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把时间当作朋友 - 第二章 开启自己的心智 2.c 控制自己的情绪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先说痛苦,因为通常我们貌似并不需要控制自己的快乐。无论是谁,一生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痛苦,包括肉体上的,精神上的,甚至是同时来自于两个方向的、并且还可能是莫名其妙的痛苦,挥之不去。从小时候害怕打针的痛苦,到被小朋友们孤立的痛苦;从欲望不能被满足的痛苦,到精神上不被理解或者同情的痛苦;包括但不限于自己躺在病床上痛苦的同时还要忍受被护士们的欢声笑语放大的痛苦……
  对痛苦的深刻感受会扭曲或者抹煞我们感知其他事物的能力。当一个人身处极大痛苦之中的时候,甚至有可能完全丧失对外界的感受。如果真的是孟姜女哭倒了长城,那么我猜那时候你用针去扎她,她可能根本不会体会到皮肤上的刺痛,因为她所有的心智正在全部用来把那长城哭倒呢。
  即便是在正常情况下,我们对我们的痛苦往往并不十分了解。最常见的误解就是,当我们觉得自己痛苦的时候,总是不自觉地把自己想象成全世界最痛苦的人。这是非常自然的,因为我们自己的痛苦我们亲身感受,而别人的痛苦我们又很难真正做到感同身受。所以,如果不努力分辨,我们当然会觉得我们自己最痛苦。
  我的经验是,了解这个机制的好处在于,如果我们真的明白自己所面临的痛苦并没有所感受到的那么强烈,我们就很容易,或者是起码更容易忍受那些痛苦。我经常这样提醒我自己,我再痛苦,在目前这个阶段,肯定还不是最痛苦的人。
  我问自己,你比他还痛苦么?我可以随便举几个例子。
  有这么个人,也许你知道他。在1832年,当时他失业了,这显然使他很伤心,担他下决心要当政治家,当州议员,糟糕的是他失败了。在一年里遭受两次打击,这对他来说无疑是痛苦的。他着手自己开办企业,可一年不到,这家企业又倒闭了。在以后的17年间,他不得不为偿还企业倒闭时所欠下的债务而到处奔波,历尽磨难。他再一次参加竞选州议员,这次他成功了。他内心萌发了一丝希望,以为自己的生活有了:“可能我可以成功了!”第二年,即1835年,他订婚了,但离结婚还差几个月的时候,未婚妻不幸去世。这对他精神的打击实在太大了,他心里憔悴,数月卧床不起。在1836年他还得过神经衰弱症。1838年他觉得身体状况良好,于是决定竞选州议会仪长。可他失败了。1843年,他又参加竞选美国国会议员,但这次仍没有成功。直到17年后的1860年,历经更多的磨难和失败之后,这个人当选了美国总统,他的名字是阿伯拉罕.林肯。可是他的噩运并没有结束,1865年,他被暗杀了。
  还有更加夸张的。心理学家斯科特帕克曾经详细记录他所遇到的最为夸张的,最具戏剧性的案例。
  那是一个14岁的男孩。8岁那年的11月,他的母亲突然去世。9岁那年的11月,他从梯子上掉下来,摔断了胳膊。10岁那年的11月,他骑自行车时发生车祸,造成头骨断裂,还伴有严重的脑震荡。11岁那年的11月,他从天窗跌了下来,造成臀部骨折。12岁那年的11月,他从滑板上摔下来,导致手腕骨骨折。13岁那年的11月,他被汽车撞伤,造成骨盆断裂……
  当我感觉自己痛苦的时候,总是从笔记本里翻出这两条纪录读一遍。到现在为止,我也没像那个男孩儿一样不幸--他太不幸了,甚至有规律地不幸!有一年冬天,我患了重感冒,躺在床上。突然有点心烦。于是,就把笔记翻出来看。尽管知道自己这么想有点不厚道,但我还是不由自主地看了一下墙上刚刚翻到11月的挂历,想,那男孩也躺在病床上吧……

  痛苦就是这样,一旦我们竟然能运用心智把我们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到其他地方上去的时候,痛苦就会几乎自动消失,在你重新注意它之前,它不会回来。
  另外,我们不必过分害怕痛苦的原因在于,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我们的大脑有一个自我保护功能--遗忘痛苦。如果想了解一下你自己的大脑有没有这个功能,很好办:拿出纸笔来,罗列一下那些昨天曾使你觉得痛苦的事情;前天曾使你觉得痛苦的事情;上周曾使你觉得痛苦的事情;上个月曾使你觉得痛苦的事情;去年曾使你觉得痛苦的事情……你会发现,你能列出来的越来越少。如果你不努力回忆的话,十年前的痛苦你是几乎想不起来的,最好玩的是,就算你想起来,弄不好你都会觉得不好意思--因为你现在想不明白当初怎么就那么件小事就能痛苦到那个地步?
