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昂梯菲尔奇遇记 - 第二部 第九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第九章昂梯菲尔和赞布哥宣布,对他们栖身的小岛不侦察一番,决不离去
  “我们到底还是遇了难!”“可爱的阿美丽”号前船长第2天说道。
  前一天晚上,船沉入大海深达3~40米。“波塔莱格雷”号本来是朝马永巴海湾小岛方向开去的,而今这个岛屿却成了遇难者的栖身地。在这场可怕的灾祸中没有人丧生,清点人数时,所有旅客和水手全在。昂梯菲尔扶着赞布哥,萨伍克扶着勃-奥马尔,大家你帮我,我帮你,游了几下,就到了小岛的岩石上。只是大象全部坠入深渊,它们活活地被淹死了。不过,这是它们咎由自取,航船毕竟不是秋千。
  来到岛上,昂梯菲尔师傅一开口便叫道:
  “我们的仪器呢……地图呢?”
  很不幸,时钟,六分仪,地图集和那本气象常识的书都没能救出来,顷刻间都付诸东流了——这是无法弥补的损失。幸好,银行家、公证人和驳船长把钱袋都栓在裤腰带上了。这样,遇难者不会因金钱问题而苦恼。
  须特别指出,特雷哥曼毫不吃力地漂浮在水面上,因为他身躯排开的水浮力大于他的体重,他随波逐流,像一条鲸鱼,安稳地游到一片黄沙滩上。
  衣服干得很快,晾在太阳下半小时就全干了。
  这一夜过得很有特色,大家躺在树下,各自思考着各自的问题。大概已来到2号小岛所处的水域了,那封信上写得一清二楚,没有什么可怀疑的。南纬3度17分是阿曼湾小岛上的那封信中提供的。东经7度23分是保存在银行家保险柜里的。但是,二者交叉的这个点,此刻如何确定呢?朱埃勒失去了六分仪和时钟,已无法进行观测。
  各人有各人的性格,想法自然各不相同。
  赞布哥:“这下前功尽弃了!”
  昂梯菲尔师傅:
  “不把马永巴湾上所有的岛屿都搜一遍,我决不离开这里,哪怕花上10年功夫!”
  萨伍克:
  “由于航船遇难,这下子告吹了!周密准备的行动计划完蛋了。”
  巴罗索:
  “唉!原来我的大象太不可靠了!”
  勃-奥马尔:
  “即使能得到那笔酬金,我付出的代价也太大了!愿真主保佑。”
  朱埃勒:
  “嘿,现在再没有什么妨碍我返回欧洲,回到爱诺卡特身边了!”
  吉尔达-特雷哥曼:
  “永远别乘坐载有好出洋相、无事生非的大象的航船!”
  这一夜谁都没能安睡。虽说遇难没尝受寒冷的痛苦,可是第2天到了吃午饭的时候,他们用什么去填满饿得咕咕直叫的肚子呢?除非四周的树变成果实累累的椰子树,没办法时,还可以勉强充充饥,或许会坚持到返回马永巴的时刻吗?……不过,如何回到这座位于海湾深处的城镇呢?还有5~6海里呢!打信号?……能看见吗?……6海里……游过去?……“波塔莱格雷”号上的水手中,有人能游过去吗?……好了,天亮再想主意吧。
  小岛上不像有人。至于那些不好相处,危险的动物,肯定少不了。吉尔达以为一切猿类都来到这里相会了!那岂不是来到齐天大圣的花果山王国了吗?
