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布登勃洛克一家 - 第十部 第九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一颗牙……布登勃洛克议员因为一颗牙送了命,这件事已经传得众人皆知了。可是,真是见鬼,牙病怎么死得了人呢?他牙痛,布瑞希特先生把他的牙冠拔碎,然后他就栽倒在大街上。谁听说过这样的事?……然而这事现在已经不关紧要了,除了死者,跟谁都没有关系。现在人们忙着做的是送花圈,送大花圈,送贵重的花圈,这些花圈会给物主增加体面,大家会从报纸上看到他们的名字,人们一看这些花圈,就知道他们是来自有声名有财产的人家。花圈不断地送来,从城市的每个角落送来,送主有的是公司团体,也有的是家庭和个人。月桂编的花圈,香气扑鼻的花朵编的花圈,银花圈配着黑色和本市市旗颜色的条带,上面写着黑字或金字的挽词。还有棕榈树枝,堆得像小山一样的棕榈树枝……每一家的鲜花店老板都乐不可支,尤其是位置在布登勃洛克家对面的伊威尔逊花店,生意更是比别家兴隆。伊威尔逊太太会在一天中来好几次,带着各式各样的花圈花束,都是某某议员某某参议或者某某机关送来的……有一回她问这里的人是否可以看看死者的遗容?她得到的回答是可以,她可以去。于是她跟在永格曼小姐后面,从正面楼梯走上去。一路上她一直沉默着,只是用眼睛望着上面灯光灿烂的楼梯间。
  她的步履沉重,因为和往常一样她又有孕在身了。一般说来,她的容貌随着岁月流逝已经变得有些粗俗了,但是她的黑色的细眼睛以及马来型的颧骨仍然保持着迷人的风韵,没有人会看不出来,她曾经是个绝代佳人。……她被让到客厅里,因为托马斯·布登勃洛克就停放在那里。
  房间空荡荡的,东西都搬出去了,他就停在这间宽大明亮的屋子正中,躺在棺材的白缎衬垫上。他穿的是白缎衣服,盖着白缎寿布,笼罩在月下香、紫罗兰和很多种别的花混和起来的醉人浓香里。在一圈围成半圆形的银蜡烛台的中间,在他的头前边,立着托瓦尔德森雕刻的祝福的基督雕像。雕像的底座蒙着纱,所有可以摆的地方,都摆满了花束、花球、花圈和花篮。棺架四周摆着棕榈枝,那叶子直搭在死者的脚面上。……死人的面孔有的地方被擦伤了,尤其是鼻子最为严重。但是他的头发却像生时一样烫着,上须也由温采尔先生重新用火剪烫过一次,僵直地长长地贴在他苍白的面颊上。他的头稍微向一边偏着一点,一个象牙十字架插在他交搭的双手里。

  伊威尔逊太太刚走到门旁边就站住了,她聚精会神地看着棺架,直到那穿着一身黑、哭得头昏脑胀的佩尔曼内德太太走出起居间,站在帐幔中间,和气地向她颔首示意,她才在嵌花地板上又向前挪动了几步。她两手搭在凸起的肚皮上,稍微有些后仰地站在那里,用她一双细长的黑眼睛打量着花卉、蜡烛架,望着飘带和所有那些白缎子,最后她望到托马斯·布登勃洛克的脸。很难说出这位孕妇的一张苍白浮肿的脸上到底是什么表情。最后她欷虚欠了一声……只是短短地、含混不清地“啊”了一下,便转身走出去。
  对于外人这样的吊唁,佩尔曼内德太太非常满意。她守在这所房子里,她不知疲倦地热心监视着别人怎样争着向她这位哥哥的遗体表示敬意。她不知疲倦地用喉音朗诵报纸上的一些文章。正像逢到公司周年纪念日歌颂他哥哥的功绩一样,这些报纸现在又在痛悼这一无法补偿的损失。当盖尔达在客厅里接待前来吊唁的客人,她一直站在起居间里陪着。前来吊唁的人群川流不息,那些人的名字足以编成一个军团。她和不同的人讨论埋葬的事,当然,葬礼一定要办得堂皇体面。她已经安排好了最后告别的一幕。她先让公司的所有员工一起来向老板告别。接着就是粮栈的工人。这些人的大脚擦拉擦拉地走在嵌花地板上,嘴角搭拉着,带着无限诚实,全身散发着烧酒、口嚼烟草和干体力活的气味。他们望着这讲究的灵柩,手里摇转着帽子,在最初的惊奇之后就逐渐厌烦了,直到其中一个人壮起胆子来首先转身出去,于是所有这一群人都跟在那人后面拖着脚走出去……佩尔曼内德太太简直有点心花怒放。她告诉别人说有很多人淌眼泪一直淌到硬胡子里,其实根本没有掉眼泪。但是如果她说看见了,而这件事又使她高兴,这又有什么关系呢?

