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白衣怪圈 - 第13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3月7日星期天下午4时38分
  肖恩足足花了20分钟才说服珍妮特,使她同意与梅森夫妇一起呆在办公室里。
  肖恩希望,这样一来珍妮特会被认为是人质之一,也许便于作为在他胁迫之下参与的证明。珍妮特对此持怀疑态度,但是最终还是同意了。
  这个问题决定以后,肖恩把海伦·卡伯特的脑子用冰裹好放在冷却箱内。
  他再把33份病历卡复印件和电脑打印的福布斯工作人员出差档案捆成一大包。
  一切停当以后,肖恩拿起那串总钥匙,一手提着冷却箱,一手挟着那包材料,从楼梯登上七楼。
  肖恩用总钥匙开了财务室的门,走到升降机门前。他把升降机里面的架子搬出来,然后带着冷却箱和那包材料钻了进去。他让升降机一直降到地下室,从病历卡储藏室钻出来。他在黑暗中摸索着走到通向医院大楼的那台升降机前。他钻进去后,让升降机升了两层,从医疗档案资料室钻出来。他放轻脚步屏住气走出资料室。
  显然,化验室和放射科的值班人员已听到消息,知道隔壁科研大楼发生了劫持人质事件。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兴奋而激动的气氛,本来不多的值班人员中,大多数都站在电梯对面的落地大窗前注视着外面。没有人注意到肖恩。
  肖恩不乘电梯,从楼梯上拾级而下,来到一楼大厅。这时正巧是探望病人的时间,进进出出的人很多,肖恩的紧张心情一下子消失了。他两天没刮的胡子,皱皱巴巴的衣服,还加上两件大包袱,竟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
  肖恩在无人阻挡的情况下走出了医院大门。穿过停车场来到科研大楼那边,他看到那么多人聚集在那里欣赏他炮制的人质闹剧,内心不免产生一种受宠若惊之感。
  那里停着的几辆车中,他一眼就看到自己的五十铃车。
  肖恩一刹那间曾考虑把冷却箱和那包材料放到车上。他继而一想,决定最好把它们直接交给布赖恩。肖恩十分肯定,他哥哥在电话中说的是气话。
  布赖恩决不会扔下他不管的,所以他肯定还在现场。
  封锁整幢大楼的黄色警戒线,在前面是通过汽车连接,在后面则是系在树上。
  沿着警戒线,每隔一段距离都有穿制服的警察站岗。
  肖恩注意到用警车围成的临时指挥部以一张折迭牌桌为中心,周围集中着好几十个警官。在左面边上是一律穿黑制服的特警部队,有的在做健身操,有的在检查五花八门的新式防暴武器。

  肖恩在黄色警戒线前停下来,扫视着在指挥中心的那群人。他一眼就看到布赖恩,他是其中唯一穿白衬衫,用花呢吊裤带的人。布赖恩站在一旁,正起劲地同一个特警队员在攀谈。
  肖恩走近一个在警戒线内站岗的警察,朝他挥挥手,想引起他的注意。
  他正全神贯注在修指甲。
  “对不起,打扰你,”肖恩说。“我同那个劫持人质的人有亲戚关系,那个正在同特警队员讲话的人是我哥哥。”肖恩用手指着布赖恩。“我想我能帮助解决这个难题。”那个警察一言不发,把警戒线举起,示意肖恩进去。然后他又忙着去修他的指甲。
  肖恩小心翼翼地避开在一辆警车旁边的德博拉·利维和罗伯特·哈里斯。
  幸运的是,他们没朝肖恩的方向看。他还注意避开折迭桌旁边一个瘦高个子的视线,此人他在须下公司的飞机上初次相遇,以后又在基韦斯特实验室的储藏室里被他关了禁闭。
