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白客 - 第二章求职碰壁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如今孔若君在生活中唯一的朋友是贾宝玉。贾宝玉是孔若君豢养的一只松狮的名字,这是去年孔若君过生日时,孔志方送给儿子的生日礼物。孔志方很重视儿子的每一个生日,每逢孔若君过生日,孔志方都会煞费苦心给儿子准备生日礼物。当时孔若君正在读《红楼梦》,就近水楼台给松狮狗起了贾宝玉这个得来不费功夫的名字。
  开始范晓莹反对养狗,后来贾宝玉的出色表现扭转了范晓莹对狗的偏见。贾宝玉善解人意,经常能做出出人意料的事,令范晓莹不得不对它刮目相看。一年来,贾宝玉俨然已经成为家中的一个正式成员。孔志方离开这个家时,他除了对儿子外,只对贾宝玉表现出强烈的依依不舍。
  殷雪涛不喜欢贾宝玉,他经常说养狗容易得病之类的话。殷静对贾宝玉态度尚可,孔若君看得出殷静本质上喜欢狗,但由于贾宝玉的主人是孔若君,殷静因此对贾宝玉表示了有节制的善意。这天上午,孔若君睡到10点才起床,他做起来准备穿衣服,贾宝玉叼起孔若君的衣服递给他。“谢谢。”孔若君接过衣服。
  贾宝玉用摇尾巴的这种身体语言对孔若君说:“不客气。”“幸亏还有你。”孔若君一边穿衣服一边说。
  贾宝玉看孔若君的目光说明它听懂了孔若君的话。孔若君拉开自己卧室的门,他准备去卫生间洗漱。这时,门铃响了。
  孔若君透过门镜往外看,是金国强。孔若君打开门后转身往卫生间走,他听见金国强钻进殷静的房间后对殷静说:“这人没什么礼貌呀!”
  明明是殷静的到来导致他孔若君与大学失之交臂,事后这两个考上大学的人却拿孔若君的落榜取笑他。孔若君咬牙切齿地刷牙横眉竖目地洗脸,水和牙膏溅了一地。孔若君从卫生间出来时,殷静的房间门紧闭着,里边没有任何时间。孔若君不是没有想象力的人,他无法在家呆着。原打算上往会网友的他,只得暂时离开家。“贾宝玉,我出去了,你想吃点什么?我给你买。”孔若君出门前问贾宝玉。
  “除了狗粮,什么都行。”贾宝玉用目光语言告诉孔若君。贾宝玉平生最讨厌药片似的狗粮,进食狗粮时没有丝毫的进餐乐趣。

  “别让他们进我的房间。”孔若君冲隔壁努努嘴。“放心吧,我会守土有责的。”贾宝玉对主子摇头摆尾。
  孔若君的家在二层,他下楼后才想起自己还没吃早饭。孔若君在楼下的一家小店买了一个夹肉面包和一瓶酸奶,坐在遮阳伞下的餐桌旁一边吃一边看行人。
  很多人走过孔若君的视线,孔若君百无聊赖地观察他们。“世界上有这么多人,能和我相遇的,即使没说上话,也是缘分。”孔若君看着他从身边匆匆而过的人,脑子冒出这样的念头。面包和酸奶进入孔若君的胃后,经过搅拌,给孔若君提供了热量。孔若君决定去尝试找工作。
  孔若君乘坐公共汽车到位于城南的被称为本市“硅谷”的电脑公司云集的地界,他走进一家电脑公司。“请问您是买电脑吗?”一小姐问孔若君。
  “我想找个工作,你们公司需要人吗?”孔若君问。“请您去人力资源部。”小姐指着她身后的一扇门说。“谢谢。”孔若君推开门。
  房间里坐着一个20多岁的男子。“这是人力资源部?”孔若君问。“对。”年轻男子点头,“找工作?”“是。”孔若君说。
  “懂计算机?”“会一些。”“学历?”“高中毕业。”“高中?”那男子笑了,“我们公司的清洁工都是大学本科毕业。”
  “您可以看看我的能力。”“本公司只聘用大学以上学历的员工,这是规定,对不起。”男子站起来。
  “彼尔。盖茨就没有大学学历。”孔若君提醒对方。“所以如果彼尔。盖茨来本公司求职,我们绝对不会录用他。”
  “这正是你们公司不如微软的原因。”孔若君说。“也是我们公司不会被肢解的原因。”对方反唇相讥。孔若君转身走了。
  孔若君一连到7家电脑公司求职,当人家获悉他只有高中学历时,均表示爱莫能助。其中一家电脑公司的主管甚至告诉孔若君,该公司非硕士以上学历一概不要。
  孔若君想起了妈妈的话。他沮丧地在“硅谷”的大街上漫无目的地走,街道两旁栉次鳞比的电脑公司象杂乱五章的杂货铺,门口胡乱张贴着手写的兜售电脑软硬件的广告。
  孔若君看看表,时间是下午1点,他到一个公用电话亭往家里打电话,想侦查一下金国强滚蛋了没有。接电话的正是金国强,孔若君没说话把电话挂了。

  高考后,孔若君每天都要上网,他已经有了上网瘾,一天不上就难受的无所适从。现在孔若君有家不能回,他只好走进一家网吧上网。
  晚上7点,孔若君回到家中,范晓莹正往餐桌上端饭菜。贾宝玉一如既往迎上来对着孔若君做各种它能做出的欢迎动作,孔若君将他给贾宝玉买的火腿肠剥开了喂它。
  “干什么去了?”范晓莹问儿子。“瞎逛。”孔若君说。“这么热的天,不在家好好呆着。”范晓莹说。
  孔若君看了一眼已经坐在餐桌旁等待吃饭的殷静,说:“在家呆着没意思。”范晓莹瞪儿子:“洗手,吃饭。”电话铃响了,范晓莹接电话。
  “找你的。”范晓莹对孔若君说。孔若君接过话筒。“若君,我是爸爸。”孔志方说。“爸爸你好!”孔若君故意使用高分贝叫爸爸。
  殷雪涛正好从卧室里走出来。“明天是你的18岁生日。”孔志方说。“谢谢您还记得。”孔若君说。
  “什么话!”孔志方在电话那头叫道。“您给我准备生日礼物了?”孔若君问。
  “当然。18岁生日是大事。成人了。”“什么礼物?”
