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悖论13 - 第四十三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最后,冬树是和诚哉在客厅里一同迎接黎明来临的。因为余震不断造访,每次都造成一阵紧张。就算待在其他房间,想必也无法安心入睡。
  看到诚哉准备出门,冬树问他:“你要上哪去?”
  “去看看四周情况。就算这里平安无事,别处也不见得是如此。”
  “我也去。”冬树站起来。
  离开公馆时,玄关的门发出倾轧声,而且门关不紧。
  “房子结构出问题了0”冬树咕哝。
  “地板都倾斜成那样了,就算门关不上也不足为奇。问题在于,其他建筑变成怎样了。”他们从公馆来到官邸。由于官邸盖在斜坡上,他们所在之处等于是官邸的二楼。二人一边环视室内一边下楼,好像没甚么异状。
  到了一楼,他们走向西边后门。途中,诚哉忽然止步。他在仰望天空。
  “有甚么不对劲吗?”冬树问。
  “云飘得很快。”诚哉说。“看来,果然还会再下雨。”
  “地震与不合时节的台风吗。这两种现象不断轮番来袭,到底是怎么回事?”
  “不知道。说不定,宇宙想毁灭我们。”
  “宇宙?太一死时,哥你也说过那种话。”
  “我们本来应该已经不存在了。对时间和空间来说,我们的知性意识很碍事。”
  “瞧你说的,时间和空间又不可能有自我意识。”
  “那当然。但是时间和空间如果和精神环环相扣怎么办?假使在不该存在的地方有知性存在,时间和空间就会开始运作,加以消灭──也许真有那样的法则。”
  “你是认真说的吗?”冬树凝视兄长的脸孔。
  “当然是说真的。要是不这么想,我根本无法接受这么夸张的异常气候和地壳变动。不过,我还有下文。”诚哉转过身。“我不会因此放弃。无论有甚么法则,我都要活下去给它看,我也要让大家活下去。我认为,这个世上有生命诞生是一种奇迹。这个宇宙本来应该是只受时间与空间支配,可是生命的诞生带来了数学无法解释的知性。那对时间和空间而言,是非常严重的失误。那现在应该也能让误算再发生一次啊。有那样的期待应该不为过吧?”
  望着兄长热切倾诉的面孔,冬树不禁苦笑。
  “有甚么可笑的?”诚哉目露讶异。
  “不,不是觉得可笑。我只是在想,究竟要到甚么时候哥你才会灰心放弃。”
  “我不是说过了吗,我绝不放弃。”诚哉说完话,迈步走出。
  二人走出后门。但是从那里没走多远,他们就不得不停下脚步了。眼前的景象,令冬树哑口无言。
  道路消失了。
  过去被称为外堀大道的大马路已完全塌陷。无处可去的雨水流入那里,汇集成一条泥河。
  “这底下本来有地下铁银座线经过。”诚哉说。“所以路面才会塌陷。不过话说回来,地震的力量真可怕。”

  “如果这里都塌陷了……”冬树总算挤出声音。
  诚哉似乎明白弟弟想说甚么了,他点点头。
  “其他地方……举凡地下有地下铁行经之处最好视为全部毁灭。问题是,东京的道路下方,到处都有地下铁经过。”
  二人开始沿着凹陷的路旁步行。银座线与南北线交叉,南北线上方的道路也崩塌了;此外南北线也与千代田线交会。总理大臣官邸,就是被这三条地下铁线路围绕的。
  “不能一直待在这种地方。”诚哉说。“正因有道路都市才便利,一旦没了道路,都市就成为最难迁移的场所。弄得不好甚至会遭到孤立,哪里也去不成。”
  “你是说要离开?”
  “那是唯一的办法。在这种状态下如果暴风雨再度来袭,到时我们就真的完全走不掉了。”
  二人回到公馆。去餐厅一看,三名女性正在将罐头和真空调理包皮的食物放到桌上。
  “你们在做甚么?”冬树问明日香。
  “清点食物的库存量。东西不可能取之不竭,所以我们想掌握数量。”
  “原来如此,这个主意不错。”
  “数量一旦确定,就能算出每人能吃多少。那算是目前各自的财产。”
  “财产?”冬树回视明日香。“你这话,是甚么意思?”
