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布登勃洛克一家 - 第二部 第一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现在是二年半以后的四月中旬。这一年春天来得比往年早。就在这个时候在布登勃洛克家里充溢着愉快的气氛,令老约翰·布登勃洛克高兴得不时吟唱,他的儿子也乐得喜笑颜开,因为他们家里刚刚发生了一件事。
  星期日早晨九点钟左右,参议坐在早餐室的一张棕色大写字台前边。这张写字台摆在窗户前边,圆拱形的桌盖借助一个非常灵巧的机关已经推进桌心去。他面前摆着一个厚厚的鼓腾腾地装满了文件的皮包。然而他拿出来的却不是什么文件,而是一本金边封面烫着花纹的记事簿。只见他专心一志地俯在上面,正用他那纤细、秀丽的笔体振笔疾书。除了偶尔把他的鹅翎笔向沉重的墨水瓶里浸一浸外,他几乎一刻也不停歇。
  春风从花园里挟裹着一股新鲜温柔的香气吹进屋里,不时地把窗帘没有声息地轻轻地吹拂起一点来。花园里的蓓蕾正浴在温煦的阳光里,两只小鸟正无所忌惮地一问一答地啁啁叫着。炫人眼目地日光照射在早餐桌上的雪白的台布上,也照射在古老的瓷器的金边上……通向卧室的门没有关,可以听到约翰·布登勃洛克正在低声哼唱一支滑稽的老调子:
  这个人儿,老实能干,殷勤和蔼,讨人喜欢;他不仅会煮汤也会摇摇篮,只是浑身橙子味,又苦又酸!
  他正坐在床边,用一只手均匀地摇动着一张小摇篮。小摇篮悬着绿缎子床帷,摆在参议夫人挂着帐幕的大床旁边。她和她的丈夫为了使仆人少跑一些路,暂时搬到这里来住,让老夫妇俩睡在中层楼的第三间屋子里。安冬内特太太穿着她的条纹上衣,上面还系了一条围裙,一顶绸帽戴在她浓密鬈曲的白发上。她正在后边堆着各种法兰绒和麻布衣料。
  参议全神贯注工作着,几乎一眼也不向隔壁的屋子里望。他的脸上浮现着一副严肃的、由于虔诚而近于痛苦的神情。他的下巴略微往下垂着,嘴微微地张着,眼睛不时为泪水所遮挡。他写道:
  “在今天,一八三八年四月十四日,我的爱妻伊丽莎白夫人(母姓克罗格),在清晨六时,上帝恩佑,平安地生了一个女孩。这个女孩在举行洗礼后将命名为克拉拉,是上帝这样仁慈地保佑了她,因为根据格拉包夫医生的诊断,产妇临产以前的种种征象都不很好,痛苦也比较大,产期也有些过早。啊,你诸神的主宰啊,只有你能这样在一切苦难危险中帮助我们,教给我正确地认识你的意旨,遵从你的意旨和诫条!啊,主啊,引导我们,指点我们大家吧,只要我们一天活在世上……”……他继续熟练顺畅地写下去,这里那里他按照商人的习惯写了一个花体字。他不断的和上帝交谈。在两页之后他这样写道:
  “我写了一份一百五十泰勒的保险书,给我刚出世的幼女。主啊,你领导着她走上你的正路吧,恳求你赐给她一颗纯洁的心,让她将来有一天也能进入那极乐的天堂里。我们清楚地知道,使一个人以内心深处坚信仁慈的耶稣为了他而发出全部的爱,这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因为我们那脆弱的、世俗的心灵……’三页以后,参议写了“阿门”两个字,但是他的笔并没有就此搁下,它带着轻轻的沙沙声又写了许多页。它写到那能使疲惫的旅人恢复辛劳的甘美的泉水,写到崎岖的小路和康庄大道以及上帝的光荣,写到救世主的血殷殷的伤口。我们不想隐瞒,参议有时写到一个段落的时候,确实也感到已经无法再写了,这时他很想搁下笔去探望他的妻子,或者到办公室去。可是这怎么成呢!别忘了,这是在跟他的创世主、他的救主在谈话啊,怎么能这么快就厌倦了呢?现在就停笔,等于窃夺了献给主的祭品!……不成,仅仅为了惩戒这种不虔诚的欲念,他就又从《圣经》

