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悖论13 - 第二十四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那种治疗药物哪里会有?药房有卖吗?”明日香问。
  “我想一般药房应该没有,大概得去医院,或是有资格根据医师处方开药的处方药局吧。我记得那种药好像叫作克流感。”
  “那个我听过。可是学校告诉我们,最好尽量不要服用。”
  “那是因为十几岁的青少年吃了可能引发暂时性的精神错乱吧,之前就发生了好几起跳楼意外。不过现在没时间管那个了。”冬树走向逃生门。
  “等一下。”明日香追上来。“我也要去。”
  冬树摇头0“别闹了。”
  “你不也一样胡闹。你忘记夜间不得单独行动这个规定了吗?”
  “那要看时间和情况。谁也不能保证我马上就能找到医院或药局,外面到处淹水,能不能走都是问题。”
  “就是因为这样,我才更不能让你一个人去呀。假使让你一个人去,掉进哪个洞里不就完了?我在的话也许救不了你,但我起码可以跑回来求救。我说的难道不对吗?”
  “不,你说的道理我当然懂……”
  “如果你不带我去,你也别想走。因为我会马上通知你哥。”
  冬树皱起脸。如果诚哉知道了,想必会更反对他出去。
  “会淋成落汤鸡喔。”
  “没关系,我这条裤子不怕水。”明日香用手拎起身上的裤子,塑胶材质似乎可以防水。
  “好吧。我们走。”
  “要走之前先等一下。”
  明日香进屋,拿了两顶安全帽回来,而且也换上了雨鞋。
  “遇到灾害时要戴安全帽,这是基本常识喔。”话说完,她把其中一顶递给冬树。
  谢了,他回答之后戴上。
  “还有这个。”明日香从怀中取出小本子,是小型地图。“做为搭档,我还挺灵光的吧。”
  “的确。我对你刮目相看了。”
  用手电筒照亮地图,找医院的所在。然而,日比谷附近连一家大型医院也没有。最近的是位于筑地的医院,距离此地约有五公里。
  “筑地吗。”冬树咕哝。“很远呢。”
  “药局呢?”
  “用这种小地图无法找药局,漫无目标地四处乱找会很累。”
  明日香大大发出“啧”一声。
  “要是能用手机,这种小事一通电话就搞定了。”
  “现在讲这个也没用吧。”
  “那要怎么办?”
  “不管怎样,只能先朝筑地走。医院旁边通常有很多处方药局,说不定在路上会发现。”
  二人走出饭店。雨已停了,但他们还是拿着伞,当手杖用。他们打开手电筒照亮前方,一边以伞尖确认脚下地面状况,一边前进。地面龟裂了,有些地方甚至往上高起几十公分。相对的,也有些地方凹陷很深。过去被称为晴海大道的马路,现在只是被黑暗笼罩的崎岖险路。
  有人走动的动静惊醒诚哉,迷你手电筒的灯光在移动。是菜菜美坐在躺卧沙发上的未央身旁,好像正在检视温度计的数字。

  “怎么样?”诚哉一边靠近一边问道。
  “三十九度出头。比起刚才,好像又上升了一点。”菜菜美碰触放在未央额上的毛巾。“已经这么干了。”
  她把毛巾浸在身旁的洗脸盆水中,稍微扭乾后,再放到未央额头上。
  “要是冰块就好了……如果能稍微冷却,她应该会舒服多了。”
  未央表情痛苦地闭着眼,半开的小嘴发出的鼾声也很微弱。
  “我去找找看。”诚哉站起来。
  “找?找甚么?”