  肖恩径直朝他哥哥走去,走到他身后时在他肩上轻轻拍了一下。布赖恩谈兴正浓,正在情绪激动地陈述自己的观点,很不耐烦地把肩一耸,示意不要打扰他。直到肖恩绕过来进入他的视线时,布赖恩一下子变得目瞪口呆。
  正在同布赖恩对话的乔治·洛林顺着布赖恩的视线,上上下下打量着这个流浪汉模样的人,然后又回过去看着布赖恩。“你认识这家伙?”他问道。
  “我们是兄弟,”肖恩说着把仍处于震惊之中的布赖恩推到一边。
  “这到底是……?”布赖恩不禁叫出声来。
  “不要大喊大叫!”肖恩赶忙提醒他,把他拖到离人群更远的地方。“如果你仍然为我揍你而生气,我再次请你原谅。我并不想动手打你,但是你逼得我别无选择。你当时来得实在不是时候。”布赖恩不安地向仅仅40英尺以外的临时指挥部瞥了一眼。然后,他回过头来对肖恩说:“你到这里来干什么?”“我要把这个冷却箱交给你,”肖恩说着把箱子递过去。“还有这些病历卡复印件。当然最要紧的是冷却箱。”布赖恩调整了一下姿势,把沉甸甸的那捆材料也接过来。“你到底是用什么办法从大楼里出来的?他们曾非常肯定地对我说,这幢大楼已严密封锁,没有人能随便进出。”“我过一会儿再告诉你,”肖恩说。“首先让我介绍一下,这个冷却箱里有一个脑子,尽管外观并不漂亮,但却十分重要。”“这就是你从死人身上偷来的脑子?”肖恩问,“如果是的话,这就是赃物。”“别给我上什么法律课,”肖恩说。

  “这是谁的脑子?”“一个病人的,”肖恩说。“我们需要这个脑子对福布斯癌症中心的有关人员提出起诉。”“你的意思是说,这个脑子是证据?”布赖恩问。
  “对许多人来说,这将是一发重磅炮弹,”肖恩肯定地说。
  “但是没有经过合法的保管手续,”布赖恩抱怨道。
  “用脱氧核糖核酸可以证实脑子的主人,”肖恩说,“千万不要交给任何人。还有,这些病历卡复印件也很重要。”“复印件不能用作证据,”布赖恩说。“只有原件才具有法律效力。”“见鬼去吧,布赖恩!”肖恩气冲冲地说。“我知道我缺乏远见,在复印病历卡时没有请公证处派人到现场,但是我想我们还是可以把它们提交给大陪审团。再说,这些复印件也可以作为传唤证人的依据,并且可以阻止有人企图篡改原件。”肖恩放低声音继续说:“现在,你看用什么办法能在无人员伤亡的情况下结束这场闹剧?当然尤其要保住我的命。说实话,这些闲得无聊的特警队员使我心惊肉跳。”布赖恩朝周围扫视了一遍。“我也不知道,”他说。“让我想一想。你每次都搞得我措手不及。做你的哥哥,我为你花费的精力够得上几个律师的工作。我真希望把你换成一个听话的妹妹。”“你在卖掉免疫治疗公司的股份时可不是这样想的,”肖恩提醒他。
  “我想我们可以悄悄地离开,”布赖恩说。
  “只要你认为这样做最好,”肖恩表示同意。
  “不过这样一来,他们可以以包庇罪控告我,”布赖恩若有所思地说。
  “不管你怎么说,”肖恩说。“不过我得告诉你珍妮特还在楼上。”“她就是你在波士顿谈朋友的那个富家女吗?”布赖恩问。
  “正是她,”肖恩说。“她在我到达迈阿密的同一天突然在这儿露面,使我大吃一惊。”“也许你不如就在此时此地自首,”布赖恩进一步权衡利弊。“这样做可能易于为法官所接受。我越想越觉得这个主意最好。快过来,我把你介绍给赫克托·萨拉查中尉。他是这里的头,看上去很正派。”“我没意见,”肖恩说。

  “你最好想好用什么理由为自己的行为开脱,”布赖恩提醒他。
  “保证没问题,”肖恩说。
  “让我来说,”布赖恩说。他们朝折迭桌走去。
