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悖论13 - 第二十二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倾盆大雨连续下了一整天。冬树隔着餐厅玻璃向外眺望,摇了摇头。天空一直阴阴的,一点要放晴的迹象也没有。
  明日香走过来了,她也看着窗外。冬树听见她叹气。
  “好像水中饭店。”
  “的确。”
  饭店四周已完全泡在水中了,看不见地面。再这样下去,地板浸水恐怕是早晚的问题。
  “雨真的可以这样无止尽地下个不停吗?雨云难道都不会用光吗?”
  “雨云是在海上生成的。只要海水没干涸,应该永远不愁缺货吧。”
  “是吗。对手是大海,那就只好认输了。”明日香把手上的东西朝冬树递上。“来,这个给你。”
  是罐装番茄汁。冬树道声谢接下。
  “不晓得有多少年没喝过番茄汁了。”他边摇罐子,边说。
  “我也是。不过,我本来就不怎么爱喝。”
  “可是你现在却想喝了?”
  “那是因为如果不喝点这种东西,就完全摄取不到蔬菜。”明日香拉开拉环,大口喝下。从她品尝的表情看来,她的确不觉得那好喝。
  她说这果汁是从饭店客房里的小冰箱拿来的。除了番茄汁,好像还有啤酒和罐装咖啡、矿泉水等等。
  冬树也试着喝了番茄汁。虽然一点也不冰,但舌头感受到蔬果类特有的菜味后,感觉还是很舒服。不需明日香提醒,他也早就觉得欠缺蔬菜摄取了。光靠真空包皮食品和罐头,无法摄取到足够的份量。
  “我们还会有吃到新鲜蔬菜的那天吗?还有生鱼片之类的。”
  “植物还在生长,只要去哪找找看,一定能发现蔬菜。”
  “生鱼片呢?”
  “生鱼片嘛……恐怕就不可能了吧。”冬树垂眼望向罐子。
  明日香在旁边的椅子坐下,摇摇头。
  “人类和动物从地表消失了,所以鱼类也从海中消失了吗?”
  “寿司店养在水槽里的活鱼就消失了。”
  “真不敢相信。”明日香喝着番茄汁,凝视罐身。“就跟我居然在喝番茄汁一样难以置信。”
  冬树想,这种时候亏她还有心情开玩笑,边想边在她身旁坐下。
  “不知道我们这些人会变成怎样。食物迟早会吃光,也没住的地方,更没有交通工具。不管怎么想,状况都令人绝望。”
  “我还没有放弃喔。”明日香说。“虽说大家消失了,但又不是死了。他们一定在别的地方。而且,我认为他们正在找我们。”
  “但愿如此。”
  “你别这么愁眉苦脸嘛。我为了鼓舞士气,可是拚命往好处想耶。”明日香皱起脸。“之前我不也说过吗。最大的危机之后,一定会有最棒的转机来临。我就是在等那个。”
  冬树点点头,咧开嘴角。
  “说得也是,也只能往好处想了。”他一边喝着番茄汁,一边暗想:要靠高中女生鼓励未免太没用了。
  “那两个人,不会有事吧?”明日香问。
  “哪两个人?”
  “你哥和菜菜美小姐呀。他们不会感染新流感吧?”

  诚哉和菜菜美现在也还待在交谊厅,好像在照顾那个男人,但详情不明。据说太一送食物过去时,诚哉要他不要待太久。
  “要真是那样,他应该会有甚么消息传过来吧。我哥他们应该也会小心提防。”
  说得也是,明日香说完话,撩起浏海。
  “你哥……他真的好厉害喔。”
  “是吗。”又是赞美老哥吗?冬树边想边应声。
  “他自己虽然说他不是甚么领导人物,可是如果没有他在,我想我们可能早就死在哪里了。说不定,也无法这样相遇。”
  “那种事,谁也不知道……”
  “像这种时候,的确需要有个人带领大家。能够有他在,我觉得真是太好了。如果大家各持己见恐怕甚么事也决定不了,气氛可能也会变得很糟。幸好有他在,我们才能暂时活下来。像他那样的人,如果是我们学校的老师该多好。”
  “这种话,你该对他本人说。他一定会告诉你他不是当老师的料。”
  “那个人,还是适合当警察吗。”明日香皱起鼻子。“不过话说回来,他好像层级很高,该怎么说……他是地位很高的人吧?”