  已经快到下葬的日子了。金属棺材已经严严紧紧地钉合起来,上面盖着花,蜡烛架上的蜡烛点着,屋子里挤满了人,普灵斯亥姆牧师神色庄严地站在棺材前面,一群当地和外地的送葬人围在他四周。他把自己一颗富有表情的头摆在宽大的皱领上,就好像摆在一个盘子上一样。
  一个端肩膀的打杂的人……一个类似仆人和司仪之间的精明伶俐的家伙……担负着指挥仪式进行的职责。他手里拿着大礼帽脚步轻快地从大楼梯上跑到下面门道里。这里挤满了穿着制服的税吏和穿着工作服、半长的裤子、戴着礼帽的粮栈般运夫。他压着嗓子用刺耳的沙沙的声音对大家说:
  “房间里已经挤不进去了,可是游廊上还有点地方……”
  当大家都安静下来之后,普灵斯亥姆牧师开始讲话了,他的抑扬顿挫的美妙而宏亮的声音把整所房子填满。当他在楼上基督雕像旁边,时而在胸前绞着手,时而又把手平伸出去祝福时,在楼外面,在冬日的灰白的天空下,房子前面已经有一辆四匹马驾着的灵车在等候了。灵车后面别的马车排成一长列,迤迤逦逦地一直伸到特拉夫河边上。大门对面站着两排兵,枪托倚在脚前,站在队伍前面的是封·特洛塔少尉。封·特洛塔少尉手里拿出指挥刀,一双热情的眸子注视着楼上的窗户……附近几所房子的窗户后面和这一带人行道上都有人伸着脖子看。
  最后,前厅里人们蠕动起来,少尉一声令下,兵士们刮剌剌一声响,举起枪来,封·特洛塔先生把指挥刀落下来。由四个穿黑袍子戴三角帽的人抬着棺材出来了,棺材慢慢地移出大门来,向河边等候的马车走去。一阵风刮来,把香气吹到看热闹的人的鼻子里,吹乱了灵车顶上的黑羽毛,吹动了马的鬃毛,还有车夫和马夫帽子上罩着的黑纱。

  全身罩着黑布的驾灵车的马,只留出两只眼睛在外面,不安地转动着。当四个一身黑的马夫牵着它们慢慢地走动起来以后,那一队士兵便排在灵车后面。其余的马车按照顺序跟在后面前进。克利斯蒂安·布登勃洛克跟牧师坐的是第一辆。后面的一辆是小约翰和一个从汉堡来的吃得满面红光的亲戚。托马斯·布登勃洛克的送葬行列拖得很长,非常缓慢地移动着,呈现出一副悲凉、严肃的气氛。每家住户的门前都悬着半旗,旗子一任风儿摆动……公司里的职员和搬运夫步行,走在行列最后面。
  当送葬者穿过城门,走完通向墓地的一段路,走过一些十字架、石像、几座小礼拜堂和一些叶子落光的垂杨柳以后,就走进布登勃洛克家的祖茔了。这时仪仗队已经排好,举枪致敬,同时低沉的哀乐也从一丛矮树后面传了出来。
  雕刻着家族纹章的大石碑又一次被搬到一边,在一块光秃秃的矮林旁的墓穴四周,送葬的绅士围成一圈,只是这次要下到墓穴里和祖先们葬在一起的是托马斯·布登勃洛克罢了。这些人都是有地位、有财产的人,有些人是议员,这从他们的白手套和白领带可以看得出来。他们站在那里,或者低着头,或者悲哀地看着别处。职员、搬运夫、店伙和粮栈工人聚在稍远一点的地方。
  普灵斯亥姆牧师在音乐停止后开始讲话。当他的祝福词在冷空气里结束以后,大家都走过来,准备和死者的兄弟和儿子再握一次手。
  这一队人长得仿佛没有尽头。克利斯蒂安·布登勃洛克带着一副一半心不在焉、一半迷惑困窘的脸色,迎接众人的吊唁,他在庄严的时候总是这副样子。小约翰站在他旁边,皱着眉毛,低着头,避着寒风。他穿的是一件带金色结子的宽大的水手式的短外衣。他的一双罩着青圈的眼睛一直俯视着地下,不把目光投向任何人。
或许您还会喜欢:
愁容童子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0
摘要:母亲送给古义人一块地皮。在古义人的记忆里,幼少年时期,那里曾耸立着参天的辽杨。最初提起这个话头,是母亲年愈九旬、头脑还清晰的那阵子。在那之前,古义人几年回去一次,母亲九十岁以后,便大致每年都要回到四国那个森林中的山谷。准确的时期已经记不清了,就季节而言,应该是五月中旬的事。“年岁大了,身上也就有老人的气味了。”母亲从大开着的门窗向对岸望去。 [点击阅读]
户隐传说杀人事件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没有想到拉动门栓时竟然发出惊人的响声,令男子吓了一大跳,好在风声掩去了这一声响,没有惊动房间里的人。从太阳落山的时候起就起风了。风儿摇动着树林里粗壮的树枝。整座山峦开始呼啸,呼啸声掠过屋子的屋顶。已经到了11月的月底,天空却刮起了在这季节里不可能出现的南风。据村子里的老人说,现在这个时候刮这样的风,不是一个好兆头。但愿这不是出事的征兆。对男子来说,就是靠着这风声,才使他在拉动门栓时没有被人发现。 [点击阅读]
