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把时间当作朋友 - 第五章 小心所谓“成功学” 5.b 成功的定义--“成功学”的核心缺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成功究竟是什么,好像谁都知道,却又谁都说不清楚,也很难找到一个统一的定义。字典里的解释倒是简单明了,所谓成功,就是达成预期目标。这个解释固然正确,却不完整,因为,每个人可能预期的“目标”实在是千差万别。
  然而,在那些占满了几乎每个书店一个专柜甚至专区的“成功学”书籍中,可以看到他们的共同点,就是“成功”定义简单化、庸俗化。最近《新周刊》12 有一篇不错的文章,标题是《有一种毒药叫成功》。对于“成功学”对“成功”庸俗而又过分简单化的定义,《新周刊》如此讽刺:
  ……在成功学的逻辑中,如果你没有赚到“豪宅、名车、年入百万”,如果你没有成为他人艳羡的成功人士,就证明你不行,你犯了“不成功罪”!
  助你“实现人生价值”、“开发个人潜能”、“三个月赚到一百万”、“有车有房”、“三十五岁以前退休”……成功学泛滥于职场和网络,上进人群迷失在多款提升课程和短期培训班里,成功学大师满天飞,成功学培训蔚为大观成产业。
  ……当全民成功变成狂热风潮,成功上升为绝对真理般的、人人趋之若鹜的主流价值观,成功学就是一粒毒药,而信奉成功学的人就沦为牺牲品。
  有趣的是,尽管每个人都说“这世界变化快”,可是最终我们总是发现“没什么变化”。今天的“豪宅、名车、年入百万”是很多男人梦寐以求的东西,甚至是姑娘们选择配偶的条件。翻翻旧报纸吧,六七十年代,姑娘们择偶要求男方要有“四大件”:手表、自行车、缝纫机、沙发;八十年代也要求有“四大件”:电视机、冰箱、录音机、洗衣机;二三十年之间的表面变化反映的是本质上的不变--反映的都是人们“想要拥有未曾拥有的物质或者资源”的强烈愿望。

  其实,谁都知道一个道理,“你不可能什么都有”。没有人是傻子。可是,“想要拥有未曾拥有的物质或者资源”愿望是如此强烈,所以,人们开始转到另外一个方向上去:“我拥有的是不多,但是比你多!这样我就很快乐。”细观很多人所定义的“成功”,归根结底其实只要四个字就可以概括--“高人一等”,即,市井语言中所谓的“牛×”。不能做到比谁都牛,那么最好“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退而求其次也起码应该是比大部分人或者很多人更牛。
  用这样的方法定义“成功”,早就注定了尴尬的结局。财富也好,权利也说,地位也罢,用这些东西去定义成功,只不过是说法不同而已。绝大多数人的追求不过如此。要是比谁都牛就是成功的话,这世界上就不会有成功者了--上帝最牛逼(如果他、她,或者它,真的存在的话)--而且那还不是人,是神。然而,大多数人从来不觉得他们的定义有什么问题。要么怎么会有人甚至连阳具都肯放弃而去做奴才呢?--这种例子古今中外哪儿都有,随手一抓从指缝里都能漏出无穷多。
  事实上,被基督教定义为七宗罪之一的“嫉妒”也是这样产生的。嫉妒的产生源自于对自己与他人之的差异的扭曲理解。大多数人一生无法摆脱由比较而产生的情绪,不管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有人说,幸福是一种比较。更有人戏谑到,对一个男人来讲,幸福就是自己的收入总是比妹夫的收入多20%。有句广告词颇为流行,事实上也同样基于一模一样的心理: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可是问题在于,比较是相对的,相对是永远没有尽头的。于是,我们可以轻松想象那些把自己的幸福观建立在与他人比较的结果之上的人来说,幸福快乐永生永世难以获得,就算偶尔产生了幸福快乐的感觉,也必然昙花一现,因为总是有人有比他们更加年轻貌美或者英俊潇洒,收入更高、权利更大,地位身份更尊贵、财富数量更加庞大。
