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悖论13 - 第四十六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上楼的途中,他们又感到地面略有摇晃。冬树停下脚步,朝尾随身后的明日香转身。她虽然神色不安,但还是点点头像在强调自己没事。
  “摇得也太频繁了吧。不会是建筑物的关系吧?”
  “应该不是。我总觉得,摇晃的间隔好像越来越短了。”
  “会不会再来一次大地震呢?”
  “有可能。”
  二人正在官邸内0他们从与公馆相连的二楼进入,在各楼层走动。
  一上顶楼,也就是五楼,冬树便拿手电筒照亮走廊。发电设备好像停了,紧急照明灯已经熄灭。
  他看到官房长官①办公室这个牌子。冬树打开那扇房门,走进去。室内有股湿气。
  这是个单调的房间,只有桌子和一套简单的会客沙发。冬树想起常在电视上看到的官房长官,和他那张公务员面孔。记者会前,他就是在这里写那些糊弄媒体记者的讲稿。
  桌上有个小型座钟。冬树拿起来。
  “怎样?”明日香问。
  “没问题,是电波钟。”
  真走运,她小声咕哝。
  “官房长官如果迟到就不得了了。”冬树边说边环视室内。没找到别的钟。他拉开桌子抽屉碰运气,可惜没收获。
  官房长官办公室的隔壁是官房副长官办公室。那边他也找过,只有两个普通的石英钟。
  “好了,终于轮到这里了。”冬树指的,是总理大臣办公室的门。
  开门一看正面有张大桌子,周围排放着沙发。
  后方有一张厚重的桌子,冬树再看过去不禁愣住了。因为诚哉坐在椅子上。
  “哥,你在这种地方做甚么……”
  “那你们又在干甚么?”
  “我们……在找时钟。”
  “时钟?”
  “电波钟。”
  冬树把他与河濑的对话说出来,诚哉表情冷漠地点头。
  “原来如此。正确时刻也成了交易的材料吗。不愧是混过黑道的人。那么,这表示你们也加入自杀阵营了?”
  “这个还没决定。只是,我觉得掌握正确时刻也不坏。”
  诚哉翻眼仰望冬树。
  “时刻这种东西,毕竟是人制定出来的。古时候的人,根据月亮的盈缺和太阳的移动来掌握日期与时间。要生活,这样就足够了。”
  “哥,你还没放弃打造新世界的梦想吗?”
  “我没理由放弃。只要还活着,我就要抱持目标。”
  “P─13现象后,河濑他们会消失,仅剩几个人能做甚么?”
  “天助自助者。”诚哉说。
  “你说甚么?”
  “想得到幸运,首先就得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尽力而为之后我会接受结果。前方只剩死路一条的时候,我才会认命。但在那之前我绝不放弃。我对生命有所执着。”
  “河濑他们也一样执着。”
  诚哉听了摇摇头。
  “那不叫做执着。他们想得到的只不过是重新来过。”

  “重新来过?”
  “只要利用P─13现象,也许又能产生新的平行世界。但是切不可忘记,死人无法移动到那里。我们很容易以为,自己是从以前的世界移至此地的,但是实际上并非如此。我们是在这个世界诞生的同时,被制造出来的。时空为了避免矛盾产生制造出平行世界。如此说来,现在身在此地的我们,就不可能回到原来的世界了,因为那样只会产生更复杂的矛盾。”
  “不然,你认为会变成怎样?”
  “若某人在P─13现象发生时死去,与此人一模一样的人,也许会在某一个平行世界诞生。但那个人并不是原来的人。不管任何人说甚么,原来的人已经死了。这个事实不可动摇。”
  听了诚哉的说法,冬树感到如梦初醒。他认为兄长说得一点也没错。他们并非移动到平行世界。
  “你过来。”诚哉站起来。
  他站在窗边,那里放着望远镜。他拿起来,朝冬树递上。
  “你用这个看看街上。东京变成怎样了,你可以亲眼确认。”
  冬树走到诚哉身旁。他将目光转向窗外,当场愣在那里。
  眼前铺展开来的景色完全变成单一色调了。那是浓灰色──画水彩画时,洗画笔用的水最后都会变成同样的颜色。就是那种颜色。
  一切都是同一色调的。由于大雨不停,街景也变得模糊难辨。
  冬树把望远镜贴在眼上,对准焦距。首先窜入眼帘的,是泡在泥水中的红绿灯。过去本为道路之处,如今只见浊流滚滚流过。水的流向很复杂,在每个地方形成漩涡。
  “淹水的情况变得很严重……”冬树咕哝。
  “没错。就我调查所见,现阶段能够脱身的路线只有一条。而且如果水位再上升五十公分,就会完全走不了。”
  “豪雨的确下个不停,但怎会严重到这种地步……”
  “是地震的影响。”诚哉说。“地盘正在下沉。规模大的地方甚至下沉了将近二公尺。大雨不断再加上地面下陷,当然会淹水。”
  “原来是这样……”
  “这意味着甚么,你懂吗?”
