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布登勃洛克一家 - 第三部 第四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参议布登勃洛克对他的妻子说:“我真不明白,冬妮有什么微妙的理由,迟迟不肯答应这门亲事!可是说到底她还是个孩子,贝西,她喜欢玩乐,什么参加舞会啊,听男孩子献殷勤啊,一直是乐此不疲的,因为她明白自己的相貌又美,咱们这个家又这么好……说不定她自己也在暗暗地、有意无意地物色着对象,然而我是懂得她的,我清楚地知道她的心还没有许给什么人,正像俗话说的那样……要是问起她来,她会东想西想,犹疑不决……可是她自己是找不到可意的人的……一旦她允诺了,她就算找到了自己的位置,然后就能非常美满地安顿下来,保她心满意足。用不了多长时间她也就会爱上她的丈夫……这个人不是个风流倜傥的人,这是事实,但是他的仪表无论在什么场合也拿得出去。再说,请让我说一句商界用语,谁也不能向一只羊要五条羊腿!……要是她想等着找一个人,相貌又美,又是门当户对……喏,这就全要靠上帝保佑了!冬妮·布登勃洛克迟早会物色到一个人的。可是从另一个角度看……这样做有些冒险,再说一句商人的话,鱼群每天有,但不见得每天都能打到鱼!……我昨天上午跟格仑利希谈了很长时间,这个人一直没有断绝求婚的念头。我看了看他的账簿……他主动把账簿都拿出来给我看……我对你说,贝西,这些账簿值得用镜框镶起来!我向他表示了我的极度钦佩的意思。他的生意历史虽然不长,可是实在有起色,实在有起色!大约有十二万泰勒资产,这还只是就他目前的规模讲,因为他每年盈利都非常可观……我跟杜商家打听过,他们的回答听起来也不错:格仑利希的确切情况他们虽然不知道,可是他们说他过的是绅士的生活,交往的是上流社会,生意出奇地兴隆,规模越作越大……我也问过几位汉堡人,譬如说一位姓凯塞梅耶的银行家的话也使我非常满意。总之,你很清楚我的心理,对这门只会带给咱们家、和咱们公司好处的亲事我一心希望能够早些成功!……咱们孩子这样精神上受压迫的样子使我心里很难过。她好像无路可逃,垂头丧气,连话也少说;可要是直截了当地拒绝了格仑利希的求婚要求,换成我也下不了这个决心……还有一件事,我说了许多次,贝西,那就是最近两年咱们家的境遇不是非常得意的。这并不是说咱们是没运气了,决不能这样说,克勤克俭的工作总会得到酬报的。生意太平静了……唉,只是太平静了,这一点还是多亏我谨慎小心才争取到的。从父亲故世以后,我作的买卖基本上就没有什么进展,差不多停滞在原处没动。目前这个时代对商人也许不太有利……总之,没有什么值得高兴的事。咱们的女儿已经到了出嫁的年纪,现在又摆着一门谁都觉得可以名利双收的亲事,她就应该答应这门亲事!等着不是好办法,贝西,这不是什么好办法!你再跟她谈谈吧,今天下午我已经尽力劝了她一次……”

  有一点参议是说对了,那就是冬妮感到精神压抑。她虽然不再说“不”,可是“好”字还是不能说出口来……让上帝帮助她吧!她自己也不了解,为什么她始终不肯答应。
  在这一段日子里,有时是父亲把她拉到一边,跟她谈几句“正事”,有时是母亲叫她坐在身边,逼着她最后打定主意……这件事他们始终瞒着高特霍尔德伯伯一家人,因为这一家对孟街的人总怀着些讥笑的情绪。可是除了高特霍尔德一家之外,这件事连塞色密·卫希布洛特都知道了,和往常一样,唇齿清晰地劝说了一大通,以至于连永格曼小姐都说:“小冬妮,你用不着担心,孩子,你早晚有一天会跟上流人在一起的……”此外,冬妮每次走进外婆家那间令人心羡的花缎糊壁的客厅,也少不了要听克罗格老太太说:“顺便问你一声,我听人家说起你的事情,孩子,我希望你不要太任性,……”

