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昂梯菲尔奇遇记 - 第二部 第十五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第十五章爱诺卡特用手指随便划了一个圆,谜底却揭开了
  8月12日,圣马洛高房街院宅喜气洋洋,将近10点钟的时候,一对未婚夫妻在穿着节日盛装的亲友的簇拥下,走出家门。
  市政府,教堂先后接待了喜庆的人群。在市政府,负责结婚的副司务发表了动听的讲话;在教堂,听到的是关于一个主题的美好教诲,那位梯尔克麦勒决不会探讨这样的主题。这对未婚夫妻在法律和宗教两种仪式结束后,就匹配成双了。然后,喜庆的人群又把他们领回家里。
  由于他们的婚事几经周折,恐怕不会搞错吧,这对新婚夫妻就是爱诺卡特和朱埃勒。
  这么说来,朱埃勒娶的不是一位公主,也不是公爵、子爵的千金小姐,爱诺卡特也没嫁给一位王子,或是什么公爵、子爵!没有万贯家财,他们的叔叔、舅舅的宿愿也只好作罢。这对一对青年人来说是求之不得的大喜事。
  除了新郎新娘,另外两个人也喜出望外,笑逐颜开:纳侬对女儿的幸福绝对放心了;吉尔达-特雷哥曼是证婚人,他身着漂亮的大礼服,笔挺的裤子,戴着丝帽和白手套。
  妙极了……那么昂梯菲尔-皮埃尔-塞尔旺-马洛呢?为什么不谈谈他?
  还是让我们讲讲他,也讲讲其他人吧。他们曾水中捞月似地去寻找财富,经历了艰辛的远征。
  发现关于第4号小岛的最后一个文件后,他们大失所望,简直完全绝望了,“克隆”号的旅客回船了。昂梯菲尔师傅是由水手们抬上去的。
  这是否表明在这最后的灾难中,他已失去理智?是的,但没有精神错乱,也许他从此完全失去记忆倒是件好事?况且,他如此潦倒不堪、萎靡不振,吉尔达和朱埃勒都不能使他吐出半个字来。
  施行者只好踏上归途,水陆兼程,迅速地结束了这次探险。“克隆”号把旅客送回哈默费斯特;然后,北角的邮船又把他们送到卑耳根。由于从特隆赫姆到克里斯蒂安尚未通火车,他们只好乘汽车去挪威首都。轮船送他们到哥本哈根,最后,丹麦,德国,荷兰,比利时,法国的铁路把他们先送至巴黎,最后回到圣马洛。
  在巴黎,昂梯菲尔和赞布哥彼此怏怏不乐地分手告别。塔莉丝玛小姐大概这辈子就得终身当老处女了。连皮埃尔-塞尔旺-马洛也未能使她摆脱困境。赞布哥所提供的旅费,昂梯菲尔所花销的那部分,一笔相当可观的款子,如数偿还给他了。但卖钻石所得的钱并未花完,他口袋里仍有一笔余额。这没什么可遗憾的。
  至今公证人勃-奥马尔,他没有索要剩款。
  “现在,见鬼去吧!”昂梯菲尔师傅说道,一副打发他走的样子。
  吉尔达-特雷哥曼认为应该以安慰的口吻讲话,补充说:“咱们跟他尽量好说好散吧!”
  勃-奥马尔向着亚历山大港逃之夭夭,发誓从此和财宝一刀两断,再也不去寻找了。
  第2天,昂梯菲尔、吉尔达和朱埃勒回到圣马洛。他们受到同胞们的热烈欢迎,当然也不排除夹杂一些玩笑、讥讽,说些诸如:“竹篮子打水一场空”之类的话。
  纳侬和爱诺卡特对自己的兄弟、舅舅、表兄和朋友,则是一片深情,一个劲地安慰他们。大家热烈地拥抱,家里又恢复了往日的欢乐。
  昂梯菲尔师傅不可能为侄子和外甥女置办一份百万法郎的嫁妆,也就无法拒绝他们的婚事,他和蔼可亲的话语表明了他的态度:
  “只要上帝高兴,让我安静,他们就按自己喜欢的去做吧!”