  诚哉的问题令冬树歪了歪脑袋。
  “甚么意思?”
  “你们或许还在期待,雨一停水就会立刻退去,但是那种可能性很低。地盘如果继续下沉,甚至有可能低到海拔零度以下,到时水还没退恐怕食物就先吃光了。”
  “那么惨?不会吧。”
  “有甚么根据可以乐观认定这种事不会发生?”
  冬树噤口不语。他毫无根据。
  “如果想活下去,现在就该离开这里。当然,我会这么做。荣美子小姐早已在着手准备,我们也会带着未央和勇人。现在已不容片刻犹豫。”
  “在这样的天气离开?”
  “今后天气如果有可能好转,那当然可以等。问题是情况并非如此。”

  “菜菜美小姐呢?”
  诚哉的脸色一沉。
  “不管怎样我都打算带她走。她已失去生存意志。如果我们走了,她也许会自杀。”诚哉说完再次来回审视冬树与明日香的脸孔。“我说这些是为你们好,所以你们也听我的吧。跟我一起离开这里,否则绝对话不下去的。这不是忠告,就当是我个人的请求吧。我已说过很多次了,你们是否愿意一起行动,会改变我们的生存机率。”
  冬树与明日香面面相觑。她垂下眼睑。
  “给我一点时间。”冬树说。“我想再考虑一天。”
  诚哉不耐烦地摇头。
  “在那一天当中,我无法预测事态会恶化到何种程度,所以才这么急着走。”
  “到明天早上就好,我不会让你等更久。”
  诚哉叹气。
  “真拿你没办法。那就明早出发,我绝不会再延期。如果你想一起走,在那之前自己先做好准备。”
  知道了,冬树回答。
  从冬树手里接下电波钟,和其他的钟放在一起,河濑浮现满足的笑容。
  “这样就有六个了。走得最快的钟和最慢的钟,大约相差二十秒。假设正确时刻就在那二十秒之中,大致上应该不会错。”
  “时钟搜集得越多,指针的差距就会越大。还是你觉得只要取平均值应该不成问题?”冬树问。
  “我没说那不是问题。不过,也没别的办法了。”
  “我可以问个问题吗?”
  “甚么?”
  “你打算怎么死?”
  听到冬树的疑问,河濑贼笑。
  “你还是会好奇吗?”
  “我想你自己也很清楚,一定得在那关键的十三秒内气绝身亡。”
  “没错。如果还剩一口气就会失败,换句话说必须当场死亡。这样的话就不可能用刀子。如果砍头应该会马上死掉,可惜找不到断头台那种东西。所以,我准备了这个。”河濑取出的,是手枪。它闪着令人毛骨悚然的黑光。
  “你从哪弄来的?”
  “小事一桩。我在官邸找钟时发现的,里面连子弹都有喔。我也试射过了。把这玩意这样子──”河濑做个把枪身塞进嘴里的动作。“之后只要扣扳机就好。肯定会当场死亡。”
  “小峰先生你们也要用同样的方法吗?”冬树问一旁的小峰与户田。
  二人不知为何没回答。这时,“我叫他们想想别的方法。”河濑说。
  “等我用完再换他们,可能会来不及。别的不说,他们本就没有开过枪。要找稳当的方法多得是,最省事的就是跳楼。如果从官邸楼顶跳下去,保证可以当场死亡。”
  冬树终于明白小峰和户田愁眉苦脸的原因,他们还没想好该怎么死。
  “你们真的不打算回心转意了吗?”冬树对小峰等人说。“正如我刚才也说过的,从这里不可能去别的世界。如果在这个世界死了,在这里的人生就此结束。在别的世界,或许会出现与你们一模一样的人,但那并不是现在的你们。这样你们也不在乎吗?”

