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变形记 - 第5节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可是藏在沙发底下需要相当的自我克制力量, 即使只是妹妹在房间里这短短的片刻,因为这顿饱餐使他的身子有些膨胀,他只觉得地方狭窄,连呼吸也很困难。他因为透不过气,眼珠也略略鼓了起来, 他望着没有察觉任何情况的妹妹在用扫帚扫去不光是他吃剩的食物, 甚至也包皮括他根本没碰的那些,仿佛这些东西现在根本没人要了, 扫完后又急匆匆地全都倒进了一只桶里,把木盖盖上就提走了。 她刚扭过身去,格里高尔就打沙发底下爬出来舒展身子, 呼哧呼哧喘了几口气。
  格里高尔就是这样由他妹妹喂养着, 一次在清晨他父母和使女还睡着的时候,另一次是在他们吃过午饭, 他父母睡午觉而妹妹把使女打发出去随便干点杂事的时候。他们当然不会存心叫他挨饿,不过也许是他们除了听妹妹说一声以外对于他吃东西的情形根本不忍心知道吧,也许是他妹妹也想让他们尽量少操心吧, 因为眼下他们心里已经够烦的了。
  至于第一天上午大夫和锁匠是用什么借口打发走的, 格里高尔就永远不得而知了,因为他说的话人家既然听不懂, 他们--甚至连妹妹在内--就不会想到他能听懂大家的话, 所以每逢妹妹来到他的房间里,他听到她不时发出的几声叹息, 和向圣者作的喁喁祈祷,也就满足了。后来,她对这种情形略为有点习惯了--当然,完全习惯是绝对不可能的--这时, 她间或也会让格里高尔听到这样好心的或者可以作这样理解的话。“ 他喜欢今天的饭食。 ”要是格里高尔把东西吃得一干二净,她会这样说。 但是遇到相反的情形,并且这种情形越来越多了, 她部是有点忧郁地说:“又是什么都没有吃。”
  虽然格里高尔无法直接得到任何消息, 他却从隔壁房间里偷听到一些,只要听到一点点声音,他就急忙跑到那个房间的门后, 把整个身子贴在门上。特别是在头几天, 几乎没有什么谈话不牵涉到他,即使是悄悄话。整整两天,一到吃饭时候, 全家人就商量该怎么办;就是不在吃饭时候,也老是谈这个题目, 那阵子家里至少总有两个人,因为谁也不愿孤单单地留在家里, 至于全都出去那更是不可想像的事。就在第一天, 女仆--她对这件事到底知道几分还弄不太清楚--来到母亲跟前,跪下来哀求让她辞退工作, 当她一刻钟之后离开时,居然眼泪盈眶感激不尽, 仿佛得到了什么大恩典似的,而且谁也没有逼她,她就立下重誓, 说这件事她一个字也永远不对外人说。

  女仆一走,妹妹就帮着母亲做饭了;其实这事也并不太麻烦,因为事实上大家都简直不吃什么。 格里高尔常常听到家里一个人白费力气地劝另一个人多吃一些,可是回答总不外是:“谢谢, 我吃不下了。”或是诸如此类的话。现在似乎连酒也不喝了。 他妹妹总是一次又一次地问父亲要不要喝啤酒, 并且好心好意地说要亲自去买,她见父亲没有回答,便建议让看门的女人去买, 免得父亲觉得过意不去,这时父亲断然地说一个“不”字, 大家就再也不提这事了。
  在头几天里, 格里高尔的父亲便向母亲和妹妹解释了家庭的经济现状和远景。他常常从桌子旁边站起来,去取一些文件和帐目,这都放在一个小小的保险箱里, 这是五年前他的公司破产时保存下来的。他打开那把复杂的锁、悉悉苏苏(字库中无此二字, 先用同音字代替)地取出纸张又重新锁上的声音都一一听得清清楚楚。 他父亲的叙述是格里高尔幽禁以来听到的第一个愉快的消息。 他本来还以为父亲的买卖什么也没有留下呢, 至少父亲没有说过相反的话;当然,他也没有直接问过。那时, 格里高尔唯一的愿望就是竭尽全力, 让家里人尽快忘掉父亲事业崩溃使全家沦于绝望的那场大灾难。所以,他以不寻常的热情投入工作, 很快就不再是个小办事员,而成为一个旅行推销员,赚钱的机会当然更多, 他的成功马上就转化为亮晃晃圆滚滚的银币, 好让他当着惊诧而又快乐的一家人的面放在桌上。