  其实,我们的大脑需要遗忘痛苦,如果,你的大脑不具备这个功能,你可以想象一下你的生活将会多么凄惨!正是因为我们的大脑有这样的功能,上了岁数的人往往会产生怀旧情绪。上了年纪的人往往会慨叹 “世风日下”,可这明显不是事实。因为,过去年几千年,每一代老年人都觉得世风日下,可是如果他们的感觉是真实的,那我们现在应该活在地狱中才对--但,我们现在生活的这个世界就算不怎么样,也没那么差啊?狄更斯说得好: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
  上了岁数的人遥望过去的时候,那些曾经让他们痛苦万分的事情早就忘干净了,或者早已经无所谓了,然而那些能够记得清清楚楚的事情都是美好的--所以,他们当然会怀旧!所以说,怀旧是一种错觉。甚至它更可能只不过是幻觉。有人用过这么一个比喻:如果说记忆本身是葡萄,那么回忆的过程就是发酵。每个人都有努力使自己的历史变得更加清白更加美好的倾向,所以,往往会不自觉地给自己的记忆进行各种形式的修补、甚至要进一步精加工,然后才会觉得心满意足。
  据统计,一个人不幸作了截肢手术之后,往往内心会极度痛苦。你可以想象一下那种痛苦: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自己的胳膊被切掉……在手术后6个月之内,被截肢者会不停地产生轻生的念头。但是,如果6个月之后这个人还没有成功自杀,那么他轻生的可能性已经不大了--痛苦正被渐渐遗忘,取而代之的是更多的希望。而18个月过后,那些截肢者最终自杀的案例少之又少--就算有,往往已经不是因为截肢的痛苦。
  我们的大脑拥有遗忘痛苦的功能,甚至对整个人类顺利繁衍都有重大的意义。你可以想象一下,生孩子是一个女人一生中可能面临的最大的肉体痛苦--如果她没有那么不幸而生活在刘胡兰的时代。然而,就那么惊人的痛苦经历过后不到一两年,她就会再次产生生育下一个子女的愿望。人们往往对自己的大脑的运转机制并无认识:如果你有机会遇到这样一位女性,那可以很好奇地问她,你不记得那有多疼了么?她保准会愣一下(因为她突然意识到那时确实疼得要死,但现在却无所谓了;可是她也没仔细想过为什么),然后在下意识的慌乱中,她会给你一个莫名其妙的答案:你有没生过孩子,你不懂啦!

  作为一个可以运用自己心智的人,了解了我们大脑所拥有的这种遗忘痛苦的机制之后,就可以解决另外一个因为反复出现而无法遗忘的痛苦。
  最痛苦事儿之一可能就是这个:“怎么道理全明白,但怎么就是不行呢?”--谁都不愿意犯同样的错误,并且明白那是非常愚蠢的,但怎么就又在一模一样的地方跌倒了呢?为此痛苦,深夜难眠,一遍一遍骂自己。可是,一觉醒来,其实只不过是几个小时之后,就再次回到从前的状态,并无任何变化。甚至下次在深夜里暗骂许多遍之后才想起来没多久之前就这样骂过自己,不禁长叹:怎么就这么没出息,怎么会好了伤疤就忘了疼呢!