  里摘引了更长的篇章,他为他的双亲祈福,为他的妻子、孩子和自己祈祷,同时也没忘了为他的哥哥高特霍尔德祈祷……最后,他摘引了一句《圣经》里的格言做为结尾,写了三个“阿门”,这才把沙子撒在本子上,倒靠在椅背上,长叹了一口气。
  他翘着二郎腿,慢慢地往回翻着这本子,又不时停下来读一段纪事,或者一段沉思的纪录,这些记载都是他亲手写下来的。每次读完后,他心里就再一次为了充满对上帝的感激而喜悦起来,因为无论他处在什么危险中上帝总是使它化险为夷。一次他出天花,生命垂危,所有的人都认为他生命已经无望,可是他还是活过来了。又有一次,还是在他的童年时期,他去看人家筹备婚礼。这家人正在酿啤酒(当时还习惯在自己家里酿酒),一只巨大的酿酒的木桶摆在大门前边。不知道怎么回事,这只大桶翻了过来,匡朗一声巨响扣在这孩子头上。那声音惊动了左邻右舍,六个人费了很大力气才把桶竖起来。他的头被木桶磕碰得稀烂,鲜血顺着胳臂腿一个劲地往地下淌。他被人们抬进一家铺子里,因为他胸口还有一口气,所以还是派人去请来医生和外科医生来医治他。可是大家都劝他父亲听天由命,这孩子伤的太重,看来是没有什么指望了……可是结果怎么样呢?万能的上帝又使他痊愈了!……当这件儿时的惨剧在参议的脑子里再重演了一遍以后,他又拿起笔来,在他的最后一个“阿门”后边添上了一句话:“啊,主啊,我要一生一世地赞美你!”
  还有一次,当他还很年轻的时候,在去贝尔根的途中,上帝拯救了险遭灭顶之灾的他。关于这件事簿子里这样记载着:“驶行北海的货船进港以后,每次碰到涨潮的时候,总是要费很大力气才能从堵塞的小艇中间穿过才能靠拢我们的码头。那一次我正脚踏着船边的桨架,脊背靠着一只小救生艇,努力往码头那边驾驶这条平底船。突然我蹬着的那个橡木桨架断了,我一个倒栽葱猛地跌进水里。我从水里伸出头,近处却没有人够得着我,也就无法把我拉上来;等我第二次浮到水面上来的时候,平底船正从我头上面驶过去。船上的很多人想救我,但是他们必须首先把小艇和平底船支开,否则这两条船会压到我的头上。如果不是这条航线上的另一只小艇的缆绳此时自己绷断了,他们就算把船支开也许是徒劳无益了。只因为那条小艇的缆绳断了,小艇飘荡开去,我才能够露到空处来。虽然我再也没有力量浮出水面,但是人们看到了我的头发,船上的人都俯在甲板上,使劲探着身子打捞我。一个俯在船首的人终于揪住了我的头发,我也趁势抓住他的胳臂。这一来他自己也立身不稳,所以这个人就扯直了喉咙大喊大叫起来,直到别人听见,急忙跑过来按住他的腰,牢牢地抓住他。我拼命拉住他不放,急得他直咬我的胳臂。我就是这样被拖出水来……”下面是一段很长的表示感谢的祈祷文,参议心潮起伏地把它读完了。
  他在另一处写道:“我还有无数事例可用来抒发我的感情,只是……”参议越过了这一段,翻到他新婚燕尔和初作父亲的一段日子,开始从这里那里摘念一段。说实话,他的婚姻并不是那种自由恋爱的结合。他父亲拍了拍他的肩膀,让他留意这位少女,她是豪富的克罗格家的女儿,她会给公司带来一笔可观的陪嫁费。他非常高兴的接受了这个建议,从那时起便一直尊敬他的夫人,认为上帝给他安排好的终身伴侣就是她……他父亲第二次结婚毕竟也是这种情形。

  这个人儿,老实能干,殷勤和蔼,讨人喜欢……卧室里父亲正在低声哼唱。他对这些古老的记录和簿子并没有什么兴趣。他的两条腿牢牢地站在现代,不太关心这一家人过去的历史,虽然从前有一段日子他也曾经常在这本厚大的金边簿子里用他那花体字记载些什么,主要是记载他的第一次婚姻。