  “你猜猜。”“反正不会是汽车吧?”孔若君说。最近这座城市的一位先生在其女儿过18岁生日时,送给女儿一辆价值50万元的汽车。媒体从扩大内需的角度疯狂报道此事后,立即成为百姓街谈巷议的话题。“你爸还没富到那个程度。我在电视上看到那新闻了,那家伙确实让很多当爹的包括我自惭形秽。不过,我送你的18岁生日礼物也不差,你肯定喜欢。”“这我相信,知子莫若父嘛。”孔若君和爸爸通电话时才找到了在家的感觉。他想尽量延长通话时间。“吃饭了。”殷雪涛表面是对殷静说,实则对孔若君说。“爸爸,咱俩儿明天在哪儿接头?”孔若君管离异家庭的不同子女生活在一起的父母见子女叫“接头”。“老地方。中午11点30分。”孔志方说。“不见不散。”孔若君说。“明天见。”孔志方挂断电话。
  “明天中午我给你准备了生日宴。”范晓莹对儿子说。“改晚上吧。”孔若君在去卫生间洗手的路上说。“让他改。”范晓莹说。

  “谁说的晚谁改。”孔若君在卫生间里说。“没考上大学,就没资格过生日。”殷雪涛在餐桌旁压低了声音说。
  范晓莹叹了口气,说:“还是殷静争气。”孔若君走到餐桌旁坐下,吃哑巴饭。原先孔若君爱在吃饭时和父母讨论问题。自从殷静来了对他不屑一顾后,他在用餐时就严格身体力行孔子的“食不语”了。“小静,你18岁生日时要爸爸送你什么礼物?”殷雪涛问殷静时,他的左眼看殷静右眼看孔若君。“我无所谓。但我要在你过50岁生日时送你一辆汽车。”殷静显然听到了孔若君刚才和其父亲的通话内容。
  “这我相信,到我50岁时,你肯定是大影星了。”殷雪涛大口吃肉,“原先我看到我培养的保龄球手在比赛获得冠军时那几万元奖金我还羡慕,自从小静考上电影学院后,我就觉得那是小菜一碟了。”“我也等着沾小静的光了。”范晓莹一边给殷静夹菜一边说。孔若君只吃了五成饱就毅然辞别餐桌,他想吐。
  “他和咱们总是格格不入。”殷雪涛在孔若君关上自己的房间门后小声对餐桌旁的残余人员说。
  “我尽了最大努力,没办法。”范晓莹一连歉意,“还是小静懂事。”殷雪涛问殷静说:“这几天金国强没来?”