摆脱危机者的调查书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0
摘要:1明明那是别人说过的话,而且我还记得别人说那些话时的情景;可是,我总觉得那才是发自我灵魂深处的话。不过,既然语言得有两个人参与才能成立,也就不能不说是由于我的存在才成为别人的语言的真正的源泉了。有一回,那位核电站的原工程师,也就是和我相互排斥的那个人,他既想让我听见,却又装做自言自语似地说:“没有比选上救场跑垒员①更令人胆战心惊而又最雄心勃勃的了!那是为业余棒球殉难啊。 [点击阅读]
新人呵,醒来吧
作者:佚名
章节:4 人气:0
摘要:去国外旅行时,因为工作上的关系,我经常要在国外生活一段时间。每次做这种旅行时,我都像一棵无根之草,在陌生的国度里设法处理可能出现的困难。为此我都要做一点准备,至少可以保持心理平衡。实际上,我不过是在旅行时带上出发前一直在读的一系列丛书,不久我将独自一人生活在异国他乡,可是一读到在东京时读的这些书,胆战心惊、急躁、沉靡的我就会得到鼓舞。 [点击阅读]
星球大战5:帝国反击战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0
摘要:反军军官举起他的电子双筒望远镜,把焦距调准对着那些在雪中坚定地前进着的东西,看上去象一些来自过去的生物……但它们是战争机器,每一个都大踏步地走着,象四条腿的巨大的有蹄动物——帝国全地形装甲运输器!军官急忙抓起他的互通讯器。“流氓领机——回话!点零三!”“回波站五——七,我们正在路上。”就在卢克天行者回答时,一个爆炸把雪和冰溅散在军官和他惊恐的手下周围。 [点击阅读]
暗室
作者:佚名
章节:4 人气:0
摘要:三个漂流者蓝天上万里无云。在一望无际波浪不惊的大海上,只有小小的浪花在无休止地抖动着。头顶上初秋的太阳把光线撒向大海,使海面泛着银光。往周围望去,看不到陆地的一点踪影,四周只有宽阔无边的圆圆的水平线。天空是圆的,海也是圆的,仿佛整个世界除此之外什么都没有了似的。在这无边的大海中央,孤零零地漂着一个小得像罂粟籽般的东西。那是一只小船。船舵坏了,又没有一根船桨,盲无目的地任凭波浪将它摇来荡去。 [点击阅读]
暮光之城5:午夜阳光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0
摘要:每天的这个时候,我总是祈祷自己可以入睡。高中——或者称为炼狱更为恰当!如果有什么方式能够弥补我的罪过,那恐怕就是我读高中的记录了。这种厌烦感不是我曾经体会过的,每一天看上去都要比前一天更加极度无聊。也许这就是我睡眠的方式——如果说,睡眠的含义就是在变幻的时期内处于呆滞状态的话。我凝视着食堂角落水泥墙上的裂纹,想象着它们所呈现的花纹其实并不存在。 [点击阅读]
最先登上月球的人
作者:佚名
章节:7 人气:0
摘要:最先登上月球的人--一、结识卡沃尔先生一、结识卡沃尔先生最近,我在商业投机上遭到了丢人的失败,我把它归咎于我的运气,而不是我的能力。但一个债权人拼命逼我还债,最后,我认为除了写剧本出售外,没别的出路了。于是我来到利姆,租了间小平房,置备了几件家具,便开始舞文弄墨。毫无疑问,如果谁需要清静,那么利姆正是这样一个地方。这地方在海边,附近还有一大片沼泽。从我工作时挨着的窗户望去,可以看见一片山峰。 [点击阅读]
最后的明星晚宴
作者:佚名
章节:7 人气:0
摘要:浅见光彦十二月中旬打电话约野泽光子出来,照例把见面地点定在平冢亭。平冢亭位于浅见和野泽两家之间,是平冢神社的茶馆。据说神社供举的神是源义家,至于为什么叫平冢神社,个中缘由浅见也不清楚。浅见的母亲雪江寡妇很喜欢吃平冢亭的饭团,所以母亲觉得不舒服的时候,浅见必定会买一些饭团作为礼物带同家。浅见和光子在平冢亭会面,并非出于什么特别的考虑,而且饭团店门前的氛围也不适合表白爱意。对此,光子也心领神会。 [点击阅读]
最后致意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0
摘要:我从笔记本的记载里发现,那是一八九二年三月底之前的一个寒风凛冽的日子。我们正坐着吃午饭,福尔摩斯接到了一份电报,并随手给了回电。他一语未发,但是看来心中有事,因为他随后站在炉火前面,脸上现出沉思的神色,抽着烟斗,不时瞧着那份电报。突然他转过身来对着我,眼里显出诡秘的神色。“华生,我想,我们必须把你看作是一位文学家,"他说。“怪诞这个词你怎么解释的?”“奇怪——异常,"我回答。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