  “就是字面上的意思。你想想看,自己能取用的份量如果不确定一定会不安吧。从哪到哪算是共有,从哪开始算是个人所有,不如趁这机会弄清楚。”明日香来回看着冬树与诚哉说。
  “现在不是考虑个人财产的时候。”诚哉说。“一切都要共享,无论是食物工具或衣服。”
  “身体也是?”明日香瞪着诚哉。“性交也要共享?”
  诚哉叹气。
  “原来如此。所以你们才开始对个人财产耿耿于怀?”
  “这话怎么说?”冬树问兄长。
  “她们的意思是:她们不见得非得跟我们结为命运共同体。一旦到了紧要关头有可能分道扬镳,所以才得趁现在先分配食物这项财产。”
  冬树看着明日香。
  “光靠女人,你真以为能在这样的世界活下去?”
  明日香摇头。
  “并非只有活下去才是目标,这是自尊的问题。我们想声明,我们并非生孩子的工具。”
  “又没人这么想。”
  “不。诚哉先生就是这么想。”明日香指着诚哉。“否则,他不会叫我们抛开个人喜恶,为不喜欢的男人生小孩。”
  “我没把你们当成工具。”诚哉平静地回答。“我只是希望你们扮演夏娃。”
  “那只不过是换个好听的说法罢了,要求的还是同一件事。”明日香鄙夷地浅笑,耸耸肩膀。“总之,我认为先搞清楚各人的取用份量最重要。因为难保哪天你们不会对我们说,如果想要食物就乖乖听话。”

  “我们怎么可能说那种话。”冬树皱起脸。
  “我知道你不会说。”明日香垂下头。
  一旁的菜菜美和荣美子,默不吭声地继续忙碌。她们好像打算把所有的食物分成十份。未央姑且不论,连小婴儿也视为一人计算,似乎显示出她们的坚持。
  “趁这机会,不妨跟你们说清楚。”诚哉上前一步。“你们必须抛开个人这种想法。因为,在这里不可能靠自己活下去。唯有十人团结合作,才能勉强存活。这点我希望你们能明白。”
  “所以呢?”明日香低着头说。
  “又不是只有活下去才重要。”
  “自尊更重要吗?那,勇人怎么办?他无法自力更生。要让他活下去,我们就得先保住性命。你们可以把自尊和生命放在天秤上衡量,但是,谁也没资格把别人的生命放在天秤上。不是吗?”诚哉靠近菜菜美,凝视她的侧脸。“我并没有叫你们立刻当夏娃,但我希望你们不要误会。我只是不希望人类灭亡。等勇人长大时,我不希望在他身边一个伙伴也没有。”
  “不可能。”菜菜美小声说。
  “你说甚么?”
  “我说那是不可能的。勇人根本不可能长大。因为,在那之前我们全都会死。我们根本不可能在这种世界活下去。”
  “我绝对不会让大家死。”
  “绝对?你凭甚么敢说出这种话?山西先生夫妇,还有太一,不是都死了吗?你根本无能为力。”
  菜菜美的反击,令诚哉露出仓皇失措的表情。冬树很少看到兄长这种样子,因此不禁愣住了。
  “对不起。”菜菜美细声道歉。“责怪诚哉先生太没道理了。因为诚哉先生并没有错,况且他又为了大家这么努力……”
  她的眼眶越来越红。她低头试图掩饰,离开了原本所在之处。
  菜菜美前脚刚走,户田紧跟着现身。他还是一样喝得满脸通红。
  “怎么了?”大概是察觉气氛凝重,户田问冬树他们。
  “我们要离开这里。”诚哉说。
  “啊?离开?这是怎么回事?”户田瞪大双眼。
  “我是说要离开这座公馆。我跟我弟去看过附近情况了,地震一再发生,使得所有的道路几乎都无法通行。如果继续待在这里,迟早会再也无法脱身。趁情况还没变成那样,我们要移往更宽阔的土地。”
  户田厌烦地歪起脸。
  “你是说要去乡下成立村子吗?你还在认真想那种事啊?”