  “我不会插嘴的,”肖恩说。“这本来是你的专长。”当他们走近折迭桌时,肖恩看到斯特林·龙鲍尔和罗伯特·哈里斯正在旁边争论什么事。肖恩想避开他们,以免他们认出他后掀起轩然大波。但是他过虑了。他们两人争得不可开交,根本没心思注意周围的事。
  布赖恩走到五大三粗的赫克托·萨拉查身后,清一清嗓子想引起他的注意,赫克托毫无反应。赫克托正在同乔治·洛林谈话。乔治急于要赫克托同意他们立即采取攻击行动。赫克托则说服他要有耐心。“中尉!”布赖恩叫他。
  “真见鬼,”赫克托大声吼道。“安德森,你同电视台联系过了吗?怎么直升机又来了。”电视4台的直升机在停车场上方作低空盘旋,所有人都被迫停止交谈。
  赫克托气愤地伸出中指朝直升机上的摄影记者频频挥动。他后来对此后悔莫及,因为他这个不文明的手势被摄录下来,在电视里一遍又一遍地被重复放映。等电视台的直升飞机飞走后,赫克托才注意到布赖恩。“中尉,”布赖恩用轻松愉快的语气说。“我想请你认识一下我的弟弟肖恩·墨菲。”“你还有一个弟弟!”赫克托惊讶地问。“你们到这里来团圆?”然后他对肖恩说:“你认为你对那个在实验室里的疯弟弟能施加任何影响吗?我们必须让他同我们的谈判小组对话。”“他就是肖恩!”布赖恩说。“他就是那个刚才在上面实验室的肖恩。
  他现在出来了,他想对造成的麻烦表示道歉。”赫克托的视线在两兄弟之间转来转去,脑子里想把这突如其来的戏剧性变化理出点头绪来。
  肖恩把手伸出去,赫克托本能地握了一下他的手,脸上显露出目瞪口呆的神情。
  他们就好像在鸡尾酒会上经人初次介绍后那样握着手。
  “你好!”肖恩说,向赫克托露出了最真诚的笑容。“我个人十分感谢你的努力。全靠你挽救了局面。”
或许您还会喜欢:
精神分析引论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序那些想获得精神分析知识的人们所面临的困难很多,尤其是缺乏一本适用的教科书可用以开始他们的研究。这些人从前可在三类课本中进行选择,但由初学者看来,每一类都各有它的缺点。他们可通过弗洛伊德、布里尔、费伦齐和我自己所刊行的大量论文,寻找他们的前进道路,这些论文不是依照任何连贯性的计划来安排的,而且大部分是写给那些对这门学问已有所知的人阅读的。 [点击阅读]
老妇还乡
作者:佚名
章节:3 人气:2
摘要:正文第一幕火车站一阵报时钟声后,幕徐徐升起。接着就看到“居仑”两字。显然,这是北京处隐约可见的小城的名称,一片破烂、败落的景象。车站大楼同样破败不堪,墙上标出有的州通车,有的州不通;还贴着一张破烂不堪的列车时刻表,车站还包括一间发黑的信号室,一扇门上写着:禁止入内。在北京中间是一条通往车站的马路,样子可怜得很,它也只是用笔勾勒出来。 [点击阅读]
荡魂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2
摘要:由霸空港起飞的定期航班,于午后四时抵达东京羽田机场,羽田机场一片嘈杂,寺田绫子找到了机场大厅的公用电话亭。绫子身上带着拍摄完毕的胶卷,这种胶卷为深海摄影专用的胶卷,目前,只能在东洋冲印所冲印,绫子要找的冲洗师正巧不在,她只得提上行李朝单轨电车站走去。赶回调布市的私宅已是夜间了,这是一栋小巧别致的商品住宅。绫子走进房间后,立即打开所有的窗户,房间已紧闭了十来天,里面残留着夏天的湿气。 [点击阅读]
裸冬
作者:佚名
章节:32 人气:2