  “能够降低体温的东西。这里是饭店,我想应该有房客突然发烧时的应急用品,比方说退烧用的贴布或凝胶之类。”
  菜菜美点头。
  “如果有那种东西或许会好很多,河濑先生也还在发高烧。”
  “我去找找看。”
  诚哉拿着手电筒走出交谊厅。他去了服务台,打开柜台后面那扇门。用手电筒一照,看见桌子和柜子排放在一起。
  诚哉把桌子抽屉和柜子仔仔细细摸找过一遍,结果从柜子里翻出一个写了“医疗用品”四个字的箱子。里面有急救箱和口罩、纱布、运动贴布、抛弃式暖暖包皮、保冷剂等东西,偏偏找不到最重要的退烧贴布。急救箱中,只有市售的一般感冒药和肠胃药。
  诚哉叹口气,再次用手电筒照亮室内。后方有门,打开一看外面是走廊,旁边就是紧急出口。这门大概是为了让饭店员工不经过服务台便可出入办公室才设置的。
  诚哉不经意将光线转向馆内。突然,他看到某人倒卧在地。他愣了一下,慌忙跑过去。
  那是山西。但是从他身上盖着毯子可以看出,他不是倒地不起,是在别人的安置下躺平的。但诚哉不懂为何会有人让她躺在这种地方。
  诚哉抓住山西的肩膀,“山西先生。”他边喊边轻轻摇晃山西,但山西没醒。
  就在诚哉打算再喊一次时,他发觉自己抓住的肩头异常温热。他不禁凝视自己的手。
  他站起来,走向餐厅。进去之后,用手电筒朝睡觉的众人照去。
  太一正袒露肚子呼呼大睡,诚哉轻踢他的腿。太一缓缓扭动了几下,最后终于睁开眼。
  “啊……已经天亮了?”
  “还是晚上。重点是,冬树在哪里?”
  “冬树先生?我不知道。”太一睡眼惺忪地回答。
  诚哉转身,走出餐厅。他回到山西身旁,再次试着摇晃山西的身体。用的力气比刚才稍微大一点。
  “山西先生,山西先生。”
  埋在皱纹中的眼皮一动。迅速眨了几下后,老人微微睁眼。
  “山西先生,你还好吗?”
  也许是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山西只是微微点头。
  “我没看到冬树和明日香,他们俩到哪去了?”
  但山西没回答,就只是低声呻吟。
  诚哉走向逃生口。出了玻璃门,便用手电筒照亮四周。

  饭店周围淹水,到处都还淤积泥水。上面留有清晰的脚印。
  “混蛋……”诚哉朝黑暗唾骂。
  他把手电筒往上照,灯光照亮了筑地四丁目的路牌。冬树停下脚步,叹了一口气。
  “总算走到这里了。再加把劲就到了。”
  落在后头的明日香只简短地“嗯”了一声,她的声音中带有疲劳。这是当然的,光是走到这里就已耗费近三个小时。他们一路拚命走来,脚都快被泥泞吞噬了。
  “要休息吗?”
  明日香摇头。“如果现在休息,恐怕就再也走不动了。”
  “好吧。那,我们一鼓作气继续走。马上就到了,真的。”冬树再次迈步。
  晴海大道是横切过银座的主要干道,他们沿着那条路笔直前进。过程中,他们见证了东京这个大都市的毁灭程度:数寄屋桥的行人保护时相①路口,现在堆满了变成破铜烂铁的车辆,连走过去都有困难。华丽的购物大街变成鬼城,只剩下烧毁的大楼和瓦砾,歌舞伎座剧场也倒塌了。
  所谓的大都会,原来只要少了人群就会瓦解。这里如果本是人烟稀少的乡下小镇,肯定不会有如此巨大的变化吧。冬树再次深切感受到,这个城市其实是由许多人以微妙的平衡支撑起来的。
  “小心点,地上到处都是大楼的玻璃窗碎片。”
  嗯,明日香答腔。
  又走了一段路后,他照亮前方。灰色建筑物出现了,旁边停着一辆救护车。的确是医院没错!
  他们从急诊出入口进去。看来医院建造得很坚固,放眼所及,并没有哪个地方因地震受损。
  药剂部位于一楼。走进去后,冬树做了个深呼吸。他完全看不出想找的药物藏在成排柜子的何处。
  “看来只能从头到尾逐一检查了。幸好有你一起来,否则我一个人找,肯定很惨。”
  听到冬树这么说,明日香微笑点头。“你看吧。”
  “克流感的英文拼法是T、A、M、I、F、L对吧?”
  “应该是吧。我记得好像是黄白两色的胶囊。”
  “真的吗?”
  “嗯。学校宣导如何预防新流感时,给我们看过药品照片。”
  “那真是太好了。”冬树靠近柜子。
  但是药品似乎不是单纯按照字母顺序排列的。柜子上标了一些记号,医院人员想必能够轻易理解它们的意思吧,但冬树完全看不懂。看来只能根据黄白双色胶囊这个线索,一个一个地慢慢找了。
  “手电筒的灯光很碍事。这样一照,药是甚么颜色都看不出来了。”冬树皱起脸说。
  但明日香没回应。他觉得奇怪往旁一看,发现她蹲在地上。
  “你怎么了?”