  这一许诺大家心满意足。于是,开始张罗婚礼。
  身兼叔叔、舅舅的昂梯菲尔袖手旁观,他很少离开房间,闷闷不乐,摆弄那无数的小石子,总是克制着怒气,稍不遂意就有可能爆发。
  婚礼结束了,人们谁也没有说服他。特雷哥曼的恳求也是枉然,他毫无顾忌地说:
  “你错了,朋友!”
  “得了吧。”
  “你让孩子们难堪……我要求你……”
  “驳船长,我呢,请你让我安静点……”
  朱埃勒和爱诺卡特终于配成鸳鸯,高房街院宅的两间房子合二而一了。他们离开宅子,和纳侬一道去他们的知心朋友特雷哥曼家度过一段幸福时光。在那儿,人们谈到昂梯菲尔师傅,看他整天无精打采,怒发冲冠,人人都忧心忡忡。他谁也不理,不再出门。昔日他叨烟斗,在海港码头或在城墙上散步,这一切都宣告结束了。如此惨败之后,他羞于出头露面。事实也正是这样。
  “我担心他健康会变糟。”爱诺卡特说,当她谈起舅舅时,美丽的双眼充满了忧愁。
  “我也担心,闺女。”纳侬答道,“我每天祈求上帝,让他变得平静一些!”

  “他应该把那上千万的金钱送上门来……”朱埃勒喊道,“可恶的总督!”
  “特别是我们找不到那上千万法郎!”吉尔达-特雷哥曼答道,“但是,……钱仍然在那儿……在某一个地方……要是我们能解开那个谜,该有多好呢!……”
  一天驳船长对朱埃勒说:
  “我想,你叔叔并未善罢甘休,假如他得知财宝所在的小岛……”
  “特雷哥曼先生,您说的可能有道理,最使他气恼的是,他手中明明有第4号小岛的材料,可就是最后几行无法辨认……真气人。”
  “这次彻底告吹了!”驳船长答道,“那个材料只是一张废纸……”
  “不过,我叔叔还保留着,他两眼不离,翻过来调过去地读它呢!……”
  “一切都是枉然,孩子,白白受罪!……永远也找不到卡米尔克总督的财宝,永远不会……”
  这是个无限的未知数。
  现在,两位青年人结婚几天后,大家得知那讨厌的萨伍克的消息。他之所以没有抢先到达斯匹次卑耳根岛,那是因为当他要登上航船时,被扣在格拉斯哥了。大家对袭击梯尔克麦勒教士事件还记忆犹新,那教士好容易才脱了险。萨伍克用何等可怕的方式读到那些刺在他肩上的纬度呀!为此,引起警方极大关注,采取措施追捕罪犯;教干提供了罪犯的确切特征。
  况且,行凶后那天早晨,萨伍克连帝国旅店都没回,便跳上开往格拉斯哥的火车。在该港,他希望找到一艘去卑耳根或去特隆赫姆的船。他是从西岸出发的。而昂梯菲尔一行人是从苏格兰的东岸乘的船。走的差不多是一条路。他本以为可抢先到达目的地。
  倒霉的是,一星期之后,才有船开出,他不得不在格拉斯哥等着。警察可走了好运,当萨伍克要上船时,把他认出来了。他当即被捕,判了好几年的徒刑,这样,他自然就去不了斯匹次卑耳根了。即使他去,也将一无所获。
  从阿曼湾的最初探险,直到北冰洋的寻找,所有的事实都证明,不慎的主人把财宝存放在某个小岛上了,财宝肯定还沉睡在它的腹中。大概只有唯一的一个人,他一点也不埋怨,他甚至感谢上帝:那就是梯尔克麦勒神甫。
  但是,日子一天天过去,如果不是看见他们的叔叔那种凄惨的样子,朱埃勒和爱带卡特本可无忧无虑享受新婚蜜月的幸福生活。还有青年船长就要上任,又要离开他心爱的妻子、家庭和朋友们。这时刻一天天逼近,他心中闷闷不乐。巴伊夫公司的三桅船快要打造好,还有6个月,他就要出海远航、去印度群岛。
  新婚夫妇常常谈起这些事情。少妇一想到和丈夫分别,感到无限惆怅。但是,在海港,哪有不习惯分离的家庭呢?爱诺卡特不愿从个人的角度表示抱怨,只是舅舅不好办……对侄子朱埃勒来说,在叔叔处于这种情况下,离他而去,实在于心不忍,令人难过。谁知道回来时,还能不能再见到他老人家呢?