  小峰转向冬树。
  “这种事,我们自己也想过,想过之后才作出决定的。所以,请你不要再管我们了好吗?”
  “简而言之,你还在迟疑吧?”河濑对冬树说。“因为自己迟疑,所以忍不住想跟已作出决定的人刻意作对。难道不是吗?”
  冬树瞪了河濑,但立刻转开视线。
  “也许吧。”
  河濑露出惊讶的神色,冬树这样干脆承认似乎令他很意外。
  走出河濑他们的房间后,冬树前往餐厅。结果只有明日香一个人坐在那里,手里捧着茶杯。
  “有茶,要喝吗?”
  “不了,我不喝。”冬树在她对面坐下。“有答案了吗?”
  她点点头。
  “我放弃。我不跟诚哉先生走,我要和河濑先生他们做一样的事。”
  “在P─13现象发生时死去?”
  她小小地“嗯”了一声。
  “我做不到。我没办法打造甚么新世界,也当不成夏娃。老实说我投降。对不起。”
  “你没必要向我道歉。”
  “冬树你下定决心了吗?”
  “不……我还在犹豫。不过,基本上为了出发准备的行李已经打包皮好了。”
  明日香垂眼,双手包皮覆茶杯。
  “老实说,我也曾想过如果你要走的话我愿意跟你一起走。虽然我没有当夏娃的心理准备,但若是跟你一起,我想应该过得下去。只是,事情一定没有那么容易吧,我想。诚哉先生构想的新世界建造计划,一定更艰难。所以我虽然喜欢你,但我还是做不到,只能够选择逃走。”
  明日香的声音在颤抖,泪水开始滴滴答答地落在桌上。
  冬树的心头一阵激荡,他再也按捺不住了。他突然站起来,绕到桌子对面,把手放在明日香的肩上。
  她主动握住他那只手。
  “对不起……”她再次重复。
  “不要紧,这样很好。”冬树说。“你不用勉强。我哥说的只是理想论,况且甚么才是对的,谁也不知道。更何况是在这种世界,这是个没有善恶是非的世界,应该把自己的心情放在优先考量。”
  “谢谢。”她仰起脸。眼中蒙上一层水雾。“我和你,再也见不到了吗?”
  “如果我和我哥一起走,想必应该是吧。”他说。“但是,我不走。我,就在现在,终于决定了。难为你肯开口向我表白,所以我也要坦白说出心声。我无法把你留在这里,自己出发。我也要留下。”
  明日香摇头。
  “那样不好。我等于是绊住了你。”
  “你没有绊住我。我留下,是我自己决定的,你不用在意。”
  冬树反握她的手。
  注释:
  ①辅佐总理大臣的秘书长。
或许您还会喜欢:
海市蜃楼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2
摘要:“大江山高生野远山险路遥不堪行,未尝踏入天桥立,不见家书载歌来。”这是平安时期的女歌人小式部内侍作的一首和歌,被收录在百人一首中,高宫明美特别喜欢它。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歌中描绘了她居住的大江町的名胜,但真正吸引她的是围绕这首和歌发生的一个痛快淋漓的小故事,它讲述了作者如何才华横溢。小式部内侍的父亲是和泉国的国守橘道贞,母亲是集美貌与艳闻于一身,同时尤以和歌闻名于世的女歌人和泉式部。 [点击阅读]
海边的卡夫卡
作者:佚名
章节:51 人气:2
摘要:这部作品于二零零一年春动笔,二零零二年秋在日本刊行。《海边的卡夫卡》这部长篇小说的基本构思浮现出来的时候,我脑袋里的念头最先是写一个以十五岁少年为主人公的故事。至于故事如何发展则完全心中无数(我总是在不预想故事发展的情况下动笔写小说),总之就是要把一个少年设定为主人公。这是之于我这部小说的最根本性的主题。 [点击阅读]
涨潮时节
作者:佚名
章节:36 人气:2
摘要:每个俱乐部都有个烦人的家伙,“加冕俱乐部”也不例外。尽管外面正有敌机来袭击,俱乐部里的气氛却一如既往。曾经远渡重洋到过印度的波特少校扯扯手上的报纸,清清喉咙。大家都赶快躲开他的眼光,可是没有用。“《泰晤士报》上登了戈登-柯罗穗的讣闻,”他说,“当然说得很含蓄——‘十月五日死于空袭’。连地址都没写。老实说吧,那地方就在寒舍转角,坎普顿山丘上那些大宅子之一。 [点击阅读]