  “他是警视厅搜查一课的管理官,阶级是警视①。”
  虽然不确定明日香是否了解这些官衔,但她还是惊呼好厉害。接着,她又歪着小脑袋问:“那冬树你是甚么阶级?”
  “巡查。”他闷声回答。“辖区分局的小刑警。”
  明日香毫不客气地噗哧一笑。
  “原来是这样。要爬到诚哉先生的位子,得费很大的力气吧。”
  “我哪爬得到啊。人家是高学历高出身的名牌精英,我是没学历没出身。从起跑点就不一样。”
  “那是怎么不一样?甚么出身不出身?”
  “通过国家公务员考试被警视厅录用的人就是高级出身,只通过一般县市警员考试的人是没出身。简而言之我哥是国家公务员,我们是地方公务员。就算顺利升迁好了,以我们这样的背景爬到我哥现在的地位时,也快要退休了。”
  “啊?差别那么大啊。既然如此,你一开始也走精英路线去报考那个不就好了?”
  “哪有你说的那么简单。国家公务员考试也分很多种,必须考取最高级的考试才行。能够考取的,都是东大毕业的那种人。”
  “那,诚哉先生也是东大的?”
  “对呀。”
  “好厉害喔。”明日香目瞪口呆。“居然有人都念到东大了,还想当警察。我头一次知道。”
  “这一点也不稀奇。况且,我哥当警察是家里的教育方针。我们的老爸就是警察,他好像很希望儿子继承衣钵。我哥从小就聪明,他心想,既然要当警察不如立志走精英路线,所以就用功念书。”
  “嗯……可是冬树,你却不想那样努力用功是吧。”
  “我啊,”他迟疑着,在想该不该说,最后还是开了口。“我根本不想当甚么警察。上大学时,我也毫无那个打算。我当时另有梦想。”

  “你本来想当甚么?”
  “这个嘛……没甚么好说的啦。”
  “你怎么这样,很讨厌耶。既然都说到一半了,就全部说出来嘛。”
  说呀说呀,明日香拚命催促。冬树皱起脸,搓搓鼻子底下。
  “我想当老师,体育老师。”
  “啊?学校老师?啊──”明日香的表情显示出她打从心底感到惊讶。
  “真是抱歉喔,想当老师的不是我哥而是我。”他来回滚动桌上的果汁空罐。
  “我只是有点意外所以吓了一跳嘛。嘿,原来是这样啊。嗯,冬树当老师或许也满不错的。但你后来为甚么转换方向了?因为太崇拜你哥吗?”
  “才不是,是别人要求的。”
  “谁要求你?你爸?”
  “是我妈。”冬树回答。“老实告诉你吧,我跟我哥是同父异母。我哥的母亲年轻时就过世了,我妈是续弦。当然,并没有因此就有甚么差别待遇。我爸算是很疼我妈,也从来不会拿我哥和我做比较,但是我想我妈可能还是感到心虚。”
  “为甚么?因为她是后母?”
  “应该说,是因为我的表现不佳吧。”冬树抓抓头。“我哥从小品学兼优,从来没让家里花过甚么钱。他靠自己的本领考取东大,又顺利通过国家考试。让父母伤透脑筋的是我。我大学重考,最后念的是学费很贵的二流大学,大三时又留级。我妈觉得无地自容。前妻的小孩一帆风顺地走上精英之路,自己生的小儿子却是没出息的败家子,她当然很没面子。”
  “那是她想太多了吧?周遭的人根本不会在意那种事。”
  “实际如何的确不得而知,但是当事人自己就是会在意。比方说我妈和我。于是,有一天,我妈对我说:‘儿子,你想不想当警察?’我能理解我妈的心情。她大概是觉得,我爸希望我也能当警察,所以至少该满足他这个心愿吧。我当场就回答:‘好啊,当警察也可以。’”
  明日香不置可否地哼了一声,然后莞尔一笑。
  “你也有好的一面嘛。”
  冬树皱起眉头。
  “那有甚么了不起,我和我哥的差距还是一样大得离谱。这么无聊的话题,一讲就讲了这么久,你听听就忘了吧。”
  “才不无聊呢,很有意思。现在我终于懂了。你们兄弟之间的气氛实在太不自然、太尴尬了,我本来还想,在这种状况下你们居然还有心思吵架。”
  “从小我们一直就是这样相处的。”
  “那种相处模式最好趁早改掉喔,否则会让周遭都变得很闷。”明日香喝完番茄汁,站起身来。她的视线瞥向远处,“咦”了一声。“是未央。”
  冬树也转过身,发现未央在餐厅角落抱膝而坐。
  “那孩子,实在很可怜,竟然发不出声音。”明日香说。“也难怪她会那样,就连我们这些大人都快要疯了。”
  “不过话说回来,你不觉得那对母女,有点怪怪的吗?”