  尽管风云平静,波浪轻轻地拍打着海滩,小岛上遇难者的心情却一刻也不能平静下来。寂静不断遭到搅扰,根本无法入眠。

  树林的四周传出奇怪的吼声,听去像似刚果军队的隆隆的战鼓声。哨兵在丛林枝叶下跑来跑去,发出嘶哑低沉的声音。到处一片漆黑,伸手不见五指。
  直到天明人们才清醒过来。原来小岛是一个四条腿动物盘踞的地方,它们组成了一个部落。这里有巨大的黑猩猩,在几内亚打猎的法国人曾讲过这种动物的勇敢凶猛。
  天哪!尽管不能安睡,吉尔达仍对这些漂亮的古动物标本赞赏不已。正是这些塞内加尔猿猴能做出的事情。它们身躯高大,强壮有力,下颚不太突出,眉框稍突起,形状基本正常。当它们鼓起胸脯,使劲柔搓的时候,便发出那类似打鼓的声音。
  说实在的,这群猿——足有50多只——怎么会选小岛为家呢?这一切,有谁为我代答呢?正如朱埃勒很快发现的那样,至少,这个长2海里宽1海里的小岛长满了这一热带区所常见的各种树木。毫无疑问,这些树上结的果子是可以吃的,这就使这群四条腿的动物生活有了保障。猴子能以野果,树根,野菜为生,那么人也就可以吃。这是朱埃勒,驳船长和“波塔莱格雷”号的水手们首先想知道的。遇难后,一夜啥也没吃,当然饿得慌,得想法子找到充饥的东西。
  这片未开垦的土地上确实生长着野果和树根。生吞这些食物可受不了,除非有猴子那样的肠胃。如能找到火,何不煮熟了吃呢?手头有法国造的火柴,事情不是既简单又可行吗?真幸运,纳吉姆恰好在卢安戈准备了一些吃的,装在小钢盒子里,没有浸一点水。所以,天刚蒙蒙亮,在宿营地的树下,就燃起了一堆篝火。
  遇难者都围在篝火旁。昂梯菲尔和赞布哥总算不发火了。他俩拒绝和别人共享这顿原始人的午餐。侵犯小岛的外来户竟然吞食着它们的储备食物,显然不受欢迎。这些动物有的跳来跳去,有的一动不动,作着各种各样的鬼脸,很快在他们的四周围成了一圈。
  “当心点!”朱埃勒提醒他的叔叔。“这些猴子都是身强力壮的小伙子,数量比我们多10倍,我们又手无寸铁……”
  圣马洛人果真有点怕猴子。
  “小伙子,你说得对!”驳船长说,“我看这些先生们不懂什么叫好客,摆出了威胁人的架势……”
  “咱们有危险吗?”勃-奥马尔问道。
  “很简单,逃开会更危险。”朱埃勒严肃答道。
  听到这个回答,公证人真想跑掉……但又不可能。
  巴罗索吩咐大家作好反击的准备。然后,萨伍克和他躲在一旁说了些什么,朱埃勒一直观察着他们。
  他们谈话的主题,人们自然会猜到的。一想到这次出人意外的海上遇难使预谋的计划告吹,萨伍克就掩饰不住他的愤怒心情。还得密谋一个新方案。既然已来到了2号小岛所处的水域,卡米尔克的财宝无疑是埋在马永巴湾上的一个岛屿上——不是这个,便是那个。好吧,萨伍克原想干掉那位法国人和他的同伴的事,要靠巴罗索和他手下人以后来实现了……但目前下手并不有利……尽管青年船长已失掉了仪器,但是根据已得到的情况,他们可边行观测。这恰恰是萨伍克所不能做到的。

  这就是配合默契的两个坏蛋所策划的方案。巴罗索刚刚遭受的损失——船只,货物,大象等,他的同谋都会如数补偿的。
  主要是尽快赶到马永巴。那里正好有只渔船刚离开海岸,最近的离小岛仅3海里。风很弱,小船3~4小时开不到宿营地,但可以从岛上发出信号……天黑前,“波塔莱格雷”号的遇难者就能在城里一家商业所安顿下来,他们在那儿会受到热情的欢迎,真诚的款待。
  “朱埃勒……朱埃勒呢?”
  萨伍克和葡萄牙人的谈话突然被这叫声打断了。
  这是昂梯菲尔师傅在叫他,接着又听到了第二句叫声:“吉尔达……吉尔达呢?”