烽火岛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1827年10月18日,下午5点左右,一艘来自地中海东海岸的船正乘风前进,看来它是想赶在天黑前进入科龙海湾的维地罗港。这就是在古代荷马书中提到的奥地罗斯港口。它坐落在爱奥尼亚海和爱琴海三个锯齿状缺口中的一个里。这三个踞齿缺口把希腊南部踞成了一片法国梧桐叶的形状。古代的伯罗奔尼撒就是在这片叶状的土地上发展起来的。现代地理称其为摩里亚。 [点击阅读]
猎奇的后果
作者:佚名
章节:43 人气:2
摘要:他是一个过于无聊而又喜好猎奇的人。据说有个侦探小说家(他就是因为大无聊才开始看世上惟一刺激的东西——侦探小说的)曾担心地指出,总是沉迷在血腥的犯罪案中,最终会无法满足于小说,而走上真正的犯罪道路,比如说犯下杀人罪等等。我们故事里的主人公就确确实实做了那位侦探小说家所担心的事情。由于猎奇心理作祟,最终犯下了可怕的罪行。猎奇之徒啊,你们千万不要走得太远。这个故事就是你们最好的前车之鉴。 [点击阅读]
理想国
作者:佚名
章节:18 人气:2
摘要:柏拉图(公元前427年-347年)是古希腊的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年-399年)①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年-322年)的老师。他一生大部分时间居住在古希腊民族文化中心的雅典。他热爱祖国,热爱哲学。他的最高理想,哲学家应为政治家,政治家应为哲学家。哲学家不是躲在象牙塔里的书呆,应该学以致用,求诸实践。有哲学头脑的人,要有政权,有政权的人,要有哲学头脑。 [点击阅读]
癌症楼
作者:佚名
章节:69 人气:2
摘要:肖韦宏瑞典皇家学院将1970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授予苏联作家索尔仁尼琴,从而使前苏联与西方之间继“帕斯捷尔纳克事件”之后又一次出现了冷战的局面。从那时以来,索尔仁尼琴也由一个“持不同政见者”变为“流亡作家”,其创作活动变得更为复杂,更为引人注目。索尔仁尼琴于1918年12月11日生于北高加索的基斯洛沃茨克市。父亲曾在沙俄军队中供职,战死在德国;母亲系中学教员。 [点击阅读]
盆景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从港口往市区方向走500米就到了宫岛市政府,其位于山脚下。该市政府是一座豪华的四层的钢筋水泥建筑,只有观光科是单独租用了宫岛港大厦的二楼作为办公地点。所有的外地游客都要通过这里才能进入宫岛,所以在这里办公是非常便捷的。当迁谷友里子走进观光科时,那里的职员们正心神不宁地担心着窗外的天气。“照这样下去,天气恐怕会大变。”野崎科长担心地说着,转过身来,看到友里子后挥挥手,“呀,你好。 [点击阅读]
第八日的蝉
作者:佚名
章节:57 人气:2
摘要:握住门把。手心如握寒冰。那种冰冷,仿佛在宣告已无退路。希和子知道平日上午八点十分左右,这间屋子会有大约二十分钟没锁门。她知道只有婴儿被留在屋里,无人在家。就在刚才,希和子躲在自动贩卖机后面目送妻子与丈夫一同出门。希和子毫不犹豫,转动冰冷的门把。门一开,烤焦的面包皮皮、油、廉价粉底、柔软精、尼古丁、湿抹布……那些混杂在一起的味道扑面而来,稍微缓和了室外的寒意。 [点击阅读]
红字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2
摘要:一群身穿黯色长袍、头戴灰色尖顶高帽.蓄着胡须的男人,混杂着一些蒙着兜头帽或光着脑袋的女人,聚在一所木头大扇子前面。房门是用厚实的橡木做的,上面密密麻麻地钉满大铁钉。新殖民地的开拓者们,不管他们的头脑中起初有什么关于人类品德和幸福的美妙理想,总要在各种实际需要的草创之中,忘不了划出一片未开垦的处女地充当墓地,再则出另一片土地来修建监狱。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