  “我也早就有同样的疑问了。你们兄弟固然古怪,那对母女更不正常。因为未央很少待在荣美子身边,荣美子好像也对她有所顾忌。我甚至怀疑她们不是亲生母女。”

  “怎么可能。你想想,她们长得一模一样。”
  “这点我当然也知道……”
  这时,太一从厨房出来。“请你来一下。”
  “怎么了?”
  “我想跟你商量食物的事。”
  “又是为了食物?你怎么满脑子就只有那个。”
  一进厨房,巨大的调理台上堆满罐头和真空包皮食品。荣美子站在一旁。
  “我找遍整间饭店,只搜集到这点食物。我想能吃的恐怕只有这些。”太一说。“不用我说你应该也知道,冰箱里的东西全坏了。”
  冬树望着台子上堆的东西。份量足以开一家小型乾货店。但如果要供十二人天天吃会怎样呢──
  “这样可以吃几天?”冬树并没有针对谁提出这个问题。
  “就算可以勉强单吃蟹肉罐头和鱼子酱好了,蓝莓果酱总不能当饭吃吧。”太一面露不悦。
  “如果有白饭,我想应该可以勉强撑个一星期。”荣美子低语。
  “白饭?没有米吗?”
  “米倒是有,问题是没工具煮。”太一回答。“唯一能仰赖的小瓦斯,只剩下三罐。如果煮饭和炒菜各用一罐,接下来就只能再吃三次热食了。”
  “不能煮饭这可是严重问题。面包皮呢?”
  太一向后仰,动作夸张。“天气这么闷热,早就发霉了啦。”
  “是吗。”冬树交抱双臂。“那就只能用别的方法生火了。比方说,拿东西来烧。”
  “换言之,又得搭个烤肉架了。而且,这次可不像上次有木炭那种方便的工具喔。”
  “去找些木材吧,把家具拆开也行。叫其他人也一起帮忙吧。话说回来,怎么没看到小峰先生和户田先生?”
  “他们两个正在后面制作收集雨水的器具。”
  “收集雨水?”
  “因为水就算有再多也不够,就连煮饭也总得先洗米吧。”
  “对喔……”
  他深深体会到,大家等于是置身无人岛了。而且,这是个没有清澈的河川流淌、也没有树木结果的孤岛。钓不到鱼,更不会有野兔。
  “喂,不好了!”明日香冲过来。
  “这次又怎么了?”
  “未央她……”说到这里,她忽然打住。
  荣美子不发一语地走出厨房,冬树等人也跟在她后头。
  未央还待在刚才那个地方。她环抱双膝,把脸埋在其间。
  “未央!”荣美子跑过去,抬起女儿的头。连冬树也看得出来,未央浑身无力。荣美子把手放在她额头。
  “怎么样?”冬树问。
  荣美子满脸绝望地说:“好烫……她在发高烧。”
  注释:
  ①按日本的警察法规定,阶级自上而下依序为警视总监、警视监、警视长、警视正、警视、警部、警部补、巡查部长、巡查长、巡查。警视以上的人数仅占全体警察的百分之三。
或许您还会喜欢:
包法利夫人
作者:佚名
章节:52 人气:2
摘要:荐语:未满十八岁请在家长指导下阅读本书。版本较好的是上海译文出版社周克希先生的译本。价廉物美,仅10元一本,现在最便宜最没有人看的恐怕就是这些名著了。【小说】--引言小说描写的是一位小资产阶级妇女,因为不满意夫妻生活平淡无奇而和别人通|奸,最终因此身败名裂,服毒自杀的故事。 [点击阅读]
匹克威克外传
作者:佚名
章节:57 人气:2
摘要:匹克威克派除却疑云,把黑暗化为耀眼的光明,使不朽的匹克威克的光荣事业的早期历史免于湮没,这第一线光辉,是检阅匹克威克社文献中如下的记载得来的;编者把这个记录呈献于读者之前,感到最大的荣幸,这证明了托付给他的浩瀚的文件的时候所具有的小心谨慎、孜孜不倦的勤勉和高超的眼力。一八二七年五月十二日。主席,匹克威克社永任副社长约瑟夫·史密格斯阁下。一致通过如下的决议。 [点击阅读]
南回归线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2
摘要:《南回归线》作为亨利·米勒自传式罗曼史的重要作品,主要叙述和描写了亨利·米勒早年在纽约的生活经历,以及与此有关的种种感想、联想、遐想和幻想。亨利·米勒在书中描写的一次次性*冲动构成了一部性*狂想曲,而他的性*狂想曲又是他批判西方文化、重建自我的非道德化倾向的一部分。 [点击阅读]