  有一些人看透了这一切,可是却选择了逃避。这些人会认为“万物皆空”,一切都是幻想而已。于是生成自己可以跳出红尘,远离喧嚣。其实,这也只不过是心智力量太弱的表现而已。
  另外一些人也看透了这一切,却没有选择逃避。而是坦然地接受。他们运用自己的心智力量去分辨哪些快乐或者幸福是必须建立在比较基础之上的,而哪些快乐或者幸福是无需比较同样可以获得的。然后,把时间花在寻找甚至制造那些无需比较就可以获得的快乐与幸福--当然,同样要付出很多代价--然后无怨无悔地生活,尽情地欢乐,平静地痛苦。
  一位外科大夫感觉到很快乐很幸福,因为他刚刚从死神手里抢回来一个年轻的生命。一位中学老师感觉到很快乐很幸福,因为他刚刚给一群15岁左右的孩子讲清楚了感性与理性之间的微妙关系。一位生物所的研究员感觉到很快乐很幸福,因为她觉得最近每天从床上爬起来一路小跑冲进实验室然后观察记录她所培养的菌体实在是太美丽太神奇了。一位母亲感觉到很快乐很幸福,因为她现在坐在孩子的床边,孩子睡梦中的脸庞是那么安静美丽透放着光彩,那么令人爱怜……

  生活无法彻底回避比较,但是,事实上无需比较就可以获得的欢乐和幸福也确实太多太多,只不过常常被人们忽略。于是,大量的时间被用来去追求必须通过比较才可以获得的欢乐和幸福,最终获得的只有更多的痛苦。可是时间却不会仅仅因为结果痛苦无法承受而倒流,时间的属性决定了我们每个人都不可能真正拥有从头再来的机会。如果仅仅因为这样的结果就开始寄希望于来生来世,就更加可悲了。当然,还有更可悲的:寄希望于下一代,而不顾自己的经验完全是“错误的经验 “,只是单纯而又愚蠢地认为自己的经验毕竟是”多年的经验“……
  只要能真正理解前面这大约一千字左右的内容,我们就可以运用心智获得解放。从今天开始,把自己要做的事情全都罗列出来之后,仔细分辨:我做完这件事之后所获得的欢乐和幸福是不是一定要建立在比较的基础上才可以获得的?然后标记出并优先实施那些无需比较就可以获得欢乐和幸福的行动方案。时间会一如既往地分分钟钟、岁岁年年地流逝,但,你会惊讶于你生活的变化。每一分钟,每一秒,每一天,每一年,时间的质量竟然会如此不同。
  我忽然很奇怪,为什么很少有人认真研究”幸福学“或者”快乐学“?
或许您还会喜欢:
腹黑王爷盗墓妃
作者:佚名
章节:392 人气:2
摘要:盛大婚礼————妻变妾墨州城内最盛大的婚礼。迎亲的队伍足有三里长。新郎一身喜袍,身姿俊秀挺拔,面容清隽儒雅.一双眸子深沉如黑潭,唇角微微抿起,看不出是喜是怒。在他的身后是一顶大红花轿,花轿后妆奁几乎占据了半条街。围观的人群发出啧啧的赞叹声。“啊,真风光。”“当然,这可是墨府的墨公子成亲,自然马虎不得。 [点击阅读]
菊与刀
作者:佚名
章节:63 人气:2
摘要:关于作者本尼迪克特,我们知道的不多。据已查到的资料,她是美国当代著名的人类学家,1887年6月5日生于纽约。其父弗里德里克•S.弗尔顿是位医生,在她两岁时去世。其母伯特里斯•J.(夏特克)弗尔顿靠教书养家。1909年,本尼迪克特从瓦萨尔学院毕业,获文学士学位。次年赴欧洲,游历了瑞士、德国、意大利和英国,回国后曾执教于加利福尼亚的某女子中学。 [点击阅读]
趣味经济学
作者:佚名
章节:107 人气:2
摘要:经济学是让你赚钱的知识经济学让一些人赚到了钱——那些经济学家们,他们就是靠着把简单的社会现象解释成你听不懂的玄妙术语吃饭。但正如我们所知道的那样,经济学并非是一门玄奥的学科,它只是对人类社会经济行为的规律性进行总结与分析,并用来指导我们如何赚钱的知识。如果我们没有赚到钱,那多半是因为我们没有掌握经济学。许多不懂经济学而赚到钱的人,他们的行为与选择必然地与经济规律相互印证,这是毫无疑问的。 [点击阅读]