  “嗯……没甚么。”她边说边站起来,但是好像很吃力。
  “喂,你该不会──”冬树冲过去,想摸她额头。
  “就跟你说没甚么嘛。”明日香甩开他的手。“我只是有点累。”

  “少骗人!”冬树强硬地把手放在她额前。果然,温度相当高。
  他默默凝视明日香的双眼。她的表情看起来快哭了。
  “我真的没关系……”
  “那怎么行。你甚么时候开始不舒服的?”
  “抵达医院不久之前。不过我觉得还好,你别担心。”
  冬树摇头,拉住她的手臂。
  “不管怎样,你先躺下。”
  他一边推着她的背,一边往外走。外面放着长椅,他让她在那里躺下。
  “看来我得赶紧找出克流感才行了。”冬树拚命抓头。“我去病房,拿个被子之类的东西过来。”
  “没关系,我不冷。倒是你,快去找药吧。”
  冬树咬唇。
  “看来只能这样了。”
  “对不起。我还是不该跟来的,我没想到会这样给你添麻烦。离开饭店时我明明还好好的……”明日香的泪水夺眶而出。
  “事到如今说这种话也没用。况且,我也一样有发病的可能。如果是我一个人时遇上这种情形,那才真的是要命。”
  所以我们根本不该离开饭店──这点冬树也知道,但是他实在无法眼睁睁看着大家陆续病倒,自己却甚么也不能做。
  冬树回到药剂部,重新搜寻克流感。他打算一找到就先让明日香服用。也许会引起精神错乱,但是到时他只要用力抱紧她,别让她乱动就行了。
  大约一个小时后,冬树终于找到克流感了。那玩意放在和他之前找的柜子完全不相干的另一个保管箱。正确的拼法,应该是“TAMIFLU”。
  “找到了。”冬树一走出去,就对明日香喊道。
  她虽然目光涣散,嘴角还是浮现了笑意。她的嘴巴动着,彷佛在说:太好了。
  “我也找到瓶装蒸馏水了,你马上吃药。”冬树把克流感的胶囊递上。
  明日香坐起上半身,把胶囊放进口中,和水一起吞下,然后立刻又躺下。
  “暂时先观察一下情况吧。虽然会令我哥他们担心,但也没办法了。”
  可是明日香缓缓摇头。
  “那可不行。好不容易找到药,应该赶紧拿回去。”
  “话是这么说没错,但你现在身体这样根本不能走。”
  “嗯。如果带我一起走,我也觉得不可能。所以冬树,你自己回去吧。”
  “你说甚么傻话。我怎么可能做那种事。”
  “你不用担心我,我已经吃了药,我想只要在这儿睡一下就会好多了。等我好一点了,我再自己回去。反正我知道怎么走。”
  “那怎么行──”
  “拜托……”明日香闭上眼,呓语般喃喃重复着这句话。“我拜托你。”
  注释:
  ①scramble crossing,设于十字路口的行人穿越号志系统。号志令所有车辆暂停的期间,行人可从各个方向直行或斜角穿越马路。
或许您还会喜欢:
海市蜃楼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2
摘要:“大江山高生野远山险路遥不堪行,未尝踏入天桥立,不见家书载歌来。”这是平安时期的女歌人小式部内侍作的一首和歌,被收录在百人一首中,高宫明美特别喜欢它。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歌中描绘了她居住的大江町的名胜,但真正吸引她的是围绕这首和歌发生的一个痛快淋漓的小故事,它讲述了作者如何才华横溢。小式部内侍的父亲是和泉国的国守橘道贞,母亲是集美貌与艳闻于一身,同时尤以和歌闻名于世的女歌人和泉式部。 [点击阅读]
海边的卡夫卡
作者:佚名
章节:51 人气:2
摘要:这部作品于二零零一年春动笔,二零零二年秋在日本刊行。《海边的卡夫卡》这部长篇小说的基本构思浮现出来的时候,我脑袋里的念头最先是写一个以十五岁少年为主人公的故事。至于故事如何发展则完全心中无数(我总是在不预想故事发展的情况下动笔写小说),总之就是要把一个少年设定为主人公。这是之于我这部小说的最根本性的主题。 [点击阅读]
牙医谋杀案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2