摘要:刚刚度过了数月新婚生活的红正在收拾饭桌。昨晚丈夫领回来一位同僚,两人喝酒喝到深夜,留下了遍桌杯盘,一片狼藉。蓦地,红抬起头,四个男人蹑手蹑脚地偷偷闯进屋来!红骤然激起杀意,抓起桌上的牙签怒视着来人。她一眼就看出这四个来路不明的家伙不是打家劫舍找错了门,也不是找自己的丈夫寻衅闹事,而是专门冲着她本人来的!未等红顾及责问他们,这四个家伙早已蜂拥扑来。 [点击阅读]
褐衣男子
作者:佚名
章节:37 人气:2
摘要:使整个巴黎为之疯狂的俄籍舞者纳蒂娜,正一再的向台下不断喝彩赞好的观众鞠躬谢幕。她那细窄的双眼,此时显得更加的细眯,猩红的唇线微微上翘。当布幔缓缓下落,逐渐遮盖住五彩缤纷的舞台装饰时,热情的法国观众仍不停地击掌赞赏。舞者终于在蓝色和橘色的布幔旋涡中离开了舞台。一位蓄须的绅士热情地拥抱着她,那是剧院的经理。“了不起,真了不起!”他叫喊着。“今晚的表演,你已超越了自己。”他一本正经地亲吻她的双颊。 [点击阅读]
解忧杂货店
作者:佚名
章节:45 人气:2
摘要:导读这就是东野圭吾的本事东野圭吾小说普及性之所以这么高,几乎等于畅销书保证,一个不能不提的因素,即他的作品并非只有谜团,只是卖弄诡计;一个更重要的元素,即他过人的说故事能力,以及很有温度的文字书写;身为作家,强项一堆,难怪东野的创作总是多元又量产。 [点击阅读]
闪灵
作者:佚名
章节:38 人气:2
摘要:记不得哪位哲人曾经这样说过:对艺术而言,人类的两种基本欲望只需极小的代价便可以挑动起来,那就是恐惧与性欲。对后者,非本文所涉及的话题,姑且略去。但是把恐惧带进我们的生活,却真的不难。最简单的方法:你可以躲在暗处,出奇不意地向某个路过此地的人大吼一声,你的目的就能达到。当然,前提是他不知道你要玩这个游戏。换句话说,就是对他要保证两个字——悬念。 [点击阅读]
青鸟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2
摘要:郑克鲁莫里斯·梅特林克(MauriceMaeterlinck,1862—1949),比利时象征派戏剧家。出生于公证人家庭,早年学习法律,毕业后随即到巴黎小住,结识了一些崇尚象征派诗歌的朋友,从此决定了他的文学生涯和创作倾向。他的第一部作品《温室》(1889)是象征派诗歌集。同年发表的剧本《玛莱娜公主》得到了法国评论界的重视,这个剧本第一次把象征主义手法运用到戏剧创作中。 [点击阅读]
1973年的弹子球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2
摘要:喜欢听人讲陌生的地方,近乎病态地喜欢。有一段时间——10年前的事了——我不管三七二十一,逢人就问自己生身故乡和成长期间住过的地方的事。那个时代似乎极端缺乏愿意听人讲话那一类型的人,所以无论哪一个都对我讲得十分投入。甚至有素不相识的人在哪里听说我这个嗜好而特意跑来一吐为快。他们简直像往枯井里扔石子一样向我说各种各样——委实各种各样——的事,说罢全都心满意足地离去了。 [点击阅读]
1Q84 BOOK2
作者:佚名
章节:34 人气:2
摘要:&nbs;《1Q84BOOK2(7月-9月)》写一对十岁时相遇后便各奔东西的三十岁男女,相互寻觅对方的故事,并将这个简单故事变成复杂的长篇。我想将这个时代所有世态立体地写出,成为我独有的“综合小说”。超越纯文学这一类型,采取多种尝试。在当今时代的空气中嵌入人类的生命。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