  “我应该说过了。除此之外我们没有求生之路。”
  户田慢吞吞地摇头,在椅子坐下。
  “我敬谢不敏,我可没办法再配合那种计划。我要待在这里。”
  “你没听见我刚才说的话吗?就算待在这种地方,也没有未来。”
  “我已经说了我不在乎。”户田仰望诚哉。“你还年轻所以想必对于活着还有执着,可我已经这把岁数了。今后,就算再怎么长寿,剩下的时间也掐指可数。我本来打算等届龄退休后,每天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过日子,如果不能实现那个心愿,几时死掉都无所谓,我已经累了。所以,如果要离开你们自己离开就行了,我要留下。”

  “户田先生……”诚哉露出困惑的表情。
  “既然如此,那正好。”明日香说。“户田先生,我们现在,正要按人数分配这里的粮食。户田先生也有一份,我希望你自己保管。”
  “慢着。这种事你不要自己擅自决定。”冬树对明日香说。
  “为甚么不行?户田先生应该也需要粮食吧?难不成,户田先生留在这里,我们却要把所有的粮食都带走?”
  “我没那样说。”
  “那你就不要找碴,我只是想维护户田先生理应拥有的权利。不仅是户田先生,说不定还有人想采取别的行动,所以我认为还是必须先把粮食分配一下。”
  “那可不行。”诚哉说。“不能各自行动。户田先生,你的心情我明白,但是请你跟我们一起行动。拜托。”
  “这我就不懂了。为甚么?跟我这种老头子在一起,应该没有任何好处吧?”
  诚哉摇头。
  “我记得之前也对山西先生说过同样的话。没有任何人是多余的,两个人胜过一个人、三个人比起两个人更能提升生存能力。我们,仅有十个人,如果分散行动,很快就会全军覆没。”
  “所以我不是说我不在乎吗。”
  “就算你不在乎,我也绝对不容许!”
  就在诚哉说完猛拍桌面的下一秒,雷声低沉地响起了,彷佛在暗示他们的前途多难。
  冬树瞥向窗外。虽是早晨,外面却一片漆黑。不久便开始下雨了。
  “看来又会是场大雨……”荣美子低语。
  “以那种道路状态看来,如果再像上次淹水时下起那种豪雨,这里将会被完全孤立。”诚哉面色沉痛地说。“如果不尽快离开这里的话……”
  这时,一阵响亮的脚步声杂沓传来。门被粗鲁推开,河濑进来了。他的身后跟着小峰。
  “全员到齐啊,这下子正好。”河濑略带亢奋地说。
  “怎么了?”诚哉问。
  “那段英文翻译出来了,不过当然不是我译的。”河濑伸出大拇指,比向身后的小峰。
  “有甚么收获吗?”冬树试问。
  “何止是收获,上面写的东西可惊人了。”河濑朝小峰转身。“喂,你来说明。”
  小峰脸色僵硬地走上前。
  “简而言之一句话,那将会再度发生。”
  “再度?甚么东西?”冬树说。
  小峰做个深呼吸后,才郑重开口。
  “当然就是P─13现象。在头一次现象发生的三十六天之后,会再度发生。”
或许您还会喜欢: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2
摘要:米兰·昆德拉(MilanKundera,1929-),捷克小说家,生于捷克布尔诺市。父亲为钢琴家、音乐艺术学院的教授。生长于一个小国在他看来实在是一种优势,因为身处小国,“要么做一个可怜的、眼光狭窄的人”,要么成为一个广闻博识的“世界性*的人”。童年时代,他便学过作曲,受过良好的音乐熏陶和教育。少年时代,开始广泛阅读世界文艺名著。 [点击阅读]
古兰经
作者:佚名
章节:116 人气:2
摘要:《古兰经》概述《古兰经》是伊斯兰教经典,伊斯兰教徒认为它是安拉对先知穆罕默德所启示的真实语言,在穆罕默德死后汇集为书。《古兰经》的阿拉伯文在纯洁和优美上都无与伦比,在风格上是达到纯全的地步。为了在斋月诵读,《古兰经》分为30卷,一月中每天读1卷。但是《古兰经》主要划分单位却是长短不等的114章。《法蒂哈》即开端一章是简短的祈祷词,其他各章大致按长短次序排列;第二章最长;最后两三章最短。 [点击阅读]
小银和我
作者:佚名
章节:142 人气:2