摘要:吃早饭的时候,莫利先生的心情绝称不上极佳。他抱怨熏肉的味道不好,不明白咖啡为什么非要给弄得象泥浆似的,而他对面包的评价是每一片都比上一片更难以下咽。莫利先生个头不高,却有一副给人决断感的颚和好斗感的下巴。他姐姐身材高大,颇有女手榴弹兵的气度,她料理着他的生活。她若有所思地看着弟弟,问他洗澡水是不是又该冷了。莫利先生勉强回答了一声没冷。 [点击阅读]
牛虻
作者:佚名
章节:38 人气:2
摘要:六月里一个炎热的傍晚,所有的窗户都敞开着,大学生亚瑟·勃尔顿正在比萨神学院的图书馆里翻查一大迭讲道稿。院长蒙太尼里神甫慈爱地注视着他。亚瑟出生在意大利的一个英国富商勃尔顿家中,名义上他是勃尔顿与后妻所生,但实则是后妻与蒙太尼里的私生子。亚瑟从小在家里受异母兄嫂的歧视,又看到母亲受他们的折磨和侮辱,精神上很不愉快,却始终不知道事情的真相。 [点击阅读]
狗年月
作者:佚名
章节:48 人气:2
摘要:你讲。不,您讲!要不,就由你讲吧。也许该由演员开始?难道该由稻草人,由所有这些稀里糊涂的稻草人开始?要不,就是我们想等着,等到这八颗行星在宝瓶座中聚集在一块儿?请您开始吧!当时,到底还是您的狗叫了。可是在我的狗叫之前,您的狗已经叫了,而且是狗咬狗。 [点击阅读]
王子与贫儿
作者:佚名
章节:5 人气:2
摘要:爱德华:爱德华和汤姆这两个少年,是这篇故事的主角。他们两个人,由于偶然的巧合,不仅是同年同月同日生,而且两个人的面貌也很相似,但两个人的命运却有天壤之别。爱德华是英国的王子,汤姆则是个小乞丐。有一天,爱德华王子在宫苑里散步,看到一个卫兵正在怒责一个衣衫褴褛的少年,由于同情心,他就带这少年进入王宫,想不到却因此发生一连串意想不到的事情,差一点几就丧失了英国王位的继承权。 [点击阅读]
理想国
作者:佚名
章节:18 人气:2
摘要:柏拉图(公元前427年-347年)是古希腊的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年-399年)①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年-322年)的老师。他一生大部分时间居住在古希腊民族文化中心的雅典。他热爱祖国,热爱哲学。他的最高理想,哲学家应为政治家,政治家应为哲学家。哲学家不是躲在象牙塔里的书呆,应该学以致用,求诸实践。有哲学头脑的人,要有政权,有政权的人,要有哲学头脑。 [点击阅读]
理智与情感
作者:佚名
章节:59 人气:2
摘要:【作者简介】简·奥斯汀(1775~1817)英国女小说家。生于乡村小镇斯蒂文顿,父亲是当地教区牧师。奥斯丁没有上过正规学校,在父母指导下阅读了大量文学作品。她20岁左右开始写作,共发表了6部长篇小说。1811年出版的《理智和情感》是她的处女作,随后又接连发表了《傲慢与偏见》(1813)、《曼斯菲尔德花园》(1814)和《爱玛》(1815)。 [点击阅读]
生的定义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我现在正准备在世田谷市民大学讲演的讲演稿。主办单位指定的讲演内容是这样的:希望我把三年前在小樽召开的全北海道残疾儿童福利大会上讲的话继续讲下去。上次大会的讲演记录,业已以“为了和不可能‘亲切’相待的人斗争下去”为题出版发行了。于是我就把该文章重新读了一遍,考虑如何接着往下讲。(该文载《核之大火与“人的”呼声》一书,岩波书店出版。 [点击阅读]
畸形屋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2
摘要:大战末期,我在埃及认识了苏菲亚-里奥奈兹。她在当地领事馆某部门担任一个相当高的管理职位。第一次见到她是在一个正式场会里,不久我便了解到她那令她登上那个职位的办事效率,尽管她还很年轻(当时她才二十二岁)。除了外貌让人看来极为顺眼之外,她还拥有清晰的头脑和令我觉得非常愉快的一本正经的幽默感。她是一个令人觉得特别容易交谈的对象,我们在一起吃过几次饭,偶尔跳跳舞,过得非常愉快。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