  一有空闲,朱埃勒就会想起那个不完整的材料,想到那张古老的羊皮纸的最后几行字。他一直在想那句话,简直无法摆脱这个念头。
  那句话是这样的:“只要向……”
  只要向……什么?
  然后,又是这样几个字:“小岛……位于……几何学的……定理……极……”
  是什么几何定理呢?这个定理把多个小岛联结起来,……总督决不会轻率地选择小岛的。……那阿曼湾、马永巴湾、又是斯匹次卑耳根群岛!……除非是那位总督酷爱数学……留点难题让后人来解?
  关于“极”字,这是指地球轴心的两端吗?不!一百个不行!……但是,那它的含义究竟是什么呢?
  朱埃勒绞尽脑汁,想得到一个答案,可毫无结果。
  “极……极……恐怕这是症结所在?”他自言自语的说了一遍又一遍。
  他经常和驳船长谈论这个。特雷哥曼自从不怀疑那亿万财宝存在以来,也赞成朱埃勒这种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
  “但是,孩子”他说道,“可不要为了破这个字谜搞坏身体……”
  “唉,特雷哥曼先生,我向您担保,这不是为了我自己!那些财宝对我说来,不过是只配做滑轮的下脚料。那是为了我叔叔……”
  “对……是为了你叔叔,朱埃勒,肯定这是艰苦的!……看来,眼下你还没摸到门路?”
  “没有,特雷哥曼先生,但是,在那句话中,有‘几何学的’,文件指出几何学的关系,不是毫无缘故的……而后是只要向……什么呢……”
  “向……什么?”驳船长重复道。
  “特别是‘极’这个字,我真弄不清是何意?”
  “真糟糕,孩子,我对此一窍不通呀!……我会帮你掌好舵的。”

  两个月过去了。昂梯菲尔的精神状态还是问题的解决,都毫无变化。
  一天,10月10日,午饭前,爱诺卡特和朱埃勒两人在自己的房间里,天有些冷,壁炉里燃起了熊熊火苗。年轻的妻子拉着朱埃勒的手,静静地瞧着他。见他如此闷闷不乐,她想引导开他的思路,给他开心解闷。
  “我的朱埃勒,”她对他说道,“在旅行中,你经常给我写信,那些信,我全珍藏着……那个漫游给我们带来多少痛苦呀!我反复读你的来信。……”
  “那些信只能让我们钩起对往事的回忆,我的亲爱的……”
  “是的……然而,我一定要永远保留着!……但那些信并未告知我,你们所经历的一切。关于旅行,你从来没详细地给我讲过……今天给我讲讲好吗?”
  “何必要讲呢?”
  “我喜欢听呀!我仿佛觉得跟你同乘一船……坐火车……随着商队……”
  “亲爱的,得有一张地图才能逐点指给你看,我们的路线……”
  “那儿正好有地球仪……这难道不成吗?”
  “好极了!”
  爱诺卡特到朱埃勒的写字台那儿,取来一个架在金属脚上的地球仪,用手指着圣马洛城。
  “启程了!”他说道。
  当两个倾斜的头接触到一起时,每到行程的一个点,两个年轻人交换几个亲吻,读者不介意吧!
  朱埃勒一下子便从法国跳到埃及,在那儿,昂梯菲尔和他的伙伴到苏伊士。然后,他的手指越过了红海,印度洋,来到马斯喀特伊斯兰国家。
  “是这样……马斯喀特,在这儿……”爱诺卡特说道,“第1个小岛就在附近吧!”
  “是的……就在海湾的海面上!”
  然后,朱埃勒又转动地球仪,到了突尼斯市,在那儿会见了赞布哥。穿过地中海,在达喀尔停下来,通过赤道,顺非洲海岸南下,停在马永巴海湾。
  “第3个小岛在那儿吗?”爱诺卡特问道。
  “是的,我的小宝贝。”
  接着,沿非洲海岸北上,纵横欧洲,在爱丁堡停下来,在那儿,他们和梯尔克麦勒神甫进行了接触。终于,手指向北方,一对年轻夫妻把手指放在斯匹次卑耳根的光秃秃的岩石上。
  “这儿是第3个小岛吗?”爱诺卡特喊道。
  “是的,亲爱的,这是第3小岛。在那儿等待我们的是最大的不幸,我们这次愚不可及的漫游就算告终了!”