那真是美好的时刻啊, 这种时刻以后就没有再出现过,至少是再也没有那种光荣感了, 虽然后来格里高尔挣的钱已经够维持一家的生活,事实上家庭也的确是他在负担。大家都习惯了,不论是家里人还是格里高尔,收钱的人固然很感激, 给的人也很乐意,可是再也没有那种特殊的温暖感觉了。只有妹妹和他最亲近,他心里有个秘密的计划,想让她明年进音乐学院,她跟他不一般,爱好音乐,小提琴拉得很动人,进音乐学院费用当然不会小, 这笔钱一定得另行设法筹措。他逗留在家的短暂时间, 音乐学院这一话题在他和妹妹之间经常提起, 不过总是把它当作一个永远无法实现的美梦;只要听到关于这件事的天真议论,他的父母就感到沮丧;然而格里高尔已经痛下决心, 准备在圣诞节之夜隆重地宣布这件事。

  这就是他贴紧门站着倾听时涌进脑海的一些想法, 这在目前当然都是毫无意义的空想了。有时他实在疲倦了,便不再倾听, 而是懒懒地把头靠在门上,不过总是立即又得抬起来, 因为他弄出的最轻微的声音隔壁都听得见,谈话也因此停顿下来。
  “他现在又在干什么呢?”片刻之后他父亲会这样问,而且显然把头转向了门, 这以后,被打断的谈话才会逐渐恢复。

  由于他父亲很久没有接触经济方面的事, 他母亲也总是不能一下子就弄清楚,所以他父亲老是一遍又一遍地反复解释, 使格里高尔了解得非常详细:他的家庭虽然破产, 却有一笔投资保存了下来--款子当然很小--而且因为红利没动用,钱数还有些增加。 另外, 格里高尔每个月给的家用--他自己只留下几个零用钱--没有完全花掉,所以到如今也积成了一笔小数目。 格里高尔在门背后拼命点头,为这种他没料到的节约和谨慎而高兴。当然, 本来他也可以用这些多余的款子把父亲欠老板的债再还掉些, 使自己可以少替老板卖几天命,可是无疑还是父亲的做法更为妥当。
  不过,如果光是靠利息维持家用,这笔钱还远远不够; 这项款子可以使他们生活一年,至多两年,不能再多了。 这笔钱根本就不能动用,要留着以备不时之需;日常的生活费用得另行设法。 他父亲身体虽然还算健壮,但已经老了,他已有五年没做事, 也很难期望他能有什么作为了;在他劳累的却从未成功过的一生里, 他还是第一次过安逸的日子,在这五年里,他发胖了, 连行动都不方便了。而格里高尔的老母亲患有气喘病,在家里走动都很困难, 隔一天就得躺在打开的窗户边的沙发上喘得气都透不过来, 又怎能叫她去挣钱养家呢?妹妹还只是个十七岁的孩子, 她的生活直到现在为止还是一片欢乐,关心的只是怎样穿得漂亮些,睡个懒觉, 在家务上帮帮忙,出去找些不太花钱的娱乐,此外最重要的就是拉小提琴,又怎能叫她去给自己挣面包皮呢?只要话题转到挣钱养家的问题, 最初格里高尔总是放开了门,扑倒在门旁冰凉的皮沙发上, 羞愧与焦虑得心中如焚。
或许您还会喜欢:
相约星期二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2
摘要:最后的课程——《相约星期二》中文版序余秋雨一我们人类的很多行为方式是不可思议的,有时偶然想起,总会暗暗吃惊。譬如,其中一件怪事,就是人人都在苦恼人生,但谁也不愿意多谈人生。稍稍多谈几句的,一是高中毕业生,动笔会写“生活的风帆啊”之类的句子;二是街头老大娘,开口会发“人这一辈子啊”之类的感叹。 [点击阅读]
紧急传染
作者:佚名
章节:38 人气:2
摘要:1991年6月12日,这是暮春的一个近似完美的日子。天已破晓,阳光触摸着北美大陆的东海岸。美国大部、加拿大和墨西哥都在期待着阳光明媚的蓝天、只是气象雷达显示雷暴云团即将来临,估计会从平原伸向田纳西河谷。已经有预报,从白令海峡移动过来的阵雨云可能覆盖阿拉斯加的西沃德半岛。这个6月12日几乎在各个方面都与以往的6月12日没什么两样,只有一个奇怪的迹象除外。 [点击阅读]
静静的顿河
作者:佚名
章节:66 人气:2