  一天星期日,她陪着父母和兄弟们一起来到圣玛利教堂,科灵牧师大声疾呼地宣讲圣经,当他讲到女子到了年纪应该离开父母,跟随着丈夫的时候,突然间他变得声色俱厉。冬妮吃了一惊,抬头盯着他,看他是不是在望着自己……感谢上帝,他没有,他的一颗硕大的头颅转向另一边,他好像只是向一般信徒们作一般的宣讲。尽管如此,这是对她发动的一次新攻势,句句话都针对着她而发的,这一点是再清楚不过的。一个年轻的、稚气未退的女孩子,他说,还没有自己的见解,没有自己的意志,然而却违抗父母善意的劝告,这样做就是犯罪的,这种人“主”是要从他口里唾弃出去的……当讲到这句话的时候(这句话也是科灵牧师最喜爱的用语之一),他情绪激昂地把它喊出来。冬妮看到他炯炯的目光直射到自己身上,伴随着叫喊他又威吓地把手臂一挥……冬妮看到,坐在自己身旁的父亲如何举起一只手来,似乎在说:“啊!别这么重……”然而无庸置疑,科灵牧师一定是得到了父亲或者母亲的授意才这样说的。她羞愧不堪地坐在自己的位子上,使劲低着头,觉得所有的人都在瞧着她似的。她说什么也不肯再上教堂去了。

  走到哪儿她都闷声不响,脸上再也见不到笑容,一点食欲也没有。时不时地她会叹一口气,那声音让听的人心碎,仿佛内心在痛苦地斗争着似的。叹完了气之后她总是悲悲惨惨地望着别人,那副样子实在可怜。她一天比一天衰弱,从前那种生气勃勃的劲儿也不见了。最后参议说:“这样下去不是办法,贝西,咱们不能这样虐待这个孩子了。得让她到外边散荡散荡减轻一下压力,静静地把事情思索一下;你会看到,到那时她就会想通了。我无法脱身,再说假期也快完了……其实,咱们让她在家里安静地休息一下也没什么不行,不过,昨天可巧特拉夫门德的老施瓦尔茨考甫到咱们这儿来了,就是那个总领港狄德利希·施瓦尔茨考甫。我只随意一说,他就非常高兴地答应让咱们姑娘在他家住一个时期……我当然会贴补他一些……她会有一个舒舒服服的住处,可以洗海水浴,呼吸新鲜空气,顺便把脑子澄清一下。汤姆送她去,一切都安排好了。最好明天就走,不要拖延……”
  冬妮欣然接受了这个建议。这时虽然看不到格仑利希先生,可是她知道他也在城里,正在和自己的父母磋商,等待时机……随时他都可能出现在自己面前,叫啊,哀求啊,跟她纠缠一通。到了特拉夫门德,住在一家生人家,她就会感到安全多了……于是她兴高采烈地很快地整理箱子,在七月末的一天,和伴送她的汤姆一起登上克罗格家的华贵的马车,高高兴兴地和家里人告别了。当马车驶出城门外的时候,她感觉轻松多了。
或许您还会喜欢:
涨潮时节
作者:佚名
章节:36 人气:0
摘要:每个俱乐部都有个烦人的家伙,“加冕俱乐部”也不例外。尽管外面正有敌机来袭击,俱乐部里的气氛却一如既往。曾经远渡重洋到过印度的波特少校扯扯手上的报纸,清清喉咙。大家都赶快躲开他的眼光,可是没有用。“《泰晤士报》上登了戈登-柯罗穗的讣闻,”他说,“当然说得很含蓄——‘十月五日死于空袭’。连地址都没写。老实说吧,那地方就在寒舍转角,坎普顿山丘上那些大宅子之一。 [点击阅读]
清洁女工之死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0
摘要:赫尔克里-波洛从维拉饭店出来,迈步朝索霍区走去。他竖起大衣领护住他的脖子,他这样做,与其说是一种需要,不如说是处于谨慎,因为这时的夜晚并不太冷。“不过,在我这种年龄,一个人还是别冒什么风险的好。”波洛习惯这样说。他心情愉快,两眼睡意朦胧。维拉饭店的蜗牛实在是美味极了,真是一个好地方,这个地道的小餐馆,这次总算是找对了。 [点击阅读]
游思集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1你无影无踪地向前奔涌,永恒的游思,哪里有你无形的冲击,哪里死水般的空间便会荡起粼粼的波光。是不是你的心儿神往着那在不可估量的寂寞里向你呼唤的爱人?你缠结的发辫散落,飘扬成暴风雨般的纷乱;你前行的路上火珠滚滚,犹如碎裂的项链落下串串火星,这是不是就因为你心情急迫,步履匆促?你疾行的步履把世界的尘土吻得甜美芬芳,把腐朽之物扫荡殆尽;你舞蹈的四肢是暴风雨的中心,把死亡的圣霖哗哗地摇落到生命之上, [点击阅读]
漂亮朋友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0