  我在教书的时候最为惊讶的体会之一是这个:
  为了真正解决学生的问题,我不得不重复其实已经有无数老师早就前仆后继地给他们讲过的道理;最要命的是,我的再次重复居然在被部分学生认为是有必要的同时,再次被更多的学生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我有时禁不住绝望地想象这些学生将来某一天还是会遇到同样的尴尬,于是他们会交钱去读另外一个什么学习班,然后由另外一个可能与我一样绝望的老师重复一遍我们都重复过的道理,而这些学生却根本没有意识到他们其实只不过是再一次浪费时间 --因为他们还是听不进去,或者干脆“没听到”。
  你现在知道你为什么总那么没记性了吧?因为在你遇到挫折或者面对那些你曾经的错误决定最终带来的惩罚的时候,你太痛苦了。而这样的痛苦,必然被你的大脑自动列入遗忘的序列,终究在你大脑里彻底消失。并且,要知道,大脑的这种自我保护功能在每个人身上强度不同。有些人就比另外一些人更难遗忘痛苦,甚至有些民族就比另外一些民族更有能力记住痛苦-- 二战过后,犹太人全球追捕甚至追杀纳粹成员就是一个很好的说明,他们甚至有一套牢记痛苦的办法。
  你也看到了,这种自我保护功能是很有意义的,但是,如果我们对这种功能不加以控制的话,我们自己就会遇到尴尬--文章开头提到过的那些尴尬。所以,虽然我们不是犹太人,但我们也要想办法。尤其当你意识到你遗忘痛苦的能力特别强的时候。一个人遗忘痛苦的能力特别强的一个具体表现就是,这个人会很轻易地原谅自己。
  有两个办法是很简单却又非常有效的。第一个办法是当你面临尴尬的时候,记得一定要拿出纸笔来,把你所遇到的尴尬记录下来--当然,最好是记录在同一个本子里。这样的记录是非常有意义的。因为它会提醒你,这是你曾经遇到过的尴尬。如果你不用纸笔记下来,那你就肯定会忘的。然后还要养成一个习惯,定期拿出这个本子回顾一下。这个习惯往往会使你很有成就感的,因为你知道,甚至可以清楚地看到你已经有进步了,因为那个本子里记录过得很多的错误你是不可能再犯了--当然,不再犯那些错误的原因是因为你在不停地提醒你自己!
  另外一个办法是,在面临尴尬的时候,尽量弱化你的痛苦。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被你的大脑的直接反应所左右。要知道,你所面临的所有尴尬,最终肯定有一部分原因是你自己造成的。所以,没必要找借口,没必要抱怨别人,没必要觉得这世界就对你一个人不公平,要记得“你并不孤独”--肯定还有别人也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时代遭遇过同样的尴尬和痛苦。但是有多少人能像你现在这样平静地对待痛苦,而又清楚地意识到你不能被你的大脑的直接反应所左右呢?你这样一想,就释然了。只要你没那么痛苦,你的大脑就很难遗忘这个事件--更何况你早就把这个事件和经验记录在案了呢!想象一下吧,这两个简单的方法会在未来帮你减少多少麻烦,给你的未来节省多少时间!

  另外,尽管“遗忘痛苦”是我们大脑的自我保护功能,但是,这种“善意”的功能也同样会有副作用。比如说,生活中我们肯定有些时候需要牢记某些信息,甚至牢记大量信息,比如,你作为学生要准备留学美国,就要考,TOEFL,SAT,GRE,或者GMAT之类的考试(英联邦国家可能需要相当于TOEFL 的IELTS考试成绩),这即意味着说,你要牢记起码一万两千个英文单词--很多人一辈子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很多人并不了解自己大脑的机制,所以,他们不由自主地被自己的感觉所控制。他们把背单词当作一件特别痛苦的事情,乃至于书店里从来都有一大堆乱七八糟的、年年改头换面的所谓“趣味记忆法”来满足他们想要摆脱痛苦的需求。实际上,他们不知道,正因为他们把背单词当作痛苦的经历处理的结果是,每个单词的记忆都包含着痛苦-- 我们的大脑为了保护自己,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把这些单词遗忘!