摘要:——和希梅内斯的《小银和我》严文井许多年以前,在西班牙某一个小乡村里,有一头小毛驴,名叫小银。它像个小男孩,天真、好奇而又调皮。它喜欢美,甚至还会唱几支简短的咏叹调。它有自己的语言,足以充分表达它的喜悦、欢乐、沮丧或者失望。有一天,它悄悄咽了气。世界上从此缺少了它的声音,好像它从来就没有出生过一样。这件事说起来真有些叫人忧伤,因此西班牙诗人希梅内斯为它写了一百多首诗。每首都在哭泣,每首又都在微笑。 [点击阅读]
希腊的神话和传说
作者:佚名
章节:112 人气:2
摘要:古希腊(公元前12世纪到公元前9~8世纪)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它为人类留下了一笔辉煌灿烂的文化财富。古希腊的神话和传说就是其中最为瑰丽的珍宝。世界有许多民族,每个民族都创作出了它自己的神话和传说,这些神话都有自己民族的特点,但也都有共同的性质。 [点击阅读]
悲剧的诞生
作者:佚名
章节:66 人气:2
摘要:2004年3月尼采美学文选//尼采美学文选初版译序:尼采美学概要初版译序:尼采美学概要尼采(1844-1900)是德国著名哲学家、诗人。他在美学上的成就主要不在学理的探讨,而在以美学解决人生的根本问题,提倡一种审美的人生态度。他的美学是一种广义美学,实际上是一种人生哲学。他自己曾谈到,传统的美学只是接受者的美学,而他要建立给予者即艺术家的美学。 [点击阅读]
梦的解析
作者:佚名
章节:72 人气:2
摘要:我尝试在本书中描述“梦的解析”;相信在这么做的时候,我并没有超越神经病理学的范围。因为心理学上的探讨显示梦是许多病态心理现象的第一种;它如歇斯底里性恐惧、强迫性思想、妄想亦是属于此现象,并且因为实际的理由,很为医生们所看重。由后遗症看来,梦并没有实际上的重要性;不过由它成为一种范例的理论价值来看,其重要性却相对地增加不少。 [点击阅读]
百年孤独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2
摘要:全书近30万字,内容庞杂,人物众多,情节曲折离奇,再加上神话故事、宗教典故、民间传说以及作家独创的从未来的角度来回忆过去的新颖倒叙手法等等,令人眼花缭乱。但阅毕全书,读者可以领悟,作家是要通过布恩地亚家族7代人充满神秘色*彩的坎坷经历来反映哥伦比亚乃至拉丁美洲的历史演变和社会现实,要求读者思考造成马贡多百年孤独的原因,从而去寻找摆脱命运捉弄的正确途径。 [点击阅读]
科学怪人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2
摘要:你那时还觉得我的探险之旅会凶多吉少,但是现在看来开端良好、一帆风顺,你对此一定会深感宽慰吧。我是昨天抵达这里的,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写信给你,让我亲爱的姐姐放心,而且请你对我的探险事业增加成功的信心。我现在位于距离伦敦千里之遥的北方,当我漫步在圣彼得堡的街头,微风带着一丝寒气迎面而来,不觉令我精神一振,一种快意不禁涌上心头。 [点击阅读]
绿里奇迹
作者:佚名
章节:59 人气:2
摘要:这件事发生在1932年,当时的州立监狱还在冷山。当然了,还有电椅。狱中囚犯常拿电椅开玩笑,对令人恐惧却又摆脱不掉的东西,大家总喜欢如此地取笑一番。他们管它叫“电伙计”,或者叫“大榨汁机”。大伙谈论电费单,谈论那年秋天监狱长穆尔斯不得不自己做感恩节晚餐,因为他妻子梅琳达病得没法做饭了。不过,对于那些真得要坐到电椅上的人,这些玩笑很快就不合时宜了。 [点击阅读]
一朵桔梗花
作者:佚名
章节:37 人气:2
摘要:1.一串白藤花序幕花街上,点着常夜灯。如今,连一点痕迹都没有了,可是大正(注:日本年号,1911-1926)末年,在那个伸入濑户内海的小小港埠里,有一所即今是当时也使人觉得凄寂的风化区,名字就叫“常夜坡”。活了这么一把年纪,到如今还常常会想起那整晚点着的白花花、冷清清的灯光;奇异的是每次想起,它总是那么凄冷,了无生气。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