摘要:莫泊桑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短篇小说大师,他在长篇小说创作上的成就往往因此而被湮没。其实,他在长篇小说创作上颇有建树:他继承了巴尔扎克、司汤达、福楼拜的现实主义传统,在心理描写上又开拓出新路。《漂亮朋友》就是前者的一部代表性*作品。莫泊桑从事长篇创作是在写作短篇小说之后,其时他并不满足于短篇小说所取得的成就。随着他声誉鹊起,他经常涉足上流社会,开阔了眼界,便想到从更广阔的背景上去反映社会现实。 [点击阅读]
演讲与访谈
作者:佚名
章节:6 人气:0
摘要: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在北大附中讲演(全文)人民网日本版9月11日讯:应中国社会科学院邀请访中的日本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中国社会科学院名誉研究员大江健三郎,10日上午来到北大附中作了题为“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的讲演。其演讲全文如下:我是一个已经步入老境的日本小说家,我从内心里感到欣慰,能够有机会面对北大附中的同学们发表讲话。 [点击阅读]
火花
作者:佚名
章节:5 人气:0
摘要:“你这个白痴!”他老婆说着就把她的牌甩了下去。我急忙扭过头去,避免看见海利·德莱恩的脸;不过为什么我想避免看见那张脸,我可不能告诉你,就更不可能告诉你为什么我竟然会料想到(如果我真的料想到的话)像他这样年纪的一个显要人物会注意到我这样一个完全无足轻重的小青年遇到的事了。 [点击阅读]
灿烂千阳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0
摘要:五岁那年,玛丽雅姆第一次听到“哈拉米”这个词。那天是星期四。肯定是的,因为玛丽雅姆记得那天她坐立不安、心不在焉;她只有在星期四才会这样,星期四是扎里勒到泥屋来看望她的日子。等到终于见到扎里勒的时候,玛丽雅姆将会挥舞着手臂,跑过空地上那片齐膝高的杂草;而这一刻到来之前,为了消磨时间,她爬上一张椅子,搬下她母亲的中国茶具。玛丽雅姆的母亲叫娜娜,娜娜的母亲在她两岁的时候便去世了,只给她留下这么一套茶具。 [点击阅读]
点与线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0
摘要:一安田辰郎一月十三日在东京赤坂区的“小雪饭庄”宴请一位客人。客人的身份是政府某部的司长。安田辰郎经营着安田公司,买卖机械工具。这家公司这几年颇有发展。据说,生意蓬勃的原因是官家方面的订货多。所以,他时常在“小雪饭庄”招待这类身份的客人。安田时常光顾这家饭庄。在附近来说,它虽然称不上是第一流,却正因为如此,客人到了这里才不会挤得肩碰肩的,吃得心里踏实。 [点击阅读]
烟囱大厦的秘密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0
摘要:“君子-周!”“啊,那木是吉米-麦克格拉吗?”佳色游览团的团员是七位面色抑郁的女士和三位汗流泱背的男士。现在,他们都相当注意地从旁观望。他们的导游凯德先生显然碰到一个老朋友了。他们都非常赞美凯德先生。他那瘦高的个儿,晒得黑黑的面孔和轻松愉快的态度,都很令人欣赏。团员当中若有争论,他总能轻轻地为他们排解,并且能够把他们哄得心平气和。现在,他遇见的这个朋友的确是一个样子很奇特的人。 [点击阅读]
烽火岛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0
摘要:1827年10月18日,下午5点左右,一艘来自地中海东海岸的船正乘风前进,看来它是想赶在天黑前进入科龙海湾的维地罗港。这就是在古代荷马书中提到的奥地罗斯港口。它坐落在爱奥尼亚海和爱琴海三个锯齿状缺口中的一个里。这三个踞齿缺口把希腊南部踞成了一片法国梧桐叶的形状。古代的伯罗奔尼撒就是在这片叶状的土地上发展起来的。现代地理称其为摩里亚。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