  所以,背单词的时候,事实上,在做所有类似的必须记住大量信息的工作的时候,一定要想办法由衷地把这件事当作快乐的事情来做。我的一个朋友曾跟我分享他的做法。当年他终于搞明白自己要拿到奖学金就得获得GRE高分的时候,被单词量要求吓了一跳。他说,他用了两天时间才想办法说服了自己这应该是件快乐的事情。
  因为,一共要搞定20,000个单词,而因此可能获得的奖学金是每年40,000美元左右--并且连续四年没有失业可能(后来的事实是,他直到五年之后才获得了博士学位)。当时的美元兑换人民币的汇率差不多是8:1,所以,大约应该相当于320,000元人民币。而如果一年的税后收入是320,000元人民币的话,那么税前就要赚取差不多400,000元人民币。那么,每个单词应该大约值20元人民币--这还只不过是这算了一年的收入而已。
  所以,他终于明白背单词是非常快乐的。他每天都强迫自己背下200个单词。而到了晚上验收效果的时候,每在确定记住了的单词前面画上一个勾的时候,他就要想象一下刚刚数过一张20元人民币的钞票。每天睡觉的时候总感觉心满意足,因为今天又赚了4000块!
  我的这位朋友显然是为有能力运用心智的力量控制自己的人。尽管在许多人眼里他的想法简直是天真可笑。但事实上,这恰恰是他最终比别人获得更多成就的最根本原因。他不仅是个有能力自律的人,还是个有能力控制自己情绪的人。他用自己心智的力量把抽象的目标赋予了实际的意义,于是,拥有了比那些无法感知抽象事物的人更多的动力。坚持不懈是什么来着?策略加上重复。他的策略使得他比别人重复得更轻松、更愉快,所以,最终他属于那些成功的少数。
或许您还会喜欢:
云中歌2
作者:佚名
章节:125 人气:2
摘要:云歌被宦官拖放到一旁。拖动的人动作粗鲁,触动了伤口,她痛极反清醒了几分。隐约听到一个人吩咐准备马匹用具,设法不露痕迹地把她押送到地牢,拿什么口供。不知道是因为疼痛,还是大火,她眼前的整个世界都是红灿灿的。在纷乱模糊的人影中,她看到一抹影子,疏离地站在一片火红的世界中。四周滚烫纷扰,他却冷淡安静。 [点击阅读]
云中歌3
作者:佚名
章节:112 人气:2
摘要:树上的叶儿快落尽时,刘弗陵离开了长安未央宫,移居骊山温泉宫。大部分的事情已经不再亲理,每日里只在温泉宫内接见几个大臣,政事都交托给霍光、杨敞、张安世、隽不疑四位议政大臣处理。在议政大臣的选任上,朝堂内起了不少风波。忠于皇权、或者对霍氏有怨的人拼尽全力想维护皇族的利益,力争刚调回京城的赵充国将军能被皇上委任,而霍氏集团则全力排斥赵充国将军。 [点击阅读]
人性的弱点
作者:佚名
章节:46 人气:2
摘要:三十五年来,美国出版商出版了二十多万部各种不同的书,其中大部份是枯燥乏味的,许多是亏了本的。我说了”许多”吗?有一位列人世界上第一流的出版公司的负责人,最近这样对我承认说,他公司拥有七十五年的出版经验,可是每出版八本书,依旧有七本书是亏本的。那么我又如何还敢冒险,再写这本书呢?而且在我写好后,你又为什么要费事去读它呢?.是的,这两个都是很值得重视的问题。 [点击阅读]
他来了请闭眼
作者:佚名
章节:44 人气:2
摘要:☆、1.怪男人鸦青色的天空掩映着远山,薄薄的雪堆积在林间小径上。空气微寒而清爽,人若行走其中,很快会感觉到身体仿佛被松枝和雪的气息填满,冰冷又惬意。简瑶在大路旁下了公交车,又拐上石板小径走了十多分钟,终于看到前方山坡上,一幢灰绿屋顶的欧式小别墅。自简瑶有记忆起,这幢别墅就矗立在城郊的山腰上。二十多年过去了,即使拿今天的审美眼光来看,这幢错落有致的建筑一点也不过时。 [点击阅读]