  青年船长和驳船长正在沙滩上观察海上的渔船,听见叫声立刻向昂梯菲尔走去。
  银行家和圣马洛人在一起。萨伍克示意勃-奥马尔走过来。
  巴罗索朝水手走去,纳吉姆自已逐渐走近昂梯菲尔那一伙,想听人家讲些什么。因为他假装听不懂法语,自然没人怀疑他的出现。
  “朱埃勒,”昂梯菲尔师傅说,“你听着,现在是当机立断的时候了。”
  他说的结结巴巴,愤怒已达到了顶点。
  “那封信中说2号小岛位于马永巴海湾……而今,我们已经到了这个地方……没搞错吧?”
  “没错,叔叔。”
  “但是,六分仪和时钟都没了……我办了一件蠢事,让笨手笨脚的特雷哥曼保管,叫他给丢了。……”
  “我的朋友……”驳船长说。
  “我宁可淹死,也不能把它们丢掉!”皮埃尔-塞尔旺-马洛生硬地说道。
  “我也一样!”银行家补充说。
  “真的吗?……赞布哥先生?”特雷哥曼带着愤怒的表情反驳道。
  “总之……丢掉了,”昂梯菲尔师傅接着说,“唉……没有仪器,朱埃勒,你就无法测2号小岛的方位……”
  “叔叔,无法测定,依我看,最明智的决定就是坐小船去马永巴,步行回卢安戈,最后乘上第一艘开来的邮轮……”
  “这……办不到!”昂梯菲尔师傅回答道。
  银行家应声虫似地重复说:“办不到。”
  勃-奥马尔看看这个,看看那个,呆里呆气地摇晃着脑袋。萨伍克在叫着,但装作听不懂的样子。
  “好吧……朱埃勒……我们到马永巴去……但是,我们要住在那儿,不去卢安戈……需要住多长时间,就住多长时间——你好好听着——住下去是为了考察海湾的所有的小岛……”
  “什么,叔叔?”
  “数量不多,5~6个……就是上百个、上千个,我也要一个不漏地侦察一遍!”
  “叔叔……这可不理智呀!”
  “很理智,朱埃勒!它们当中总有一个埋藏着财宝……那封信上甚至已经指出卡米尔克埋藏的地方……”
  “见鬼去吧!……”特雷哥曼小声嘟囔着。
  “只要有决心,有耐心,我们终究会发现那个刻有双K的地方……”
  “找不到呢?”朱埃勒问道。
  “别说这种话,朱埃勒!”昂梯菲尔师傅喊叫起来。“看在上帝的面子上,别说这个!”

  他那愤怒的样子简直无法形容,恨不得用牙把在嘴里滚动的小石子咬碎。他从来没像现在这样,几乎要脑充血了。
  叔叔如此固执,朱埃勒觉得没必要和他顶下去。依他的看法,侦察不会有任何结果,待15天足够了。当昂梯菲尔师傅确信毫无希望的时候,不管叔叔愿意不愿意,他再决定返回欧洲。因此,他回答说:
  “我们作好准备吧,等这只渔船一靠岸,我们就上去……”
  “不能在没考察这个小岛之前离开,再说,为什么不可能就是这个小岛呢?”
  这倒合乎逻辑,谁知探宝人没到达目的地呢?在没有六分仪和时钟的情况下,如果巧遇促成了他们本身做不到的事情呢?岂非天赐良机?但愿如此!在经历了那么多的不幸遭遇和备尝旅途的艰辛之后,财神爷对朝拜最勤的信徒不会大发慈悲吗?
  朱埃勒不敢表示任何异议。总之,最好别延误了时间。需要在小渔船靠岸前,对小岛进行一番侦察。恐怕小船一到,水手们就急于上船,都急于到马永巴的一家商业所去休整一下。不说明原因,叫他们多留下会儿,能做到吗?至于财宝之事,是绝对不能透露的,这是卡米尔克总督的秘密!