  殷雪涛看不上金国强,他认为殷静来日大红大紫后会给他找一个地道正宗的能光宗耀祖的乘龙快婿。自从殷静被电影学院录取后,殷雪涛就告诫女儿不要和金国强发展关系。“没有。”殷静说。自从金国强从殷静口中获悉殷雪涛反对他和殷静来往后,他就专挑殷雪涛和范晓莹上班的时间来见殷静。
  “小静是听话的孩子。”范晓莹说,“若君如果听话就好了。我让他明年再考大学,他不听我的。”“不考也好。再考也不一定能考上。”殷雪涛说。
  孔若君在自己的房间里上网,贾宝玉在一边陪伴他。尽管孔若君清楚今天是他距离成年的最后一天,但他仍然无法预知明天对他的意义。父亲明天送给他的18岁生日礼物将改变孔若君的一生,并给世界增添一个新名词:白客。
或许您还会喜欢:
悟空传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0
摘要:今何在,出生年月,一九七八年六月。被《中国图书商报》誉为内地网络文学第一人,主要作品《悟空传》《若星汉天空》《九州:羽传说》。做过网站管理、游戏策划、影视编剧。现为自己与朋友联合设计的大型虚拟幻想世界《九州》的小说出版、网站运行及游戏改编而努力中。今何在。 [点击阅读]
无水之城
作者:佚名
章节:18 人气:0
摘要:大风来时,河阳城一派肃穆。还不到下午五点,大街上早已人去巷空。学生们下午就没敢上学,全都躲在家里。机关单位这天放假,但日历上这天并不是法定节假日。就连一向生意兴隆,车间日夜不停转的河化集团,这一天也出奇的静了下来。乱石河滩西边,十丈长的明长城废墟上,两只老鹰惊魂不定地乱叫。它们叫了整整一天,嗓子都破了,嘶哑的叫声凄厉地划破河滩上面那一片死亡的气息,破碎在河阳城上空。 [点击阅读]
杀人蚁
作者:佚名
章节:5 人气:0
摘要:1一所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小学的自然课老师无论如何没想到她给学生留的一项家庭作业改变了世界。这个改变首先涉及到地球上的很多官员。上至一品国家元首,下至最小的芝麻官儿。成千上万的人不明不白地丧失生命。恐惧袭击人类。2自然课杨老师在下课前给同学们布置了一项家庭作业:后天上自然课时,每位同学用玻璃瓶带5只蚂蚁来。杨老师要用这些蚂蚁给同学们上一堂生动的自然课。到了下次上自然课的时间。 [点击阅读]
李家庄的变迁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0
摘要:1李家庄有座龙王庙,看庙的叫"老宋"。老宋原来也有名字,可是因为他的年纪老,谁也不提他的名字;又因为他的地位低,谁也不加什么称呼,不论白胡老汉,不论才会说话的小孩,大家一致都叫他"老宋"。抗战以前的八九年,这龙王庙也办祭祀,也算村公所;修德堂东家李如珍也是村长也是社首,因此老宋也有两份差--是村警也是庙管。庙里挂着一口钟,老宋最喜欢听见钟响。 [点击阅读]
棋王
作者:佚名
章节:4 人气:0
摘要:车站是乱得不能再乱,成千上万的人都在说话。谁也不去注意那条临时挂起来的大红布标语。这标语大约挂了不少次,字纸都折得有些坏。喇叭里放着一首又一首的语录歌儿,唱得大家心更慌。我的几个朋友,都已被我送走插队,现在轮到我了,竟没有人来送。父母生前颇有些污点,运动一开始即被打翻死去。家具上都有机关的铝牌编号,于是统统收走,倒也名正言顺。我虽孤身一人,却算不得独子,不在留城政策之内。 [点击阅读]
沙僧日记2 盛开的师傅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0
摘要:上个日记本写到:我们师徒五个历尽千辛万苦、千山万水、千磨万难、千妖百怪、千娇百媚,终于来到了西天佛祖处,取得了真经,修成了正果。当我们这群罗汉果还没来得及变成开心果的时候,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就在我们回去的路上,观音老母掐指一算,说我们还没有达到九九八十一难的指标,还差一难。 [点击阅读]
牛棚杂忆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0
摘要:《牛棚杂忆》写于一九九二年,为什么时隔六年,到了现在一九九八年才拿出来出版。这有点违反了写书的常规。读者会怀疑,其中必有个说法。读者的怀疑是对的,其中确有一个说法,而这个说法并不神秘,它仅仅出于个人的“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一点私心而已。我本来已经被“革命”小将—其实并不一定都小—在身上踏上了一千只脚,永世不得翻身了。 [点击阅读]
狼烟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0
摘要: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上午的颐和园门外,有两位大学生跳下了脚驴,跟两名赶驴的脚夫挥了挥手,说了声:“下午见!”就直奔票房,去打门票。两名脚夫将两头脚驴拴到不远处的绿柳浓荫下,从腰带上抽出七寸韭镰,到远处的青纱帐中,割了两大抱鲜嫩的青草,抱来喂驴。然后,二人又到小饭摊上打尖;匆匆吃了几卷煎饼卷大葱,喝了两大碗小米水饭,便又回到拴驴的柳荫下。 [点击阅读]
王小波《寻找无双》
作者:王小波
章节:15 人气:0
摘要:1建元年间,王仙客到长安城里找无双,据他自己说,无双是这副模样:矮矮的个子,圆圆的脸,穿着半截袖子的小褂子和半截裤管的半短裤,手脚都被太阳晒得黝黑,眉毛稀稀拉拉的。头上梳了两把小刷子,脚下蹬了一双塌拉板,走到哪里都是哗啦啦的响。就这个样子而言,可以说是莫辨男女。所以别人也不知道他来找谁。王仙客只好羞羞答答地补充说,那个无双虽然是个假小子样,但是小屁十股撅得很高,一望就知是个女孩子。 [点击阅读]
王小波《红拂夜奔》
作者:王小波
章节:15 人气:0
摘要:这本书里将要谈到的是有趣,其实每一本书都应该有趣。对于一些书来说,有趣是它存在的理由;对于另一些书来说,有趣是它应达到的标准。我能记住自己读过的每一本有趣的书,而无趣的书则连书名都不会记得。但是不仅是我,大家都快要忘记有趣是什么了。我以为有趣像一个历史阶段,正在被超越。照我的理解,马尔库塞(HerbertMarcuse)在他卓越的著作《单向度的人》里,也表达过相同的看法。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