  爱诺卡特静静地听着,瞧着地球仪……
  “可是,为什么那位总督先后选择了这3个小岛?”她问道。
  “这正是我们所迷惑不解的,也许我们永远也不会知道!”
  “永远?”
  “但是,照最后一个文件所提供的情况,这3个小岛大概是由一个几何定理联系在一起。还有,‘极’这个字使我大伤脑筋……”
  朱埃勒一边讲着,一边自我回答着早已提过无数次的问题。他陷入了沉思。此刻,他的智慧洞察力攻向那个难题。
  然而,当他沉思的时候,爱诺卡特移近了地球仪,开心地用手指划着朱埃勒指过的路线。她的手指先放在马斯喀特,然后划一条弧线,回到马永巴,接着继续延长这条弧线,到了斯匹次卑耳根,再把弧线继续延长,又回到了出发点。
  “嘿,”她微笑着说,“转了一个圆周……你们作了一次环球旅行……”
  “环球?”
  “是的,朋友……一个圆周……一次环球旅行……”
  “环行”朱埃勒喊道。
  他站起来……在房间里,走了几步,重复着这个词:
  “一个圆周……一个圆周!”
  于是,他又转向桌子……拿起地球仪……他也用手指在地球仪上划起旅程的圆周来,尖叫了一声。
  “我找到啦……我找到啦!”
  “找到什么啦?”
  “第4小岛!”
  显然,青年船长也失去了理智,第4小岛?……难道不可能吗?
  “特雷哥曼先生、特雷哥曼先生!”朱埃勒喊道,他打开了窗子,叫他的邻居……
  然后,他又回到地球仪旁,打量着它,似乎他在跟这个马粪纸做的圆球谈天……
  一分钟过后,驳船长来到了房间,青年船长冲到他的面前,喊道:“我找到了……”
  “你找到什么了,孩子?”
  “我找到了第3号小岛是怎样呈几何图形联在一起的了,第4号小岛的位置该在什么地方……”
  “天哪!这怎么可能呢!”吉尔达辩驳道。
  看到朱埃勒的神态,他在想,青年船长没发疯吧。
  “不,”朱埃勒明白了对方的意思,回答道,“不,我非常清醒……您听我说……”
  “我洗耳恭听!”

  3个小岛位于同一弧线的圆周上。那么,我们假定这3个小岛在同一平面上,用一条直线将其两两相连——正如那文件所说的,‘只要……’——在每两条线的中央划一垂直线……这两条垂线在弧线正中相交,正是在这个圆心上。既然这儿是地球仪的顶部,当然就在这个‘极’上啦,第4号小岛肯定是在这个点上。
  显然,这是一个极为简单的几何学问题,卡米尔克总督同邹船长异想天开地玩了一个小游戏!……朱埃勒之所以没能早些找到答案,那是因为他没发现3个小岛是同一圆周上的3个点。
  爱诺卡特那美丽纤细的手指划出了这个吉祥的圆,使得问题迎刃而解。……
  “不可能!”驳船长重复说道。
  “特雷哥曼先生,是这样,您瞧瞧,就会信服的!”
  他把地球仪摆在驳船长面前,划了一个圆,那3个小岛正位于圆周上,卡米尔克在圆周所选的点是:马斯喀特,曼德海峡①、马永巴、佛得角群岛、夏至线、新西兰角②,斯匹次卑耳根群岛的东南岛、阿米兰特群岛③,喀拉海、西伯利亚的托博尔斯克、波斯的赫拉特④,因此,如果朱埃勒说得对的话,第4号小岛恰好构成这个圆的圆心,因为,在平面图上的圆圈,也就是地球仪的顶端、地球仪的极便是圆心。
  ①沟通红海和印度洋的海峡。
  ②位于戴维斯海峡市入口处。
  ③在印度洋
  ④在今阿富汗境内。
  吉尔达-特雷哥曼还在五里雾中。青年船长踱来踱去,情不自禁地吻了一下地球仪,又亲吻了爱诺卡特的双颊,那双颊可比地球仪的硬球面温柔得多啊。他又说道:
  “特雷哥曼先生,是她找到的。没她的话,我永远也不会想到这儿上去!”