  当昂梯菲尔、赞布哥在朱埃勒、吉尔达、公证人和纳吉姆的陪同下,准备离开宿营地时,其它人不会感到惊奇吗?这些人也许会跟着他们……再说,这也是完全可能的。
  这确实是一个难题。一旦看到挖出来的三只橡木桶,发现了里边装的全是黄金、钻石和珠宝,水手们会怎么行动呢?这群亡命徒难道不会起歹心,下毒手,把他们缢死吗?何况,人数又比圣马洛人和他伙伴们多两倍以上,很快就能制服他们,最后把他们干掉!船长肯定不会制止!很可能会挑唆他们,结果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但是,说服昂梯菲尔谨慎从事,叫他明白宁愿耽搁几天,先跟“波塔莱格雷”号的水手去马永巴,安顿下来,第二天甩掉这些可疑的家伙后,再包一条船返回小岛,看来,这也不易做到。那家伙是不听别人劝告的,他一意孤行。……在考察小岛前,强迫他离开是绝对办不到的。
  驳船长受命去侦察时,彬彬有礼地提出了自己合乎情理的看法,但是难说话的朋友大发雷霆,只说了两个字:
  “上路!”
  “请你……”
  “好了,你甭去了……我不需要你……”
  “要谨慎些……”
  “过来……朱埃勒。”
  看来,只好服从了。
  昂梯菲尔和赞布哥已经离开了宿营地。吉尔达-特雷哥曼和朱埃勒赶忙跟过去。但船上的水手没有跟他们去的意思。巴罗索本人甚至对旅客为什么离开丝毫不介意。
  这态度说明了什么呢?
  说明萨伍克听懂了全部谈话的内容。他既不想拖延也不想阻止侦察。他对葡萄牙船长只有一言相告。
  巴罗索向水手们走去,命令他们原地等待渔船,不许离开宿营地。
  这时萨伍克示意勃-奥马尔跟他们一起去。看见公证人由他的见习生纳吉姆陪着,昂梯菲尔师傅也不会感到奇怪的。
或许您还会喜欢:
沉船
作者:佚名
章节:62 人气:2
摘要:谁都不怀疑哈梅西是准能够通过法科考试的。执掌各大学的学术女神,一向都不断从她金色的莲座上,对他撒下无数的花瓣,赐给他各种奖章,并使他屡次获得奖学金。大家以为,考试完毕后,哈梅西一定要马上回家了,但他却似乎并不十分急于收拾他的行囊。他父亲曾写信给他,吩咐他立刻回去。他回信说,等到考试的结果一公布,他马上就动身。安那达先生的儿子卓健拉是哈梅西的同学,和他住在紧隔壁。 [点击阅读]
神秘岛
作者:佚名
章节:66 人气:2
摘要:《神秘岛》是凡尔纳著名三部曲(《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和《神秘岛》)的最后一部。在这部中,他把前两部情节的线索都连结了起来。神秘岛》中,船长是一位神秘人物,一直在暗中帮助大家。后来由于神秘岛的火山活动,岩浆堵住了岩洞口,使潜艇无法离开。船长帮助大家逃离后,自己说什么也要坚持与陪伴了自己一生的潜艇和伙伴在一起。最终当然是永远地留在海底了尼摩船长本是印度的达卡王子。 [点击阅读]
福地
作者:佚名
章节:40 人气:2
摘要:海尔曼·布霍尔茨——德国人,罗兹某印染厂厂长卡罗尔·博罗维耶茨基(卡尔)——布霍尔茨印染厂经理莫雷茨·韦尔特(马乌雷齐)——布霍尔茨印染厂股东,博罗维耶茨基的好友马克斯·巴乌姆——博罗维耶茨基的好友布霍尔佐娃——布霍尔茨的妻子克诺尔——布霍尔茨的女婿马切克·维索茨基——布霍尔茨印染厂医生尤利乌什·古斯塔夫·哈梅施坦(哈梅尔)——布霍尔茨的私人医生什瓦尔茨——布霍尔茨印染厂公务员列昂·科恩——布霍尔 [点击阅读]
荒岛夺命案
作者:佚名
章节:39 人气:2