摘要:评论重读《静静的顿河》,那些久违了的又陌生又熟悉的人物,以及他们痛苦的思想和命运,又一次激起了我内心的热情。顿河这条伟大的河流所哺育的哥萨克民族通过战争,在痛苦和流血之后最终走向了社会主义。肖洛霍夫把拥护苏维埃、迈向社会主义称为伟大的人类真理,并把它作为作品的主题之一。肖洛霍夫对顿河无比热爱,书中经常出现作者对顿河发自内心的充满激*情的赞颂。顿河草原上散发出的青草和泥土的浓烈味道,让读者过目不忘。 [点击阅读]
魔山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2
摘要:一《魔山》是德国大文豪托马斯·曼震撼世界文坛的力作,是德国现代小说的里程碑。美国著名作家辛克莱·刘易斯对《魔山》的评价很高,他于一九三○年看了这部书后曾说:“我觉得《魔山》是整个欧洲生活的精髓。”确实,它不愧为反映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欧洲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一九二九年托马斯·曼获诺贝尔文学奖,《魔山》起了决定性作用,这是评论界公认的事实。二关于托马斯·曼,我国读者并不陌生。 [点击阅读]
三个火枪手
作者:佚名
章节:77 人气:2
摘要:内容简介小说主要描述了法国红衣大主教黎塞留,从1624年出任首相到1628年攻打并占领胡格诺言教派的主要根据地拉罗谢尔城期间所发生的事。黎塞留为了要帮助国王路易十三,千方百计要抓住王后与英国首相白金汉公爵暧昧关系的把柄。而作品主人公达达尼昂出于正义,与他的好友三个火枪手为解救王后冲破大主教所设下的重重罗网,最终保全了王后的名誉。 [点击阅读]
冰与火之歌3
作者:佚名
章节:81 人气:2
摘要:天灰灰的,冷得怕人,狗闻不到气味。黑色的大母狗嗅嗅熊的踪迹,缩了回去,夹着尾巴躲进狗群里。这群狗凄惨地蜷缩在河岸边,任凭寒风抽打。风钻过层层羊毛和皮衣,齐特也觉得冷,该死的寒气对人对狗都一样,可他却不得不待在原地。想到这里,他的嘴扭成一团,满脸疖子因恼怒而发红。我本该安安全全留在长城,照料那群臭乌鸦,为伊蒙老师傅生火才对。 [点击阅读]
古拉格群岛
作者:佚名
章节:64 人气:2
摘要:“在专政时代,在处于敌人四面八方包皮围的情况下,我们有时表现出了不应有的温和、不应有的心软”克雷连科:在审理“工业党”案件时的发言第一章逮捕这个神秘的群岛人们是怎样进去的呢?到那里,时时刻刻有飞机飞去,船舶开去,火车隆隆驶去——可是它们上面却没有标明目的地的字样。售票员也好,苏联旅行社和国际旅行社的经理人员也好,如果你向他们询问到那里去的票子,他们会感到惊异。 [点击阅读]
地狱
作者:佚名
章节:110 人气:2
摘要:致中国的合作者、读者和书迷们:对于今年不能亲至中国一事,我深感遗憾,因此想借这封短信向你们所有人表达我的感激之情,有了你们,才有我所谓的成功。谢谢你们为我的作品中文版所付出的时间与努力,你们的厚爱尤其让我感动。我希望能在不久的将来拜访你们美丽的国家,亲口表达我的谢意。谨致最诚挚的祝愿。 [点击阅读]
大卫·科波菲尔
作者:佚名
章节:75 人气:2
摘要:大卫·科波菲尔尚未来到人间,父亲就已去世,他在母亲及女仆辟果提的照管下长大。不久,母亲改嫁,后父摩德斯通凶狠贪婪,他把大卫看作累赘,婚前就把大卫送到辟果提的哥哥家里。辟果提是个正直善良的渔民,住在雅茅斯海边一座用破船改成的小屋里,与收养的一对孤儿(他妹妹的女儿爱弥丽和他弟弟的儿子海穆)相依为命,大卫和他们一起过着清苦和睦的生活。 [点击阅读]
海伯利安
作者:佚名
章节:76 人气:2
摘要:序章乌黑发亮的太空飞船的了望台上,霸主领事端坐在施坦威钢琴前,弹奏着拉赫马尼诺夫的《升C小调前奏曲》,虽然钢琴已是一件古董,却保存得完好如初。此时,舱下沼泽中,巨大的绿色蜥蜴状生物蠕动着,咆哮着。北方正酝酿着一场雷暴。长满巨大裸子植物的森林在乌青的黑云下现出黑色影像,而层积云就像万米高塔直插入狂暴天穹。闪电在地平线上肆虐。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