  朱埃勒喜在心里,笑在眉梢。吉尔达也同样欣喜若狂,竟手舞足蹈起来,腿撇向两边,婰部摆动着,双臂舞成圆圈。如同一个体重200公斤的仙女在翩翩起舞!他从右舷到左舷滚动着,“可爱的阿美丽”号在朗斯河上都没摇摆得这么利害过,或者装载大象的“波塔莱格雷”号也不至于如此。他扯起嗓子高唱起了皮埃尔-塞尔旺-马洛的歌:
  “我有经度啦……
  有啦!
  我有纬度啦……
  啦里啦
  我有纬度……我有经度啦!”
  然而,一切都平静下来了。
  “应该告诉我舅舅!”爱诺卡特说。
  “告诉他?”吉尔达-特雷哥曼对这个建议有点吃惊,“这合适吗?”
  “值得考虑!”朱埃勒口答道。
  大家叫来了纳侬,这位布列塔尼老妇人一下子明白了事情的真相,当朱埃勒问对她兄弟该怎么做时,她毫不迟疑地说:
  “我们什么也不该瞒着他。”
  “但是,如果是一场骗局,舅舅忍受得了吗?”爱诺卡特提醒道。
  “一个骗局?”驳船长喊了起来,“不,这次不会的!”
  “最后一个文件指出财宝埋藏在第4号小岛上。”朱埃勒补充说,“第4号小岛位于我们刚才所划圆的正中央,这次,肯定没错……”
  “我去找我兄弟去!”纳侬只说了这么一句。
  稍过片刻,昂梯菲尔来到朱埃勒的房间。他仍是满目怒气,脸色阴沉,眉头紧锁。
  “什么事?”
  他的声调简直令人毛骨悚然,大家感到里边有一股无名怒火。
  朱埃勒对他讲述了所发生的一切,讲了3个小岛的几何学的联系是怎么发现的,讲了第4个小岛肯定在那个圆的圆心处。
  昂梯菲尔神情自然,丝毫也无神经质表现,众人对此惊诧不已。他似乎早就料到这个信息迟早会得到的,那是非常自然的事。
  “朱埃勒,那个圆心在那儿?”他只问了这一句。这实际上是他最感兴趣的。
  朱埃勒在地球仪上,用折尺和一支划线笔,好像在一个平面上躁作似的。他划了一条线,把马斯斯特和马永巴联结在一起,又划一条线把马永巴和斯匹次卑耳根联在一起,这两条线的正中间,他各划一条垂直线,恰恰在圆心相交。
  圆心就在地中海,位于西西里岛和邦角之间,紧临班泰雷利亚岛。
  “在那儿……叔叔……在那儿!”朱埃勒说。
  仔细抄下经线和纬线后,他果断的宣布道:
  “北纬37度26分,以巴黎子午线为准,东经10度33分。”
  “但是,那儿有小岛吗?”吉尔达-特雷哥曼问道:
  “应该有一个。”朱埃勒答道。
  “肯定有一个小岛……我向你担保,驳船长,”昂梯菲尔说,“我向你担保……啊,成亿成兆的灾难!!!”
  在一阵使得玻璃窗直颤的吼叫,咒骂声中,他离开了爱诺卡特的房间,回到自己的房间,一天都未露面。
或许您还会喜欢:
理想国
作者:佚名
章节:18 人气:0
摘要:柏拉图(公元前427年-347年)是古希腊的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年-399年)①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年-322年)的老师。他一生大部分时间居住在古希腊民族文化中心的雅典。他热爱祖国,热爱哲学。他的最高理想,哲学家应为政治家,政治家应为哲学家。哲学家不是躲在象牙塔里的书呆,应该学以致用,求诸实践。有哲学头脑的人,要有政权,有政权的人,要有哲学头脑。 [点击阅读]
理智与情感
作者:佚名
章节:59 人气:0
摘要:【作者简介】简·奥斯汀(1775~1817)英国女小说家。生于乡村小镇斯蒂文顿,父亲是当地教区牧师。奥斯丁没有上过正规学校,在父母指导下阅读了大量文学作品。她20岁左右开始写作,共发表了6部长篇小说。1811年出版的《理智和情感》是她的处女作,随后又接连发表了《傲慢与偏见》(1813)、《曼斯菲尔德花园》(1814)和《爱玛》(1815)。 [点击阅读]
琥珀望远镜
作者:佚名
章节:38 人气:0
摘要:猛兽们从深邃的山谷走来看着熟睡中的少女——威廉?布莱克紧挨着雪线有一个杜鹃花遮蔽的山谷,山谷里哗啦啦地流淌着一条乳白色的雪水融化而成的小溪,鸽子和红雀在巨大的松树间飞翔,在岩石和其下簇拥着的又直又硬的树叶间半遮半掩着一个洞。 [点击阅读]