  参议把父亲记载的这一部分打开,这些纸比起他自己记录的那些纸显得粗糙些,也坚实些,而且已经发黄了……是的,约翰·布登勃洛克一定是爱着一个布来梅商人的女儿的,他的第一个妻子。他和她共同度过的那一年短促的时光仿佛是他一生中最美的日子了。“我一生中最最幸福的一年,”他这样写道,这句话下面还划着一条水波线,很明显他并不在乎安冬内特太太看到这句话……高特霍尔德的出生使约色芬丧了命……关于这件事,在这些粗糙的纸上记录着一些奇怪的记载。约翰·布登勃洛克好像从不隐瞒他对这个新出世的孩子的痛恨,从这孩子在娘肚子横踢竖打给母亲带来无以复加的痛苦那一时刻开始,直到他活泼健康地来到人间而约色芬的没有血色的脸却埋在枕头里与这个世界永别了,他从来没有饶恕过这个莽撞的闯到生活里来的孩子的杀母之罪。然而高特霍尔德却浑浑噩噩结结实实地一天一天的成长起来……参议不了解父亲这种心理。他认为,“作母亲的虽然死了,却已经尽了一个妇人的最主要责任,如果是我,我就把对她的爱情全部转移到她赋予了生命的小东西身上,”他想道。……然而父亲却认为长子是自己幸福的无情的终结者。过了些时候他又和安冬内特·杜商结了婚,她是一家有钱有地位的汉堡人家的女儿,他们俩互敬互爱地过活……参议随手翻阅着这本簿子。他在最后读到关于自己的子女的记载,克利斯蒂安风痘痊愈,汤姆出麻疹、安冬妮害黄疸病。他读到他几次外出旅行,到巴黎,到瑞士,到马利安巴特;最后一个地方是和他的妻子一起去的。在最前面几张斑驳破损的类似羊皮笺的书页上,有他的祖父老约翰·布登勃洛克的墨水已经有些褪色的花字体笔迹。这些纪录开始写的是这家人的家谱,这是一个年代悠久的家族。十六世纪末叶他们知道的第一位布登勃洛克曾居住在巴尔西姆,这个人的儿子当过格拉包市的参议员。另外一个非常富裕的(这几个字下面划了线)以裁缝为职业的布登勃洛克在罗斯托克成家立业,生了一大堆孩子,有夭逝的,有活下来的。还有一位在罗斯托克作商人的也叫约翰。
  他的名子叫约翰。最后,又过了无数年代,参议的祖父终于移居这里并创立了这家大粮号。这位祖先的事迹已经历历可考了:他什么时候害过真性天花,什么时候出过紫斑;什么时候从第三层楼板上摔到烘谷炉上,虽然他很可能死于非命,可是却从九死一生里活了过来;什么时候他害热病,烧得脑筋昏乱……所有这一切都巨细无遗地记载了下来。这位老祖宗子孙后代写下许多箴言诫训。其中有一句用粗大的黑字体描写的,画着框,显得格外醒目:“我的孩子,勿作有愧于良心之事,白天精心于事务,俾夜间能坦然就寝。”此外他又谆谆嘱告,他要传给他的长子一本威丁堡出版的老《圣经》,而且以后也应该世世代代由长子继承……布登勃洛克参议为了把其他的文件拿出来挑着看,把那只皮制的文件夹拉近了一些,这里面有怀念着游子的母亲写给远在异乡的儿子的信,由于年代湮远,这些发黄的信纸都已碎裂,信纸上还有收信人的批注:“接奉来谕,敬悉一切”。其中有汉萨自由市颁发、盖着印章、画着纹章的市民证书,印信保险单,祝贺诗,以及别人请求布登勃洛克家哪个人作教父的信件。这里面有儿子从阿姆斯特丹或者斯德哥尔摩写给父亲和股东的充满人情意味的商业函件,信里面一方面提供了麦价稳定的令人欣慰消息,同时也提出了迫切的探问妻儿平安的请求。这里面有参议记载他游历英国和布拉班特时的一本日记,在日记本的封面上有一张爱丁堡宫堡和草料市场的铜版画。其中还有高特霍尔德写给父亲的令人烦恼的函件和让·雅克·霍甫斯台德的祝贺诗……愉快的结尾……一阵悦耳、急促的钟声从写字台上面的一张画上发出来。这张色彩暗淡的油画画的是一个古老的市场和一座教堂,但是教堂顶上安着一架真正的小钟。这时它用那清脆的声音敲了十下。参议小心翼翼地把装文件的皮夹保藏在写字台的一个暗屉里,接着向卧室走去。

  在四壁挂着深色大花布帷的卧室里,产妇床褥上的高大帐幔也是用同样的料子作成的。空气里氵弥漫着一种随着忧惧痛苦过后而来的宁静休憩的气氛,炉火把屋内的空气烤得暖洋洋的,散发着香水和药物的混合气体。屋内只有从紧闭着的窗帷后透过来朦胧的光线。
  正并排站在摇篮旁边两位老人,俯身端详在酣睡中的婴儿。参议夫人一头红发梳得齐齐整整,穿着一件精美的绣花短衫。她有些苍白的脸上带着幸福的笑容。她把一只秀美的手向走过来的丈夫伸去时腕上的金手镯发出轻微的敲击声。她伸手时出于习惯地把手心向外一摆,增加了她动作的亲切感……“你觉的身体怎么样?”