叶盘集
作者:佚名
章节:18 人气:2
摘要:地球夕阳西坠,黄昏的祭坛下,地球,接受我双手合十最后的顶礼!女中俊杰,你历来受到英雄的尊崇。你温柔而刚烈,秉性中揉合着男性、女性的迥异气质;以不堪忍受的冲突摇撼人们的生活。你右手擎着斟满琼浆的金钟,左手将其击碎。你的游乐场响彻尖刻的讥嘲。你剥夺英雄们享受高尚生活的权力。你赋于“至善”以无上价值,你不怜悯可怜虫。你在繁茂的枝叶间隐藏了无休无止的拼搏,果实里准备胜利花环。 [点击阅读]
名人传
作者:佚名
章节:55 人气:2
摘要:《名人传》包括《贝多芬传》、《米开朗基罗传》和《托尔斯泰传》三部传记。又称三大英雄传。《贝多芬传》:贝多芬出生于贫寒的家庭,父亲是歌剧演员,性格粗鲁,爱酗酒,母亲是个女仆。贝多芬本人相貌丑陋,童年和少年时代生活困苦,还经常受到父亲的打骂。贝多芬十一岁加入戏院乐队,十三岁当大风琴手。十七岁丧母,他独自一人承担着两个兄弟的教育的责任。1792年11月贝多芬离开了故乡波恩,前往音乐之都维也纳。 [点击阅读]
名利场
作者:佚名
章节:75 人气:2
摘要:《名利场》是英国十九世纪小说家萨克雷的成名作品,也是他生平著作里最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杰作。故事取材于很热闹的英国十九世纪中上层社会。当时国家强盛,工商业发达,由榨压殖民地或剥削劳工而发财的富商大贾正主宰着这个社会,英法两国争权的战争也在这时响起了炮声。 [点击阅读]
在人间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2
摘要:《在人间》是高尔基自传体小说三部曲的第二部,写于1914年。讲述的是阿廖沙11岁时,母亲不幸去世,外祖父也破了产,他无法继续过寄人篱下的生活,便走上社会,独立谋生。他先后在鞋店、圣像作坊当过学徒,也在轮船上做过杂工,饱尝了人世间的痛苦。在轮船上当洗碗工时,阿廖沙结识了正直的厨师,并在他的帮助下开始读书,激发了对正义和真理追求的决心。 [点击阅读]
太阳照常升起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2
摘要:欧内斯特.海明威,ErnestHemingway,1899-1961,美国小说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海明威1899年7月21日生于芝加哥市郊橡胶园小镇。父亲是医生和体育爱好者,母亲从事音乐教育。6个兄弟姐妹中,他排行第二,从小酷爱体育、捕鱼和狩猎。中学毕业后曾去法国等地旅行,回国后当过见习记者。第一次大战爆发后,他志愿赴意大利当战地救护车司机。1918年夏在前线被炮弹炸成重伤,回国休养。 [点击阅读]
安德的代言
作者:佚名
章节:19 人气:2
摘要:星际议会成立之后1830年,也就是新元1830年,一艘自动巡航飞船通过安赛波①发回一份报告:该飞船所探测的星球非常适宜于人类居住。人类定居的行星中,拜阿是距离它最近的一个有人口压力的行星。于是星际议会作出决议,批准拜阿向新发现的行星移民。如此一来,拜阿人就成为见证这个新世界的第一批人类成员,他们是巴西后裔,说葡萄矛浯,信奉天主教。 [点击阅读]
安迪密恩
作者:佚名
章节:60 人气:2
摘要:01你不应读此。如果你读这本书,只是想知道和弥赛亚[1](我们的弥赛亚)做爱是什么感觉,那你就不该继续读下去,因为你只是个窥婬狂而已。如果你读这本书,只因你是诗人那部《诗篇》的忠实爱好者,对海伯利安朝圣者的余生之事十分着迷且好奇,那你将会大失所望。我不知道他们大多数人发生了什么事。他们生活并死去,那是在我出生前三个世纪的事情了。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