瓦尔登湖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0
摘要:这本书的思想是崇尚简朴生活,热爱大自然的风光,内容丰厚,意义深远,语言生动,意境深邃,就像是个智慧的老人,闪现哲理灵光,又有高山流水那样的境界。书中记录了作者隐居瓦尔登湖畔,与大自然水-乳-交融、在田园生活中感知自然重塑自我的奇异历程。读本书,能引领人进入一个澄明、恬美、素雅的世界。亨利·戴维·梭罗(1817-1862),美国超验主义作家。 [点击阅读]
生活在别处
作者:佚名
章节:18 人气:0
摘要:——读米兰·昆德拉《生活在别处》吕新雨生存于人类的文化传统之中,我们对于"诗"、"抒情"、"美"这样的字眼,总是保持着崇高的故意。人类不仅具有抒情的能力,而且具有这种需要,基于生存的需要。这样抒情诗就不仅仅是一个美学问题,而且是一个具有存在论性质的问题,抒情态度成为人类的一种生存范畴。 [点击阅读]
田园交响曲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0
摘要:纪德是个不可替代的榜样在二十世纪法国作家中,若论哪一位最活跃,最独特,最重要,最喜欢颠覆,最爱惹是生非,最复杂,最多变,从而也最难捉摸,那么几乎可以肯定,非安德烈·纪德莫属。纪德的一生及其作品所构成的世界,就是一座现代的迷宫。这座迷宫迷惑了多少评论家,甚至迷惑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们长达三十余年。这里顺便翻一翻诺贝尔文学奖这本老账,只为从一个侧面说明纪德为人和为文的复杂性,在他的迷宫里迷途不足为奇。 [点击阅读]
男人这东西
作者:佚名
章节:19 人气:0
摘要:对于性,少男们由于难以抑制自己而感到不安;与此同时,他们又抱有尝试性爱的愿望。因此,他们的实情是:置身于这两种互相矛盾的情感的夹缝中苦苦思索,闷闷不乐。无论男性还是女性,成长为响当当的人是极其不易的。在此,我们所说的“响当当的人”指的是无论在肉体还是在精神方面都健康且成熟的男人和女人。在成人之前,人,无一例外要逾越形形色色的障碍、壁垒。 [点击阅读]
畸形屋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0
摘要:大战末期,我在埃及认识了苏菲亚-里奥奈兹。她在当地领事馆某部门担任一个相当高的管理职位。第一次见到她是在一个正式场会里,不久我便了解到她那令她登上那个职位的办事效率,尽管她还很年轻(当时她才二十二岁)。除了外貌让人看来极为顺眼之外,她还拥有清晰的头脑和令我觉得非常愉快的一本正经的幽默感。她是一个令人觉得特别容易交谈的对象,我们在一起吃过几次饭,偶尔跳跳舞,过得非常愉快。 [点击阅读]
癌症楼
作者:佚名
章节:69 人气:0
摘要:肖韦宏瑞典皇家学院将1970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授予苏联作家索尔仁尼琴,从而使前苏联与西方之间继“帕斯捷尔纳克事件”之后又一次出现了冷战的局面。从那时以来,索尔仁尼琴也由一个“持不同政见者”变为“流亡作家”,其创作活动变得更为复杂,更为引人注目。索尔仁尼琴于1918年12月11日生于北高加索的基斯洛沃茨克市。父亲曾在沙俄军队中供职,战死在德国;母亲系中学教员。 [点击阅读]
白发鬼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诡怪的开场白此刻,在我面前,这所监狱里的心地善良的囚犯教诲师,正笑容可掬地等待着我开始讲述我的冗长的故事;在我旁边,教诲师委托的熟练的速记员已削好铅笔,正期待我开口。我要从现在起,按照善良的教诲师的劝告,一天讲一点,连日讲述我的不可思议的经历。教诲师说他想让人把我的口述速记下来,以后编成一部书出版。我也希望能那样。因为我的经历怪诞离奇,简直是世人做梦都想不到的。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