小站不得已乘坐的那辆马车刚才突然翻到路旁的斜坡上了。“没人受伤吧?………”第一位飞快地爬起来,问。“我只是擦破了点儿皮!”第二位擦着被玻璃碎片划得一道道的面颊说。“我也是受了点擦伤!”第三位应道,他的腿肚流了几滴血。总之,问题不大。 [点击阅读]
杀人不难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0
摘要:英格兰!这么多年之后,终于又回到英格兰了!他会喜欢这儿吗?路克-菲仕威廉由踏板跨上码头的那一刻,这么自问着。在海关等候入境的时候,“这个问题躲在他脑子后面,可是当他终于坐上列车时,又忽然跑了出来。他现在已经光荣地领了退休金退休,又有一点自己的积蓄,可以说是个既有钱又有闲的绅士,风风光光地回到英格兰老家。他以后打算做什么呢?路克-菲仕威廉把眼光从列车窗外的风景转回手上刚买的几份报纸上。 [点击阅读]
杀死一只知更鸟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0
摘要:HarperLee-ToKillAMockingbird杀死一只知更鸟哈珀·李著PARTONEChapter1我哥哥杰姆快满十三岁的时侯,肘关节被扭断过。后来伤好了,他也不再担心今后玩不了橄榄球了,就不大为自己的伤感到不自然了。他的左臂比右臂稍短,站立或行走时,左手的手背与身体成直角,大拇指和大腿平行。这些,他一点儿也不在乎,只要能传球,能踢球就行了。 [点击阅读]
权力意志
作者:佚名
章节:19 人气:0
摘要:与动物不同,人在自己体内培植了繁多的彼此对立的欲望和冲动。借助这个综合体,人成了地球的主人。 [点击阅读]
杰罗德游戏
作者:佚名
章节:39 人气:0
摘要:十月的微风在屋子的周围吹拂着,杰西听到后门不时地嘭嘭作响。秋天里门框总会膨胀,必须猛地一拉才能关上。这次,他们把这给忘了。她想,在他们沉醉于爱河之前,得让杰罗德回去关上门,不然的话,嘭嘭的撞门声会让她发疯的。接着她又想,考虑到眼下的情景,那会多么荒唐,会整个儿破坏情绪的。什么情绪呢?这可是个好问题。 [点击阅读]
校园疑云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0
摘要:1这是芳草地学校夏季学期开学的那一天。午后的斜阳照在大楼前面一条宽阔的石子路上。校门敞开,欢迎着家长和学生。门里站着范西塔特小姐,头发一丝不乱,衣裙剪裁合身,无可挑剔,其气派和乔治王朝时期的大门十分相称。一些不了解情况的家长把她当成了赫赫有名的布尔斯特罗德小姐本人,而不知道布尔斯特罗德小姐照例是退隐在她的那间圣洁的书房里,只有少数受到特别优待的人才会被邀请进去。 [点击阅读]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
作者:佚名
章节:57 人气:0
摘要:1864年7月26日,东北风呼呼地叫,一艘典雅而华丽的游船使足了马力,在北爱尔兰与苏格兰之间的北海峡海面上航行。英国国旗在船尾桅杆的斜竿上飘动,大桅顶上垂挂着一面小蓝旗,旗上有金线绣成的“E.G.”两个字母(是船主姓名(Edward&Glenarvan(爱德华·哥利纳帆)这两个字的第一个字母),字的上面还有个公爵冕冠标记。这艘游船叫邓肯号,它属爱德华·哥利纳帆爵士所有。 [点击阅读]
梦的解析
作者:佚名
章节:72 人气:0
摘要:我尝试在本书中描述“梦的解析”;相信在这么做的时候,我并没有超越神经病理学的范围。因为心理学上的探讨显示梦是许多病态心理现象的第一种;它如歇斯底里性恐惧、强迫性思想、妄想亦是属于此现象,并且因为实际的理由,很为医生们所看重。由后遗症看来,梦并没有实际上的重要性;不过由它成为一种范例的理论价值来看,其重要性却相对地增加不少。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