  “非常好,我感觉非常好,亲爱的让!”
  握着她的手,他走近了一点,在两位老人的对面,俯身观察着婴儿。可以听到婴儿的急速的呼吸声,有一分钟,他吸着那婴儿呼出的温暖的、含着奶香的气息,在心中有说不出的感动。“上帝祝福你,”他一面说着,一面吻了吻这小生命的前额。他看到婴儿的黄黄的皱瘪的小手指简直瘦得和鸡爪子一模一样。
  “她吃得可真不少,”安冬内特太太说,“看,眼看着她在长个子……”
  “我觉得,她准像内特,你们信不信?”约翰·布登勃洛克今天因为幸福、骄傲而红光满面,“真没见过眼睛这样漆黑晶亮的……”
  老太太不愿意承认这一些。“哪儿有这么小就看得出像谁来的……你准备去教堂吗,让?”
  “是呀,已经十点了……到时候了,我在等着孩子们……”
  话音未落,就听见孩子们走了过来。有他们在楼梯上乱嘈嘈地吵嚷声,有克罗蒂尔德正在叫他们安静的嘘气声;孩子们就走进屋子来,他们都已穿好皮大衣,因为在圣玛利教堂里这时和寒冬一样寒冷,他们走路的时候一个个都蹑手蹑脚,毫无声息,这是因为,第一,他们怕把小妹妹吵醒,第二,不应该在作礼拜之前心神浮躁。他们的脸庞都由于兴奋而红通通的。今天是多么重要的节日啊!鹳鸟一定是一只力量很大的鸡鸟,不但带来许多好东西还送来一个小妹妹:一个海豹皮的书包给托马斯,一个有真头发的大洋娃娃给安冬妮,多么奇妙的洋娃娃!克罗蒂尔达则得到一本五彩的图画书,虽然她却只是怀着感谢的心情悄无声息摆弄她的糖果袋,这袋糖果也是她的一件礼物,……送给克利斯蒂安的是一整台傀儡戏,有苏丹王,有魔鬼,有死神……他们吻完母亲后,得到允许向绿缎子帐子后面小心地望了一眼。这时父亲已经把赞美诗拿到手里,并且披上了斗篷,于是孩子们默默地规规矩矩地随着父亲一道向教堂走去。这时在他们身后响起了刺耳的哭声,小家伙刚刚从睡眠里醒过来……
或许您还会喜欢:
芥川龙之介
作者:佚名
章节:32 人气:0
摘要:某日傍晚,有一家将,在罗生门下避雨。宽广的门下,除他以外,没有别人,只在朱漆斑驳的大圆柱上,蹲着一只蟋蟀。罗生门正当朱雀大路,本该有不少戴女笠和乌软帽的男女行人,到这儿来避雨,可是现在却只有他一个。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这数年来,接连遭了地震、台风、大火、饥懂等几次灾难,京城已格外荒凉了。照那时留下来的记载,还有把佛像、供具打碎,将带有朱漆和飞金的木头堆在路边当柴卖的。 [点击阅读]
花儿无价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0
摘要:一过晚上八点,商业街上营业时间最长的中华荞麦店也打烊了,小城顿时漆黑一片,复归寂静。夏季里,商家的经营对象是从东京、大阪等地回来省亲的人们,因此,常常会有许多店铺营业到很晚。可是,自秋风初起,东北小城的夜幕就开始早早降临了。晚上十点,城边的卡拉OK快餐店也关了门。几个手握麦克风、狂唱到最后的男女客人走出来,各个怕冷似地缩着身子,一面商量着接下来去何处,一面钻进停在路边的汽车。 [点击阅读]
苦行记
作者:佚名
章节:62 人气:0
摘要:译序《苦行记》是美国著名现实主义作家、幽默大师马克·吐温的一部半自传体著作,作者以夸张的手法记录了他1861—一1865年间在美国西部地区的冒险生活。书中的情节大多是作者自己当年的所见所闻和亲身经历,我们可以在他的自传里发现那一系列真实的素材,也可以在他的其他作品中看到这些情节的艺术再现及作者审美趣旨的发展。《苦行记》也是十九世纪淘金热时期美国西部奇迹般繁荣的写照。 [点击阅读]
英国病人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0
