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悲惨世界 - 《悲惨世界》读书笔记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悲惨世界》毫无疑问是我最喜欢的世界名著。
  最开始看这本书的时候我大概八九岁。在电视上看了《悲惨世界》的电影,便从爸爸的书架上翻出这部小说来看。很旧的书,纸页已经发黄,还是繁体字印刷的,并 且只有前两册(共五册)。我却完全被这个故事吸引住了。有很多感人的细节,与电影画面交织在一起,深深印在我的脑海中。特别是那位善良的主教大人,冉阿让 偷了他的银器,被警察押着来到他面前时,他对冉阿让说:“您为什么不说这是我送给您的呢?”就这一句话,改变了冉阿让的一生。
  我那时最爱看的是冉阿让去领小女孩珂赛特的情节。和我那时差不多大小的小女孩珂赛特,本来那么漂亮、天真、可爱的孩子,远离母亲,落入火坑,饱受欺凌,陷 入那么悲惨的境地。直到那一晚,冉阿让出现在珂赛特的世界里,帮她提水,送她洋娃娃,送她银币。他就像天神一样,给她带来光明和希望,带她逃离黑暗,获得 新生。雨果的笔触是如此生动,我仿佛亲临其境,和珂赛特同悲同喜。那一章读来令人心酸,却最终欣慰。
  还有冉阿让带着珂赛特在黑夜里逃亡,躲避警察追捕的情节。惊险紧张,读起来为他们捏了一把汗,直到他们逃离险境。
  少年时反复地读我所喜欢的部分,对那些细节都极其熟悉,中学时从县城的图书馆借到了全本。不过那时主要关心的是情节,跳过了很多枝蔓铺垫的内容,只是追踪主要故事情节的发展。这本书实在大部头,直至今日,我仍然没有完整地读完。
  去年寒假回家,又从书架上拿出1、2册来读,仔细地读了那些少年时跳过的内容。此时吸引我的已不仅仅是情节,而是心理和气氛的描写。比如冉阿让刚出狱时那 种被世人遗弃的孤独和绝望,本来由于那种绝望,他已经准备放任自己陷入罪恶的深渊。是主教的仁善,拯救他免于又一次的牢狱之灾,也拯救了一颗濒于绝望的 心。从此世上少了一个凶恶的苦役犯,而多了一个义人。
  仁爱就像种子,播于人心就会生根发芽,并泽被于更多的人。
  当冉阿让听说无辜的商马第伯伯被误认为是冉阿让而将被判罪,那一夜的内心挣扎实在扣人心弦。冉阿让不是圣人,他也有自私的想法,但当他终于走上法庭自首的那一刹那,没有一个读者不为之动容吧。
  因为对死去的芳汀的承诺,他再度逃亡,救出了珂赛特。从此他成为了这个孤女唯一的依靠,无论是出于慈悲还是承诺,他给了珂赛特最无私的爱。
  始终对小说中这句话印象很深:“主教在冉阿让心里唤醒了善的意义,而珂赛特在他心里唤醒了爱的意义。”原来一个人需要另一个人的唤醒和拯救。那么在我们的生命里,又是否存在这样的人,唤醒我们心灵中深藏的力量?
  读这部小说,很多地方几乎令人感动得落泪。雨果对人世的疾苦有如此深切的体察,然而他又如此信仰善与爱的力量,相信它们可以拯救世界。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一种大悲悯的情怀。
  曾经看过对这本书很教条式的评价,说这本书是浪漫主义作品,说相信依靠善与爱来解决社会中的问题脱离现实。总之与批判现实主义作品相比不够深刻云云。后来 上了大学,明白那些所谓主义的划分原来没什么意义。或许是吧,现实生活中几乎不存在这样的义人,不存在这么多离奇巧合的情节。但我觉得文学作品之所以震撼 人心,正在于它表达了一种终极的理想。仁善与博爱的理想,灵魂的自我拯救,正是这部书最伟大的地方。
  但这本书同样是现实的。记得这本书的题记“贫穷使男子潦倒,饥饿使妇女堕落,黑暗使儿童羸弱,——只要这些问题还得不到解决,只要这世界上还有愚昧和困 苦,那么,和本书同一性*质的作品都不会是无益的”。小时候读这部书时还不谙世事,只是当作别人的故事来读。而如今,我明白中国现实社会中类似的现象一点也 不少见,可是谁能像雨果一样,真切地体会那些生活在最底层人们的痛苦,写出这样深刻感人的作品?