六顶思考帽
作者:佚名
章节:49 人气:2
摘要:概要六顶思维帽方法六顶思维帽的目的是避免思维混杂,按这种方式,思考者在某一个时间里就可以只按照一种模式思考——而不是在某一时刻做全部的事。对此最好的类比是彩色印图。每一种颜色被印刷上去,最后它们就拼到了一起。设计六种思维帽方法,是为了使我们从通常的争辩型思维向制图型思维转化。这使得思维过程成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绘制地图;第二阶段是在地图上选择路线。 [点击阅读]
冰风之谷三部曲之一:碎魔晶
作者:佚名
章节:35 人气:2
摘要:恶魔坐回它自己在石蘑菇茎上雕刻出来的宝座。烂泥不断的在这个小岛旁咕噜咕噜地滚动着,其永不停止的流动和变换,成为了这一层深渊魔域特有的景观。叫做厄图的恶魔弹了弹它那长着利爪的手指,懒懒地将它那像猴子一般、却长了一对山羊角的头靠在肩膀上,眼神投射在黑暗之中。“你在哪里,泰尔沙兹?”恶魔发出嘶嘶的声音,期待能有那件古代法器的消息。克林辛尼朋,占据了它全部的思考。 [点击阅读]
冰风之谷三部曲之三:半身人的魔坠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2
摘要:巫师带着不确定的眼光低头看着她。她背向他;他只能看见她浓密的红褐色发绺垂盖在那双厚实又充满活力的肩膀上。但巫师也看出了她眼中的悲伤。她是那么地年轻,只不过刚脱离孩童的阶段,又天真无邪到让人觉得美丽的地步。但这个美丽的孩子却将剑插进了他所爱的西妮的心脏。哈寇·哈贝尔很快扫去心中关于他死去的爱人那些不愿想起的记忆,开始往山下走。“天气不错,”当他走到年轻女孩身边的时候,他高兴地说。 [点击阅读]
存在与虚无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2
摘要:《存在与虚无》这是一部存在主义代表作,在哲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其内容概论:一、导言:对存在的探索在本书的第一部分,萨特明确了他对存在思考的起点,提出了存在的两种不能互相还原的存在形式:对意识来说超越的存在和意识本身。萨特的存在理论的逻辑出发点是现象。 [点击阅读]
寂寞高手
作者:佚名
章节:51 人气:2
摘要:股市并非深不可测并非无所适从而是有内在规律的懂得其内在规律的人才能“有的放矢”集资和锁筹功能(一)这个功能在沪市体现得淋漓尽致如果国家认为股市只不过是一种泡沫经济,而其又在二级市场中失去了集资功能,那么还有生存的必要吗?既然答案是肯定的。既然发展是硬道理,我们坚信具有中国特色的证券市场在经历过磨合后必将逐步走向辉煌。 [点击阅读]
富爸爸投资指南
作者:佚名
章节:32 人气:2
摘要:从本书中您将学到什么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TheSecuritiesandExchangeCommission,简称SEC)规定,一个合格的投资者应至少具备以下条件之一:1.年收入在20万美元以上;2.夫妇两人年收入达到30万美元以上;3.拥有100万美元以上的净资产。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