摘要:内容简介1996年囊获9项奥斯卡大奖的电影《英国病人》,早已蜚声影坛,成为世界经典名片,而它正是改编于加拿大作家迈克尔·翁达尔的同名小说...一部《英国病人》让他一举摘得了英国小说的最高奖项———布克奖(1992)。翁达杰的作品,国内鲜有译介(当年无论是电影《英国病人》还是图书《英国病人》,都没能引发一场翁达杰热)。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点击阅读]
苹果树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0
摘要:“那苹果树、那歌声和那金子。”墨雷译《攸里披底斯的〈希波勒特斯〉》在他们的银婚日,艾舍斯特和妻子坐着汽车,行驶在荒原的外边,要到托尔基去过夜,圆满地结束这个节日,因为那里是他们初次相遇的地方。这是斯苔拉·艾舍斯特的主意,在她的性格里是有点儿多情色彩的。 [点击阅读]
茶花女
作者:佚名
章节:34 人气:0
摘要:玛格丽特原来是个贫苦的乡下姑娘,来到巴黎后,开始了卖笑生涯。由于生得花容月貌,巴黎的贵族公子争相追逐,成了红极一时的“社交明星”。她随身的装扮总是少不了一束茶花,人称“茶花女”。茶花女得了肺病,在接受矿泉治疗时,疗养院里有位贵族小姐,身材、长相和玛格丽特差不多,只是肺病已到了第三期,不久便死了。 [点击阅读]
草叶集
作者:佚名
章节:364 人气:0
摘要:作者:瓦尔特·惠特曼来吧,我的灵魂说,让我们为我的肉体写下这样的诗,(因为我们是一体,)以便我,要是死后无形地回来,或者离此很远很远,在别的天地里,在那里向某些同伙们再继续歌唱时,(合着大地的土壤,树木,天风,和激荡的海水,)我可以永远欣慰地唱下去,永远永远地承认这些是我的诗因为我首先在此时此地,代表肉体和灵魂,给它们签下我的名字。 [点击阅读]
荒原狼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0
摘要:本书内容是一个我们称之为“荒原粮”的人留下的自述。他之所以有此雅号是因为他多次自称“荒原狼”。他的文稿是否需要加序,我们可以姑且不论;不过,我觉得需要在荒原狼的自述前稍加几笔,记下我对他的回忆。他的事儿我知道得很少;他过去的经历和出身我一概不知。可是,他的性格给我留下了强烈的印象,不管怎么说,我对他十分同情。荒原狼年近五十。 [点击阅读]
荒原追踪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0
摘要:由于形势所迫,我同温内图分手了,他得去追捕杀人犯桑特。那时我并没料到,我得过几个月才能再见到我这位红种人朋友和结拜兄弟。因为事件以后的进展同我当时想象的完全不一样。我们——塞姆-霍金斯、迪克-斯通、威尔-帕克和我,一路真正的急行军后骑马到了南阿姆斯河流入雷德河的入口处,温内图曾把这条河称为纳基托什的鲍克索河。我们希望在这里碰上温内阁的一个阿帕奇人。遗憾的是这个愿望没有实现。 [点击阅读]
荒岛夺命案
作者:佚名
章节:39 人气:0
摘要:一部优秀的通俗小说不仅应明白晓畅,紧密联系社会现实和群众生活,而且应该成为社会文化的窗口,使读者可以从中管窥一个社会的政治、经济、历史、法律等方方面面的情况。美国小说家内尔森-德米勒于一九九七年写出的《荒岛夺命案》正是这样一部不可多得的佳作。作者以其超凡的叙事才能,将金钱、法律、谋杀、爱情、正义与邪恶的斗争等融为一炉,演释出一部情节曲折、扣人心弦而又发人深思的侦探小说。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