或许您还会喜欢:
模仿犯
作者:佚名
章节:46 人气:2
摘要:1996年9月12日。直到事情过去很久以后,塚田真一还能从头到尾想起自己那天早上的每一个活动。那时在想些什么,起床时是什么样的心情,在散步常走的小道上看到了什么,和谁擦肩而过,公园的花坛开着什么样的花等等这样的细节仍然历历在目。把所有事情的细节都深深地印在脑子里,这种习惯是他在这一年左右的时间里养成的。每天经历的一个瞬间接一个瞬间,就像拍照片一样详细地留存在记忆中。 [点击阅读]
死亡约会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怎样,非把她杀掉不行吧?”这句话流进寂静的暗夜,在附近回响片刻,旋即在黑暗中向死海消逝。赫邱里·白罗手搁窗环上,迟疑了一阵。随即双眉紧皱,猛然关起窗子,仿佛要把有害的夜气全部关在外头一样,白罗自幼就相信,外头的空气最好不要让它流进房间,尤其夜晚的空气对身体更是有害。放下窗帘,紧紧挡住窗户,他向床铺走去,微微一笑。 [点击阅读]
死亡草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2
摘要:“不解之谜。”雷蒙德-韦思特吐出一圈烟云,用一种自我欣赏,不紧不慢的腔调重复道:“不解之谜呀。”他很满意地环顾着四周。这房子已经有些年头了,屋顶的房梁已经变黑。房间里陈设着属于那个年代的家具,做工考究。雷蒙德-韦斯特露出了赞许的目光。作为一名作家,他喜欢完美。他在简姑姑的房间里总能找到那种舒适的感觉,因为她把房间布置得很有个性。他一眼望过去,她直直地坐在壁炉边祖父留下来的那把椅子上。 [点击阅读]
沉睡的记忆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既没有月亮也没有星星,可是不知在何处漂浮着微光。整个白色公馆朦胧地浮现在黑暗之中。L字形的公馆中,位于最黑暗处的门微开着。从门缝露出来的光线,像是窥探外面一样。周围是一片寂静的黑暗,冷雨持续地下着,甚至连虫鸣都停止了。关掉公馆内的灯,借着手电筒的微亮,三个男人走了出来。前面的男人手拿铁锹,后面的两个人一前一后地抬着木箱。 [点击阅读]
波洛圣诞探案记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2
摘要:我亲爱的詹姆斯:你一直是我最忠实最宽容的读者之一,正因为这样,当我受到你一点儿批评,我就为此感到极大的不安。你抱怨说我的谋杀事件变得太文雅了,事实上是太贫血了。称渴望一件“血淋淋的暴力谋杀”,一件不容质疑的谋杀案:这就是特别为你而作的故事。我希望它能让你满意。 [点击阅读]
海顿斯坦诗选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2
摘要:海神庙完成了,耸立在玫瑰如绣的花园里,旁边站着建造者,臂膀上,靠着他年轻的妻.她用孩童般的愉悦之声说:“我的杯中溢满了快乐,把我带到纳克萨斯①海滨的人,如今在这里建造了一座光辉的神庙,这是他不朽的故土。”她的丈夫严肃地说:“人死后,他的名字会消失,而神庙,却永远如此屹立。一个有作为的艺术家,在看到自己的精神为人传颂时,他就永远活着,行动着。 [点击阅读]
火花
作者:佚名
章节:5 人气:2
摘要:“你这个白痴!”他老婆说着就把她的牌甩了下去。我急忙扭过头去,避免看见海利·德莱恩的脸;不过为什么我想避免看见那张脸,我可不能告诉你,就更不可能告诉你为什么我竟然会料想到(如果我真的料想到的话)像他这样年纪的一个显要人物会注意到我这样一个完全无足轻重的小青年遇到的事了。 [点击阅读]
烟囱大厦的秘密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君子-周!”“啊,那木是吉米-麦克格拉吗?”佳色游览团的团员是七位面色抑郁的女士和三位汗流泱背的男士。现在,他们都相当注意地从旁观望。他们的导游凯德先生显然碰到一个老朋友了。他们都非常赞美凯德先生。他那瘦高的个儿,晒得黑黑的面孔和轻松愉快的态度,都很令人欣赏。团员当中若有争论,他总能轻轻地为他们排解,并且能够把他们哄得心平气和。现在,他遇见的这个朋友的确是一个样子很奇特的人。 [点击阅读]
爱弥儿
作者:佚名
章节:47 人气:2
摘要:我们身患一种可以治好的病;我们生来是向善的,如果我们愿意改正,我们就得到自然的帮助。塞涅卡:《忿怒》第十一章第十三节。※※※这本集子中的感想和看法,是没有什么次序的,而且差不多是不连贯的,它开始是为了使一位善于思考的贤良的母亲看了高兴而写的。 [点击阅读]
牙医谋杀案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2
摘要:吃早饭的时候,莫利先生的心情绝称不上极佳。他抱怨熏肉的味道不好,不明白咖啡为什么非要给弄得象泥浆似的,而他对面包的评价是每一片都比上一片更难以下咽。莫利先生个头不高,却有一副给人决断感的颚和好斗感的下巴。他姐姐身材高大,颇有女手榴弹兵的气度,她料理着他的生活。她若有所思地看着弟弟,问他洗澡水是不是又该冷了。莫利先生勉强回答了一声没冷。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