摘要:一部优秀的通俗小说不仅应明白晓畅,紧密联系社会现实和群众生活,而且应该成为社会文化的窗口,使读者可以从中管窥一个社会的政治、经济、历史、法律等方方面面的情况。美国小说家内尔森-德米勒于一九九七年写出的《荒岛夺命案》正是这样一部不可多得的佳作。作者以其超凡的叙事才能,将金钱、法律、谋杀、爱情、正义与邪恶的斗争等融为一炉,演释出一部情节曲折、扣人心弦而又发人深思的侦探小说。 [点击阅读]
魔都
作者:佚名
章节:43 人气:2
摘要:以文字构筑的人生舞台──久生十兰曲辰先想一下,1902年的时候,《莫格街谋杀案》现世满一甲子,《血字的研究》刚出版十五年,推理小说正处在我们所谓的“光荣时代”;而即便《科学怪人》与H?G?威尔斯的眾多作品早已出现,但科幻(SF)这一个名词,却还要等到十几年后,才会开张营业,正式成为一个可以标识的文类;尽管爱丽丝当时已经追著兔子跑到了几十年, [点击阅读]
24个比利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2
摘要:※※※※※序言本书叙述的是一则真实故事──威廉.密里根是美国史上第一位犯下重罪,结果却获判无罪的嫌犯,因为他是一位多重人格分裂者。他不像精神病或一般小说上所记载的其他多重人格病患一样使用杜撰的假名,从被逮捕到被控诉开始,他一直都是争论性的公众人物。他的面孔出现在各报章杂志的头版和封面上,心智检查的结果不仅出现在夜间电视新闻节目,更成了报纸的头条新闻,迅速传遍全世界。 [点击阅读]
东方快车谋杀案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第一章一位重要的旅客叙利亚。一个冬天的早晨,五点钟。阿勒颇城的月台旁,停着一列火车,这列车在铁路指南上,堂而皇之地称为陶鲁斯快车。它由一节炊事车、一节义餐车、一节卧铺车厢和两节普通客车组成。在卧铺车厢门口的踏脚板旁,站着一个年轻的法国陆军中尉,他身着耀眼的军装,正和一个小个子谈话。这小个子连头带耳都用围巾里着,除了一个鼻尖通红的鼻子和两个往上翘的胡子尖外,什么也看不见。 [点击阅读]
你在天堂里遇见的五个人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2
摘要:结局(1)这个故事讲的是一个名字叫爱迪的人,故事从结尾处爱迪死在阳光下开始。从结尾开始讲一个故事,似乎颇为奇怪。但是,所有的结尾亦是开端。我们只是当时不知道而已。爱迪生命中的最后一个小时,像大部分其它时间一样,是在“红宝石码头”——壮观的灰色大海边上的一个游乐场里度过的。 [点击阅读]
八百万种死法
作者:佚名
章节:34 人气:2
摘要:我看到她进来。想看不到也难。她一头金发近乎银色,要是长在小孩头上,就叫亚麻色。头发编成粗辫子盘在顶上,用发针别住。她前额高而平滑,颧骨突出,嘴巴略大。加上西部风格的靴子,她得有六尺高了。主要是双腿长。她穿着紫色名牌牛仔裤,香槟色皮毛短上衣。雨时断时续下了一整天,但她没带伞,头上也没有任何遮挡。水珠在她的发辫上闪烁着,像钻石。她在门口站了会儿,四下张望。这是周三下午,三点半左右。 [点击阅读]
北回归线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2
摘要:亨利·米勒(HenryMiller,1891年12月26日-1980年6月7日)男,美国“垮掉派”作家,是20世纪美国乃至世界最重要的作家之一,同时也是最富有个性*又极具争议的文学大师和业余画家,其阅历相当丰富,从事过多种职业,并潜心研究过禅宗、犹太教苦修派、星相学、浮世绘等稀奇古怪的学问,被公推为美国文坛“前无古人, [点击阅读]