思考致富
作者:佚名
章节:19 人气:2
摘要:《思考与财富》你的意志力量,是决定你成败的力量。要想成功,先要有正确的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你思想所要的,都可以实现。■"思想"使一个人走上与爱迪生的合作之路"思想决定一切",这话一点不假。当思想与目标、毅力以及获取物质财富的炽烈欲望结合在一起时,思想更具有强有力的力量。几年前,艾德温·巴尼斯发现,人们只要去思想就可致富,这是千真万确的事。 [点击阅读]
激荡三十年
作者:佚名
章节:172 人气:2
摘要:当这个时代到来的时候,锐不可当。万物肆意生长,尘埃与曙光升腾,江河汇聚成川,无名山丘崛起为峰,天地一时,无比开阔。—2006年1月29日,中国春节。写于38000英尺高空,自华盛顿返回上海。说来新鲜,我苦于没有英雄可写,尽管当今之世,英雄是迭出不穷,年年有,月月有,报刊上连篇累牍,而后才又发现,他算不得真英雄。 [点击阅读]
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
作者:佚名
章节:68 人气:2
摘要:这么多年,我一直在学习一件事情,就是不回头,只为自己没有做过的事情后悔,不为自己做过的事情后悔。人生每一步行来,都是需要付出代价的。我得到了我想要的一些,失去了我不想失去的一些。可这世上的芸芸众生,谁又不是这样呢?满身风雨我从海上来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了里氏8.0级大地震,陕西、甘肃发生了里氏6.5级到7.0级的余震。 [点击阅读]
七月七日晴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2
摘要:一之一天晴第一部年少爱情,就像初次尝到,那半熟的杨桃滋味,酸酸的、涩涩的,却又忍不住想一再深尝,流转在青涩杨桃、妳憨甜笑靥间,我初次的、纯净的爱情,悄悄萌芽。一之一天晴我叫沉天晴。若要说起我的一生,其实乏善可陈得紧,怕各位看得头重脚轻眼皮撑不开,就挑些重点来说好了。所谓的“一生”,其实也不长,目前为止,才过了十四个年头又三百二十七天八小时零五秒而已。 [点击阅读]
人生要耐得住寂寞
作者:佚名
章节:92 人气:2
摘要:我在等你,你已逝去(1)第一章寂寞让爱情如此美丽人们总是嫌爱情不够美丽,便用金钱、权势、地位去装扮它,终于,爱情变得光彩十足,却教人无法看到它的本质。真正美丽的爱情,并不需要过多的元素,平淡时的相亲相爱,苦难时的相濡以沫,寂寞与爱情,凄凉与美丽,其实靠得很近。1917年,27岁的胡适在母亲冯顺娣的安排下,与比他大一岁的同乡女子江冬秀拜堂成亲。 [点击阅读]
伊索寓言
作者:佚名
章节:454 人气:2
摘要:农夫替牛解下犁套,牵着它去喝水。这时,有只穷凶极恶的饿狼正出来觅食,看见那犁,开始仅仅只舔舔那牛的犁套,觉得有牛肉味,便不知不觉地将脖子慢慢地伸了进去,结果再无法拔出来,只好拉着犁在田里耕起田来。那农夫回来后,看见了它,便说:“啊,可恶的东西!但愿你从今弃恶从善,回来种田吧。”这故事是说,尽管有些恶人做了一点善事,但这并非他的本意,而是出于无奈。 [点击阅读]
再穷也要去旅行
作者:佚名
章节:74 人气:2
摘要:在别人眼中,我的生活方式是很多人所向往和羡慕的。很多人曾告诉过我:我也很想像你那样背着背包到处去体验生活,看看这个世界;只可惜,我没有你的胆量和毅力,再说现实的生活中有着很多放不下的包袱,所以,这个世界上真的没有多少人可以像你那样,过着自己想要的生活。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